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1页未读,
继续阅读
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
展开
2020年高三适应性考试理科综能力测试题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 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计算时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14 B-11 S-32 Na-23 Fe-56 Cl-35.5 Cu-64 I-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 13 个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人体内,HIV病毒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后产生沉淀,被吞噬细胞摄取后彻底水解可得到( )
A.多种氨基酸、1种核糖 B.20种氨基酸、4种脱氧核糖
C.20种氨基酸、5种含氮碱基 D.多种氨基酸、4 种核糖核苷酸
2.早在19世纪末有医生发现,癌症患者手术后意外感染酿脓链球菌,其免疫功能增强、存活时间延长,从而开启了 "癌症免疫疗法”的大门。"癌症免疫疗法”是指通过自身免疫系统来抗击癌细胞的疗法。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患者免疫功能增强是因为酿脓链球菌侵入癌细胞使其裂解死亡
B. 酿脓链球菌激活患者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从而消灭癌细胞
C. 癌症免疫疗法主要是通过增强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来杀死癌细胞
D. 癌症免疫疗法通过改变癌细胞的遗传信息来达到治疗目的
3.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曾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下表为恢复过程中依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演替阶段
群落类型
植物种类数/种
草本植物
灌木
乔木
1
草丛
34
0
0
2
针叶林
52
12
1
3
针、阔叶混交林
67
24
17
4
常绿阔叶林
106
31
16
A.该地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次生演替 B.更为稳定的群落是演替的第4阶段
C.针叶林中的动物分层现象会比草丛中的更复杂 D.草本植物种类始终最多说明群落类型没有改变
4、水溶性化学信号一般不直接进入细胞,而是与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通过信号的转导继而对靶细胞产生效应;而脂溶性信号分子则通过自由扩散直接透过细胞膜,与靶细胞内的受体结合。离子通道偶联受体是一种由受体蛋白与离子通道形成的复合体,当信号分子与受体结合后,引起偶联离子通道开启。下列信号分子中,一定是依赖离子通道偶联受体进行信号传递的是( )
A.乙酰胆碱 B.胰岛素 C.性激素 D.淋巴因子
5.如图为人体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只进行①②过程,而不进行③④过程
B. X1与X2的区别主要是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的不同
C. 人体衰老引起白发的原因是③④过程不能完成
D. 如图反映了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及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
6.若亲代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一个正常碱基变成了5溴尿嘧啶(BU)。BU可与碱基A配对,诱变后的DNA分子连续进行2次复制,得到的子代DNA分子加热后得到5种单链如下图所示,则BU替换的碱基可能是 ( )
A. A B. T C. G D. C
。
29.(每空2分,共10分)科研人员在一晴朗的白天,检测了自然环境中某种绿色开花植物不同光照强度下光合速率的变化,结果如下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段限制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点时叶绿体内五碳化合物的合成速率应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E点。
(3)在光照强度为800μE·m-2·s-1时,上午测得光合速率数值高于下午测得的数值,据此可推断叶片中光合产物的积累对光合速率有___(填“促进”或“抑制”)作用。为验证这一推断,科研人员以该植物长出幼果的枝条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已知叶片光合产物会被运到果实等器官并被利用)
①将长势相似,幼果数量相同的两年生树枝均分成甲、乙两组;
②甲组用一定浓度的 (填“赤霉素”、“细胞分裂素”或“2,4-D”)进行疏果处理,乙组不做处理;
③一段时间后,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对两组枝条上相同位置叶片的光合速率进行测定和比较,预期结果: 。
检测对象
TSH浓度( mUL)
注射前
注射后
健康人
9
30
甲
2
29
乙
1
15
30.(8分,除标注外,1分一空)垂体和下丘脑发生病变都可引起甲状腺功能低下。为了判断甲、乙两人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原因,分别给他们及健康人注射适量的TR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在注射前30min和注射后30min测得血液中的TSH(促甲状腺激素)的浓度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1)TRH注射后通过__________运输到全身各处,但仅能作用于垂体。原因是 。(2分)
(2)根据上表的实验结果推测,甲发生病变的部位是_________(填“下丘脑”或“垂体”),依据是 。(2分)
(3)为了进一步判断乙患者下丘脑是否发生病变,还应该补充的检测指标是 。
(4)甲状腺激索的分泌受到垂体和下丘脑的调节,但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也会影响到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的激素,这种调节方式被称作 。
31.(9分,除标注外,1分一空)近日,25年来最严重的蝗灾正在东非蔓延,对东非国的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都构成了前所未有的威胁,而造成本次蝗灾的罪魁祸首就是沙漠蝗虫。如图为东非某草原蝗灾期间的部分食物网示意图(分解者与无机环境未画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此食物网包含了_______条食物链,其中狼位于第_____营养级。
(2)此食物网中,牧鸡与蛙的关系属于__________。
(3)目前,控制沙漠蝗群和蝗蝻带的主要方法是,主要使用汽车和空中喷雾器以小剂量(称为超低量(ULV)配方)施用有机磷化学品,此方法属于______防治,这种防治方法具有快速、高效、使用方便等优点,但不建议频繁使用,为什么? (至少2点,2分)
(4)相比于杀虫剂治蝗,中国的“牧鸡治蝗”有效又环保,此种治蝗方法属于________防治。
(5)若牧鸡的食物40%来自沙漠蝗虫,40%来自蜘蛛,其余来自蛙,那么牧鸡要增加20g体重,最多消耗草和水稻多少克? (2分)
32.(12分,除标记外,2分一空)玳瑁猫的毛色含有黑、橙、白三种颜色,控制黑色(B)和橙色(b)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常染色体上的S基因偶尔表达后会阻止细胞中色素的形成,出现白色。雌猫细胞中的两条X染色体在发育过程中有一条会随机失活,形成巴氏小体。回答下列问题:
(1)在雌猫皮肤的某一区域的细胞中,如果带有________染色体失活,则该区域出现橙色斑块,该三色玳瑁猫的基因型为 。
(2)黑色雌猫的基因型为 。(1分)
(3)科学家用一只三色玳瑁猫(A)作为核供体,用一只黑猫(B)作为代孕母亲,克隆出一只小猫(C) ,但(C)的花色只有黑色和白色两种毛色。克隆猫(C)的毛色没有橙色斑,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 。(3分)
(4)绝大多数玳瑁猫都是雌性,偶尔也能见到少数的玳瑁雄猫,但生殖能力较低。根据上述分析,玳瑁雄猫的性染色体组成以及基因型为___________,这种变异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
(二)、选考题(共45分) 请考生从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的题号涂黑,注意选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号一致,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1)5分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某班级用于消毒的喷壶示意图如图所示。闭合阀门K,向下压压杆A可向瓶内储气室充气,多次充气后按下按柄B打开阀门K,消毒液会自动经导管从喷嘴处喷出。储气室内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充气和喷液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充气过程中储气室内气体分子数增多且分子运动剧烈程度增加
B.充气过程中,储气室内气体分子平均动能不变,压强增大
C.只要储气室内气体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强,消毒液就能从喷嘴处喷出
D.喷液过程中,储气室内气体吸收热量对外界做功
E.喷液过程中,储气室内气体分子对器壁单位面积的平均作用力减小
(2)10分 .一圆柱形茶杯用杯盖盖紧,水平放在高温消毒柜里进行高温消毒。开始时茶杯内部封闭气体的温度为室内温度℃、压强为外界大气压强cmHg,随着柜内温度的升高,杯子逐渐漏气,当达到最高温度℃时杯内封闭气体的压强仍然为,消毒完成后,经足够长时间,茶杯内气体的温度降为℃。已知茶杯用杯盖盖紧后杯内气体的体积为V,假设温度达到t2后茶杯不再发生漏气。求:
(1)消毒后杯内气体的最终压强;
(2)高温消毒后杯内气体的质量与消毒前杯内气体质量之比。
34、(1)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源与观察者相互靠近时,观察者所接收的声波波速大于声源发出的声波波速
B.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某个质点的振动速度就是波的传播速度
C.波在传播过程中即使遇到尺寸比其波长大的障碍物也能发生衍射
D.向人体内发射频率已知的超声波被血管中的血流反射后又被仪器接收,测出反射波的频率变化就能知道血流的速度,这种方法俗称“彩超”,利用的是多普勒效应原理
E.围绕振动的音叉转一圈会听到声音忽强忽弱,是声波的干涉现象
(2)10分 .在折射率为n,厚度为d的玻璃平板上方的空气中有一点光源S,从S发出的光线SA以入射角θ 入射到玻璃板上表面,经过玻璃板后从下表面射出,如图所示.若沿此光线传播的光从光源 S 到玻璃板上表面的传播时间与在玻璃板中传播时间相等,点光源S到玻璃板上表面的垂直距离l应是多少?
35.【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离子液体是一类具有很高应用价值的绿色溶剂和催化剂,其中的EMIM+离子由H、C、N三种元素组成,结构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碳原子价层电子的轨道表达式为__________,基态碳原子中,核外电子占据的最高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为_________形。
(2)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NH3、NO3-、NO2-中,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不同于其他两种粒子的是_______。NH3比PH3的沸点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氮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比同周期相邻元素都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EMIM+离子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分子中的大π键可用符号Π 表示,其中m代表参与形成的大π键原子数,n代表参与形成的大π键电子数(如苯分子中的大π键可表示为Π),则EMIM+离子中的大π键应表示为____________。
(5)立方氮化硼硬度仅次于金刚石,但热稳定性远高于金刚石,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立方氮化硼属于 晶体,其中硼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已知:立方氮化硼密度为d g/cm3,B原子半径为x pm,N原子半径为y p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该晶胞中原子的空间利用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出化简后的计算式)。
EMIM+
EMIM+
36.【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2020年2月19日下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联合发出《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的通知》。此次诊疗方案抗病毒治疗中增加了磷酸氯喹和阿比多尔两个药物。阿比朵尔中间体I的合成路线如下:
R-Cl
Fe/NH4Cl
已知:①. R- NO2 -------------→ R- NH2 ②.C6H5-OH ---------→ C6H5-O-R
(1)A的化学名称是 ;E中含氧官能团名称是 ;①的反应类型是 。
(2)C的结构简式为 。
(3)⑦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满足下列条件的D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
a. 含有苯环结构,苯环上连接三个取代基; b.可与碳酸氢钠反应产生CO2。
(5)已知:①当苯环有RCOO-、烃基时,新导入的基团进入原有基团的邻位或对位;原有基团为-COOH时,新导入的基团进入原有基团的间位。②苯酚、苯胺()易氧化。设计以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机试剂任用)。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37.(15分,除标记外,每空2分)某化工厂的污水池中含有一种有害的难以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目的菌)。
(1)化合物 A 为“目的菌”生长提供_____。实验需要振荡培养,由此推测“目的菌”的呼吸作用类型是_____。筛选该目的菌所用培养基从物理性质上划分属于_____。
(2)若培养基需要调节pH,则应在灭菌之_____(填“前”或“后”)调节。
(3)该小组在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培养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
(4)若要测定培养液中选定菌种的菌体数,可用_____法统计活菌数目。
(5)将获得的3种待选微生物菌种甲、乙、丙分别接种在1L含20mg有机化合物A的相同培养液中培养(培养液中其他营养物质充裕、条件适宜),观察从实验开始到微生物停止生长所用的时间,甲、乙、丙分别为32小时、45小时、16小时,则应选择微生物_____(填“甲”、“乙”或“丙”)作为菌种进行后续培养,理由是 。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38.(15分,除标记外,每空1分)
下面是一项“利用转基因番茄生产人胰岛素的方法”的专利摘要,请回答:
本发明利用转基因番茄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人胰岛素。所用的人胰岛素基因是依据植物“偏爱”的密码子来设计所含的密码子,通过人工合成若干DNA片段,拼接而成,并且在胰岛素-COOH端加上KDEL内质网滞留序列,避免胰岛素在植物细胞中的降解。将该基因置于CaMV 35S启动子和果实专一性启动子2A12的驱动之下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转入番茄中,在番茄的果实中表达人胰岛素。
(1)本专利是采用___________方法获得目的基因的。获得的人胰岛素基因与人体细胞中胰岛素基因的碱基序列不同,但两者所编码的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相同,原因________ __。要想在体外获得大量该目的基因的片段,可以采用____________技术。该技术中使用的关键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述摘要,转基因操作时所用的载体是____________,载体上的____________可以转移至受体细胞,并且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中含有____________(从下列选项中选择,2分)。
①目的基因 ②CaMV 35S启动子 ③果实专一性启动子2A12 ④引物
⑤标记基因 ⑥内含子滞留序列 ⑦终止密码子 ⑧终止子
(3)(2分一空)如果要检测在受体细胞中是否存在目的基因可采用____________技术。该技术中使用的基因探针也可以用来检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还可以从________水平进行鉴定。
2020适应性考试化学讲评版答案
(BADD CCD)
8【答案】A【解析】A项, M的分子式为C8H12O,某种同分异构体含有苯环,则剩余基团为C2H7-,无此基团,A错误。B项, M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使溴水褪色,对二甲苯与溴水可发生萃取,使溶液分层,有机层显橙红色,可用溴水鉴别,B正确;C项,对二甲苯的一氯代物有氯原子在苯环上1种,在甲基上1种,合计2种,C正确;D项,异戊二烯中2个碳碳双键所确定的平面重合时,所有碳原子共平面,D正确;
9【答案】D 【解析】A、高温下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4H2O(g)Fe3O4+4H2,因此高温下,0.2molFe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的H2分子数目为×0.2 NA=0.27NA,A不正确;B、室温下,1LpH=13的NaOH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是10-13,水电离出1个氢离子,必然电离出1个OH-离子,所以由水电离的OH-离子数目为10-13NA,B不正确;C、氢氧燃料电池正极消耗氧气,22.4 L(标准状况)氧气的物质的量是1mol,氧气在反应中得到4个电子,则1mol氧气得到4mol电子,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4NA,C不正确;D、5NH4NO32HNO3+4N2↑+9H2O反应中,-3价的氮元素升高到0价,失去3个电子。+5价的氮元素降低到0价,得到5个电子,即每生成4mol氮气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15mol。因此生成28g N2即1mol氮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15mol÷4=3.75mol,其的电子数目为3.75NA,D正确,答案选D。
10【答案】D
【解析】A项,氢化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H2O=NaOH+H2↑,气体通过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用向下排空气法可以收集得到一定量的H2,故A正确;B项,氢气能还原氧化铜生成Cu,氢化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若出现黑色变红色现象,则说明产生的气体中一定含有H2,故B正确;C项,NaH具有强还原性,能与Fe2O3生成Fe和NaOH,反应方程式为:3NaH+Fe2O3═2Fe+3NaOH,故C正确;D项,锌和盐酸反应后的气体中含有氢气、HCl、水蒸气,浓硫酸干燥除去了水蒸气,还含有氢气和HCl,所以应该先除去HCl、再用浓硫酸干燥,然后与钠在高温下反应得到纯净的NaH,故D错误。故选D。
11【答案】C【解析】A项,pH=5时c(H+)=10-5,由图可得此时=0,又因为一元酸HR溶液为0.1mol·L-1,所以c(R-)=c(HR)=0.05mol·L-1,所以此时c(R-)≠c(H+),则0.1mol·L-1HR溶液的pH不是5,故A错误;B项,由已知HR溶液中存在着HR分子,所以HR为弱酸,==Ka/Kw,温度不变时Ka/Kw的值不变,故B错误;C项,pH=5时c(H+)=10-5,由图可得此时=0,则Ka==10-5,当通入0.1 mol NH3时,恰好反应生成NH4R,又因为常温下NH3·H2O电离平衡常数K=1.76×10-5,所以NH4R溶液中R-水解程度大于NH4+水解程度,NH4R溶液呈碱性,则c(NH4+)>c(R-)>c(OH-)>c(H+),故C正确;D项,由前面对A项的分析知,当c(R-)=c(HR)时,pH=5,所以溶液显酸性,故D错误。
12答案C解析 由题图可知,在Ni电极表面SO42-S和CO32-C均为还原反应,即Ni电极作阴极,SnO2电极表面O2-O2,为氧化反应,即SnO2电极作阳极,选项A、B正确;由题图中电解质的转换关系可知,发生的离子反应有2SO2+O2+2O2-==2SO42-、CO2+O2-==CO32-等,选项C错误;该转换过程中,SO42-和CO32-在阴极被还原,同时电解质中又不断生成SO42-和CO32-,所以实现了电解质中熔融碳酸盐和硫酸盐的自补充循环,选项D正确。
26. (14分)【答案】
(1)氢氧化钠溶液 (1分)吸收多余氯气,防止污染空气 (1分)
(1) (2分)
(2) 该反应放热,冰水浴可降温促进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降低产品溶解 度(2分) (CNO)3Na3 (2分)
(3) NaCl (2分)
(4) (2分)
(6) 1.775V (2分)
【分析】
由图中装置和实验药品可知,A装置为氯气发生装置,B装置发生氯化反应生成DCCA,C装置用于尾气处理,吸收多余的氯气。利用DCCA生产DCCNa先将B中产物主要成分为DCCA和NaCl的混合物进行过滤洗盐,得到DCCA,DCCA与氢氧化钠反应得到DCCNa,再经过冷却结晶,过滤干燥得到产品DCCNa,以此分析。
【详解】
(1)由上述分析可知C装置用于尾气处理,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试剂为氢氧化钠溶液,故答案为: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氯气,防止污染空气;
(2)A装置为氯气发生装置离子反应为:,故答案为:;
(3)由已知反应可知装置B中反应,该反应放热,冰水浴可降温促进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降低温度可降低产品溶解度;(CNO)3H3 (氰尿酸)为三元弱酸,则碱溶时若氢氧化钠过量,则会生成产物(CNO)3Na3,故答案为:该反应放热,冰水浴可降温促进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降低产品溶解度;(CNO)3Na3;
(4)B中产物主要成分为DCCA和NaCl的混合物,则过滤洗盐洗去的盐是NaCl,故答案为:NaCl;
(5)DCCA与氢氧化钠反应得到DCCNa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6)DCCNa样品,加入一定量醋酸溶液溶解,样品中的氯元素全邵转化成HClO,再加入足量的KI溶液,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碘,则关系式为: ,则氯原子的物质的量,则样品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故答案为:1.775V。
27(14分)【答案】
(1) (1分)
(2)温度升高,Ni2+的水解程度增大 (2分)
(3)BaSO4(1分) 将Cu2+转化为CuS沉淀除去(2分)
(4)2Fe2+ +C1O-+2H+ =2Fe3+ +Cl-+H2O(2分)
(5)7.00×10-10 mol·L-1 (2分)
(6)降温结晶(或冷却结晶) (2分) (7)3NiO+2AlAl2O3 + 3Ni(2分)
【解析】(1)H2S是共价化合物,含有2个H-S键,电子式为;(2)温度升高,Ni2+的水解程度增大,生成氢氧化镍的量增大,所以温度高于70℃,Ni的浸出率降低;(3) BaO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沉淀1”的主要成分为BaSO4;(4)CuS难溶于水,“滤液1”中通入H2S的作用为将Cu2+转化为CuS沉淀除去;(5)“转化”过程中Fe2+被C1O-氧化为Fe3+,离子方程式为2Fe2+ +C1O-+2H+ =2Fe3+ +Cl-+H2O;(6)根据流程图“调节pH2”析出氢氧化镍沉淀,镍离子沉淀完全后,所得溶液中的C(OH-)= ,C(H+)= 7.0×10-10 mol·L-1 ;(7)根据流程图,沉淀2是CuS,灼烧生成氧化铜,加入硫酸生成硫酸铜溶液;通过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可得硫酸铜晶体;(8)NiO与铝反应生成Ni和氧化铝,方程式为3NiO+2AlAl2O3 + 3Ni。
28(15分)答案 (1) 4CO(g)+2NO2(g)===4CO2(g)+N2(g) ΔH=-1 227.8 kJ·mol-1(3分)
(2) ① a=b=c>d(2分,顺序为从大到小,若顺序写反0分) ② 60%(2分)
(3 )NO2-e-+H2O===NO+2H+(2分) 0.6 (2分)
(4) > (2分) (2分)
35答案(1)(1分) 哑铃(1分)
(2)NH3(1分) 氨分子间存在氢键(1分) (3)基态氮原子电子占据的最高能级为半充满,较稳定(2分) (4)sp2、sp3(2分) Π(2分)
(5)原子 (1分) 4(1分) ×100%(3分)
36答案(1)苯酚(2分) 酯基(2分) 取代反应(2分)
(2)(2分)
(3)(2分)
(4) 10(2分)
(5)(3分)
或
解析 依据D中的官能团及位置关系,结合A~D各物质的分子式,可推出A~D依次为。
(3)由I的化学式,必定有两个位置上的H原子被Br取代,故方程式为:
(4)相当于苯环上连有三个不同的基团:-CH3、-NH2和-COOH,故共有10种。
(5)依据题给信息,先引入硝基,为防止苯环上羟基或氨基氧化,先氧化甲基;然后还原硝基、再水解或先水解再还原硝基。
2020适应性考试化学改卷版答案
BADD CCD
26(14分)、【答案】
(1) 氢氧化钠溶液 (1分)吸收多余氯气,防止污染空气 (1分)
(2) (2分)
(3)该反应放热,冰水浴可降温促进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降低产品溶解度(2分) (CNO)3Na3 (2分)
(4)NaCl (2分)
(5) (2分)
(6) 1.775V (2分)
27(14分)、 (1) (1分)
(2)温度升高,Ni2+的水解程度增大 (2分)
(3)BaSO4(1分) 将Cu2+转化为CuS沉淀除去(2分)
(4)2Fe2+ +C1O-+2H+ =2Fe3+ +Cl-+H2O(2分)
(5)7.00×10-10 mol·L-1 (2分)
(6)降温结晶(或冷却结晶) (2分) (7)3NiO+2AlAl2O3 + 3Ni(2分)
28(15分)、答案 (1) 4CO(g)+2NO2(g)===4CO2(g)+N2(g) ΔH=-1 227.8 kJ·mol-1(3分)
(3) ① a=b=c>d(2分,顺序为从大到小,若顺序写反0分) ② 60%(2分)
(3 )NO2-e-+H2O===NO+2H+(2分) 0.6 (2分)
(4) > (2分) (2分)
35答案(1)(1分) 哑铃(1分)
(2)NH3(1分) 氨分子间存在氢键(1分)
(3)基态氮原子电子占据的最高能级为半充满,较稳定(2分)
(4)sp2、sp3(2分) Π(2分)
(5)原子 (1分) 4(1分) ×100%(3分)
36(15分)答案(1)苯酚(2分) 酯基(2分) 取代反应(2分)
(2)(2分)
(3)(2分)
(4) 10(2分)
(5)(3分)
或
2020届高三适应性考试理综生物答案
1-6:A C D A D C
29. (10分)(1)光照强度 (2)大于
(3)抑制 (4)2,4-D (5)甲组枝条上叶片的光合效率低于乙组
30. (8分) (1)血液循环(或体液) (2)只有垂体细胞有TRH的特异性受体
(3)下丘脑 (4)注射TRH后TSH浓度恢复正常,说明垂体功能正常
(5)注射前血液中的TRH浓度 (6)(负)反馈调节
31. (9分) (1)6
(2) 四、五
(3) 捕食与竞争
(4) 化学
(5) 磷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蝗虫对化学药剂可能会产生抗药性;可能会对其他种类的生物造成伤害
(6) 生物 (7)12800g
32.(12分)(1)B基因的X SSXBXb或SsXBXb
(2) ssXBXB(1分)
(3)A供体提供的单个细胞核中,带有控制橙色毛色(或b)基因的X染色体失活,失活的染色体不能恢复其活性,在猫的发育过程中不能控制橙色毛色的合成 (3分)
(4)XBXbY 染色体数目变异
37. (15分,除标记外,每空2分)
(1)碳源、氮源(1分)
(2)有氧呼吸
(3)固体培养基
(4)前
(5)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
(6)稀释涂布平板
(7)丙 (8)微生物丙分解化合物A的能力比甲、乙强
38.(15分,每空1分)
(1)人工合成 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基因序列不同,蛋白质可以相同 PCR
热稳定性DNA聚合酶(或Taq酶) 四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2)农杆菌的Ti质粒 T–DNA ①②③⑤⑧(2分)
(3)DNA分子杂交(2分) 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mRNA(2分) 个体生物学(2分)
2020高三适应性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物理答案
1
2
3
4
5
6
7
8
B
D
D
C
B
BD
BC
BC
22答案 解析
①当变阻器的滑动端P向左移动,反向电压减小,光电子到达右端的速度变大,则通过电流表的电流变大;
②当电流表电流刚减小到零时,电压表的读数为U,根据动能定理得,,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Ue;
③根据光电效应方程知,,知入射光的频率不变,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
23、 【答案】 0.36 BD C 根据小灯泡的伏安特性可知,电压增大到一定值时,小灯泡阻值会明显增大
24.【答案】(1)500 N (2) s≤1.25 m或4.25 m≤s<6.25 m
【解析】(1)设物块经过C点时速度为vC,物块受到轨道支持力为FNC,由功能关系得:×2mv2-2μmgs=×2mv,又FNC-2mg=2m,代入解得:FNC=500 N,由牛顿第三定律知,物块对轨道压力大小也为500 N.
(2)物块不脱离轨道有两种情况:①能过轨道最高点,设物块经过半圆形轨道最高点最小速度为v1,则2mg=,得:v1==2 m/s。物块从碰撞后到经过最高点过程中,由功能关系有:×2mv2-2μmgs-4mgR≥×2mv,代入解得s满足条件:s≤1.25 m.②物块上滑最大高度不超过圆弧,设物块刚好到达圆弧处速度为v2=0,物块从碰撞后到最高点,由功能关系有:×2mv2-2μmgs≤2mgR,同时依题意,物块能滑出粗糙水平面,由功能关系:×2mv2>2μmgs,代入解得s满足条件:4.25 m≤s<6.25 m.
25. 【答案】(1) ,2h
(2) ,方向斜向右上方,与水平方向夹角为45°
(3)
解析:(1)设油滴的喷出速率为v0,油滴b做竖直上抛运动,
有:0=v-2gh,解得:v0=
0=v0-gt0,解得:t0=
油滴a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对油滴a的水平分运动,有:
x0=v0t0,解得:x0=2h。
(2)两油滴结合之前,油滴a做类平抛运动,设加速度为a,则:
qE-mg=ma
h=at 解得:a=g,E=
油滴的喷出速率为v0,设结合前瞬间油滴a的速度大小为va,方向斜向右上方,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
v0=vacosθ,v0tanθ=at0
解得:va=2,θ=45°
两油滴的结合过程动量守恒:mva=2mvP
联立解得vP=,方向斜向右上方,与水平方向夹角为45°。
(3)因为qE=2mg,所以油滴P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设轨迹半径为r,周期为T。
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有:
qvP=2m 解得:r=
由T=,解得T=T0
即油滴P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是两个外切圆组成的“8”字形,
最小矩形的两条边分别为2r和4r,轨迹如图,
最小面积为:Smin=2r×4r=。
33 (1)【答案】BDE
(2) (1)杯内气体温度从127℃降到27℃的过程中发生等容变化,根据查理定律有,中T2=(273+127)K=400K,T3=(273+27)K=300K,
解得消毒后杯内气体的最终压强p=57cmHg,
(2)杯内气体温度从27℃升到127℃的过程中,假设气体做等压变化,则根据盖—吕萨克定律有
其中T1=(273+27)K=300K 解得
高温消毒后杯内气体的质量与消毒前杯内气体质量之比为
得
34(1)【答案】CDE (2)【答案】
【解析】设光线SA在玻璃中的折射角为θ2,传播速度为v,则由有,光在玻璃板中传播的速度;由几何关系有,光线在玻璃板上表面传播的距离为,由s=vt,有=,其中c是真空中的光速,光在玻璃板中传播的距离,光在玻璃板中的传播时间=由折射定律有:①
由题意有:=②
由三角函数关系有:cos θ2=③
联立①②③得:l=
2020年高三适应性考试理科综能力测试题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 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计算时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14 B-11 S-32 Na-23 Fe-56 Cl-35.5 Cu-64 I-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 13 个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人体内,HIV病毒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后产生沉淀,被吞噬细胞摄取后彻底水解可得到( )
A.多种氨基酸、1种核糖 B.20种氨基酸、4种脱氧核糖
C.20种氨基酸、5种含氮碱基 D.多种氨基酸、4 种核糖核苷酸
2.早在19世纪末有医生发现,癌症患者手术后意外感染酿脓链球菌,其免疫功能增强、存活时间延长,从而开启了 "癌症免疫疗法”的大门。"癌症免疫疗法”是指通过自身免疫系统来抗击癌细胞的疗法。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患者免疫功能增强是因为酿脓链球菌侵入癌细胞使其裂解死亡
B. 酿脓链球菌激活患者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从而消灭癌细胞
C. 癌症免疫疗法主要是通过增强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来杀死癌细胞
D. 癌症免疫疗法通过改变癌细胞的遗传信息来达到治疗目的
3.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曾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下表为恢复过程中依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演替阶段
群落类型
植物种类数/种
草本植物
灌木
乔木
1
草丛
34
0
0
2
针叶林
52
12
1
3
针、阔叶混交林
67
24
17
4
常绿阔叶林
106
31
16
A.该地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次生演替 B.更为稳定的群落是演替的第4阶段
C.针叶林中的动物分层现象会比草丛中的更复杂 D.草本植物种类始终最多说明群落类型没有改变
4、水溶性化学信号一般不直接进入细胞,而是与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通过信号的转导继而对靶细胞产生效应;而脂溶性信号分子则通过自由扩散直接透过细胞膜,与靶细胞内的受体结合。离子通道偶联受体是一种由受体蛋白与离子通道形成的复合体,当信号分子与受体结合后,引起偶联离子通道开启。下列信号分子中,一定是依赖离子通道偶联受体进行信号传递的是( )
A.乙酰胆碱 B.胰岛素 C.性激素 D.淋巴因子
5.如图为人体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只进行①②过程,而不进行③④过程
B. X1与X2的区别主要是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的不同
C. 人体衰老引起白发的原因是③④过程不能完成
D. 如图反映了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及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
6.若亲代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一个正常碱基变成了5溴尿嘧啶(BU)。BU可与碱基A配对,诱变后的DNA分子连续进行2次复制,得到的子代DNA分子加热后得到5种单链如下图所示,则BU替换的碱基可能是 ( )
A. A B. T C. G D. C
。
29.(每空2分,共10分)科研人员在一晴朗的白天,检测了自然环境中某种绿色开花植物不同光照强度下光合速率的变化,结果如下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段限制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点时叶绿体内五碳化合物的合成速率应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E点。
(3)在光照强度为800μE·m-2·s-1时,上午测得光合速率数值高于下午测得的数值,据此可推断叶片中光合产物的积累对光合速率有___(填“促进”或“抑制”)作用。为验证这一推断,科研人员以该植物长出幼果的枝条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已知叶片光合产物会被运到果实等器官并被利用)
①将长势相似,幼果数量相同的两年生树枝均分成甲、乙两组;
②甲组用一定浓度的 (填“赤霉素”、“细胞分裂素”或“2,4-D”)进行疏果处理,乙组不做处理;
③一段时间后,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对两组枝条上相同位置叶片的光合速率进行测定和比较,预期结果: 。
检测对象
TSH浓度( mUL)
注射前
注射后
健康人
9
30
甲
2
29
乙
1
15
30.(8分,除标注外,1分一空)垂体和下丘脑发生病变都可引起甲状腺功能低下。为了判断甲、乙两人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原因,分别给他们及健康人注射适量的TR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在注射前30min和注射后30min测得血液中的TSH(促甲状腺激素)的浓度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1)TRH注射后通过__________运输到全身各处,但仅能作用于垂体。原因是 。(2分)
(2)根据上表的实验结果推测,甲发生病变的部位是_________(填“下丘脑”或“垂体”),依据是 。(2分)
(3)为了进一步判断乙患者下丘脑是否发生病变,还应该补充的检测指标是 。
(4)甲状腺激索的分泌受到垂体和下丘脑的调节,但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也会影响到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的激素,这种调节方式被称作 。
31.(9分,除标注外,1分一空)近日,25年来最严重的蝗灾正在东非蔓延,对东非国的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都构成了前所未有的威胁,而造成本次蝗灾的罪魁祸首就是沙漠蝗虫。如图为东非某草原蝗灾期间的部分食物网示意图(分解者与无机环境未画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此食物网包含了_______条食物链,其中狼位于第_____营养级。
(2)此食物网中,牧鸡与蛙的关系属于__________。
(3)目前,控制沙漠蝗群和蝗蝻带的主要方法是,主要使用汽车和空中喷雾器以小剂量(称为超低量(ULV)配方)施用有机磷化学品,此方法属于______防治,这种防治方法具有快速、高效、使用方便等优点,但不建议频繁使用,为什么? (至少2点,2分)
(4)相比于杀虫剂治蝗,中国的“牧鸡治蝗”有效又环保,此种治蝗方法属于________防治。
(5)若牧鸡的食物40%来自沙漠蝗虫,40%来自蜘蛛,其余来自蛙,那么牧鸡要增加20g体重,最多消耗草和水稻多少克? (2分)
32.(12分,除标记外,2分一空)玳瑁猫的毛色含有黑、橙、白三种颜色,控制黑色(B)和橙色(b)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常染色体上的S基因偶尔表达后会阻止细胞中色素的形成,出现白色。雌猫细胞中的两条X染色体在发育过程中有一条会随机失活,形成巴氏小体。回答下列问题:
(1)在雌猫皮肤的某一区域的细胞中,如果带有________染色体失活,则该区域出现橙色斑块,该三色玳瑁猫的基因型为 。
(2)黑色雌猫的基因型为 。(1分)
(3)科学家用一只三色玳瑁猫(A)作为核供体,用一只黑猫(B)作为代孕母亲,克隆出一只小猫(C) ,但(C)的花色只有黑色和白色两种毛色。克隆猫(C)的毛色没有橙色斑,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 。(3分)
(4)绝大多数玳瑁猫都是雌性,偶尔也能见到少数的玳瑁雄猫,但生殖能力较低。根据上述分析,玳瑁雄猫的性染色体组成以及基因型为___________,这种变异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
(二)、选考题(共45分) 请考生从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的题号涂黑,注意选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号一致,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1)5分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某班级用于消毒的喷壶示意图如图所示。闭合阀门K,向下压压杆A可向瓶内储气室充气,多次充气后按下按柄B打开阀门K,消毒液会自动经导管从喷嘴处喷出。储气室内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充气和喷液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充气过程中储气室内气体分子数增多且分子运动剧烈程度增加
B.充气过程中,储气室内气体分子平均动能不变,压强增大
C.只要储气室内气体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强,消毒液就能从喷嘴处喷出
D.喷液过程中,储气室内气体吸收热量对外界做功
E.喷液过程中,储气室内气体分子对器壁单位面积的平均作用力减小
(2)10分 .一圆柱形茶杯用杯盖盖紧,水平放在高温消毒柜里进行高温消毒。开始时茶杯内部封闭气体的温度为室内温度℃、压强为外界大气压强cmHg,随着柜内温度的升高,杯子逐渐漏气,当达到最高温度℃时杯内封闭气体的压强仍然为,消毒完成后,经足够长时间,茶杯内气体的温度降为℃。已知茶杯用杯盖盖紧后杯内气体的体积为V,假设温度达到t2后茶杯不再发生漏气。求:
(1)消毒后杯内气体的最终压强;
(2)高温消毒后杯内气体的质量与消毒前杯内气体质量之比。
34、(1)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源与观察者相互靠近时,观察者所接收的声波波速大于声源发出的声波波速
B.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某个质点的振动速度就是波的传播速度
C.波在传播过程中即使遇到尺寸比其波长大的障碍物也能发生衍射
D.向人体内发射频率已知的超声波被血管中的血流反射后又被仪器接收,测出反射波的频率变化就能知道血流的速度,这种方法俗称“彩超”,利用的是多普勒效应原理
E.围绕振动的音叉转一圈会听到声音忽强忽弱,是声波的干涉现象
(2)10分 .在折射率为n,厚度为d的玻璃平板上方的空气中有一点光源S,从S发出的光线SA以入射角θ 入射到玻璃板上表面,经过玻璃板后从下表面射出,如图所示.若沿此光线传播的光从光源 S 到玻璃板上表面的传播时间与在玻璃板中传播时间相等,点光源S到玻璃板上表面的垂直距离l应是多少?
35.【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离子液体是一类具有很高应用价值的绿色溶剂和催化剂,其中的EMIM+离子由H、C、N三种元素组成,结构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碳原子价层电子的轨道表达式为__________,基态碳原子中,核外电子占据的最高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为_________形。
(2)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NH3、NO3-、NO2-中,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不同于其他两种粒子的是_______。NH3比PH3的沸点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氮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比同周期相邻元素都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EMIM+离子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分子中的大π键可用符号Π 表示,其中m代表参与形成的大π键原子数,n代表参与形成的大π键电子数(如苯分子中的大π键可表示为Π),则EMIM+离子中的大π键应表示为____________。
(5)立方氮化硼硬度仅次于金刚石,但热稳定性远高于金刚石,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立方氮化硼属于 晶体,其中硼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已知:立方氮化硼密度为d g/cm3,B原子半径为x pm,N原子半径为y p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该晶胞中原子的空间利用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出化简后的计算式)。
EMIM+
EMIM+
36.【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2020年2月19日下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联合发出《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的通知》。此次诊疗方案抗病毒治疗中增加了磷酸氯喹和阿比多尔两个药物。阿比朵尔中间体I的合成路线如下:
R-Cl
Fe/NH4Cl
已知:①. R- NO2 -------------→ R- NH2 ②.C6H5-OH ---------→ C6H5-O-R
(1)A的化学名称是 ;E中含氧官能团名称是 ;①的反应类型是 。
(2)C的结构简式为 。
(3)⑦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满足下列条件的D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
a. 含有苯环结构,苯环上连接三个取代基; b.可与碳酸氢钠反应产生CO2。
(5)已知:①当苯环有RCOO-、烃基时,新导入的基团进入原有基团的邻位或对位;原有基团为-COOH时,新导入的基团进入原有基团的间位。②苯酚、苯胺()易氧化。设计以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机试剂任用)。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37.(15分,除标记外,每空2分)某化工厂的污水池中含有一种有害的难以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目的菌)。
(1)化合物 A 为“目的菌”生长提供_____。实验需要振荡培养,由此推测“目的菌”的呼吸作用类型是_____。筛选该目的菌所用培养基从物理性质上划分属于_____。
(2)若培养基需要调节pH,则应在灭菌之_____(填“前”或“后”)调节。
(3)该小组在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培养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
(4)若要测定培养液中选定菌种的菌体数,可用_____法统计活菌数目。
(5)将获得的3种待选微生物菌种甲、乙、丙分别接种在1L含20mg有机化合物A的相同培养液中培养(培养液中其他营养物质充裕、条件适宜),观察从实验开始到微生物停止生长所用的时间,甲、乙、丙分别为32小时、45小时、16小时,则应选择微生物_____(填“甲”、“乙”或“丙”)作为菌种进行后续培养,理由是 。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38.(15分,除标记外,每空1分)
下面是一项“利用转基因番茄生产人胰岛素的方法”的专利摘要,请回答:
本发明利用转基因番茄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人胰岛素。所用的人胰岛素基因是依据植物“偏爱”的密码子来设计所含的密码子,通过人工合成若干DNA片段,拼接而成,并且在胰岛素-COOH端加上KDEL内质网滞留序列,避免胰岛素在植物细胞中的降解。将该基因置于CaMV 35S启动子和果实专一性启动子2A12的驱动之下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转入番茄中,在番茄的果实中表达人胰岛素。
(1)本专利是采用___________方法获得目的基因的。获得的人胰岛素基因与人体细胞中胰岛素基因的碱基序列不同,但两者所编码的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相同,原因________ __。要想在体外获得大量该目的基因的片段,可以采用____________技术。该技术中使用的关键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述摘要,转基因操作时所用的载体是____________,载体上的____________可以转移至受体细胞,并且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中含有____________(从下列选项中选择,2分)。
①目的基因 ②CaMV 35S启动子 ③果实专一性启动子2A12 ④引物
⑤标记基因 ⑥内含子滞留序列 ⑦终止密码子 ⑧终止子
(3)(2分一空)如果要检测在受体细胞中是否存在目的基因可采用____________技术。该技术中使用的基因探针也可以用来检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还可以从________水平进行鉴定。
2020适应性考试化学讲评版答案
(BADD CCD)
8【答案】A【解析】A项, M的分子式为C8H12O,某种同分异构体含有苯环,则剩余基团为C2H7-,无此基团,A错误。B项, M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使溴水褪色,对二甲苯与溴水可发生萃取,使溶液分层,有机层显橙红色,可用溴水鉴别,B正确;C项,对二甲苯的一氯代物有氯原子在苯环上1种,在甲基上1种,合计2种,C正确;D项,异戊二烯中2个碳碳双键所确定的平面重合时,所有碳原子共平面,D正确;
9【答案】D 【解析】A、高温下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4H2O(g)Fe3O4+4H2,因此高温下,0.2molFe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的H2分子数目为×0.2 NA=0.27NA,A不正确;B、室温下,1LpH=13的NaOH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是10-13,水电离出1个氢离子,必然电离出1个OH-离子,所以由水电离的OH-离子数目为10-13NA,B不正确;C、氢氧燃料电池正极消耗氧气,22.4 L(标准状况)氧气的物质的量是1mol,氧气在反应中得到4个电子,则1mol氧气得到4mol电子,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4NA,C不正确;D、5NH4NO32HNO3+4N2↑+9H2O反应中,-3价的氮元素升高到0价,失去3个电子。+5价的氮元素降低到0价,得到5个电子,即每生成4mol氮气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15mol。因此生成28g N2即1mol氮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15mol÷4=3.75mol,其的电子数目为3.75NA,D正确,答案选D。
10【答案】D
【解析】A项,氢化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H2O=NaOH+H2↑,气体通过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用向下排空气法可以收集得到一定量的H2,故A正确;B项,氢气能还原氧化铜生成Cu,氢化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若出现黑色变红色现象,则说明产生的气体中一定含有H2,故B正确;C项,NaH具有强还原性,能与Fe2O3生成Fe和NaOH,反应方程式为:3NaH+Fe2O3═2Fe+3NaOH,故C正确;D项,锌和盐酸反应后的气体中含有氢气、HCl、水蒸气,浓硫酸干燥除去了水蒸气,还含有氢气和HCl,所以应该先除去HCl、再用浓硫酸干燥,然后与钠在高温下反应得到纯净的NaH,故D错误。故选D。
11【答案】C【解析】A项,pH=5时c(H+)=10-5,由图可得此时=0,又因为一元酸HR溶液为0.1mol·L-1,所以c(R-)=c(HR)=0.05mol·L-1,所以此时c(R-)≠c(H+),则0.1mol·L-1HR溶液的pH不是5,故A错误;B项,由已知HR溶液中存在着HR分子,所以HR为弱酸,==Ka/Kw,温度不变时Ka/Kw的值不变,故B错误;C项,pH=5时c(H+)=10-5,由图可得此时=0,则Ka==10-5,当通入0.1 mol NH3时,恰好反应生成NH4R,又因为常温下NH3·H2O电离平衡常数K=1.76×10-5,所以NH4R溶液中R-水解程度大于NH4+水解程度,NH4R溶液呈碱性,则c(NH4+)>c(R-)>c(OH-)>c(H+),故C正确;D项,由前面对A项的分析知,当c(R-)=c(HR)时,pH=5,所以溶液显酸性,故D错误。
12答案C解析 由题图可知,在Ni电极表面SO42-S和CO32-C均为还原反应,即Ni电极作阴极,SnO2电极表面O2-O2,为氧化反应,即SnO2电极作阳极,选项A、B正确;由题图中电解质的转换关系可知,发生的离子反应有2SO2+O2+2O2-==2SO42-、CO2+O2-==CO32-等,选项C错误;该转换过程中,SO42-和CO32-在阴极被还原,同时电解质中又不断生成SO42-和CO32-,所以实现了电解质中熔融碳酸盐和硫酸盐的自补充循环,选项D正确。
26. (14分)【答案】
(1)氢氧化钠溶液 (1分)吸收多余氯气,防止污染空气 (1分)
(1) (2分)
(2) 该反应放热,冰水浴可降温促进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降低产品溶解 度(2分) (CNO)3Na3 (2分)
(3) NaCl (2分)
(4) (2分)
(6) 1.775V (2分)
【分析】
由图中装置和实验药品可知,A装置为氯气发生装置,B装置发生氯化反应生成DCCA,C装置用于尾气处理,吸收多余的氯气。利用DCCA生产DCCNa先将B中产物主要成分为DCCA和NaCl的混合物进行过滤洗盐,得到DCCA,DCCA与氢氧化钠反应得到DCCNa,再经过冷却结晶,过滤干燥得到产品DCCNa,以此分析。
【详解】
(1)由上述分析可知C装置用于尾气处理,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试剂为氢氧化钠溶液,故答案为: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氯气,防止污染空气;
(2)A装置为氯气发生装置离子反应为:,故答案为:;
(3)由已知反应可知装置B中反应,该反应放热,冰水浴可降温促进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降低温度可降低产品溶解度;(CNO)3H3 (氰尿酸)为三元弱酸,则碱溶时若氢氧化钠过量,则会生成产物(CNO)3Na3,故答案为:该反应放热,冰水浴可降温促进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降低产品溶解度;(CNO)3Na3;
(4)B中产物主要成分为DCCA和NaCl的混合物,则过滤洗盐洗去的盐是NaCl,故答案为:NaCl;
(5)DCCA与氢氧化钠反应得到DCCNa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6)DCCNa样品,加入一定量醋酸溶液溶解,样品中的氯元素全邵转化成HClO,再加入足量的KI溶液,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碘,则关系式为: ,则氯原子的物质的量,则样品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故答案为:1.775V。
27(14分)【答案】
(1) (1分)
(2)温度升高,Ni2+的水解程度增大 (2分)
(3)BaSO4(1分) 将Cu2+转化为CuS沉淀除去(2分)
(4)2Fe2+ +C1O-+2H+ =2Fe3+ +Cl-+H2O(2分)
(5)7.00×10-10 mol·L-1 (2分)
(6)降温结晶(或冷却结晶) (2分) (7)3NiO+2AlAl2O3 + 3Ni(2分)
【解析】(1)H2S是共价化合物,含有2个H-S键,电子式为;(2)温度升高,Ni2+的水解程度增大,生成氢氧化镍的量增大,所以温度高于70℃,Ni的浸出率降低;(3) BaO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沉淀1”的主要成分为BaSO4;(4)CuS难溶于水,“滤液1”中通入H2S的作用为将Cu2+转化为CuS沉淀除去;(5)“转化”过程中Fe2+被C1O-氧化为Fe3+,离子方程式为2Fe2+ +C1O-+2H+ =2Fe3+ +Cl-+H2O;(6)根据流程图“调节pH2”析出氢氧化镍沉淀,镍离子沉淀完全后,所得溶液中的C(OH-)= ,C(H+)= 7.0×10-10 mol·L-1 ;(7)根据流程图,沉淀2是CuS,灼烧生成氧化铜,加入硫酸生成硫酸铜溶液;通过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可得硫酸铜晶体;(8)NiO与铝反应生成Ni和氧化铝,方程式为3NiO+2AlAl2O3 + 3Ni。
28(15分)答案 (1) 4CO(g)+2NO2(g)===4CO2(g)+N2(g) ΔH=-1 227.8 kJ·mol-1(3分)
(2) ① a=b=c>d(2分,顺序为从大到小,若顺序写反0分) ② 60%(2分)
(3 )NO2-e-+H2O===NO+2H+(2分) 0.6 (2分)
(4) > (2分) (2分)
35答案(1)(1分) 哑铃(1分)
(2)NH3(1分) 氨分子间存在氢键(1分) (3)基态氮原子电子占据的最高能级为半充满,较稳定(2分) (4)sp2、sp3(2分) Π(2分)
(5)原子 (1分) 4(1分) ×100%(3分)
36答案(1)苯酚(2分) 酯基(2分) 取代反应(2分)
(2)(2分)
(3)(2分)
(4) 10(2分)
(5)(3分)
或
解析 依据D中的官能团及位置关系,结合A~D各物质的分子式,可推出A~D依次为。
(3)由I的化学式,必定有两个位置上的H原子被Br取代,故方程式为:
(4)相当于苯环上连有三个不同的基团:-CH3、-NH2和-COOH,故共有10种。
(5)依据题给信息,先引入硝基,为防止苯环上羟基或氨基氧化,先氧化甲基;然后还原硝基、再水解或先水解再还原硝基。
2020适应性考试化学改卷版答案
BADD CCD
26(14分)、【答案】
(1) 氢氧化钠溶液 (1分)吸收多余氯气,防止污染空气 (1分)
(2) (2分)
(3)该反应放热,冰水浴可降温促进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降低产品溶解度(2分) (CNO)3Na3 (2分)
(4)NaCl (2分)
(5) (2分)
(6) 1.775V (2分)
27(14分)、 (1) (1分)
(2)温度升高,Ni2+的水解程度增大 (2分)
(3)BaSO4(1分) 将Cu2+转化为CuS沉淀除去(2分)
(4)2Fe2+ +C1O-+2H+ =2Fe3+ +Cl-+H2O(2分)
(5)7.00×10-10 mol·L-1 (2分)
(6)降温结晶(或冷却结晶) (2分) (7)3NiO+2AlAl2O3 + 3Ni(2分)
28(15分)、答案 (1) 4CO(g)+2NO2(g)===4CO2(g)+N2(g) ΔH=-1 227.8 kJ·mol-1(3分)
(3) ① a=b=c>d(2分,顺序为从大到小,若顺序写反0分) ② 60%(2分)
(3 )NO2-e-+H2O===NO+2H+(2分) 0.6 (2分)
(4) > (2分) (2分)
35答案(1)(1分) 哑铃(1分)
(2)NH3(1分) 氨分子间存在氢键(1分)
(3)基态氮原子电子占据的最高能级为半充满,较稳定(2分)
(4)sp2、sp3(2分) Π(2分)
(5)原子 (1分) 4(1分) ×100%(3分)
36(15分)答案(1)苯酚(2分) 酯基(2分) 取代反应(2分)
(2)(2分)
(3)(2分)
(4) 10(2分)
(5)(3分)
或
2020届高三适应性考试理综生物答案
1-6:A C D A D C
29. (10分)(1)光照强度 (2)大于
(3)抑制 (4)2,4-D (5)甲组枝条上叶片的光合效率低于乙组
30. (8分) (1)血液循环(或体液) (2)只有垂体细胞有TRH的特异性受体
(3)下丘脑 (4)注射TRH后TSH浓度恢复正常,说明垂体功能正常
(5)注射前血液中的TRH浓度 (6)(负)反馈调节
31. (9分) (1)6
(2) 四、五
(3) 捕食与竞争
(4) 化学
(5) 磷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蝗虫对化学药剂可能会产生抗药性;可能会对其他种类的生物造成伤害
(6) 生物 (7)12800g
32.(12分)(1)B基因的X SSXBXb或SsXBXb
(2) ssXBXB(1分)
(3)A供体提供的单个细胞核中,带有控制橙色毛色(或b)基因的X染色体失活,失活的染色体不能恢复其活性,在猫的发育过程中不能控制橙色毛色的合成 (3分)
(4)XBXbY 染色体数目变异
37. (15分,除标记外,每空2分)
(1)碳源、氮源(1分)
(2)有氧呼吸
(3)固体培养基
(4)前
(5)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
(6)稀释涂布平板
(7)丙 (8)微生物丙分解化合物A的能力比甲、乙强
38.(15分,每空1分)
(1)人工合成 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基因序列不同,蛋白质可以相同 PCR
热稳定性DNA聚合酶(或Taq酶) 四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2)农杆菌的Ti质粒 T–DNA ①②③⑤⑧(2分)
(3)DNA分子杂交(2分) 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mRNA(2分) 个体生物学(2分)
2020高三适应性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物理答案
1
2
3
4
5
6
7
8
B
D
D
C
B
BD
BC
BC
22答案 解析
①当变阻器的滑动端P向左移动,反向电压减小,光电子到达右端的速度变大,则通过电流表的电流变大;
②当电流表电流刚减小到零时,电压表的读数为U,根据动能定理得,,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Ue;
③根据光电效应方程知,,知入射光的频率不变,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
23、 【答案】 0.36 BD C 根据小灯泡的伏安特性可知,电压增大到一定值时,小灯泡阻值会明显增大
24.【答案】(1)500 N (2) s≤1.25 m或4.25 m≤s<6.25 m
【解析】(1)设物块经过C点时速度为vC,物块受到轨道支持力为FNC,由功能关系得:×2mv2-2μmgs=×2mv,又FNC-2mg=2m,代入解得:FNC=500 N,由牛顿第三定律知,物块对轨道压力大小也为500 N.
(2)物块不脱离轨道有两种情况:①能过轨道最高点,设物块经过半圆形轨道最高点最小速度为v1,则2mg=,得:v1==2 m/s。物块从碰撞后到经过最高点过程中,由功能关系有:×2mv2-2μmgs-4mgR≥×2mv,代入解得s满足条件:s≤1.25 m.②物块上滑最大高度不超过圆弧,设物块刚好到达圆弧处速度为v2=0,物块从碰撞后到最高点,由功能关系有:×2mv2-2μmgs≤2mgR,同时依题意,物块能滑出粗糙水平面,由功能关系:×2mv2>2μmgs,代入解得s满足条件:4.25 m≤s<6.25 m.
25. 【答案】(1) ,2h
(2) ,方向斜向右上方,与水平方向夹角为45°
(3)
解析:(1)设油滴的喷出速率为v0,油滴b做竖直上抛运动,
有:0=v-2gh,解得:v0=
0=v0-gt0,解得:t0=
油滴a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对油滴a的水平分运动,有:
x0=v0t0,解得:x0=2h。
(2)两油滴结合之前,油滴a做类平抛运动,设加速度为a,则:
qE-mg=ma
h=at 解得:a=g,E=
油滴的喷出速率为v0,设结合前瞬间油滴a的速度大小为va,方向斜向右上方,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
v0=vacosθ,v0tanθ=at0
解得:va=2,θ=45°
两油滴的结合过程动量守恒:mva=2mvP
联立解得vP=,方向斜向右上方,与水平方向夹角为45°。
(3)因为qE=2mg,所以油滴P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设轨迹半径为r,周期为T。
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有:
qvP=2m 解得:r=
由T=,解得T=T0
即油滴P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是两个外切圆组成的“8”字形,
最小矩形的两条边分别为2r和4r,轨迹如图,
最小面积为:Smin=2r×4r=。
33 (1)【答案】BDE
(2) (1)杯内气体温度从127℃降到27℃的过程中发生等容变化,根据查理定律有,中T2=(273+127)K=400K,T3=(273+27)K=300K,
解得消毒后杯内气体的最终压强p=57cmHg,
(2)杯内气体温度从27℃升到127℃的过程中,假设气体做等压变化,则根据盖—吕萨克定律有
其中T1=(273+27)K=300K 解得
高温消毒后杯内气体的质量与消毒前杯内气体质量之比为
得
34(1)【答案】CDE (2)【答案】
【解析】设光线SA在玻璃中的折射角为θ2,传播速度为v,则由有,光在玻璃板中传播的速度;由几何关系有,光线在玻璃板上表面传播的距离为,由s=vt,有=,其中c是真空中的光速,光在玻璃板中传播的距离,光在玻璃板中的传播时间=由折射定律有:①
由题意有:=②
由三角函数关系有:cos θ2=③
联立①②③得:l=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