![《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学设计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568887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学设计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568887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科学8.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教案
展开杭州市西兴实验小学 沈佳丽
【教材简析】
本课是《水》单元的最后一课,隶属于《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物质科学领域,指向“物质在发生变化时,构成物体的物质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这一科学概念。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了水有三态变化,也初步建立起了“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认识,同时,通过食盐和沙混合物的分离实验,学生也已初步建立起自然界“物质循环”“变化可逆”的概念。本节课探究的内容是有些物体的形状或大小发生了变化,如被切成小块、挤压、拉伸,撕成小碎片等,但物质本身的组成成分却没有改变。聚焦部分提出了研究内容“它们的变化与水的形态变化是不是相同呢?”激发学生思考物质发生了哪些变化。探索部分由三个活动组成,第一个活动是用橡皮泥做各种东西,让橡皮泥发生变化;第二个活动是用纸做各种东西,让纸发生变化;第三个活动是比较橡皮泥和纸的变化与水的变化的相同之处。在研讨环节,提出了两个问题“橡皮泥、纸的变化与水的变化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生活中,你还能找出类似水这样的变化吗?”这两个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物质在发生变化时,构成物质的本质是否发生了改变,指向构成物质本身。
【学生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对水的三态变化有了全面的认识,知道水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也可以变成水,水会结冰,冰会融化成水等一系列的变化,无论是水蒸气、水还是冰,它们本身的组成成分没有发生改变。但是对于其他物质发生的变化,如形状、体积、质量等方面的改变,在变化后是否还是同一种物质,学生对此是不够清晰的,没有进行深入思考。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一些物质的状态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一般来说物质本身的组成成分却没有改变,如水的三态变化。
科学探究目标
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探究活动中,通过猜测、观察、实验、研讨等发现事实、做出判断、发展思维。
利用文字、图表、图画等方式描述观察、实验的结果,并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
科学态度目标
形成尊重事实、重视证据的科学态度。。
发展愿意与他人合作,乐于交流的学习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水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资源,形成保护水和空气、珍爱生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用各种方法使橡皮泥和纸张发生变化。
难点:比较橡皮泥和纸的变化与水的变化的相同之处。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 每组一盒橡皮泥、4张A4大小的纸张、圆头剪刀、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聚焦
课件出示用橡皮泥做的各种物品。
谈话:这些物品都是用什么做的?你想不想也用橡皮泥来做一些物品呢?可以怎样做?
设计意图:直接出示橡皮泥,让学生动手,用橡皮泥做各种物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索
(一)活动一:让橡皮泥、纸发生变化
1. 课件出示材料:4张白纸、1盒橡皮泥。
2. 明确活动要求:
(1)每人用橡皮泥和一张纸各做一样东西,让橡皮泥和纸发生变化。
(2)制作完成后,小组讨论并完成下面表格前两行的内容,“我们做了什么”,“它们的变化”,“还是原来的物质吗”。
3. 明确制作要求:(1)先用橡皮泥做,再用纸做。(2)时间15分钟。(3)小组讨论,完成记录。
4. 教师分发材料,小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5. 小组展示作品,说说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是怎样做的,橡皮泥和纸有了哪些变化?它们还是橡皮泥和纸吗?
6. 小结:我们通过挤压、拉伸、切成小块等方法,让橡皮泥和纸的形状、大小发生了变化,但它们的本质没有改变,还是橡皮泥和纸。
设计意图:将橡皮泥和纸的变化活动整合在一起,尝试长时探究,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活动,引导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感知变化,思考变化。
(二)活动二:比较橡皮泥和纸的变化与水的变化的相同之处
1. 谈话:通过同学们的动手制作,橡皮泥和纸发生了各种各样的变化,根据本单元学习的关于水的变化的内容。请小组讨论完成表格剩余部分。
2. 小组讨论填写表格。
3. 学生汇报表格。(预设:水有结冰、变成水蒸气等形态上的变化)
4. 研讨:橡皮泥、纸的变化与水的变化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5. 小结:橡皮泥、纸和水虽然在形态上发生了变化,但物质本身的组成成分没有改变,仍是原来的物质。
6. 提问:生活中,你还能找出类似水这样的变化吗?
设计意图:通过将水的三态变化与橡皮泥、纸的变化进行比较,归纳和总结,发现橡皮泥和纸、水等物质都是形状、体积、形态等方面发生了改变,并没有产生新的物质,还是原来的物质。
三、拓展
课件出示一个压瘪的乒乓球。
1. 提问:这个乒乓球被压瘪了,有什么方法让它恢复原状呢?
2. 教师演示实验:把乒乓球放入热水中。学生边观察边思考:乒乓球发生了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也可以利用课件中的动图将此过程演示出来。)
3. 小结:乒乓球内部的气体受热膨胀,所以瘪下去的地方又鼓起来了,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作“热胀冷缩”。
4. 提问:你知道其他类似的现象吗?课后做一个小调查。
设计意图:进一步让学生学会在生活实践中运用科学原理去解释一些现象。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物质有可能发生形状、大小、形态的变化,但构成物体的物质并没有发生改变,还是原来的物质。
【板书设计】
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原来的物质
形状变化
大小变化
形态变化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活动目的:观察水、纸、橡皮泥发生变化的异同点。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从水、纸、橡皮泥的特点出发,着手观察,并进行讨论和记录。
比较橡皮泥、纸和水的变化
日期
我们做了什么
它们的变化
还是原来的物质吗
橡皮泥
纸
水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上册8.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上册8.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聚焦,探索,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上册8.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上册8.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学设计,共2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材料准备,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上册8.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上册8.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态度目标,重点与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