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02 备战2021年高考化学之突破物质结构性质与工艺流程题-突破非金属及其化合物(题型精练)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47911/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突破02 备战2021年高考化学之突破物质结构性质与工艺流程题-突破非金属及其化合物(题型精练)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47911/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突破02 备战2021年高考化学之突破物质结构性质与工艺流程题-突破非金属及其化合物(题型精练)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4791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突破02 备战2021年高考化学之突破物质结构性质与工艺流程题-突破非金属及其化合物(题型精练)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4791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突破02 备战2021年高考化学之突破物质结构性质与工艺流程题-突破非金属及其化合物(题型精练)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4791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突破02 备战2021年高考化学之突破物质结构性质与工艺流程题-突破非金属及其化合物(题型精练)
展开突破02 重要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限时:20分钟
1.(2019·浙江4月选考,20)在温热气候条件下,浅海地区有厚层的石灰石沉积,而深海地区却很少。下列解析不正确的是( )
A.与深海地区相比,浅海地区水温较高,有利于游离的CO2增多、石灰石沉积
B.与浅海地区相比,深海地区压强大,石灰石岩层易被CO2溶解,沉积少
C.深海地区石灰石岩层的溶解反应为:CaCO3(s)+H2O(l)+CO2(aq)===Ca(HCO3)2(aq)
D.海水呈弱碱性,大气中CO2浓度增加,会导致海水中CO浓度增大
【答案】 D
【解析】 与深海地区相比,浅海地区水温较高,CO2在海水中溶解度小,有利于游离的CO2增多,石灰石沉积,A项正确;与浅海地区相比,深海地区压强大,CO2溶解度大,石灰石岩层易被CO2溶解,沉积少,B项正确;题给反应为石灰石岩层的溶解反应,C项正确;大气中CO2浓度增加,会导致海水中CO转化为HCO,导致CO浓度减小,D项错误,故选D。
2.(2019·浙江4月选考,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液氯可以储存在钢瓶中
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的水合物
C.天然石英和水晶的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硅
D.硫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有硫单质、硫化物和硫酸盐等
【答案】 B
【解析】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而甲烷水合物是可燃冰的主要成分,B项错误。
3.针对下列实验现象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用同一针筒先后抽取80 mL氯气、20 mL水,振荡,气体完全溶解,溶液变为黄绿色
B.在表面皿中加入少量胆矾,再加入3 mL浓硫酸,搅拌,固体由蓝色变白色
C.向二氧化硫水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再滴加双氧水,产生白色沉淀
D.将点燃后的镁条伸入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镁条剧烈燃烧,有白色、黑色固体生成
【答案】 A
【解析】 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约溶解2体积的氯气,故20 mL水只能溶解大约40 mL的氯气,A项错误;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将CuSO4·5H2O转化为CuSO4,固体由蓝色变为白色,B项正确;双氧水将含+4价硫元素的微粒氧化为SO,SO与BaCl2反应生成BaSO4沉淀,C项正确;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MgO和C,D项正确,故选A。
4.(2019·江苏化学,9)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
A.NaCl(aq)Cl2(g)FeCl2(s)
B.MgCl2(aq)Mg(OH)2(s)MgO(s)
C.S(s)SO3(g)H2SO4(aq)
D.N2(g)NH3(g)Na2CO3(s)
【答案】 B
【解析】 A项,Cl2与Fe发生反应生成FeCl3,错误;B项,MgCl2与Ca(OH)2发生反应生成Mg(OH)2沉淀,煅烧Mg(OH)2生成MgO固体,正确;C项,S在O2中燃烧只能生成SO2,错误;D项,NH3、CO2和NaCl溶液反应生成NaH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CO2+NaCl+H2O===NaHCO3↓+NH4Cl,错误。
5.(2018·江苏化学,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Na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
B.SiO2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光导纤维
C.Al2O3是两性氧化物,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D.CaO能与水反应,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答案】 D
【解析】 NaHCO3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是因为NaHCO3可以与胃酸中的HCl反应,而不是因为其受热易分解,A项错误;SiO2用作光导纤维,不是因为其熔点高硬度大,而是因为其具有较强的传导能力,B项错误;Al2O3用作耐高温材料是因为其熔点高,C项错误;CaO可以吸水,故可作食品干燥剂,D项正确。
6.绿水青山是习近平总书记构建美丽中国的伟大构想,某工厂拟综合处理含NH废水和工业废气(主要含N2、CO2、SO2、NO、CO,不考虑其他成分),设计了如下流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1中主要含有CaCO3、CaSO3
B.X可以是空气,且需过量
C.捕获剂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
D.处理含NH废水时,发生的反应为:NH+5NO+4H+===6NO↑+4H2O
【答案】 C
【解析】 固体还包括过量的Ca(OH)2,A错;通入空气不能过量,不然会生成NO,B错;通过分析,气体2为一氧化碳和氮气的混合气体,氮气无污染,所以捕获气体为一氧化碳,C项正确;铵根离子和亚硝酸根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氮气,方程式为NH+NO===N2↑+2H2O,D错。
7.一种借用CeO2/CeO2-δ的转化,利用CO2和H2O合成燃料的途径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上述转化的实质是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B.若得到三种产物H2、CO、CH4各1 mol,共放出O2为1 mol
C.利用上述转化有利于遏制温室效应
D.上述转化过程中涉及的反应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 B
【解析】 B项中氧原子不守恒,故不正确;C项,图示中CO2被转化,能遏制温室效应,正确;上述转化过程每步变化中均有单质生成,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正确。
8.某工厂的废液中含有CCl4、I2、I-等物质,其提取碘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还原过程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I2+H2O===2I-+SO+2H+
B.操作X的名称为分液
C.用淀粉检验所富集碘的溶液中是否含有I-
D.氧化过程通入Cl2是为了提取碘
【答案】 C
【解析】 SO可将I2还原为I-,CCl4与水溶液互不相溶,A、B均正确;淀粉遇I2变蓝,C错误;D项发生反应为2I-+Cl2===I2+2Cl-,正确。
9.三元WO3/C3N4/Ni(OH)x光催化剂产氢机理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EOA→TEOA+为还原反应
B.Ni(OH)x降低了H+→H2的活化能
C.能量转化形式为太阳能→电能→化学能
D.WO3没有参与制氢反应过程
【答案】 B
【解析】 TEOA→TEOA+为失去电子的反应,是氧化反应,故A项错误;如图所示,Ni(OH)x是H+→H2的催化剂,故其可以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故B项正确;如图所示,能量转化形式为太阳能→化学能,故C项错误;如图所示WO3作为催化剂,参与了制氢反应过程,故D项错误。
10自然界中氮元素部分循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①~⑥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反应①②⑤均属于氮的固定
C.反应⑥的离子方程式为NH+NO===N2↑+2H2O
D.向水体中大量排放NH及NO能引起水质恶化
【答案】 B
【解析】 上述六步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变化,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项正确;氮从游离态到化合态属于氮的固定,图中只有⑤属于氮的固定,故B项错误;由图示知,两者发生归中反应,故C项正确;氮是植物的营养元素,过量排放使水体富营养化,会导致水生植物疯狂增殖、水体缺氧,从而使水质恶化,故D项正确。
11.Ge的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有如图转化。已知0<n<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能最终转变为太阳能
B.温度低于1 050 ℃时,GeO2比GeO2-n稳定
C.在过程1中GeO2只起还原剂的作用
D.两步反应均属于分解反应
【答案】 B
【解析】 根据转化关系图可判断相当于在GeO2催化作用下,利用太阳能把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因此是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A项错误;温度低于1 050 ℃时GeO2-n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GeO2,GeO2比GeO2-n稳定,B项正确;在过程1中GeO2分解,GeO2既是还原剂也是氧化剂,C项错误;过程2不属于分解反应,D项错误。
12.如图为海水综合利用的联合工业体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等
B.加碘食盐通常是在食盐中加入碘酸钾
C.从海水中提取溴单质的过程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D.工业上常通过电解氯化镁溶液得到金属镁
【答案】 D
【解析】 海水淡化的常用方法有蒸馏法、电渗析法和离子交换法等,A项说法正确;通常向食盐中加入碘酸钾以达到补碘的目的,B项说法正确;海水中含有Br-,提取溴单质需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项说法正确;金属镁是通过电解熔融MgCl2得到的,而不是电解MgCl2溶液,D项说法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