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2019高考化学高分突破二轮复习专题十四氮及其化合物学案
展开
专题十四 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考试标准]
考点
知识条目
加试要求
考情分析
氮、氮的氧化物和硝酸
氮氧化物的产生、转化及其性质
a
2015.10T20
氮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
c
2016.4T30、2017.11T30
硝酸的性质与用途
b
2016.10T31
工业制取硝酸的设备和流程
b
氨和铵盐
氨的性质与用途
b
2016.4T30、2017.4T8、18
工业合成氨
b
2016.4T30、2016.10T19、2017.11T16、30
铵盐的性质与用途
b
2016.10T5、2017.4T29、2018.4T30、31
氮肥的性质与科学使用
a
考点一:氮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
1.(2017·浙江省绍兴一中3月选考模拟)
回答下列问题:
(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的名称是________,b的名称是________;
(2)写出NaNO2和(NH4)2SO4反应制备氮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否可以把C和D的位置对调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5)请用化学方法确定是否有氮化镁生成,并检验是否含有未反应的镁,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加热装置b,装置b中的气体受热膨胀,若整套装置气密性良好,则G中会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冷却后,G中插入溶液里的玻璃管中会形成一段水柱。装置a、b分别为分液漏斗、圆底烧瓶。(2)亚硝酸钠与硫酸铵反应制备氮气的实质是NO与NH发生氮元素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氮气和水。(3)装置C中盛装的是具有还原性的硫酸亚铁饱和溶液,故该试剂的作用是除去氧化剂(氧气、氮氧化物);装置D中的试剂为浓硫酸,目的是除去水蒸气,干燥N2;因装置C为FeSO4饱和溶液,若干燥装置在之前,则干燥了气体经过此溶液后又会带入水蒸气。(4)装置E中发生的是镁粉与氮气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氮化镁的反应。(5)利用Mg3N2水解生成氨气和氢氧化镁的现象可以设计实验检验Mg3N2的存在;利用镁与盐酸反应放出氢气可以设计实验检验金属镁的存在。
答案 (1)关闭分液漏斗中的活塞,微热b,这时G中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冷却后,G中插在溶液里的玻璃管形成一段水柱,则气密性良好 分液漏斗 圆底烧瓶 (2)(NH4)2SO4+2NaNO22N2↑+Na2SO4+4H2O (3)除去氧气及氮氧化物 除去水蒸气 不能,对调后无法除去水蒸气 (4)N2+3MgMg3N2 (5)取少量产物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蒸馏水,试管底部有沉淀生成,可闻到刺激性气味,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管口,试纸变蓝,证明产物中含有氮化镁;弃去上层清液,加入盐酸,若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则证明产物中含有未反应的镁
考点二:氮的氧化物
2.(2018·浙江桐乡高级中学月考)用下列装置制取并收集NO2气体,其中最合理的是( )
解析 铜与浓硝酸反应的产物是NO2,其密度比空气的大,因此应利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NO2气体,导气管应长进短出,这样才能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保证收集到的气体纯净,只有C项符合。
答案 C
考点三:氨气的性质
3.(2018·浙江嘉兴学科基础测试)实验室制取少量干燥的氨气涉及下列装置,其中正确的是( )
A.①是氨气发生装置 B.②是氨气吸收装置
C.③是氨气发生装置 D.④是氨气收集、检验装置
解析 NH4Cl固体受热分解生成NH3和HCl,而当温度降低时,NH3和HCl又重新化合成固体NH4Cl,气体进入干燥管的机会不多,①错误;氨气极易溶于水按照装置图会发生倒吸,②错误;向CaO中滴加浓氨水,CaO遇水生成Ca(OH)2,同时放出大量热量,使浓氨水中的氨气逸出,③正确;装置中试管口处应塞一团棉花,氨气易溶于水防止与空气对流,得不到纯净的氨气,④错误。
答案 C
考点四: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4.(2018·桐乡一中质检)下列实验方案最合理的是( )
A.制备并收集Cl2 B.制备氨气
C.制备并收集NO2气体 D.制备氧气
解析 A项中Cl2的密度比空气大,收集时应用向上排空气法,应长进短出,所以错误;B项中浓氨水滴入CaO中,CaO与水反应放热,氨水受热分解,可以制取氨气,所以正确;C项中NO2能与水发生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所以错误;D项中Na2O2为粉末状物质,不能用启普发生器的简易装置制取O2,所以错误。
答案 B
考点五:铵盐的性质
5.(2018·嘉兴一中)(NH4)2SO4是一种常见的化肥,某工厂用石膏、NH3、H2O、CO2制备(NH4)2SO4的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入NH3和CO2的顺序可以颠倒
B.操作1为过滤,操作2为蒸馏
C.步骤②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SO4+2NH3+CO2+H2O===CaCO3↓+2NH+SO
D.通入的NH3和CO2均应过量,且工艺流程中CO2可循环利用
解析 A.由于二氧化碳溶解度较小,与硫酸钙不反应,若先通二氧化碳,会影响硫酸铵的产率,故A错误;B.根据图示,经过操作1得到了滤液和碳酸钙固体,因此操作1为过滤,经过操作2从滤液中得到了硫酸铵固体,因此操作2为蒸发结晶,故B错误;C.步骤②中CaSO4、NH3和CO2在溶液中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和硫酸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SO4+2NH3+CO2+H2O===CaCO3↓+2NH+SO,故C正确;D.二氧化碳如果过量,会将生成的碳酸钙沉淀溶解,故D错误;故选C。
答案 C
考点六:工业上合成氨
6.(2017·3月浙江绍兴一中选考科目模拟)实验室模拟合成氨和氨催化氧化的流程如下:
已知实验室可用饱和亚硝酸钠(NaNO2)溶液与饱和氯化铵溶液经加热后反应制取氮气。
(1)从图中选择制取气体的合适装置:氮气________;氢气________。
(2)氮气和氢气通过甲装置,甲装置的作用除了将气体混合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氨合成器出来经冷却的气体连续通入乙装置的水中吸收氨,________(“会”或“不会”)发生倒吸,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乙装置吸收一段时间氨后,再通入空气,同时将经加热的铂丝插入乙装置的锥形瓶内,能使铂丝保持红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锥形瓶中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乙装置中氨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反应结束后锥形瓶内的溶液中含有的离子为H+、OH-、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 b (2)干燥气体 控制氢气和氮气的流速 (3)不会 因为混合气体中含有大量难溶于水的氮气和氢气
(4)氨的氧化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 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5)4NH3+5O24NO+6H2O (6)NH NO
考点七:硝酸的性质
7.(2017·北京理综,12)下述实验中均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对比分析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A.由①中的红棕色气体,推断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混合气体
B.红棕色气体不能表明②中木炭与浓硝酸产生了反应
C.由③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为还原产物
D.③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CO2,由此说明木炭一定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解析 A.①中浓HNO3受热分解,发生反应4NHO3(浓)4NO2↑+O2↑+2H2O,产生的气体为混合气体,故选项A正确。B.由①可知,浓硝酸受热分解可生成红棕色气体NO2,所以“产生红棕色气体”不能说明②中木炭能与浓硝酸发生反应,故选项B正确。C.根据①和②,浓硝酸反应产生红棕色NO2时需要加热,所以浓硝酸具有挥发性才可与上方红热木炭接触。同时,N元素化合价降低,所以生成的NO2为还原产物,故选项C正确。D.红热的木炭可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CO2,故选项D错误。
答案 D
考点八:硝酸工业
8.(2017·温州市3月选考模拟)利用石灰乳吸收硝酸工业的尾气(含NO、NO2)反应,既能净化尾气,又能获得应用广泛的Ca(NO2)2,其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1)一定条件下,NO与NO2存在下列反应:NO(g)+NO2(g)N2O3(g),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
(2)上述工艺中采用气液逆流接触吸收(尾气从吸收塔底进入,石灰乳从吸收塔顶喷淋),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滤渣可循环使用,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填化学式)。
(3)该工艺需控制NO和NO2物质的量之比接近1∶1。若n(NO)∶n(NO2)>1∶1,则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n(NO)∶n(NO2)<1∶1,则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产中溶液需保持弱碱性,在酸性溶液中Ca(NO2)2会发生分解,产物之一是NO,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逆流吸收尾气的目的是使尾气被充分吸收;未反应的石灰乳变成滤渣,可以循环用于吸收尾气。(3)当NO与NO2为1∶1时,被Ca(OH)2吸收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NO+NO2+Ca(OH)2===Ca(NO2)2+H2O,NO不能单独被Ca(OH)2吸收,NO2能单独被Ca(OH)2吸收,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O2+2Ca(OH)2===Ca(NO2)2+Ca(NO3)2+2H2O,所以当NO的量比NO2多时,则会造成NO不能被吸收而在尾气中含量升高;当NO2比NO的量多时,过量的NO2将继续与Ca(OH)2反应生成Ca(NO3)2,使得产品不纯。(4)Ca(NO2)2中N为+3价,生成NO中N为+2价,根据化合价升降总值相等,可推知产物有+5价的N生成,可为NO,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配平出NO和NO前的化学计量数,再根据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可知反应前有H+参加。
答案 (1) (2)使尾气中的NO、NO2被充分吸收 Ca(OH)2 (3)排放气体中NO含量升高 产品中Ca(NO3)2含量升高 (4)3NO+2H+===NO+2NO↑+H2O
考点九:含氮化合物对环境的影响
9.(2016·浙江理综,13)为落实“五水共治”,某工厂拟综合处理含NH废水和工业废气(主要含N2、CO2、SO2、NO、CO,不考虑其他成分),设计了如下流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固体1中主要含有Ca(OH)2、CaCO3、CaSO3
B.X可以是空气,且需过量
C.捕获剂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
D.处理含NH废水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NO===N2↑+2H2O
解析 A项,根据题中的流程,可以得出固体1为CaCO3、CaSO3和过量Ca(OH)2,正确;气体1是不能被过量石灰乳吸收的NO、CO和氮气,NO和NO2按1∶1的体积比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亚硝酸钠,所以X可以是空气,但不能过量,错误;C项,气体2为N2、CO,因“无污染气体”为N2,故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正确;D项,NH与NO能够发生归中反应生成氮气,离子方程式为:NH+NO===N2↑+2H2O,正确。
答案 B
易错点一 氮的氧化物转化中的易错点
NO在常温下很容易与空气中的O2化合生成NO2,无色的NO在空气中迅速被氧化成红棕色的NO2,利用此性质可检验NO的存在;NO2溶于水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工业上利用这一原理制取硝酸;实验室收集NO只能用排水法,收集N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易错训练1] (2018·浙江余姚中学高二上期末)某无色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l2、O2、SO2、NO、NO2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将此混合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后,品红溶液褪色,向剩余气体中通入空气,很快变为红棕色。下列对原混合气体成分的判断正确的是( )
A.肯定只有SO2 B.肯定没有Cl2、O2和NO2
C.可能有Cl2和O2 D.肯定只有NO
解析 原混合气体为无色气体,故一定不含Cl2和NO2,也不可能同时存在O2和NO。混合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后,品红溶液褪色,故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SO2;向剩余气体中通入空气,很快变为红棕色,所以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NO,则一定不含O2。综上所述,本题选B。
答案 B
易错点二 NH3性质认识误区
1.氨气与酸反应
因为氨易跟酸反应生成盐,所以不能用浓硫酸作氨气的干燥剂。同理,氨气与氯化氢气体不能共存;在中学化学中NH3是唯一能与酸反应生成盐的气体;气态氢化物与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发生化合反应,这是氮元素有别于其他元素的特征;在实验中,只有浓硝酸、浓盐酸等挥发性酸遇NH3才会产生白烟,硫酸、磷酸等难挥发性酸遇NH3不产生白烟现象。
2.NH3是中学化学中唯一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常用此性质检验NH3的存在。
[易错训练2] 氨气在工农业生产中有重要应用。
(1)①氮气用于工业合成氨,写出氮气的电子式:________;
②NH3的稳定性比PH3的稳定性________(填“强”或“弱”)。
(2)如下图所示,向NaOH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迅速盖上盖,观察现象。
①浓盐酸液滴附近会出现白烟,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浓硫酸液滴上方没有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浓硫酸的液滴中有白色固体,该固体可能是________(写化学式,一种即可)。
③FeSO4液滴中先出现灰绿色沉淀,过一段时间后变成红褐色,发生的反应包括Fe2++2NH3·H2O===Fe(OH)2↓+2NH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空气吹脱法是目前消除NH3对水体污染的重要方法。在一定条件下,向水体中加入适量NaOH可使NH3的脱除率增大,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微生物作用下,蛋白质在水中分解产生的氨能够被氧气氧化生成亚硝酸(H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反应中有0.3 mol电子发生转移,生成亚硝酸的质量为________g(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解析 (1)①氮气电子式中存在三键;②根据非金属性的判断依据“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很容易判断出NH3的稳定性强于PH3。(2)①根据现象写方程式;②氨气溶于浓硫酸,能生成(NH4)2SO4或NH4HSO4;③根据现象写方程式,氢氧化亚铁被氧气氧化为氢氧化铁:4Fe(OH)2+O2+2H2O===4Fe(OH)3。(3)氨在水中存在平衡:NH3+H2ONH3·H2ONH+OH-,加入NaOH后OH-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故有利于氨的逸出。(4)由方程式可看出,每当生成1 mol HNO2,转移电子为6 mol,当有0.3 mol电子发生转移时,生成亚硝酸0.05 mol,即2.35 g。
答案 (1)①∶N⋮⋮N∶ ②强
(2)①NH3+HCl===NH4Cl
②NH4HSO4或(NH4)2SO4
③4Fe(OH)2+O2+2H2O===4Fe(OH)3
(3)氨在水中存在平衡:NH3+H2ONH3·H2ONH+OH-,加入NaOH后OH-浓度增大微生物平衡逆向移动,故有利于氨的脱除
(4)2NH3+3O22HNO2+2H2O 2.35
易错点三 氨气制备认识误区
1.实验室制备NH3,除了用Ca(OH)2和NH4Cl反应外,还可用浓氨水的分解(加NaOH或CaO)制取,而检验NH须用浓NaOH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生成的气体,以确定NH的存在。
2.铵盐:制取NH3时,一般选用NH4Cl而不用NH4NO3、(NH4)2SO4或(NH4)2CO3。原因如下:
铵盐
不选用的理由
NH4NO3
受热分解,易发生爆炸,不安全
(NH4)2SO4
与Ca(OH)2反应时生成CaSO4呈块状,不利于NH3逸出,且反应后试管难以清洗
(NH4)2CO3
受热分解产生CO2,导致收集到的NH3不纯
3.收集NH3时,把一团干燥的棉花放在试管口,以防止与空气对流;收集完毕,尾气处理时,应放一团用稀硫酸浸湿的棉花放在试管口,以吸收NH3。
[易错训练3] (2016·浙江省宁波市九所重点校高二期末)某研究小组要快速制取干燥的氨气,提供的药品有:浓氨水、氯化铵固体、氢氧化钠固体、蒸馏水、碱石灰,提供的仪器如下所示(必要的塞子、玻璃导管、橡胶管、固定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略去)。
(1)需选择的药品是________,该小组选择的药品混合后快速放出氨气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若用下图甲装置收集NH3,如何判断烧瓶中已收集满NH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胶头滴管中的水挤入烧瓶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浓氨水、氢氧化钠固体 NaOH溶于水放热,促使氨水分解放出氨气,且c(OH-)增大,使NH3+H2ONH3·H2ONH+OH-平衡左移,有利于NH3放出 ①③⑥或①③⑦ (2)漏斗下端边沿与水面接触处溶液颜色变为红色 (3)气球逐渐变大
易错点四 硝酸性质中认识误区
1.浓HNO3显黄色是因为溶有NO2,而工业上制备的盐酸显黄色,是因为溶有Fe3+。
2.硝酸、浓H2SO4、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属于氧化性酸,其中HNO3、HClO见光或受热易分解。
3.铜与浓HNO3反应在试管内就能看到红棕色的NO2,而与稀HNO3反应时需在试管口才能看到红棕色气体。
4.HNO3与金属反应的实质是NO在酸性条件下显示强氧化性;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NO则无氧化性。浓HNO3的氧化性强于稀HNO3。
[易错训练4] 如图甲是验证铜和浓硝酸反应的装置,乙、丙是师生对实验改进后的装置:
(1)甲、乙、丙三个装置中都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和甲装置相比,乙装置的优点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进一步验证NO2和水的反应,某学生设计了丙装置。实验时先关闭止水夹________,再打开止水夹________,才能使NO2气体充满B试管;当气体充满B试管后,将铜丝提起与溶液脱离。欲使烧杯中的水进入B试管,应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Cu和浓硝酸反应的装置,利用对比的方法,找出装置的优缺点,且注意NO2有毒,要进行尾气吸收。再者,另一个目的是使NO2与H2O反应。丙中要使NO2充满B试管,应先关闭止水夹c,再打开a、b,NO2充满试管B后,把铜丝拉起,然后关闭b,再关闭a后打开c,用手捂住试管B,使气体受热膨胀,与水接触,NO2极易与水反应,使系统内压强减小,水便进入了试管B。
答案 (1)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2)①可控制反应速率 ②可吸收NO2,防止污染环境 (3)c ab 先关闭b,再关闭a,然后打开c,用手捂住试管B
1.(2015·北京理综,8)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如下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氮元素均被氧化
B.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
C.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
D.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加了氮循环
解析 人工固氮中氮气转化为氨气,N元素化合价由0价→-3价,化合价降低,被还原,A项错误;工业合成氨是典型的人工固氮方法,B项正确;根据自然界中氮循环图可知,通过生物体可以实现铵盐和蛋白质的相互转化,即实现了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的相互转化,C项正确;生物体合成蛋白质的过程中有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参与,D项正确。
答案 A
2.(2018·北京海淀期中)合成氨及其相关工业中,部分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氮元素
B.反应Ⅱ、Ⅲ和Ⅳ的氧化剂相同
C.Ⅵ的产物可在上述流程中被再次利用
D.Ⅴ中发生反应:NH3+CO2+H2O+NaCl===NaHCO3↓+NH4Cl
解析 甲是氮气,与氢气化合生成氨气。反应Ⅴ是侯氏制碱法原理,丁是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氨气发生催化氧化生成NO,NO与氧气反应生成NO2,NO2溶于水生成硝酸,硝酸和氨气反应生成硝酸铵,即乙是NO,丙是NO2。甲、乙、丙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氮元素,A正确;反应Ⅳ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均是NO2,B错误;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的CO2可以循环利用,C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D正确。
答案 B
3.(2016·浙江4月选考,30节选)氨气及其相关产品是基本化工原料,在化工领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N2H4是一种高能燃料,有强还原性,可通过NH3和NaClO反应制得,写出该制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家改进了NO2转化为HNO3的工艺(如虚框所示),在较高的操作压力下,提高和O2的用量,能制备出高浓度的硝酸。
实际操作中,应控制高于5.11,对此请给出合理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NH3与NaClO反应可得到肼(N2H4),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故还生成氯化钠与水,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NaClO===N2H4+NaCl+H2O。(2)根据2NO2N2O4,结合4NO2+2H2O+O2===4HNO3,可得到化学方程式2N2O4+2H2O+O24HNO3,据此可得当等于5.11时恰好完全反应;当两者的质量比高于5.11时,提高了N2O4浓度,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增大了硝酸的产量,提高了硝酸的浓度。
答案 (1)2NH3+NaClO===N2H4+NaCl+H2O
(2)2N2O4+2H2O+O24HNO3,等于5.11时恰好完全反应;高于5.11是为了提高N2O4浓度,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得到高浓度的硝酸
4.(2018·江苏化学,20)NOx(主要指NO和NO2)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有效去除大气中的NOx是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
(1)用水吸收NOx的相关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2NO2(g)+H2O(l)===HNO3(aq)+HNO2(aq) ΔH=-116.1 kJ·mol-1
3HNO2(aq)===HNO3(aq)+2NO(g)+H2O(l) ΔH=75.9 kJ·mol-1
反应3NO2(g)+H2O(l)===2HNO3(aq)+NO(g)的ΔH=________kJ·mol-1。
(2)用稀硝酸吸收NOx,得到HNO3和HNO2的混合溶液,电解该混合溶液可获得较浓的硝酸。写出电解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酸性(NH2)2CO水溶液吸收NOx,吸收过程中存在HNO2与(NH2)2CO生成N2和CO2的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有氧条件下,新型催化剂M能催化NH3与NOx反应生成N2。
①NH3与NO2生成N2的反应中,当生成1 mol N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mol。
②将一定比例的O2、NH3和NOx的混合气体,匀速通入装有催化剂M的反应器中反应(装置如图1)。
反应相同时间NOx的去除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在50~250 ℃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NOx的去除率先迅速上升后上升缓慢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反应温度高于380 ℃时,NOx的去除率迅速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①2NO2(g)+H2O(l)===HNO3(aq)+HNO2(aq) ΔH=-116.1 kJ·mol-1,②3HNO2(aq)===HNO3(aq)+2NO(g)+H2O(l) ΔH=75.9 kJ·mol-1,根据盖斯定律,(①×3+②)/2得:3NO2(g)+H2O(l)===2HNO3(aq)+NO(g) ΔH=-136.2 kJ·mol-1。(2)电解时阳极HNO2失去电子生成HNO3,同时消耗水,得到较浓的硝酸,电极反应式为:HNO3-2e-+H2O===3H++NO。(3)根据题给反应物HNO2、(NH2)2CO,生成物N2、CO2,结合质量守恒和化合价升降法配平化学方程式得:2HNO2+(NH2)2CO===2N2↑+CO2↑+3H2O。(4)①反应时NH3中N由-3价升高到0价,NO2中N由+4价降低到0价,反应为6NO2+8NH3===7N2+12H2O,则生成1 mol N2,转移电子mol。②迅速上升段是催化剂活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与温度升高共同使NOx去除反应速率迅速增大;上升缓慢段主要是温度升高引起的NOx去除反应速率增大;温度高于380 ℃,催化剂活性下降,且NH3与O2反应生成了NO。
答案 (1)-136.2
(2)HNO2-2e-+H2O===3H++NO
(3)2HNO2+(NH2)2CO===2N2↑+CO2↑+3H2O
(4)①
②迅速上升段是催化剂活性随温度升高增大与温度升高共同使NOx去除反应速率迅速增大;上升缓慢段主要是温度升高引起的NOx去除反应速率增大 催化剂活性下降;NH3与O2反应生成了NO
5.(2016·浙江杭州联考)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验证Ag与浓硝酸反应的过程中可能产生NO。其实验流程图如下:
(1)测定反应结束后硝酸的物质的量,从下图B装置中所得100 mL溶液中取出25.00 mL溶液,用0.1 mol·L-1的NaOH溶液滴定,用酚酞作指示剂,滴定前后的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如右上图所示。
在B容器中生成硝酸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则Ag与浓硝酸反应过程中生成的NO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2)测定NO的体积。
①从上图所示的装置中,你认为应选用________装置进行Ag与浓硝酸反应实验,选用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选用上图所示仪器组合一套可用来测定生成NO体积的装置,其合理的连接顺序是________(填各导管口编号)。
③在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之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气体成分分析。
若实验测得NO的体积为112.0 mL(已折算到标准状况),则Ag与浓硝酸反应的过程中________(填“有”或“没有”)NO产生,作此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根据Ag和浓硝酸反应原理,考查了酸碱中和滴定及气体成分的分析方法。
(1)根据图示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20.00 mL,n(HNO3)=20.00×10-3 L×0.1 mol·L-1×4=0.008 mol。n(NO2)=×3=0.012 mol。
(2)装置A可以利用N2排尽装置内的气体,防止NO被氧化,所以选用装置A。其装置顺序为A→B→C→E,为了减少误差,在读取NO体积时,一是要冷却到室温;二是量筒内液面应和集气瓶内液面相平。
(3)根据
3NO2+H2O===2HNO3+NO
0.012 mol 0.004 molV(NO)=0.004 mol×22.4 L·mol-1=0.089 6 L<0.112 L,所以有NO产生。
答案 (1)0.008 mol 0.012 mol
(2)①A 因为A装置可以通入N2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防止NO被空气中O2氧化 ②1 2 3 5 4 7
③将液体冷却到室温,并使集气瓶和量筒内液面相平
(3)有 NO2与水反应生成的NO的体积小于收集到的NO的体积
[考试标准]
考点
知识条目
加试要求
考情分析
氮、氮的氧化物和硝酸
氮氧化物的产生、转化及其性质
a
2015.10T20
氮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
c
2016.4T30、2017.11T30
硝酸的性质与用途
b
2016.10T31
工业制取硝酸的设备和流程
b
氨和铵盐
氨的性质与用途
b
2016.4T30、2017.4T8、18
工业合成氨
b
2016.4T30、2016.10T19、2017.11T16、30
铵盐的性质与用途
b
2016.10T5、2017.4T29、2018.4T30、31
氮肥的性质与科学使用
a
考点一:氮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
1.(2017·浙江省绍兴一中3月选考模拟)
回答下列问题:
(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的名称是________,b的名称是________;
(2)写出NaNO2和(NH4)2SO4反应制备氮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否可以把C和D的位置对调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5)请用化学方法确定是否有氮化镁生成,并检验是否含有未反应的镁,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加热装置b,装置b中的气体受热膨胀,若整套装置气密性良好,则G中会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冷却后,G中插入溶液里的玻璃管中会形成一段水柱。装置a、b分别为分液漏斗、圆底烧瓶。(2)亚硝酸钠与硫酸铵反应制备氮气的实质是NO与NH发生氮元素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氮气和水。(3)装置C中盛装的是具有还原性的硫酸亚铁饱和溶液,故该试剂的作用是除去氧化剂(氧气、氮氧化物);装置D中的试剂为浓硫酸,目的是除去水蒸气,干燥N2;因装置C为FeSO4饱和溶液,若干燥装置在之前,则干燥了气体经过此溶液后又会带入水蒸气。(4)装置E中发生的是镁粉与氮气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氮化镁的反应。(5)利用Mg3N2水解生成氨气和氢氧化镁的现象可以设计实验检验Mg3N2的存在;利用镁与盐酸反应放出氢气可以设计实验检验金属镁的存在。
答案 (1)关闭分液漏斗中的活塞,微热b,这时G中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冷却后,G中插在溶液里的玻璃管形成一段水柱,则气密性良好 分液漏斗 圆底烧瓶 (2)(NH4)2SO4+2NaNO22N2↑+Na2SO4+4H2O (3)除去氧气及氮氧化物 除去水蒸气 不能,对调后无法除去水蒸气 (4)N2+3MgMg3N2 (5)取少量产物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蒸馏水,试管底部有沉淀生成,可闻到刺激性气味,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管口,试纸变蓝,证明产物中含有氮化镁;弃去上层清液,加入盐酸,若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则证明产物中含有未反应的镁
考点二:氮的氧化物
2.(2018·浙江桐乡高级中学月考)用下列装置制取并收集NO2气体,其中最合理的是( )
解析 铜与浓硝酸反应的产物是NO2,其密度比空气的大,因此应利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NO2气体,导气管应长进短出,这样才能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保证收集到的气体纯净,只有C项符合。
答案 C
考点三:氨气的性质
3.(2018·浙江嘉兴学科基础测试)实验室制取少量干燥的氨气涉及下列装置,其中正确的是( )
A.①是氨气发生装置 B.②是氨气吸收装置
C.③是氨气发生装置 D.④是氨气收集、检验装置
解析 NH4Cl固体受热分解生成NH3和HCl,而当温度降低时,NH3和HCl又重新化合成固体NH4Cl,气体进入干燥管的机会不多,①错误;氨气极易溶于水按照装置图会发生倒吸,②错误;向CaO中滴加浓氨水,CaO遇水生成Ca(OH)2,同时放出大量热量,使浓氨水中的氨气逸出,③正确;装置中试管口处应塞一团棉花,氨气易溶于水防止与空气对流,得不到纯净的氨气,④错误。
答案 C
考点四: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4.(2018·桐乡一中质检)下列实验方案最合理的是( )
A.制备并收集Cl2 B.制备氨气
C.制备并收集NO2气体 D.制备氧气
解析 A项中Cl2的密度比空气大,收集时应用向上排空气法,应长进短出,所以错误;B项中浓氨水滴入CaO中,CaO与水反应放热,氨水受热分解,可以制取氨气,所以正确;C项中NO2能与水发生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所以错误;D项中Na2O2为粉末状物质,不能用启普发生器的简易装置制取O2,所以错误。
答案 B
考点五:铵盐的性质
5.(2018·嘉兴一中)(NH4)2SO4是一种常见的化肥,某工厂用石膏、NH3、H2O、CO2制备(NH4)2SO4的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入NH3和CO2的顺序可以颠倒
B.操作1为过滤,操作2为蒸馏
C.步骤②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SO4+2NH3+CO2+H2O===CaCO3↓+2NH+SO
D.通入的NH3和CO2均应过量,且工艺流程中CO2可循环利用
解析 A.由于二氧化碳溶解度较小,与硫酸钙不反应,若先通二氧化碳,会影响硫酸铵的产率,故A错误;B.根据图示,经过操作1得到了滤液和碳酸钙固体,因此操作1为过滤,经过操作2从滤液中得到了硫酸铵固体,因此操作2为蒸发结晶,故B错误;C.步骤②中CaSO4、NH3和CO2在溶液中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和硫酸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SO4+2NH3+CO2+H2O===CaCO3↓+2NH+SO,故C正确;D.二氧化碳如果过量,会将生成的碳酸钙沉淀溶解,故D错误;故选C。
答案 C
考点六:工业上合成氨
6.(2017·3月浙江绍兴一中选考科目模拟)实验室模拟合成氨和氨催化氧化的流程如下:
已知实验室可用饱和亚硝酸钠(NaNO2)溶液与饱和氯化铵溶液经加热后反应制取氮气。
(1)从图中选择制取气体的合适装置:氮气________;氢气________。
(2)氮气和氢气通过甲装置,甲装置的作用除了将气体混合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氨合成器出来经冷却的气体连续通入乙装置的水中吸收氨,________(“会”或“不会”)发生倒吸,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乙装置吸收一段时间氨后,再通入空气,同时将经加热的铂丝插入乙装置的锥形瓶内,能使铂丝保持红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锥形瓶中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乙装置中氨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反应结束后锥形瓶内的溶液中含有的离子为H+、OH-、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 b (2)干燥气体 控制氢气和氮气的流速 (3)不会 因为混合气体中含有大量难溶于水的氮气和氢气
(4)氨的氧化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 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5)4NH3+5O24NO+6H2O (6)NH NO
考点七:硝酸的性质
7.(2017·北京理综,12)下述实验中均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对比分析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A.由①中的红棕色气体,推断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混合气体
B.红棕色气体不能表明②中木炭与浓硝酸产生了反应
C.由③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为还原产物
D.③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CO2,由此说明木炭一定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解析 A.①中浓HNO3受热分解,发生反应4NHO3(浓)4NO2↑+O2↑+2H2O,产生的气体为混合气体,故选项A正确。B.由①可知,浓硝酸受热分解可生成红棕色气体NO2,所以“产生红棕色气体”不能说明②中木炭能与浓硝酸发生反应,故选项B正确。C.根据①和②,浓硝酸反应产生红棕色NO2时需要加热,所以浓硝酸具有挥发性才可与上方红热木炭接触。同时,N元素化合价降低,所以生成的NO2为还原产物,故选项C正确。D.红热的木炭可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CO2,故选项D错误。
答案 D
考点八:硝酸工业
8.(2017·温州市3月选考模拟)利用石灰乳吸收硝酸工业的尾气(含NO、NO2)反应,既能净化尾气,又能获得应用广泛的Ca(NO2)2,其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1)一定条件下,NO与NO2存在下列反应:NO(g)+NO2(g)N2O3(g),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
(2)上述工艺中采用气液逆流接触吸收(尾气从吸收塔底进入,石灰乳从吸收塔顶喷淋),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滤渣可循环使用,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填化学式)。
(3)该工艺需控制NO和NO2物质的量之比接近1∶1。若n(NO)∶n(NO2)>1∶1,则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n(NO)∶n(NO2)<1∶1,则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产中溶液需保持弱碱性,在酸性溶液中Ca(NO2)2会发生分解,产物之一是NO,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逆流吸收尾气的目的是使尾气被充分吸收;未反应的石灰乳变成滤渣,可以循环用于吸收尾气。(3)当NO与NO2为1∶1时,被Ca(OH)2吸收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NO+NO2+Ca(OH)2===Ca(NO2)2+H2O,NO不能单独被Ca(OH)2吸收,NO2能单独被Ca(OH)2吸收,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O2+2Ca(OH)2===Ca(NO2)2+Ca(NO3)2+2H2O,所以当NO的量比NO2多时,则会造成NO不能被吸收而在尾气中含量升高;当NO2比NO的量多时,过量的NO2将继续与Ca(OH)2反应生成Ca(NO3)2,使得产品不纯。(4)Ca(NO2)2中N为+3价,生成NO中N为+2价,根据化合价升降总值相等,可推知产物有+5价的N生成,可为NO,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配平出NO和NO前的化学计量数,再根据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可知反应前有H+参加。
答案 (1) (2)使尾气中的NO、NO2被充分吸收 Ca(OH)2 (3)排放气体中NO含量升高 产品中Ca(NO3)2含量升高 (4)3NO+2H+===NO+2NO↑+H2O
考点九:含氮化合物对环境的影响
9.(2016·浙江理综,13)为落实“五水共治”,某工厂拟综合处理含NH废水和工业废气(主要含N2、CO2、SO2、NO、CO,不考虑其他成分),设计了如下流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固体1中主要含有Ca(OH)2、CaCO3、CaSO3
B.X可以是空气,且需过量
C.捕获剂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
D.处理含NH废水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NO===N2↑+2H2O
解析 A项,根据题中的流程,可以得出固体1为CaCO3、CaSO3和过量Ca(OH)2,正确;气体1是不能被过量石灰乳吸收的NO、CO和氮气,NO和NO2按1∶1的体积比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亚硝酸钠,所以X可以是空气,但不能过量,错误;C项,气体2为N2、CO,因“无污染气体”为N2,故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正确;D项,NH与NO能够发生归中反应生成氮气,离子方程式为:NH+NO===N2↑+2H2O,正确。
答案 B
易错点一 氮的氧化物转化中的易错点
NO在常温下很容易与空气中的O2化合生成NO2,无色的NO在空气中迅速被氧化成红棕色的NO2,利用此性质可检验NO的存在;NO2溶于水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工业上利用这一原理制取硝酸;实验室收集NO只能用排水法,收集N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易错训练1] (2018·浙江余姚中学高二上期末)某无色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l2、O2、SO2、NO、NO2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将此混合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后,品红溶液褪色,向剩余气体中通入空气,很快变为红棕色。下列对原混合气体成分的判断正确的是( )
A.肯定只有SO2 B.肯定没有Cl2、O2和NO2
C.可能有Cl2和O2 D.肯定只有NO
解析 原混合气体为无色气体,故一定不含Cl2和NO2,也不可能同时存在O2和NO。混合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后,品红溶液褪色,故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SO2;向剩余气体中通入空气,很快变为红棕色,所以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NO,则一定不含O2。综上所述,本题选B。
答案 B
易错点二 NH3性质认识误区
1.氨气与酸反应
因为氨易跟酸反应生成盐,所以不能用浓硫酸作氨气的干燥剂。同理,氨气与氯化氢气体不能共存;在中学化学中NH3是唯一能与酸反应生成盐的气体;气态氢化物与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发生化合反应,这是氮元素有别于其他元素的特征;在实验中,只有浓硝酸、浓盐酸等挥发性酸遇NH3才会产生白烟,硫酸、磷酸等难挥发性酸遇NH3不产生白烟现象。
2.NH3是中学化学中唯一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常用此性质检验NH3的存在。
[易错训练2] 氨气在工农业生产中有重要应用。
(1)①氮气用于工业合成氨,写出氮气的电子式:________;
②NH3的稳定性比PH3的稳定性________(填“强”或“弱”)。
(2)如下图所示,向NaOH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迅速盖上盖,观察现象。
①浓盐酸液滴附近会出现白烟,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浓硫酸液滴上方没有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浓硫酸的液滴中有白色固体,该固体可能是________(写化学式,一种即可)。
③FeSO4液滴中先出现灰绿色沉淀,过一段时间后变成红褐色,发生的反应包括Fe2++2NH3·H2O===Fe(OH)2↓+2NH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空气吹脱法是目前消除NH3对水体污染的重要方法。在一定条件下,向水体中加入适量NaOH可使NH3的脱除率增大,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微生物作用下,蛋白质在水中分解产生的氨能够被氧气氧化生成亚硝酸(H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反应中有0.3 mol电子发生转移,生成亚硝酸的质量为________g(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解析 (1)①氮气电子式中存在三键;②根据非金属性的判断依据“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很容易判断出NH3的稳定性强于PH3。(2)①根据现象写方程式;②氨气溶于浓硫酸,能生成(NH4)2SO4或NH4HSO4;③根据现象写方程式,氢氧化亚铁被氧气氧化为氢氧化铁:4Fe(OH)2+O2+2H2O===4Fe(OH)3。(3)氨在水中存在平衡:NH3+H2ONH3·H2ONH+OH-,加入NaOH后OH-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故有利于氨的逸出。(4)由方程式可看出,每当生成1 mol HNO2,转移电子为6 mol,当有0.3 mol电子发生转移时,生成亚硝酸0.05 mol,即2.35 g。
答案 (1)①∶N⋮⋮N∶ ②强
(2)①NH3+HCl===NH4Cl
②NH4HSO4或(NH4)2SO4
③4Fe(OH)2+O2+2H2O===4Fe(OH)3
(3)氨在水中存在平衡:NH3+H2ONH3·H2ONH+OH-,加入NaOH后OH-浓度增大微生物平衡逆向移动,故有利于氨的脱除
(4)2NH3+3O22HNO2+2H2O 2.35
易错点三 氨气制备认识误区
1.实验室制备NH3,除了用Ca(OH)2和NH4Cl反应外,还可用浓氨水的分解(加NaOH或CaO)制取,而检验NH须用浓NaOH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生成的气体,以确定NH的存在。
2.铵盐:制取NH3时,一般选用NH4Cl而不用NH4NO3、(NH4)2SO4或(NH4)2CO3。原因如下:
铵盐
不选用的理由
NH4NO3
受热分解,易发生爆炸,不安全
(NH4)2SO4
与Ca(OH)2反应时生成CaSO4呈块状,不利于NH3逸出,且反应后试管难以清洗
(NH4)2CO3
受热分解产生CO2,导致收集到的NH3不纯
3.收集NH3时,把一团干燥的棉花放在试管口,以防止与空气对流;收集完毕,尾气处理时,应放一团用稀硫酸浸湿的棉花放在试管口,以吸收NH3。
[易错训练3] (2016·浙江省宁波市九所重点校高二期末)某研究小组要快速制取干燥的氨气,提供的药品有:浓氨水、氯化铵固体、氢氧化钠固体、蒸馏水、碱石灰,提供的仪器如下所示(必要的塞子、玻璃导管、橡胶管、固定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略去)。
(1)需选择的药品是________,该小组选择的药品混合后快速放出氨气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若用下图甲装置收集NH3,如何判断烧瓶中已收集满NH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胶头滴管中的水挤入烧瓶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浓氨水、氢氧化钠固体 NaOH溶于水放热,促使氨水分解放出氨气,且c(OH-)增大,使NH3+H2ONH3·H2ONH+OH-平衡左移,有利于NH3放出 ①③⑥或①③⑦ (2)漏斗下端边沿与水面接触处溶液颜色变为红色 (3)气球逐渐变大
易错点四 硝酸性质中认识误区
1.浓HNO3显黄色是因为溶有NO2,而工业上制备的盐酸显黄色,是因为溶有Fe3+。
2.硝酸、浓H2SO4、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属于氧化性酸,其中HNO3、HClO见光或受热易分解。
3.铜与浓HNO3反应在试管内就能看到红棕色的NO2,而与稀HNO3反应时需在试管口才能看到红棕色气体。
4.HNO3与金属反应的实质是NO在酸性条件下显示强氧化性;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NO则无氧化性。浓HNO3的氧化性强于稀HNO3。
[易错训练4] 如图甲是验证铜和浓硝酸反应的装置,乙、丙是师生对实验改进后的装置:
(1)甲、乙、丙三个装置中都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和甲装置相比,乙装置的优点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进一步验证NO2和水的反应,某学生设计了丙装置。实验时先关闭止水夹________,再打开止水夹________,才能使NO2气体充满B试管;当气体充满B试管后,将铜丝提起与溶液脱离。欲使烧杯中的水进入B试管,应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Cu和浓硝酸反应的装置,利用对比的方法,找出装置的优缺点,且注意NO2有毒,要进行尾气吸收。再者,另一个目的是使NO2与H2O反应。丙中要使NO2充满B试管,应先关闭止水夹c,再打开a、b,NO2充满试管B后,把铜丝拉起,然后关闭b,再关闭a后打开c,用手捂住试管B,使气体受热膨胀,与水接触,NO2极易与水反应,使系统内压强减小,水便进入了试管B。
答案 (1)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2)①可控制反应速率 ②可吸收NO2,防止污染环境 (3)c ab 先关闭b,再关闭a,然后打开c,用手捂住试管B
1.(2015·北京理综,8)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如下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氮元素均被氧化
B.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
C.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
D.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加了氮循环
解析 人工固氮中氮气转化为氨气,N元素化合价由0价→-3价,化合价降低,被还原,A项错误;工业合成氨是典型的人工固氮方法,B项正确;根据自然界中氮循环图可知,通过生物体可以实现铵盐和蛋白质的相互转化,即实现了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的相互转化,C项正确;生物体合成蛋白质的过程中有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参与,D项正确。
答案 A
2.(2018·北京海淀期中)合成氨及其相关工业中,部分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氮元素
B.反应Ⅱ、Ⅲ和Ⅳ的氧化剂相同
C.Ⅵ的产物可在上述流程中被再次利用
D.Ⅴ中发生反应:NH3+CO2+H2O+NaCl===NaHCO3↓+NH4Cl
解析 甲是氮气,与氢气化合生成氨气。反应Ⅴ是侯氏制碱法原理,丁是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氨气发生催化氧化生成NO,NO与氧气反应生成NO2,NO2溶于水生成硝酸,硝酸和氨气反应生成硝酸铵,即乙是NO,丙是NO2。甲、乙、丙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氮元素,A正确;反应Ⅳ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均是NO2,B错误;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的CO2可以循环利用,C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D正确。
答案 B
3.(2016·浙江4月选考,30节选)氨气及其相关产品是基本化工原料,在化工领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N2H4是一种高能燃料,有强还原性,可通过NH3和NaClO反应制得,写出该制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家改进了NO2转化为HNO3的工艺(如虚框所示),在较高的操作压力下,提高和O2的用量,能制备出高浓度的硝酸。
实际操作中,应控制高于5.11,对此请给出合理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NH3与NaClO反应可得到肼(N2H4),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故还生成氯化钠与水,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NaClO===N2H4+NaCl+H2O。(2)根据2NO2N2O4,结合4NO2+2H2O+O2===4HNO3,可得到化学方程式2N2O4+2H2O+O24HNO3,据此可得当等于5.11时恰好完全反应;当两者的质量比高于5.11时,提高了N2O4浓度,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增大了硝酸的产量,提高了硝酸的浓度。
答案 (1)2NH3+NaClO===N2H4+NaCl+H2O
(2)2N2O4+2H2O+O24HNO3,等于5.11时恰好完全反应;高于5.11是为了提高N2O4浓度,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得到高浓度的硝酸
4.(2018·江苏化学,20)NOx(主要指NO和NO2)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有效去除大气中的NOx是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
(1)用水吸收NOx的相关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2NO2(g)+H2O(l)===HNO3(aq)+HNO2(aq) ΔH=-116.1 kJ·mol-1
3HNO2(aq)===HNO3(aq)+2NO(g)+H2O(l) ΔH=75.9 kJ·mol-1
反应3NO2(g)+H2O(l)===2HNO3(aq)+NO(g)的ΔH=________kJ·mol-1。
(2)用稀硝酸吸收NOx,得到HNO3和HNO2的混合溶液,电解该混合溶液可获得较浓的硝酸。写出电解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酸性(NH2)2CO水溶液吸收NOx,吸收过程中存在HNO2与(NH2)2CO生成N2和CO2的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有氧条件下,新型催化剂M能催化NH3与NOx反应生成N2。
①NH3与NO2生成N2的反应中,当生成1 mol N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mol。
②将一定比例的O2、NH3和NOx的混合气体,匀速通入装有催化剂M的反应器中反应(装置如图1)。
反应相同时间NOx的去除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在50~250 ℃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NOx的去除率先迅速上升后上升缓慢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反应温度高于380 ℃时,NOx的去除率迅速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①2NO2(g)+H2O(l)===HNO3(aq)+HNO2(aq) ΔH=-116.1 kJ·mol-1,②3HNO2(aq)===HNO3(aq)+2NO(g)+H2O(l) ΔH=75.9 kJ·mol-1,根据盖斯定律,(①×3+②)/2得:3NO2(g)+H2O(l)===2HNO3(aq)+NO(g) ΔH=-136.2 kJ·mol-1。(2)电解时阳极HNO2失去电子生成HNO3,同时消耗水,得到较浓的硝酸,电极反应式为:HNO3-2e-+H2O===3H++NO。(3)根据题给反应物HNO2、(NH2)2CO,生成物N2、CO2,结合质量守恒和化合价升降法配平化学方程式得:2HNO2+(NH2)2CO===2N2↑+CO2↑+3H2O。(4)①反应时NH3中N由-3价升高到0价,NO2中N由+4价降低到0价,反应为6NO2+8NH3===7N2+12H2O,则生成1 mol N2,转移电子mol。②迅速上升段是催化剂活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与温度升高共同使NOx去除反应速率迅速增大;上升缓慢段主要是温度升高引起的NOx去除反应速率增大;温度高于380 ℃,催化剂活性下降,且NH3与O2反应生成了NO。
答案 (1)-136.2
(2)HNO2-2e-+H2O===3H++NO
(3)2HNO2+(NH2)2CO===2N2↑+CO2↑+3H2O
(4)①
②迅速上升段是催化剂活性随温度升高增大与温度升高共同使NOx去除反应速率迅速增大;上升缓慢段主要是温度升高引起的NOx去除反应速率增大 催化剂活性下降;NH3与O2反应生成了NO
5.(2016·浙江杭州联考)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验证Ag与浓硝酸反应的过程中可能产生NO。其实验流程图如下:
(1)测定反应结束后硝酸的物质的量,从下图B装置中所得100 mL溶液中取出25.00 mL溶液,用0.1 mol·L-1的NaOH溶液滴定,用酚酞作指示剂,滴定前后的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如右上图所示。
在B容器中生成硝酸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则Ag与浓硝酸反应过程中生成的NO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2)测定NO的体积。
①从上图所示的装置中,你认为应选用________装置进行Ag与浓硝酸反应实验,选用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选用上图所示仪器组合一套可用来测定生成NO体积的装置,其合理的连接顺序是________(填各导管口编号)。
③在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之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气体成分分析。
若实验测得NO的体积为112.0 mL(已折算到标准状况),则Ag与浓硝酸反应的过程中________(填“有”或“没有”)NO产生,作此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根据Ag和浓硝酸反应原理,考查了酸碱中和滴定及气体成分的分析方法。
(1)根据图示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20.00 mL,n(HNO3)=20.00×10-3 L×0.1 mol·L-1×4=0.008 mol。n(NO2)=×3=0.012 mol。
(2)装置A可以利用N2排尽装置内的气体,防止NO被氧化,所以选用装置A。其装置顺序为A→B→C→E,为了减少误差,在读取NO体积时,一是要冷却到室温;二是量筒内液面应和集气瓶内液面相平。
(3)根据
3NO2+H2O===2HNO3+NO
0.012 mol 0.004 molV(NO)=0.004 mol×22.4 L·mol-1=0.089 6 L<0.112 L,所以有NO产生。
答案 (1)0.008 mol 0.012 mol
(2)①A 因为A装置可以通入N2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防止NO被空气中O2氧化 ②1 2 3 5 4 7
③将液体冷却到室温,并使集气瓶和量筒内液面相平
(3)有 NO2与水反应生成的NO的体积小于收集到的NO的体积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