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 二轮复习艺术生文化课备考练案:专题一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三讲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作业 (全国通用) Word版含解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5708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9届 二轮复习艺术生文化课备考练案:专题一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三讲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作业 (全国通用) Word版含解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5708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9届 二轮复习艺术生文化课备考练案:专题一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三讲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作业 (全国通用) Word版含解析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5708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9届 二轮复习艺术生文化课备考练案:专题一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三讲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作业 (全国通用) Word版含解析
展开第三讲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一、单选题
读下面四幅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上图中四点处于黄昏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上图中四点所在日期昼夜平分的是( )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1.B 2.D
【解析】1.读图,结合晨昏线的概念判断,顺着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分界是晨线,由昼进入夜的分界是昏线。图中 ①、③、④位于晨线,A错。②位于昏线,B对。
2.昼夜平分的日期,晨昏线与经线重合。读图,图中四点所在日期昼夜平分的是③、④ ,D对。 ①图是夏至日,②图是冬至日,A、B、C错。
【考点定位】晨昏线及特征。
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于北京时间2016年9月4日15:00在杭州隆重开幕。完成下列问题。
3.伦敦的华侨观看杭州G20峰会形式现场直播时当地时间为
A. 9月3日15:00 B. 9月4日8:00
C. 9月4日7:00 D. 9月4日23:00
4.杭州G20峰会召开期间(9月4-5日)
A. 杭州树木纷纷落叶 B. 我国东北地区日出东南
C. 太阳直射北半球,杭州的昼长短于北京 D. 杭州太阳高度渐大,气候温和
【答案】3.C 4.C
【解析】3.利用 “东加西减”方法计算时间,伦敦相对北京时间(120°E)向西差8个时区,伦敦时间是9月4日15:00减去8个小时,即9月4日7:00,选择C。
4.杭州为常绿林,树木不会落叶,A错;9月4日—5日太阳直射北半球,我国东北地区日出东北,B错;太阳直射北半球,越向北昼越长,杭州的昼长短于北京,C对;太阳直射点向南移,杭州太阳高度渐小,D错。
某乘客夜晚乘坐某航班从悉尼起飞,约11小时后抵达上海。下图为该航班起飞时,全球昼夜状况图(图中曲线为晨昏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5.该乘客抵达上海时,北京时间大约是
A. 8时 B. 12时 C. 16时 D. 20时
6.该时节
A. 巴黎香榭丽舍大道落叶遍地 B. 非洲南部大草原草木枯黄
C. 日本富士山下樱花烂漫 D. 中国东北平原千里冰封
【答案】5.A 6.B
【解析】5.根据航班起飞时悉尼为黑夜,结合起飞时全球昼夜状况图,可知105°W 与赤道的交点位于晨线上,地方时为6时,北京时间则为21时,约11小时后抵达广州,则乘客抵达广州时的北京时间大约是8时。
6.读图可知,该日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为夏半年,A、C、D错;南半球为冬半年,非洲南部大草原草木枯黄,B正确。
下图为同一时刻不同日期昼夜分布图,图中最外圈纬线为60°S,阴影区域为T1时刻黑夜范围,斜线区域为T1时刻过后的T2时刻黑夜范围。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7.T1时刻,世界时为
A. 2月6日6:00 B. 2月6日20:00
C. 11月7日6:00 D. 11月7日20:00
8.白T1至T2时期,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 上海市盛行东南风 B. 北京市正值多雨季节
C. 亚洲高压势力增强 D. 澳大利亚正值麦播忙季
9.北京再次出现与T1时期昼长相同的日期约为
A. 12月7日前后 B. 2月6日前后 C. 5月7日前后 D. 8月7日前后
【答案】7.A 8.D 9.C
【解析】7.由图中心为S、最外圈纬线为60°S可知,图中M所在纬线为南极圈;由图可知T2时刻南极圈内为极昼现象,应该为12月22日,有由于斜线区域为T1时刻“过后”的T2时刻黑夜范围,所以T1时刻应该早于T2时刻,即可能为11月7日;图中显示此时90°E为昼半球的中心经线,地方时为12时,世界时是0°经线的地方时,根据地方时计算公式可以求得为6时,故选项C正确。
8.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自T1至T2时期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南半球为夏季,澳大利亚正值麦收季;北半球此时期为冬季,上海市盛行西北风、北京市寒冷干燥,冬季亚洲高压势力增强,故选项C正确。
9.结合第6题可知T1时期大约为11月7日,此日在冬至日(12月22日)之前大约45天,那么北京再次出现与T1时期昼长相同的日期,应该在冬至日(12月22日)之后大约45天,即2月6日前后,故选项B正确。
下面为北印度洋(局部)洋流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0.当新一天的范围正好占全球的四分之三时,图中①地的区时为
A. 7时 B. 9时
C. 12时 D. 21时
11.如果图中的虚线为晨昏线,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A. 8时 B. 10时
C. 18时 D. 22时
【答案】10.B 11.D
【解析】10.读图可知,①地位于东经45°,处于东三区。当新一天的范围正好占全球的四分之三时,即有18个时区位于新一天,东十二区是新一天开始最早的地区,所以区时为18时,根据区时计算,计算出东三区的区时为9时,B对。A、C、D错。故答案选B项。
11.根据图中洋流流向判断,印度洋北部洋流是顺时针方向,此时北半球夏季,昼长夜短。如果虚线为晨昏线,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判断,虚线应该为昏线。所以虚线与赤道的交点处,即东经60°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可以计算国际标准时间为14时,B对。A、C、D错。故答案选B项。
地轴北极在自转和公转中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下图为甲地观测者夜晚观察北极星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2.甲树位于乙树的( )
A.北方 B.东方 C.南方 D.西方
13.如果甲处观察者在夜间连续观察2小时,会发现( )
A.北极星与地面夹角将逐渐升高
B.北极星与地面夹角将逐渐降低
C.图中某恒星沿圆形轨道向M方向移动
D.图中某恒星沿圆形轨道向N方向移动
12.D 13.C
二、综合题
14.读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示信息判断此图是北半球还是南半球。
(2)分别写出图示中的晨线和昏线。
(3)判断A、D、E三点的自转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大小。
(4)假设有一发炮弹从D点射向乙点方向,说出炮弹在运行过程中的偏转方向及相对D、乙所在经线的落地位置。
【答案】(1)南半球。
(2)弧AB;弧BC。
(3)线速度:A>D>E;角速度都相等。
(4)向左偏;落在D、乙所在经线的东边。
【解析】(1)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由此可知为南半球。
(2)晨昏线的判断是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是昏线,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是晨线,故AB为晨线,BC为昏线。
(3)A、D、E三点都没有位于极点,所以三点的角速度相等;三点的纬度位置最低的是A点,其次是D,纬度最高是E点,所以三点的线速度是A>D>E。
(4)此图位于南半球,所以,从D点射向乙点的炮弹,在运行过程中的偏转方向是向左偏转,相对于D、乙所在的经线,落地的位置是落在此经线的东侧。
15.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选择恰当符号并在图中适当位置标注出图示所在半球的极点。
(2)判断CE是晨线还是昏线,并说明其移动方向。
(3)分别判断图示A、B、D、E四点地球自转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大小。
(4)分别计算A、C两点的地方时。
(5)若A点所在的经线为120°E,计算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地区占全球的比例。
【答案】(1)用“S”在图示顶点(90°附近)标注出来即可。
(2)晨线。自东向西。
(3)线速度:A>B>D>E。角速度:A=B=D=E。
(4)A点的地方时为4时,C点的地方时为6时。
(5)1/3。
【解析】(1)结合地球自转方向判断图示区域在南半球,其绕转中心为南极点,用符号“S”表示。
(2)晨昏线运动方向和地球自转方向相反。CE为顺着自转方向由黑夜进入白天,故为晨线,其移动方向为自东向西。
(3)结合地球自转的速度变化:除极点外,角速度处处相等,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据此结合图示确定答案。
(4)C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则C为6时,A点在C点以西相差30°的地方,时间晚2个小时,为4时。
(5)结合上题,A点的地方时为4时,即120°E为4时,则此时180°为8时,则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地区占全球的比例为8÷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