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 课标版二轮习题:专题十三 区域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解析
展开专题十三 区域可持续发展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4分)
读某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单位:mm)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题。
1.影响图示区域降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
①海陆位置 ②地形起伏
③太阳辐射 ④植被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答案 A 据图分析可知,图示区域降水整体上呈现从沿海向内陆递减的趋势,是受海陆位置的影响;局部地区出现闭合曲线,是地形起伏影响的结果。
2.图中虚线圆圈所示区域生态脆弱的表现有 ( )
①地势高峻,气候寒冷
②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
③湿地广布,生物多样性少
④降水少,土地荒漠化严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 D 据图分析可知,图中虚线圆圈所示区域主要为黄土高原地区,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少于500 mm,气候干旱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加之人类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等,土地荒漠化严重。
下图所示盆地某沙漠年平均降水量不超过150 mm,冬季稳定积雪日数在100—160天,积雪深度可达20 cm以上,其植被覆盖率较我国其他沙漠高。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2019陕西一模)图示沙漠区域植被覆盖率较高,多固定半固定沙丘,与其关系最密切的是( )
A.地表风力小 B.山地降水量丰富
C.积雪融水丰富 D.高山冰雪融水丰富
答案 C 读图可知,图中沙漠位于我国准噶尔盆地,西部有缺口,狭管效应明显,地表风力较大,A项错误;山地降水较丰富,但是对沙漠地区的植被影响较小,B项错误;冬季降雪日数稳定,有季节性积雪融水,为植被生长提供了水分,C项正确;高山冰雪融水主要补给河流,对沙漠地区的植被影响不大,D项错误。
4.(2019陕西一模)该沙漠地区稳定的积雪覆盖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是( )
A.增强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湿度
B.反射太阳辐射,提高大气温度
C.抑制风沙活动,减少初春扬尘
D.增加土壤湿度,减少地表径流
答案 C 由材料可知,该地有稳定的积雪覆盖,可以抑制风沙活动,减少初春扬尘,C项正确;积雪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可减弱地面辐射,A、B项错误;增加了土壤含水量,湿度升高,但对地表径流影响不大,D项错误。
若尔盖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该处河曲发育,牛轭湖星罗棋布(如图a)。牛轭湖又称河迹湖,是由于河流的变迁或改道,曲形河道取直后留下的旧河道形成的湖泊,多呈弯月形(如图b)。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a
b
5.(2019湖南怀化二模)若尔盖湿地位于若尔盖沼泽的腹心地带,其形成原因不包括( )
A.地势中间低、四周高,排水不畅
B.海拔较高,气温低,蒸发量小于降水量
C.河曲发育,湖泊众多
D.地处高原地区,植被稀疏
答案 D 若尔盖湿地位于高原,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地势四周高、中间低,且降水较多,河流汇聚,排水不畅;湿地植被丰富。
6.(2019湖南怀化二模)下列关于牛轭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牛轭湖是河流自然截弯取直而形成的
B.牛轭湖一般形成在平原或高平原地区
C.牛轭湖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不大
D.牛轭湖多分布在河流的凹岸边
答案 C 地形平坦地区的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水不断冲刷与侵蚀河岸,河曲随之不断发展,河曲愈来愈弯,河流在洪水期时很容易截弯取直,河水从截弯取直的部位流走,原有的河曲被废弃,原有被废弃的河曲成了牛轭湖,但大多有河道与原河流相通,可调节径流。
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中南部的基西米河,在长约90千米(南北端高差仅10.7米)、宽1.6~3.2千米的河漫滩上蜿蜒166千米,水深0.3~0.7米。该河在1962—1971年逐渐被渠化成一条长90千米、深9米、宽100米的几段近似直线的人工河道组成的运河。另外,沿河还修建了6个拦河坝,使来水通过调控形成一系列的水库。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7.(2019山东潍坊模拟)对基西米河进行渠化是为了( )
①防洪 ②灌溉 ③航运 ④养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 C 根据材料可知,渠化后河道变直,变深,则排水时更加通畅,可以起到防洪作用;渠化后,河水变深,则航运条件变好;根据材料可知,渠化后河道弯曲减小,则湿地面积减小,这不利于灌溉和养殖。
8.(2019山东潍坊模拟)基西米河被渠化改造后,对当地带来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减少 B.改善水质
C.减缓流速 D.扩大湿地
答案 A 河道渠化后,当地湿地面积减小,则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质变差。该河有拦河坝,宣泄洪水时,水流变快。
2018年7月18日,我国首个10万千瓦级电池储能电站在江苏镇江正式并网投运。这个大型的城市电网“充电宝”,只用两个月就建成了,可以在用电低谷时充电储能,用电高峰时释放电力。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9.(2019吉林一模)我国下列地区中,最适合建设大型电池储能电站的是( )
A.南沙群岛 B.内陆风电基地
C.横断山区 D.沿海火电基地
答案 B 电池储能电站的主要功能是调节发电站与用户之间的供需关系,而风能发电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发电量与用户需求量之间的矛盾较大,而备选四地中,内陆风电基地风力发电量大,因此最适合建设大型电池储能电站的是内陆风电基地。
10.(2019吉林一模)抽水蓄能电站与电池储能电站都具备将电能大规模储存起来的功能。与抽水蓄能电站相比,电池储能电站( )
A.建设周期长
B.选址要求高
C.不易大规模推广
D.发展潜力大
答案 D 与抽水蓄能电站相比,电池储能电站建设周期短,A错误;电池储能电站选址要求不高,B错误;电池储能电站适宜大规模推广,C错误;目前我国电池储能电站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潜力大,D正确。
11.(2019吉林一模)建设大型电池储能电站的意义是( )
A.有利于环保但没有经济效益
B.为经济建设生产巨大电能
C.将能源跨越时空进行分配调节
D.增加电网运行的不稳定性
答案 C 大型电池储能电站本身不能发电,但它可以将能源跨越时空进行分配调节,保证电网运行的稳定性;由于用电高峰期和用电低谷期电价存在差异,且建设大型电池储能电站能有效减少电力浪费,所以其具有经济效益。C正确。
二、综合题(共46分)
12.(2019湖北武汉检测)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长江三峡水库从2003年蓄水起的十年间,入库泥沙量仅为论证预测的42%。长江水利委员会认为,这更有利于延长水库寿命,减轻中下游防洪压力。长江中游与鄱阳湖的相互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长江对鄱阳湖的作用(简称长江作用),包括顶托和倒灌作用,较强的长江作用可使鄱阳湖水位升高;另一方面是鄱阳湖对长江的作用(简称鄱阳湖作用),当鄱阳湖向长江大流量地持续汇流,鄱阳湖作用增强,造成长江下游流量增加。图甲示意长江水系中已建成或规划中的大坝分布,图乙示意鱼群通行的生物通道,图丙示意鄱阳湖作用与长江作用累计频次对比。
甲
乙
丙
(1)简要说明鱼群向上游通过大坝的过程。(6分)
(2)判断图丙中甲作用与乙作用,哪一个对应长江作用,并说明理由。(6分)
(3)三峡水库入库泥沙量远少于预测值,推测可能的原因。(6分)
(4)三峡入库泥沙量及往下游排沙量大大减少,可以减轻中下游防洪压力,请从地理角度加以说明。(6分)
答案 (1)先上游落闸,下游启闸(鱼群进入生物通道);再下游落闸,上游启闸(鱼群进入上游河段)。
(2)甲作用对应长江作用。7—9月份,锋面雨带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北。长江水位上升,(水位高于鄱阳湖,)长江作用显著。甲作用在7—9月较强,因此对应长江作用。
(3)上游大量修建水库,淤积大量泥沙;上游植树造林,水土保持较好。
(4)三峡水库入库泥沙量减少,水库的调蓄能力增强;水库下游河床经河水(清水)冲刷,不断加深,利于泄洪;水库下游含沙量小的江水进入通江湖泊,湖泊萎缩速度大大延缓(或湖泊的调蓄能力增强)。
解析 第(1)题,结合图示信息,结合鱼群向上游通过大坝需要生物通道水流较缓的条件,通过上、下游落闸启闸的先后顺序进行说明。第(2)题,根据材料信息,长江作用主要包括顶托和倒灌作用,可使鄱阳湖水位升高;鄱阳湖作用是指鄱阳湖向长江持续汇流造成长江下游流量增加。图丙中甲作用与乙作用的时间明显不同。其中甲作用时间主要集中于7—9月份,乙作用主要集中在4—6月份。7—9月份,雨带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北,长江水位比鄱阳湖高,长江水位上升,长江作用显著,因此甲作用对应长江作用。第(3)题,三峡水库入库泥沙量远少于预测值和人类活动有关,要从工程拦截泥沙和生物固沙两方面分析。第(4)题,水库的调蓄能力及河流的泄洪能力大小与水库的库容、河道的淤沙状况等直接相关。
13.(2019重庆4月调研)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5.6亿年前,柴达木盆地曾是一片浅海环境,此后,强烈的地壳构造运动导致地壳抬升,海水消退,柴达木盆地隆起为陆地。受海陆变迁和气候变干的影响,柴达木盆地形成了多种矿床(化石燃料矿床、金属矿床、盐湖及盐类矿床等),且储量丰富。
循环经济是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活动。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是目前国内面积最大、资源丰富、唯一布局在青藏高原少数民族地区的循环经济产业试点园区,“试验区”重点构建了盐湖化工、油气化工、有色金属、煤化工等七大循环经济主导产业,根据《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到2020年,“试验区”将发展成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图1为柴达木盆地资源分布图,图2为盐湖化工、油气化工耦合发展模式图。
图1 图2
(1)简析柴达木盆地矿产类型众多的形成条件。(6分)
(2)说明图中干盐湖开发利用盐类资源的有利自然条件。(4分)
(3)简要评价柴达木盆地发展循环经济产业的效益。(6分)
(4)根据材料判断,制约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资源开发可持续发展的自然条件。(6分)
答案 (1)条件:随海陆变迁,大量掩埋在地下的海洋生物遗体、森林,逐渐转化为石油、天然气和煤;地壳运动造就了铅、锌等有色金属矿产;岩石风化后,经过长期的流水作用,在盆地低洼处,大量盐类物质汇集,随着气候变干,湖水蒸发,浓度变大,在内陆湖盆形成盐湖和盐类矿床。
(2)条件:盐类资源裸露地表,便于开采和加工;盆地气候干旱,可通过自然日晒工艺加工盐产品。
(3)环境效益:减少了废弃物排放,减少环境污染。
经济效益:实现盐类资源、油气资源等的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附加值;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提高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
(4)制约条件:生态环境脆弱(或植被稀少,荒漠化严重);水资源短缺;自然灾害众多。
解析 第(1)题,分别从地壳运动产生有色金属,海陆变迁和沉积环境产生油气,岩石风化侵蚀和气候变干产生盐类等角度去分析。第(2)题,主要从资源分布状况和气候等角度去思考。第(3)题,循环经济产业的效益从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方面作答。第(4)题,主要从生态环境、水资源、自然灾害等角度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