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甘肃省白银市第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4503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甘肃省白银市第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4503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甘肃省白银市第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4503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甘肃省白银市第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展开甘肃省白银市第九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60分,每题1分)
嫦娥五号”是我国首颗地月采样往返探测器,拟于2018年从海南文昌航天中心发射升空,自动完成月面样品采集,并带上约2千克的月壤返回地球。据此完成1--3
1.下列关于天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文昌发射中心的“嫦娥五号”是天体
B. 奔月过程中的“嫦娥五号”属于天体
C月面采样的“嫦娥五号”是天体
D. 由探测器带回地球的月壤样品是天体
2.“嫦娥五号”探月往返的宇宙空间,不属于( )
A. 地月系 B. 太阳系 C. 银河系 D. 河外星系
3.地球和月球表面的自然环境,都有( )
A. 昼夜交替的现象 B. 适宜的温度条件
C. 适合生物的大气 D. 液态水的存在
4.地球存在生命的直接原因有( )
①适宜的温度 ②适中的体积和质量
③适中的日地距离 ④适于呼吸的大气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5.太阳大气某层有时会出现一些突然增大、增亮的斑块,该太阳活动是
A. 黑子 B. 耀斑 C. 日珥 D. 太阳风
6.下列有关太阳外部圈层与其活动组合正确的是 ( )
A. 日冕层——黑子 B. 色球层——耀斑
C. 光球层——日珥 D. 光球层——太阳风
7.下列省区太阳能最丰富的是( )
A. 浙江省 B. 黑龙江省 C. 四川省 D. 西藏自治区
8.太阳活动最主要的标志是:( )
A. 黑子和日珥 B. 黑子和耀斑
C. 耀斑和太阳风 D. 日珥和太阳风
数九又称冬九九,是一种汉族民间节气。数九从每年冬至开始,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回答9--10各题。
9. “九尽桃花开”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 )
A. 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向北移 B. 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向南移
C. 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向北移 D. 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向南移
10. “数九”期间,我国北方( )
A. 昼长夜短,且昼长变长 B. 昼短夜长,昼长变短
C. 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变小 D. 日出时间不断提前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为每年11月7-8日之间。据此
完成11--13小题。
11. 立冬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位于图2中的( )
A. d→a B. a→b C. b→c D. c→d
12. 立冬到冬至,关于地球公转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越来越快 B. 越来越慢 C. 先变慢后变快 D. 先变快后变慢
13. 立冬到冬至,嘉峪关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为( )
A. 白昼越来越长 B. 白昼越来越短
C. 一直昼夜等长 D. 昼短夜长且昼渐长
14.对某地(30°E、20°N)的正确描述是( )
A. 属热带地区,但无太阳直射现象 B. 一年中有两次直射机会
C. 属于温带地区,得到热量较少 D. 有极昼极夜现象,但时间不长
15.面是某同学画的不同角度观察地球自转方向的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16.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方向的是(虚线为运动方向,实线为偏转方向)
A. B. C. D.
17.图的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
A. B C. D.
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完成18--21各题。
18.对图中的描述,正确的是( )
A.A表示纵波 B.D表示古登堡界面
C.G表示地幔 D.G的物质形态为液态
19.目前科学界认为引起地表火山喷发的岩浆主要来源于( )
A.地壳 B.地核 C.内核 D.上地幔
20.石圈的范围是指:( )
A.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B. 地壳和上地幔
C. 软流层及其以上部分 D. 地壳
21.波和纵波在向下通过古登堡界面时传播速度发生的显著变化是( )
A. S波、P波都明显增加 B. S波完全消失,P波突然下降
C. S波、P 波都明显下降 D. P波完全消失,S波突然下降
22.北半球近地面风向模式图中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是( )
A.① B. ② C.③ D.④
23.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 ( )
A. 地面的冷热不均 B. 地转偏向力
C. 水平气压梯度力 D. 太阳辐射的强弱差异
读“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面24--25小题。
24.图中箭头②比①细的主要原因是( )
A. 大气逆辐射 B. 地面反射C. 大气削弱作用 D. 地面削弱作用
25.利用人造烟雾可以防御霜冻,因为人造烟雾能使( )
A. ①减弱 B. ②增强 C. ③减弱 D. ④增强
26.下列图中,能正确反映热力环流原理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下图为某地等压线分布图,图中箭头代表甲地空气的受力情况和风向,据图回答27—28
题。
27. 图中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箭头是( )
A. A B. B C. C D. D
28. 图中甲地的风向是( )
A.西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东南风
29.在赤道和南纬30°之间的纬度带,许多海岛上的树被定向风吹的像扫帚一样,形成
一种绝妙的风向标,其树冠的倾斜方向是( )
A. 西北 B. 西南 C. 东南 D. 东北
下图为某半球气压带(阴影部分)、风带(箭头袁示风向)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30—31
各题。
30.甲风带的风向为( )
A. 东南风 B. 西南风 C. 东北风 D. 西北风
31.此季节,地中海沿岸的气候特征是( )
A. 高温多雨 B. 温和多雨 C. 炎热干燥 D. 低温干燥
32.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日本曾用氢气球携带燃烧弹轰炸美国,给美国许多地区造成森林大火。日本氢气球借助的风力是( )
A. 东南信风 B. 西风 C. 极地东风 D. 西南季风
北回归线横穿哈拉地区中部。据此完成33--34题。
33.控制该地区的气压带、风带是( )
A.西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信风带、赤道低气压带 D.赤道低气压带
34.该地区气候的特征是( )
A.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少雨 B.终年高温,分早、雨两季
C.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D.终年高温少雨
35.东亚夏季风的特点是( )
A.温暖湿润B.寒冷干燥C.高温干燥 D.寒冷湿润
当北京时间(东8区)为10月29日10点时,回答36—37题。
36 .此时 日本(东9区)的区时为( )
A.1 0月29日11点 B.10月29日9点
C.10月29日 6点 D.10月29日16点
37. 此时英国(0时区)的区时为
A.1 0月29日18点 B.10月29日2点
C.10月29日 6点 D.10月29日16点
38.下列四幅风带图中,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的是( )
39.读下面四种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月份分配图,回答问题。按顺序依次写出气候类型的名称( )
A.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40.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地中海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41.1月份东亚主要风向为(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42.读右图,回答该气候类型的特点是( )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B.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C.终年高温,一年有明显的旱雨季节 D.终年高温干燥
43.深秋时节,农民有时会在农田里燃烧秸秆制造烟雾,这是为了( )
A.增强大气逆辐射,避免农作物受到冻害
B.增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以利光合作用
C.增加地面辐射,减少地面热量的损失
D.增加空气中的水汽,满足植物对水的需求
44.下列四幅图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
45.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 )
A.大气环流 B.季风环流 C.西风漂流 D.热力环流
据中央气象台2012年11月9日预报:受南下东移冷空气影响,未来三天华北地区将有5~6级大风,气温下降10~12℃,并伴有降雪。据此完成46 --48题。
46.“未来三天”影响华北地区的天气系统是 ( )
A.低气压 B.暖锋 C.冷锋 D.高气压
47.该天气系统过境给北京带来的影响有( )
①暴雨摧毁房屋 ②低温造成冻害 ③降雪阻塞交通 ④大风净化空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8.该天气系统过境后,北京 ( )
A.气温降低、天气转晴 B.气温降低、伴有降雪
C.气温升高、天气转晴 D.气温升高、伴有降雪
49.下面的气流状况示意图中,表示北半球气旋的图是( )
A B C D
2014年12月10日哈尔滨又迎来了新一轮的降雪天气,伴着寒风,大雪很快洒满了冰城的大街小巷。完50--51题。
50.形成本次降雪的天气系统是下列选项中的( )
51.下列选项中正确表示该天气系统过境时气温变化的是( )
52. 亚洲高压强盛时( )
A.正值我国的夏季 B.澳大利亚昼短夜长
C.印度一带盛行西南季风 D.太平洋北部受低压控制
53.能对地面热量损失起补偿作用的是( )
A太阳辐射 B. 地面辐射 C.大气逆辐射 D.短波辐射
54.亚洲东部季风环流最典型的原因是( )
A.海陆纬度差异大 B.地势高低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 D.风向季节变化明显
55.太阳黑子产生在太阳的( )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太阳内部核心
读图,回答56--57题。
56.图中的M天体可能是( )
A.月球或水星 B.水星或金星
C.金星或木星 D.火星或土星
57.与地球相比,天体M没有生命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
①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 ②没有坚硬的地表
③距日较近,表面温度较高 ④体积和质量很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8.下列各组行星中,都属类地行星的是( )
A.金星和火星 B.水星和木星 C.木星和土星 D.火星和木星
59.符合下图中的大圆、中圆和小圆依次代表的地理概念关系的是( )
A. 岩石圈、地幔、地壳 B. 岩石圈、上地幔顶部、地壳
C. 岩石圈、地幔、地壳 D. 地球内部圈层、地幔、软流层
60. 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 地温的垂直变化 B. 物质密度的变化
C. 地球内部压力随深度的变化 D. 地震波速度的垂直变化
二、综合题(40分)
61.读“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13分)
(1)图中数字①②③④表示的气压带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
(3)图中B风带的名称是____________;该风带的风向是____________;在北半球大陆西岸,常年受B风带影响的地区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
(4)图中A风带的名称是____________;该风带的风向是__________。
(5)气压带和风带具有一定的移动规律。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____________ (北或南)移。
62下图为地球日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据图完成以下活动(14分 )
(1) 在左图中圆外短线上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⑵ 该图为北半球 (节气)的太阳光照图。日期是 ,
该日极夜范围是 ,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 。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达到 (最大值或最小值)。
(3)A与B相比,自转线速度较大的是 ,角速度较大的是 。
⑷ 该日,地球位于图A-09中的 位置。此时,地球的公转速度 较 (快、慢)
(5)在公转轨道的①②③④四位置中,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 ,速度最慢的是 。
(6)地球位于④位置时,北半球的季节是 北京的昼长是 小时
6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3分)
(1)A、B两图中,表示冷锋的是______,表示暖锋的是______。
(2)A、B两图中,表示冷气团的小写字母是_________。
(3)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是图______(A、B)所示的天气系统南下形成的灾害性天气。
(4)B图中天气系统过境时的天气状况是 过境后的天气状况是 ;
(5)A图天气系统的降水主要发生在 (锋前或锋后)。该锋过境时多产生 性降水。锋面过后,气压 ,气温 。
(6)台风是 (气旋或反气旋)中心气压 (高或低)。
垂直方向气流(上升或下降)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60分,每题1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B | D | A | B | B | B | D | B | C | D | D | A | B | B | B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B | B | D | D | C | B | B | C | C | D | B | A | B | A | B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C | B | B | D | A | A | B | A | B | B | B | B | A | D | D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C | D | A | B | B | A | D | C | C | A | B | C | A | D | D |
二、综合题 (40分,每题1分)
61.(1)略 (2)多雨 热带雨林气候 (3)盛行西风,西南 温和湿润 ,温带海洋性气候 (4) 东北信风 东北 (5) 北移
62.(1)逆时针 (2)夏至 6月22前后 南极圈之内 北回归线 最大
(3)A 相等 (4) (1)慢
(5) (3)(1) (6) 秋分 12
63.(1)B A (2)b
(3) B (4) 大风,降温,雨雪 气温低,天气晴朗
(5)锋前 连续性 降低 升高
(6)气旋 低 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