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云南省楚雄州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测试(解析版)
展开云南省楚雄州2018-2019学年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测试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将各题答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鲁教版必一、必修二第一单元至第二单元。
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日照时教指太阳在某地实际照射的时间。下图为我国东北图们江流域多年日照时数年内变化柱状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该流域多年日照时数最少的月份是
A. 1月 B. 7月
C. 11月 D. 12月
2. 3-5月该流域日照时数最多的主要原因是
①太阳直射点北移,昼长渐长
②雨季未到,多晴朗天气
③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
④海拔高,大气透明度好
A. ②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①④
【答案】1. D 2. C
【解析】
【1题详解】
读我国东北图们江流域多年日照时数年内变化柱状图得知,柱状图最低的是12月份,日照市场约为160小时,故该流域多年日照时数最少的月份是12月。故本题选择D。
【2题详解】
3月-5月是到春分节气附近到夏至日的一段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继续北移,白昼越来越长,太阳辐射的时间变长,日照时数变多,①对;3-5月此时的雨带位于我国华南地区,雨带到7-8月才会移到华北东北区域,所以雨季未到,晴朗天气多,②对。夏至日该流域的太阳高度角最大,并非在3-5月份之间,③错;我国东北图们江流域中下游地区海拔较低,④错。①②正确,故本题选择C。
读亚欧大陆内部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 图中乙自然带最可能是
A. 针叶林带 B. 落叶阔叶林带
C. 常绿阔叶林带 D. 荒漠草原带
4. 该地区甲至丙方向自然带依次更替体现了
A. 垂直地域分异
B.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C. 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D.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答案】3. A 4. B
【解析】
【3题详解】
针叶林带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大陆中、高纬度地区,约在北纬50°~70°之间,如亚欧大陆北部和北美大陆的北部;落叶阔叶林分布于北纬30°~50°的温带地区;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在大陆东部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通常又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荒漠草原带处在热带荒漠和亚热带森林带(包括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之间,在北半球位于热带荒漠带的北缘。从材料图中得知,该地位于亚欧内陆,显示为森林地带,位于草原带和苔原带之间,该地温度较低,确认为针叶林带。故本题选择A。
【4题详解】
该地区甲至丙方向是从北纬40度向北,体现的是一种热量条件影响的自然带变化过程,故为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反映的一种水分条件影响的自然带变化,排除D;垂直地域分异一般出现在高山地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垂直气候带,植被、土壤与自然景观也相应地呈现出垂直分布的规律,排除A;非地带性地域分异是由于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陆地自然带的分布不具备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和山地垂直分异规律,或者使陆地自然带的分异规律表现得不很完整或不很鲜明的一种情况,排除D。故本题选择B。
昆仑山雪山矿泉水来自青藏高原海拔为6000m的昆仑雪山,常年被冰雪覆盖,无污染。雪山上的积雪慢慢融化,渗入地下岩层,经过50年以上的过滤和矿化,成为珍贵的雪山矿泉水。昆仑山雪山矿泉水,坚持水源地灌装,工厂建于海拔4115m,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矿泉水工厂。
5. 昆仑山雪山矿泉水成为众多高端赛事指定用水的主要原因是
A. 价格低廉 B. 产量最大
C. 运输便利 D. 品质较高
6. 为了保证昆仑山雪山矿泉水的可持续利用,最应采取的措施是
A. 提高人工降雪量 B. 改善交通条件
C. 全面保护水源地 D. 采用先进的技术
【答案】5. D 6. C
【解析】
【5题详解】
从材料中得知,昆仑山雪山矿泉水来自青藏高原海拔为6000m的昆仑雪山,水源地无污染,积雪融化的雪水经过50年以上的过滤和矿化,成为珍贵的雪山矿泉水,所以昆仑山雪山矿泉水品质较高,D对。昆仑山雪山矿泉水销售价格并不低廉;雪山矿泉水由来条件苛刻,产量有限;水源地灌装,工厂建于海拔4115m,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矿泉水工厂,运输难度较大。排除ABC,故本题选择D。
【6题详解】
昆仑山雪山矿泉水,水源地环境脆弱,为了保证昆仑山雪山矿泉水的可持续利用,应该重视水源地的水资源环境保护,C对。在昆仑山提高人工降雪量,难度大且不符合现实,A错;改善交通条件和采用先进的技术有利于昆仑山水资源的开发,但并不能保证昆仑山雪山矿泉水的可持续利用,BD错误。故本题选择C。
留守儿童问题再次成为2018年3月全国两会的热点问题。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四川省的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大,占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比例最高。
7. 四川省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较多,主要是因为四川省
A. 计划生育政策执行不力 B. 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
C. 经济欠发达,青壮年人口外流多 D. 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8. 针对数量较大的留守儿童群体,四川省可采取的最合理措施是
A. 在乡村大力发展绿色循环经济 B. 加快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C. 增加大、中专院校的建设数量 D. 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
9. 我国留守儿童的总体数量较前几年大幅度减少,其主要原因有
①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的变化
②农村外出经商、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业
③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加重
④户籍制度改革,随迁子女就近入学
A. ②④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②
【答案】7. C 8. B 9. A
【解析】
【7题详解】
四川经济欠发达,青壮年人口外出务工,导致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较多,C对;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的多少与当地计划生育政策执行力、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程度无直接关联,AB错误;四川人口自然增长率也不是最高,D错。故本题选择C。
【8题详解】
在乡村大力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都不能解决留守儿童群体多的问题,AD错;加快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利于减少青壮年人口外流,利于减少留守儿童群现象,B对;增加大、中专院校的建设数量,不是针对留守儿童群体,C错。故本题选择B。
【9题详解】
近年来由于各地经济的发展,农村外出经商、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业,留守儿童数量减少;户籍制度改革,随迁子女就近入学,减少了留守儿童数量;②④正确。留守儿童现象是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与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的变化、人口老龄化问题关系不大。①③错误。故本题选择A。
读2011-2017年厦门市人口出生率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推测2013年以来厦门市人口出生率持续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A. 自然环境更加优越
B. 经济发展加快
C. 经济结构调整
D. 生育政策调整
11. 厦门市出生率增长对下列行业影响较弱的是
A. 妇婴用品 B. 能源开采 C. 早教行业 D. 家政服务
【答案】10. D 11. B
【解析】
【10题详解】
读2011-2017年厦门市人口出生率变化图得知,2013年以来厦门市人口出生率持续提高。2013年以来我国计划生育调整,开始逐步放开二胎生育政策,二胎生育增长明显,推动了人口出生率持续提高,D对。厦门市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对人口出生率影响有限,有一定的推动,并非主要原因,排除ABC。故本题选择D。
【11题详解】
厦门市出生率增长,人口增加了妇婴行业的市场需求。对妇婴用品用量增大,推动了幼儿早教行业的发展,排除AC;妇婴需要照顾,对家政服务行业也是需求巨大,排除D。影响能源开采主要考虑的是对能源市场的需求,人口增长影响的产业链和能源开采关联较远,对其影响较弱,B对。故本题选择B。
读我国中部省份某市人口迁移的年龄构成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图示人口迁移占比最高的年龄段是
A. 0-14岁 B. 20-39岁 C. 40-59岁 D. 65岁以上
13. 影响该市0-14岁、75岁以上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A. 家庭因素 B. 政治因素
C. 交通因素 D. 经济因素
14. 该市人口迁移对迁入地、迁出地的影响是
A. 缓解迁入地就业压力 B. 改善迁入地生态环境
C. 加剧迁出地人才流失 D. 加快迁出地城市化进程
【答案】12. B 13. A 14. C
【解析】
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
【12题详解】
读我国中部省份某市人口迁移的年龄构成分布图得知,结合选项得知,20-39岁的人口迁移占比约为60%多;0-14岁人口迁移占比约为20%左右;可以很直观的观察到20-39岁年龄段远大于其他年龄段,占比最高。故本题选择B。
【13题详解】
0-14岁的未成年人、75岁以上的老人人口迁移主要是因为随着家庭青壮年的迁移。青壮年由于追求高收入水平、就业机会和好的生活环境,迁移到发达地区,为了维持良好的亲情关系,出现整个家庭迁移的情况,所以未成年人和老人迁移的主要因素是家庭。政治因素、交通因素和经济因素对未成年人和老龄人的年龄段人口迁移影响体现不明显,排除BCD。故本题选择A。
【14题详解】
人口迁移对于迁入区的有利影响是有利于弥补劳动力不足,提高城市化水平。不利影响是造成城市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环境污染,基础设施超负荷。该市人口迁移主要是20-39岁主要是青壮年,大量青壮年迁移对迁入地必然造就了迁入地就业竞争,造成了就业地的就业压力,A错;迁入地人口的大量增加必会增加生态环境负担,B错;大量青壮年迁移造成了迁出地劳动力和人才的流失,C对;城市化进程的主要表现就是城镇人口的比重增加,迁出地劳动力和人才的流失,不利于城市化发展,D错。故本题选择C。
堪察加半岛位于亚洲东北部俄罗斯远东地区,现属于堪察加边疆区。西临鄂霍次克海,东邻太平洋和白令海,长为1250km,面积为372300km 2,居住人口约为322079人,是俄罗斯第二大半岛。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是俄罗斯堪察加边区首府,是堪察加半岛最大的城市,人口有181216人(2018年)。读堪察加半岛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堪察加半岛人口主要集中在
A. 北部沿海地区
B. 内陆高山区
C. 极地荒原地区
D. 南部沿海地区
16. 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成为堪察加半岛最大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A. 气候相对温暖
B. 渔业资源丰富
C. 交通高度发达
D. 森林覆盖率高
【答案】15. D 16. A
【解析】
【15题详解】
读堪察加半岛地形图地图结合材料得知,堪察加半岛居住人口约为322079人,而位于南部沿海首府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人口就有181216人,占到人口数量的绝大部分。堪察加半岛南部地势较为缓和,所以人口主要集中在南部沿海地区。故本题选择D。
【16题详解】
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位于堪察加半岛的南部沿海地区,该地纬度相对较低,气候相对温暖,生活较为舒适,吸引人口聚集。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附近的渔业资源、交通和森林覆盖对城市人口的吸引影响有限,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都不是扮演主要角色。排除BCD,故本题选择A。
读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表,完成下面小题。
17. 影响表中甲、乙、丙、丁四个数据的最主要因素是
A. 科技力量 B. 资源数量
C. 消费水平 D. 区域开放程度
18. 为了扩大表中甲数值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①加快矿产资源的生成速度
②反对过度消费,提倡“绿色消费”
③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
④提高社会文化消费水平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17. B 18. C
【解析】
【17题详解】
甲、乙、丙、丁四个数据反映的是人口容量,人口容量是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一定环境下某地区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即在不损害生物圈或不耗尽可合理利用的不可更新资源的条件下,各种资源在长期稳定的基础上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科技、消费水平的高低、区域开放程度会影响人口容量的大小,其还是通过影响最根本的资源数量的多少来影响人口容量,所以排除ACD。故本题选择B。
【18题详解】
甲数值是最多能供养的环境人口数量,简单地看作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超过这个人口数,人口就不能正常生存,即偏向于最高人口的涵义。加快矿产资源的生成速度是一种耗尽可合理利用的不可更新的资源的一种方式,是不合理的,①错;反对过度消费,提倡“绿色消费”和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是一种节约资源的方式,可以扩大环境人口数量,②③对;提高社会文化消费水平,会增加资源的消耗,势必会降低最大环境人口容量,④错。故本题选择C。
读1978-2010年江苏省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1978-2010年江苏省城市化发展趋势主要是
A. 先下降,后上升 B. 整体下降
C. 先上升,后下降 D. 整体上升
20. 由图示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城市化
A. 起点低,发展迅速 B. 起点低,水平较低
C. 起点高,水平较高 D. 起点高,发展缓慢
21. 现阶段江苏省大部分城市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 农业产值下降 B. 城乡均衡发展
C. 逆城市化 D. 郊区城市化
【答案】19. D 20. A 21. D
【解析】
【19题详解】
读1978-2010年江苏省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得知,江苏省城市化水平从1978年的10%多点,发展到2010年的60%,曲线一直呈稳步的整体上升趋势,中间没有下降趋势。排除ABC,故本题选择D。
【20题详解】
读1978-2010年江苏省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得知,江苏省城市化水平从1978年的10%多点,起点很低,排除CD;经过短短32年的发展,到2010年达到60%,城市化水平已经较高,说明发展速度较快,排除B。故本题选择A。
【21题详解】
郊区城市化是城市化中期阶段城市化加速发展的产物,由于人口与工业的急剧扩张,导致城市规模扩大,城市的郊区也纷纷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这一般称郊区城市化;而逆城市化则是由于经济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较高的时候,这时人口(高收入较多)往往向郊区迁移,这里的郊区离城市有一定的距离(即远郊区)。江苏省大部分城市化水平高于60%,由于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城市规模迅速扩张,处于城市化的早期,最可能出现郊区城市化,D对C错;江苏省大部分城市农业产值并不会随着城市发展而下降,可能会因为城市对农产品的需求,反而增加农业产值都有可能,A错;城乡均衡发展是我国当下城市化进程中探索追求的目标,尚未实现,B错。故本题选择D。
读山东半岛部分城市空间结构规划图,完成下面小题。
22. 一般情况下,图中城市
A. 等级越高,数量越多
B. 等级越低,城市相距越远
C. 等级越低,数量越多
D. 等级越高,城市相距越近
23. 根据城市中心地理论
A. 青岛经济辐射范围包括平度
B. 威海城市服务水平高于烟台
C. 济南与青岛服务职能相同
D. 淄博的服务范围小于潍坊
24. 青岛成为副省级城市的原因不包括
A. 地理位置优越 B. 矿产能源丰富
C. 国家政策扶持 D. 历史继承因素
【答案】22. C 23. A 24. B
【解析】
【22题详解】
一般情况下城市等级越低,其规模越小,服务种类少,服务范围越小,在一定区域内其数目越多(可以类比省会—县城—乡镇)。反之,城市等级越高,其规模越大,服务种类多,服务范围越广,在一定区域内其数目越少,距离越远。对照选项,只有C表述准确。故本题选择C。
【23题详解】
根据城市中心地理论,城市等级越高,其规模越大,服务种类多,服务范围越广。青岛城市等级高,平度受到青岛经济辐射,符合该理论,A对;威海和烟台都是属于地级市,城市等级相同,服务水平也高低类似,B错;济南是省会城市,青岛是发达的地级市(副省会级城市),济南的政治服务职能比青岛等级要高,C错;淄博和潍坊都是属于地级市,城市等级相同,服务范围大小也等同,D错。故本题选择A。
【24题详解】
青岛成为副省级城市,主要是因为优越的地理位置(中日韩三国空间上的枢纽位置,较好的经济腹地),建成优越的港口城市;国家沿海开放政策(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历史上受到德国和日本殖民统治,留下了较好的城市基础,排除ACD。青岛附近的矿产资源有限,较为匮乏,B错。故本题选择B。
如图示意某城市功能区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5. 图中甲、乙、丙三类城市功能区分别是
A. 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
B. 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C. 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D. 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
26. 丙功能区与甲、乙两类功能区之间建设大面积绿地的主要目的是
A. 体憩娱乐 B. 涵养水土
C. 防风固沙 D. 改善环境
27. 图示H处作为乙类功能区最适宜发展的行业是
A. 品牌时装店 B. 仓储式超市
C. 微电子厂 D. 花卉种植业
【答案】25. B 26. D 27. A
【解析】
【25题详解】
城市的主要功能区是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其中最基本的功能区是住宅区也是面积最大的区域,为图中甲。根据城市地租理论,市中心地价最高,向郊区地价逐渐降低,在交通路口处容易出现地租次高峰。根据各功能区的特征,安排功能区布局,从市中心到郊区依次是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图中乙区域位于城市中心区域,地价最高,而商业活动的付租能力最强,故判断为商业区,工业区布局应当位于城市边缘,以避免对城区环境的影响,靠近主要交通线以便于产品和原料的运输,为图中丙。故本题选择B。
【26题详解】
丙是工业区,和商业区、居民区两类功能区之间建设大面积绿地,起到一个隔离噪音、空气污染,改善环境的作用,D对。体憩娱乐、涵养水土和防风固沙不是城市隔离绿地布局的主要目的,排除ABC。故本题选择D。
【27题详解】
图示H处作为乙类功能区(商业区),位于市中心,交通发达,地价高。品牌时装店适合在商业区发展,A对;仓储式超市适合布局在城市外围交通发达的地区,B错;微电子厂适合分布在环境优美,大气环境空气质量好的区域,C错;花卉种植业是适合城郊农业发展的产业,D错。故本题选择A。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定义,国家中心城市是指居于国家战略要津、肩负国家使命、引领区域发展、参与国际党争、代表国家形象的现代化大都市。国家中心城市是我国城镇体系规划设置的最高层级。自2010年公布首批入选城市之后,经过三次扩容,目前共有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9座城市入选。
读我国9个国家中心城市空间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8. 图示国家中心城市的数量
A. 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多 B. 地势第三阶梯少于第二阶梯
C. 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多 D. 西部地区比中部地区少
29. 我国选定的9个国家中心城市具备的共同条件有
A. 水能资源丰富 B. 现代服务业高度发达
C. 人口年龄结构呈年轻化 D. 社会经济发展基础较好
30. 现阶段,国家中心城市对区域发展的有利影响是
A. 完成区域产业结构转型 B. 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C. 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D. 改变沿海地区的气候
【答案】28. C 29. D 30. B
【解析】
【28题详解】
读我国9个国家中心城市空间分布示意图得知,北上广等东部地区的中心城市4个比西部地区3个多,A对;北方地区中心城市4个比南方地区5个少,A错;地势第三阶梯中心城市6个多于第二阶梯3个;西部地区中心城市3个比中部地区2个多,D错。故本题选择C。
【29题详解】
通过材料得知,国家中心城市是指居于国家战略要津、肩负国家使命、引领区域发展、参与国际党争、代表国家形象的现代化大都市。所以共同的都是城市社会经济发达,发展基础较好。东部沿海的中心城市水能资源匮乏,人口年龄结构呈老龄化,AC错;现代服务业高度发达只是社会发展基础的一部分,D项概括更为全面。故本题选择D。
【30题详解】
通过材料得知,国家中心城市是指居于国家战略要津、肩负国家使命、引领区域发展、参与国际竞争、代表国家形象的现代化大都市。所以中心城市的主要作用就是带动所辐射区域经济的发展,B对;中心城市对区域的产业结构转型有引领作用,但是表述说完成中心城市对区域产业结构转型过于绝对,A错;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和沿海地区的气候不符合中心城市赋予的职能定位,CD错。故本题选择B。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二十四节气”是指二十四个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2018年11月7日19时32分迎来“立冬”节气,这是2018年的第19个节气,也是进入冬季的第一个节气。如图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
(1)立冬当日地球公转位置在图中______(填序号)点与______(填序号)点之间。
(2)两个相邻节气之间的天数约为______天。
(3)在立冬后的一个月内,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______,北京每日的日出时间越来越______(填“早”或“晚”),日落时间越来越______(填“早”或“晚”)。
(4)地球公转方向在图中为______(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立冬节气,河南省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
【答案】(1)③ ④ (2)15 (3) 快 晚 早 (4)逆时针 昼短夜长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地球的公转运动知识点。
【详解】(1)2018年11月7日19时32分迎来“立冬”节气,处于秋分和冬至之间,通过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得知,③为秋分,④为冬至,位于两点之间。
(2)全年节气一共是24个,一年平均为365天,所以两个相邻节气之间的天数约为15天。
(3)在立冬后的一个月内,地球离远日点(1月初)越近,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此时北京每日的白昼越来越短,黑夜越来越长,所以日出时间越来越 “晚”,日落时间越来越 “早”。
(4)读图得知,图中为①为春分,②为夏至,③为秋分,④为冬至,地球公转方向呈“逆时针”方向。立冬节气,位于秋分和冬至之间,河南省昼短夜长。
32.读我国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示地质构造主要是由____(填地质作用的表现形式)造成的。乙处地质构造类型为_____,并说明其理由______。
(2)图示丙处地质构造类型为______,并说明其判断依据______。
(3)图中甲处地形为______,分析其形成原因______。
(4)图中丙、丁两处中,地下水资源较丰富的是_____处,其理由是____;适宜修建地下隧道的是____处。
【答案】 (1)地売运动 断层 理由:岩层断裂且发生明显的位移。 (2) 背斜 依据:中间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 (3)山岭 形成原因: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坚硬,不易被外力侵蚀,反而形成山岭。 (4)丁 丁地处于向斜,而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丙
【解析】
【详解】(1)读我国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得知,是地球的内力作用也就是地壳运动产生的地质构造造成的。图中有断层、背斜、向斜、挤压形成的山脉板块,这都是都属于内力作用中的地壳运动。乙处地壳岩层因受力达到一定强度而发生破裂,并沿破裂面有明显相对移动的构造现象,故地质构造类型为断层。
(2)背斜指岩层发生折曲时,形状向上凸起者。在一般平地上,背斜的地层上半部受到侵蚀变平,会形成中间古老,两侧较新的地层排列方式。故读图得知丙处地质构造类型为背斜。
(3)向斜属于褶曲的基本形态之一,与背斜相对。与背斜相反,向斜外形上一般是向下突出的弯曲,也就是岩层向下弯曲。但是底部岩性坚硬,不易侵蚀,易接受沉积,变成山型。向斜一般呈现为凹形。所以图中甲处地形为向斜。
(4)在向斜中,周围的水容易沿着岩层向中间聚集,它的岩层就像碗一样,或者向盆地的形状——凹下去的,周围的水很容易向中间聚集,不易流散,故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背斜岩层的走向呈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且不易储存地下水,便于施工。图中丁处处于向斜,故水资源丰富。丙处是背斜构造,适宜修建地下隧道。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通常按年齡把人口划分为少年人口(0-14岁)、青壮年人口(15-64岁)和老年人口(≥65岁)三个年龄段。下图分别是我国1982年、2010年人口普查金字塔图。
(1)结合图示信息,说出我国1982-2010年不同年龄段人口比重的变化特点。
(2)现阶段,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______模式,简述现阶段应对我国人口问题的有效措施。
(3)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二孩”政策。结合个人的理解,对其中的原因作出合理解释。
【答案】(1)少年人口比重减小;青壮年人ロ比重增大;老年人口比重増大。
(2)増长减缓阶段 措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适度放宽人口政策;大力发展社会经济等
(3)老年人口比重大,人口老龄化速度较快,(家庭、社会)养老负担重;少年人口比重小,未来可能出现劳动力和兵源不足。
【解析】
【分析】
本题通过人口普查金字塔图考查我国人口变化和人口问题。
【详解】(1)按年龄增长顺序自下而上排列,人口金字塔能形象地直观地反映人口午龄、性别结构,便于说明和分析人口现状、类型和未来发展趋势。由我国1982年、2010年人口普查金字塔图可知,我国少年人口(0-14岁)比重在下降,青壮年人口(15-64岁)人口比重和老年人口(≥65岁)人口比重在升高。
(2)读图得知,现阶段,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偏现代型的人口增长减缓的模式,针对人口增长减少,人口开始老龄化,采取:完善老年人口在社会保障制度;对青壮年应该适度放宽计划生育的人口生育政策,大力发展社会经济以提高减轻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负担。
(3)随着老年人口比重不断增加,社会养老负担加重,年轻劳动力不足,影响社会经济,所以要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压力,需要改善年龄结构,放宽计划生育政策。
【点睛】该题的背景材料是以我国1982-2010年不同年龄段人口比重图为载体,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所给图文信息,理论联系实际,判断不同年龄段变化的特点。从学科主干知识的角度主要考查我国当下的人口问题及现状;从学科四大核心素养角度主要考查考生的地理实践能力(人口的逐渐老龄化的处理方法)、区域认知(我国的产业结构、经济状况与人口问题的相关性等区域特征)和综合思维(联系人口理论知识结合图表数据进行推断)等核心素养。总体来说,该题组难度中等。
34.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不同规模的城市数量变化图,完成下列要求。
(1)据图说出目前我国城市等级体系的突出特点。
(2)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化的主要表现。
(3)说明城市化对水循环的影响。
【答案】(1)城市等级越低,数量越多;等级越高,数量越少。
(2)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数量快速増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快速上升。
(3)城市化使城市地区降水増多,蒸发量减少,地表径流増多,地表水下渗量减少,地下径流减少。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城市等级、城市化的相关知识。
【详解】(1)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不同规模的城市数量变化图得知,人口多的大城市,城市数量少,人口少的小城市,数量多。
(2)通过城市数量变化图得知,我国城市化主要表现在城市数量、规模上和城市人口上,也就是城市数量的增加,城镇用地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数量快速増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快速上升。
(3)城市街区的扩大导致不可渗透面积增加,降雨时短时间内的排水量增大,使得河川内洪水时洪峰流量增大问题;城市土地利用,极大地改变了城市地貌与植被分布,使城市地表水的产汇流特性和地下水的补给排泄特性发生相应变化。土地利用面积的增加,水面、绿地等的面积减少,使得水蒸发量减少,市区的气温上升,对城市的气候也会产生影响,同时还伴随着水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生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