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贵州省南白中学(遵义县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 解析版
展开遵义市南白中学2018—2019—2高二第一次联考试卷
地理
一、选择题。
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图示区域内M山与甲村之间的高差可能为( )
A. 290 m B. 300 m C. 490 m D. 500 m
2. 有关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 ②从P点能看到甲村
③R河段的流向是从西北到东南 ④甲村所在地形区地势四周高、中间低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1. C 2. D
【解析】
【分析】
考查等高线以及地图等相关知识。
【1题详解】
有图可知甲村的海拔是大于200米小于300米,M山的海拔是大于600米小于700米,两者的高差要交叉相减,因此应当在300米到500米之间,正确答案选C。
【2题详解】
有图可知该地区的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从P点到甲村经过山脊,海拔变化情况是先升高后降低,因此从P点看不到甲村,①②错误;河流的流向是自西北向东南,注意指向标的位置,甲村所在的地形确实是中间低四周高,③④正确。故选D。
【点睛】从某一点观察另一点时,可以将这两个地方的位置练成直线,观察海拔变化情况,海拔升高时看不见,若降低则能看得见。
“冷岛效应”指地球上干旱地区的绿洲、湖泊,其夏季昼夜气温比附近沙漠、戈壁低,温差最高可达30 ℃左右,这是由于周围戈壁沙漠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形成一种温润凉爽的小气候。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 “冷岛效应”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
A. 绿洲与沙漠热力性质差异 B. 受控大气环流的差异
C. 阳光照射强弱的差异 D. 绿洲与沙漠距海远近不同
4. “冷岛效应”会使绿洲地区 ( )
A. 年降水量增多 B. 热量交换变缓
C. 水汽蒸发加快 D. 地面风速增强
5.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冷岛效应”最显著的是 (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答案】3. B 4. B 5. 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大气热力环流。
【3题详解】
根据材料,“冷岛效应” 是由于周围戈壁沙漠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所以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绿洲与沙漠热力性质差异,B正确。该效应大气不会形成热力环流,A错误;阳光照射强弱绿洲与沙漠相同,C错误;和绿洲与沙漠距海远近差异无关,D错误。
【4题详解】
“冷岛效应”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大气结构稳定,会使绿洲地区热量交换变缓,B正确。气流稳定,年降水量减少,地面风速减弱, A、D错误;绿洲温度低,水汽蒸发减慢,C错误。
【5题详解】
读图,丁地位于图示西部地区,绿洲面积大, “冷岛效应”最显著,D正确。图中甲、乙、丙三地的绿洲面积小,“冷岛效应”不明显,A、B、C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全面获取信息进行概括即可,难度一般。
某游客1月到下左图所示海岛旅游,并在海岛上M处拍摄了下右图所示的太阳照片。下图为该岛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 照片拍摄时的北京时间最可能是
A. 5∶30 B. 16∶20 C. 17∶40 D. 21∶20
7. 该岛的两条河流
A. 流量季节变化都较大 B. ①河流量小于②河
C. ②河河口处更适合建港口 D. 干流长度都约为300千米
【答案】6. C 7. 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等高线图分析、太阳视运动以及区域的自然特征。
【6题详解】
M处拍摄的太阳照片是太阳与海面相接,可能是日出也可能是日落。M处可以看到偏西方向,偏东方向有山地阻挡,故应为日落照片,根据经纬线可知,该地为南半球,1月份昼长夜短,比北京时间早近两个小时,北京时间16∶20,当地时间为18左右,北京时间17∶40,当地时间为19左右,北京时间21∶20,当地时间为23左右,19左右比较合理,C正确。
【7题详解】
该地受西风影响大,降水季节变化小,流量季节变化小,A错误。①河流位于西风的背风坡,量小于②河,B正确。②河河口处没有港湾,不适合建港口,C错误。干流纬度相差不到2个纬度,其长度都小于300千米,D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全面获取信息进行概括即可,难度一般。
三门峡陕州地坑院被誉为“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地坑院就是在平整的黄土地上挖一个边长10-12米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深坑,深约6-7米,然后在四壁挖若干孔洞。其中一孔洞内有一条斜坡通道通向地面,是人们出行的“门洞”,院内还有散水坡、旱井等排水工程。
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8. 地坑院反映的当地环境特点是
A. 降水较少 B. 冬暖夏凉 C. 土层深厚 D. 木材短缺
9. 右图“门洞”周围的砖墙主要作用是
A. 挡风 B. 遮阳 C. 阻沙 D. 防水
【答案】8. C 9. 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8题详解】
“地下四合院”是当地人们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发明的传统民居,首要条件是土层深厚,这种建筑冬暖夏凉,排除A、B、D选项,正确选项为C。
【9题详解】
虽然当地降水稀少,但由于夏季降水强度大,多暴雨,为了阻挡雨水通过门洞流进家里,人们在地坑院出入通道周围修建了砖墙,故图中地坑院出入通道周围的砖墙主要作用是防水,排除A、B、C选项,正确选项为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全面获取信息进行概括即可,难度一般。
2017年10月,日本著名相机制造企业尼康,突然宣布关闭位于无锡的工厂,并且裁减2000余名员工。2018年1月,日本著名的多元化材料生产商日东电工宣布中国苏州工厂停产,数千名员工全部解散。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0. 日资相机制造企业尼康宣布中国无锡工厂停产的主要原因是中国
A. 摄影需求不足 B. 智能手机的普及
C. 技术工人缺乏 D. 经济增长减缓,购买力下降
11. 从短期来看,多家外资企业撤离苏州对苏州产生的影响有
①失业率上升 ②商品价格大幅度上涨 ③财政收入下降 ④房产价格下降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10. B 11. 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工业区位及产业转移的原因。
【10题详解】
随着智能手机配备的摄像头实现高功能化,小型数码相机市场受到强烈冲击且正在急速缩小,购买数码相机的消费者的数量也逐渐降低。故日资相机制造企业尼康宣布中国无锡工厂停产的主要原因是中国智能手机的普及。
【11题详解】
读材料可知,外资企业撤离苏州导致员工被裁,失业率上升,①正确。同时因企业撤离,不再缴纳赋税,导致财政收入下降,③正确。短时间内不会影响商品价格,②错。苏州经济发达,可借机进行产业升级,房产价格下降的可能性较小,④错。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全面获取信息进行概括即可,难度一般。
二、综合题。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地球除了热带雨林,还有“温带雨林”。左下图中的W岛是世界温带雨林主要分布地区之一,雨林中植被茂密但树种单一,冷杉、云杉等高大的针叶树种占绝对优势。只有在树木相对稀少的局部地带才能见到低矮的阔叶植物,这是温带雨林与热带雨林最大的不同。云杉和冷杉林颜色暗绿,树冠浓密,透光量很小,林中阴暗潮湿,地衣、苔藓随处可见。右下图为W岛温带雨林局部景观。W岛东西部环境差异明显。冬季岛上平均气温2~4 ℃,西部可达5 ℃以上。降水量西部沿海达2000~3000 mm,东部沿海只有600~800 mm。
(1)说明W岛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差异及其原因。
(2)分析该岛冬季气温较同纬度大多地区偏高的原因。
(3)推测W岛雨林分布的主要地区并说明理由。
【答案】(1)年降水量西部多,东部少;西部处于来自海洋的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雨区),东部处于背风坡(雨影区)。
(2)W岛地处太平洋,冬季浩瀚的海洋对气温有巨大的调节作用;东(北)部有高大山脉的阻挡,受北极冷空气的影响较小;沿岸海区有暖流经过,增温作用明显。
(3)雨林主要分布在岛的西部沿海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冬季气温高,雨量充沛,植物生长的气候条件良好。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详解】(1)主要联系风带和地形回答。年降水量西部多,东部少;西部处于来自海洋的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雨区),东部处于背风坡(雨影区)。
(2)联系洋流、海洋和地形影响分析回答。W岛地处太平洋,冬季浩瀚的海洋对气温有巨大的调节作用;东(北)部有高大山脉的阻挡,受北极冷空气的影响较小;沿岸海区有暖流经过,增温作用明显。
(3)主要分布在降水多的地区。雨林主要分布在岛的西部沿海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冬季气温高,雨量充沛,植物生长的气候条件良好。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全面获取信息进行概括即可,难度一般。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习近平主席的“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沿线国家的积极响应,诸多合作项目已经逐步实施。“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中方愿同沙方一道共建“一带一路”,重拾“丝绸之路”辉煌。
材料二:沙特阿拉伯是名副其实的“石油王国”,石油资源丰富,但目前沙特阿拉伯却计划大力开发核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并使其在整体电力结构中的贡献率提高到50%。下图为阿拉伯半岛示意图。
材料三:“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生态文明是未来中国发展方向。
(1)分析沙特阿拉伯太阳能丰富的主要原因。
(2)沙特石油资源非常丰富,但是有人却反对沙特大力发展炼油工业,请说明理由。
(3)沙特阿拉伯大力开发核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对中国未来可持续发展所产生的启示。
【答案】(1)地处低纬(热带),终年太阳高度角较大;气候干旱,晴天多日照时数长太阳辐射强。
(2)炼油工业属于市场导向型工业(炼油工业适合于靠近市场布局);当地人口数量少、经济水平较低,沙特本国对石油的需求量小;沙特距离世界主要市场较远,成品油运输成本高(不便于长距离运输);炼油业环境污染较严重,易造成环境污染。
(3)能源结构方面:能源结构从依赖矿物能源为主的单一结构向多样化转变;环境方面:减少矿物能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经济方面:从依赖原油进口,向石油化工产业的转型,优化产业结构。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区域能源的开发和可持续发展。
【详解】(1)根据图中沙漠和降水量的分布特点等信息,可知沙特阿拉伯晴天多,纬度低,太阳能资源丰富。(2)反对沙特大力发展炼油工业从炼油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市场和污染的不利因素分析。(3)对中国未来可持续发展所产生的启示从能源结构、环境、产业结构方面去说明即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全面获取信息进行概括即可,难度一般。
1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地形、河流分布,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耕地。为发展经济,改善环境,该地提出了两种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以及两种方案的预估经济、环境效益(下图)。
(1)简述该地区地形特征。
(2)分析该地区地形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3)从可持续发展观点来看,哪种调整方案更为合理,并阐释理由。
【答案】(1)①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小;②地形崎岖、西北高东南低;③西北主要为山地,东南主要为丘陵和沿海平原;④海岸线曲折,多港湾、岛屿和沿海滩涂。
(2)有利影响:山地、丘陵、平原、滩涂等土地类型多样,有利于开展林业、牧业、耕作业、渔业等多种经营;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利于夏季风抬升,削弱冬季风的影响不利影响:①山地、丘陵比重大,平原面积小,耕地比重小;②地形崎岖,地块小,不利于大型机械化发展;③地形起伏大,易发生水土流失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任答两点)
(3)方案②方案②生态林、草地比重大,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能力强,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利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解析】
【详解】(1)地形特征主要从地形类型、地势高低分布,由于临海,还要从海岸线分布特征等方面分析。①从图中可以看出当地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小;②地形崎岖、西北高东南低;③西北主要为山地,东南主要为丘陵和沿海平原;④海岸线曲折,多港湾、岛屿和沿海滩涂。
(2)本题考查地形对农业的影响。有利影响:土地类型多样,适应多种经营;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利于抬升夏季风,削弱冬季风。不利影响:山地、丘陵比重大,平原面积小,耕地比重小;地形崎岖,地块小,不利于大型机械化发展;地形起伏大,易发生水土流失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3)本题考查农业可持续发展。从图中可以看出方案②生态林、草地比重大,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能力强,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利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方案①刚好相反,且长远看,增加农民的收入不如方案②。
【点睛】影响农业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
气候:热量、光照、降水影响极大
地形:影响农业的类型(平原与山区不同)、影响农作物的分布(农作物随海拔有所不同)。平原--耕地;山地--畜牧业、林业
土壤: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土壤适宜生长不同作物,东南丘陵的红壤适宜种茶树等。
水源: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