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化学】山西省晋中市平遥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展开
山西省晋中市平遥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本试卷满分 100分 考试时间 90分钟 命题人 王桂萍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 12 H 1 O 16 N 14 S 32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51分)
1.下列关于充电电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充电电池的化学反应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
B. 充电电池可以无限制地反复放电、充电
C. 充电是使放电时的氧化还原反应逆向进行
D. 较长时间不使用电器时,最好从电器中取出电池,并妥善存放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可充电电池的化学反应原理中有化合价的变化,所以是氧化还原反应,A正确;B. 充电电池属于二次电池,但是并不是可以无限次数地反复充电放电,B错误;C.充电过程和放电过程属于互逆的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C正确;D.如果电器较长时间不再使用,最好将电池取出并防御低温、干燥的地方,否则即使用电器关掉,系统也会使电池有一个低电流输出,会缩短电池的使用寿命,D正确,答案选B。
2.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 其中错误的是( )
A. 硫化氢比硒(Se)化氢稳定 B. 铍(Be)的原子失电子能力比镁弱
C. 砹(At)的氢化物稳定 D. 氢氧化锶[Sr(OH)2]比氢氧化钙的碱性强
【答案】C
【解析】A.同主族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从上到下依次减弱,S和Se同主族,H2S的稳定性比H2Se的强,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同主族金属元素的金属性从上到下依次增强,金属性表示元素失去电子的能力。Mg的金属性比Be的强,Be失电子能力较镁弱,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同主族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从上到下依次减弱,非金属性越弱,非金属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差。At是第ⅦA族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弱的元素,其气态氢化物最不稳定。C项错误,符合题意;
D.同主族金属元素金属性从上到下依次增强,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即碱的碱性越强。Sr的金属性比Ga强,则氢氧化锶比氢氧化钙的碱性强,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本题答案选C。
3.金刚石和石墨是碳元素的两种结构不同的单质(同素异形体)。在100kPa时,1 mol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l.895kJ的热能。据此,试判断在100 kPa压强下,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B. 1 mol石墨比l mol金刚石的总能量低
C. 1 mol石墨比l mol金刚石的总能量高
D. 1 mol石墨中的总键能比1mol金刚石中的总键能低
【答案】B
【解析】可以写出热化学方程式C(s,石墨,)=C(s,金刚石) △H=+1.895kJ·mol-1。石墨转化为金刚石,需要吸收能量,1mol石墨的总能量比1mol金刚石的总能量低。
A.物质的能量越低越稳定,石墨的能量低,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A项错误;
B.石墨转化为金刚石为吸热反应,则1 mol石墨比l mol金刚石的总能量低,B项正确;
C.石墨转化为金刚石为吸热反应,则1 mol石墨比l mol金刚石的总能量低,C项错误;
D.化学反应中,断开化学键要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释放能量,石墨转化为金刚石为吸热反应,则断键吸收的能量比形成键释放的能量多,石墨的总键能比较高,D项错误;
本题答案选B。
4.下列有关氢化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稳定性:H2S
C. 一个D2O分子所含的中子数为8 D. 在卤化氢中HF沸点最低
【答案】A
【解析】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更强。F的非金属性比S的强,则HF的稳定性比H2S的强,A项正确;
B.HCl为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为,B项错误;
C.1个D2O分子,1个D原子中有1个中子,1个O原子有8个中子,则1个D2O分子中共1×2+8=10个中子,C项错误;
D.卤化氢中,HF由于分子间可形成氢键,其沸点最高,D项错误;
本题答案选A。
5.C、CO、CH4、C2H5OH是常用的燃料,它们每1mol分别完全燃烧生成CO2(g)及H2O(l)时,放出的热量依次为393.5kJ、283.0kJ、890.3kJ、1 366.8kJ。相同质量的这4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多的是( )
A. C B. CO C. CH4 D. C2H5OH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设4种燃料的质量为m,则n(C)=" m/12" mol,n(CO)=" m/28" mol ,n(CH4)=" m/16" mol ,n(C2H5OH)=" m/46" mol,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C为m/12×393.5kJ="32.8m" kJ,CO为m/28×283.0 kJ="10.1m" kJ
CH4为m/16×890.3 kJ="55.6m" kJ,C2H5OH为m/46×1366.8 kJ="29.7m" kJ,故C正确。
6.A原子的质量为ag,12C原子的质量为bg,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a/b B. mgA原子的物质的量为(m/aNA)mol
C. 该原子摩尔质量为aNAg D. ng该A原子所含的中子数与质子数相等
【答案】B
【解析】A.一个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其1个原子的质量与1个12C原子的1/12的比值。则该原子的其相对原子质量,但是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不一定为12a/b,因为A元素可能有多种原子,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各核素的平均值,A项错误;
B.有mgA原子,1个A原子的质量为ag。可以求出mgA原子所具有A原子的数目,N=m/a。根据,B项正确;
C.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C项错误;
D.无法得知A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是否相等,D项错误;
本题答案选B。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吸热反应发生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从外界获得能量,放热反应发生过程中不需要外界能量
B. 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要由反应物、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
C. 若反应A(g)B(g)是放热的,说明A物质比B物质稳定,分子内共价键键能A比B大
D. 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放出的热量不同
【答案】B
【解析】A.吸热反应发生过程中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能量,但是放热反应过程中往往开始需要吸收能量,比如H2和O2需要点燃,此过程需要吸收能量,A项错误;
B.一个化学反应是吸热的还是放热的,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B项正确;
C.一般情况下,物质能量越低越稳定,A转化成B是放热的,A的能量更高,A更不稳定,C项错误;
D.一个反应的热效应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差,与反应条件无关,D项错误;
本题答案选B。
8.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不相符合的是( )
A. 图甲表示燃料燃烧反应的能量变化
B. 图乙表示酶催化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
C. 图丙表示除去氧化膜的镁条投入到稀盐酸中,反应速率v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
D. 图丁表示某温度下V1mLl.0 mol/L HC1溶液和V2 mL1.5mol/L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溶液温度随V1的变化趋势(V1+V2=50mL)
【答案】A
【解析】A.燃烧为放热反应,反应物的能量比生成物的能量低,A项错误,符合题意;
B.酶催化存在最适宜的温度,在适宜的温度酶的催化活性最高,化学反应速率最快。温度低于或者高于最适温度,化学速率都减慢,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Mg和HCl反应为放热反应,开始反应时,反应放热且H+浓度较大,影响速率的主要因素为温度,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随着反应的进行,H+浓度降低,影响速率的主要因素为H+浓度,H+浓度降低,化学反应速率减慢,C项图像符合,正确,不符合题意;
D.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温度最高。则酸碱的物质的量相同,V1mL×l.0 mol/L =V2 mL×1.5mol/L,V1:V2=3:2。总体积为50mL,则温度最高的点V1=30mL。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本题答案选A。
9.有人认为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IA族的氢元素也可放在第ⅦA族,下列物质能支持这种观点的是( )
A. HI B. NH4+ C. H2O2 D. LiH
【答案】D
【解析】H元素也可放在ⅦA族,因为H元素具有卤素相似的性质,比如卤素元素在化合价中常见的化合物为-1。
A.HI中H元素的化合价为+1,与卤素不类似,A项不符合题意;
B.NH4+中H元素的化合价为+1,与卤素不类似,B项不符合题意;
C.H2O2中H的化合价为+1,与卤素不类似,C项不符合题意;
D.LiH中H的化合价为-1,与卤素类似,D项符合题意;
本题答案选D。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短周期主族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不一定都等于该元素所属族的序数
B. 除短周期外,其他周期均有18种元素
C. 副族元素中有非金属元素
D. 碱金属元素是指第ⅠA族的所有元素
【答案】A
【解析】A.短周期主族元素F没有正价,最高价为0,不等于所属主族序数,A项正确;
B.第六周期有32种元素,B项错误;
C.副族元素均为金属元素,没有非金属元素,C项错误;
D.第ⅠA族中含有H元素,H不属于碱金属,D项错误;
本题答案选A。
11.图1是锌铜原电池示意图。图2中x轴表示实验时流入正极电子的物质的量,y轴表示( )
A. 铜棒的质量 B. c(H+)
C. c(Zn2+) D. c(SO42-)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该装置构成原电池,锌的金属性强于铜,Zn是负极,Cu是正极。A、在正极Cu上溶液中的H+获得电子变为氢气,Cu棒的质量不变,A错误;B、由于反应不断消耗H+,所以溶液的c(H+)逐渐降低,B正确;C、由于Zn是负极,不断发生反应Zn-2e-=Zn2+,所以溶液中c(Zn2+)增大,C错误;D/SO42-不参加反应,其浓度不变,D错误。答案选B。
12.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A. 硅太阳能电池工作时,光能转化成电能
B. 锂离子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C.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D. 葡萄糖为人类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时,化学能转化成热能
【答案】A
【解析】A.太阳能电池直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不属于化学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A符合题意;
B.锂离子电池放电时候,正极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B项不符合题意;
C.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产生O2,元素从化合态转化为游离态,化合价发生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C项不符合题意;
D.葡萄糖在人体内被氧化时要消耗O2,生成CO2和水,化合价发生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D项不符合题意;
本题答案选A。
13.下列可作为比较金属性强弱的依据的是( )
A. 自然界中的含量
B. 相应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
C. 单质与水反应的难易程度
D. 单质与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
【答案】C
【解析】A.自然界中含量最多的金属Al的金属性比Na弱,金属性与自然界中的含量无关,A项不符合题意;
B.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不能用于比较元素的金属性,B项错误;
C.单质与水反应,与水反应越剧烈说明置换出氢气越容易,金属性越强,C项符合题意;
D.金属性与失电子难易纯度有关,与失电子数目无关,比如Na的金属性很强,但是只失去一个电子,Al的金属性弱比Na的弱,但是失去3个电子,D不符合题意;
本题答案选C。
14.对反应A+B=AB来说,常温下按以下情况进行反应:①20 mL溶液中含A、B各0.01 mol;②50 ml溶液中含A、B各0.05 mol;③0.1 mol/L的A、B溶液各10 mL;④0.5mol/L的A、B溶液各50 mL,四者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是( )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①>②>④>③ D. ②>①>④>③
【答案】D
【解析】对于化学反应,反应物浓度越大,则反应速率越大,
①中含A、B浓度为:=0.5mol/L;②中含A、B的浓度为:=1mol/L;③含A、B的浓度为:0.05mol/L;④含A、B的浓度为:0.25mol/L;四者浓度的大小关系是②>①>④>③,则四者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是②>①>④>③;故选D。
15.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O>NH3>SiH4
B. 氢元素与其他元素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
C. 如图所示实验可证明元素的非金属性:Cl>C>Si
D. 用中文“”(ào)命名的第118号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七周期0族
【答案】C
【解析】A.非金属性O>N>Si,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O>NH3>SiH4,故不选A;
B.H与F、Cl等形成共价化合物,与Na、K等形成离子化合物,则氢元素与其他元素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故不选B;
C.利用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比较非金属性,HCl不是最高价含氧酸,则不能比较Cl、C的非金属性,故选C;
D.118号元素的核外有7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8,则118号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七周期0族,故不选D;
答案:C
16.M、N、P、E四种金属,已知:①M+N2+N+M2+;②M、P用导线连接放入硫酸氢钠溶液中,M表面有大量气泡逸出;③N、E用导线连接放入E的硫酸盐溶液中,电极反应为 E2++2e−E,N−2e−N2+。则这四种金属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 P>M>N>E B. E>N>M>P
C. P>N>M>E D. E>P>M>N
【答案】A
【解析】①M+N2+=N+M2+,可说明活泼性M>N;②M、P用导线连接放入硫酸氢钠溶液中,M表面有大量气泡,说明P为负极,M为正极,则活泼性P>M;③N、E用导线连接放入E的硫酸溶液中,电极反应为E2++2e-E,N-2e-N2+,说明N为负极,活泼性N>E;综上所述,则四种金属的活泼性顺序为P>M>N>E,故选A。
17.电化学气敏传感器可用于监测环境中NH3的含量,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NH3被氧化为常见无毒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溶液中OH-向电极a移动
B. 电极b上发生还原反应
C.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NH3-6e-+6OH-N2+6H2O
D. 理论上反应消耗的NH3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4
【答案】D
【解析】NH3被氧化为常见无毒物质即N2,则氨气在负极失去电子,电极反应式为:2NH3-6e-+6OH-N2+6H2O,在正极氧气得电子,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氢氧根离子在正极产生,在负极消耗,则溶液中OH-向电极a移动,A正确;电极b上发生还原反应,B正确;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NH3-6e-+6OH-N2+6H2O,C正确;由得失电子守恒计算,理论上反应消耗的NH3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D错误。答案选D。
二、填空题(共5题,共49分)
18.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②、⑥、⑧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2)④、⑦、⑧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 (用化学式表示)。
(3)As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其氢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4)Y由②、⑥、⑧三种元素组成,它的水溶液是生活中常见的消毒剂。As 可与Y的水溶液反应,产物有As的最高价含氧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当消耗l mol还原剂时,电子转移了_____mol。
【答案】(1). Cl->O2->Na+ (2). HClO4>H3PO4>H2CO3 (3). (4). AsH3 (5). 5NaClO+2As+3H2O2H3AsO4+5NaCl (6). 5
【解析】
【分析】(1)离子半径比较;
(2)非金属性的比较,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
【详解】(1)②⑥⑧代表的元素分别为Na、O、Cl。它们的离子分别为Na+、O2-、Cl-。Cl-有3个电子层,而Na+和O2-电子层只要2个,则Cl-的半径最大。Na+和O2-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则Na+半径小于O2-,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l->O2->Na+;
(2)④⑦⑧代表的元素分别为C、P、Cl,它们最高价含氧酸分别为H2CO3、H3PO4、HClO4。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HClO4的酸性比H3PO4的酸性强,H2CO3的酸性比H3PO4的酸性弱,排序为HClO4>H3PO4>H2CO3;
(3)As为33号元素,其各层电子数分别为2、8、18、5,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其与N同主族,氢化物与NH3类似,氢化物为AsH3;
(4)②⑥⑧分别是Na、O、Cl,Y的水溶液为常见的消毒剂,为NaClO。As可与NaClO反应得到H3AsO4,As的化合价升高,从0升高到+5,,则Cl的化合价降低,从+1到-1。化合价升降守恒,则As和NaClO的比例为2:5,根据原子守恒可以配平,方程式为5NaClO+2As+3H2O2H3AsO4+5NaCl。还原剂为As,其化合价从0升高到+5,则消耗1molAs,电子转移5mol。
19.在1x105Pa和298 K时,将1 mol气态AB分子分离成气态A原子和B原子所需要的能量称为A-B共价键的键能( kJ/mol)。下面是一些共价键的键能(已知氨分子中有3个等价的氮氢共价键):
共价键
H-H
N≡N
N-H
键能(kJ/mol)
436
945
391
(1)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判断工业合成氨的反应、N2(g)+3H2(g)2NH3(g)是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在298 K时,取1mol氮气和3mol氢气放入一密闭容器中,若在催化剂存在下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理论上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为Q1,Q1的数值是____。
(3)实际生产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为Q2,下列选项正确的是____(填选项代号)。
A.Q1>Q2 B.Q1
你作出此选择的原因是________。
【答案】(1). 放热 (2). 93kJ (3). A (4). 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在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1molN2和3molH2不能完全反应生成2molNH3,因而放出的热量小于93kJ
【解析】
【分析】(1)根据键能求解反应热;
(2)(3)可逆反应与反应热的关系。
【详解】(1)断开化学键需要吸收热量,需断开1molN≡N和3molH-H,共吸收945kJ+3×436kJ=2253kJ的能量,形成6molN-H键,释放6×391kJ=2346kJ的能量。释放的能量比吸收的能量多,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2)1molN2和3molH2可以生成2molNH3,则按照方程式释放2346kJ-2253kJ=93kJ。所以Q1的数值为93kJ;
(3)N2和H2反应为可逆反应。在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1molN2和3molH2不可能生成2molNH3,所以释放的热量比93kJ少,选A。
20.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另一种画法——塔式周期表,在上面标有部分族及部分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图上把过渡元素涂黑。_______
(2)已知A、B、C、D、E、F、G为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于序数依次增大。A与E、D与F分别同主族,E、F、G同周期;A与D形成化合物常温下为液态;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两倍。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如图塔式周期表相应位置标出上述属于碱金属和卤族元素的元素符号。____
②写出E与D形成含有非极性键化合物电子式 ______。
③这些元素形成的最简单氢化物中,属于18电子的分子有____(写化学式)
④A、D的单质和A、D、E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水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构成原电池,其中D的单质在___极发生反应,原电池反应中,A单质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这种电池相对于其它电池的优点是________。
【答案】(1). (2). (3). (4). HCl、H2S (5). 正 (6). H2-2e-+2OH-=2H2O (7). 无污染、能量转化率高
【解析】
【分析】(1)A与D形成的化合物常温下为液态,可以考虑为H2O,则A和D分别为H和O元素,A和E同主族,根据原子序数,E为Na。D和F为同主族,D为O,则F为S。F为S,G的原子序数比S的大,则G为Cl,B的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的两倍,则B为C。
【详解】(1)过渡元素在元素周期的第3列到第12列,共10列。在第ⅡA族和第ⅢA族之间,答案为;
(2)A与D形成的化合物常温下为液态,可以考虑为H2O,则A和D分别为H和O元素,A和E同主族,根据原子序数,E为Na。D和F为同主族,D为O,则F为S。F为S,G的原子序数比S的大,则G为Cl,B的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的两倍,则B为C。
①属于碱金属和卤族元素的有Na、Cl。位置如图;
②E和D能够形成的化合物有Na2O和Na2O2,含有非极性键的是Na2O2。其电子式为;
③18电子的物质有H2S、HCl;
④A和D的单质分别为氢气和氧气,A、D、E形成的离子化合物为NaOH,在一定条件下可构成原电池,O2在原电池的正极得到电子;H2在负极上失去电子生成H2O,电极方程式为H2-2e-+2OH-=2H2O。氢氧燃料电池相对于其他电池的优点是:产物为水,对环境无污染,而且燃料电池能量转化率高。
21.将气体A、B置于固定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 +B(g)2C(g)+2D(g)△H<0,反应进行到10s末,达到平衡,测得A的物质的量为1.8mol,B的物质的量为0.6mol,C的物质的量为0.8mol,则:
(1)用C表示10s内正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2)反应前A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3)10s末,生成物D的浓度为 ;
(4)平衡后,若改变下列条件,生成D的速率如何变化(用“增大”、“减小”或 “不变”填空)。
编号
改变的条件
生成D的速率
①
降低温度
②
增大A的浓度
③
使用催化剂
④
恒容下冲入Ne(不参与体系反应)
【答案】(7分)(每空1分)
(1)0.04mol·L-1·s-1(2)1.5 mol·L-1(3)0.4 mol·L-1(4)①减小②增大③增大④不变
【解析】试题分析: 3A(g) + B(g)2C(g)+2D(g)
起始: a b 0 0
变化: 1.2 0.4 0.8 0.8
平衡: a-1.2 b-0.4 0.8 0.8
(1)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表达式,
v(C)=0.8/(2×10)mol/(L·s)=0.04mol/(L·s);(2)a-1.2=1.8,a=3mol,反应前A的浓度为3/2mol·L-1=1.5mol·L-1;(3)D浓度为0.8/2mol·L-1=0.4mol·L-1;(4)①降低温度,反应速率都降低,即生成D的速率降低;②增大A的浓度,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生成D的速率增大;③使用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加快;④恒容状态下,充入非反应气体,组分浓度不变,化学反应速率不变。
22.现有A、B、C、D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A分别与B、C、D结合生成甲、乙、丙三种化合物,且甲、乙、丙三分子均为10电子粒子,C、D结合生成化合物丁。有关元素的单质和甲、乙、丙、丁四种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根据以上条件可以确定A、B、C、D四种元素中的三种元素。不能被确定的第四种元素是____(填A、B、C、D中的一种)。
(2)依据下列条件可以进一步确定上述第四种元素:①甲与丙以及乙与丙均能够发生反应;②甲、丙都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据此,写出C+丙=乙+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NH3•H2O的电离方程式为NH3•H2ONH4++OH-,试判断NH3溶于水后形成的NH3•H2O的合理结构 ________(填字母代号)。
【答案】(1). D (2). 4NH3+5O24NO+6H2O (3). (b)
【解析】
【分析】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A分别与B、C、D结合生成甲、乙、丙三种化合物,且甲、乙、丙均为10电子粒子,C、D结合生成化合物丁。乙和B单质反应生成C单质和化合物甲,反应是置换反应,因为甲、乙、丙所含质子数相同,则可初步确定A是氢元素。由B可置换C,可确定B是氟元素,C是氧元素,所以D应该是碳元素或氮元素。如果确定B是氯元素,C是硫元素,则D为磷元素或硅元素。这与“C、D两元素形成丁”和“C单质与丙反应生成丁和乙”矛盾。故A是H元素,B是F元素,C是O元素,D是N或C元素。甲是HF,乙是H2O,丙是NH3或CH4,丁是NO或CO2。
【详解】(1)根据分析,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A分别与B、C、D结合生成甲、乙、丙三种化合物,且甲、乙、丙均为10电子粒子,C、D结合生成化合物丁。乙和B单质反应生成C单质和化合物甲,反应是置换反应,因为甲、乙、丙所含质子数相同,则可初步确定A是氢元素。由B可置换C,可确定B是氟元素,C是氧元素,所以D应该是碳元素或氮元素。如果确定B是氯元素,C是硫元素,则D为磷元素或硅元素。这与“C、D两元素形成丁”和“C单质与丙反应生成丁和乙”矛盾。故A是H元素,B是F元素,C是O元素,D是N或C元素。所以D元素不能确定;
(2) 甲与丙的反应,为HF与NH3的反应,乙与丙的反应为氨气与水的反应,则丙为NH3。反应为4NH3+5O24NO+6H2O;
(3)NH3·H2O电离生成NH4+和OH-,则H2O的氢应与N相连,才能够电离出NH4+;所以合理的图为b。
本试卷满分 100分 考试时间 90分钟 命题人 王桂萍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 12 H 1 O 16 N 14 S 32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51分)
1.下列关于充电电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充电电池的化学反应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
B. 充电电池可以无限制地反复放电、充电
C. 充电是使放电时的氧化还原反应逆向进行
D. 较长时间不使用电器时,最好从电器中取出电池,并妥善存放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可充电电池的化学反应原理中有化合价的变化,所以是氧化还原反应,A正确;B. 充电电池属于二次电池,但是并不是可以无限次数地反复充电放电,B错误;C.充电过程和放电过程属于互逆的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C正确;D.如果电器较长时间不再使用,最好将电池取出并防御低温、干燥的地方,否则即使用电器关掉,系统也会使电池有一个低电流输出,会缩短电池的使用寿命,D正确,答案选B。
2.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 其中错误的是( )
A. 硫化氢比硒(Se)化氢稳定 B. 铍(Be)的原子失电子能力比镁弱
C. 砹(At)的氢化物稳定 D. 氢氧化锶[Sr(OH)2]比氢氧化钙的碱性强
【答案】C
【解析】A.同主族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从上到下依次减弱,S和Se同主族,H2S的稳定性比H2Se的强,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同主族金属元素的金属性从上到下依次增强,金属性表示元素失去电子的能力。Mg的金属性比Be的强,Be失电子能力较镁弱,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同主族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从上到下依次减弱,非金属性越弱,非金属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差。At是第ⅦA族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弱的元素,其气态氢化物最不稳定。C项错误,符合题意;
D.同主族金属元素金属性从上到下依次增强,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即碱的碱性越强。Sr的金属性比Ga强,则氢氧化锶比氢氧化钙的碱性强,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本题答案选C。
3.金刚石和石墨是碳元素的两种结构不同的单质(同素异形体)。在100kPa时,1 mol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l.895kJ的热能。据此,试判断在100 kPa压强下,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B. 1 mol石墨比l mol金刚石的总能量低
C. 1 mol石墨比l mol金刚石的总能量高
D. 1 mol石墨中的总键能比1mol金刚石中的总键能低
【答案】B
【解析】可以写出热化学方程式C(s,石墨,)=C(s,金刚石) △H=+1.895kJ·mol-1。石墨转化为金刚石,需要吸收能量,1mol石墨的总能量比1mol金刚石的总能量低。
A.物质的能量越低越稳定,石墨的能量低,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A项错误;
B.石墨转化为金刚石为吸热反应,则1 mol石墨比l mol金刚石的总能量低,B项正确;
C.石墨转化为金刚石为吸热反应,则1 mol石墨比l mol金刚石的总能量低,C项错误;
D.化学反应中,断开化学键要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释放能量,石墨转化为金刚石为吸热反应,则断键吸收的能量比形成键释放的能量多,石墨的总键能比较高,D项错误;
本题答案选B。
4.下列有关氢化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稳定性:H2S
【答案】A
【解析】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更强。F的非金属性比S的强,则HF的稳定性比H2S的强,A项正确;
B.HCl为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为,B项错误;
C.1个D2O分子,1个D原子中有1个中子,1个O原子有8个中子,则1个D2O分子中共1×2+8=10个中子,C项错误;
D.卤化氢中,HF由于分子间可形成氢键,其沸点最高,D项错误;
本题答案选A。
5.C、CO、CH4、C2H5OH是常用的燃料,它们每1mol分别完全燃烧生成CO2(g)及H2O(l)时,放出的热量依次为393.5kJ、283.0kJ、890.3kJ、1 366.8kJ。相同质量的这4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多的是( )
A. C B. CO C. CH4 D. C2H5OH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设4种燃料的质量为m,则n(C)=" m/12" mol,n(CO)=" m/28" mol ,n(CH4)=" m/16" mol ,n(C2H5OH)=" m/46" mol,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C为m/12×393.5kJ="32.8m" kJ,CO为m/28×283.0 kJ="10.1m" kJ
CH4为m/16×890.3 kJ="55.6m" kJ,C2H5OH为m/46×1366.8 kJ="29.7m" kJ,故C正确。
6.A原子的质量为ag,12C原子的质量为bg,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a/b B. mgA原子的物质的量为(m/aNA)mol
C. 该原子摩尔质量为aNAg D. ng该A原子所含的中子数与质子数相等
【答案】B
【解析】A.一个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其1个原子的质量与1个12C原子的1/12的比值。则该原子的其相对原子质量,但是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不一定为12a/b,因为A元素可能有多种原子,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各核素的平均值,A项错误;
B.有mgA原子,1个A原子的质量为ag。可以求出mgA原子所具有A原子的数目,N=m/a。根据,B项正确;
C.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C项错误;
D.无法得知A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是否相等,D项错误;
本题答案选B。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吸热反应发生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从外界获得能量,放热反应发生过程中不需要外界能量
B. 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要由反应物、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
C. 若反应A(g)B(g)是放热的,说明A物质比B物质稳定,分子内共价键键能A比B大
D. 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放出的热量不同
【答案】B
【解析】A.吸热反应发生过程中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能量,但是放热反应过程中往往开始需要吸收能量,比如H2和O2需要点燃,此过程需要吸收能量,A项错误;
B.一个化学反应是吸热的还是放热的,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B项正确;
C.一般情况下,物质能量越低越稳定,A转化成B是放热的,A的能量更高,A更不稳定,C项错误;
D.一个反应的热效应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差,与反应条件无关,D项错误;
本题答案选B。
8.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不相符合的是( )
A. 图甲表示燃料燃烧反应的能量变化
B. 图乙表示酶催化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
C. 图丙表示除去氧化膜的镁条投入到稀盐酸中,反应速率v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
D. 图丁表示某温度下V1mLl.0 mol/L HC1溶液和V2 mL1.5mol/L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溶液温度随V1的变化趋势(V1+V2=50mL)
【答案】A
【解析】A.燃烧为放热反应,反应物的能量比生成物的能量低,A项错误,符合题意;
B.酶催化存在最适宜的温度,在适宜的温度酶的催化活性最高,化学反应速率最快。温度低于或者高于最适温度,化学速率都减慢,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Mg和HCl反应为放热反应,开始反应时,反应放热且H+浓度较大,影响速率的主要因素为温度,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随着反应的进行,H+浓度降低,影响速率的主要因素为H+浓度,H+浓度降低,化学反应速率减慢,C项图像符合,正确,不符合题意;
D.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温度最高。则酸碱的物质的量相同,V1mL×l.0 mol/L =V2 mL×1.5mol/L,V1:V2=3:2。总体积为50mL,则温度最高的点V1=30mL。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本题答案选A。
9.有人认为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IA族的氢元素也可放在第ⅦA族,下列物质能支持这种观点的是( )
A. HI B. NH4+ C. H2O2 D. LiH
【答案】D
【解析】H元素也可放在ⅦA族,因为H元素具有卤素相似的性质,比如卤素元素在化合价中常见的化合物为-1。
A.HI中H元素的化合价为+1,与卤素不类似,A项不符合题意;
B.NH4+中H元素的化合价为+1,与卤素不类似,B项不符合题意;
C.H2O2中H的化合价为+1,与卤素不类似,C项不符合题意;
D.LiH中H的化合价为-1,与卤素类似,D项符合题意;
本题答案选D。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短周期主族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不一定都等于该元素所属族的序数
B. 除短周期外,其他周期均有18种元素
C. 副族元素中有非金属元素
D. 碱金属元素是指第ⅠA族的所有元素
【答案】A
【解析】A.短周期主族元素F没有正价,最高价为0,不等于所属主族序数,A项正确;
B.第六周期有32种元素,B项错误;
C.副族元素均为金属元素,没有非金属元素,C项错误;
D.第ⅠA族中含有H元素,H不属于碱金属,D项错误;
本题答案选A。
11.图1是锌铜原电池示意图。图2中x轴表示实验时流入正极电子的物质的量,y轴表示( )
A. 铜棒的质量 B. c(H+)
C. c(Zn2+) D. c(SO42-)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该装置构成原电池,锌的金属性强于铜,Zn是负极,Cu是正极。A、在正极Cu上溶液中的H+获得电子变为氢气,Cu棒的质量不变,A错误;B、由于反应不断消耗H+,所以溶液的c(H+)逐渐降低,B正确;C、由于Zn是负极,不断发生反应Zn-2e-=Zn2+,所以溶液中c(Zn2+)增大,C错误;D/SO42-不参加反应,其浓度不变,D错误。答案选B。
12.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A. 硅太阳能电池工作时,光能转化成电能
B. 锂离子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C.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D. 葡萄糖为人类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时,化学能转化成热能
【答案】A
【解析】A.太阳能电池直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不属于化学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A符合题意;
B.锂离子电池放电时候,正极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B项不符合题意;
C.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产生O2,元素从化合态转化为游离态,化合价发生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C项不符合题意;
D.葡萄糖在人体内被氧化时要消耗O2,生成CO2和水,化合价发生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D项不符合题意;
本题答案选A。
13.下列可作为比较金属性强弱的依据的是( )
A. 自然界中的含量
B. 相应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
C. 单质与水反应的难易程度
D. 单质与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
【答案】C
【解析】A.自然界中含量最多的金属Al的金属性比Na弱,金属性与自然界中的含量无关,A项不符合题意;
B.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不能用于比较元素的金属性,B项错误;
C.单质与水反应,与水反应越剧烈说明置换出氢气越容易,金属性越强,C项符合题意;
D.金属性与失电子难易纯度有关,与失电子数目无关,比如Na的金属性很强,但是只失去一个电子,Al的金属性弱比Na的弱,但是失去3个电子,D不符合题意;
本题答案选C。
14.对反应A+B=AB来说,常温下按以下情况进行反应:①20 mL溶液中含A、B各0.01 mol;②50 ml溶液中含A、B各0.05 mol;③0.1 mol/L的A、B溶液各10 mL;④0.5mol/L的A、B溶液各50 mL,四者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是( )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①>②>④>③ D. ②>①>④>③
【答案】D
【解析】对于化学反应,反应物浓度越大,则反应速率越大,
①中含A、B浓度为:=0.5mol/L;②中含A、B的浓度为:=1mol/L;③含A、B的浓度为:0.05mol/L;④含A、B的浓度为:0.25mol/L;四者浓度的大小关系是②>①>④>③,则四者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是②>①>④>③;故选D。
15.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O>NH3>SiH4
B. 氢元素与其他元素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
C. 如图所示实验可证明元素的非金属性:Cl>C>Si
D. 用中文“”(ào)命名的第118号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七周期0族
【答案】C
【解析】A.非金属性O>N>Si,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O>NH3>SiH4,故不选A;
B.H与F、Cl等形成共价化合物,与Na、K等形成离子化合物,则氢元素与其他元素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故不选B;
C.利用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比较非金属性,HCl不是最高价含氧酸,则不能比较Cl、C的非金属性,故选C;
D.118号元素的核外有7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8,则118号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七周期0族,故不选D;
答案:C
16.M、N、P、E四种金属,已知:①M+N2+N+M2+;②M、P用导线连接放入硫酸氢钠溶液中,M表面有大量气泡逸出;③N、E用导线连接放入E的硫酸盐溶液中,电极反应为 E2++2e−E,N−2e−N2+。则这四种金属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 P>M>N>E B. E>N>M>P
C. P>N>M>E D. E>P>M>N
【答案】A
【解析】①M+N2+=N+M2+,可说明活泼性M>N;②M、P用导线连接放入硫酸氢钠溶液中,M表面有大量气泡,说明P为负极,M为正极,则活泼性P>M;③N、E用导线连接放入E的硫酸溶液中,电极反应为E2++2e-E,N-2e-N2+,说明N为负极,活泼性N>E;综上所述,则四种金属的活泼性顺序为P>M>N>E,故选A。
17.电化学气敏传感器可用于监测环境中NH3的含量,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NH3被氧化为常见无毒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溶液中OH-向电极a移动
B. 电极b上发生还原反应
C.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NH3-6e-+6OH-N2+6H2O
D. 理论上反应消耗的NH3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4
【答案】D
【解析】NH3被氧化为常见无毒物质即N2,则氨气在负极失去电子,电极反应式为:2NH3-6e-+6OH-N2+6H2O,在正极氧气得电子,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氢氧根离子在正极产生,在负极消耗,则溶液中OH-向电极a移动,A正确;电极b上发生还原反应,B正确;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NH3-6e-+6OH-N2+6H2O,C正确;由得失电子守恒计算,理论上反应消耗的NH3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D错误。答案选D。
二、填空题(共5题,共49分)
18.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②、⑥、⑧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2)④、⑦、⑧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 (用化学式表示)。
(3)As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其氢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4)Y由②、⑥、⑧三种元素组成,它的水溶液是生活中常见的消毒剂。As 可与Y的水溶液反应,产物有As的最高价含氧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当消耗l mol还原剂时,电子转移了_____mol。
【答案】(1). Cl->O2->Na+ (2). HClO4>H3PO4>H2CO3 (3). (4). AsH3 (5). 5NaClO+2As+3H2O2H3AsO4+5NaCl (6). 5
【解析】
【分析】(1)离子半径比较;
(2)非金属性的比较,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
【详解】(1)②⑥⑧代表的元素分别为Na、O、Cl。它们的离子分别为Na+、O2-、Cl-。Cl-有3个电子层,而Na+和O2-电子层只要2个,则Cl-的半径最大。Na+和O2-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则Na+半径小于O2-,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l->O2->Na+;
(2)④⑦⑧代表的元素分别为C、P、Cl,它们最高价含氧酸分别为H2CO3、H3PO4、HClO4。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HClO4的酸性比H3PO4的酸性强,H2CO3的酸性比H3PO4的酸性弱,排序为HClO4>H3PO4>H2CO3;
(3)As为33号元素,其各层电子数分别为2、8、18、5,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其与N同主族,氢化物与NH3类似,氢化物为AsH3;
(4)②⑥⑧分别是Na、O、Cl,Y的水溶液为常见的消毒剂,为NaClO。As可与NaClO反应得到H3AsO4,As的化合价升高,从0升高到+5,,则Cl的化合价降低,从+1到-1。化合价升降守恒,则As和NaClO的比例为2:5,根据原子守恒可以配平,方程式为5NaClO+2As+3H2O2H3AsO4+5NaCl。还原剂为As,其化合价从0升高到+5,则消耗1molAs,电子转移5mol。
19.在1x105Pa和298 K时,将1 mol气态AB分子分离成气态A原子和B原子所需要的能量称为A-B共价键的键能( kJ/mol)。下面是一些共价键的键能(已知氨分子中有3个等价的氮氢共价键):
共价键
H-H
N≡N
N-H
键能(kJ/mol)
436
945
391
(1)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判断工业合成氨的反应、N2(g)+3H2(g)2NH3(g)是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在298 K时,取1mol氮气和3mol氢气放入一密闭容器中,若在催化剂存在下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理论上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为Q1,Q1的数值是____。
(3)实际生产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为Q2,下列选项正确的是____(填选项代号)。
A.Q1>Q2 B.Q1
【答案】(1). 放热 (2). 93kJ (3). A (4). 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在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1molN2和3molH2不能完全反应生成2molNH3,因而放出的热量小于93kJ
【解析】
【分析】(1)根据键能求解反应热;
(2)(3)可逆反应与反应热的关系。
【详解】(1)断开化学键需要吸收热量,需断开1molN≡N和3molH-H,共吸收945kJ+3×436kJ=2253kJ的能量,形成6molN-H键,释放6×391kJ=2346kJ的能量。释放的能量比吸收的能量多,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2)1molN2和3molH2可以生成2molNH3,则按照方程式释放2346kJ-2253kJ=93kJ。所以Q1的数值为93kJ;
(3)N2和H2反应为可逆反应。在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1molN2和3molH2不可能生成2molNH3,所以释放的热量比93kJ少,选A。
20.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另一种画法——塔式周期表,在上面标有部分族及部分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图上把过渡元素涂黑。_______
(2)已知A、B、C、D、E、F、G为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于序数依次增大。A与E、D与F分别同主族,E、F、G同周期;A与D形成化合物常温下为液态;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两倍。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如图塔式周期表相应位置标出上述属于碱金属和卤族元素的元素符号。____
②写出E与D形成含有非极性键化合物电子式 ______。
③这些元素形成的最简单氢化物中,属于18电子的分子有____(写化学式)
④A、D的单质和A、D、E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水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构成原电池,其中D的单质在___极发生反应,原电池反应中,A单质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这种电池相对于其它电池的优点是________。
【答案】(1). (2). (3). (4). HCl、H2S (5). 正 (6). H2-2e-+2OH-=2H2O (7). 无污染、能量转化率高
【解析】
【分析】(1)A与D形成的化合物常温下为液态,可以考虑为H2O,则A和D分别为H和O元素,A和E同主族,根据原子序数,E为Na。D和F为同主族,D为O,则F为S。F为S,G的原子序数比S的大,则G为Cl,B的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的两倍,则B为C。
【详解】(1)过渡元素在元素周期的第3列到第12列,共10列。在第ⅡA族和第ⅢA族之间,答案为;
(2)A与D形成的化合物常温下为液态,可以考虑为H2O,则A和D分别为H和O元素,A和E同主族,根据原子序数,E为Na。D和F为同主族,D为O,则F为S。F为S,G的原子序数比S的大,则G为Cl,B的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的两倍,则B为C。
①属于碱金属和卤族元素的有Na、Cl。位置如图;
②E和D能够形成的化合物有Na2O和Na2O2,含有非极性键的是Na2O2。其电子式为;
③18电子的物质有H2S、HCl;
④A和D的单质分别为氢气和氧气,A、D、E形成的离子化合物为NaOH,在一定条件下可构成原电池,O2在原电池的正极得到电子;H2在负极上失去电子生成H2O,电极方程式为H2-2e-+2OH-=2H2O。氢氧燃料电池相对于其他电池的优点是:产物为水,对环境无污染,而且燃料电池能量转化率高。
21.将气体A、B置于固定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 +B(g)2C(g)+2D(g)△H<0,反应进行到10s末,达到平衡,测得A的物质的量为1.8mol,B的物质的量为0.6mol,C的物质的量为0.8mol,则:
(1)用C表示10s内正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2)反应前A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3)10s末,生成物D的浓度为 ;
(4)平衡后,若改变下列条件,生成D的速率如何变化(用“增大”、“减小”或 “不变”填空)。
编号
改变的条件
生成D的速率
①
降低温度
②
增大A的浓度
③
使用催化剂
④
恒容下冲入Ne(不参与体系反应)
【答案】(7分)(每空1分)
(1)0.04mol·L-1·s-1(2)1.5 mol·L-1(3)0.4 mol·L-1(4)①减小②增大③增大④不变
【解析】试题分析: 3A(g) + B(g)2C(g)+2D(g)
起始: a b 0 0
变化: 1.2 0.4 0.8 0.8
平衡: a-1.2 b-0.4 0.8 0.8
(1)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表达式,
v(C)=0.8/(2×10)mol/(L·s)=0.04mol/(L·s);(2)a-1.2=1.8,a=3mol,反应前A的浓度为3/2mol·L-1=1.5mol·L-1;(3)D浓度为0.8/2mol·L-1=0.4mol·L-1;(4)①降低温度,反应速率都降低,即生成D的速率降低;②增大A的浓度,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生成D的速率增大;③使用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加快;④恒容状态下,充入非反应气体,组分浓度不变,化学反应速率不变。
22.现有A、B、C、D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A分别与B、C、D结合生成甲、乙、丙三种化合物,且甲、乙、丙三分子均为10电子粒子,C、D结合生成化合物丁。有关元素的单质和甲、乙、丙、丁四种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根据以上条件可以确定A、B、C、D四种元素中的三种元素。不能被确定的第四种元素是____(填A、B、C、D中的一种)。
(2)依据下列条件可以进一步确定上述第四种元素:①甲与丙以及乙与丙均能够发生反应;②甲、丙都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据此,写出C+丙=乙+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NH3•H2O的电离方程式为NH3•H2ONH4++OH-,试判断NH3溶于水后形成的NH3•H2O的合理结构 ________(填字母代号)。
【答案】(1). D (2). 4NH3+5O24NO+6H2O (3). (b)
【解析】
【分析】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A分别与B、C、D结合生成甲、乙、丙三种化合物,且甲、乙、丙均为10电子粒子,C、D结合生成化合物丁。乙和B单质反应生成C单质和化合物甲,反应是置换反应,因为甲、乙、丙所含质子数相同,则可初步确定A是氢元素。由B可置换C,可确定B是氟元素,C是氧元素,所以D应该是碳元素或氮元素。如果确定B是氯元素,C是硫元素,则D为磷元素或硅元素。这与“C、D两元素形成丁”和“C单质与丙反应生成丁和乙”矛盾。故A是H元素,B是F元素,C是O元素,D是N或C元素。甲是HF,乙是H2O,丙是NH3或CH4,丁是NO或CO2。
【详解】(1)根据分析,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A分别与B、C、D结合生成甲、乙、丙三种化合物,且甲、乙、丙均为10电子粒子,C、D结合生成化合物丁。乙和B单质反应生成C单质和化合物甲,反应是置换反应,因为甲、乙、丙所含质子数相同,则可初步确定A是氢元素。由B可置换C,可确定B是氟元素,C是氧元素,所以D应该是碳元素或氮元素。如果确定B是氯元素,C是硫元素,则D为磷元素或硅元素。这与“C、D两元素形成丁”和“C单质与丙反应生成丁和乙”矛盾。故A是H元素,B是F元素,C是O元素,D是N或C元素。所以D元素不能确定;
(2) 甲与丙的反应,为HF与NH3的反应,乙与丙的反应为氨气与水的反应,则丙为NH3。反应为4NH3+5O24NO+6H2O;
(3)NH3·H2O电离生成NH4+和OH-,则H2O的氢应与N相连,才能够电离出NH4+;所以合理的图为b。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