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湖北省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4494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湖北省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4494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湖北省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4494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湖北省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展开湖北省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美国宇航局公布有关火星的重大发现:火星表面一些陨坑坑壁上观察到的暗色条纹说明火星上存在液态水。据此回答1、2题。
1.火星是人类迄今所知的与地球最为相似的天体,下列地理事物不属于天体的是( )
A.轮廓模糊的星云 B.天空中飘动的云朵
C.太空中的航天飞机 D.行星爆炸瞬间的碎片
2.火星属于( )
①类地行星 ②地月系 ③银河系
④太阳系 ⑤河外星系 ⑥总星系
A.①③④⑥ B.②④⑤⑥
C.①③⑤⑥ D.②③④⑤
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这是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又一项辉煌成就。结合天体系统示意图,完成3、4题。
3.“神舟十一号”飞船属于图中哪个天体系统的天体( )
A.甲—④ B.乙—② C.丙—③ D.丁—①
4.图中丙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 )
A.地球 B.月球 C.哈雷彗星 D.太阳
欧洲天文学家宣称,他们在距离地球20.5光年以外的太空发现了一颗与地球颇为相似的行星,并认为这颗行星上可能“适合孕育生命”。据此回答5--6题。
5. 该行星“适合孕育生命”的条件主要包括( )
①温度适宜 ②有液态水
③有卫星绕转 ④宇宙环境安全、稳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地球上的大气层适于生物的呼吸,大气层的存在主要取决于( )
A.日照条件稳定 B.日地距离适中
C.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D.有原始海洋
7. 科学家最近发现,距太阳4.2光年的比邻星周围有一颗潜在的宜居行星。宜居行星与比邻星相距约700万千米,比邻星比太阳暗1 000倍。判断该行星宜居的主要依据是( )
A.具有与地表相近的温度 B.具有地月系一样的天体系统
C.距比邻星接近日地距离 D.获得与地面上相似的可见光
图中屋顶的黑色“硅板”,就是太阳能屋顶。风和日丽的白天,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送入电网。我国有关专家指出:上海没有油田和煤矿,但有两亿平方米的屋顶,不能辜负了屋顶上这片免费的阳光。据此回答8、9题。
8.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
A.生物的出现 B.水体的运动
C.风的形成 D.火山的喷发
9.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是因为( )
A.上海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B.上海常规能源短缺,能源需求量大
C.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能量集中
D.上海经济发达,能源蕴藏量大
可能总辐射量是考虑了受大气削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效总辐射量是考虑了大气和云的削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读太阳辐射量分布示意图回答10、11题。
10.云量最多的地区最可能位于( )
A.赤道地区 B.北纬20°地区
C.北纬40°地区 D.北纬60°地区
11.影响可能总辐射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大气云量 B.大气厚度
C.纬度因素 D.通过的大气路径
下图为我国与全球同纬度年太阳总辐射量对比图。读图完成12、13题。
12.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差异最大的地区在( )
A.20°N附近 B.25°N附近 C.30°N附近 D.35°N附近
13.我国东南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较同纬度全球平均值低,其主要原因是我国东南地区( )
A.白昼时间短 B.云雨天气多 C.有沙漠分布 D.洋流影响大
地震波在不同媒介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探索地球内部结构。据此回答14、15题。
14.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科学家们发现在距离地面大约2 900千米深度处横波速度突然降低为零,纵波速度也突然降低,这说明了( )
A.地球内部存在着岩浆
B.该深度上下层次的温度变化明显
C.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厚度不同
D.该深度上下层次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
15.人们在生产活动中还常利用地震波( )
A.传递声音信号 B.进行地质探矿
C.调查农作物虫害情况 D.测量山峰的高度
读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回答16、17题。
16. 该地莫霍界面大约位于( )
A.5千米处 B.17千米处 C.33千米处 D.2 900千米处
17.该地可能位于( )
A.北京 B.青藏高原 C.南极点 D.太平洋
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厚度线图,回答18、19题。
18.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 )
A.由西向东逐渐增大 B.由北向南逐渐增大
C.由东向西逐渐增大 D.由南向北逐渐增大
19.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为( )
A.海平面 B.岩石圈底部
C.莫霍界面 D.软流层中部
下图是地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图中序号①②③④代表四大圈层,读图回答20、21题。
20.图中序号依次是( )
A.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B.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
C.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2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的圈层关系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下表为2016年10月8日北京、拉萨、三亚三地的天气资料。读表完成22、23题。
城市 | 白天 | 晚上 | 气温/℃ | |
最高 | 最低 | |||
北京(纬度39.9°N 海拔50 m) | 20 | 12 | ||
拉萨(纬度29.6°N 海拔3 658 m) | 19 | 6 | ||
三亚(纬度18.2°N 海拔7 m) | 27 | 25 |
22.该日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最强的是( )
A.北京晚上 B.拉萨白天 C.拉萨晚上 D.三亚晚上
23.该日北京比三亚气温日较差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 B.海拔 C.天气 D.季节
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称为有效辐射。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4、25题。
24.关于甲、乙、丙三地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由甲地向乙地急剧增加 B.由乙地向丙地急剧增加
C.由甲地向丙地逐渐减少 D.由丙地向乙地逐渐减少
25.关于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不正确的是( )
A.地面辐射与下垫面性质有关 B.地面温度越高,地面辐射越弱
C.空气温度越低,大气逆辐射越弱 D.空气湿度大、云量多,大气逆辐射强
26.读下列四幅海陆风示意图,判断能正确表示近地面大气运动的是( )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图示意某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M、N之间的气压梯度力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回答27~29题。
27.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O点风向为( )
A.⑥或⑦ B.②或⑥
C.④或⑧ D.③或④
28.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PN,则O点风向为( )
A.③或④ B.②或⑧
C.③或⑦ D.⑥或⑦
29.近地面,空气作水平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合力方向( )
A.与空气运动方向成180°角
B.与空气运动方向成90°角
C.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90°角
D.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180°角
30.下列四幅等压线图中,P点所在位置风力最大的是( )
二、综合题:(40分)
31.根据有关地理知识,读下图,回答问题。(14分)
(1)A、G两地均为太阳能丰富的地区,简析形成原因有何不同。
(2)由E到F太阳辐射量有什么变化?简析原因。
(3)A、B、C、D四地中,发生“蜀犬吠日”现象的是______,请简析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
32.读下图,回答问题。(12分)
(1)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CD四点气压由低到高的排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此图位于北半球,AB之间、CD之间的风向分别是________风和__________风。若此图位于南半球,7月份,A、B两地位于陆地的应该是________。
33.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对气温、降水和风的影响十分显著。下图中的甲图表示的是空气由开阔地进入山地峡谷时产生的大风现象。乙图是黑龙江省某地不同地形的气温日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4分)
(1)峡谷地带出现大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为了避免峡谷风效应,城^g市住宅楼的建设应注意哪些问题?
(2) 乙图表示的是__________(冬、夏)季的气温日变化,请说明判断依据。
(3)山谷与山顶相比,其更利于农作物生长的是________,试分析原因。
【参考答案】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B | A | D | D | B | C | A | D | B | A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C | C | B | D | B | A | D | C | C | C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B | D | C | C | B | B | A | C | D | C |
1、答案:(1)A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大气稀薄,太阳辐射强;G位于新疆,气候干旱,降水少,晴天多。(4分)
(2)太阳辐射量增加。由东向西降水减少,日照强度增加、时数增长。(2分)
(3)B B地位于四川盆地,地形闭塞,水汽不易扩散;气候湿润,降水多,雨季长;盆地内多河流,蒸发大,空气湿润;因此多阴雨雾日,光照不足。(8分)
2答案:(1)地表受热不均 水平气压梯度力 (4分)
(2)D<C<A<B (2分)
(3)东南 北 B (6分)
3、答案:(1)当空气由开阔地进入山地峡谷口时,气流的横截面积减少,由于空气不可能在这里堆积,于是气流加速前进,从而形成强风 住宅楼的走向避免与城市主导风向一致,高层住宅楼之间的距离不能太小。(4分)
(2)夏 山谷与山顶的日均温大约为17~19°C。(4分)
(3)山谷 山谷一天中的最高气温较高,气温日较差较大,利于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和养分的积累。(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