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解析版) 试卷
展开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
高一3月月考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48分)
图甲表示2012年我国某市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图乙表示我国不同阶段人口增长状况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下列关于甲图所示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 B. 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
C.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 D. 人口数量呈上升趋势
2. 甲图所示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状况最接近图乙中
A. Ⅰ阶段 B. Ⅱ阶段
C. Ⅲ阶段 D. Ⅳ阶段
【答案】1. D 2. B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图表的形式考查人口增长特点和人口增长模式,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解读图表,对学生的图表分析能力要求较高。
【1题详解】
分析图甲数据可知,该城市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均小于1%,且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因此,其人口自然增长特点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人口数量呈上升趋势。故D项正确。
【2题详解】
根据上题分析,甲图所示城市的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读乙图可知,Ⅰ阶段为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原始型人口增长模式;Ⅱ阶段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Ⅲ、Ⅳ阶段为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故选B。
【点睛】乙图中未画出的另一条对角线,可视为自然增长率的坐标轴。
图甲、图乙分别是某市2015年1%人口抽样调查的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金字塔示意图,该市的平均期望寿命已提高到78岁。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 图甲反映的该城市人口增长模式是
A. “高—高—低”模式 B. “高—低—高”模式
C. “高—高—高”模式 D. “低—低—低”模式
4. 与流动人口相比,户籍人口
A. 劳动力数量较少 B. 劳动力比重较大
C. 性别构成较合理 D. 文化水平较高
【答案】3. D 4. C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人口金字塔图考查人口增长模式和图表的判读;与以往传统的人口金字塔图相比,本题是抽样调查的数据,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
【3题详解】
读甲图可知,该城市少年儿童数量明显减少,同时老年人口数量也相对较小,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故选D。
【4题详解】
甲、乙两图为抽样调查结果,劳动力数量无法就此比较,故A项错误;对比甲、乙两图,应是流动人口的劳动力比重较大,户籍人口的性别构成较合理,故B项错误,C项正确;甲、乙两图为人口金字塔图,并无文化水平的相关数据,这里无法作出比较,故D项错误。故选C。
【点睛】注意本题图表所给的数据是抽样调查的结果。
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读我国某省三项常住人口统计及预测数据图(不考虑“二孩”政策实施情况),其中抚养比是指总体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完成下列各题。
5. 该省2013~2020年
A. 老年人口抚养比变化不大 B. 人口总抚养比呈增长趋势
C. 2016年为总人口最大峰值 D. 劳动年龄人口数先降后升
6.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后十年内,该省
A. 应积极推进养老产业发展 B. 劳动年龄人口的抚养压力减轻
C. 总人口规模提前达到峰值 D. 人口老龄化比重在上升
【答案】5. B 6. A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我国“二孩”政策作为背景,考查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旨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地理综合素养。
【5题详解】
根据老年人口抚养比的曲线判断,老年人口抚养比呈明显上升趋势,故A项错误;再结合少年人口抚养比的曲线判断,少年人口抚养比变化不大,综上,人口总抚养比呈增长趋势,故B项正确;根据劳动年龄人口的曲线判断,劳动年龄人口数先升后降,在2016年达到最大峰值,但不可判定2016年为总人口最大峰值,故CD项错误。故选B。
【6题详解】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后,短期内会改变人口增长低缓的状况,会使劳动年龄人口的抚养压力加重,但会使得人口的峰值推迟,故BC项错误;老龄化问题短期内不会改变,所以应继续重视老龄化产业的发展,但人口老龄人口比重在下降,故A项正确,D项错误。故选A。
【点睛】注意题干中的“十年”,期间,新生儿的出生并不能缓解劳动力短缺的问题,社会抚养压力并不会下降。
20世纪90年代,我国人口流动出现“孔雀东南飞”的现象,该时期大量的人口流入东莞。现今,有“世界工厂”之称的东莞频繁出现了企业“东南飞”的外迁现象。而东莞的制造业也逐渐由“代工厂”向“梦工厂”实现漂亮转身。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7. 影响人口“孔雀东南飞”的主导因素是
A. 家庭因素 B. 气候因素
C. 经济因素 D. 政策因素
8. 企业“东南飞”的目的地是东南亚,那么对东南亚会产生的影响有
①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②有利于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③促进产业结构调整④推动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7. C 8. D
【解析】
本题考查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企业转移对迁入地的影响;有机地融合了人口和产业两大知识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地理综合素养能力。
【7题详解】
20世纪90年代,东南沿海受改革开放影响早,经济发展快、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吸引大量人口“孔雀东南飞”。故选C。
【8题详解】
随着东莞劳动力价格、地价等的不断上升,生产成本也越来越高;东南亚相比东莞,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吸引外来企业落户,促进区域经济发展,①正确;产业迁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③正确;就业机会增加,推动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④正确;产业转入带来的污染,不利于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②错。选D正确。
下图中,甲图为我国广州市某区2002~2016年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乙图为该区2015年常住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9. 有关该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位于市中心,建筑物高大密集
B. 位于市中心周围,昼夜人口密度差异大
C. 位于城市边缘,环境质量较好
D. 位于城市外缘,环境污染严重
10. 为进一步促进该区的发展,当地政府最应该做的是
A. 治理污染,保护环境
B. 改善投资环境,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
C. 完善交通,缓解交通压力
D. 完善基础设施,营造充满活力的学习及创新环境
【答案】9. C 10. D
【解析】
【9题详解】
根据甲图中从2003年人口开始迅速增加,且人口年龄高度集中于18~23岁年龄段推测该区为从2003年规划建设的大学城,求学人数增加,位于城市边缘,环境质量较好,故答案选C。
【10题详解】
根据甲图中从2003年人口开始迅速增加,且人口年龄高度集中于18~23岁年龄段推测该区为从2003年规划建设的大学城,为保证美好求学环境,政府需完善基础设施,营造充满活力的学习及创新环境,故答案选D。
下图是我国西南地区中等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图中 E 工业区与 F 工业区相比,显著的区位优势是
A. 交通的便捷程度高 B. 冬季无污染
C. 地价低廉 D. 工人素质高
12. 随着城市发展,Y 住宅区较 X 住宅区更有利于居民的居住和生活,理由是
①依山傍水,风景优美 ②远离铁路,噪音污染轻 ③交通便利,方便职工上下班 ④远离工业区,环境清洁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11. A 12. D
【解析】
【11题详解】
从图中看,E工业区临近铁路和公路,F工业区附近没有铁路,E工业区的优势是交通便利,A正确;E工业区位于城市西北方向,我国西南地区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会污染城市;两地都位于城郊,地价和工人素质差别不大。
【12题详解】
从图中看不出来Y住宅区是否依山傍水;X和Y两地都临近公路,交通都比较便利;从图中看Y住宅区远离铁路,噪音污染轻;远离工业区,环境清洁,D正确。
读某城区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3. 该城市布局中,各种布局最合理的是
A. ①处布局高级住宅区 B. ②处大型港口仓储区
C. ③处为城市外迁的水泥厂 D. ④处沿江商业区
14. 关于城市国道改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更加方便市民出行,提供多种出行方式
B. 引导城市建成区在空间上往北和东发展
C. 使过境车辆绕过城市,缓解城区交通拥堵
D. 使进入城市车流减少,限制城市经济发展
【答案】13. C 14. C
【解析】
试题分析:
【13题详解】
读图,该城市布局中,③处位于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城市郊外,交通便利,建设城市外迁的水泥厂,布局最合理,C对。①处位于市中心,交通拥堵,环境质量较差,不适宜布局高级住宅区,A错。②处位于城市建成区,地价较高,且位于河流上游,容易污染水源,不适宜建设大型港口仓储区,B错。④处位于城市边缘,距市中心较远,不适宜建设商业区,D错。
【14题详解】
城市国道改道使过境车辆绕过城市,缓解城区交通拥堵,C对。改道与方便市民出行,提供多种出行方式无关,A错。根据指向标,引导城市建成区在空间上往南、西发展,B错。使进入城市车流减少,加快城市交通节奏,促进经济发展,D错。
考点:城市功能区布局原则,城市道路规划及影响。
如图中实线表示从市中心到城市各方向的等时线,虚线表示距市中心的等距离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5. 图中①②③④点中,交通通达度最高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6. 对城市地租高低影响比较小的因素是
A. 环境质量 B. 交通通达度
C. 土地肥力 D. 距市中心的远近
【答案】15. B 16. C
【解析】
【15题详解】
图中虚线表示距市中心的等距离线,从图中看①②③④四点位于同一虚线上,说明从市中心到四点的距离相同;图中的实线表示从市中心到城市各方向的等时线,从图中可看出,到②点用时最短,距离相同,用时最短,说明交通通达度最高,B正确。
【16题详解】
城市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土地肥力对城市地租高低影响较小,C正确。
2013年11月,浙江省绍兴市由原“一区五县(市)”调整为“三区三县(市)”。下图为绍兴市行政区调整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7. 绍兴市行政区划调整后,越城区的
A. 城镇人口减少 B. 服务范围增大
C. 城市等级变高 D. 只能种类减少
18. 绍兴市行政区划的调整,反映出我国城市发展的趋势特点是
A. 强调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人居环境
B. 加速城市发展,增强辐射带动作用
C. 控制环境问题,治理各种“城市病”
D. 运用信息手段,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
【答案】17. B 18. B
【解析】
试题分析:
【17题详解】
读图,根据图示信息,越城区增加了孙端镇、陶堰镇、富盛镇,服务范围增大,C对。城镇人口增加,A错。城市等级未变,B错。职能种类增加,D错。
【18题详解】
绍兴市行政区划的调整,反映出我国城市发展的趋势特点是加速城市发展,增强辐射带动作用,B对。材料不能表示强调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人居环境,A错。材料不能体现控制环境问题,治理各种“城市病”的措施,C错。是城市行政区的调整,没有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D错。
考点:城市等级与职能,我国城市发展的趋势特点。
下图是我国城市化发展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9. 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处于
①大城市化 ②郊区城市化 ③逆城市化 ④再城市化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20. 阶段Ⅱ中,城市中心人口密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①交通通达性差 ②地价昂贵 ③污染严重 ④远离商业中心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答案】19. C 20. B
【解析】
试题分析:
【19题详解】
目前我国许多地区属于阶段Ⅰ的城市人口增长阶段,即处于大城市化阶段,①对。而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化则发展到阶段Ⅱ,为郊区人口增长显著的郊区城市化,②对。逆城市化、再城市化是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现象,③④错。所以C对。
【20题详解】
阶段Ⅱ时,郊区人口增长速度远大于城区,城区的人口密度有所下降。一方面是因为城区地价昂贵,部分居民迁至郊区,②对。另一方面是由于城区人口过于集中,污染严重,人们选择了环境相对优越的郊区,③对。所以B对。城市中心离中心商业区近,交通通达度高,①④错。
考点:我国城市化过程及特点
下图为世界及四个大洲城市化发展统计图,回答下列各题。
21. 该图反映
A. 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化速度成负相关
B. 亚、非洲城市化速度较快
C. 亚、非洲总体处于城市化初级阶段
D. 欧洲、北美呈现逆城市化
22. 新兴国家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在城市中出现一些问题,下面描述与实际最不相符的是
A. 无序扩张、环境质量下降
B. 交通拥堵,住房紧张
C. 教育配套滞后,学位不足
D. 劳力紧缺,退休年龄推迟
【答案】21. B 22. D
【解析】
试题分析:
【21题详解】
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速度慢,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速度快,但并不是世界各地城市化水平与速度是负相关,A错;亚、非洲城市化速度较快,总体处于城市化加速阶段,B正确、C错;欧洲、北美城市化速度慢,水平高,有些城市有呈现逆城市化现象,不是出现逆城市化,D错。选B正确。
【22题详解】
新兴国家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城市化问题主要是城市发展没有合理规划萨满教无序扩张、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堵,人口过多住房紧张;青少年人口增加快,教育配套滞后,学校不足;劳动国大量涌入城市,不存在劳动力不足问题。选D正确。
【考点定位】考查城市化表现及问题。
【方法总结】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发达国家 | 发展中国家 | |
城市化起步 | 早 | 晚 |
城市化水平 | 高 | 低 |
城市化速度 | 慢 | 快 |
城市化所处阶段 | 后期成熟阶段 | 中期加速阶段 |
城市表现 | 逆城市化现象、再城市化现象 | 郊区城市化 |
与经济发展关系 | 与经济发展相应 | 与经济发展不相应 |
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3. 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A. 地下水位上升 B. 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 蒸发量增加 D. 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24. 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北京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是
A. 市中心规划建设高级公寓 B. 加快环行道路建设
C. 大力发展高级轿车 D. 广建大型游乐场
【答案】23. D 24. B
【解析】
【23题详解】
根据图中城市建设前后水量的变化,判断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下渗减少,地下水位下降,A错。地表硬化,地面径流增大,汇集速度加快,B错。蒸发量减少,C错。地表径流增加,汛期洪峰流量加大,D对。
【24题详解】
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北京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是加快环行道路建设,减少过境车辆经过市区,减少尾气污染,B对。市中心规划建设高级公寓、大力发展高级轿车、广建大型游乐场不能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不能保护和改善北京的环境,A、C、D错。
某地农民从优化产业结构入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眼睛盯着城里人的餐桌找市场,变 “咱种啥他吃啥”为“他吃啥咱种啥”,既丰富了城里人的菜篮子,又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5. 该地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的依据是
A. 国家政策和措施 B. 城市发展和工业建设
C. 市场需求 D. 气候、地形、土壤的特殊性
26. 当地农民为了避免蔬菜和水果受到各种污染,并保护生态环境,生产中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①采用无土栽培(水培法)
②使用绿肥等有机肥
③使用高效化肥
④使用农药防治虫害
⑤采用生物防治害虫
A. ①③ B. ②⑤ C. ②④ D. ③⑤
【答案】25. C 26. B
【解析】
【25题详解】
眼睛盯着城里人的餐桌找市场,变 “咱种啥他吃啥”为“他吃啥咱种啥”。说明该地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的依据是市场需求,属于城郊农业,C对。国家政策和措施、城市发展和工业建设不是决定因素,A、B错。与气候、地形、土壤的特殊性无关,D错。故选C。
【26题详解】
当地农民为了避免蔬菜和水果受到各种污染,并保护生态环境,生产中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使用绿肥等有机肥,②对。采用无土栽培,即水培法,不能避免水污染,①错。使用高效化肥,使用农药防治虫害,化肥、农药残留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③④错。采用生物防治害虫,利于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⑤对。B对,A、C、D错。故选B。
【点睛】“他吃啥咱种啥”,说明该地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的依据是市场需求,属于城郊农业。避免蔬菜和水果受到各种污染,并保护生态环境,生产中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使用绿肥等有机肥,采用生物防治害虫。
湖北省西北山区的某个乡种植玉米。但由于海拔高,秋天玉米还没有成熟就枯萎了。后来,当地农民推广使用“地膜覆盖技术”,春季可以提前播种出苗,玉米就能完全成熟了。
据此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27. 以前,造成此山区玉米不能完全成熟的自然因素是
A. 水分 B. 地形 C. 土壤 D. 市场
28. 后来,玉米能够成熟是因为
A. 全球变暖,温度提高 B. 运用技术,调节热量
C. 改善光照 D. 提高土壤肥力
【答案】27. B 28. 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等相关知识,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侧重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获取和解读的能力。
【27题详解】
根据“由于海拔高,秋天还没有成熟就枯萎了”,所以造成此山区玉米不能完全成熟的自然因素是地形,故B项正确。
【28题详解】
“当地农民推广使用‘地膜覆盖技术’,春季可以提前播种出苗,玉米就能完全成熟了”,说明运用技术,调节热量。故B项正确。
【点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越来越大。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其中,“家庭农场”概念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读上海松江家庭农场经营情况的部分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农场主 | 经营方式 | 面积 | 年收入 | 备 注 |
李春风 | 种养结合 | 200亩 | 20万(种田13田万+养猪7万) | 现有53户计划发展100户 |
张小弟 | 机农结合 | 200亩 | 20万(农机服务4万+种田16万) | 现有140户计划年增20% |
总体情况:松江现有家庭农场1206户,经营面积13.66万亩,占全区良田面积的80%,户均年收入10万元左右 |
29. 家庭农场在我国的出现和发展主要得益于
①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 ②交通运输的完善
③农产品市场需求的变化 ④国家政策的扶持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0. 松江家庭农场的发展将使该地
A. 粮食作物品种调整 B. 农业水利工程量减少
C. 非农用地面积减少 D. 农业劳动力数量减少
【答案】29. C 30.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农业的区位 因素,做题时要注重对材料的分析,联系所学的有关 知识进行分析。农业生产的发展也 会对 当地产生一定的影响。
【29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家庭农场是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农业收入为主,农产品就要面向市场,根据市场的需求情况,安排农业生产规模和类型。即市场决定了家庭农场农业生产的规模和类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为专业大户出现提供了可能。交通运输的完善与家庭农场出现没有因果关系。根据材料可知,有国家政策的扶持。所以D对。
【30题详解】
松江家庭农场的发展,出现了种植大户,但是该地种植的粮食作物品种不会改变,A错。土地面积未减少,农业水利工程量也不会减少,D错。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非农用地面积会增加,不会减少,C错。农场生产的机械化水平高,需要的农业劳动力数量减少,B对。
1楼养鱼,2楼养猪,12楼种植西红柿……垂直农业是指在城市的多层建筑物里模拟农业环境,通过垂直农场的自循环体系生产农副产品,为社区居民就近提供新鲜食物的农业生产方式。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1. 垂直农业由概念走向实际关键因素是
A. 粮食需求 B. 气候变化
C. 技术水平 D. 劳动力数量
32. 垂直农业的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①对谷物生产带来较大冲击②减轻农业生产的能源消耗③规避灾害,有利于农产品的稳定供应④节约耕地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31. C 32. D
【解析】
【分析】
本题组考查农业的区位因素、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的地理综合素养,对所学知识迁移应用的能力。
【31题详解】
读图可知,垂直农场设计复杂,其修建以及农作物生长环境的模拟都需要较高的科技水平。因此,垂直农业由概念走向实际的关键因素是技术水平。故选C。
【32题详解】
垂直农业主要生产农副产品,对谷物生产不会带来较大冲击,故①说法不正确;这种密集生产模式,不会减轻农业生产的能源消耗,可能因改变生产条件导致消耗会增加,②错;发展这种垂直农业,增强了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适应性,减弱了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利于规避灾害,有利于农产品的稳定供应,故③说法正确;发展垂直农业,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可以节约耕地,故④说法正确。故选D。
【点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的区位因素中,自然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弱,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强,尤其是科技因素。
二、综合题(共52分)
33.读某城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中工业区布局合理,则该城市主导风向是____________(偏南或偏北)。
(2)除考虑风向外,据图分析该城市工业区布局的合理性。
(3)E、F所示的两区域中,表示商业中心的是________区域。
(4)A、B、C、D四地中,最适宜建中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地,原因是 。
【答案】(1)偏南风(2分)
(2)靠近铁路、公路和河流,交通运输方便;靠近河流,用水方便;位于河流下游,对城区污染小;和居住区之间有河流作为隔离带,可减少污染。(写两点即可给4分)
(3)G(1分)
(4)A(1分) 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处;地势较高;位于河流上游,水质好;靠近风景区,环境优美。(写两点即可给分2分)
【解析】
考查城市功能分区。
(1)图示工业区位于城市的偏北方向,工业区应位于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则判断该地区的主导风向为偏南风。
(2)工业布局除了考虑工业自身的需求,如接近原料或接近市场或交通便利等,还需要考虑工业的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等。工业区位于城市的边缘,地价低,可降低生产成本;靠近河流和公路,交通便利;工业区可能有水污染,故应考虑河流流向;工业区和城区之间有河流作卫生防护带,可减轻对城市的环境污染。
(3)商业区占地面积小,一般靠近市中心或交通干线附近,故选E。
(4)高级住宅区要求交通便利,环境优美,远离闹市区,环境质量好的“上风上水”(在城市上风向,河流上游等)位置。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由“苏南模式”创造的一批乡镇企业已经成为农民务工的主要场所。苏南的农民人均收入水平相对较高,农民生活质量也高于全省及全国平均水平。
材料二:见图。
材料三: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每年有大量农民的土地、住房被征用,用来建设工业园区、道路设施等。城市化的过快发展带来了诸多的问题。
(1)苏南五市中城市化水平最低的是________,衡量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是___________。
(2)城市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简述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答案】(1)镇江市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2)城市化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促使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趋同。 (3) 问题: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堵;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解决途径: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治理城市污染,保护城市环境。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城市化的标志、意义、问题及解决措施,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衡量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读图可知镇江市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57.4%,苏南五市之中最低;所以,苏南五市中城市化水平最低的是镇江市。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城市化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促使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趋同。
(3)结合材料三中的文字信息可知,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可能带来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堵;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等问题。对此,可通过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治理城市污染,保护城市环境等措施解决。
【点睛】城市化的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3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是农场A和农场B的有关资料。
(1)两农场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均属于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该农业地域类型的优点。
(3)两农场中比较接近人口稠密地区的可能是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
【答案】(1)混合农业 农场同时经营种植业和畜牧业;种植业产品和畜牧业产品在农场收入中各占一定比例
(2)混合农业有利于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混合农业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农民可利用有效时间安排农业活动。
(3)B B农场的全年收入以乳酪产品、牛肉、花卉创造收入为主,说明其为城市和人口聚居区提供大量的乳、肉、蛋、禽等生活食品及花卉
【解析】
整体分析:该题以农场模式图为切入点,考查农业地域类型的判读、优点等相关知识,难度较小,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种植业和养殖业并重,两农场农业地域类型最可能为混合农业。
(2)混合农业对市场的适应好,农民可以有效地安排农业生产,可以形成良好的农业生态系统,促进农业的良性发展。
(3)农场同时经营种植业和畜牧业,种植业产品和畜牧业产品在农场收入中各占一定比例,
农场B以乳酪、牛肉、花卉等为主,说明农场应接近人口稠密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