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江苏省启东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
展开江苏省启东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8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 分,共计8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北京时间2015年9月29日,美国宇航局公布有关火星的重大发现:火星表面一些陨坑坑壁上观察到的暗色条纹说明火星上存在液态水。回答1~2题。
1.火星是人类迄今所知的与地球最为相似的天体,下列地理事物不属于天体的是
A.轮廓模糊的星云 B.天空中飘动的云朵
C.太空中的航天飞机 D.行星爆炸瞬间的碎片
2.火星属于
①类地行星 ②地月系 ③银河系 ④太阳系 ⑤河外星系 ⑥总星系
A.①③④⑥ B.②④⑤⑥ C.①③⑤⑥ D.②③④⑤
据国外媒体报道,鲸鱼座γ星(恒星)有5颗行星环绕,其中“鲸鱼座γ星e”行星可能具备孕育生命的条件。据此完成3~4题。
3.鲸鱼座γ星与其5颗行星构成的天体系统,其级别相当于
A. 总星系 B. 银河系 C. 太阳系 D. 地月系
4.“鲸鱼座γ星e”行星潜在具备孕育生命的条件,可能因为
A. 该行星的公转周期与地球相差不大
B. 该行星表面的温度适宜,具备存在液态水的条件
C. 就外观和所处的位置而言,该行星是一颗特殊的星球
D. 该行星体积质量巨大,有厚厚的大气
下图为“2019年某日日全食发生时,太阳、地球、和月球的位置示意图”。读完图完成5~6题。
5.以图中天体为中心天体的天体系统有
A.1级 B.2级
C.3级 D.4级
6.月球上没有生命物质存在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A.与太阳距离太远
B.宇宙环境不安全
C.没有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D.没有昼夜更替现象
下图为天文学家公认的恒星周围“生命宜居带”示意图。(“生命宜居带”是指恒星周围的一个适合生命存在的最佳区域)横坐标表示行星距离恒星的远近,纵坐标表示恒星的大小。结合下图回答7~8题。
7.在这个宜居带中,之所以可能出现生命,主要影响因素是
A.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 B.宇宙辐射的强度
C.行星的体积 D.适宜呼吸的大气
8.宜居地带还需要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层,大气层的存在主要取决于
A.日照条件稳定 B.行星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C.行星的体积、质量适中 D.有原始海洋
农业谚语“鱼靠水、娃靠娘,万物生长靠太阳”,体会其含义,完成9~10题。
9.农谚体现了太阳辐射为地球上的农作物提供
A.光、热资源 B.物质循环的原动力
C.水和养分 D.种子萌发的条件
10.农谚中的太阳辐射
A.以电磁波的形式向空间释放能量
B.能量主要集中在红外光波段
C.到达地面上的太阳辐射为8.24焦/(平方厘米·分)
D.目前可被一般耕地中的农作物利用20%
《汉书·五行志》记载:“西汉河平元年(公元前28年),三月已末,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读“太阳结构示意图”,完成11~13题。
11.图中太阳的大气层E、F、G分别代表
A.色球、光球、日冕 B.光球、色球、日冕
C.日冕、光球、色球 D.光球、日冕、色球
12.“黑气”在图中出现的位置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3.下列不是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是
A.干扰电离层,影响有线电短波通信
B.发生磁暴现象,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C.美丽的极光现象
D.许多自然灾害受到它的影响,如水旱灾害
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局部示意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图中
A.①为岩石圈
B.③为地壳
C.软流层以上由岩石圈组成
D.古登堡界面以下为地幔
15.图中①②③之间关系表示正确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下图为一地区海拔高度与相应地壳厚度变化对比剖面图。完成16~17题。
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可以看出地壳厚度不均 B.莫霍界面以上为岩石圈
C.大洋地壳一定比大陆地壳厚 D.莫霍界面是岩浆发源地
17.喜马拉雅山上有大量石灰岩分布,说明该地区
A.目前变质作用强烈 B.曾经地势低洼
C.有过强烈的火山喷发 D.冰川广布
左图为澳大利亚某花岗岩景观图,右图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18~19题。
18.左图中的岩石类型属于右图中
A.甲 B.乙 C.丙 D.丁
19.形成该岩石的地质作用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读“某地景观素描图”,完成第20~21题。
20.该地地质构造属于
A.断层 B.山岭 C.背斜 D.向斜
21.关于图示景观图的叙述,最合理的是
A.图中岩层为岩浆岩 B.有利于储存地下水
C.图中的陡崖是断块上升成山 D.是内力挤压和外力侵蚀共同作用的结果
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22~23题。
22.依据图示信息判断正确的是
A.甲处钻井定能找到石油 B.乙处顶部受挤压容易成谷
C.丙处适合开凿地下隧道 D.丁指示的可能是大理岩
23.甲处山地的成因为
A.内力挤压成山 B.外力侵蚀成山
C.熔岩堆积成山 D.断块上升成山
某同学骑自行车自甲地向乙地持续行进,进行野外地理考察。该同学利用手持GPS接收机每间隔60秒自动记录一次位置。a~d是考察线路地质剖面图,图乙是GPS所记录的位置分布图。据此回答24~25题。
24.上图中①、②、③所对应的地质构造依次是
A.向斜、背斜和断层
B.断层、向斜和背斜
C.背斜、向斜和断层
D.背斜、断层和向斜
25.与图乙相对应的剖面图是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读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相互关系示意图。完成第26题。
26.下列过程或地貌主要由a作用带来的是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27~29题。
27.图示景观多出现在
①苏 ②湘 ③滇 ④新 ⑤桂 ⑥内蒙古
A.①② B.③④ C.③⑤ D.⑤⑥
28.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地质构造,对应正确的是
A.甲——褶皱 B.乙——山岭 C.丙——谷地 D.丁——向斜
29.形成甲处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内力挤压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 D.变质作用
2016年9月25日,全球最大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贵州平塘喀斯特洼坑“大窝凼”中建成启用。下图为“喀斯特洼坑形成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地质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30~31题。
30.“大窝凼”附近的岩石类型是
A.侵入岩 B.喷出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31.喀斯特洼坑形成的地质过程,顺序正确的是
A.②①③④ B.②①④③ C.④③②① D.④①③②
读某地貌模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2~34题。
32.由图可知
A.由扇形地上部到扇缘带,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大
B.沉积物主要是风力作用形成
C.扇形地中下部土壤肥沃,排水条件良好,适合农耕
D.扇缘带地下水埋藏深
33.地貌主要分布于
A.河流入海口 B.山间河谷出口
C.大江大河中下游 D.盆地中心
34.该地沉积物颗粒由粗到细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①、③、②、④ D.②、④、③、①
读下面两幅图,完成35~36题。
35.乙图所示地形剖面对应甲图中的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6.河谷从发育初期到成熟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河流的侧蚀作用减弱,下蚀作用加强 B.河流在凹岸堆积,在凸岸侵蚀
C.河湾不断地向两侧扩展,使河谷展宽 D.河谷横剖面由“U”形变为“V”形。
读下图,完成37~38题。
37.图3所示景观中,主要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8.形成图②所示的千沟万壑地貌景观最主要的外力作用是
A.冰川侵蚀 B.流水侵蚀 C.风力堆积 D.流水堆积
天山大峡谷陡峭狭长,高大山体主要由红色砂岩和粗砂砾石组成,崖壁下部有大大小小洞穴分布,如图1所示。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39~40题。
39.崖壁下部洞穴的成因最可能是
A.冰川侵蚀 B.风力侵蚀 C.流水侵蚀 D.海水侵蚀
40.峡谷中的主要岩石类型属于上图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第Ⅱ卷(非选择题,2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
41.下图14为“太阳系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5分)
⑴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甲、乙、丙、丁中,表示地球公转轨道的是▲。按结构特征分,丁行星属于▲行星。(3分)
⑵若地球在海王星的轨道上运行,则会发生的现象有▲(1分)
A.变为寒冷的“冰球”
B.体积将会变小
C.变为炽热的“火球”
D.大气层将会消失
⑶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理由是什么?▲(1分)
42.读40°N附近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和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7分)
(1)图中①处地质构造是▲,试分析其形成山岭的原因▲。 (2分)
(2)图中所示两大板块中,当位置较低的大洋板块②俯冲到大陆板块③之下时,在大洋中形成▲(海沟或海岭)。 (1分)
(3)图中AB为河流,分别说出A、B两地所受的外力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4分)
A:▲作用;形成▲地貌。
B:▲作用;形成▲地貌。
43.读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8分)
⑴图中A地貌类型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地区,是由▲作用形成的。(2分)
⑵图中B处是▲,在野外考察时,判断的依据是▲。(2分)
⑶地质剖面图上,C、D、E三处岩层按照由新到老的排序是▲。(1分)
⑷图中C处岩石主要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在其影响下,附近的岩石可能转变为▲岩石。(2分)
⑸图中F为流动沙丘,则该地盛行▲风。(1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 分,共计80分)
1~10 BACBB CACAA 11~20 BAACD ABBDC
21~30 DDBCD ACDBC 31~40 BCBAC CDBB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
41.(共5分)
⑴太阳 丙 类地行星
⑵A
⑶大、小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一致,而且绕日公转的轨道几乎在同一平面上,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补干扰。
42.(共7分)
⑴向斜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成山岭。
⑵海沟
⑶流水堆积(沉积) 河口三角洲
流水侵蚀 峡谷
43.(共8分)
⑴西北 风力侵蚀
⑵断层 岩层断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的位移(沿断裂面两侧岩层错位)
⑶C、D、E
⑷岩浆活动 变质岩
⑸东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