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三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第二次阶段)(解析版)
展开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三中学高一
上学期期中考试(第二次阶段)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近年来,我国一些城市通过建蓄水池来缓解城市内涝。该措施改变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
A. 降水 B. 蒸发
C. 地表径流 D. 水汽输送
【答案】C
【解析】
【详解】城市通过建蓄水池来缓解城市内涝主要增加下渗,下渗增加,地表水减少,地表径流减少,所以说该措施改变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地表径流,所以选C。
2013年6月,一颗小行星与另一颗直径约600m的小天体“结伴”从地球身边“擦肩而过”,之后向小行星带“飞去”。据此完成小题。
2. 该小天体的类型属于
A. 行星 B. 卫星 C. 矮行星 D. 小行星
3. 小行星带的位置位于
A. 地球轨道和火星轨道之间 B. 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
C. 木星轨道和土星轨道之间 D. 金星轨道和地球轨道之间
【答案】2. D 3. B
【解析】
【分析】
本小题就是考查天体的概念和类型,天体即在天空中被观测到的存在于地球大气以外的物体,如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云等。
【2题详解】
根据题意可以知道该小天体是直径为600m,并且从地球擦身而过,飞向小行星带.该小天体饶日运行,体积较小直径仅为600m,比行星小的多,行星和矮行星体积都比较大,卫星是绕行星运行的天体,因此天体是小行星,D正确。
【3题详解】
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B正确。
【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天体的类别和差异,有点难度。
下左图为某地貌景观图。为解释该景观的部分成因,教师在教学时进行了如右图的演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4. 该景观的地质构造是
A. 地堑 B. 地垒 C. 断层 D. 褶皱
5. 教师演示了
A. 板块挤压碰撞 B. 岩块断裂上升
C. 岩层水平挤压 D. 外力侵蚀搬运
【答案】4. D 5. C
【解析】
【4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中间岩层向下弯曲,为褶皱中的向斜构造,没有断裂面,不是断层,地堑和地垒分别属于断层中相对下降和上升的岩块,故选D。
【5题详解】
读图,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景观是岩层受水平挤压力发生弯曲变形;无断裂面,与板块运动无关,更不是外力侵蚀搬运形成的。故选C。
【点睛】高中常考的地质构造有褶皱和断层。从形态上看,背斜一般岩层向上拱起,向斜一般岩层向下弯曲。在地貌上,有时候背斜发育成山岭,向斜发育成谷地。但是,不少褶皱构造的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而向斜由于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岭;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破裂。岩体发生破裂后,如果两侧的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就形成了断层。如果断层的位移以垂直方向为主,则其中相对下降的岩体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和汾河谷地等,相对上升的岩体发育成为山岭或高地,如我国的华山、庐山等。
下图为浙江省某地5月29日~30日24小时内气温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 此时段该地受
A. 冷锋影响 B. 暖锋影响
C. 低压中心控制 D. 高压
7. 此时段该地的天气状况可能是中心控制
A. 气压下降 B. 吹偏南风
C. 晴朗天气 D. 阴雨天气
【答案】6. A 7. D
【解析】
试题分析:
【6题详解】
读图,此时段该地气温持续下降,应是受冷锋影响,A对。暖锋影响气温上升,B错。低压中心控制时,气温先上升后下降,C错。高压中心控制时,气温先下降后上升,D错。
【7题详解】
此时段该地是冷锋过境,天气状况可能是阴雨天气,D对。该地气压上升,A错。该地位于北半球,可能吹偏北风,B错。冷锋过境时,多阴雨天气,C错。
考点:常见天气系统及特征。
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3年6月2日13时43分03秒,台湾岛发生强烈地震,下图为此次地震信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8. 地震发生时,东八区的区时是
A. 13时46分39秒 B. 13时43分03秒
C. 13时39分27秒 D. 13时27分03秒
9. 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A. 岩石圈 B. 软流层
C. 上地幔 D. 下地幔
【答案】8. B 9. A
【解析】
试题分析:
【8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地震发生时,为北京时间某年6月2日13时43分03秒,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东经120°的地方时,所以地震发生时,东八区的区时是13时43分03秒,故选B。
【9题详解】
地震是指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地壳属于岩石圈的组成部分,A对。软流层属于上地幔,B错。下地幔、外核都不包括地壳,C、D错。故选A。
【考点定位】北京时间的概念 地震发生的圈层位置
下图为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区太阳辐射量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到达该地区的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
A. 红外线波段 B. 可见光波段
C. 紫外线波段 D. X射线波段
11. 图中ab沿线云量基本一致,但太阳辐射量差异明显。影响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 B. 气象
C. 大气环流 D. 地形地势
【答案】10. B 11. D
【解析】
考查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0题详解】
太阳辐射按波长可分为紫外区、可见光区、红外区,其中可见光区占太阳辐射能量的50%左右,其中绝大部分可见光都可以到达地面,故选C。
【11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a、b两地纬度相当,排除A;题干中提到a、b沿线云量基本一致,可以推知该区域气象和大气环流状况差异不大,排除B、D两项;自a至b,该区域海拔大致呈降低趋势,影响太阳辐射量的主要因素是下垫面。故C正确。
下图为浙江省某地的汽车停车场示意图,箭头①②③代表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读 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下列节气,正午时车位上遮阳棚的影子最大的是
A. 春分 B. 夏至
C. 秋分 D. 冬至
13. 当太阳光线为②时,该日浙江
A. 正处梅雨季节 B. 全省冰雪覆盖
C. 盛行东南信风 D. 各地昼夜等长
【答案】12. D 13. D
【解析】
【12题详解】
该地位于北温带,夏至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棚内照射太阳光线面积最小。冬至时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正午时太阳光线照射车位的范围最大,D对,B错。二分日时照射面积居中,A、C错。
【13题详解】
图中①代表夏至,②代表二分日,③代表冬至日太阳光线,当太阳光线为②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A、C错,D对。浙江位于亚热带,该日气温大于0℃,不会冰雪覆盖全省,B错。
2013年11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宣布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如下图所示)。具体范围为以下六点连线与我领海线之间空域范围:33º11´N 、121º47´E, 33º11´N、125º00´E, 31º00´N、128º20´E, 25º38´N、125º00´E, 24º45´N、123º00´E, 26º44´N、120º58´E。我国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等均属于防空识别区的范围。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4. 11月23日,下列四点地方是最早的是
A. 33º11´N、121º47´E B. 31º00´N、128º20´E
C. 25º38´N、125º00´E D. 26º44´N、120º58´E
15. 下列节气,我国钓鱼岛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A. 春分 B. 夏至 C. 秋分 D. 冬至
【答案】14. B 15. B
【解析】
【14题详解】
地方时和经线对应,经线越靠东,见到太阳的时间越早。读图分析可知,四地都在我国境内,( 31°00′N、128°20′E)的地理位置最靠东,时间最早,故答案选B项。
【15题详解】
读图分析可知,钓鱼岛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在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钓鱼岛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故答案选B项。
16.太阳风出现于太阳外部结构中的( )
A. 光球层 B. 色球层
C. 日冕层 D. 辐射区
【答案】C
【解析】
太阳风出现于太阳外部结构中的日冕层,是从太阳日冕层射出的超高速等离子体(带电粒子)流,选择C。
17.2013年,我国研发的钻机“地壳一号”前往东北平原执行“中生代白垩纪大陆科学钻探”任务。据此完成下题。
下列地区的地壳平均厚度最小的是
A. 东北平原 B. 青藏高原
C. 江南丘陵 D. 南海海域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海拔越低,地壳越薄,对比四地区,南海海域海拔最低,所以地壳厚度最小。故选D。
【考点定位】地球的圈层结构
【名师点睛】地壳的厚薄不均,是因地球表面起伏较大。陆地海拔高,所以地壳厚,而陆地上地势起伏较大,不同地区厚度不同,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高山、高原地区地壳更厚,最高可达70千米,平原、盆地地壳相对较薄,平均厚度为33千米;而大洋地壳则远比大陆地壳薄,厚度只有几千米。青藏高原是地球上地壳最厚的地方,厚达70千米以上;而靠近赤道的大西洋中部海底山谷中地壳只有1.6千米厚;太平洋马里亚纳群岛东部深海沟的地壳最薄,是地球上地壳最薄的地方。
18.圣诞节(12月25日)前夜当地时间19:00时,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的一场比赛将在伦敦开赛,香港的李先生要去伦敦观看这场比赛,飞机飞行时间约17小时,在香港﹣伦敦的航班起飞时间中,李先生选择哪个航班最合适?( )
A. 23日15:00 B. 23日18:00
C. 24日7:00 D. 24日10:00
【答案】C
【解析】
将开赛时间转化为北京时间,北京对于伦敦向东相差8个时区,得出北京时间为25日3时,考虑飞行时间,再提前17小时,为24日10:00,考虑到机场的时间,应该选择24日7:00最合适,选择C。
下图为太平洋某岛屿形成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9. 形成该群岛的主要岩石,按成因分类属于
A. 侵入岩 B. 喷出岩
C. 沉积岩 D. 变质岩
20. 上图示板块的水平运动属于
A. 地质构造 B. 岩浆活动
C. 内力作用 D. 变质作用
【答案】19. B 20. C
【解析】
【19题详解】
从图中岩浆上涌可判断出形成该岛屿的主要岩石为岩浆岩;从地表火山口地貌可判断出为喷出型岩浆岩,B正确。
【20题详解】
内力作用包括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作,地壳运动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图示板块水平运动为地壳运动的水平运动,是内力作用,C正确。
21.下图为渭河平原形成示意图。图中渭河平原的地质构造是
A. 褶皱 B. 向斜 C. 断层 D. 地垒
【答案】C
【解析】
从图中看渭河平原处,岩层发生断裂并沿断面发生错位,所以说渭河平原的地质构造是断层,选择C。
近年来,我国东部地区经常遭遇雾霾天气。下图为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关系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22. 发生雾霾现象时,大气能见度变差的原因与下列有关的是
A. ①增强 B. ②增强
C. ③增强 D. ④增强
23. 下列措施能缓解城市雾霾现象的是
A. 外出戴口罩 B. 多吃润肺食物
C. 错时上下班 D. 使用空气净化器
【答案】22. A 23. C
【解析】
【22题详解】
雾霾发生时,大气的中的杂质和尘埃增多,导致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增强,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导致能见度降低。图中①为反射,雾霾增多,反射增强,A正确;②为太阳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射向宇宙空间的地面辐射,BCD错误。故答案选A。
【23题详解】
减轻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错时上下班能够减少交通拥堵,进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C正确;外出戴口罩、多吃润肺食物、使用空气净化器能够减少雾霾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但是不能缓解雾霾现象,ABD错误。故答案选C项。
24.晴朗的夜空,能够看到的大部分天体属于
A. 卫星 B. 彗星 C. 行星 D. 恒星
【答案】D
【解析】
天体分为星云、恒星、行星、彗星、流星体和星际物质等,恒星和星云是宇宙中的基本天体。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体积大,所以说晴朗的夜空,能够看到的大部分天体属于恒星。
25.浙江省夏季的气候特征是
A. 炎热干燥 B. 高温多雨
C. 温和多雨 D. 低温少雨
【答案】B
【解析】浙江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夏季风的影响,夏季高温多雨,选择B。
26.副热带海区大洋东西两侧洋流性质是
A. 两侧均为寒流
B. 东侧为寒流,西侧为暖流
C. 两侧均为暖流
D. 东侧为暖流,西侧为寒流
【答案】B
【解析】
副热带海区大洋东侧海水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属于寒流,西侧洋流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流,属于暖流,选择B。
读(下图)石灰岩地区塌陷型天坑形成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27. 按成因分,图中岩石属于
A. 喷出岩 B. 侵入岩
C. 沉积岩 D. 变质岩
28. 塌陷型天坑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风力侵蚀 B. 流水沉积
C. 流水侵蚀 D. 风化作用
【答案】27. C 28. C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沉积岩不同于岩浆岩和变质岩,它是外力作用形成的,具有层理性。石灰岩主要物质是碳酸钙,具有可溶性特征,在石灰岩发育地区,地表水下渗,侵蚀地下岩石形成溶洞、暗河等,经漫长地质作用,其上覆岩层会变薄,最终坍塌形成天坑。
【27题详解】
图示石灰岩有层理构造,是沉积岩。选C正确。
【28题详解】
石灰岩具有可溶性,且具有垂直节理,利于地表水的下渗;地下的石灰岩易被流水侵蚀,形成溶洞,地表覆层会变薄,最终塌陷形成开坑。选C正确。
【点晴】岩浆岩和变质岩都是内力作用形成的,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形成;岩浆岩又按其特征分为喷出岩和侵入岩;沉积岩是外力作用形成的,与岩浆岩和变质岩的区别主要是沉积岩有层理构造。判断岩石类别时,层理构造是判断沉积的重要特征。石灰岩最大的特点是石灰岩具有可溶性,且具有垂直节理,利于地表水的下渗,容易被水侵蚀、溶蚀,形成喀斯特地貌。天坑是其一表现。
读岩石圈板块分布地球剖面示意图(局部),回答下面小题。
29. 宏观地形M是
A. 巨大裂谷 B. 低缓高原
C. 岛弧—海沟 D. 山脉—海沟
30. 一般认为N处喷发的岩浆来自
A. 下地幔 B. 软流层
C. 海底岩层 D. 板块内部
【答案】29. C 30. B
【解析】
试题分析:
【29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M处位于太平洋板块俯冲向亚欧板块,板块之间挤压碰撞,在大陆板块一侧形成岛弧,在大洋板块一侧形成海沟,故选C。
【30题详解】
岩浆的发源地为软流层。故选B。
考点:板块运动与地形、地球的圈层结构
【名师点睛】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1)板块名称: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如图中A为亚欧板块、B为太平洋板块、C为印度洋板块、D为美洲板块、E为非洲板块、F为南极洲板块。此外,这六大板块之间还有若干小板块。
(2)板块运动对宏观地形的影响:
①图中a是两大陆板块互相挤压碰撞地带,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
②图中b、c是大陆板块与海洋板块挤压碰撞地带,形成了深邃的海沟、山脉或岛弧。
③图中d是陆地板块内部张裂地带,形成了东非裂谷带。
读我国南海地区冬季盛行风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1. 冬季南海地区盛行( )
A. 极地东风 B. 东北季风
C. 西南季风 D. 盛行西风
32. 与北京相比,每年12月22日曾母暗沙( )
A. 昼较短,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B. 昼较短,正午太阳高度较小
C. 昼较长,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D. 昼较长,正午太阳高度较小
【答案】31. B 32.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季风气候和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学生要能够根据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确定地区,熟悉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31题详解】
从图中的经纬度和海陆位置可以看出此地为我国的南海,从风向看是东北风,所以说该地是东北季风,选择B。
【32题详解】
与北京相比,曾母暗沙纬度低,每年12月22日太阳处于南回归线附近,越向北昼长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自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曾母暗沙与北京相比,昼较长,正午太阳高度较大,选择C。
读天气系统示意图(气压值P1>P2>P3),回答下列各题。
33. 该天气系统是
A. 北半球气旋,甲为冷锋
B. 北半球反气旋,乙为暖锋
C. 南半球气旋,甲为冷锋
D. 南半球反气旋,乙为暖锋
34. 受气压中心和锋面的共同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地受冷气团控制,气流下沉 B. ②地受暖气团控制,气压较高
C. ③、④两地可能是阴雨天气 D. 风力情况为:④>③>①>②
35. 上图中箭头表示①地空气水平运动的受力状况,其中表示风向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33. A 34. C 35.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和大气的运动,要求学生掌握常见的天气系统判定,风力大小和风向的判定方法。
【33题详解】
气压值P1>P2>P3说明中间气压低,属于低气压(气旋),两侧为锋面,结合锋面的移动方向可以判断为逆时针方向,为北半球的气旋,从图中符号看甲属于冷锋,乙属于暖锋,选择A。
【34题详解】
结合上题可知属于北半球,①地位置偏南受暖气团控制,气流上升,A错;②地受冷气团控制,气压较高,B错;③位于暖锋前、④位于冷锋后两地可能是阴雨天气,C对;根据等压线密度可以判断风力情况为:②>①>③>④,D错。
【35题详解】
风向应该从高压向低压,在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选择D。
试卷(Ⅱ)
二、非选择题。(30分)
36.下图是一幅以极地为中心的地球自转示意图,阴影部分为黑夜,回答以下问题。
(1)该图表示___月___日的光照情况,北半球节气是___ __。
(2)A、B、C三点昼长由长到短的排列顺序是____,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 。
(3)A点的地方时是___ __,C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 __ _。
(4)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 _。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____。
(5)此时,悉尼是__ _季。再过三个月,温州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
【答案】(1)12月22日 冬至 (2)BAC CAB (3)9点 66.5° (4)(23.5°S ,45°E) 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5)夏 昼夜平分
【解析】
(1)从自转方向看属于南半球,南极圈出现极昼,该图表示12月22日的光照情况,北半球节气是冬至。
(2)冬至日越向北昼越短,A、B、C三点昼长由长到短的排列顺序是BAC,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CAB。
(3)先确定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6时,再利用经度差计算A点的地方时是9点,利用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H=90°-纬度差计算出C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66.5°。
(4)南极圈出现极昼,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再计算出12时经度,确定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3.5°S ,45°E)。该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5)此时,悉尼位于南半球是夏季。再过三个月,处于春分,温州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夜平分。
37.以下两图是某区域近地面天气系统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甲图表示北半球____(冬、夏)季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理由是__ _____ ___ 。
(2)乙图表示北半球_________(冬、夏)季的气压带分布状况,判断理由是____ ___ __。
(3)通常A地比B地的降水量要_____,气流C与D相遇后爬升的原因是___ ____。
(4)乙图中P表示的气压中心为_______ ____,它将_________ __气压带切断。
(5)E地与F地相比,风速较大的是_____地,原因是________ 。
【答案】(1)冬 气压带风带向南移动 (2)夏 亚欧大陆出现低气压(或太平洋出现高气压) (3)多 C气流暖湿较轻,D气流冷干较重 (4)亚洲低压(或印度低压),副热带高压带 (5)F F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解析】
(1)从图中看气压带和风带向南移,甲图表示北半球冬季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理由是气压带风带向南移动。
(2)乙图海洋上为高气压,表示北半球夏季的气压带分布状况,判断理由是亚欧大陆出现低气压(或太平洋出现高气压)。
(3)A从低纬度向高纬度,不断降温,容易形成降水,B从高纬度向低纬度,不断升温,不容易形成降水,通常A地比B地的降水量要多,CD属于冷暖不同的气体,气流C与D相遇后爬升的原因是C气流暖湿较轻,D气流冷干较重。
(4)从位置和季节看乙图中P表示的气压中心为亚洲低压(或印度低压),它将副热带高压带气压带切断。
(5)根据等压线的稀密判断风速大小,E地与F地相比,风速较大的是F地。
38.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板块名称:A ,B ,C 。
(2)图中①和②或③和④四地距离在不断缩短的是 ,原因是 。
(3)红海仍在不断扩展的原因是 。
【答案】(1)南极洲板块 太平洋板块 美洲板块 (2)③和④ 板块的消亡边界 (3)处在板块的生长边界 (4)因为阿富汗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处,地壳较活跃。(或阿富汗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地壳较活跃)
【解析】
(1)结合所学的板块构造学说可以判断图中字母表示的板块名称:A南极洲板块,B太平洋板块,C美洲板块。
(2)生长边界两侧距离增加,消亡边界两侧距离缩短。图中①和②或③和④四地距离在不断缩短的是③和④。
(3)从图中看红海处于板块的生长边界,所以仍在不断扩展。
39.读地球上的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以下要求:
(1)写出水循环过程中下属环节的名称:B. D. 。
(2)根据水循环发生的领域而划分的三类水循环中,水循环总量最大的是 循环;能使陆地水资源不断得到补充的是 循环。
【答案】(1)水汽输送 地表径流 (2)海上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
【解析】
(1) B从海洋到陆地是水汽输送。D位于地表,从陆地流向海洋属于地表径流。
(2)海洋面积大,水循环总量最大的是海上内循环;海陆间循环能够源源不断地将海洋水输送到陆地,能使陆地水资源不断得到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