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 人教版二轮复习专题集训:4.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作业 Word版含 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6024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届 人教版二轮复习专题集训:4.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作业 Word版含 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6024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届 人教版二轮复习专题集训:4.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作业 Word版含 答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6024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届 人教版二轮复习专题集训:4.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作业 Word版含 答案
展开4.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干扰的自然要素。
据此完成第1~2题。
1.读图,判断方框 Ⅰ、Ⅱ、Ⅲ、Ⅳ 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
①土壤水增多
②库区蒸发量增大
③蒸腾加强
④植被覆盖率增大
A.①③②④
B.②④①③
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
2.阿斯旺大坝修建之后,其河口地带产生的负面影响有( )
①土壤肥力下降
②产生土壤盐渍化
③洪涝灾害加剧
④渔业产量下降
⑤三角洲面积扩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④
2、下图为“某地区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各题。
1.引起该地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地壳上升
B.砍伐植被
C.气候变化
D.农业开发
2.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和自然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各自然带之间地域分异显著,有明显的界限,如秦岭南北
B.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经度地带性因素不受温度因素影响,纬度地带性因素不受水分因素影响
D.地带性因素体现规律性,非地带性因素没有规律性
3、下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图回答下题。
1.该图所反映的地理特性或规律是( )
A.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
B.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
C.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
D.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整体
2.海河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关键是图中哪个箭头所起的作用( )
A.①
B.②
C.③
D.④
4、下图为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是( )
A.③④①②
B.①②③④
C.②④①③
D.③①④②
2.湖泊演变为陆地过程中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水文
D.生物
3.图示演变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A.区域性
B.整体性
C.差异性
D.开放性
5、读“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完成1-2题。
(圆圈大小反映养分储量的多少,箭头粗细表示物流量的大小)
1.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是图中的( )
A.a
B.b
C.c
D.d
2.上图中a、b、c、d表示的地理事物,对应正确的是( )
A.a-枯枝落叶
B.b-土壤
C.c-生物
D.d-供给养分
6、黄山市某地因菊花经济效益高,农民开垦坡地种菊花,因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
据此回答1〜2题。
1.这里植被破坏,致使水土流失严重,这体现了( )
A.环境要素的相互制约
B.不同区域之间相互制约
C.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D.—个区域的变化影响到另一个区域
2.若此种活动不加以限制,任由其发展,则最可能直接导致该地区( )
A.蒸发量增加
B.降水量增多
C.地表径流变化增大
D.地下径流增多
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伊斯特拉半岛位于地中海的东北部,面积3160平方千米。半岛基本上由石灰岩组成,半岛上最高点海拔1400多米,这些不算高的高坡逐渐向南和向西走低,起起伏伏地伸向海洋,许多地方由于土地贫瘠而缺水只能生长灌木植被。下图为伊斯特拉半岛的等高线地形图。
1.描述伊斯特拉半岛的地形特征。
2.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说明伊斯特拉半岛地貌的形成原因。
3.分析伊斯特拉半岛土地贫瘠而缺水只能生长灌木植被的原因。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
答案:1.C; 2.D
解析:1.修建水库后,土壤水因地表水下渗增加而增多,植被覆盖率也随之增大,库区蒸发以及植物蒸腾加强,又使库区周围的降水增多。
2.阿斯旺大坝修建后,拦截大量泥沙,调蓄洪峰,使洪涝灾害减轻,但河口地带及下游两岸泥沙淤积减少,土壤肥力下降,渔业减产;海水入侵,使土壤盐渍化加重,海岸线后退,三角洲面积减小。
2答案及解析:
答案:1.A; 2.B
3答案及解析:
答案:1.D; 2.A
4答案及解析:
答案:1.A; 2.D; 3.B
5答案及解析:
答案:1.A; 2.B
6答案及解析:
答案:1.A; 2.C
解析:1.由题干及图可知,该地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这一过程,是因为植被这一要素发生了变化,导致土壤等其他要素发生变化,故A正确。而图示中并没有其他区域,故 B、D错误,也没有产生新的功能,故C错误。
2.植被破坏会使植被涵养水源的功能减弱,水分下渗减弱,进而使该地区蒸发减弱,降水减少,地表径流变化增大,地下径流减少,故C正确,A、B、D错误。
7答案及解析:
答案:1.地势西南低、东北高,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起伏较大。
2.该地位于板块消亡边界,地壳抬升.海洋沉积的石灰岩逐渐抬升形成陆地;地表多石灰岩,为可溶性岩石.易被流水溶蚀;该地区位于地中海沿岸,冬季温和多雨;该地的石灰岩被水溶浊,导致地表起起伏伏,形成喀斯特地貌。
3.该地区为喀斯特地貌.多溶洞,地表水易渗漏,导致地表水缺乏;地表起伏较大,水流速度快,导致土地肥力难以积累.
解析:1.地形特征应从地势高低和地形类型等方面加以描述。
2.要结合石灰岩的形成条件,从该地区地理杯境的演化角度来说明地貌的成因。
3.该地区为喀斯特地貌,多溶洞等.地表水易渗漏,地表缺水,且土地贫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