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0页未读,
继续阅读
【地理】广东省肇庆市百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
展开
广东省肇庆市百花中学2018-2019学年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别、座位号、考号填写在答题卷上密封线内相对应的位置上。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要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在答题区内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分别为“世界人口年平均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柱状图(图a)”和“世界各大洲平均净增长人口所占比例扇形图(图b)”。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 人口出生率最高的是
A. 亚洲 B. 南美洲
C. 非洲 D. 欧洲
2. 亚洲净增长人口所占比例最大的原因是
A. 人口出生率最高 B. 人口死亡率最低
C. 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D. 人口基数最大
3. 人口增长模式最能代表现代型的是
A. 亚洲 B. 欧洲
C. 非洲 D. 南美洲
4. 欧洲人口出生率低,对其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A. 生产力水平 B. 社会福利
C. 文化观念 D. 国家政策
【答案】1. C 2. D 3. B 4. D
【解析】
【1题详解】
据图a可知,人口出生率最高的是非洲,然后是南美洲、亚洲,欧洲的人口出生率最低,故选C。
【2题详解】
亚洲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由于人口基数大,因此净增长人口数量大,净增长人口所占比例最大。故选D。
【3题详解】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三低特点。据图a可知,欧洲出生率较低,自然增长率为负值,因此最能代表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故选B。
【4题详解】
欧洲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高,社会福利好,以及文化观念与中国“养儿防老”等传统观念不同,因此出生率较低,ABC均正确,与国家政策关系不大,且随着人口负增长的出现,欧洲许多国家鼓励生育,D错误。故选D。
读2016年年末广东、广西、新疆、湖南四省区的人口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5. 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省区是
A. 广西 B. 广东
C. 新疆 D. 湖南
6. 广东省65岁以上人口所占的比例较小的原因是
A. 教育水平高 B. 气候条件好
C. 迁入人口多 D. 经济水平高
【答案】5. D 6. C
【解析】
【5题详解】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据表格各省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数据可计算出湖南的自然增长率最低。故选D。
【6题详解】
广东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由于大量外籍务工人员的迁入,导致总人口数量增多,因此65岁以上人口所占的比例较小。故选C。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数据显示,离开户口登记地在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139万人,比2000年增11700万人;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上升。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7. 所给材料反映出的现象是
A. 我国人口流动规模扩大
B. 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口数量减少
C. 我国人口空间分布趋于均匀
D. 我国沿海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
8. 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中、西部发展政策的吸引 B. 人们的生育观念改变
C.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D. 人均耕地减少
【答案】7. A 8. C
【解析】
【7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材料反映了我国人口的流动方向主要是东南沿海地区,据材料中的数据体现了我国人口流动规模扩大,A正确;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口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只是外迁人口多,B错误;随着人口向东部流动,加剧我国人口的空间分布不均,C错误;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人口数量的增加主要是人口迁入导致,D错误。故选A。
【8题详解】
目前引起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有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因此吸引中西部人口迁入。故选C。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我国将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9. 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有助于我国
A. 减少老年人口的数量 B. 增加人口合理容量
C. 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 D. 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10. 预计到2035年前后,此项政策对我国的影响可能有
A. 升学与就业压力减轻 B. 家庭养老负担加重
C. 劳动力人口减速放慢 D. 人口迁移总量减少
【答案】9. D 10. C
【解析】
【9题详解】
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有助于我国减轻人口性别比例失衡,降低人口老龄化程度,有利于人口长期均衡发展,D正确;不能减少老年人口的数量,A 错误;不能增加环境人口容量,B错误;提高了人口自然增长率,C错误。故选D。
【10题详解】
实施二胎政策后,出生率会增加,到2035年前后,新增的小孩已经有18岁左右了,所以升学和就业压力加大,青壮年人口增多,劳动力人口增多,劳动力人口减速放慢,A错误C正确;家庭养老负担减轻,B错误;对人口迁移影响不大,D错误。故选C。
下表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资料摘自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1. 关于人口迁移流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由人口多的国家迁往人口少的国家 B. 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
C. 全球迁出人口少于迁入人口 D. 由东半球国家迁往西半球国家
12. 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
A. 更高的社会地位 B. 更多的休闲时间
C. 更高的收入 D. 更优的自然环境
13. 下列关于人口迁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减轻了迁入地的就业压力
B. 加重了迁出地的环境压力
C. 为迁入地提供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
D. 对迁出地人们生活观念的更新没有帮助
【答案】11. B 12. C 13. C
【解析】
【11题详解】
从图表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多为迁出国,发达国家多为迁入国,则可知人口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故选B。
【12题详解】
目前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经济发达地区有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故选C。
【13题详解】
随着人口的迁出,利于缓解迁出地的环境压力,促进与外界的联系和交流,但会造成劳动力流失,对迁入地而言,随着人口的迁入,加剧迁入地就业压力,但会为迁入地提供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ABD错误,C正确。故选C。
14.三峡库区大规模向外移民,选择迁入区时需要考虑的最主要因素是
A. 性别构成 B. 人口容量
C. 年龄构成 D. 人口素质
【答案】B
【解析】
人口容量是区域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选择迁入地时首先要考虑迁入地的人口容量,以免过多的迁入带来负面影响,选B。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1850年,清朝的人口为4.3亿。当时的学者汪士铎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13亿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5. 以上材料表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是( )
A. 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B. 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
C. 科技发展水平 D. 蕴藏的资源数量
16. 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我国必须进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其主要意义在于( )
A. 限制高消费现象的产生 B. 规划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
C. 制定科学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 D. 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答案】15. C 16. C
【解析】
【15题详解】
根据资料中前后对比可知,清朝与今天的中国所供养的人口差距很大,其主要原因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造成的,由于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了人们利用自然资源的深度和范围的差异进而影响了人口容量,C正确。
【16题详解】
人口合理容量是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不妨碍未来人口的生活质量条件下一个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我国必须进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从而有助于深入了解我国的人口国情,制定相应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C正确。
【点睛】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很多,如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的生活水平及文化消费水平等,资源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读某城镇略图,回答下列各题。
17. 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
A. 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
B. 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
C. 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D. 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18. 若甲处为新开楼盘,下列房地产开发商广告词中,能反映其优美自然环境的是
A. 毗邻大学,学术氛围浓厚 B. 交通便利,四通八达
C. 视野开阔,俯瞰全城 D. 绝版水岸名邸,上风上水
【答案】17. D 18. D
【解析】
【17题详解】
据图可知,①占地面积最大,可判断为住宅区;②位于城市中心,可判断为商业区;③位于当地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可判断为工业区。故选D。
【18题详解】
据图可知,甲位于盛行风向的上风向,位于河流的上游,且交通便利,濒临高等院校,但能反映其自然环境优美的应从河流和风向角度考虑。故选D。
19.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
A. 自然因素 B. 历史因素 C. 经济因素 D. 社会因素
【答案】C
【解析】
【详解】城市中土地是有限的,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它的付租能力。而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这就会导致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形成不同的功能区。因此经济因素是影响不同功能区布局的决定性因素。故选C。
【点睛】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有:1、经济因素。综合付租能力和地租两方面因素:一般在地租最高的市中心和地租次高的道路交汇处,形成商业区;在地租较高的道路两侧,形成住宅区;而地租较低的其他地方则往往形成工业区。
2、社会因素。社会因素除了影响住宅区的分化之外,也会影响商业区和工业区的分布,从而影响城市的空间结构。
3、环境因素。处理好居住区和工业区之间的关系,居住区和其他工作地点之间应有:便捷的交通联系;排放废气和废水的工厂应布置在居住区的下风向和河流的下游地带的远郊区;卫生防护带。
4、历史因素。城市的建筑物和街道设计可以维持久远,早期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日后的功能分区有着深远的影响。
20.巴黎圣母院位于巴黎市中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自然资源 B. 气候特征
C. 地域文化 D. 地形特点
【答案】C
【解析】
【详解】巴黎圣母院是一座哥特式风格基督教教堂,是古老巴黎的象征,其地位、历史价值无与伦比,是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建筑之一。因此,它位于位于巴黎市中心,是地域文化的象征。故选C。
下图为某城市规划简图,该市常年盛行东北风。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21. 图中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功能区,则①、②、③、④分别为
A. 文教区、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
B. 住宅区、工业区、文教区、商业区
C. 商业区、工业区、文教区、住宅区
D. 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文教区
22. 影响该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
A. 经济 B. 资源 C. 文化 D. 地形
23. 该市计划在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选择一处建设钢铁厂,最佳的地点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21. D 22. A 23. B
【解析】
【21题详解】
读图,结合图例分析,城市中心应为商业区,②是商业区。工业区是钢铁工业,有大气污染,分布在盛行风的下风向,或与风向垂直的郊外,即城市西南部、西部郊区,③是工业区。住宅区一般位于商业区和工业区之间,既方便购物,又方便上下班,①是住宅区。文化区一般要求环境幽美,染污少,城市东北部是盛行风的上风向,河流的上游,水质好,风景幽美,④是文化区。所以D对。A、B、C错。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功能分区的实质是各种经济活动对城市土地利用的竞争,导致了同类经济活动聚集,而不同经济活动相分类的城市功能分区,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最主要因素。故选A项。
【23题详解】
钢铁厂对城市环境影响较大,应当布局在河流下游以及盛行风的下风向。乙区域接近煤炭产地,铁路沿线,交通便利,故选B。
点睛:评价某类工业区位布局是否合理:
评价判断某工业区位布局是否合理,除了考虑经济效益外,还需考虑环境、社会因素等。如自来水厂,要求水源清洁,应布局在河流上游;高新技术产业区,需要高技术人才,应布局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附近;印染厂造成水污染,应布局在经过居民区的河流的下游;火电厂造成大气污染,应布局在远离居民区的盛行风向的下风地带或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
24.城市的等级越高,所提供的服务
A. 种类越多、范围越大 B. 种类越少、范围越大
C. 种类越少、范围越小 D. 种类越多、范围越小
【答案】A
【解析】
结合中心地理论,城市服务范围表现为六边形。城市的等级越高,所提供的服务种类越多,服务范围越大,A对。B、C、D错。
25.下列关于城市商业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商业区只分布在城市中心,呈块状分布
B. 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区
C. 商业区是城市内所有商业集中分布的地区
D. 在交通干线上都会形成中心商务区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商业区分布在城市中心,是市场最优原则。分布在城市环路的出口处,是交通最优原则,A错。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区,B对。商业区是城市内大型商业集中分布的地区,小型零售业不集中分布,C错。在交通干线与城市环路出口处,易形成中心商务区,D错。
考点:商业区的布局原则,商业区的类型。
某城市东西相距25千米,甲、乙、丙、丁分别表示该城市不同的区域。下图为“该城市沿东西方向人口密度与土地价格分布曲线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6. 该城市中心商务区可能位于( )
A. 甲区 B. 乙区 C. 丙区 D. 丁区
27. 若甲、乙、丙、丁为四个功能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区人口密度小,工业区位条件最差
B. 乙区土地价格高,以仓储和绿地为主
C. 丙区住宅用地为主,人口密度大
D. 丁区基础设施完善,土地价格低
【答案】26. B 27. C
【解析】
【26题详解】
城市交通通达度最高的区域,地价最高,是商业区分布位置。读图,根据地价曲线,该城市中心商务区可能位于乙区,B对。其它区域地价低,交通通达度较差,不会是商业区,ACD错。故选B。
【27题详解】
若甲、乙、丙、丁为四个功能区,甲区人口密度小,工业区位条件较好,A错。乙区土地价格高,以商业区为主,B错。丙区住宅用地为主,人口密度大,C对。丁区远离市中心,基础设施不完善,土地价格低,D错。故选C。
【点睛】注意图示横轴数据不是距市中心的远近,是沿东西方向穿过城市的剖面。了解城市地租理论,了解各功能区的特征。在地租最高的区域,商业的付租能力最强。工业占地租低的区域,居住区的人口密度最大。
下图为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绘制的“某区域城市聚落分布模式示意图”,a、b、c、d分别代表不同等级的城市,M区域分布有若干乡村聚落。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8. 图示区域中,等级最高的城市是
A. a B. b C. c D. d
29. M区域居民去附近城市寻求服务,到达频率最高的城市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28. D 29. A
【解析】
试题解析:
【28题详解】
根据图例判断a等级城市有7个,b等级城市有5个,c等级城市5个,d等级城市有1个。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故D选项正确。
【29题详解】
据图判断城市甲距M区域最近,且图中区域与甲同等级的城市数量最多,等级最低,提供的服务多为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的服务,而到达频率最高,故A选项正确。
考点: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30.关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 地下径流增大 B. 生物多样性增加
C. 热岛效应增强 D. 土壤肥力提高
【答案】C
【解析】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地下水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增强等。所以选择C项。
近年来“互联网+农业”蓬勃发展。农民通过网络获取市场信息、寻求技术支持;通过“智慧农业”平台管理温室大棚生产、开展网络销售;与网站联合举办农业生态旅游节,吸引城市居民前去观光采摘。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31. 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相比,“互联网+农业”给农业带来的显著变化是
A. 农业生产规模缩小 B. 市场定位更加精准
C. 农业布局日趋集中 D. 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
32. “互联网+农业”时代,下列农业区位因素中,影响力明显增强的是
A. 自然 B. 劳动力 C. 交通 D. 科技
【答案】31. B 32. D
【解析】
试题分析:
【31题详解】
由材料“农民通过网络获取市场信息、寻求技术支持”可知,“互联网+农业”给农业带来的显著变化是市场定位更加精准,B正确。
【32题详解】
由材料“通过“智慧农业”平台管理温室大棚生产、开展网络销售”可知,“互联网+农业”时代,影响力明显增强的是科技,D正确。
【考点定位】农业区位因素
库尔勒香梨是我国新疆的特产,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3. 新疆种植库尔勒香梨的优势条件不包括
A. 全年热量充足 B. 夏季光照充足
C. 昼夜温差较大 D. 冰雪融水丰富
34. 库尔勒香梨能在全国各地同期上市销售主要得益于
A. 发达的通讯网络 B. 便利的交通运输
C. 优惠的政策支持 D. 产品的质优价廉
【答案】33. A 34. B
【解析】
试题分析:
【33题详解】
新疆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夏季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和丰富的冰川融水,成了新疆独特的农业优势。但是其气候大陆性强,冬夏温差较大,冬季寒冷。
【34题详解】
优质农产品能及时在全国上市,得益于便利的交通运输。
考点:农业区位因素。
35.内蒙古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小麦生产基地,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重要的水稻生产基地。这些不同农业生产地域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A. 地形条件差异 B. 政策导向影响
C. 水热条件差异 D. 饮食习惯影响
【答案】C
【解析】
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且水热充足,适宜种植水稻;华北平原为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但降水总量较少,适宜种植旱作物,因此形成小麦生产基地;内蒙古高原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适宜发展畜牧业。
读 “稻田养蟹示意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36. 水稻种植业的生产特点是
A. 商品率高 B. 机械化水平高
C. 精耕细作 D. 专业化程度高
37. 与单纯种植水稻相比,稻田养蟹可以
①减少耕地使用面积
②进行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③增加农产品的类型和产量
④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8. 下列地区中,适宜推广稻田养蟹的是
A. 长江中下游平原 B. 黄土高原
C. 大兴安岭山区 D. 吐鲁番盆地
【答案】36. C 37. D 38. A
【解析】
试题分析:
【36题详解】
水稻种植业的生产特点:属于劳力密集型农业;以小农经营为主(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单位面积产量高,但是商品率比较低;机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较低(日本除外);水利工程量大(需要政府投资,治理水旱灾害)。故C正确。
【37题详解】
稻田养蟹在一块地里即搞种植又搞养殖相当于增加了耕地面积,①错。养蟹就不利于机械化作业,②错。稻田养蟹,在水稻生产同时,又进行了养殖业,增加农产品的类型和产量,③对。蟹可以除草,除害虫,还可以提供肥料,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④对。故选D。
【38题详解】
推广稻田养蟹必须水热充足的地方,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水热充足,A对。黄土高原以旱作农业为主,不适宜推广稻田养蟹,B错。大兴安岭山区主要以林业为主,C错。吐鲁番盆地气候干旱,主要为瓜果等特色农业,D错。故选A。
【考点定位】水稻种植业的特点 区域农业生产条件 发展稻田养蟹的益处
39.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鱼塘的直接目的是
A. 提高土壤质量 B. 节省劳动力
C. 促进生态循环 D. 提高经济收入
【答案】D
【解析】
【详解】农业区位因素中,市场因素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对蔬菜、花卉的需求增加,市场价格上涨,农民为了提高经济收入,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了桑基、蔗基鱼塘。故选D。
40.上海市郊区建设蔬菜、奶、禽、蛋、肉生产基地的主要依据是
A. 有城市自来水灌溉 B. 靠近城市,生产技术水平高
C. 城市人口多,市场需求量大 D. 气候、土壤条件优越
【答案】C
【解析】蔬菜、奶、禽蛋、肉类对市场需求量大,上海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市场广阔,所以选C项。
考点:产业布局主导因素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全选对得2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41.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下图示意1980~2030年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据图判断,2025年后可能出现
A. 人口迁移加剧 B. 劳动力渐不足
C. 人口分布不均 D. 社会负担加重
【答案】BD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2025年时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曲线相交,都大约为20%,即100名劳动人口抚养20名少儿、20名老人,此后少儿抚养比进一步下降,老年抚养比进一步上升,根据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含义可知,2025年后,少儿人口有所减少、老年人口迅速增加,意味着创造财富的劳动人口的数量进一步减少,社会负担加重。故选BD。
下表是我国某年某省某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42. 该市迁入人口的特征有
A. 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 B. 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
C. 以青壮年人口为主 D. 与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相似
43. 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有
A. 缓和了当地就业紧张局面 B. 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
C. 增加了该市被抚养人口 D. 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答案】42. BC 43. CD
【解析】
【42题详解】
根据表格可以计算出15—59岁人口占迁入人口的比重可以得出迁入人口中青壮年人口比重最大,C正确;由表格可以得出老年人口比重小于青少年人口;根据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将男女人口分别进行累计求和可知女性人口数大于男性,A错误;该市原有人口的年龄构成不确定,D错误;目前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B正确。故选BC。
【43题详解】
据表格信息可知,该市迁入人口数量大,会缓解当地的劳动力紧张状况,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同时由于青壮年人口比重最大,会增加当地就业的压力,会造成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也会加大社会治安的压力,有大量少年儿童和老人的迁入,增加了该市被抚养人口数量,故选CD。
44.发展中国家为了防止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其措施合理的是
A. 调整行政区划,做大做强城市 B. 扩大用地规模,增加人口容量
C. 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就业岗位 D. 营造绿色空间,改善环境质量
【答案】CD
【解析】
【详解】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程中,随着大量人口迁入城市,导致城市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等问题。因此应增加就业岗位,改善环境等。故选CD。
45.下列关于一定区域内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城市的等级和服务范围是发展变化的
B. 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相互独立,界线分明
C. 城市服务范围呈现规则的同心圆状
D. 高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覆盖低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
【答案】AD
【解析】
【详解】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的等级和服务范围是发展变化的,A正确;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相互独立,但界线不分明,B错误;城市服务范围呈正六边形,C错误;高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覆盖低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D正确 。故选AD。
46.近十年来,我国城市化发展迅速,主要表现在
A. 城市空心化日益明显 B. 城市人口比重显著提高
C. 逆城市化现象显著 D. 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答案】BD
【解析】
【详解】城市空心化是指发达国家人口从城市向郊区迁移导致,A错误;我国没有出现逆城市化现象,C错误;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人口比重显著提高,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数量不断增多,BD正确。故选BD。
47. 某特大城市专营多种高档商品的大型商厦位于远离商业中心的城郊地带,经营却获得成功。从区位因素看,主要是由于
A.地价便宜
B.人流量大
C.接近货源地
D.道路通达性好
【答案】AD
【解析】
城郊地带一般地价低廉,道路车流量较市中心小,道路通达性好,利于商业利润实现,故选择AD。
48.关于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城市化水平是城市人口与乡村人口的比值
B. 城市化过程中,乡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
C. 城市化过程中,农业用地转化为城市用地
D. 城市化影响工业化,工业化对城市化不产生影响
【答案】BC
【解析】
本题考查城市化的概念。城市化的概念为: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所以BC选项正确。城市化水平是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值,城市化影响工业化,工业化对城市化环境产生影响,所以AD错误。本题选择BC选项。
49.“湖广熟,天下足”表明长江中游地区是中国重要的水稻种植区,其主要原因是
A. 雨热条件好,土壤肥沃
B. 地形平坦,自然灾害少
C. 河流众多,交通便利
D. 粮食种植历史悠久,劳动力资源充足
【答案】AD
【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湖广熟,天下足”说明长江中下游地区是重要的产粮区,其最重要的自然因素是雨热条件好,土壤肥沃。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50.我国南方某省北部山区自高速公路通车后,在政府引导下,由原来粮油产地转变为鲜活农副产品基地。促使这种转变的区位因素是( )
A. 资金力量雄厚,机械化程度高
B. 劳动者素养高,生产集聚条件好
C. 劳动力充足,政策扶持
D. 运输条件改善,缩短了产品运达市场的时间
【答案】CD
【解析】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既有自然条件,又有社会经济条件,南方山区交通不便,生产分散,劳动者素养较低,资金薄弱,机械化程度低。运输条件改善,缩短了产品运达市场的时间故排除ABD,选C。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共40分。)
51.下图是“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原始型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都比较________,自然增长率________且波动较大。人口增长非常________。
(2)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________型;这个阶段人口出生率较________,死亡率较________,自然增长率较______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________降低开始的。针对现代型人口增长缓慢的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 (1)高 低 缓慢 (2) 传统 高 低 高 (3) 死亡率 鼓励生育 积极移民
【解析】
【详解】(1)据图中曲线特征可知,原始型人口增长模式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自然增长率低且波动较大,人口增长非常缓慢。
(2)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传统型;据图可知,这个阶段人口出生率较高,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变,死亡率较低,自然增长率较高。
(3)从图中可以看出,两条曲线中,死亡率曲线先下降,所以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降低开始的。针对现代型人口增长缓慢的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鼓励生育,提高人口自然增长,接纳移民,促进人口机械增长。
52.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城市的“空心”现象。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开始向远郊区甚至是郊区以外的农村和小城镇移动,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城,并伴随着城市文化和产业的外移,在老城区和新城区或卫星城之间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和地铁等交通运输,整个都市中心区人口出现负增长。
材料2:部分国家城市化及其经济发展情况统计图(图甲)和部分国家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百分比统计图(图乙)。
(1)材料1中叙述的现象主要发生在 、 等国家,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 。
(2)形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
(3)由材料2中图甲和图乙信息,描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征。
【答案】(8分)
(1)英国 美国 日本(答对期中两个得1分) 逆城市化现象(2分)
(2)①交通和通信的现代化,缩短了城市与郊区之间的时间距离;②城区用地紧张,地价上涨;③城区人口密集、就业困难、环境恶化,生活质量下降(3分)
(3)起步早,水平高,城市人口比重在70%以上 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城市化。
第(1)题,由材料一中提到的城市的“空心”现象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及促使这种现象出现的条件,可以判断这是逆城市化现象,主要出现于西方发达国家,如英国 美国。
第(2)题,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因其经济发展水平高,已经发展到了成熟阶段,出现逆城市化现象,是其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城市化继续发展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城市化的质在提高。导致其出现的原因可充分挖掘材料一得出。
第(4)题,两类国家的城市化特征: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但城市发展不合理。
考点:本题考查发展中、发达国家的城市化。
点评:本题考查两类国家的城市化。社会经济发展或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机制。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逆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必然结果,并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倒退;且逆城市化过程的人口由市中心向郊区的人口迁移,只是居住地的变更。
53.读某城市(盛行风为东北风与西南风)示意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丙、丁四地中最有可能成为商业中心的是 ,理由是 。
(2)甲、乙、丙、丁四地中适宜建设高级住宅区的是 ,理由是 。
(3)甲、乙、丙、丁四地中适宜建设仓储批发中心的是 ,理由是 。
(4)在丁处规划建设自来水厂,请分析该规划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答案】(1)乙 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接近消费人群。(3分)
(2)甲 位于湖泊附近,环境质量较好,且交通便利(3分)
(3)丙 地处市区外缘,地价较低,且邻近主要交通干线,交通便利。(3分)
(4)不合理 丁地位于河流的下游地区,水质较差(3分)
【解析】
本题主要考察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合理布局。(1)商业中心的最佳布局位置:市中心,接近最大的消费人群,且交通便利。(2)高级住宅区的布局原则是环境优美;(3)仓储式批发中心的布局原则是交通最优,宜布局于城市边缘,交通干线交汇的地方,交通便利且地价低。(4)自来水厂的布局原则是位于河流上游,水质好。
54.下图为“部分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农业地域类型为 ,主要种植 ,但有的国家是一年一熟,有的国家是一年三熟,其自然原因主要是 的差异。
(2)简述图示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有利条件。
(3)随着人类对粮食需求的增长,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量是解决需求的途径之一。图示农业地域类型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量?
【答案】(1)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热量(气候)。
(2)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地形平坦(地势低平);灌溉便利;劳动力丰富;对稻米需求量大;种植历史悠久等。
(3)培育高产品种;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水稻生产技术(提高田间管理水平、合理施肥);改善农业生态等。
【解析】
【详解】(1)据图中区域位置和轮廓可判断,该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季风区和热带雨林气候区,因此可判断为季风水田农业。主要种植水稻。水稻喜温,热量条件决定其熟制制度。
(2)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区位条件应从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分析。自然条件包括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条件包括市场、劳动力等。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区,全年高温或夏季高温热量充足;大部分集中在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地区,降水充沛,雨热同期,水源充足,灌溉便利;主要集中在平原、盆地丘陵地区,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水稻种植生产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需要劳动力多,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人均耕地:亚洲主要水稻种植业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水稻单位面积产量高,种植水稻能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对粮食的需求;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种植水稻的传统经验丰富;稻米是当地人们喜爱的主要粮食。
(3)图示农业地域类型为亚洲的季风水田农业,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应加大科技投入方面分析,提高水稻生产技术,培育高产品种;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农业生态,实现旱涝保收,从而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量。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别、座位号、考号填写在答题卷上密封线内相对应的位置上。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要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在答题区内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分别为“世界人口年平均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柱状图(图a)”和“世界各大洲平均净增长人口所占比例扇形图(图b)”。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 人口出生率最高的是
A. 亚洲 B. 南美洲
C. 非洲 D. 欧洲
2. 亚洲净增长人口所占比例最大的原因是
A. 人口出生率最高 B. 人口死亡率最低
C. 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D. 人口基数最大
3. 人口增长模式最能代表现代型的是
A. 亚洲 B. 欧洲
C. 非洲 D. 南美洲
4. 欧洲人口出生率低,对其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A. 生产力水平 B. 社会福利
C. 文化观念 D. 国家政策
【答案】1. C 2. D 3. B 4. D
【解析】
【1题详解】
据图a可知,人口出生率最高的是非洲,然后是南美洲、亚洲,欧洲的人口出生率最低,故选C。
【2题详解】
亚洲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由于人口基数大,因此净增长人口数量大,净增长人口所占比例最大。故选D。
【3题详解】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三低特点。据图a可知,欧洲出生率较低,自然增长率为负值,因此最能代表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故选B。
【4题详解】
欧洲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高,社会福利好,以及文化观念与中国“养儿防老”等传统观念不同,因此出生率较低,ABC均正确,与国家政策关系不大,且随着人口负增长的出现,欧洲许多国家鼓励生育,D错误。故选D。
读2016年年末广东、广西、新疆、湖南四省区的人口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5. 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省区是
A. 广西 B. 广东
C. 新疆 D. 湖南
6. 广东省65岁以上人口所占的比例较小的原因是
A. 教育水平高 B. 气候条件好
C. 迁入人口多 D. 经济水平高
【答案】5. D 6. C
【解析】
【5题详解】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据表格各省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数据可计算出湖南的自然增长率最低。故选D。
【6题详解】
广东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由于大量外籍务工人员的迁入,导致总人口数量增多,因此65岁以上人口所占的比例较小。故选C。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数据显示,离开户口登记地在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139万人,比2000年增11700万人;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上升。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7. 所给材料反映出的现象是
A. 我国人口流动规模扩大
B. 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口数量减少
C. 我国人口空间分布趋于均匀
D. 我国沿海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
8. 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中、西部发展政策的吸引 B. 人们的生育观念改变
C.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D. 人均耕地减少
【答案】7. A 8. C
【解析】
【7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材料反映了我国人口的流动方向主要是东南沿海地区,据材料中的数据体现了我国人口流动规模扩大,A正确;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口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只是外迁人口多,B错误;随着人口向东部流动,加剧我国人口的空间分布不均,C错误;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人口数量的增加主要是人口迁入导致,D错误。故选A。
【8题详解】
目前引起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有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因此吸引中西部人口迁入。故选C。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我国将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9. 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有助于我国
A. 减少老年人口的数量 B. 增加人口合理容量
C. 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 D. 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10. 预计到2035年前后,此项政策对我国的影响可能有
A. 升学与就业压力减轻 B. 家庭养老负担加重
C. 劳动力人口减速放慢 D. 人口迁移总量减少
【答案】9. D 10. C
【解析】
【9题详解】
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有助于我国减轻人口性别比例失衡,降低人口老龄化程度,有利于人口长期均衡发展,D正确;不能减少老年人口的数量,A 错误;不能增加环境人口容量,B错误;提高了人口自然增长率,C错误。故选D。
【10题详解】
实施二胎政策后,出生率会增加,到2035年前后,新增的小孩已经有18岁左右了,所以升学和就业压力加大,青壮年人口增多,劳动力人口增多,劳动力人口减速放慢,A错误C正确;家庭养老负担减轻,B错误;对人口迁移影响不大,D错误。故选C。
下表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资料摘自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1. 关于人口迁移流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由人口多的国家迁往人口少的国家 B. 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
C. 全球迁出人口少于迁入人口 D. 由东半球国家迁往西半球国家
12. 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
A. 更高的社会地位 B. 更多的休闲时间
C. 更高的收入 D. 更优的自然环境
13. 下列关于人口迁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减轻了迁入地的就业压力
B. 加重了迁出地的环境压力
C. 为迁入地提供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
D. 对迁出地人们生活观念的更新没有帮助
【答案】11. B 12. C 13. C
【解析】
【11题详解】
从图表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多为迁出国,发达国家多为迁入国,则可知人口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故选B。
【12题详解】
目前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经济发达地区有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故选C。
【13题详解】
随着人口的迁出,利于缓解迁出地的环境压力,促进与外界的联系和交流,但会造成劳动力流失,对迁入地而言,随着人口的迁入,加剧迁入地就业压力,但会为迁入地提供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ABD错误,C正确。故选C。
14.三峡库区大规模向外移民,选择迁入区时需要考虑的最主要因素是
A. 性别构成 B. 人口容量
C. 年龄构成 D. 人口素质
【答案】B
【解析】
人口容量是区域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选择迁入地时首先要考虑迁入地的人口容量,以免过多的迁入带来负面影响,选B。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1850年,清朝的人口为4.3亿。当时的学者汪士铎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13亿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5. 以上材料表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是( )
A. 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B. 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
C. 科技发展水平 D. 蕴藏的资源数量
16. 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我国必须进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其主要意义在于( )
A. 限制高消费现象的产生 B. 规划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
C. 制定科学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 D. 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答案】15. C 16. C
【解析】
【15题详解】
根据资料中前后对比可知,清朝与今天的中国所供养的人口差距很大,其主要原因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造成的,由于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了人们利用自然资源的深度和范围的差异进而影响了人口容量,C正确。
【16题详解】
人口合理容量是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不妨碍未来人口的生活质量条件下一个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我国必须进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从而有助于深入了解我国的人口国情,制定相应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C正确。
【点睛】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很多,如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的生活水平及文化消费水平等,资源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读某城镇略图,回答下列各题。
17. 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
A. 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
B. 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
C. 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D. 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18. 若甲处为新开楼盘,下列房地产开发商广告词中,能反映其优美自然环境的是
A. 毗邻大学,学术氛围浓厚 B. 交通便利,四通八达
C. 视野开阔,俯瞰全城 D. 绝版水岸名邸,上风上水
【答案】17. D 18. D
【解析】
【17题详解】
据图可知,①占地面积最大,可判断为住宅区;②位于城市中心,可判断为商业区;③位于当地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可判断为工业区。故选D。
【18题详解】
据图可知,甲位于盛行风向的上风向,位于河流的上游,且交通便利,濒临高等院校,但能反映其自然环境优美的应从河流和风向角度考虑。故选D。
19.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
A. 自然因素 B. 历史因素 C. 经济因素 D. 社会因素
【答案】C
【解析】
【详解】城市中土地是有限的,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它的付租能力。而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这就会导致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形成不同的功能区。因此经济因素是影响不同功能区布局的决定性因素。故选C。
【点睛】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有:1、经济因素。综合付租能力和地租两方面因素:一般在地租最高的市中心和地租次高的道路交汇处,形成商业区;在地租较高的道路两侧,形成住宅区;而地租较低的其他地方则往往形成工业区。
2、社会因素。社会因素除了影响住宅区的分化之外,也会影响商业区和工业区的分布,从而影响城市的空间结构。
3、环境因素。处理好居住区和工业区之间的关系,居住区和其他工作地点之间应有:便捷的交通联系;排放废气和废水的工厂应布置在居住区的下风向和河流的下游地带的远郊区;卫生防护带。
4、历史因素。城市的建筑物和街道设计可以维持久远,早期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日后的功能分区有着深远的影响。
20.巴黎圣母院位于巴黎市中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自然资源 B. 气候特征
C. 地域文化 D. 地形特点
【答案】C
【解析】
【详解】巴黎圣母院是一座哥特式风格基督教教堂,是古老巴黎的象征,其地位、历史价值无与伦比,是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建筑之一。因此,它位于位于巴黎市中心,是地域文化的象征。故选C。
下图为某城市规划简图,该市常年盛行东北风。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21. 图中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功能区,则①、②、③、④分别为
A. 文教区、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
B. 住宅区、工业区、文教区、商业区
C. 商业区、工业区、文教区、住宅区
D. 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文教区
22. 影响该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
A. 经济 B. 资源 C. 文化 D. 地形
23. 该市计划在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选择一处建设钢铁厂,最佳的地点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21. D 22. A 23. B
【解析】
【21题详解】
读图,结合图例分析,城市中心应为商业区,②是商业区。工业区是钢铁工业,有大气污染,分布在盛行风的下风向,或与风向垂直的郊外,即城市西南部、西部郊区,③是工业区。住宅区一般位于商业区和工业区之间,既方便购物,又方便上下班,①是住宅区。文化区一般要求环境幽美,染污少,城市东北部是盛行风的上风向,河流的上游,水质好,风景幽美,④是文化区。所以D对。A、B、C错。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功能分区的实质是各种经济活动对城市土地利用的竞争,导致了同类经济活动聚集,而不同经济活动相分类的城市功能分区,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最主要因素。故选A项。
【23题详解】
钢铁厂对城市环境影响较大,应当布局在河流下游以及盛行风的下风向。乙区域接近煤炭产地,铁路沿线,交通便利,故选B。
点睛:评价某类工业区位布局是否合理:
评价判断某工业区位布局是否合理,除了考虑经济效益外,还需考虑环境、社会因素等。如自来水厂,要求水源清洁,应布局在河流上游;高新技术产业区,需要高技术人才,应布局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附近;印染厂造成水污染,应布局在经过居民区的河流的下游;火电厂造成大气污染,应布局在远离居民区的盛行风向的下风地带或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
24.城市的等级越高,所提供的服务
A. 种类越多、范围越大 B. 种类越少、范围越大
C. 种类越少、范围越小 D. 种类越多、范围越小
【答案】A
【解析】
结合中心地理论,城市服务范围表现为六边形。城市的等级越高,所提供的服务种类越多,服务范围越大,A对。B、C、D错。
25.下列关于城市商业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商业区只分布在城市中心,呈块状分布
B. 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区
C. 商业区是城市内所有商业集中分布的地区
D. 在交通干线上都会形成中心商务区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商业区分布在城市中心,是市场最优原则。分布在城市环路的出口处,是交通最优原则,A错。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区,B对。商业区是城市内大型商业集中分布的地区,小型零售业不集中分布,C错。在交通干线与城市环路出口处,易形成中心商务区,D错。
考点:商业区的布局原则,商业区的类型。
某城市东西相距25千米,甲、乙、丙、丁分别表示该城市不同的区域。下图为“该城市沿东西方向人口密度与土地价格分布曲线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6. 该城市中心商务区可能位于( )
A. 甲区 B. 乙区 C. 丙区 D. 丁区
27. 若甲、乙、丙、丁为四个功能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区人口密度小,工业区位条件最差
B. 乙区土地价格高,以仓储和绿地为主
C. 丙区住宅用地为主,人口密度大
D. 丁区基础设施完善,土地价格低
【答案】26. B 27. C
【解析】
【26题详解】
城市交通通达度最高的区域,地价最高,是商业区分布位置。读图,根据地价曲线,该城市中心商务区可能位于乙区,B对。其它区域地价低,交通通达度较差,不会是商业区,ACD错。故选B。
【27题详解】
若甲、乙、丙、丁为四个功能区,甲区人口密度小,工业区位条件较好,A错。乙区土地价格高,以商业区为主,B错。丙区住宅用地为主,人口密度大,C对。丁区远离市中心,基础设施不完善,土地价格低,D错。故选C。
【点睛】注意图示横轴数据不是距市中心的远近,是沿东西方向穿过城市的剖面。了解城市地租理论,了解各功能区的特征。在地租最高的区域,商业的付租能力最强。工业占地租低的区域,居住区的人口密度最大。
下图为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绘制的“某区域城市聚落分布模式示意图”,a、b、c、d分别代表不同等级的城市,M区域分布有若干乡村聚落。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8. 图示区域中,等级最高的城市是
A. a B. b C. c D. d
29. M区域居民去附近城市寻求服务,到达频率最高的城市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28. D 29. A
【解析】
试题解析:
【28题详解】
根据图例判断a等级城市有7个,b等级城市有5个,c等级城市5个,d等级城市有1个。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故D选项正确。
【29题详解】
据图判断城市甲距M区域最近,且图中区域与甲同等级的城市数量最多,等级最低,提供的服务多为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的服务,而到达频率最高,故A选项正确。
考点: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30.关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 地下径流增大 B. 生物多样性增加
C. 热岛效应增强 D. 土壤肥力提高
【答案】C
【解析】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地下水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增强等。所以选择C项。
近年来“互联网+农业”蓬勃发展。农民通过网络获取市场信息、寻求技术支持;通过“智慧农业”平台管理温室大棚生产、开展网络销售;与网站联合举办农业生态旅游节,吸引城市居民前去观光采摘。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31. 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相比,“互联网+农业”给农业带来的显著变化是
A. 农业生产规模缩小 B. 市场定位更加精准
C. 农业布局日趋集中 D. 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
32. “互联网+农业”时代,下列农业区位因素中,影响力明显增强的是
A. 自然 B. 劳动力 C. 交通 D. 科技
【答案】31. B 32. D
【解析】
试题分析:
【31题详解】
由材料“农民通过网络获取市场信息、寻求技术支持”可知,“互联网+农业”给农业带来的显著变化是市场定位更加精准,B正确。
【32题详解】
由材料“通过“智慧农业”平台管理温室大棚生产、开展网络销售”可知,“互联网+农业”时代,影响力明显增强的是科技,D正确。
【考点定位】农业区位因素
库尔勒香梨是我国新疆的特产,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3. 新疆种植库尔勒香梨的优势条件不包括
A. 全年热量充足 B. 夏季光照充足
C. 昼夜温差较大 D. 冰雪融水丰富
34. 库尔勒香梨能在全国各地同期上市销售主要得益于
A. 发达的通讯网络 B. 便利的交通运输
C. 优惠的政策支持 D. 产品的质优价廉
【答案】33. A 34. B
【解析】
试题分析:
【33题详解】
新疆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夏季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和丰富的冰川融水,成了新疆独特的农业优势。但是其气候大陆性强,冬夏温差较大,冬季寒冷。
【34题详解】
优质农产品能及时在全国上市,得益于便利的交通运输。
考点:农业区位因素。
35.内蒙古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小麦生产基地,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重要的水稻生产基地。这些不同农业生产地域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A. 地形条件差异 B. 政策导向影响
C. 水热条件差异 D. 饮食习惯影响
【答案】C
【解析】
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且水热充足,适宜种植水稻;华北平原为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但降水总量较少,适宜种植旱作物,因此形成小麦生产基地;内蒙古高原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适宜发展畜牧业。
读 “稻田养蟹示意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36. 水稻种植业的生产特点是
A. 商品率高 B. 机械化水平高
C. 精耕细作 D. 专业化程度高
37. 与单纯种植水稻相比,稻田养蟹可以
①减少耕地使用面积
②进行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③增加农产品的类型和产量
④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8. 下列地区中,适宜推广稻田养蟹的是
A. 长江中下游平原 B. 黄土高原
C. 大兴安岭山区 D. 吐鲁番盆地
【答案】36. C 37. D 38. A
【解析】
试题分析:
【36题详解】
水稻种植业的生产特点:属于劳力密集型农业;以小农经营为主(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单位面积产量高,但是商品率比较低;机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较低(日本除外);水利工程量大(需要政府投资,治理水旱灾害)。故C正确。
【37题详解】
稻田养蟹在一块地里即搞种植又搞养殖相当于增加了耕地面积,①错。养蟹就不利于机械化作业,②错。稻田养蟹,在水稻生产同时,又进行了养殖业,增加农产品的类型和产量,③对。蟹可以除草,除害虫,还可以提供肥料,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④对。故选D。
【38题详解】
推广稻田养蟹必须水热充足的地方,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水热充足,A对。黄土高原以旱作农业为主,不适宜推广稻田养蟹,B错。大兴安岭山区主要以林业为主,C错。吐鲁番盆地气候干旱,主要为瓜果等特色农业,D错。故选A。
【考点定位】水稻种植业的特点 区域农业生产条件 发展稻田养蟹的益处
39.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鱼塘的直接目的是
A. 提高土壤质量 B. 节省劳动力
C. 促进生态循环 D. 提高经济收入
【答案】D
【解析】
【详解】农业区位因素中,市场因素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对蔬菜、花卉的需求增加,市场价格上涨,农民为了提高经济收入,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了桑基、蔗基鱼塘。故选D。
40.上海市郊区建设蔬菜、奶、禽、蛋、肉生产基地的主要依据是
A. 有城市自来水灌溉 B. 靠近城市,生产技术水平高
C. 城市人口多,市场需求量大 D. 气候、土壤条件优越
【答案】C
【解析】蔬菜、奶、禽蛋、肉类对市场需求量大,上海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市场广阔,所以选C项。
考点:产业布局主导因素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全选对得2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41.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下图示意1980~2030年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据图判断,2025年后可能出现
A. 人口迁移加剧 B. 劳动力渐不足
C. 人口分布不均 D. 社会负担加重
【答案】BD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2025年时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曲线相交,都大约为20%,即100名劳动人口抚养20名少儿、20名老人,此后少儿抚养比进一步下降,老年抚养比进一步上升,根据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含义可知,2025年后,少儿人口有所减少、老年人口迅速增加,意味着创造财富的劳动人口的数量进一步减少,社会负担加重。故选BD。
下表是我国某年某省某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42. 该市迁入人口的特征有
A. 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 B. 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
C. 以青壮年人口为主 D. 与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相似
43. 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有
A. 缓和了当地就业紧张局面 B. 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
C. 增加了该市被抚养人口 D. 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答案】42. BC 43. CD
【解析】
【42题详解】
根据表格可以计算出15—59岁人口占迁入人口的比重可以得出迁入人口中青壮年人口比重最大,C正确;由表格可以得出老年人口比重小于青少年人口;根据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将男女人口分别进行累计求和可知女性人口数大于男性,A错误;该市原有人口的年龄构成不确定,D错误;目前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B正确。故选BC。
【43题详解】
据表格信息可知,该市迁入人口数量大,会缓解当地的劳动力紧张状况,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同时由于青壮年人口比重最大,会增加当地就业的压力,会造成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也会加大社会治安的压力,有大量少年儿童和老人的迁入,增加了该市被抚养人口数量,故选CD。
44.发展中国家为了防止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其措施合理的是
A. 调整行政区划,做大做强城市 B. 扩大用地规模,增加人口容量
C. 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就业岗位 D. 营造绿色空间,改善环境质量
【答案】CD
【解析】
【详解】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程中,随着大量人口迁入城市,导致城市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等问题。因此应增加就业岗位,改善环境等。故选CD。
45.下列关于一定区域内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城市的等级和服务范围是发展变化的
B. 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相互独立,界线分明
C. 城市服务范围呈现规则的同心圆状
D. 高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覆盖低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
【答案】AD
【解析】
【详解】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的等级和服务范围是发展变化的,A正确;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相互独立,但界线不分明,B错误;城市服务范围呈正六边形,C错误;高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覆盖低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D正确 。故选AD。
46.近十年来,我国城市化发展迅速,主要表现在
A. 城市空心化日益明显 B. 城市人口比重显著提高
C. 逆城市化现象显著 D. 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答案】BD
【解析】
【详解】城市空心化是指发达国家人口从城市向郊区迁移导致,A错误;我国没有出现逆城市化现象,C错误;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人口比重显著提高,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数量不断增多,BD正确。故选BD。
47. 某特大城市专营多种高档商品的大型商厦位于远离商业中心的城郊地带,经营却获得成功。从区位因素看,主要是由于
A.地价便宜
B.人流量大
C.接近货源地
D.道路通达性好
【答案】AD
【解析】
城郊地带一般地价低廉,道路车流量较市中心小,道路通达性好,利于商业利润实现,故选择AD。
48.关于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城市化水平是城市人口与乡村人口的比值
B. 城市化过程中,乡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
C. 城市化过程中,农业用地转化为城市用地
D. 城市化影响工业化,工业化对城市化不产生影响
【答案】BC
【解析】
本题考查城市化的概念。城市化的概念为: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所以BC选项正确。城市化水平是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值,城市化影响工业化,工业化对城市化环境产生影响,所以AD错误。本题选择BC选项。
49.“湖广熟,天下足”表明长江中游地区是中国重要的水稻种植区,其主要原因是
A. 雨热条件好,土壤肥沃
B. 地形平坦,自然灾害少
C. 河流众多,交通便利
D. 粮食种植历史悠久,劳动力资源充足
【答案】AD
【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湖广熟,天下足”说明长江中下游地区是重要的产粮区,其最重要的自然因素是雨热条件好,土壤肥沃。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50.我国南方某省北部山区自高速公路通车后,在政府引导下,由原来粮油产地转变为鲜活农副产品基地。促使这种转变的区位因素是( )
A. 资金力量雄厚,机械化程度高
B. 劳动者素养高,生产集聚条件好
C. 劳动力充足,政策扶持
D. 运输条件改善,缩短了产品运达市场的时间
【答案】CD
【解析】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既有自然条件,又有社会经济条件,南方山区交通不便,生产分散,劳动者素养较低,资金薄弱,机械化程度低。运输条件改善,缩短了产品运达市场的时间故排除ABD,选C。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共40分。)
51.下图是“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原始型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都比较________,自然增长率________且波动较大。人口增长非常________。
(2)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________型;这个阶段人口出生率较________,死亡率较________,自然增长率较______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________降低开始的。针对现代型人口增长缓慢的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 (1)高 低 缓慢 (2) 传统 高 低 高 (3) 死亡率 鼓励生育 积极移民
【解析】
【详解】(1)据图中曲线特征可知,原始型人口增长模式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自然增长率低且波动较大,人口增长非常缓慢。
(2)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传统型;据图可知,这个阶段人口出生率较高,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变,死亡率较低,自然增长率较高。
(3)从图中可以看出,两条曲线中,死亡率曲线先下降,所以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降低开始的。针对现代型人口增长缓慢的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鼓励生育,提高人口自然增长,接纳移民,促进人口机械增长。
52.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城市的“空心”现象。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开始向远郊区甚至是郊区以外的农村和小城镇移动,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城,并伴随着城市文化和产业的外移,在老城区和新城区或卫星城之间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和地铁等交通运输,整个都市中心区人口出现负增长。
材料2:部分国家城市化及其经济发展情况统计图(图甲)和部分国家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百分比统计图(图乙)。
(1)材料1中叙述的现象主要发生在 、 等国家,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 。
(2)形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
(3)由材料2中图甲和图乙信息,描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征。
【答案】(8分)
(1)英国 美国 日本(答对期中两个得1分) 逆城市化现象(2分)
(2)①交通和通信的现代化,缩短了城市与郊区之间的时间距离;②城区用地紧张,地价上涨;③城区人口密集、就业困难、环境恶化,生活质量下降(3分)
(3)起步早,水平高,城市人口比重在70%以上 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城市化。
第(1)题,由材料一中提到的城市的“空心”现象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及促使这种现象出现的条件,可以判断这是逆城市化现象,主要出现于西方发达国家,如英国 美国。
第(2)题,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因其经济发展水平高,已经发展到了成熟阶段,出现逆城市化现象,是其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城市化继续发展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城市化的质在提高。导致其出现的原因可充分挖掘材料一得出。
第(4)题,两类国家的城市化特征: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但城市发展不合理。
考点:本题考查发展中、发达国家的城市化。
点评:本题考查两类国家的城市化。社会经济发展或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机制。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逆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必然结果,并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倒退;且逆城市化过程的人口由市中心向郊区的人口迁移,只是居住地的变更。
53.读某城市(盛行风为东北风与西南风)示意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丙、丁四地中最有可能成为商业中心的是 ,理由是 。
(2)甲、乙、丙、丁四地中适宜建设高级住宅区的是 ,理由是 。
(3)甲、乙、丙、丁四地中适宜建设仓储批发中心的是 ,理由是 。
(4)在丁处规划建设自来水厂,请分析该规划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答案】(1)乙 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接近消费人群。(3分)
(2)甲 位于湖泊附近,环境质量较好,且交通便利(3分)
(3)丙 地处市区外缘,地价较低,且邻近主要交通干线,交通便利。(3分)
(4)不合理 丁地位于河流的下游地区,水质较差(3分)
【解析】
本题主要考察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合理布局。(1)商业中心的最佳布局位置:市中心,接近最大的消费人群,且交通便利。(2)高级住宅区的布局原则是环境优美;(3)仓储式批发中心的布局原则是交通最优,宜布局于城市边缘,交通干线交汇的地方,交通便利且地价低。(4)自来水厂的布局原则是位于河流上游,水质好。
54.下图为“部分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农业地域类型为 ,主要种植 ,但有的国家是一年一熟,有的国家是一年三熟,其自然原因主要是 的差异。
(2)简述图示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有利条件。
(3)随着人类对粮食需求的增长,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量是解决需求的途径之一。图示农业地域类型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量?
【答案】(1)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热量(气候)。
(2)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地形平坦(地势低平);灌溉便利;劳动力丰富;对稻米需求量大;种植历史悠久等。
(3)培育高产品种;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水稻生产技术(提高田间管理水平、合理施肥);改善农业生态等。
【解析】
【详解】(1)据图中区域位置和轮廓可判断,该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季风区和热带雨林气候区,因此可判断为季风水田农业。主要种植水稻。水稻喜温,热量条件决定其熟制制度。
(2)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区位条件应从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分析。自然条件包括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条件包括市场、劳动力等。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区,全年高温或夏季高温热量充足;大部分集中在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地区,降水充沛,雨热同期,水源充足,灌溉便利;主要集中在平原、盆地丘陵地区,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水稻种植生产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需要劳动力多,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人均耕地:亚洲主要水稻种植业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水稻单位面积产量高,种植水稻能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对粮食的需求;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种植水稻的传统经验丰富;稻米是当地人们喜爱的主要粮食。
(3)图示农业地域类型为亚洲的季风水田农业,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应加大科技投入方面分析,提高水稻生产技术,培育高产品种;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农业生态,实现旱涝保收,从而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量。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