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0月月考(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4423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0月月考(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4423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0月月考(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4423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0月月考(解析版) 试卷
展开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说明:1.考试时间60分钟,共100分。2.将选择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2分,共40小题80分。)近日,中科院院士胡文瑞在做客上海科协大讲坛时表示,我国空间站有望于2020年投入运转,而根据空间站“五舱”结构,首舱或可在2018年前后上天。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1. 国际空间站是进行空间研究的主要场所,在空间站工作的宇航员扔出站外的垃圾属于A. 天体系统 B. 自然天体 C. 天体 D. 以上都不对2. 以下事物中,与其他几个选项类别有差异的是A. 太空中的人造地球卫星 B. 太空中飞行的哈雷彗星C. 升空后的“嫦娥一号”航天器 D. 在太空中正常运行的国际空间站【答案】1. C 2. B【解析】【1题详解】天体是指宇宙空间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在太阳系中的太阳、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行星际物质,银河系中的恒星、星团、星云、星际物质、星系际物质等。通过射电探测手段和空间探测手段所发现的红外源、紫外源 、射电源、X射线源和γ射线源,也都是天体。在空间站工作的宇航员扔出站外的垃圾也在宇宙空间中,也属于天体,故答案选B项。【2题详解】太空中的人造地球卫星、在太空中正常运行的国际空间站、升空后的“嫦娥一号”航天器 都属于人造天体,太空中飞行的哈雷彗星属于自然天体,故答案选D项。点睛:天体的判断方法:判断某一物质是不是天体,可以用“三看”来概括:一是看它是不是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星际物质尽管用肉眼看不见,但它是天体;二是看它是不是宇宙间的物质,天体的某一部分不是天体;三是看它是不是位于地球的大气层中,位于外层空间的是天体,位于地球大气层中的不是天体。2015年4月11日新华网报道,美国宇航局的MAVEN火星探测器在本周完成了绕火星运行的第1 000圈。MAVEN于2014年9月进入火星轨道,同年11月正式开始运转进行探测工作,到目前,它向地球发回了大量有关火星大气的宝贵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 火星在太阳系示意图中的位置是( )A. a B. b C. c D. d4. 进入火星轨道的MAVEN火星探测器属于 ①太阳系 ②地月系 ③总星系 ④银河系 ⑤河外星系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③④5. MAVEN火星探测器用于探索地外生命可能存在的环境,主要目标是探测火星上是否存在A. 大气和云雾 B. 山脉和平原 C. 太阳辐射和火星引力 D. 液态水和有机物【答案】3. C 4. D 5. D【解析】考查太阳系,天体系统,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3题详解】太阳系八颗行星距太阳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示意图中c表示火星,位于地球和木星之间。故选C。【4题详解】火星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因此进入火星轨道的MAVEN火星探测器不属于地月系和河外星系。属于①太阳系,④银河系,③总星系。故选D。【5题详解】如果火星上存在生命,那么其应具备与地球上类似的条件,即适宜的温度、液态的水和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故可知D项正确。2012年12月12日,小行星“战神”亲近地球。13日下午,嫦娥二号与“战神”深度幽会,并拍下了“战神”生平的首张彩照。彩照上,“战神”更像个生姜,被砸得表面到处都是坑 (见下图)。回答下面小题。6. 下列关于小行星“战神”的说法,正确的是A. 它四周被厚厚的大气层所包裹 B. 它类似行星并环绕太阳运动C. 它上面存在较丰富的液态水 D. 它是宇宙中的基本天体7. 太阳系中大部分小行星的运行轨道在两颗行星之间,称为小行星带。下列关于小行星带的位置正确的是A. 介于地球和火星之间 B. 介于水星和地球之间C. 介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D. 介于木星和土星之间【答案】6. B 7. C【解析】【6题详解】由材料分析可知,小行星应该属于太阳系,小行星的质量较小,引力较小,不会有大气层的包裹,A错误;小行星属于太阳系的成员,围绕太阳系运转,B正确;小行星上没有液态水体,C错误;恒星和星云是宇宙的基本天体,D错误。故答案选B项。【7题详解】小行星介于火星和木星之间,故答案选C项。在地球上看到太阳被行星遮挡的现象称为“凌日”。下图为某行星“凌日”照片。据此回答下面小题。8. 图中的“大黑点”可能是A. 金星 B. 火星 C. 木星 D. 土星9. 关于图中太阳上诸多“小黑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一般形成于太阳大气层中的色球层B. 其数量的多少是太阳活动强弱的重要标志C. 其活动周期约为11年,对地球无影响D. 肉眼可见,因此多采用肉眼直接进行观测【答案】8. A 9. B【解析】试题分析:【8题详解】根据材料,“凌日”是在地球上看到太阳被行星遮挡的现象。说明该行星位于地球与太阳之间,位于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内。根据太阳系天体结构,图中的“大黑点”可能是水星、金星,A对。B、C、D错。【9题详解】图中太阳上诸多“小黑点”是太阳外部大气活动的标志,是黑子,一般形成于太阳光球层中,A错。其数量的多少是太阳活动强弱的重要标志,B对。其活动周期约为11年,对地球的降水有影响,C错。肉眼可见,但太阳辐射强,不宜采用肉眼直接进行观测,D错。考点:太阳系天体结构,太阳活动类型及分布,对地球的影响。读“太阳辐射中各种波长的光所占比例(%)图,完成下面小题。10. 太阳辐射分为三部分,其中A、B、C分别代表A.红外光、紫外光、可见光B.紫外光、可见光、红外光C.红外光、可见光、紫外光D.可见光、紫外光、红外光11. 关于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A. 太阳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紫外线波段B. 太阳以热导传导的形式向外释放能量称为太阳辐射C. 太阳辐射波长范围在0.2—3微米D. 太阳辐射是地球上能量和动力的主要来源【答案】10. B 11. C【解析】【10题详解】太阳辐射是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释放的能量,从图上不难看出其能量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区域。根据波长可分为三段:0.15-0.4um是紫外线;0.4-0.76um是可见光;0.76-4.0um是红外线。故图中的A、B、C 三段分别对应紫外光、可见光、红外光,选B。【11题详解】太阳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A错;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释放能量称为太阳辐射,B错;太阳辐射主要集中在可见光部分(0.4~0.76μm),波长大于可见光的红外线(>0.76μm)和小于可见光的紫外线(<0.4μm)的部分少,在全部辐射能中,波长在0.15~4μm之间的占99%以上,C错;太阳辐射是地球上能量和动力的主要来源,D对。12.下列人类活动中,所利用的能源最终不是来自太阳辐射能的是A. B. C. D. 【答案】D【解析】考查太阳能量的来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能源按照其形成和能量来源可以分为: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如太阳能、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生物能等;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如核能、地热能;天体引力能,如潮汐能等。地热发电站的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的热能,故不是来自太阳辐射,D不是来自太阳辐射能。煤、石油是历史时期的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被称之为“储存起来的太阳能”,属于太阳辐射能,AB不合题意;太阳能电池是直接利用太阳能,C不符合题意。故选D。下图为我国某城市月平均气温及月平均总辐射量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3. 月平均总辐射量最大时,该市该月月平均气温为A. 23.5 ℃ B. 27.5 ℃ C. 20 ℃ D. 25 ℃14. 夏季,影响该城市总辐射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 正午太阳高度 B. 昼夜长短 C. 空气质量 D. 云量多少【答案】13. C 14. D【解析】考查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13题详解】读图可以看出月平均总辐射量最大发生在5月,5月的平均气温为20 ,故选C项。【14题详解】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有海拔和天气状况等,我国夏季正处于雨季,故影响总辐射量变化的因素主要是云量的多少,所以D项正确。读太阳黑子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15. 黑子发生在太阳的A. 光球层 B. 色球层 C. 日冕层 D. 太阳内部16. 图中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的关系是A. 正相关 B. 负相关 C. 成反比 D. 没有相关性17. 此图所反映的问题是A. 太阳活动能影响地球气候B. 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能扰动地球的电离层C. 太阳活动时,抛出的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D. 太阳活动时,太阳风使两极地区出现极光,从而影响中、高纬度地区树木的生长【答案】15. A 16. A 17. A【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太阳活动的标志。太阳大气由里往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光球层上的太阳活动类型为黑子,色球层上的太阳活动类型为耀斑。故答案选A。【16题详解】由图可知,太阳黑子相对数越多,树木年轮宽度就越大,图中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的关系是正相关。故答案选A。【17题详解】由于年轮的宽度反映了树木的生长情况,其生长情况受气温和降水条件的影响,水热条件好时,说明树木生长速度快,树的年轮就宽。该图反映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数呈正相关的关系,说明太阳活动影响地球气候。选项A正确【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黑子数增多→太阳活动强烈→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影响气候;
②耀斑爆发→电磁波进入电离层→电离层扰动→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③太阳活动强烈→高能带电粒子;
a.扰乱地球磁场→“磁暴”现象→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b.冲进两极高空→使空气分子电离→产生极光。18.下列有关地球自转方向的图示,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C【解析】地球自转自西向东,从北极点看呈逆时针,南极点看呈顺时针。据图可知,AB错误,C正确;西经度数减小的方向为地球自转方向,D错误。故选C。19.从南极上空向下看,飞机甲沿南纬60°逆时针方向飞行;从北极上空向下看,飞机乙沿北纬60°顺时针方向飞行,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都是自东向西飞行 B. 都是自西向东飞行C. 都是向低纬飞行 D. 都是向高纬飞行【答案】A【解析】17.试题分析: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的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故从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为自东向西运动;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呈逆时针,故从北极上空看到的顺时针方向为自东向西运动,两飞机均为自东向西飞行,故选A。【考点定位】地球自转方向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20. 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A. 东半球 B. 西半球 C. 北半球 D. 南半球21. 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A. 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 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C. 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 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22. 关于图中a、b、c、d四点地球自转角速度的大小判定,正确的是A. a>b>c>d B. a<b<c<d C. a=b=c=d D. a>c=d>b【答案】20. C 21. A 22. C【解析】【20题详解】地球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快,南北纬60°减为赤道的一半。南北极点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图中线速度由南向北减小,可判定图示地区处于北半球,赤道上自转线速度为1 670千米/小时,60°N上则为837千米/小时,故根据图中的数值范围可推知其应处于中纬度。故答案选C项。【21题详解】影响线速度大小的因素不仅包括纬度,还包括海拔等因素,同一纬度地区,海拔越高,其自转线速度越大,根据图中等值线的凸出方向,判断出图中a处的线速度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大,故可知a点的海拔较高。故答案选A。【22题详解】地球上的角速度除南北极点之外,角速度都相等,为15°/小时。因此判断图中a、b、c、d四点地球自转角速度的大小为a=b=c=d,故答案选C项。【点睛】本题组主要考查学生对等值线的判读能力,及对地球自转线速度规律的运用能力。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等值线的判读及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解答此题需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指向标及线速度变化规律判断所在半球;
(2)根据线速度值的大小判断纬度位置;
(3)图示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弯曲,根据所在点与地球地心距离越大,线速度越大,判断原因。我国某中学天文观测地理兴趣活动小组经常观察天空中的恒星运动规律,该小组某学生于某日北京时间21时看到织女星正好位于天顶。下图为此时北极星和织女星的位置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3. 该地可能位于以下哪座城市附近A. 海口 B. 上海 C. 北京 D. 哈尔滨24. 该学生于次日在同样的位置再次观测到织女星位于天顶,此时北京时间为A. 21时整 B. 21时3分56秒C. 20时56分4秒 D. 20时52分8秒【答案】23. C 24. C【解析】【23题详解】图中显示该地观察北极星的高度为40°,说明该地为北纬40°纬线上;结合选项,四个城市位于北纬40°的只有北京,故答案选C项。【24题详解】地球的自转周期为一个恒星日,时间为23小时56分4秒,因此第二次看到织女星位于天顶时,应该为第二天的20时56分4秒,故答案选C项。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5. 图中b点的节气为A. 春分 B. 夏至 C. 秋分 D. 冬至26. 当地球公转至远日点时A. 地球公转角速度最慢 B. 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快C. 地球公转线速度最快 D. 地球自转角速度最慢27. 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是A. 1月初 B. 5月初 C. 7月初 D. 10月初【答案】25. B 26. A 27. A【解析】【25题详解】地球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自西向东公转,其公转轨道为接近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焦点上.每年的1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速度最快;每年7月初,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最慢。读“地球公转示意图”,根据图中地球公转的方向和近(远)日点位置可以判断,b接近远日点,应该为为夏至日、d为冬至日、a为春分日、c为秋分日。故答案选B项。【26题详解】每年的1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速度最快;每年7月初,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最慢。当地球公转至远日点时,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最慢。结合选项,答案选A。【27题详解】每年的1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速度最快;每年7月初,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最慢。故答案选A。28.关于太阳日、恒星日的正确叙述是A. 一个太阳日地球要自转360ºB. 一个恒星日是24小时C. 太阳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D. 一个太阳日比一个恒星日时间多3分5 6秒【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自转。地球自转以太阳为参照,地球自转360°59',所用时间为24小时;而以恒星为参照,地球自转360°,所用时间为23小时56分。29.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是A. 地球的自转 B. 地球上存在生命体C. 地球自身不发光也不透明 D. 地球的公转【答案】C【解析】【详解】昼夜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身不发光不透明,在阳光照射下而形成昼夜现象,C正确;由于地球自转形成地方时的差异,故A正确。地球自转形成昼夜交替现象,地球公转形成昼夜长短的变化,A、D错误。地球上存在生命体与地球的自转关系不大,B错误。故答案案选C项。30.在下列现象中,可以成为地球自转的证据是A. 日月升落 B. 极昼极夜 C. 月相变化 D. 四季转换【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由于地球自转,日月东升西落,斗转星移。月相变化反应了月球绕地球的公转运动,四季更替是地球公转的表现。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在尼泊尔(北纬28.2度,东经84.7度)发生8.1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下图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1. 地震发生时,地球在上图中的位置最靠近A. A B. B C. C D. D32. 地震发生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其移动方向是( )A. 北半球 向北移动 B. 北半球 向南移动C. 南半球 向北移动 D. 南半球 向南移动【答案】31. D 32. A【解析】考查球公转轨道二分二至的位置图,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31题详解】据图可知,A为夏至日,B为秋分日,C为冬至日,D为春分日,地震发生在4月25日,在春分之,因此此时地球位于图中的位置。故选A。【32题详解】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可知,4月25日太阳直射北半球,且向北移动。故选A。33.一国际地理奥林匹克考察小组在厄瓜多尔的赤道地区做了如下的实验:当水杯下的木塞拔下,水下漏时,下列哪种现象是可信的( )A. 在赤道以北时,观察花朵浮在水面做顺时针转动B. 在赤道以南时,观察花朵浮在水面做顺时针转动C. 在赤道上时,观察花朵浮在水面做逆时针转动D. 在赤道上时,观察花朵浮在水面做顺时针转动【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当木塞被拔下,水下漏时,四周水体向中心运动,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向右偏形成逆时针运动的水流,南半球向左偏形成顺时针运动的水流,赤道上不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水体不会发生偏转运动。故B正确。考点:洋流。读经纬网图回答下面小题。34. 关于图中四点的方向描述,正确的是A. A在D的正东方B. D在C西北方C. B、C在A的东南方D. B、C在A的西南方35. 关于A点所在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A. 南半球 B. 西半球 C. 低纬度 D. 东半球【答案】34. C 35. D【解析】【34题详解】本题考查经纬网图中方向的判读。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读图可得,A点位于D点的正西方,A错误;D点位于C点的东北方向,B错误;B、C点位于A点的东南方向,C正确,D错误;故答案选C项。【35题详解】根据纬度向北增大为北纬,经度向西增大为西经。东半球的经度范围为20°W→0°→160°E,西半球的经度范围为160°E←180°←20°W。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读图分析可知,A点所在的纬度越向北纬度数越大,属于北半球范围,且属于中纬度;其经度为150°E,属于东半球范围。因此ABC错误,D正确。故答案选D项。36.下面四幅图中的地理坐标正确的是A. 90°E,60°S B. 90°W,23°26′N C. 30°W,60°N D. 90°E,23°26′N【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地图(经纬网)。结合自转方向和经度的变化,判断A(23.5°N,90°E)错误;B(23.5°S,90°W)错误;D(60°S,90°E)错误。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37. 甲、乙、丙三艘轮船从所在海域同时沿图示方向驶向180°经线,若时速相同则A. 同时到达 B. 到达的顺序是甲、乙、丙C. 到达的顺序是甲、丙、乙 D. 到达的顺序是丙、 乙、甲38. 若甲船于8月21日10时(区时)起,经过1小时40分越过了180°经线,则此时它到达地点的区时可能是①8月20日8时20分 ②8月20日11时40分 ③8月21日11时40分 ④8月22日11时40分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答案】37. C 38. B【解析】【37题详解】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应用。纬线长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若跨越相同的经度,纬度越低,经过的距离越长,即甲、乙、丙三点到180°经线的距离为乙>丙>甲。若时速相同,则到达的顺序是甲(距离最短)、丙、乙(赤道上距离最长)。故答案选C项。【38题详解】甲船位于东十二区,越过180°经线之后进入西十二区。东西十二区都采用180°经线上的地方时作为区时,故东西十二区的时刻数相同,但日期不同,由东十二区向东进入西十二区,日期要减一天。若甲船于8月21日10时(区时)起,经过1小时40分越过了180°经线,时刻过了1小时40分,日期减一天,因而它到达地点的区时是8月20日11时40分。因此②③正确,故答案选B项。39.某船于2016年4月13日16时(当地时间)到达里约热内卢(22°54′S,43°11′W),此时深圳的时间为A. 12日3时 B. 12日11时 C. 13日5时 D. 14日3时【答案】D【解析】根据里约热内卢的经度可知,该地位于西三区。深圳使用北京时间,即东八区区时,比西三区区时早11小时,因此当该船13日16时到达里约热内卢时深圳的时间为14日3时。40.北京时间2014年12月22日7:03,北半球迎来冬至。此刻,日期为2014年12月22日的地区约占全球面积的A. 小于1/3 B. 1/3 C. 大于1/2 D. 小于1/2【答案】D【解析】【详解】12月22日地区范围是从12月22日0点向东到180°经线;根据北京时间12月22日7:03可算出180经线地方时为11时03分,可知12月22日的地区小于1/2,D正确。【点睛】日期变更及日期范围的判定:日界线有两条,一条是180度经线,另一条是0点经线。由于地球自转,0点经线不断自东向西移动,当两条日界线重合时,全球为同一天;两条线不重合时,从0点经线向东到180度经线为新一天,从0点经线向西到180经线为旧一天;日界线问题实质就是地方时计算。二、综合题(共20分)4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标出阳光及地球自转方向。_____(2)甲地在丙地的__________方向。(3)写出地球上与丁点关于地心对称的另一点的坐标:_______________。(4)图中AB弧线为________(晨、昏)线。(5)乙点地方时为____________。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_____。(6)图中甲、乙、丙、丁四点按照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序为:________________。(7)有一发炮弹从甲点射向乙点方向,炮弹将落在乙所在经线的_______(东、西)侧。(8)此时,地球上新一天范围所占全球的比例是:___________。【答案】 (1). 阳光由右指向左侧 自转方向顺时针 (2). 西北 (3). 30°N,135°E (4). 晨 (5). 9时 (6). 2时 (7). 甲>丁>乙>丙 (8). 东 (9). 四分之一【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光照图的综合判读以及经纬网的综合应用、时间计算、日期界线、地转偏向力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详解】(1)根据图中经度的分布规律可知,东经增大的方向为东,地球自西向东转,因此地球呈顺时针旋转,昼半球的为阳光照射的方向,因此阳光由右指向左侧。(2)由于地球为顺时针旋转,因此该半球为南半球,所在极点为南极,丙地更靠近南极点,因此甲地在丙地的北方,又因为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甲在丙的西侧,综合判断,甲在丙的西北。(3)关于地形对称的两点纬度数相同,南北纬相反;经度相对,合为180°。图中丁点的地理坐标为(30°S,45°W),与其关于地心对称的点坐标为(30°N,135°E)。(4)顺着地球的自转向,越过AB线,由晚上进入白昼,说明该线为晨线。(5)A点位于赤道与晨线的相交点,时间为6点,A点所在的经线与乙地所在的经线相差45°,时间相差3小时,因此乙地的地方时为9点;图中90°经线为90°E,而且为夜半球的中央经线,时间为24时,北京时间为120°E的地方时,因此,与90°E相差30°,时间相差2小时,因此时间为2时。(6)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大小。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南北两极为0。读图,图中甲、丁、乙、丙的纬度逐渐升高,因此线速度逐渐降低,即线速度甲>丁>乙>丙 。 (7)本题主要考查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水平运动的物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图中从甲点射向乙点,即自北向南发射,因为位于南半球,向左偏,即向东偏,炮弹将落在乙所在经线的东侧。(8)全球有两条日期界线,180°经线和0时对应的经线,从0时经线以东到180°之间的范围为新的一天,从0时经线以西到180°经线之间为旧的一天。根据图中90°E位于夜的中央,地方时为0时,因此新的一天的范围为90°E向东180°的范围,旧的一天的范围为90°E向西到180°的范围,因此新的一天的范围为全球的四分之一。【点睛】日期界线:(1)自然界线:即0点所在的经线,它是不断变化的,自西向东过0点所在经线日期要加一天,自东向西要减一天。(2)人为界线:即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180度经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自西向东过日界线要减一天,自东向西要加一天。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