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份阶段性总结试题
展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份阶段性总结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如果你家里的食用花生油不小心混入了大量的水,利用你所学的知识,最简便的分离方法是( )
2.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CO、OH-3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别将3种阴离子依次沉淀出来,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①滴加Mg(NO3)2溶液 ②过滤 ③滴加AgNO3溶液 ④滴加Ba(NO3)2溶液
A.①②④②③ B.①②③②④ C.④②①②③ D.④②③②①
3.根据我国统一施行法定计量单位的规定,下列说法比较规范的是( )
A.某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为60% B.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个
C.98 g硫酸的摩尔数为1 mol D.氧的摩尔质量为32 g/mol
4.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
A.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与,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分解、复分解、置换”四类
B.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
C.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的程度,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D.根据纯净物的元素组成,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
5.某同学对胶体的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
A.葡萄糖注射液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属于胶体
B.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
C.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D.向饱和FeCl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可制取Fe(OH)3胶体
6.如图所示,①和②为两个体积相同的固定容器,图中“○”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2、O2均能发生化合反应,但不能发生置换反应
B.①和②中气体的质量之比为1∶8
C.若①中的H2为1 mol,则②中所含原子总数为3.01×1023个
D.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
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33.6 L氯化氢中含有氯原子的数目为1.25NA
B.1 L 0.1 mol·L-1的H2S溶液中,含S2-的数目为0.1NA
C.通常状况下,2.24 L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氮原子和氧原子数之比为1∶2
D.将含有0.1 mol FeCl3的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生成的胶体中含胶体粒子的数目为0.1NA
8.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回收利用。下列垃圾归类不合理的是( )
| A | B | C | D |
垃圾 | 废易拉罐 | 废塑料瓶 | 废荧光灯管 | 不可再生废纸 |
垃圾分类 | 可回收物 | 其他垃圾 | 有害垃圾 | 可燃垃圾 |
9.已知甲、乙、丙、丁分别是HCl、BaCl2、AgNO3、K2CO3四种溶液中的一种,现将它们两两混合,现象如下表所示:
反应物 | 甲+乙 | 丙+丁 | 甲+丁 | 甲+丙 | 乙+丁 |
实验现象 | 白色沉淀 | 白色沉淀 | 白色沉淀 | 白色沉淀 | 无色气体 |
由上述现象可推知甲、乙、丙、丁依次是( )
A.AgNO3、HCl、BaCl2、K2CO3 B.AgNO3、HCl、K2CO3、BaCl2
C.BaCl2、K2CO3、AgNO3、HCl D.HCl、BaCl2、AgNO3、K2CO3
10.与离子方程式H++OH-=H2O相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Mg(OH)2+2HCl=MgCl2+2H2O B. Cu(OH)2+2HCl=CuCl2+2H2O
C. Ba(OH)2+H2SO4=BaSO4↓+2H2O D. 2NaOH+H2SO4=Na2SO4+2H2O
11. 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 把Mg(OH)2放入水中:Mg(OH)2=Mg2++2OH-
B. 把NaCl放入水中:NaCl=Na++Cl-
C. 把CaO放入水中:CaO=Ca2++O2-
D. 加热NaHSO4至熔化:NaHSO4=Na++H++SO
12.下列现象或应用不能用胶体知识解释的是( )
A.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
B.光线照射豆浆,会形成一条清晰的光路
C.水泥厂、冶金厂常用静电除尘法除去工厂烟尘,减少对空气污染
D.氯化铝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
13.已知有三种溶液:FeCl3的浓溶液、Na2SiO3溶液、稀盐酸,现有下列说法:①将FeCl3溶液滴入冷水中,边滴边振荡,便可制得Fe(OH)3胶体;②已知向稀盐酸中滴加硅酸钠溶液可制得硅酸胶体,那么此分散系中的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在1~100 nm之间;③用光照射硅酸胶体时,胶体微粒会使光发生散射;④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都能透过滤纸;⑤胶体、溶液和浊液属于不同的分散系,其中胶体最稳定;⑥往Fe(OH)3胶体中加入盐酸,先沉淀后消失。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⑤⑥
14.下图是某同学用250 mL容量瓶配制0.20 mol·L-1 NaOH溶液的过程:
该同学的错误步骤有( )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15.下列四组溶液中每组都是三种,其中可用稀硫酸进行鉴别的一组是( )
A.BaCl2溶液、Ba(NO3)2溶液、Na2CO3溶液
B.Na2CO3溶液、BaCl2溶液、KNO3溶液
C.Ba(NO3)2溶液、NaCl溶液、MgCl2溶液
D.Na2CO3溶液、K2CO3溶液、NaCl溶液
16. 下列物质的导电性能最差的是 ( )
A. 熔化的氢氧化钠B. 0.1 mol/L盐酸
C. 0.1 mol/L醋酸 D. 氯化钾固体
17.在强酸性溶液中,下列离子组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 ( )
A. Mg2+、Na+、SO、Cl- B. Ba2+、K+、HCO、NO
C. Na+、K+、OH-、Cl- D. Na+、Cu2+、SO、NO
18.下列物质中,含有自由移动的Cl-的是( )
A. KCl晶体 B. 液态氯化氢 C. CaCl2溶液 D. NaClO3溶液
1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凡是电解质,在离子方程式中都要以离子形式表示
B. 复分解反应必须同时具备离子反应发生的三个条件才能进行
C. 离子互换反应总是向着溶液中反应物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
D. 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与OH-结合生成水,故酸碱中和反应都可以表示为H++OH-===H2O
20.只能表示一个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A. H++OH-= H2O
B. 2H++CO= H2O+CO2↑
C. Zn(OH)2+2H+= Zn2++2H2O
D. Cu2++2OH-+Ba2++SO= BaSO4↓+Cu(OH)2↓
21.限用硫酸、盐酸、醋酸、钠盐、钾盐在溶液中反应,符合离子方程式2H++CO===H2O+CO2↑的化学方程式的个数有( )
A. 3 B. 5 C. 8 D. 12
2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把100 g 20%的NaCl溶液与100 g H2O混合后,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是10%
B.把100 mL 20%的NaOH溶液与100 mL H2O混合后,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是10%
C.把100 mL 3 mol·L-1的硫酸与100 mL H2O混合,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变为1.5 mol·L-1
D.把200 mL 3 mol·L-1的BaCl2溶液与100 mL 3 mol·L-1的KCl溶液混合后,溶液中的c(Cl-)仍然是3 mol·L-1
23.某CuSO4、Fe2(SO4)3、H2SO4的混合溶液100 mL,已知溶液中阳离子的浓度相同(不考虑水解),S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6 mol·L-1,则c(Fe3+)为( )
A.4 mol·L-1 B.2 mol·L-1 C.6 mol·L-1 D.3 mol·L-1
24.V mL Al2(SO4)3溶液中含有Al3+m g,取 mL该溶液用水稀释至4V mL,则SO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mol/L B. mol/L C. mol/L D. mol/L
25.某结晶水合物的化学式为R·nH2O,其相对分子质量为M。25 ℃时,a g该晶体能够溶于b g水中形成V mL饱和溶液。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该溶液的密度为ρ= g·L-1
B.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
C.该溶液中溶剂与溶质的质量比为m(水)∶m(溶质)=∶
D.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
二、填空题(共计50分)
26.标准状况下,1体积水中能溶解500体积的HCl气体。若向水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44.8 L HCl气体配成1 L溶液,假设气体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含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若所得溶液密度为1.1 g·cm-3,则溶液中含HCl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从该溶液中取出10 mL浓盐酸溶解于水中配制成250 mL溶液,配制后的稀溶液中含HCl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在用浓盐酸配制上述稀盐酸时,所用仪器中,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液的仪器有________;配制过程中,造成浓度偏低的操作可能有________(选填下列操作的序号)。
A.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后未加干燥
B.量筒用蒸馏水洗后未干燥
C.将烧杯中浓盐酸移入容量瓶后,未用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即向容量瓶中加水到刻度
D.用胶头滴管向容量瓶中加水时,不慎超过刻度线,用另外胶头滴管从瓶中吸出部分溶液使剩余溶液刚好达刻度线
E.定容时,俯视液面加水至刻度线
27.取少量Fe2O3粉末(红棕色)加入适量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后得到的溶液呈________色。用此溶液分别做如下实验:
(1)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入几滴NaOH溶液,可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反应属于________(填反应类型)。
(2)在小烧杯中加入20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滴入几滴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________色,即制得Fe(OH)3胶体。
(3)取另一只小烧杯也加入20 mL蒸馏水,向烧杯中加入1 mL FeCl3溶液,振荡均匀后,将此烧杯(编号甲)与盛有Fe(OH)3胶体的烧杯(编号乙)一起放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可以看到________烧杯中的液体产生丁达尔效应。这个实验可以用来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Fe(OH)3胶体进行下列实验:
①将其装入U形管中,用石墨电极接通直流电,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附近的颜色加深,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其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提纯此分散系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如图是中学化学中常用于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的装置,请根据装置回答问题:
(1)从氯化钾溶液中得到氯化钾固体,选择装置________(填代表装置图的字母,下同);除去自来水中的Cl-等杂质,选择装置________。
(2)从碘水中分离出I2,选择装置________,该分离方法的名称为________。
(3)装置A中①的名称是________,进水的方向是从________口进水。装置B在分液时为使液体顺利滴下,除打开活塞外,还应进行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在实验室中取少量海水,进行如下流程的实验:
―→
粗盐中含Ca2+、Mg2+、Fe3+、SO等杂质,需要提纯后才能综合利用。粗盐提纯的步骤有:
①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 ②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 ③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 ④调节溶液的pH等于7 ⑤溶解 ⑥过滤 ⑦蒸发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⑤②③①⑥④⑦ b.⑤①②③⑥④⑦
c.⑤②①③④⑥⑦ d.⑤③②①⑥④⑦
29.有A、B、C、D四种无色溶液。它们的溶质分别是Na2CO3、Na2SO4、NaHSO4、BaCl2中的一种,为了确定各是何种溶液进行了下列实验,记录为①A+D→溶液+气体,②B+C→溶液+沉淀,③B+A→溶液+沉淀X,④D+B→溶液Y+沉淀,⑤溶液Y+沉淀X→溶液+气体。
(1)根据以上记录确定: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写出①③⑤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5 BCACB
6-10 BCBAD
11-15 BDCCB
16-20 DACCD
21-25 CABCD
26 2.0 mol·L-1 6.6% 0.08 mol·L-1 250ml容量瓶 BCD
解析 c===2.0 mol·L-1;
w==×100%≈6.6%;
=0.08 mol·L-1。
B、C、D三项均会使所配溶液中HCl的量偏小,造成浓度偏低。
27 Fe2O3+6HCl===2FeCl3+3H2O (棕)黄
(1)FeCl3+3NaOH===3NaCl+Fe(OH)3↓ 复分解反应
(2)红褐 (3)乙 胶体和溶液
(4)①Fe(OH)3胶体粒子带正电荷 电泳 ②产生红褐色沉淀 电解质溶液使胶体发生了聚沉 ③渗析法
解析 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即Fe2O3+6HCl===2FeCl3+3H2O,FeCl3溶液呈棕黄色。
(4)①阴极附近颜色加深,说明阴极附近Fe(OH)3胶体胶粒浓度变大,胶粒向阴极发生了移动,说明Fe(OH)3胶体粒子带正电荷;②加入电解质(NH4)2SO4饱和溶液后,胶体发生聚沉生成了红褐色沉淀;③胶粒不能通过半透膜,而小分子、离子等可以通过半透膜,因此可用渗析法提纯胶体。
28 (1)D A
(2)B 萃取、分液
(3)冷凝管 下 将分液漏斗上部的玻璃塞打开
(4)ad
解析 (1)从溶液中得到固体溶质用蒸发溶剂法,除去自来水中的Cl-可采用蒸馏法。
(2)加入萃取剂可从碘水中分离出I2。
(3)装置A中①是冷凝管,应从下口进水;分液时为保证液体顺利流下,应将分液漏斗上部的玻璃塞打开。
(4)粗盐提纯的步骤中要特别注意两点:Na2CO3溶液在BaCl2溶液之后,其作用除了除去Ca2+外,还要除去过量的Ba2+;要将生成的沉淀过滤后再加入盐酸,即调节溶液的pH等于7,故a、d都对。
29 (1)Na2CO3 BaCl2 Na2SO4 NaHSO4
(2)①2H++CO===H2O+CO2↑
③Ba2++CO===BaCO3↓
⑤BaCO3+2H+===Ba2++H2O+CO2↑
解析 根据沉淀X能够与溶液Y反应,可推知沉淀X是BaCO3,B与其他三种物质均可以反应生成沉淀,可推知B为BaCl2,由反应③知A为Na2CO3,由反应①知D为NaHSO4,故C为Na2S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