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湖北省高三上学期1月联考测试理科综合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展开湖北省2019年元月高考模拟调研考试理科综合试卷
(物理部分)
二、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则关于该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物体8~10s内的位移为6m B. 该物体6~8s内的加速度最大
C. 该物体8s末离出发点最远 D. 该物体6~10s内的平均速度为2m/s
【答案】D
【解析】
【分析】
速度图象的“面积”等于位移,图象位于t轴上方,位移为正值,位于t轴下方,位移为负值.斜率等于加速度,根据几何知识判断加速度的大小.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何时质点离出发点最远.根据位移求出平均速度.
【详解】A、由图看出,物体在8-9s内沿正方向运动,9-10s内沿负方向,由于两段时间内图象的“面积”相等,说明两段时间内位移大小相等,所以质点在8s~10s内位移为0.故A错误.
B、根据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可以看出,质点在8s~10s内加速度最大.故B错误.
C、质点在0-9s内沿正方向运动,9s-10s内沿负方向返回,所以点在9s末离出发点最远.故C错误.
D、由A分析可知,质点在8s~9s内的位移等于物体在9-10s内的位移,由“面积”等于位移,得到6-8s内的位移,质点在6s~10s内的平均速度为.故D正确.
【点睛】对于速度图象问题,往往根据斜率等于加速度、“面积”等于位移分析质点的运动情况.
2.一倾角为的斜面体固定在水平面上,其斜面部分光滑,现将两个质量均为m的物块A和B叠放在一起,给A、B整体一初速度使其共同沿斜面向上运动,如图所示,已知A的上表面水平,则在向上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块B对A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B. 物块A对B的作用力做正功
C. A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 mgsinθcosθ
D. 由于B减速运动,则B的机械能减少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整体法求出AB共同的加速度,将加速度分解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隔离对B分析,求出A、B之间的支持力和摩擦力.
【详解】解:A、对整体分析,其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可将此加速度分解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再隔离B分析可得,故B定会受到A给B水平向右的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则物块A受到B的摩擦力水平向左,故A错误;
C、对整体分析,其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可将此加速度分解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水平方向上的加速度,竖直方向上的加速度 .隔离对B分析,A对B的摩擦力 ,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B、D、先对整体分析,有沿向下加速度为.再对B分析,(把A对B的摩擦力和支持力看作一个力),重力沿斜面的分力产生的加速度为,重力的另一个分力与把A对B的作用力平衡,所以B对A的合力垂直于斜面方向,不做功,所以B机械能不变.故B、D错误.
3.月球离地球的距离为r1、月球绕地球转一圈的时间为T1,“阿波罗三号”探月卫星绕月球近似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2、周期为T2,引力常量为G,不计周围其他天体的影响,则月球与地球之间的引力大小为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式,化简可得月球和地球的质量.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分析计算地球与月球之间的引力.
【详解】根据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1、周期为T1得,可求得地球的质量;同理根据“阿波罗三号”探月卫星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2、周期为T2得,可求得月球的质量。
所以地球和月球间万有引力为,故ACD错误B正确。
4.2018年4月15日,中国国际小家电展览会在广州拉开帷幕,家电展上有些国家家用电器的额定电压和我国是不同的,例如美国家用电器不能直接接到220V的照明电路上,可以接到交变电压是u=110sin120πt(V)的电源上使用,交变电压是由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产生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电压表测该电压其示数为110V
B. 电流方向每秒改变60次
C. 交流电的频率为60Hz,当t=0.1s时u=110V
D. 将该电压加在110Ω的电阻两端,则该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为110W
【答案】D
【解析】
【分析】
通过表达式判断出周期和最大值,判断出频率,正弦式交流电的最大值和有效值满足关系,电阻消耗的功率要用电压的有效值计算
【详解】解:由表达式可知,该交流电的频率为f=60Hz,电压最大值为
A、电压表读有效值为,故A错误;
B、一个周期内电流改变2次,故1s内改变的次数为60×2=120次,故B错误;
C、电压表测量的是有效值,任何时刻读数均为110V,C错误;
D、消耗的功率为,故D正确;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正弦交流电的四值问题,关键是抓住瞬时值表达式,从表达式中抓取有用信息即可
5.如图所示,用质量相同,粗细不同的均匀同种金属丝做成边长分别为L和2L的两只闭合线框a和b,以相同的速度从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匀速拉出磁场,若外力对环做的功分别为Wa、Wb,则Wa︰Wb为
A. 1:4 B. 1:2 C. 1:1 D. 不能确定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虑由于线框质量相同,边长不同引起的电动势大小,电阻大小,运动时间大小带来的不同。
【详解】线框的边长之比为1:2,由 得 ;由于线框质量相等,由所以他们横截面积之比为2:1,由电阻定律知得 得Rb=4Ra;由 ,得 。根据能的转化和守恒可知,外力做功等于电能,而电能又全部转化为焦耳热W=Q=。故Wa∶Wb=1∶2,故B对而ACD错。
6.下列关于原子核衰变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放射性元素发生β衰变时所释放出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时产生的
B. 有6个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当有3个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就是该元素的半衰期
C. Th钍发生一次α衰变时,新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比,中子数减少了4
D. 铀核(U)衰变为铅核(Pb)的过程中,要经过8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
【答案】AD
【解析】
【详解】放射性元素发生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时产生的,A正确
半衰期是大量原子的统计规律,少数原子没有,B错误;
Tn核发生一次α衰变时,新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比,质量数减少了4,中子数减少2,故C错误
根据238-206=4×8,知发生了8次α衰变,92-82=2×8-6,知发生了6次β衰变, D正确
7.如图所示,空间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氢元素的同位素氘离子和二价氦离子都从边界上的O点以相同速度先后射入磁场中,人射方向与边界成相同的角,则氢离子和二价氦离子在磁场中
A. 运动轨迹的半径相同 B. 重新回到边界所用时间相同
C. 重新回到边界时的动量相同 D. 重新回到边界时与O点的距离相等
【答案】ABD
【解析】
【分析】
由题知两种粒子比荷相同、速度相同,进入同一磁场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相同,半径也相同。根据偏向角的大小分析运动时间的长短;根据圆的对称性,分析离子重新回到边界时与O点距离
【详解】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得:,由题 、v、B大小均相同,则轨道半径r相同.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B、粒子的运动周期为,则知T相同.根据左手定则分析可以知道, ,重新回到边界时两个离子的速度偏向角均为,轨迹的圆心角也为,运动时间.,时间相同.故B正确.
C、动量,他们速度相同但质量不同,所以动量不同,C错误
D、根据几何知识得知重新回到边界的位置与O点距离,r、相同,则d相同.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8.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体固定在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物块在沿水平斜面向上的恒力作用下,从斜面的底端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运动,斜面光滑且足够长,运动t时间后撤去拉力,再过t时间,物块刚好滑到斜面的底端,且速度大小为v,则
A. 撤去拉力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 B. 物块沿斜面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C. 拉力所做的功为 D. 拉力的最大功率为
【答案】CD
【解析】
【分析】
物体向上做加速运动和撤去F后的运动时间相同,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设出前后加速度写出位移等大反向的方程,就可以求出前后加速度的关系。
【详解】设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有拉力时加速度大小为a1,撤去拉力时加速度大小为a2,总位移为0,则,又,解得,即撤去拉力时的速度为,选项A错误。由上式还可解得,a2=3a1,又a2=g·sinθ,故a1=g·sinθ /3。拉力F-mgsinθ=ma1,故F=4mgsinθ/3,刚未撤去拉力时拉力的功率最大,P=F·v/2=2mgv·sinθ/3,选项D正确。从底部再回到底部,拉力F做的功转化为物体动能的增量,即,选项C正确。从底部到最高点,,故最大高度h=v²/2g,选项B错误。
三、非选择题:
(一)必考题:
9.我们可以利用光滑水平面上放置的两个质量均为m的滑块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每个滑块的一端分别与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两个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均为f,接通两个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并让两滑块以不同的速度相向运动,两滑块相碰后粘在一起继续运动。如图所示为某次实验打出的点迹清晰的纸带的一部分,在纸带上以同间距的6个连续点为一段划分纸带,用刻度尺分别量出其长度s1、s2和s3。若题中各物理量的单位均为国际单位,那么,碰撞前两滑块的动量大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两滑块的总动量大小为__________;碰撞后两滑块的总动量大小为__________。重复上述实验,多做几次。若碰撞前、后两滑块的总动量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相等,则动量守恒定律得到验证。
【答案】 (1). (2). (3). (4).
【解析】
【分析】
通过点迹可以计算碰撞前后的速度
【详解】碰前其中一滑块的动量:
碰前另一滑块的动量:
故碰前总动量:
同理碰后总动量:
10.我们可以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测定某个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R为一变阻箱,可以改变R的阻值,得到电压表V相应的示数U。对测得的实验数据进行处理。根据实验数据在-R坐标系中描出坐标点,如图乙所示。已知R0=100Ω,请完成以下数据分析和处理。
(1)图乙中电阻为__________Ω的数据点应剔除;
(2)在坐标纸上画出-R关系图线________;
(3)图线的斜率是__________ (v-1·Ω-1),由此可得电池电动势E=__________V。(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 (1). (1)100; (2). (2)图见解析; (3). (3) (4). 1.9~2.1
【解析】
【分析】
(1)(2)用描点法作图时,为减小偶然误差,应该用一条直线通过多数点,剔除远离直线的点,不在线上的点大致均匀地分布与直线的两侧;
(3)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列式,得出 关系的函数表达式,结合图象分析斜率和截距的含义即可.
【详解】(1)根据坐标系内描出的点作出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以知道,电阻为100欧姆的点远离图象,应剔除.
(2)如图所示:
(3)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
变形得: ;
则由数学规律可以知道:斜率;
故E=2.0V;
11.质量m=2kg的物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其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重力加速度g=10m/s2。现对其施加一水平外力F,使其做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求:
(1)0~8内物体的位移大小x;
(2)0~8内外力F的冲量大小I;
【答案】(1)25m(2)6N∙s
【解析】
【分析】
由v-t图面积代表位移即可计算位移
由图像可知每个过程的加速度,由牛二定律求出物体所受合力,再计算冲量
【详解】⑴由图像可知在0~2s内,物体加速运动的位移大小:=10m
在2~6s内,物体减速运动的位移大小:=20m
在6~8s内,物体反向加速的位移大小:=5m
故0~8s内物体的位移:=25m
⑵由图像可知:
在0~2s内,=5,,得:=14N
在2~6s内,=2.5,,得:=1N
在6~8s内,=2.5,,得:=9N
故0~8s内外力冲量:
12.光滑水平桌面上建有坐标系xOy,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带正电小球静止在坐标原点,现沿x轴正向施加一匀强电场E1,经t0后,将匀强电场方向变为沿y轴正方向而大小保持不变,再经t0后撤去电场E1,同时施加一个与xOy平面平行的匀强电场E2,电场强度E2和电场强度E1的大小关系为E2=E1,使得小球沿直线运动并能再次通过y轴。求:
(1)撤去电场E1时小球的位置坐标值x,y;
(2)匀强电场E2的方向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θ;
(3)小球从坐标原点出发到再次经过y轴所用的时间t和电场力做的功W。
【答案】(1)x=·t02;y=·t02(2)135º(3)5t0;
【解析】
【分析】
分析小球的运动情况:小球先沿x轴正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做类平抛运动,加速度沿y轴正方向,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的基本功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解:⑴沿x轴正向时,小球匀加速运动:
沿y轴正向时,小球做类平抛运动:
小球位置坐标:
x=·t02
y=·t02
⑵撤去时y轴方向速度:
施加电场后小球能再次经过y轴,故小球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的方向应与x轴正向的夹角θ,有:
θ=135º
⑶施加电场后小球加速度,有:
解得: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初速度:
位移:
到达y轴时速度为:
得:
用时:
解得:
小球从O点出发到再次经过y轴所用的时间为:
电场力做的功:
【点睛】本题考查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分析和处理动力学问题,要通过计算进行分析.类平抛运动运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研究.
(二)选考题: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非晶体和多晶体都没有确定的几何形状
B. 给篮球打气时,到后来越来越费劲,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C. 液体表面层的分子较密集,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因此产生液体的表面张力
D. 在太空里的空间站中,自由飘浮的水滴呈球形,这是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
E. 水的饱和汽压与温度有关
【答案】ADE
【解析】
【详解】A、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晶体又分为单晶和多晶,非晶体和多晶体都没有确定的几何形状,故A正确;
B、给篮球打气时,到后来越来越费劲,说明内部压强越来越大,B错误;
C、液体表面层的分子较稀疏,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因此产生液体的表面张力,C错误;
D、在飞船中的水滴,由于重力充当向心力水滴完全失重,故在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水滴呈球形,故D正确;
E、饱和汽的压强与液体的种类和温度有关,与体积无关,故E正确
14.如图所示,绝热汽缸A与导热汽缸B均固定于地面,由刚性杆连接的绝热活塞与两汽缸间均无摩擦,已知两汽缸的横截面积之比SA︰SB=3︰1,两汽缸内均装有处于平衡状态的某理想气体,开始时汽缸中的活塞与缸底的距离均为L,温度均为T0,压强均为外界大气压P0。缓慢加热A中气体,停止加热达到稳定后,A中气体压强为原来的1.5倍,设环境温度始终保持不变,求:
(1)停止加热达到稳定后,B汽缸中的气体压强为多少?
(2)稳定后汽缸A中活塞距缸底的距离。
【答案】(1)2.5(2)8L/5
【解析】
【分析】
(1)中活塞在气体变化前后都是受力平衡,对活塞受力分析,利用力平衡可求得
(2)AB气体的变化中,B的变化是等温变化较简单,利用B的变化求得B变化后的LB,又因为AB两部分的总长度是定值,可解的A距底端的距离.
【详解】解:⑴膨胀后A的压强:=1.5
加热后活塞平衡时,合力为零,有:
解得:=2.5
⑵设稳定后A、B两汽缸中活塞距缸底的距离分别为、,B中气体做等温变化,有:=
由于+=2L
解得:=8L/5
15.一列沿x轴方向传播的简谐波,t=0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P点此时的振动方向沿y轴的正方向,经0.1s第二次回到P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波的传播方向沿x轴的负方向
B. 该简谐波的波速大小为20m/s
C. t=0.125 s时,P点的振动方向沿y轴的负方向
D. t=0.15 s时,P点的速度正在减小加速度正在减小
E. t=0.15时,P点的速度正在减小,加速度正在增大
【答案】BCE
【解析】
【分析】
根据0.1后质点P第二次回到原位置求出周期,由图读出波长,求出波速.再P振动方向可确定波的传播方向,及一定时间以后的振动方向及速度大小,加速度等等。
【详解】A、质点P向上振动,可以判断出此列波向右传播,A选项错误;
B、由题意知,再过0.1s,质点P由图示位置第二回到P点,所以,波的传播速度为,故B选项正确;
C、当t=0.125 s,故P质点振动了,P正在向y轴负方向运动,故C选项正确;
DE、当t=0.15 s时,P点振动了1.5T,P到达了与x轴对称下方位置,正在向y轴负方向运动,速度正在减小,加速度正在增大,D错误E正确。
16.如图所示,圆柱形油桶中装满折射率n=的某种透明液体,油桶的高度为H,半径为,桶的底部装有一块平面镜,在油桶底面中心正上方高度为d处有一点光源P,要使人从液体表面上方任意位置处都能够观察到此液体内点光源P发出的光,d应该满足什么条件?
【答案】H>d≥H/2
【解析】
【分析】
要使人从液体表面上任意位置处能够观察到点光源P发出的光,点光源发出的光必须全部能折射进入空气中,根据对称性,作出点光源经平面镜所成的像.当光射向水面时,入射角应不大于临界角,光线才能射入空气中.由几何知识求出d应满足的条件.
【详解】点光源P通过平面镜所成像为P',如图所示.
要使人从液体表面上方任意位置处能够观察到点光源P发出的光,即相当于像P'发出的光,则入射角i≤, 为全反射临界角,有:
而
且
联立解得:d≥H/2
又有:H>d
解得:H>d≥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