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19届 二轮复习 专题13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2019年高考地理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教学案)(全国通用) Word版含解析

    2019届  二轮复习 专题13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2019年高考地理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教学案)(全国通用) Word版含解析第1页
    2019届  二轮复习 专题13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2019年高考地理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教学案)(全国通用) Word版含解析第2页
    2019届  二轮复习 专题13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2019年高考地理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教学案)(全国通用) Word版含解析第3页
    还剩2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19届 二轮复习 专题13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2019年高考地理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教学案)(全国通用) Word版含解析

    展开

    1.地壳物质循环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热点题型一  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1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中为岩层编号,其年代由老到新。完成(1)(2)题。 (1)图中甲、乙两地有关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背斜岩层受到水平挤压成山B.甲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成谷C.乙背斜顶部受张力被侵蚀成谷D.乙向斜上覆岩层差别侵蚀成谷(2)有人称丙处山峰为飞来峰,其岩石可能是(  )A.石灰岩 砂岩   B.花岗岩 流纹岩C.大理岩 石英岩 D.安山岩 玄武岩【答案】(1)C (2)A【提分秘籍】变质作用和岩浆活动的影响 变质作用是指岩石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发生变质,它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岩浆活动是指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其激烈显示可以在地表形成火山地貌。 【拓展提升】地壳垂直运动形成的我国的典型地形 (1)典型的陷落地形:汾河谷地、渭河平原、吐鲁番盆地、滇池、洱海、邛海、呼伦湖、青海湖等。 (2)典型的隆起地形:庐山、泰山、华山等典型的块状山地。【举一反三】 下图示意山东潍坊昌乐古火山口,它是郯庐断裂带上的新生代第三纪火山口,数万根六棱石柱呈放射状排列,直插云天。读图,完成(1)(2)题。(1)图中六棱石柱呈放射状排列的原因是(  )A.流水沉积作用 B.地壳运动C.岩浆活动 D.变质作用(2)若下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三大类岩石,昌乐火山口岩石属于图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三者皆可【答案】(1)C (2)B热点题型  外力作用及形成的地貌  22018年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3. 依据如图中信息判断,造成甲、乙、丙三地地貌类型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A. 年降水量的差异    B. 地质构造部位不同C. 植被覆盖率不同    D. 地表岩石种类不同4. 这反映了自古河床形成以来,该地区地壳经历过A. 间歇性抬升    B. 持续性抬升C. 间歇性沉降    D. 持续性沉降【答案】3. D    4. A4. 乙地不同高度上分布的两个古河床沉积物显示乙地为河流阶地中的堆积阶地,沉积物高度不同、形成时期不同,显示其形成不是连续性的,排除BD。结合图示,该地貌是由于地壳间歇性抬升,河床裸露接受沉积形成的。 【变式探究】2017全国卷Ⅱ】 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图3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据此完成9—11题。39.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A.坡度和缓 B.岩石裸露C.河流、沟谷众多 D.降水集中10.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原因主要是①降水较少  ②山地相对高度较小③河流较长 ④风化物粒径较小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1.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A.海拔较高 B.土层浅薄 C.光照不足 D.水源缺乏【答案】9C  10B  11B【解析】【变式探究】下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读图,完成(1)(2)题。  (1)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  )A.持续淤积 B.先侵蚀、后淤积C.持续侵蚀 D.先淤积、后侵蚀(2)推测19921997年期间(  )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答案】(1)D (2)B【提分秘籍】我国主要的外力作用影响下形成的典型地貌 (1)张家界地貌:即张家界石英砂岩峰林峡谷地貌。主要是经过流水的长期侵蚀和复杂的地壳运动形成的石英砂岩景观地貌。 (2)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3)丹霞地貌:由流水侵蚀、溶蚀、重力崩塌作用形成的赤壁丹崖及方山、石墙、石峰、石柱、嶂谷、石巷、岩穴等造型地貌,以中国广东丹霞山为代表,是红层地貌的一种类型。 (4)雅丹地貌:泛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间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这种现象在新疆罗布泊东北发育很典型。【举一反三】 下图为华北某地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  )A.甲地陡峻,喀斯特地貌典型B.乙地低平,泥石流灾害频发C.丙村比丁村土层深厚D.丁村比丙村地下水埋藏浅(2)图示地区(  )A.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B.山前平原受外力侵蚀作用明显C.洪积扇面积差异取决于降水量D.渠水通过蒸发、径流环节参与水循环 【答案】(1)C (2)D热点题型     地壳物质循环图的判读32017天津卷】读图3,回答第3题。A.岩浆岩、褶皱 B.沉积岩、褶皱 C.岩浆岩、断层 D.沉积岩、断层【答案】B【变式探究】图示的岩石循环模型说明岩石通过不同的过程可以从一种形态转化成另一种形态。(1)大理岩是石灰岩经过程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  )A.温度升高,压力降低 B.温度降低,压力升高C温度升高,压力升高 D.温度降低,压力降低(2)图中能够反映大洋中脊处新的洋壳形成过程的代码是(  )A BC D 【答案】(1)C (2)C【提分秘籍】 1.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以下图为例) 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大致可以用进出箭头的多少来区分:岩浆:三进一出。岩浆岩:一进三出。变质岩和沉积岩:二进二出。注:沉积物指向的一定是沉积岩,沉积岩一般含有化石并具有层理构造。2.判断箭头含义 指向岩浆岩的箭头——冷却凝固,是内力作用。 指向沉积岩的箭头——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是外力作用。 指向变质岩的箭头——变质作用,是内力作用。 指向岩浆的箭头——重熔再生作用,是内力作用。3.地壳物质循环在实际考题中有许多种变式图,如下图所示: 【举一反三】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处的岩石为三大类岩石中的哪类岩石?请简述判断理由。(2)如果用CD分别表示花岗岩和玄武岩,请将字母填入图中的适当位置。花岗岩和玄武岩的形成有何不同?(3)岩石AB接触地带可能形成哪种岩石?(4)ACD岩石中可能找到化石的是________,简述其理由。 【答案】(1)沉积岩 具有明显的层理结构。(2)标注略(C标注在B岩石的下半部,D标注在B地顶端(地表)。玄武岩属岩浆岩中的喷出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的,花岗岩属岩浆岩中的侵入岩,是岩浆侵入地壳裂隙冷却凝固而成的。(3)变质岩            2018年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3. 依据如图中信息判断,造成甲、乙、丙三地地貌类型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A. 年降水量的差异    B. 地质构造部位不同C. 植被覆盖率不同    D. 地表岩石种类不同4. 这反映了自古河床形成以来,该地区地壳经历过A. 间歇性抬升    B. 持续性抬升C. 间歇性沉降    D. 持续性沉降【答案】3. D    4. A2018年北京卷)4. 2为某地的地质平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图中A. 甲处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    B. 断层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后C. 岩浆侵入可能导致乙处岩石变质    D. 丙处的溶洞景观由岩浆活动造成【答案】C2018年江苏卷)3某区域地质简图。该区沉积地层有QPCDS2S1,其年代依次变老。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5. 从甲地到乙地的地形地质剖面示意图是
    A. A    B. B    C. C    D. D6. 为揭示深部地质状况,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可能发现的地层是A. 志留系    B. 石炭系    C. 二叠系    D. 第四系【答案】5. A    6. A【解析】2017全国卷I  2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6—8题。26.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A.远大于2 000毫米 B.约为2 000毫米C.约为210毫米 D.远小于210毫米7.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A.坡面 B.洪积扇 C.河谷 D.湖盆8.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A.湖盆蒸发量增多 B.盐湖面积缩小C.湖水富营养化加重 D.湖水盐度增大【答案】6C  7A   8B【解析】7.此题需要区别理论蒸发量和实际蒸发量,理论蒸发量大小与气温关系密切,实际蒸发量与下垫面关系密切。从图中可以看出,坡面地势最高,坡度最大,下渗少,也最不利于截留地表水,地下水少,地表水向低处流走,故坡面地表水也最少,因此实际蒸发量最小;且由于该流域气候干旱,坡面没有植被生长,缺乏植物蒸腾。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坡面坡度大,岩性硬,地表与地下水储存条件差,下渗少,地下水埋藏深,此处的实际蒸发量最小。 【考点】风化作用。(2016江苏卷)中国山水画家多师法自然,其作品往往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1 为我国四幅山水画作品读图回答1-2     画中描绘江南丘陵景观的是A.                 B.            C.           D.2. 画中描绘的地貌类型形成原因是   A. 冰川作用风力作用                 B. 流水作用冰川作用C. 风力作用流水作用                 D. 生物作用流水作用【答案】1.D  2.C【解析】【考点】我国主要地形区,外力作用与地貌形成的关系。(2016上海卷)(五)火山是地球奉献给人类的最伟大奇观之一。9.2016年,日本九州南部的樱岛活火山频频喷发。该火山形成于板块的消亡边界。下列火山中,同样形成于消亡边界的是A.南美大陆西部圣何塞火山       B.大西洋中脊上的冰岛海克拉火山C.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火山       D.东非大裂谷中的乞力马扎罗火山10.樱岛火山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岩石类似于A.黑色玄武岩     B.灰色石灰岩     C.褐色沉积砂岩    D.肉红色花岗岩【答案】9、A   10、A【解析】【考点】考查地壳运动及地壳物质组成。(2016江苏卷)图10 为地球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21~22 题。21. 关于图中所示箭头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A. 指化学沉积作用            B. 指搬运作用C. 指成岩作用                D. 指火山喷发作用22. 地球内部圈层与大气圈的关系是A. 生物圈是大气中的碳进入内部圈层的纽带B. 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C. 火山活动使地球内部的碳释放到大气圈D. 大气圈吸收太阳能使地球内部不断增温【答案】21.AD  22.AC【解析】【考点】物质循环和能源转换(2016天津卷)阅读图文材料,回答1-4题。在天津市南部地区发现的贝壳堤,是贝壳及碎屑物受潮水搬运,在海边经较长时期堆积而形成的垄岗,可以作为当时海岸线的标志。1.1所示古海岸线分布地区地势的总体变化趋势是A. 由东北向西南倾斜      B. 由西向东倾斜  C. 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D. 由北向南倾斜2.该地区5000年来海岸线位置的变化,反映了A.海平面间歇性下降       B.气候持续性变暖 C.海滨泥沙不断淤积       D.地壳阶段性下沉【答案】1.C   2.A   【解析】1.根据图中4条古海岸线的分布,①②③④大致从西北向东南方向变化,离现在海岸线最近,说明地势最低,所以古代海岸线分布地区的地势总体是由西北向东南倾斜。2.该地区5000年来海岸线位置经历了图中显示的①②③④及现在海岸线5个位置,在②③海岸线有贝壳堤,说明是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堆积作用形成的,所以5000年来海岸线位置变化反映了海平面间歇性下降。3.与天津市其他地区相比,北部地区海拔较高,处于夏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因而降水较多。4.图2所示甲地为天津市的中心城区的位置,人口密度大,城市热岛效应明显,所以比周边地区气温高。【考点】海岸线变化、降水和气温的成因。(2016北京卷)3示意平顶海山的形成过程。读图,回答第4题。4.平顶海山A.为褶皱山                            B. 由沉积岩构成C. 顶部形态由内力作用塑造             D.随着板块的移动没入水下【答案】D【考点】地壳物质循环。(2016浙江卷)下图为某河谷地址、地貌剖面图,图中地层年代由变老。图中阶地(用T表示,数字下标表示阶地的级数)指由河流作用形成的高出洪水位的阶梯状地貌。此河段阶地主要由于地壳抬升形成。完成第5、6题。5. 对河谷处的地质构造类型两侧地壳抬升幅度的判断,正确的是A. 向斜  东侧大    B. 背斜   东侧小    C. 向斜  西侧大    D.背斜   西侧小6. 矿产调查发现,在此河段的河床沙中有某种贵重金属矿产,但由于河水深不宜开采。图中所示地点可能找到这种贵重金属矿物的是A.甲               B. 乙               C. 丙              D.丁 答案】5.C   6.B【考点】地质构造判断,地表形态成因分析,外力作用表现。(2016新课标卷)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图1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7-9题。7.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A.向陆地方向推进     B.向海洋方向推进    C.位置稳定     D. 反复进退8.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A.形成新的贝壳堤               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   C.形成河口三角洲               D.迫使河流改道9.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       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   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   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答案】7.C   8.B   9.D9.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出现海岸线多次位置变动,同时河流带来的泥沙沉积也大,从而形成多条贝壳堤。【考点】堆积地貌形成条件和过程。(2015·上海地理)根据岩石的质地,如矿物颗粒的大小、有无气孔、致密程度、形状等可以推测岩石的形成过程和形成环境。据此回答1011题。10.某山体由岩浆岩组成。该岩浆岩表面无气孔,矿物颗粒粗大,对其成因的合理推测是(  )岩浆冷却较快 岩浆冷却较慢 在地表形成 在地下形成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11.历史上,苏州人利用当地砚瓦山的岩石做原料生产优质砚台。这种岩石岩性致密,呈薄板状。该岩石可能是(  )A喷出岩 B.侵入岩C.沉积岩 D.变质岩【答案】10.D 11.D【解析】10题,由岩浆岩表面无气孔,矿物颗粒粗大推断该岩浆岩应该是花岗岩,在地球内部形成,为侵入岩,冷却较慢。第11题,生产优质砚台的原料岩石其岩性致密,呈薄板状,最符合变质岩特征。(2015·天津文综)某矿物形成于上地幔软流层,后随岩浆活动到达地表。人们在下图所示古火山的岩浆岩及河滩泥沙中均发现了该矿物。读图文材料,回答第12题。12.使该矿物从上地幔软流层到达河滩泥沙中的地质作用,依次应为(  )A.岩浆喷发 岩层断裂 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B.岩浆喷发 岩层断裂 搬运、沉积 风化、侵蚀C.岩层断裂 岩浆喷发 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D.岩层断裂 岩浆喷发 搬运、沉积 风化、侵蚀【答案】C(2015·山东文综)某地理兴趣小组在一次野外考察中,选择了一条与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垂直的路线,观测出露的地层,记录了观测点的相关信息并绘制了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下表为观测点相关信息表。完成第13题。地层新老关系地层代号观测点坐标 C(31°38′13″N,117°50′12″E)(31°37′54″N,117°50′59″E)D(31°38′10″N,117°50′19″E)(31°37′57″N,117°50′52″E)S(31°38′05″N,117°50′32″E)(31°38′01″N,117°50′43″E)13.该小组绘制的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应为(  )【答案】C【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以判断CDSSCD岩层年龄由新到老,然后由老到新,即中间老、两翼新,由此可判断地质构造为背斜,选C项。其中A项只是岩层倾斜,不能判断地质构造;B项岩层年龄顺序与题意不符,不正确;D项为向斜,不符合题意。(2015·北京文综)下图为华北某地示意图。读图回答1415题。14.图中(  )A.甲地陡峻,喀斯特地貌典型B.乙地低平,泥石流灾害频发C.丙村比丁村土层深厚D.丁村比丙村地下水埋藏浅15.图示地区(  )A.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B.山前平原受外力侵蚀作用明显C.洪积扇面积差异取决于降水量D.渠水通过蒸发环节参与水循环【答案】14.C 15.D (2015·全国文综)下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读下图,完成12题。1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  )A.持续淤积 B.先侵蚀、后淤积C.持续侵蚀 D.先淤积、后侵蚀2.推测19921997年期间(  )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答案】1.D 2.B(2015·福建文综)下图示意某地等高线的分布,从a河谷到bc河谷的地层均由老到新。读图完成第4题。4.图中X地的地质构造地貌最可能为(  )A.背斜谷 B.背斜山C.向斜谷 D.向斜山【答案】A【解析】由于从a河谷向bc河谷岩层由老到新,所以该地质构造为背斜构造,CD项错误;X处发育了河流,该区域属于山谷,所以A正确。 (2014·海南地理)某年3P(位置见下图)发生强烈地震,引发大规模海啸。P地位于(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挤压带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带C.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带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带【答案】A【解析】根据经纬网及海陆分布特征,可以判断P地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处。 (2014·江苏地理)下图为某向斜山地形地质示意图。读图回答23题。2.与M点的地形地层关系相符的是(  )3与沿XY线相符的剖面图是(  )【答案】2.B 3.A (2014·山东文综)读下图b中地质剖面示意图,判断图示中沉积岩层由老到新的顺序是(  )A.Ⅰ、Ⅱ、Ⅲ B.Ⅱ、Ⅰ、ⅢC.Ⅲ、Ⅰ、Ⅱ D.Ⅲ、Ⅱ、Ⅰ【答案】B【解析】向斜岩层新老关系是中心较新、两翼较老,根据向斜东翼的地层关系,可知Ⅱ比Ⅰ老。Ⅲ覆盖在Ⅰ、Ⅱ上,Ⅲ最新。 (2014·安徽文综)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辽阔;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归槽成为赣江(b)。图中的沙岭沙山(29.5°N附近)形成于2万年前,由松散沙粒组成。沙山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垄()()相间的地形。沙山及沙山上垄槽相间地形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A.风力堆积、流水侵蚀 B.流水堆积、风力侵蚀C.风力堆积、风力侵蚀 D.流水堆积、流水侵蚀【答案】C (2014·重庆文综)野外考察是发现和解决地理问题的重要方法。下图是某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中拍摄的照片。读图,完成35题。3.图中砾石滩常见于大河的(  )A.河源B.凸岸C.凹岸D.入海口4.下列地貌形态的形成作用中,有与图中使砾石变圆的作用类似的是(  )A.石笋 B.冰斗C.风蚀蘑菇 D.花岗岩风化球5.粒径分布是分析河流沉积物特性的重要指标。同学们绘制了四幅直径2cm以上的砾石粒径统计图,其中能反映图中粒径分布特征的是(  )  【答案】3.B 4.C 5.D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