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 二轮复习 微专题1.4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学案 (全国通用) Word版含解析
展开微专题 地球自转及地理意义
【知识精析】
一、地球自转速度的比较
1.角速度的比较
首先看是否为极点,极点上角速度为0;非极点上任何地点(包括海拔不同的地点)角速度都相同,都是15°/时、1°/4分钟。如地球同步卫星的角速度与地面对应点的角速度相同。
2.线速度的比较
(1)海拔相同看纬度:海拔相同的情况下,同一纬线上线速度相同,不同纬线上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计算公式为赤道线速度(1 670 km)×cosΦ(Φ为当地的地理纬度),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点线速度相同。南、北纬60°上的线速度约为赤道上的一半,南、北极点的线速度为零。
(2)纬度相同看海拔:同一地点或同一纬线上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如地球同步卫星的线速度大于地面对应点的线速度。
二、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
(一)地方时的计算
1.计算依据:地球自转,东早西晚,1度4分,东加西减。
2.计算步骤:一定时,二定向,三定差,四定值。
(1)一定时:即确定计算时可作为条件用的已知地方时。光照图中,特殊经线的地方时的确定,以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为例:
①昼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如ND。
②夜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24时或0时,如NB。
③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如NC。
④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18时,如NA。
(2)二定向:即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相对东、西方向,如图中求E点的地方时,以D点作为已知时间点,则E点位于D点以东,应“东加”;若求F点地方时,以B点作为已知时间点,则F点位于B点以西,应“西减”。
(3)三定差:即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经度差,以确定时差,如E点所在经线与ND经度相差45°,时差为3小时。
(4)四定值:即根据前面所确定的条件计算出所求时间,如E点地方时为:12:00+=15:00,F点地方时为:24:00-=21:00。
(二)区时的计算
第一步:如果已知该地经度,求时区数。该地所在时区数=该地经度÷15°。(余数若小于7.5,则直接舍去;余数若大于7.5,则在结果上加一个时区)
第二步:求时差,即求时间间隔,每相隔一个时区,时间相差一小时。
第三步:求区时。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1小时
注:①“+、-”号的选取同地方时的计算。②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去24小时,日期加一天;若求出的时间为负值,则加上24小时,日期减一天。
(三)与行程有关的时间计算
若有一架飞机某日某时从A地起飞,经过m小时飞行,降落在B地,求飞机降落时B地的时间。
这类问题若能建立下列关系,也就不难解答了。
起飞时A地时间降落时A地时间 ↓±时差 ↓±时差 起飞时B地时间降落时B地时间 |
计算公式如下:
降落时B地时间=起飞时A地时间±时差+行程时间(m)
(注意:加减的选取原则为东加西减)
三、地球上日期的变更
1.两种日期变更线的比较
比较项目 | 自然日界线 | 国际日界线 |
运动特点 | 0时所在经线时刻在变,该线在地球表面自东向西移动(15°/h) | 固定 |
延伸特点 | 完全与经线重合 | |
两侧经度或时区的差异 | 两侧可能同为东经度(东时区);或全为西经度(西时区);或一侧为东经度(东时区),另一侧为西经度(西时区) | 西侧为东经度(东时区),东侧为西经度(西时区) |
两侧日期差异 | ||
与地方时的关系 | 只能是日期分界线,既是新一天的0时,也是旧一天的24时 | 既是日期分界线,又是东西十二区的中央经线,其地方时是东西十二区的区时 |
成因 | 自然形成的 | 人为规定的 |
关系 | 自然日界线与国际日界线重合时,全球为同一日期;自然日界线与国际日界线相对时(零时日界线在0°经线上),全球两个日期各占一半 |
2.明确日期的变更特点
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过自然日界线日期要加一天,过国际日界线日期则要减一天。如下图所示:
(1)经线展示图示:
(2)极地投影图示:
【方法与技巧】明确日期范围类问题的解法
解法一:新的一天的范围是从0时所在经线向东到180°经线,旧的一天的范围是从0时所在经线向西到180°经线。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求出0时所在经线并科学绘图。
例如,当北京时间为12时时,与北京属于同一日期的范围为60°W向东至180°(如上图所示),跨240个经度,占全球的2/3。
解法二:180°经线的地方时是几点,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就是几小时;反过来,全球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是几小时,180°经线的地方时就是几点。例如:
(1)当180°地方时为6时,则新的一天占全球的1/4,旧的一天占全球的3/4。
(2)当180°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时(即180°经线与0时经线重合时),全球为同一天。
(3)当180°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时(即180°经线与0时经线相对时),全球两个日期各占一半。
四、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偏转规律及应用
(1)受地球自转所产生的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地球上做水平运动的物体会发生偏转,如下图所示:
(2)可用“手势”记忆地球上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
方法:面向物体的运动方向,手心向上,“南左北右”,四指指向运动方向,则拇指所指方向即为水平物体的偏转方向。
(3)应用
河流沿岸人类活动的选址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河流冲蚀右岸,在左岸淤积,故港口、防洪堤坝一般建于右岸,聚落、挖沙场地宜选在左岸。
【高考例析】(2018·课标II卷)恩克斯堡岛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2017年2月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据此回答1~3题。
1.2月7号,当恩克斯堡岛正午时,北京时间约为( )
A. 2月7日9时 B. 2月7日15时
C. 2月7日17时 D. 2月8日7时
2.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迎风飘扬. 推测红旗常年飘扬的主要方向是( )
A. 东北方向 B. 西南方向
C. 东南方向 D. 西北方向
3.对于极地科学考察而言,恩克斯堡岛所在区域的优势在于( )
A. 生物类型多样 B. 对全球变暖敏感
C. 大气质量优良 D. 人类活动影响少
1.A 恩斯克堡岛正午地方时为12时,结合图示为南极,按照顺时针方向自西向东,可知恩斯克堡岛的经度约为170°E。北京时间是120°E的地方时,两者相差50°,时差为:50°×4=200分钟,因此北京时间大约为:12:00-3:20=8:40,接近2月7日9时。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
2.D 恩克斯堡岛位于70°S和80°S之间,属于极地东风带,其具体风向为东南风,五星红旗应飘向西北方向。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
3.B 根据材料所述,恩克斯堡岛是考察冰盖和冰被、陆缘冰、海冰的理想场所,这些地理事物受全球变暖影响明显。所以,该区域的优势是对全球变暖极其敏感,故B项正确。南极地区,气候严寒,不适合生物生存,生物种类较少,A项错误;整个南极地区人口都比较少、大气质量都比较好,所以人类活动影响小和大气质量优良不是恩斯克堡岛的独特优势,C、D项错误。
【知识拓展】区时的计算方法
1.确定时区:经度/15°(四舍五入取整数)
2.确定时差:同减异加计算时差(每相差一个时区,相差一个小时)
3.计算时间:东加西减时差(即向东加时差,向西减去时差)
【素养提升】
一、选择题
(2018·全国统一考试押题密卷文综地理试题(八))某中学组织游学活动,在北京火车站候车时一学生拍到了下面的照片。据此完成1~3题。
1.图片中工作人员的前进方向是( )
A. 东 B. 西 C. 南 D. 北
2.当天22时该同学将照片上传到微信朋友圈,随即看到在美国洛杉矶(34°N,118°W)的好友小明点赞,此时洛杉矶应是( )
A. 早晨 B. 中午 C. 傍晚 D. 午夜
3.该日,北京比洛杉矶( )
A. 黑夜时间短 B. 日出时间晚 C. 自转角速度大 D. 正午太阳高度角大
1.C 4月份,北京昼长夜短,日出东北,7:23分时太阳位于东南方向,图中显示工作人员面向阳光,且阳光在工作人员的左侧,故工作人员正在向南行进,选C。
2.A 北京时间为东八区的区时,洛杉矶位于西八区,二者相差16小时,故北京时间22时,洛杉矶应为22-16=6时,此时为当地的早晨,选A。
3.A 该日为4月份,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北京比洛杉矶的纬度高,故北京昼长大于洛杉矶,黑夜时间比洛杉矶短,日出早于洛杉矶;洛杉矶比北京距太阳直射点近,则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小于洛杉矶,两地的自转角速度相等,选A。
【知识点睛】
计算两地的经度差: (1)如果已知地和所求地同在东经或同在西经,则:经度差=经度大的度数-经度小的度数 (2)如果已知地和所求地一个在东经另一个在西经,则:经度差=两地经度相加 2.把经度差转化为两地的地方时差,即:地方时差=经度差÷15°/小时;或经度差X4分钟每度(1小时=15度,1度=4分钟) 3.计算地方时:根据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西位置关系,加减地方时差,即: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边,则所求地方时=已知地的地方时+地方时差;如所求地在已知地的西边,则所求地方时=已知地的地方时-地方时差。
(2018·全国省际名校联考(五))逆光是在被摄主体恰好处于光源和照相机之间时,极易造成被摄主体曝光不充分的一种状况。但有时候逆光产生的特殊效果也不失为一种艺术摄影的技法。日出日落时分,光线与地面的夹角较小(约为0°-30°),强度弱,对逆光拍摄最有利。随着自媒体的不断发展,各大手机生产商争相开发和完善“逆光也清晰”拍照功能。2017年北京国际摄影周,某品牌手机拍摄的逆光照片参与了展出。摄影爱好者们体验之后表示,该手机的逆光拍照功能很强大,超乎了对于手机拍摄的想象。据此完成4~5题。
4.位于重庆市(29°N,106°E)的张先生约摄影师于3月20日下午拍摄逆光照片的最佳时间(北京时间)是( )
A. 16:00-18:00 B. 17:00-19:00 C. 18:00-20:00 D. 19:00-21:00
5.刺激手机厂商开发“逆光也清晰”拍照功能的主要因素是( )
A. 生产技术的进步 B. 企业竞争加剧
C. 交通运输的发展 D. 市场需求的扩大
4.B 3月20日,接近春分日,各地近乎昼夜平分,各地大约于地方时18点日落。根据材料,日出日落时分,光线与地面的夹角较小(约为0°-30°)时,对逆光拍摄最有利。即日出后2小时、日落前2小时拍摄条件最好,因此,拍摄时间应为地方时16-18点,该地比北京时间晚1小时,故对应北京时间为17:00-19:00,选B。
5.D 根据材料信息,“随着自媒体的不断发展,各大手机生产商争相开发和完善“逆光也清晰”拍照功能。”说明客户对逆光拍摄的需求越来越多,市场刺激了手机厂商的开发,选D。
【知识点睛】
注意提取材料信息中的“光线与地面的夹角较小(约为0°-30°)时,对逆光拍摄最有利”,得出日出后2小时、日落前2小时拍摄条件最好,由此计算即可。市场是刺激产业研发热情的源泉和出发点。
6.(2017·北京卷)大数据显示,城市机动车流量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体现城市的生活节奏。机动车流量百分比是指某时段机动车流量占当日机动车总流量的比例。下图为甲城市工作日机动车流量变化图,甲城市所处时区是( )
A.西二区 B.西十区 C.东十区 D.东二区
6.B 城市工作时间是一般按照当地区时8点到18点,这和图中北京时间的工作时间相差6小时,北京时间是北京时间8时上班,而甲城市是北京时间2时上班,比北京早6小时上班,说明甲城市所处时区比北京早晚6小时,北京时间位于东8区,即往东加6个时区,为西十区。
(2017·海南卷)某岛国面积700多平方千米,由170多个岛屿组成,某首都是全球最早迎接新年的城市,尽管可能遭遇飓风,但美丽的珊瑚,大片的椰林和新年第一缕阳光,仍吸引了各地游客来此迎接新年。据此完成7~8题。
7.该国首都的位置可能是( )
A.21︒8'N,175︒12'E B. 42︒10'N,170︒22'W
C.21︒8'S,175︒12'W D. 42︒10'S,170︒22'E
8.当该国首都迎来新年第一缕阳光时,北京时间最接近 ( )
A.1:00 B.6:00
C.11:00 D.20:00
7.C 根据该国首都是全球最早迎接新年的城市,结合选项可知该国首都的经度为175°12′E或175°22′E,A、D符合条件,又根据该地有美丽的珊瑚、大片的椰林,可知该首都位于热带低纬度地区,可能遭受飓风,则该国首都位于南半球,即南太平洋地区,即纬度为21°8′S,即选C。
8.A 当该国首都迎来新年第一缕阳光时,即日出时,低纬度地区昼夜长短差距较小,日出的区时约为6时,该国为12区,即北京时间(东8区)的时间为2时,结合四个选项最接近的是A。
【名师点睛】本题以某岛国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和区域地理知识.解题时应注意对课本知识的把握。区时的计算公式是:未知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注意,东加西减,并且相邻时区相差1小时。从春分到秋分,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其中春分到夏至,太阳直射点往北移动,夏至到秋分,太阳直射点往南移动;从秋分到春分,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其中秋分到冬至,太阳直射点往南移动,冬至到春分,太阳直射点往北移动。
(2017·江苏卷)某乘客乘航班从悉尼起飞,约9小时后抵达广州。下图为“航班起飞时的全球昼夜状况图”。读图回答9~10题。
9.乘客抵达广州时的北京时间大约是( )
A.12点 B.15点 C.18点 D.21点
10.该日悉尼和广州( )
A.日出同为东南方向 B.正午树影朝向相同
C.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D.昼夜长短状况相同
9.C 根据航班起飞时的全球昼夜状况图,可知起飞时,赤道上75°E的地方位于晨线上,地方时为6时,北京时间则为9时,约9小时后抵达广州,则乘客抵达广州时的北京时间大约是18时。
10.A 读图可知,该日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说明太阳直射在南半球上,该日悉尼和广州日出同为东南方向,北半球广州是昼短夜长,南半球悉尼是昼长夜短;该日太阳直射点位于悉尼和广州之间,则该日正午树影朝向不相同;正午太阳高度也不相同。
(2016•上海卷)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半个月内清晨6点出现的月相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当月球出现在天际最高位置甲处时,其月相是( )
A.满 月 B.上弦月
C.新月 D.下弦月
12.当月球出现在天际的乙位置时,有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A.日食、大潮 B.日食、小潮
C.月食、大潮 D.月食、小潮
11.D 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月球考反射阳光发亮,它与太阳相对位置不同(黄经差),便会呈现出各种形状。上弦月上半夜出来,在西面出来,月面朝西,上弦月只能在前半夜看到,半夜时分便没人西方。峨眉月和上弦月分别出现在傍晚和前半夜的西边天空,他们的“脸”是朝西的,即西半边亮;残月和下弦月分别出现在黎明和后半夜的东边天空,他们的“脸”是朝东的,即东半边亮。图中中纬度某地清晨6点月亮出现在甲处,应是下弦月。选D正确。
12.A 当月球出现在乙位置时,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容易发生日食现象;此时日月对地的引力最大,出现天文大潮。选A正确。
【名师点晴】主组题主要考查月相变化。学生如果了解月相规律,这道题也是较容易的。
满月以前:
新月(农历初一日,即朔日):黄经差0度;
娥眉月(一般为农历的初二夜左右——初七日左右):黄经差0度—90度;
上弦月(农历初八左右):黄经差90度;
渐盈凸月(农历初九——农历十四左右):黄经差90度—180度;
满月(农历十五日夜或十六日左右):黄经差180度;
月相满月以后:
渐亏凸月(农历十六——农历二十三左右):黄经差180度—270度;
下弦月(农历二十三左右):黄经差270度;
残月(农历二十四左右——月末):黄经差270度—360度;
农历月最后一天称为晦日,即不见月亮;黄经差为360度。
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日食一般多发生在朔日。
(2017·黄冈一调)大气科学中日出前或日落后的绚烂天色被称为“曙暮光”,分为民用曙暮光、航海曙暮光与天文曙暮光。曙暮光是风光摄影师最为钟情的黄金时段,某摄影师与9月26日在某地(116°E)拍摄曙暮光美景。据此完成13~15题。
13.“鸡鸣紫陌曙光寒”描述的是太阳高度角大约在地平线下12°-18°之间的天文曙暮光,该摄影师若想拍到此时曙暮光,镜头方向最可能为( )
A.东 B.南
C.西 D.北
14.气象学上的黄昏专指太阳落到地平线下至高度角位于地平线下6°的这段时间,若该摄影师不想错过这段黄昏美景,开始拍摄时最可能为北京时间( )
A.17:36 B.18:00
C.18:24 D.18:48
15.太阳高度角在地平线下18°以下,天际的亮色完全退去(夜晚才真正到来)或天际的亮色已经开始(白昼就真正到来)。该日“真正夜长”最可能为( )
A.13小时15分 B.12小时
C.10小时45分 D.9小时30分
13. D 根据题意“鸡鸣紫陌曙光寒”指的是日出前的曙光,早上太阳从东升起,镜头方向最可能为东,故A项正确。
14.C 昼夜交替的周期是24小时,每小时转15°,每转1°需要4分钟,太阳落到地平线下6°还需要24分钟的时间;9月26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附近,地方时18点日落,该地位于116°E,可算出该地日落时北京时间为18时16分,再加上太阳落到地平线下6°需要24分钟,因此开始拍摄时最可能为北京时间18点40分,但拍摄时间只能提前,不能推后,因此最可能是18点24分,故C项正确。
15.D 9月26日太阳直射点接近赤道,大约是18点日落,太阳落到地平线下18°还需要1小时12分钟,日落时间约为19点12分,根据公式:夜长=(24-日落时间)×2,可算出真正的夜长最可能是9小时36分,故D项正确。
(2017·蚌埠质检)为避免人们生活中日期的混乱,国际上规定了日期变更线。右图是某校同学自制的日期钟,其中短指针所对应的日界线不动,通过长指针表示全球日期分布。读图,完成16~18题。
16.当长指针指向Q时,伦敦时间为( )
A.21时 B.15时 C.9时 D.3时
17.当北京时间8:00整,长指针指向( )
A.M B.N C.P D.Q
18.图中长指针转动方向和角速度分别是( )
A.逆时针 7.5°/小时 B.顺时针 7.5°/小时
C.逆时针 15°/小时 D.顺时针 15°/小时
16.B 根据图示经度分布知,该图为以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Q为135°E,地方时为0时,结合地方时(或区时)计算方法知此时国际标准时间(0时区区时)为15时。
17.C 当北京时间8:00时,即120°E的地方时为8:00,此时中时区为0:00,故长时针指向P。
18.D 根据长短针意义并结合地方时产生原因可确定长指针做顺时针运动,并确定其转动的角速度为 15°/小时。
(2017·太原五中考试)下图为全球经纬线展开示意图,图中虚线AS代表晨昏线,D点为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同时也是GF的中点;阴影与非阴影部分分别代表6日和7日两个不同的日期。读图完成19~20题。
19.此时甲地地方时为( )
A.7日21时 B.6日9时
C.6日21时 D.7日9时
20.关于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S线为晨线
B.BC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
C.赤道上西半球的白昼长于黑夜
D.赤道上东、西半球的白昼长度之比为23∶13
19.C 两个日期的分界线分别是0时经线和180°经线,AS为晨昏线,所以D点地方时为6时或18时,从图中可以看出D点与图中左侧日期界线的经度差为45°,所以该日期界线不可能是0时经线,即左侧日期界线为180°经线,右侧日期界线即BC线为0时经线。甲地位于BC线以西45°,所以其地方时为21时。又因甲地位于0时经线以西,其所在日期应为旧的一天,即6日,所以甲地地方时为6日21时。
20.D BC线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经线,B错;AS线与赤道的交点位于BC线以西90°,D地是18点,AS线是昏线,A错;赤道上西半球白昼的范围为160°E向东过180°再向东到135°W,共65°的范围,西半球黑夜是115°的范围,C错;西半球白昼的范围为160°E向东过180°再向东到135°W,共65°的范围,所以东半球白昼范围115°,之比是115∶65即23∶13,D正确。
二、综合题
21.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图示适当位置画出地球自转方向,并判断图中晨昏线是晨线还是昏线。
(2)如果图中甲与丙两点纬度数相同,请比较甲、乙、丙、丁四地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大小。
(3)一条流经甲地的河流南岸受侵蚀较为严重,试判断其流向。
(4)分别计算甲地的地方时和丁地的区时,并判断乙地日出时间。
(5)此时,由________经线和________经线将全球划分为两个日期。
21.【答案】(1)画图略。(N点附近画逆时针或S点附近画顺时针箭头) 晨线。
(2)线速度:乙>甲=丙>丁;角速度:甲=乙=丙=丁。
(3)自西向东。
(4)4时。 10时。 6时。
(5)60°W 180°
【解析】第(1)题,在北极点附近,围绕北极点画逆时针箭头。结合地球自转方向和昼夜变化判断晨昏线。第(2)题,结合地球自转线速度和角速度变化规律判断大小。第(3)题,甲地位于北半球,根据地转偏向力判断该处河流流向。第(4)题,结合地方时和区时计算方法分别计算甲地的地方时和丁地的区时;乙地位于赤道且位于晨线上,地方时为6时,此时正值日出。第(5)题,全球由0时所在经线和180°经线划分为两个日期。
22.下图为西半球侧视图,若西半球和夜半球完全吻合,完成下列问题。
(1)此时晨昏圈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是晨线,________是昏线。
(2)将该图利用下图转换为昼夜各半的侧视图,标注经度。
(3)B点的经度是______,并在新画的图上标出其位置。
(4)此时,图中A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时,C点的昼长是________小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_。
(5)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若此时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则北半球正处于________季。
22.【答案】
(1)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 160°E
(2)见右图。
(3)110°W 见右图。
(4)18 12 15时20分
(5)(0°,70°E) 秋
【解析】第(1)题,此时晨昏圈与(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相重合,20°W是晨线,160°E为昏线。第(2)题,昼夜半球各半说明图中最中间的经线是晨线或昏线。第(3)题,B点经度为110°W。第(4)题,A点位于昏线上,地方时为18时,C点昼长为12小时,北京时间可通过A点(160°E)为18时,计算出120°E的地方时。第(5)题,因为西半球和夜半球完全吻合,说明太阳直射赤道和东半球的中央经线(70°E),若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则北半球正处于秋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