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4468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4468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4468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
展开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不属于人口增长模式指标的是
A. 人口出生率 B. 人口死亡率
C. 人口自然增长率 D. 人口生育率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人口增长模式是根据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大小划分的,A、B、C是。人口性别比例不属于划分指标,选D。
考点:人口增长模式的影响因素。
2.推动当前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 各国气候条件的差异 B. 各国经济收入的差异
C. 各国自然资源的差异 D. 各国教育水平的差异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在当今,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的最重要的因素。故选B
考点: 人口迁移
3.北京市某学生的爷爷在年轻时响应国家号召支援边疆,携带全家人到了新疆定居;爸爸在北京寻到好工作后,携带全家落户北京;叔叔求学移民美国,并且在美国结婚定居。 关于该同学的爸爸迁移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迁移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因素
B. 迁移方向是从落后地区向较发达地区迁移
C. 自发的国内人口迁移
D. 国家有组织、有计划进行的迁移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可知,爸爸在北京寻找到好的工作后携全家落户北京,主要原因是经济因素,从落后地区向较发达地区迁移,属于自发的国内人口迁移,ABC均正确;与国家有组织、有计划进行的迁移无关,D错误。故选D。
4.影响人口容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A. 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 B. 科技发展水平
C. 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 D. 人口的消费水平
【答案】A
【解析】
【详解】影响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有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资源等,其中制约环境承载力最首要的因素是资源。故选A。
【点睛】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消费水平、技术水平、资源基础和环境变化趋势等。其中,只有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是负相关的关系,其他各要素与环境人口容量是正相关的关系。
某农业类型投入劳动力数量少但商品率较高,其种植业与畜牧业所占比重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5. 该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A. 季风水田农业 B. 混合农业
C. 大牧场放牧业 D. 商品谷物农业
6. 提高该地区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是
A. 提高机械化水平 B. 充分利用水资源
C. 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 D. 合理开垦当地土地
【答案】5. C 6. C
【解析】
【5题详解】
据图可知,图中畜牧业所占比率很大,材料提到投入劳动力数量少,商品率较高,因此可判断为大牧场放牧业。故选C。
【6题详解】
据上题分析可知为大牧场放牧业,提高该地区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是建立高质量的人工草场提高草场的牲畜承载量。故选C。
7.阿根廷的新鲜牛肉可以供应到西欧人的餐桌上,主要得益于
A. 大型集装箱的使用 B. 高速飞机的运输
C. 海上冷冻船的发明与使用 D. 西欧消费市场的扩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主要放牧的是牛,出口的主要是牛肉,随着海上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现在阿根廷的牛肉可以远销到西欧和北美的餐桌上。故选C。
8.影响乳畜业生产的两个重要因素
①市场②交通③饲料供应④国家政策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乳畜业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其生产对象是奶牛,产品主要是牛奶及其制品。市场和饲料供应是影响乳畜业生产的两个重要因素。故选C。
【点睛】乳畜业分布于北美五大湖周围、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集约化程度高;多分布在大城市周围。就市场因素看,城市需要大量的新鲜牛奶以及牛奶制品。受牛奶运输的影响,以生产牛奶为主的乳畜业农场多分布在大城市的附近,以生产加工的乳制品的乳畜业农场可以分布在离城市较远的地方。就饲料因素看,乳牛既需要多汁的青饲料,也需要含蛋白质较高的精饲料,因此,乳畜业农场既种植优质牧草,也种植饲料作物。
如图是商品等级与中心地等级关系表和中心地市场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9. 下列关于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大小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小
B. 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大
C. 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小
D. 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
10. 下列商业部门与图中中心地对应正确的是
A. 甲为普通饭店、乙为小吃店、丙为五星级酒店
B. 甲为小吃店、乙为五星级酒店、丙为普通饭店
C. 甲为小吃店、乙为普通饭店、丙为五星级酒店
D. 甲为五星级酒店、乙为小吃店、丙为普通饭店
【答案】9. A 10. B
【解析】
【9题详解】
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反之,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小。故选A项。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城市体系,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城市等级越高,提供的服务种类越多,而服务等级较高的城市职能,只有较高等级的城市才具有。反之亦然。因此甲为小吃店、乙为五星级酒店、丙为普通饭店,故选B项。
11.通常所说城市大小等级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 城市人口规模 B. 城市用地规模
C. 城市工业产值 D. 城市基础设施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城市大小等级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城市人口规模,根据人口规模,从小到大一般可以划分出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等,A对。城市用地规模,城市的经济规模,城市环境水平是重要影响因素,B、C、D错。
考点:城市大小等级划分的主要依据。
由于水、土、光、热资源的优势,新疆棉花连续20多年产量全国第一,奠定了新疆在国内棉花生产中无可撼动的地位,形成了“中国棉花看新疆”的格局。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2. 我国其他地区棉花成熟后需马上采摘,但新疆棉花成熟后可集中采摘,其主要原因是新疆
A. 棉花质量好 B. 机械化水平高 C. 劳动力短缺 D. 气候干旱
13. 近年来,前往新疆采摘棉花的外省农民工有减少趋势,其主要原因有
①新疆机械化水平提高 ②交通费用的增加
③农民工就业机会增多 ④国家政策的变化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12. D 13. C
【解析】
【分析】
棉花成熟后,被雨淋,会影响棉花的品质,价格。我国其他地区多雨,棉花一成熟就要采摘,而新疆棉花成熟后可集中采摘,其主要原因是新疆气候干旱、降水少。 花收购价格的降低,不会影响单位面积产量,可能会导致单位棉花种植效益降低。
【12题详解】
棉花成熟后,被雨淋,会影响棉花的品质,价格。我国其他地区棉花一成熟就要采摘,而新疆棉花成熟后可集中采摘,其主要原因是新疆气候干旱、降水少,被雨淋可能性很小,D对。棉花质量好、棉花产区适宜机械化作业、劳动力短缺不是可以集中收摘的原因,A、B、C错。
【13题详解】
随着经济发,新疆机械化水平提高,劳动力数量减少,①对。集中采摘,交通费用的影响小,②错误。农民工就业机会增多,③正确。国家政策对农业的支持没有改变,④错误。C正确。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14.“特仑苏”是内蒙古蒙牛集团的一个牛奶品牌。它产于北纬40°左右、草类茂盛的内蒙古高原。北京三元集团下设28个奶牛场和7家相关企业,分布在北京的六个区县。内蒙古“特仑苏”和北京“三元”牛奶的生产同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 商品谷物农业 B. 大牧场放牧业
C. 乳畜业 D. 混合农业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知,特仑苏是蒙牛的一个牛奶品牌。它的产地世界公认的优质奶源带等一系列得天独厚的优势自然条件,提供了市场稀缺的高品质奶源,属于乳畜业;北京三元牛奶也是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夜也属于乳畜业。故选C。
15.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
A. 稻田 B. 鱼塘
C. 果园 D. 菜地花圃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城市化发展引发农业结构的调整可知,城市化水平高的位置农业逐渐转向发展农副产品为主,水稻种植减少。故A正确。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6. M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 季风水田农业 B. 大牧场放牧业
C. 商品谷物农业 D. 混合农业
17. 关于M区发展生产的自然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①终年高温多雨 ②土壤深厚肥沃 ③地势平坦广阔 ④市场需求量大
A. ③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16. C 17. C
【解析】
【16题详解】
读图,M区域位于美国的中央大平原,温带大陆性气候,农业地域类型是商品谷物农业区,主要农作物为小麦和玉米。故选C。
【17题详解】
据上题分析可知,M区域为商品谷物农业。首先是考虑自然条件,④排除,AD错误;该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不是终年高温多雨,①错误;但地处中央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深厚、水源充足,②③正确。故选C。
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居民对野菜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许多城郊农民纷纷在自家地里种植野菜,但种植的野菜产量不高。之后,他们在自家地上建起塑料大棚,结果产量大增。现在利用塑料大棚种植野菜已成为时下城郊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完成下列各题。
18. 将野菜移栽到塑料大棚,改造的自然条件是( )
A. 热量条件 B. 光照条件
C. 土壤条件 D. 水分条件
19. 野菜的价格曾一度高于猪肉的价格,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因素是( )
A. 市场距离远近 B. 市场需求变化
C. 交通运输技术的提高 D. 政府政策的优惠
【答案】18. A 19. B
【解析】
【18题详解】
大棚可以造成温室效应,使得大棚内的温度升高,为植物营造一个适合生长的热量条件,故大棚改造的自然条件是热量条件。故选A。
【19题详解】
市场的需求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据材料知,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居民对野菜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说明市场需求量大。故选B。
20.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①华南双季稻种植 ②宁夏平原水稻种植 ③吐鲁番瓜果种植 ④上海郊区乳牛业
A. ①热量 ②水源 ③光照 ④市场 B. ①水源 ②地形 ③热量 ④市场
C. ①地形 ②政策 ③土壤 ④科技 D. ①土壤 ②热量 ③地形 ④政策
【答案】A
【解析】
【详解】双季稻分布在南方地区,因为热量充足;宁夏平原位于半干旱、干旱地区,通过引黄河水灌溉发展水稻种植业;吐鲁番盆地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降水少,但光照强,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乳畜业分布于城市郊区,市场广阔。故选A。
21.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是图中的
A. 气候 B. 土壤 C. 市场需求 D. 政策
【答案】C
【解析】
考查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故选C。
22.上海市郊区建设蔬菜、肉、奶、禽、蛋生产基地,影响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
A. 气候条件好 B. 有城市自来水灌溉
C. 市场需要 D. 靠近城市,生产技术水平高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农业区位。蔬菜、肉、禽、蛋等农副产品生产布局于城市郊区,由于靠近城市,市场广阔。故选C项。
23.有关目前世界城市进程的阐述,正确的是
A. 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增长快
B. 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增长慢
C. 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小、增长慢
D. 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增长快
【答案】B
【解析】
【详解】目前世界城市进程的特点是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增长慢,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小,增长快。故选B。
【点睛】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分别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差异大,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发展中国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发展速度快,城市发展不合理。
24.下列农业地域类型与分布地区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大牧场放牧业——墨累-达令盆地 B. 混合农业——潘帕斯草原
C. 乳畜业——西欧 D. 商品谷物农业——东亚、东南亚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墨累达令盆地是世界著名的混合农业分布区;潘帕斯草原为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区;西欧乳畜业发达;东亚、东南亚为水稻种植业区,故选C项。
25.下图中阴影所表示的农业区域属于
A. 种植园农业 B. 商品谷物农业
C. 大牧场放牧农业 D. 混合农业
【答案】D
【解析】
本题以澳大利亚为背景区域,考查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图中阴影所表示的农业区域位于澳大利亚的东南,墨累—达令盆地,该地地广人稀,发展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的混合农业。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
26.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一般有
①机械化水平高 ②地广人稀 ③市场广阔,交通运输便利 ④自然条件优越 ⑤农业科技发达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⑤
【答案】A
【解析】
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面向市场,以大农场的模式,大规模生产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以机械化生产为主。故一般分布在地广人稀又自然条件较优越的地区。故A正确。
下面左图为甲、乙、丙、丁四国人口增长状况图,右图为不同阶段人口发展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7. 左图中四个国家人口增长特点与右图人口增长阶段对应正确的:
A. 甲—① B. 乙—② C. 丙—③ D. 丁—④
28. 影响丙国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原因有:
①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 ②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③医疗卫生水平较低 ④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27. B 28. C
【解析】
试题分析:
【27题详解】
图中甲死亡率高于出生率,且出生率较低,没有对应阶段;乙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对应的是②,B正确;丙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对应的是④;丁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对应的是①。
【28题详解】
丙国低出生率低死亡率,是现代型,目前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是现代型,形成原因有:人口受教育程度较高,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医疗卫生水平较高;经济发展水平较高,C正确。
【考点定位】人口增长模式及形成原因
1.人口增长模式
(1)构成指标:图中曲线①出生率;曲线②死亡率;阴影部分为:自然增长率。
(2)类型及特征
A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C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堡自然增长率。
2.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1)过程:由原始型转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逐步过渡。
读“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29. 下列属于图中b阶段反映的城市化现象的是
A. 市区出现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
B. 城市化速度减慢甚至停滞
C.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 城市化水平低,发展较慢
30. 尽管世界各国的城市化水平高低不一,但是,它们都处于城市化进程的某一阶段。下列国家与其所处的城市化阶段搭配正确的是
A. 英国—a阶段 B. 朝鲜—c阶段
C. 中国—b阶段 D. 印度—c阶段
【答案】29. A 30. C
【解析】
【29题详解】
本题考查城市化。a、b、c分别代表城市化进程中的初期、中期、和后期阶段。其中b中期加速阶段由于城市化速度过快,可能出现市区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等问题。故A项正确。
【30题详解】
不同性质国家城市化水平不同,英国作为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已经进入后期阶段,A错;朝鲜、中国、印度作为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不高,大约40%左右,处于中期阶段,所以B、D错,C对。故选C。
二.综合题(共4小题,共40分)
31.读“水稻主要分布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水稻分布区的名称:A_______,B_______,C_______。
(2)A、B、C三地均为_______气候区。
从地形上看,水稻田多分布在_______和_______地区。
(3)本地区________稠密,________丰富,为发展水稻种植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4)简述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答案】(1)东亚;东南亚;南亚
(2)季风;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三角洲。
(3)人口;劳动力
(4)特点: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
发展方向: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科技水平;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商品率等;加大投资,兴修水利工程。
【解析】
【详解】(1)据图例并结合区域轮廓可知判断,世界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降水较为丰富的地区。
(2)结合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可知,图示三地均为季风气候区,水热资源丰富。从地形角度分析,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3)水稻生产过程相对复杂,需要投入比较多的劳动力。水稻种植业分布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为发展水稻种植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4)解答本题不仅要了解季风水田农业生产的特点,更要从气候、地形、人口密度、劳动力、生产传统等方面理解其成因。其特点是小农经营,即以家庭经营为主,人均耕地少,每户耕种的田地很少;单产高、商品率低,精耕细作,使单产高,但由于生产规模小,人口多,所产稻谷以自给为主,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发展方向应从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科技水平;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商品率等;加大投资,兴修水利工程等方面分析。
32.读下图,回答以下各题。
(1)上图中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_______历史上和(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_______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
(2)图中字母代表的内容,对人口迁移而言,属于拉力的是_______,属于推力是_______,属于中间阻力的是_______。(填字母)
(3)对于人口压力大的农村,人口迁移缓解了当地_______矛盾,可以更加合理地利用农业_______资源,对更好地保护农村的_______有积极作用。
(4)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既积极地推动了城市的_______发展,同时也给城市的 _______造成巨大的压力。
【答案】(1)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2) CDE AB (每空2分,共4分)
(3)人多地少(人地) 土地 自然环境
(4)经济 交通、住房、环境等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人口迁移。
【详解】(1)图示反映从乡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故为历史时期发达国家的人口迁移和目前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2)城市化的拉力作用即城市的有利因素。推力即城市的不利因素。中间阻力是到达城市的阻碍因素。(3)本题考查城市化的作用,农村人口迁出,故能缓解农村的人地关系,从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利于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4)城市化对城市的影响,也可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既为城市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也给城市环境造成巨大压力。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全面获取信息进行概括即可,难度一般。
33.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条城市化进程的曲线代表发达国家是_______曲线,代表发展中国家的是_______曲线。
(2)从世界城市化进程来看,发展中国家多数处于_______阶段,发达国家处于_______阶段。
(3)从图中可看出,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_______,水平_______;_______年以后,城市化加速发展
(4)从图中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城市化二十世纪后期,出现了_______现象。发展中国家过快的城市化,可能导致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甚至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环境污染问题
(5)A曲线在20世纪70年代后呈下降趋势,该类国家的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此现象称为_______现象,原因为________。
【答案】 (1)A B (2)初期和中期加速阶段 后期成熟阶段 (3)晚 低 1950年 (4) 逆城市化 大气污染 水污染 固体垃圾污染 噪音污染 (5)逆城市化 原因: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的完善。
【解析】
【详解】(1)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特征:起步晚、水平低、发展速度快;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特征:起步早,水平高;故表示发达国家的为A曲线;发展中国家的为B曲线。
(2)结合上题结论可知,从世界城市化进程来看,发展中国家多数处于初期和中期加速阶段,发达国家处于后期成熟阶段,城市化水平高,但速度慢。
(3)从图中可看出,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1950年以后,城市化加速发展,。
(4)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特征:起步早,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发展中国家过快的城市化,可能会随着大量人口的迁入,导致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甚至出现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垃圾污染、噪音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
(5)据上题分析可知,A曲线为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线。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以及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此现象称为逆城市化现象。
34.读“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斜线部分表示 ,计算方法是 。
(2)人口增长模式转变是从 下降开始的。
(3)图中处于人口增长模式 “低低低”模式阶段的是 (填字母)。目前按经济发展水平, 国家或地区从总体上看应属于该类型。
(4)未来20年,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有哪些?将给我国社会和环境造成哪些影响?。
【答案】(1)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死亡率。
(2)死亡率
(3)丁;发达
(4)问题:人口总数大、就业人口规模大,人口老龄化。影响:给资源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加剧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就业压力大;社会负担重
【解析】
【详解】(1)据图可知,图中斜线部分位于出生率和死亡率之间的区域,可判断为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据图分析可知,出生率和死亡率曲线先下降的是死亡率。
(3)人口增长模式是通过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率角度来体现。据图可知,丁阶段三率都较低。发达国家和地区目前属于该模式,发展中国家目前属于“高低高”模式。
(4)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人口基数大,但增长速度放慢,所以未来20年,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是人口总数大、就业人口规模大,人口老龄化,即有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也有发达国家存在的人口问题。人口多讲给资源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加剧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就业压力大;而人口老龄化问题将会使社会负担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