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语文总复习集训提升练十三小说阅读(二)(含解析)新人教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567354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版高考语文总复习集训提升练十三小说阅读(二)(含解析)新人教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567354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版高考语文总复习集训提升练十三小说阅读(二)(含解析)新人教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567354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版高考语文总复习集训提升练十三小说阅读(二)(含解析)新人教版
展开小说阅读(二)
一、(2019·石家庄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5分)
牵手归向天地间
聂鑫森
马千里一辈子不能忘怀的,是他的亲密战友小黑。
小黑是一匹马。
马千里已八十有三,在他的心目中,小黑永远年轻地活着,活在他的大写意画里,活在他画上的题识中。他的家里,画室、客厅、卧室、走廊,到处挂着关于小黑的画,或中堂或横幅或条轴,或奔或行或立或卧,全用水墨挥写而成,形神俱备。
可如今他已近灯干油尽了,这一年来肝癌突然找上了他。他对老伴和儿女说:“我要去和小黑相会了,何憾之有!”
马千里不肯住在医院里了,他倔强地要待在家里,随时可以看到画上的小黑,随时可以指着画向老伴倾诉他与小黑的交谊。尽管这些故事,此生他不知向老伴讲了多少遍,但老伴总像第一次听到。
“我爹是湘潭画马的高手,自小就对我严加督教,‘将门无犬子’啊,我的绘画基础当然不错。解放那年,我正上高中,准备报考美术学院。”
“怎么没考呢?”老伴问。
“解放军要招新兵了,我和几个要好的同学都向往戎马生涯的诗情画意,呼啦啦都进了军营。首长问我喜欢什么兵种,我说想当骑兵。”
“你爹喜欢马诗和马画,你也一脉相承。唐代李贺的马诗二十三首,你能倒背如流。最喜欢的两句诗是:‘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对。部队给我分配了一匹雄性小黑马,我就叫它小黑。它刚好三岁,体态健美、匀称,双目有神,运步轻快、敏捷,皮毛如闪亮的黑缎子,只有前额上点缀一小撮白毛。”
“小黑一开始并不接受你,你一骑上去,它就怒嘶不已,乱跳乱晃,直到把你颠下马来。”
“你怎么知道这些?”
“你告诉我的。”
“后来老班长对我说,让我不必急着去骑,多抚小黑的颈、背、腰、后躯、四肢,让其逐渐去掉敌意和戒心;喂食时,要不停地呼唤它的名字……这几招,果然很灵。”
“因为你不把它当成马,而是当成人来看待。”
“有一次,你失足掉进山路边的一个深坑里。”
“好在我紧握着缰绳,小黑懂事啊,一步一步拼命往后退,硬是把我拉了上来。”
“你有时也画它吧?”
“当然画。用钢笔在一个小本子上,画小黑的速写。因老是抚摸它,它的骨骼、肌肉、鬃毛我熟悉得很,也熟悉它的喜怒哀乐。只是当时的条件所限,不能支画案,不能磨墨调色,不能铺展宣纸,这些东西哪里去找?”
“你说小黑能看懂你的画,真的吗?”
“那还能假。我画好了,就把画放在它的眼前让它看。它看了,用前蹄轮番着敲击地面,又咴咴地叫唤,这不是‘拍案叫绝’吗?”
老伴开心地笑了,然后说:“你歇口气再说,别太累了。”
马千里靠在床头,眼里忽然有了泪水,老伴忙用手帕替他揩去。
“1952年冬天,我奉命去驻扎在龙山镇的师部,取新绘的地形图和电报密码本,必须当夜赶回团部。从团部赶到师部,一百二十里地,正好暮色四合。”
“半路上要经过一片宽大的谷地,积着一层薄薄的雪花,突然小黑放慢了速度,然后停住了。”老伴说。
“一个人影从一片小树林里走出来,接着便响起了枪声。是土匪!我迅速地跳下马,把挎着的冲锋枪摘下来端在手里。这块谷地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作掩体,形势危急啊。小黑竟知我在想什么,蓦地跪了下来,还用嘴咬住我的袖子,拖我伏倒。”
“好在子弹带得多,我的枪不停地扫射着,直打得枪管发烫,打死了好些土匪。我发现小黑跪着的姿势,变成了卧着、趴着,它的身上几处中弹,血稠稠地往外渗。我的眉上也中了弹,痛得钻心。我怕地形图和密码本落入敌手,把它捆在一颗手榴弹上,一拉弦,扔向远处,轰的一声全成了碎片。”
“小黑牺牲了,你也晕了过去。”
“后来,我被送进了医院……后来,我伤好了,领导让我去美术学院进修……后来,我退伍到了地方的画院工作。”
“几十年来,你专心专意地画马,画的是你的战友小黑。用的是水墨,一律大写意。名章之外,只用两方闲章:‘小黑’‘马前卒’。你的画,一是用于公益事业,二是赠给需要的人,但从不出卖。”
“夫唱妻随,你是我真正的知音。”
在马千里逝世的前一日,他突然变得精气神旺盛,居然下了床,摇晃着一头白发,走进了画室。在一张六尺整张宣纸上,走笔狂肆,画了着军装、挎冲锋枪的他,含笑手握缰绳,走在小黑前面。小黑目光清亮,抖鬃扬尾,显得情意绵绵。标题是“牵手同归天地间”。
待钤好印,马千里安详地坐于画案边的圈椅上,慢慢地合上了眼睛……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虽然小黑只是一匹战马,但马千里视小黑为亲密战友,病情加重后,他倔强地要待在家里,以便随时可以看到画上的小黑,足见其情谊之深。
B.尽管马千里一辈子向老伴讲了很多遍他和小黑之间的故事,但老伴总像第一次听到一样,说明马千里不仅画得好,讲起故事来也特别有感染力。
C.“小黑懂事啊,一步一步拼命往后退,硬是把我拉了上来”,说明小黑已经视马千里为知己,为后文用身体掩护马千里做了逻辑上的铺垫。
D.小说的语言很有特色,如用“何憾之有”“暮色四合”等文言和书面语表现了马千里出身于书香门第的身份特征。
【解析】选B。B项,“老伴总像第一次听到一样”,表现了老伴的善解人意。
2.请简要概括马千里的形象特点。(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重感情,珍视战友情谊;②有理想,有抱负;③有才气;④勇敢坚强;⑤有责任心;⑥不追名逐利。(每点1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3.小说结构独具匠心,主要篇幅为马千里与妻子的对话。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将时间跨度很大的事件凝练在短时间内,有利于叙述;②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和生活气息;③便于抒发人物的情感;④让读者感到马千里这个人物真实自然、鲜活可敬。(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得满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15分)
卖 花 姑 娘
奚同发
花店的名字起得很雅气,而且还透着几分活泼,我几乎就是冲着那名字才走进那家花店。
店内果真如想象中琳琅满目,如花似玉的服务小姐满脸灿烂地迎上前来,问我选什么花,送给什么人,并且十分娴熟地介绍花色品种。我一边选择,一边感叹如今生活中竟多了这么一道西方人的习惯——逢某些日子要买些鲜花送给某些人。我是一个十分现实的人,总以为花钱买鲜花不十分合适,不如买些别的什么,比如吃的、用的……但朋友们却一再数说我的落伍,都什么年代了,人们现在追求的是生活的温馨和浪漫,只有鲜花才能满足这种情绪。这次朋友特意叮嘱我,大家都买鲜花去赴约,不许买别的,据说这是“东家”的意思。
我真不知道选什么花才好,因为是朋友的结婚纪念。本来嘛,你们自己纪念好啦,非要以这个理由让大家聚一聚,似乎不找出个什么理由,大家就不能聚会了。犹豫再三,还是由服务小姐做主,替我选了几种花搭配在一起,束好。
这时恰遇店老板进来,老板并不老,也是位如花般青春靓丽的小姐,且发型现代,太阳镜顶在头上,背后背着极流行的小黑包,一副“新潮人物”装扮。她那明亮的眼睛下方的那颗黑痣,使我立刻觉得肯定在什么地方见过她。看到我,她好像吃了一惊,只是她很快就明白了我是来买花的顾客。但她并没有因此就与我擦肩而过,她在注视了我片刻后,显得十分激动地说:“你还记得我吗?”我随口说:“很眼熟,好像我们见过面!”“两年前,还记得不?两年前,你和女朋友在文化路大排档吃饭时,曾买过我的鲜花……”我当然是记不起来了,看上去她不过十五六岁,那时也就十二三岁,还是个孩子。“你想想,当时你还问我为什么不上学呢?”我还是想不起来。见过的卖花姑娘很多,不仅有那些十二三岁刚辍学的孩子,还有满脸脏兮兮的直扯住你的衣服、你不买花就走不成的七八岁的小孩儿。当然也有十八九岁的大学生,只不过她们多在晚间或节假日才出来。由于从事新闻工作,晚饭常常因公事耽误而与同事出去吃,有几次是“被迫”为女同事在饭桌旁买了花的。大概卖花者总会趁青年男女在一起时,抓住男性好虚荣的心理,而不停说些你的“女朋友”多么多么漂亮之类赞美有加的话语,搞得你解释不得,不如买朵花迅速解决尴尬局面。这种事倒遇到过好几回,也就记不得哪一回了。更何况她有可能认错了人,毕竟她遇到的这种事,要比我多得多。
但她还是希望我能想起来,因为“我”当时多给了她钱,她去换零钱回来时,“我”已经走了。她在那家大排档找了几天,最终也没找到“我”。她坚信总有一天会再次遇到“我”的,今天果真就遇到了。
我理解她此时的心情。但我不敢冒昧相认,因为这或许真是个错误,有一天她真的再一次遇到了那天晚上的那个人,她是否会因为我的“相认”而断送了心中那一份记忆的美好?但我又不好让她过分失望,只好说记不清了,好像有那回事。
于是我知道了她几年前是因为母亲生病了,才不得不停学出来打工的。上个月在几个同乡的帮助下租了这家花店,开业才十来天,生意挺不错。她小时候听人说过,人的职业感是天生的,人必须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机遇与天才的结合等于成功……
我拒绝了她坚持要“还”的两元钱,在争执中强行付了30元买花钱后匆匆离去。一路上我都在想,这位卖花姑娘小小年纪,就能在这么激烈的生存竞争中,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路来,靠的是什么呢……
在朋友家,我述说了自己的经历,大家都笑了。原来我买的花最少也得60元,我还自以为多给了人家呢!嘿,这一回,倒真真切切地欠她的啦……
(选自《当代小小说名家珍藏》,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中的“我”是一个讲究实惠、不喜奢华、思想保守、生活观念比较迂腐落后的人。
B.小说用插叙笔法叙述了“我”遭遇的一些卖花者的情形,这为下文情节发展做了铺垫。
C.小说写“我”拒绝花店老板还钱,到最后“我”欠她的,情节有波澜,避免了平铺直叙。
D.小说故事情节并不曲折离奇,作者娓娓道来,毫不做作,却能给读者以悠长的美的回味。
【解析】选A。A项,“思想保守、生活观念比较迂腐落后”这一分析欠妥当,文中没有足够的依据。
2.小说中的花店老板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是一道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从母亲患病,她停学打工,“我”多付两元钱,她坚持要还等情节中可概括岀其“自强自尊,讲诚信”的性格特征。此题从“待人真诚”“自强自尊,讲诚信”“善良纯朴,懂得感恩”的角度概括性格特征,然后列举具体的事例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①待人真诚。从她与“我”的对话中可以看出。②自强自尊,讲诚信。母亲患病,她停学打工,“我”多付两元钱,她坚持要还。③善良纯朴,懂得感恩。为了感谢“我”的善意,她至少少收了“我”三十元买花的钱。
3.“我”在小说中主要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分析“我”在文中的作用的题目,首先明确的是“我”作为第一人称的作用:是事件的见证人,使文章真实可感,拉近和读者的距离,同时便于表达情感。然后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作用,一般情况下在结构上“我”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内容上是“我”作为主要人物之外的人物,和文章的主人公形成对比,突出主人公的某种性格特征。此题主要从“我”是文章的线索、推动情节的发展、衬托人物的性格角度作答,答题时注意结合文章分析。如分析推动情节的发展:由于“我”为送朋友结婚纪念礼物而买花,才引出“我”与花店老板的相遇,进而引出她对两年前“我”多付两元钱而耿耿于怀等事件的追叙,再引出她对“我”的回报,情节的发展变化都与“我”有关,“我”贯穿文章情节的始终。
参考答案:①讲述故事。以“我”的见闻感受为线索来叙事,增强小说叙事的真实性。②推动情节。“我”是事件的参与者,由于“我”为送朋友结婚纪念礼物而买花才引出“我”与花店老板的相遇,进而引出她对两年前“我”多付两元钱而耿耿于怀等事件的追叙,再引出她对“我”的回报。情节的发展变化都与“我”有关。③衬托人物。小说主人公卖花姑娘的性格,由于“我”的陪衬,而更加鲜明。(答出两点即可,每点3分)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5b3db8a16b5d6587ba18abcf3fc66c6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