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福建省平潭县新世纪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解析版) 试卷
展开福建省平潭县新世纪学校2018-2019学年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第I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特点是( )
A. 集体性、大批性迁移 B. 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多
C. 有计划、有组织迁移 D. 从贫困地区流向发达地区
【答案】C
【解析】
2.日本的人口密度约为中国的3倍,且人民的生活水平较高,这说明日本的人口容量较大,以下是其原因的是( )
①自然资源缺乏
②科技发达
③对外开放程度高
④消费水平低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日本国土面积狭小,自然资源并不丰富,科技发达、对外开放程度高,所需资源主要依赖进口,B正确;消费水平与人口容量程负相关,资源和科技水平一定的情况下,消费水平越高,人口容量越小。
【考点定位】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
【方法总结】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为环境人口容量,影响因素有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和人们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3.读“世界人口增长过程图”,关于世界人口增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是公元1770~1950年
B. 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是1950年以后
C. 世界人口增长与生产力的发展无关
D. 世界人口增长的快慢取决于自然条件的优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读图,根据图中人口增长曲线,曲线斜率越大,表示人口增长越快。1770~1950年曲线平缓,世界人口增长速度较慢,A错。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是1950年以后,B对。世界人口增长与生产力的发展密切相关,C错。世界人口增长的快慢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D错。
【考点定位】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主要影响因素。
4.读“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回答关于该国人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时期人口出生率最高
B. ②到③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
C. ④期人口变化幅度最小,人口总数稳定
D. ③与⑤时期相比,人口总数一定相等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人口数量变化。
【详解】根据图中信息无法判断出生率的高低,A错误;②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③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降至零,所以②到③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③时期人口数量达最大值,B正确;④期人口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小且为负值,人口总数减小,C错误;③和⑤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为零,人口总数稳定,但③时期人口总数最多,⑤时期人口总数最少,两时期不相等,C错误。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5.中、印、美、日四国人口现状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中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B. 美国的人口密度最低
C. 日本的城市人口比重最低 D. 印度老年人口比重最高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四个国家中印度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城市人口比重最低,美国人口密度最低,日本老年人口比重最高。故四选项中只有B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现状的地区差异。
点评:该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同学们对不同国家人口现状的认知水平。
6.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凡人口在两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
B. 参与国际旅游属于人口迁移范畴
C. 我国大学生赴美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属于人口迁移
D. 属于人口迁移范畴的迁移人口,其空间移动距离在1 000千米以上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人口迁移。人口迁移的基本条件:一是人口的空间移动跨越一定的行政区(县级以上);二是时间较长(一般一年以上);三是定居地的变更;故C项正确。
7.下列关于人口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估计环境人口容量时,只需考虑人口的物质消费水平即可
B. 人口的文化消费水平和物质消费水平都对环境人口容量产生影响
C. 人口平均消费水平高的地区,环境人口容量也高
D. 世界各地人口消费水平差异很大,所以无法估计世界的环境人口容量
【答案】B
【解析】
【分析】
一个地方的环境人口容量,与自然资源拥有量成正向关系,与科学技术水平成正向关系,与地区居民的综合生活水平成反向关系。
【详解】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受到资源因素、科学技术因素、对外开放程度、消费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人口平均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成负相关,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小。消费水平不仅包括人口的物质消费水平,也包括人口的文化消费水平,在一定社会历史时期,其基本上是可以确定的。B正确。
【点睛】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环境人口容量及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8.关于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错误的是( )
A. 乐观者认为未来世界的人口,不会达到环境人口的极限
B. 悲观者认为目前世界人口太多,已经大大超过了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
C. 介于乐观者和悲观者之间,一些学者认为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在160亿左右
D. 由于在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中,假定条件不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估计结果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环境人口容量。中间学派认为,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约100亿左右。
读我国珠江三角洲某市人口增长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9. 有关该市人口数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总体上看,该市人口数量的变化以机械增长为主
B. 该市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
C. 影响该市人口迁移的因素是政治因素
D. 该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上升趋势
10. 近年来该市人口机械增长呈下降趋势,其原因正确的是( )
A. 该市因经济发展速度减缓而出现“民工荒”
B. 该市生态环境恶化,人口迁入量减少
C. 京津唐、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迅速
D. 农村生存环境已好于城市
【答案】9. A 10. C
【解析】
【9题详解】
读图,该市总人口数量呈上升趋势,A错误。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下降趋势,B错误。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是经济因素,C错误。人口数量的变化中,机械增长占的比重大,以机械增长为主,D对。
【10题详解】
近年来该市人口机械增长呈下降趋势,原因是由于京津唐、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吸引了大量劳动力,C正确。该市因经济发展速度快,产业升级出现“民工荒”,A错误。生态环境恶化不是主要原因,B错误。农村污染较轻,生存环境不如城市优越,D错误。
下图是“根据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绘制的2001~2050年部分国家迁入人口趋势图”,其中美国、德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为发达国家,中国、墨西哥、印度、印尼、菲律宾为发展中国家。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1. 关于人口迁移流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由人口多的国家迁往人口少的国家
B. 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
C. 全球迁出人口少于迁入人口
D. 由东半球国家迁往西半球国家
12. 下列关于人口迁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减轻了迁入地的就业压力
B. 加重了迁出地的环境压力
C. 为迁入地提供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
D. 对迁出地人们生活观念的更新没有帮助
【答案】11. B 12. 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世界人口迁移。
【11题详解】
根据表格数据,迁出国主要为发展中国家,而迁入国多为发达国家,B正确。
【12题详解】
对迁出地的影响:缓解了人口压力,利于加强与外界的交流,但可能导致人才外流;对迁入地的影响,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利于资源开发,经济发展,但可能加重迁入地的就业、环境压力。C正确。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规划示意图,若该城市规划合理,回答下列各题。
13. 下列与图示甲、乙、丙各功能区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 商业区 高级住宅区 低级住宅区
B. 商业区 低级住宅区 高级住宅区
C. 低级住宅区 高级住宅区 商业区
D. 高级住宅区 低级住宅区 商业区
14. 若在本功能区规划方案中充分考虑了盛行风的影响,该城市最有可能吹( )
A. 东北风 B. 东南风 C. 西北风 D. 西南风
【答案】13. B 14. D
【解析】
【分析】
主要考查了城市内部功能分区。
【13题详解】
图示甲位于市中心,判断为商业区;乙位于市中心的边缘,占地面积大,判断为低级住宅区;丙位于河流上游,靠近果园和绿地,为高级住宅区,B正确。
【14题详解】
重工业区位于城市的东北方位,城市盛行西南风,工业对城市影响最小,D正确。
【点睛】本题难度适中,获取图中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读某城市规划图,回答下列各题。
15. 关于该城市功能用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a为商业用地 B. b为居住用地
C. c为绿化用地 D. d为农业用地
16. ①、②、③、④点地租高低的排序是( )
A. ③<②,④>① B. ④>③,③>①
C. ①>②>④ D. ①>④>②
【答案】15. A 16. D
【解析】
【分析】
题主要考查城市功能分区和地租分布规律。
【15题详解】
a处在城市中心,交通便利,应为商业用地;b处在城市环线两侧,距城市中心较远,应为工业用地;c处在工业和商业用地之间,距城市中心较近,地租较高,应为住宅用地;d处在工业区和住宅区之间,应为绿化用地,A正确。
【16题详解】
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有两个,一是距城市中心的远近;二是交通的便捷程度,①处于城市中心,且交通便利,地租最高,②距城市中心较远,且交通相对不便,地租最低,③、④均位于交通便利地区,地租均较高。D正确。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某城市地处平原地区,左图为该城市功能分区图,右图为该城市的地租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17. 若该城市功能分区合理,则其河流的流向可能是( )
A. 自南向北 B. 自北向南
C. 自东向西 D. 自西向东
18. 右图中曲线能反映左图中甲乙一线地租变化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17. D 18. 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和城市地租水平。
【17题详解】
如果城市功能区布局比较合理,则文化区应该位于河流的上游,重化工业区应该位于河流的下游,由此可知图示河流流向大致为自西向东,D正确。
【18题详解】
甲到乙一线先后经过铁路线和城市住宅区,靠近铁路线的地区,地价较低,靠近河流和公路的地区,地价较高,所以符合甲到乙一线地租变化情况的为④, D正确。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9. 图中的城市共有几个等级(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0. 图示地区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
①温室气体排放多,出现“热岛”现象
②改变局部大气环流,使降水减少
③城市建筑物面积扩大,减少了生物多样性
④城市建设使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变慢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19. D 20. A
【解析】
【分析】
考查城市化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关键是具备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19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共有四个不同城市的图例,故图中城市等级共有四个,D正确。
【20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区城市化产生城市“热岛”现象,城市降水增多,形成“湿岛”;城市建筑物面积扩大,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城市建设使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加,出现内涝等。故①③正确,②④错误,A正确。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下图为某城市甲、乙两类商店分布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21. 该城市规划新建一个与甲类商店等级相当的商店,下列各地最适宜布局的是( )
A. A地 B. B地 C. C地 D. D地
22. 在甲、乙两类商店构成的商业网点等级体系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类商店规模小,数目少
B. 甲类商店服务范围大,彼此相距较近
C. 乙类商店的等级低,数目多
D. 乙类商店服务范围小,服务的人口多
【答案】21. A 22. C
【解析】
试题分析:
【21题详解】
根据图示中甲、乙分布可判断,甲类商店级别高,乙类商店级别低,甲类商店布局应相互距离远,交通要便利的地方,观察图发现A处较符合,所以选A项。
【22题详解】
根据上题分析,甲的等级高于乙,等级越高,规模越大,服务范围越大,数量越少,相互距离越远,依题意,应选C项。
考点:城市等级体系
下表为我国某地区城市发展情况统计表。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23. 1999年以后,该地区的城市化处于( )
A. 初级阶段 B. 加速阶段
C. 逆城市化阶段 D. 再城市化阶段
24. 该地区在城市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
A. 乡村基础设施完善 B. 人口和工商业迁往农村
C. 城市中心区人口减少 D. 市区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
25. 从1999年到2012年,该城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市区迁往郊区,主要的原因是( )
①市区用地紧张,地租上涨
②郊区的劳动力更加廉价
③缓解市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④避免市区的客运和货运发生干扰,产生交通拥堵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23. B 24. D 25. B
【解析】
【分析】
该题考查了城市化阶段,根据图表信息和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23题详解】
从表中可看出1999年该城市城市化水平为30.4%,到2012年城市化水平增长为48.6%,属于城市化加速阶段,B正确。
【24题详解】
由题中图表信息可以看出,乡村基础设施完善、人口和工商业迁往农村、城市中心区空洞化都是城市化后期成熟阶段出现的现象和问题,A、B、C错。城市化中期加速阶段由于乡村人口大量迁往城市造成市区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等问题,D正确。
【25题详解】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为了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产业往往向郊区迁移;同时,市区地租等成本的上涨,促使制造业向外迁移,故工业区向郊区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市区用地紧张,地租上涨,①正确;劳动力是流动的,同地区城郊劳动力价格相同,②错误;缓解市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③正确;避免市区的客运和货运发生干扰,产生交通拥堵,④正确。B正确。
【点睛】本题以我国某地区域市发展情况统计表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城市化的过程及影响,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
第Ⅱ卷(综合题,共50分)
二、综合题(4道题,共50分)
26.下图是某城市规划简图,该市常年盛行东北风,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X、Y、Z代表的功能区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能正确表示上图中A-B虚线地租水平变化特征的是( )
A. B.
C. D.
(3)假如你是一名房地产开发商,将在该城市的a、b、c、d四个地块中选一处建设高级住宅区,你认为哪一块最合适,并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3分)
(2)B(2分)
(3)d(2分) d地靠近文化区;地势较高;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噪声污染少;靠近河流,且在河流上游。(任答3点,3分)
【解析】
考查城市地域结构,影响地租的因素。
第 (1) 题,根据功能区的特征及分布回答。
第 (2) 题,影响地租水平的因素有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便捷程度。市中心交通便捷程度最高,地租水平最高,从市中心延伸出的干道与街道的交会处,地租水平较高。
第 (3) 题,高级住宅区往往与文化区为邻,地势较高,环境较好,读图可回答。
27.读下表,完成下列问题。
(1)这些国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_________,最低的是____________,印度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__________。
(2)目前埃及的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_____,德国的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_______。
(3)尼日利亚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________;对该国人口增长及社会产生的影响是______;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____________。
(4)德国所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_________;对该国人口增长及社会发展的影响是_______;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___________。
【答案】 (1) 尼日利亚 德国 19% (2) 传统型 现代型 (3) 人口增长快,少年儿童比重大 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导致经济、教育、就业、环境等问题,甚至陷入恶性循环 控制人口增长,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 (4) 人口老龄化严重 人口死亡率回升,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下降,劳动力不足,社会负担过重 鼓励生育或移民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增长模式。
【详解】(1)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计算可得。(2)由图中可以看出,埃及人口出生率为2.9%,人口死亡率为0.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1%,为“高、低、高”的传统型;德国则为现代型。(3)尼日利亚等国家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人口增长快,对该国人口增长及社会产生的影响是导致经济、教育、就业、环境等问题,甚至陷入恶性循环.(4)德国所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不足,社会负担过重,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鼓励生育或移民。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28.读图表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居住在城市中的人口比例
材料二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变化情况
(1)图甲中乙代表_________国家,这类国家与另一类国家城市人口增长相比大致从1950年起突然加速,从_________年起速度更快。另一类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后城市人口数量增长相比较而言变慢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从表中可以看出,_________国家城市化起步较晚。从城市人口比重上升速度来看,20世纪70年代以后__________国家上升较快。目前_________国家城市化水平较低。
(3)对照图和表,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增长______,目前城市人口数量______于发达国家,但城市人口比重还比较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与发达国家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差异性体现在_________。
【答案】 (1)发展中 1980 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并伴随着一定的人口迁移,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2)发展中 发展中 发展中 (3) 快 高 低 乡村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4)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发展不合理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世界城市化进程。
【详解】发达国家城市化时间长,大多数发达国家从19世纪至20世纪上半叶,已经历了人口向城市中心区聚集的过程。20世纪70年代后,人们迁往更远的农村和小城镇,中心城市人口减少,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许多亚非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开始恢复发展,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20世纪80年代以后,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才超过发达国家城市人口,但人口总数较多,乡村人口比重大,城市化水平总体水平较低。由于这些发展中国家城市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就业机会相对不足,形成一种低质量的城市化。此外,大量人口集中在个别大城市,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严重影响了城市化的整体水平。
【点睛】结合材料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29.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步伐加快,福建省人口流动日益频繁,流量迅速增长。与改革开放前比较,我省人口迁移模式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就是从“沿海向内陆”模式逆转为“内陆向沿海”模式。泉州位于沿海地区,南平位于内陆地区。
材料二 2000年福建省部分设区市人口流动状况。
(1)若材料二中甲、乙两城市是南平/泉州,依据表格数据推测,甲城市是________,乙城市是__________。
(2)影响福建省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
(3)大量外来人口流人甲市,对该市会产生哪些影响?有利影响:__________不利影响: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迁移,根据表格资源的人口迁移状况,甲为净迁入,乙为净迁出,故判断甲为泉州,乙为南平。(2)目前,影响我国的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人口由经济发展水平欠发达地区向经济较发达地区迁移。(3)甲地为人口净迁入地,人口迁入对该市的影响,可从有利的提供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等和不利影响,给区域的社会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等方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