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 二轮复习微专题10.2 交通对其他因素的影响学案 (全国通用) Word版含解析 (1)
展开微专题 交通对其他因素的影响
【知识精析】
一、交通运输的影响
(1)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①不合理的交通线建设,会破坏地表水的分布,导致洪涝灾害的发生。
②山区不合理的交通线建设,会破坏山区地表状况,导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
③北极航线的开通对极地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
(2)对农业的影响
①交通线对商品农业的影响明显,商品农业一般沿交通线分布,交通线的延伸扩大了商品农业的销售范围。
②乳畜业、园艺业等的产品容易变质,需要及时运输,也要沿交通线分布。
③自给农业对交通线分布要求较低。
(3)对工业的影响
交通线对工业的影响最明显。交通运输成本是工业的一项重要支出,因此,工业企业要布局在主要交通线附近。
(4)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具体表现 | 详细内容 |
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 | 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铁路、公路、河道等)扩展,这些交通干线也成为聚落发展的主轴线 |
交通线变化引起聚落空间形态变化 | 交通线的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同时,交通线的衰落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
(5)对商业的影响
商业的发展离不开便利的交通。商业网点和商业中心一般布局在交通干道沿线。
(6)对旅游业的影响
交通通达性决定了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交通线的修建,可以带动沿线旅游业的发展。
(7)交通运输的发展促进区域城市化
交通运输的发展一方面会促进区域工业化的发展,工业区进一步带动城市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交通运输本身会推动农业用地向非农业用地转化、促进产业结构转变,成为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
二、交通与其他要素的关系
交通与人口 | 交通对人口的影响 | 交通条件影响人口的分布:交通条件较好的地区,人口密度较大;反之较小 交通条件影响人口迁移:交通越发达,越有利于人口的迁移 |
人口与交通 | 人口对交通的影响 | 人口分布影响交通区位:人口分布是影响交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 人口密度影响交通密度:一般而言,人口密度越大,对交通的需求越大,交通网络越密集;反之越稀疏 人口迁移影响交通运输:人口迁移量越大,对交通的需求越高,交通压力越大 |
交通与城市 | 交通对城市的影响 | 交通影响城市区位:交通条件是城市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 交通影响城市功能区分布:交通条件影响城市功能区的布局。工业区往往布局在交通便捷的地区;商业区往往布局在城市中心处,交通最为便捷 交通影响城市化:逆城市化现象的出现与交通条件的改善密切相关 |
城市对交 通的影响 | 城市化过程可能导致交通拥堵的现象城市规划建设会影响城市道路分布 |
【高考例析】【2018北京卷】随着汽车等工业产品的废弃量增加,主要利用废钢冶炼的电炉炼钢技术日渐普及。图5示意国外某流域的钢铁厂分布,读图,回答下题。
1.甲、乙两类钢铁厂在区位选择上均靠近
①铁矿 ②大城市 ③交通线路 ④钢铁消费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B 据图和图例分析可知,甲乙两类钢铁厂均沿铁路和港口布局,且主要布局在大城市、城镇,即接近消费市场,③④正确,而不是主要考虑资源,①错误,故选B。
【素养提升】
一、选择题
(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5月高考模拟)港航服务业是指服务于港口和航运的服务业。下图示意港航服务业分类及价值链分布(a)和城市尺度下港行服务业的圈层结构(b)。读图回答1~2题。
1.港航服务业分类中,企业数量最多的是
A. 设计与管理服务 B. 修理与技术服务
C. 运输与仓储服务 D. 无法确定
2.设计与管理服务集中分布在图 (b)中的
A. Ⅰ B. Ⅱ C. Ⅲ D. Ⅳ
1.C 读“港航服务业分类及价值链分布”可知,价值链越高的企业数量最少,价值链越低的企业数量最多,图中运输与仓储服务企业创造的附加值最低,企业数量最多,C正确,D错误;设计与管理服务企业创造的附加值最高,企业数量最少,A错误;修理与技术服务企业数量居中,B错误。故选C。
2.A 读“城市尺度下港行服务业的圈层结构”图可知,图中I、Ⅱ、Ⅲ、Ⅳ距离市中心由近及远,地价由高到低,从“港航服务业分类及价值链分布”可知,设计与管理服务企业处于港航服务业价值链最高层,说明创造的附加值最高,对高地价地块的付租能力最强,故设计与管理服务集中分布在图 (b)中的Ⅰ处。故选A。
()高铁的开通可以提高城市间或区城间的可达性,进而增强城市间或区域间的经济联系。下表示意三大区域内高铁沿线城市在2008年、2011年及2013年到261个地城市的加权平均旅行时间(单位:小时),下图为北京2小时、4小时、6小时经济图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
3.下列关于城市加权平均旅行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西部变化大于东部 B. 平均旅行时间越长可达性越强
C. 东部与西部的差距在加大 D. 中部高铁建设速度最快
4.高铁开通使得北京2小时、4小时、6小时经济圈得到快速扩张,其扩张模式为
A. 点状扩张 B. 面状扩张 C. 轴状扩张 D. 立体扩张
5.高铁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有
①降低时间成本,增大空间近邻效应②增加时间成本,增大空间近邻效应③促进生产要素和知识信息的流
动④促进产业升级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3.C 据表可知城市加权平均旅行时间东部与西部的差距在加大。西部的平均旅行时间变化为25.336-23.909=1.427,中部的平均旅行时间变化为19.432-17.270=2.162,东部的平均旅行时间变化为18.675-16.175=2.5,故西部变化小于东部;表中三大区域的数据都在变小,说明出行方式正在趋于高速化,平均旅行时间越短可达性越强;东部的平均旅行时间变化最大,高铁建设速度最快。
4.B 读图可知北京2小时、4小时、6小时经济圈的扩张模式为面状扩张,选B,该题要求学生能够判读和分析地理图形所承载的信息。
5.A 高铁缩短区域之间的时间距离,高铁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有降低时间成本,增大空间近邻效应,促进生产要素和知识信息的流动,促进产业升级。因此选A。
(山东省德州市2018届高三统考二模)港航服务业是港口和航运业务的拓展,是服务于港口和航运的服务业。近20年来,上市港航服务业发展迅速。读“港航服务业分类示意图”与“1996~2014年上海市港航服务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6~7题。
6.关于港航服务业的区位选择,正确的是
A. 航运教育与培训在港区 B. 仓储选建在城市地价最低的地方
C. 船修理与技术服务在文化区 D. 航运金融保险位于中心商务区
7.关于上海市港航服务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运输仓储类港航服务业企业数量减少,但仍居主导地位
B. 代理与技术服务类港航服务业匀速发展,总体占比迅速上升
C. 高级服务类港航服务业发展缓慢,总体占比最低
D. 港航服务业结构的变化有利于上海市产业结构的升级
6.D 读图,结合注记判断,港航服务业的区位选择,航运教育与培训主要是理论学习,在文化区,A错。仓储主要是存储货物,选建在港区的陆域部分,B错。船修理与技术服务适宜在港区,C错。航运金融保险位于中心商务区,是商贸活动最集中区域,D对。
7.D 上海市港航服务业发展,港口规模扩大,运输仓储类港航服务业占比重减小,不表示企业数量减少,仍居主导地位,A错。代理与技术服务类港航服务业发展速度不均匀,2003-2005年占比重上升速度最快,B错。高级服务类港航服务业发展迅速,但总体占比最低,C错。港航服务业结构的变化有利于上海市产业结构的升级,D对。
点睛:航运教育与培训主要是理论学习,在文化区。仓储主要是存储货物,选建在港区的陆域部分。航运金融保险位于中心商务区,是商贸活动最集中区域。运输仓储类港航服务业占比重减小,不表示企业数量减少,仍居主导地位,约占一半。
(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押题密卷文综地理试题(七))“拥堵延时指数”是城市拥堵程度的评价指标,即城市居民平均一次出行实际旅行时间与自由状态下旅行时间的比值。拼车是指相同路线的几个人乘坐同一辆车上下班、上下学、旅游等,且车费由乘客平均分摊的出行方式。读“2016年我国部分城市拥堵延时指数示意图”与“某市工作日拼车潜力路程分布图”,据此完成8~9题。
8.由图文信息可以判断
A. 城市的服务范围越大,拥堵延时指数就越高
B. 城市规模等级与拥堵延时指数呈正相关关系
C. 上海市拥堵延时指数为1.87小时
D. 拥堵延时指数受机动车保有量、城市道路状况影响明显
9.由材料提供的信息,可推断该市
A. 拼车潜力与拼车距离呈正相关
B. 总体来说,拼车距离越近,拼车潜力就越
C. 影响拼车成功率的关键因素是拼车数量的多少
D. 上午10点比18点拼车成功率高
8.D 由图文信息可以判断上海的城市规模等级比济南、哈尔滨等城市要高,服务范围较大,但是拥堵延时指数却比较低,AB错误;拥堵延时指数是一个比值,没有单位,C错误;拥堵延时指数受机动车保有量、城市道路状况影响明显,D对。
9.B 4KM距离以内的拼车潜力与停车距离成正相关,4KM距离以外的拼车潜力与停车距离成负相关,A错误B正确;拼车的成功率与拼车数量的多少没有关系,C错误;上下班时间拼车成功率显然要比非上班的时间的拼车成功率更高,D错误。
(广东省韶关市2018届高三调研考试)我国南方某城市有一小段人工隧道(图),长百余米,顶高十余米,隧道两侧是低缓的小山丘(相对高度约二十米),隧道顶部与山体表面都有茂密的植被覆盖。据此完成10~11题。
10.该城市隧道的核心功能是
A. 保护生物多样性 B. 调节城市车流量
C. 缩短各功能区距离 D. 保障城市行车安全
11.在该隧道的建设过程中,挖开山体后又把两边小山丘连接起来并在顶部覆盖植物,其主要目的是
A. 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B. 有效防止泥石流的发生
C. 防止泥水渗漏堵塞隧道 D. 保持山体生态系统完整
10.C 该隧道在城市中,是从中间开凿整个山体,方便了城市功能区间的联系,该城市隧道的核心功能是缩短各功能区距离,C对。开凿山体不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A错。隧道在城市内,不能调节整个城市的车流量,B错。开凿隧道,不能保障城市行车安全,D错。
11.D 在该隧道的建设过程中,挖开山体后又把两边小山丘连接起来并在顶部覆盖植物,其主要目的是避免岩层裸露,保持山体生态系统完整,D对。绿地面积可能减少,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不是主要目的,A错。高差小,发生泥石流可能性小,B错。顶部覆盖与防止泥水渗漏关系不大,C错。
点睛:该隧道在城市中,方便了城市功能区间的联系,该城市隧道的核心功能是缩短各功能区距离。挖开山体后又把两边小山丘连接起来并在顶部覆盖植物,其主要目的是避免岩层裸露,保持山体生态系统完整。
(山东K12联盟2018届高三开年迎春考试)慢行交通的出行速度一般低于15km/h,主要是指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表为我国四个城市的气象统计资料。据此完成12~14题。
12.近年来,我国人力提倡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建设,与之关联度较小的因素是
A. 交通拥堵严重 B. 环境质下降
C. 能源消费快速增长 D. 人口迁移规模扩人
13.综合分析气象资料,慢行交通条件最优越的城市是
A. 北京 B. 哈尔滨 C. 昆明 D. 重庆
14.慢行交通的出行比例相对较高的城市类型是
①小型城市 ②多核心城市 ③园林城市 ④山地城市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2.D 近年来,我国大力提倡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建设,与之关联度较小的因素是人口迁移规模扩大,D对。慢行交通的出行速度一般低于15km/h,主要是指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原因与城市的交通拥堵严重、环境质下降、能源消费快速增长关系密切,A、B、C错。
13.C 综合分析气象资料,慢行交通条件最优越的城市是昆明,气候温和,降水天数少,空气优良天数多,C对。其它城市空气优良天数少,不适宜户外运动的天数多,A、B、D错。
14.B 慢行交通的出行比例相对较高的城市类型是小型城市,出行 距离短,①对。多核心城市各功能区距离远,出行距离远,②错。园林城市风景好,环境质量好,适宜慢行方式,③对。山地城市功能区较分散,出行距离远,④错。B对,A、C、D错。
(四川省成都市2019届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智能出行”指依托互联网手段,在线呼叫、预约出租车、专车、快车、巴士、代驾等出行方式。下图为我国智能出行分布图(数据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据此完成15~16题。
15.与图中智能出行500万人次/年分界线最接近的是我国
A. 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B. 人口地理分界线
C. 800mm等降水量线 D. 南方与北方分界线
16.R省区人口数量与重庆市相近,但智能出行次数远低于重庆市,主要是因为
A. 气候湿热 B. 信息闭塞 C. 地表崎岖 D. 经济落后
15.B 图中500万人次以下的主要在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和西藏等地区。据图可看出其界限与人口地理分界线最为接近,答案B正确。二、三级阶梯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800mm等降水量线 和南方与北方分界线都是秦岭—淮河一线,以上均与图中的界限不符。
16.D 重庆市直辖市,经济较为发达,R省是贵州省,经济较为落后。智能出行也需要经济收入为支撑,故答案选D。
(黑龙江省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模拟(二))城市的道路交通建设会改变沿线地域的土地利用类型。读我国某市轨道交通1号线开通前后土地利用的变化表,完成17~19题。
17.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开通前后,土地利用的主要变化特点是 ( )
A. 核心城区和外围城区居住用地面积均减少
B. 核心城区和外围城区工业用地面积均增加
C. 核心城区工业用地面积增加大于外围城区工业用地面积增加
D. 外围城区公共设施用地面积小于核心城区公共设施用地面积
18.影响轨道交通1号线沿线居住用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
A. 地租水平和交通通达度 B. 消费习惯和市场距离
C. 地租水平和消费习惯 D. 交通通达度和市场距离
19.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对城市发展的积极影响是 ( )
A. 有效缓解核心城区交通压力 B. 加快逆城市化进程
C. 加重城市的大气污染 D. 增加了核心城区社会供应的压力
17.B 读表可知,轨道交通线路通达的核心城区,居住用地面积缩减,,工业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增加;轨道线路通达的外围城区,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面积均增加。核心城区居住用地面积减少,外围城区居住用地面积增加,A错误;核心城区和外围城区工业用地面积均增加,B正确;核心城区工业用地面积增加比重大于外围城区工业用地面积增加的比重,C错误;外围城区公共设施用地面积比重小于核心城区公共设施用地面积比重,D错误。故选B。
18.A 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取决于该方式能够产生的效益和地租支付能力。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开通后,由于外围城区交通通达性增强,地租较核心城区低,故核心城区居住用地面积减少,外围城区居住用地面积增加,所以影响轨道交通1号线沿线居住用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交通通达度和地租水平,A正确;从消费习惯和市场距离影响看,核心城区居住用地面积应增加,故不符合题意,BCD错误。故选A。
19.A 轨道交通促进中心城区人口疏散, 加快人口郊区化进程;有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A正确;有利于城市居民住房建设向郊区发展,促进郊区城市化,加快城市化进程,B错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利于改善城市环境,减轻城市环境污染,C错误;改善市区的住房紧张状况,改变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减小了核心城区社会供应的压力,D错误。故选A。
(2018·江西省赣州市 (5月)适应性考试)横跨珠江口东西两岸的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虎门二桥等备受关注的重点建设项目陆续开工建设。2017年7月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连接顺利完成,预计在今年7月1日前正式通车,这将进一步巩固香港全球航运中心和航空中心的地位。据材料和图示完成20~21题。
20. 在港珠澳大桥隧道建设期间,珠海市直接受益的产业是
A. 房地产业 B. 机械制造业
C. 钢管制造业 D. 工程设计业
21. 港珠澳大桥在珠海市、澳门和香港特别行政区设有接驳口,但没有在深圳设计接驳口,这样做有利于
A. 减轻深圳市内交通压力 B. 降低多地通关管理的难度
C. 减少港澳高端制造业转移 D. 增加珠江西岸货物的出口
20. C 在港珠澳大桥隧道建设期间,桥梁、隧道建设需要的钢管、钢材数量大,带动相差产业发展。珠海市直接受益的产业是钢管制造业,C对。房地产业、机械制造业、工程设计业与大桥隧道建设没有直接关系,A、B、D错。
21. 港珠澳大桥在珠海市、澳门和香港特别行政区设有接驳口,但没有在深圳设计接驳口,这样做有利于降低多地通关管理的难度,B对。接驳口是换乘的意思,不能减轻深圳市内交通压力,A错。大桥建设目的是加强区域联系,不是促进港澳高端制造业转移,C错。与增加珠江西岸货物的出口无关,D错。
高铁客运站不仅是城市对外的枢纽,更是城市发展的新引擎,对城市产业活动有较强的集聚性。读我国某城市高铁站示意图,回答22~23题。
22.在高铁站核心区域最适宜布局的产业活动是( )
A.工业 B.园艺 C.物流 D.商务
23.高铁站将会导致该城市出现( )
A.郊区城市化 B.城市空心化
C.逆城市化 D.过度城市化
22.D 高铁客运站交通便利、人员流动量大,适合发展商务活动。
23.A 图中显示高铁站位于城区边缘,此处修建高铁站,会促进该区域城市化建设,同时与城区之间的公路沿线也会得到发展,从而使该城市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2017·南昌联考)下图为某大城市规划的五条地铁线分布图。读图回答24~26题。
24.该城市商业活动最集中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5.该城市建设发展方向主要向( )
A.东北部 B.东南部
C.西南部 D.西北部
26.长途汽车站与地铁端点站靠近将方便乘客转乘,地铁线两端附近适宜建长途汽车站的是( )
A.地铁1号线 B.地铁2号线
C.地铁4号线 D.地铁5号线
24.A 地铁线密集的地方,交通通达度好,往往是商业活动最集中的地方。
25.B 地铁线主要为方便市民出行,其延伸到达之地往往也是城市范围,地铁线东南方向延伸较长,说明城市向东南方向扩展较多。机场方向地铁延伸也长,但机场与城市需有一定距离,地铁延伸方向并不代表城市发展方向。
26.C 长途汽车站一般围绕城区外围设置。地铁1号线西北端位于市中心附近,地铁2号线、5号线南端均位于湖泊边,皆不利于长途出行;地铁4号线联系西北和东南,经过城区范围广,有利于旅客集散和转乘。
下图为高速铁路建成前后的城市时间距离(单位h为小时)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27~29题。
27.近年来,以高铁站为依托的高铁新城在我国逐渐兴起。高铁站选址与高铁新城建设的一般规律是( )
A.在小城市,高铁站常选址于城市中心,高铁新城建设有利于城市CBD发展
B.在中等城市,高铁站选址常远离城市中心,高铁新城建设会带来城市空心化
C.在大城市,高铁站常选址于城市中心,高铁新城会迅速演变为城市CBD
D.在特大城市,高铁站选址常远离城市中心,高铁新城建设有利于促进郊区城市化
28.高铁建设对城市发展的主要影响表现在( )
A.城市间的距离缩短 B.城市内部时间距离缩短
C.城市服务范围扩大 D.城市内部交通更加拥堵
29.由图中信息知,将有可能发展为区域核心城市的是( )
A.甲城 B.乙城
C.丙城 D.丁城
27.D 高铁站主要位于大中城市,且小城市有商业区但不会形成CBD(中心商务区),故A项错误。城市空心化是逆城市化现象导致的,故B项错误。大城市的CBD应位于交通通达度高的市中心,故C项错误。在特大城市,为减轻过境运输对城市的影响,高铁站选址常远离市中心,同时以高铁站为依托的高铁新城的建设,有利于促进特大城市郊区城市化,在郊区形成卫星城,故D项正确。
28.C 高铁是联系城际之间的交通,根据图中高铁建成前后的城市时间距离变化,可知城市间的时间距离缩短,但不是实际距离缩短,高铁建设对城市内部时间距离没有影响,城市服务范围扩大,城市内部交通没有因高铁的影响而变得更加拥堵。选项C正确。
29.B 根据图中计划中的城际轨道的布局和城市等级,城际轨道交通和高铁布局逐步完善,城市等级高的乙、丁城市有可能发展为区域核心城市,而丁城市的交通通达度相对乙要弱一些,甲城和丙城的城市等级相对较低,没有可能成为核心城市,所以,最可能发展为区域核心城市的是乙城市。选项B正确。
30.(2017·邢台模拟)在下图中阴影地区建设铁路时需要修建的桥梁比较多,其主要目的是( )
A.保护铁路沿线的动植物
B.保护铁路沿线的耕地资源
C.减轻地形、地质对交通的不利影响
D.为铁路两侧居民提供通道
30.C 根据图示可判断该区域为云贵高原,该区域为喀斯特地貌、地形崎岖、地质灾害多发,所以建铁路时需要修建的桥梁比较多,主要是减轻地形、地质的不利影响。
(2017·兰州模拟)如图示意某城市交通、工业区的分布。读图,回答31~32题。
31.该城市传统工业区空间形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受地形影响 B.运输方便
C.考虑盛行风向 D.接近居住区
32.该城市新工业区的区位优势在于接近( )
A.高速公路 B.市中心
C.运河 D.机场
31.B 图中传统工业区的空间形态表现为条带状,从其布局来看,主要沿运河分布,说明传统工业区形成过程中主要考虑交通运输对传统工业区分布的影响。
32.A 从图中新工业区的分布来看,主要分布在高速公路附近,说明新兴工业的布局主要考虑便捷的高速交通对新兴工业的发展的影响。
二、综合题
33.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5年10月16日,中国与印度尼西亚两国企业签署了雅加达—万隆(雅万)高铁合资协议。下图为雅万高铁规划线路图。
(1)说出雅万高铁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自然障碍。
(2)简述雅万高铁项目建设对雅加达市的影响。
(3)简述雅加达港口建设和发展的优势条件。
【解析】第(1)题,雅万高铁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自然障碍应从气候、地形、地质灾害等方面分析。第(2)题,对城市的影响应从交通通达度、服务范围、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产业、城市规模等方面分析。第(3)题,港口建设主要从水域、陆域条件等方面分析。
【答案】(1)①高温多雨的天气;②气候湿热,易发热带病(或蚊蝇滋生、野兽出没等);③沿途地形复杂(或地势起伏大);④地质构造复杂(或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⑤沿线山区多滑坡、泥石流等,沿海平原多洪涝等。
(2)提高了城市交通通达度,扩大城市服务范围,带动城市经济发展,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产业发展,扩大城市规模。
(3)沿海地形平坦开阔,便于港区的建设和布局;水域开阔,风浪小,停泊和航行条件优越;依托雅加达市,经济实力强;交通便利,联系范围广,腹地广阔。
34.(2016·全国甲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该地区曾经是重要的林木采伐区,20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1998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下图示意1976年、1987年和2000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1)描述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2)分析导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
(3)说明协调道路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途径。
【解析】第(1)题,描述大熊猫栖息地的变化应从其分布面积的变化、是否集中连片及缩小或扩展的方向等方面分析。第(2)题,森林是大熊猫的主要栖息地,导致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主要从区内森林的采伐与保护及道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第(3)题,协调道路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途径应从道路选址、在建设中注意预留野生动物过路通道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等方面分析。
【答案】(1)20世纪70年代(1976年),栖息地连成一片;到80年代后期(1987年),栖息地面积退缩,碎片化严重;90年代至21世纪初(2000年),栖息地面积有所增加,碎片化趋势减弱,分布范围有向北、向西扩展的趋势。
(2)大规模采伐森林(对植被破坏大),导致栖息地缩小;修建道路(国道、省道以及林区采伐道路),导致栖息地碎片化;人类干扰活动大幅减少(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108国道秦岭隧道通车等),植被得到了较快恢复,促进大熊猫栖息地的恢复与扩展。
(3)合理规划,道路选线尽量避开野生动物栖息地;在经过野生动物栖息地时,建设野生动物穿越道路的生态廊道;修建道路时尽量减少对周边植被的破坏,修复因道路施工遭破坏的植被。
3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 500 m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 cm高度范围内。
(1)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
(2)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
(3)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治措施。
【解析】 第(1)题,原因主要从冬春季节气候干燥、地表植被稀少、风力大且日数多等方面分析。第(2)题,可从风沙堆积可能会填埋轨道、侵蚀路基、损害铁路其他设施、危害列车运行安全等方面分析。第(3)题,可从设置方格沙障、阻沙墙、用碎石等覆盖沙面等方面分析。
【答案】(1)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
(2)(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侵蚀路基(和路肩);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设备等,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影响运行列车安全。
(3)(阻沙措施)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墙(高立式沙障)。(固沙措施)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设置石(草)方格沙障。
36.甲地某传统美食历史悠久,闻名遐迩。自从沿线高速公路建成后,以经营该传统美食为主的餐饮业在甲地逐渐衰落,而在乙地日趋兴盛。下图示意区域中心城市M至甲地的交通线。
分析高速公路建成后,经营该传统美食的餐饮业在甲地与乙地此衰彼盛的原因。
【解析】拥有某传统美食产品和稳固客源市场(M市)是甲地以某传统美食为主的餐饮业发展起来的重要原因。高速公路建成后,乙地紧靠高速公路且有出入口连接,比甲地的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吸引该传统美食餐馆和M市消费者集聚,进而由于集聚产生集聚效应和品牌效应,餐饮业得以兴起;同时,甲地由于客源的大量减少,餐饮业走向衰落。
【答案】M市为主要客源地,高速公路快捷、方便,吸引M市的更多食客,高速公路在乙地有出入口(乙地来往M市远比甲地方便),经营该传统美食的餐馆在乙地开设更多,名气渐盛;而甲地因交通相对不便,经营该传统美食的餐饮业逐渐衰落。(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37.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福建省1982年和2005年交通与城市发展示意图。改革开放后,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福建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由1982年的117.81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6 554.69亿元,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1)简述福建省交通运输网的变化特点。
(2)说明交通条件改善对福建省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解析】第(1)题,对比图中1982年与2005年两幅图,可以明显地看出福建省高速公路从无到有、铁路从少到多、交通线路里程从短到长、交通站点从少到多、交通布局由线到网逐渐完善。第(2)题,交通条件的改善可以加强区域内外联系,从而促进第二、三产业发展,加速区域城市化进程(从城市数量、规模、等级等方面描述)。
【答案】(1)交通运输线路里程增加,站点增多,密度增大;高速公路从无到有,沿海地区及其与中西部之间的交通线明显增多,交通布局更加合理;形成了以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为主的省级综合运输网。
(2)加强了区域内外联系;促进了经济发展,推动了工业化进程和产业结构调整,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城市数量增多,规模扩大,等级提升,布局合理,沿海地区城市密集,城市等级体系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