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Word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6936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8-2019学年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Word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6936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8-2019学年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Word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6936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8-2019学年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Word版
展开乾安七中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高二地理试题
第Ⅰ卷(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2分,共60分)
“依托煤、延伸煤、超越煤”是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及发展方向,据此完成1~4题。
1.山西省煤炭资源的特点是( )
A.煤种齐全,以褐煤为主
B.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
C.大同煤田是优质主焦煤基地
D.分布范围广,全省一半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
2.山西省建设能源基地的措施有( )
①扩大煤炭开采量
②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③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④大量运进石油、天然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对山西省煤炭市场形成挑战的自身因素是( )
A.西气东输 B.开采成本上升
C.能源结构调整 D.西电东送
4.山西能源基地经济发展的关键是( )
A.加强原煤的生产和输出
B.优化产业结构,延长煤炭的生产链
C.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D.禁止乱砍滥伐,保护植被
5.下列有关田纳西河流域开发与整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通过开发与整治,田纳西河流域的干旱灾害得到了根治
B.通过开发与整治,田纳西河流域人均收入已经超过美国平均水平
C.通过开发与整治,田纳西河流域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D.通过开发与整治,田纳西河流域旅游业发展迅速,但工、农业发展依然缓慢
6.关于田纳西河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田纳西河流域位于美国的中西部地区,在20世纪30年代是美国最贫穷的地区之一
B.田纳西河流域位于美国的中西部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后是美国最富裕的地区之一
C.田纳西河流域位于美国的东南部地区,在20世纪30年代是美国最贫穷的地区之一
D.田纳西河流域位于美国的东南部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后是美国最富裕的地区之一
7.关于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田纳西河流域以河流的梯级开发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
B.田纳西河流域以河流的防洪、发电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
C.田纳西河流域以提高河水的水质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
D.田纳西河流域以生态环境建设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
8.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TVA在田纳西河干支流上建成具有防洪库容的水库35座,使防洪标准达到千年一遇
B.TVA对田纳西河干支流进行整治,使每年水运的通航效益比陆路节省约4亿美元
C.TVA在田纳西河流域充分利用水和煤炭等资源,并大规模发展火电和核电,使该流域成为美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
D.TVA在田纳西河流域采取了许多有效的措施来提高水质
9.在山西发展以火力为主的电力工业,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 )
A.山西重工业密集,需要大量电力
B.将煤炭转变为火电输送方便,减轻运输压力
C.山西发展火电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D.可以有效地调整各地区电网
10.下列有关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我国能源消费比重最大的是天然气
B.我国能源消费中,石油的比重最高
C.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绝对优势
D.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比重高于水电比重
11.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 )
A. 广州、深圳、珠海 B.广州、珠海、澳门
C.广州、中山、深圳 D.广州、香港、深圳
12.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得益于( )
A.侨乡的背景 B.良好的区位条件
C.优惠的对外开放政策 D.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13.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在外资的推动下不断发展的
B. 20世纪90年代以来,支撑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的动力在减弱
C.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D.珠江三角洲地区各城市分工明确,结构差异大
14.关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B.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
C.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D.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
15.20世纪90年代以来,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珠江三角洲处于劣势的是( )
A.产业基础和科技实力 B.国家对外开放的政策
C.工资水平 D.区位条件
16.关于东北地区农作物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玉米分布普遍,由北向南的比例逐渐减少
B.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的苹果产区
C.水稻种植已扩展到北纬45°以北的黑龙江沿岸
D.小麦和大豆种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增多
17.下列关于东北农业基地今后发展方向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平原地区农业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
B.西部草原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养畜牧业
C.山区要大力发展林业,加快森林的砍伐速度,以满足国家的需要。
D.山区特色农业的发展重点是:林木、人参、养鹿、中草药材等。
“振兴东北要从发展现代农业开始”,今后黑龙江垦区将围绕“粮、牧、企”的结构模式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尽早实现从“北大荒”走向“北大仓”之后再走向“北大商”的合理构想。据此回答18~19题。
18.下列粮食作物属于黑龙江垦区的有 ( )
A.冬小麦和高粱 B.春小麦和玉米
C.水稻和甜菜 D.谷子和大豆
19.目前,东北地区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有 ( )
A.红壤土层浅薄,肥力低下
B.不合理的灌溉引起土壤盐碱化
C.沼泽地开发,湿地破坏
D.过度开垦,土地荒漠化十分严重
20.下列关于20世纪下半叶东亚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50年代转移到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B.90年代后期转移到我国中西部地区
C.60~70年代转移到日本
D.80年代转移到韩国、我国台湾、香港地区
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在一定程度上既是对区际商品贸易与区际要素流动的一种替代,又可以促进劳动力、资本与技术在区际间的流动。据此回答21—22题。
21.这些产业向中国沿海地区转移,是因为中国沿海地区主要拥有( )
A.资本和技术优势 B.劳动力优势 C.交通、服务优势 D.能源优势
22.关于世界产业的转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产业转移中,发达国家多用朝阳产业取代夕阳产业,形成新的工业基地
②发展中国家抓住世界产业转移的机遇,可以在不长时间内实现经济起飞
③在产业转移中,必然导致发展中国家自然资源的恶性开采,发达国家则实现可持续发展
④产业转移可能伴随污染转移和人口迁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3.下列关于产业转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产业转移指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现象
B.产业转移有时会扩展到某类产品甚至某类产业
C.跨国的产业转移叫区域产业转移
D.近半个世纪以来,东亚是国际产业转移的最活跃区域之一
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企业生产的本质是为了追求更高利润 B.发达国家的内部交易成本较低
C.东亚地区是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较好的目的地D.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往往是单一的
25.下列不属于影响国际产业转移主要因素的是 ( )
A.劳动力因素 B.内部交易成本 C.市场 D.国际间的友好援助
26.我国油气工业新的战略接替区是( )
A.西部地区 B.东部地区 C.东北、华北地区 D.东南沿海地区
27.我国西部地区的四大气区( )
A.新疆、青海、川渝、鄂尔多斯 B.西藏、新疆、青海、四川
C.新疆、西藏、青海、川渝 D.青海、云南、四川、鄂尔多斯
28.西气东输的中段发生了弯曲,比直线距离走了很多弯路,其主要目的是( )
A.缓解陕、晋两省能源短缺 B.加快陕、晋两省能源外运
C.为保证供气的可靠性,途经陕甘宁气区 D.拉动陕甘宁地区经济的发展
29.下列关于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②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③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④改变了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
30.西气东输路线所经地区自然景观的变化反映了地理环境(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变化
第ⅠI卷(40分)
二、综合题(共40分)
31.(14分)读“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走向示意图”,回答:
(1)“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西起 油气田,它位于图中A所表示的 自治区,东到B表示的 市、C处的 盆地、D处的 盆地、E处的 盆地与陕甘宁等地的天然气田,为“西气东输”提供了丰富的气源。
(2)“西气东输”主干管道经过的F处(西北内陆著名的灌溉农业区)是 。G处是当前我国重点开发的以 (省级行政区)为中心的能源基地。
(3)天然气按其来源和形成,应属于来自 的能量。作为能源,与煤炭相比,天然气的优点是 。
(4)“西气东输”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5)“西气东输”管道 次跨越黄河, 次跨越长江。
(6)西气东输主干道由西向东途经的地区,自然带依次变化,主要反映自然带分布规律
的 地带性。
32.(15分)读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图,回答下列问题。
(1)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的产业结构 , 工业是全省经济的核心部门,山西省结合本区的________、________等资源优势,围绕__________开发,构建了三条产业链,其中输出化工产品的是____________产业链。山西省煤炭外运的三条铁路线是
(2)简述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条件有哪些?(3分)
(3)山西省是如何加强能源基地建设的?(3分)
33.(11分)下图为“某沿海地区等高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分别判断A、B、C三地地形类型。
(2)a、b两支流中水流较急的是 ,并说明理由。
(3)图中河流干流拟建一水电站,峡谷处是最佳坝址,请说明理由。
(4)计划在甲村与乙村间修建一条公路,经过丙处还是丁处施工更容易?为什么?
高二地理第三次质量测试答案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B | A | B | B | C | C | A | A | B | C | D | C | D | D | A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D | C | B | C | B | B | D | C | A | D | A | A | C | B | B |
31. (每空1分,共计14分)
(1)轮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上海市、塔里木、柴达木、四川
(2)河西走廊、山西
(3)太阳辐射 ; 清洁,使用方便,燃烧效率高,比较价格低。
(4)城市分布 (5)三 一 (6)经度(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32.(每空1分,共计15分)
(1) 单一 煤炭 铝土矿 铁矿 能源 煤—焦—化 大秦线 神骅线 焦—兖-日
(2)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市场广阔; 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3)扩大煤炭的开采量; 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33. (共计11分) (1)盆地 山脊 山谷 (3分)
(2)a a支流流经处等高线密集,坡陡水急。(3分)
(3) 峡谷处建大坝,工程量小,水库蓄水量大。(2分)
(4)丁处。 因为经过丁处修建公路,坡度较缓,不需要凿隧道,易施工,工程量小。(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