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2020版高考地理二轮精刷题:第四篇 综合仿真模拟(三)
展开2020版高考地理二轮精刷题:第四篇+综合仿真模拟(三)
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黄土沟谷特征点是对黄土沟谷的发育以及沟谷形态起重要控制作用的核心点位,黄土沟谷特征点的基本类型见下图。径流源点(也称沟谷源点)是产生径流过程的起点,即形态上沟谷的起始点;沟谷节点是在沟谷体系中,沟谷之间在空间上形成的交汇点;裂点是溯源侵蚀作用下沟道坡度突变的部位;局部侵蚀基准点(也称流域出口点)为流域的出水口,控制整个水系的发育。为了治理流域内的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地区逐步推广建设淤地坝(指在水土流失地区各级沟道中,以拦泥淤地为目的而修建的坝工建筑物,其拦泥淤成的地叫坝地)。据此回答1~3题。
1.河流下蚀作用最强的点是( )
A.径流源点 B.沟谷节点
C.局部侵蚀基准点 D.裂点
答案 D
解析 从材料中“裂点是溯源侵蚀作用下沟道坡度突变的部位”即可判断裂点处沟道坡度变化较大,河流下蚀作用最强。
2.关于图示区域地貌特点及其成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山地众多—地壳隆起 B.平原广布—流水沉积
C.沟壑纵横—流水侵蚀 D.丘陵连绵—风力沉积
答案 C
解析 图示区域位于黄土高原地区,从图中可获知该地地貌表现为沟壑纵横,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土高原地区沟壑纵横的地貌与该地的流水侵蚀作用密切相关。故C项正确。
3.淤地坝最适宜建在( )
A.径流源点 B.沟谷节点
C.局部侵蚀基准点 D.裂点
答案 C
解析 局部侵蚀基准点(也称流域出口点)为流域的出水口,在该地建坝可以控制整个沟谷的水和沙,是修建淤地坝的最佳地点。
(2019·山东济宁一模)某课题组为研究福建南部地区坡耕地不同利用方式的水土保持效果,选取当地某径流小区开展实验研究,根据当地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分别设置3个实验组:(1)实验组Ⅰ:顺坡种植百喜草(多深长根系),植被盖度(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的面积占地面的比率)约95%;(2)实验组Ⅱ:顺坡种植大叶相思,植被盖度约75%;(3)对照组:顺坡裸地,每年适时除草。该实验以每次降雨过程为单位,监测某年5月和8月多场降雨过程的相关数据。下表为各径流小区5月和8月降雨与土壤流失量的关系。据此完成4~6题。
4.造成该地8月降雨强度多大于5月的天气系统最可能是( )
A.气旋 B.反气旋 C.冷锋 D.暖锋
答案 A
解析 福建位于东南沿海地区,5月份受锋面雨带影响,降雨强度较小;8月份台风活动较多,降雨强度大。台风是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故A项正确。
5.表中的甲、乙、丙依次代表( )
A.实验组Ⅰ、对照组、实验组Ⅱ
B.对照组、实验组Ⅰ、实验组Ⅱ
C.实验组Ⅱ、实验组Ⅰ、对照组
D.实验组Ⅱ、对照组、实验组Ⅰ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实验组Ⅰ顺坡种植百喜草,多深长根系,植被盖度约95%,植被盖度最大,根系深长,水土流失最少,对应乙。实验组Ⅱ顺坡种植大叶相思,植被盖度约75%,植被盖度较小,水土流失较多,对应甲。对照组顺坡裸地,每年适时除草,缺少植被保护,水土流失最多,对应丙。表中的甲、乙、丙依次代表实验组Ⅱ、实验组Ⅰ、对照组,故C项正确。
6.据实验数据推断,下列水循环环节中,对土壤流失量影响较显著的是( )
①降雨 ②蒸发 ③下渗 ④地下径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答案 D
解析 据实验数据推断,对土壤流失量影响最显著的水循环环节是降雨,降水量大,对地表侵蚀强,①正确;蒸发不是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②错误;下渗量越大,地表径流量越小,侵蚀越弱,水土流失越少,③正确;地下径流对水土流失影响小,④错误。
(2019·山东德州一模)抚养比是指在某一地区的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59岁)人口数之比,用以反映该地区劳动人口抚养负担的大小。读“长三角”和川渝地区人口数量及年龄结构图,完成7~8题。
7.“长三角”地区少儿抚养比低的原因有( )
①婚育年龄提高 ②养育子女的成本高 ③总人口数量大 ④养儿防老观念发生变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 由图中“长三角”人口年龄结构可以判断,“长三角”地区少年儿童比重低,婚育年龄提高、养育子女的成本高和养儿防老观念发生变化使得出生率降低,故“长三角”地区少儿抚养比低。
8.造成川渝地区和“长三角”地区老年人口比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 )
A.两地自然环境差异
B.经济水平差异引起的人口迁移
C.全国“二孩”生育政策的全面放开
D.社会福利和老年基础设施的差异
答案 B
解析 结合图示信息,川渝地区老年人口比重大于“长三角”地区,同时川渝地区少年儿童比重较大,自然增长率比“长三角”地区高,有大量劳动年龄人口迁出才使得川渝地区老年人口比重大,人口迁移的原因是经济水平差异。
(2019·江西上饶二模)左图是福州某山区自然村及周边区域示意图。该村户籍人口160余人,农产品基本自给自足,没有通公路,日用品主要靠人力通过简易山路运上山,村民收入来源较少,生活水平低,教育、医疗等服务设施缺乏。国庆期间,某中学地理考察队从山下出发,花费2个多小时徒步到达左图区域开展考察活动,并拍摄了右图照片,考察发现该地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环境承载力小。据此完成9~11题。
9.推测右图照片拍摄的大致时刻( )
A.5:00 B.7:00 C.17:00 D.19:00
答案 C
解析 右图照片拍摄的日期是国庆期间,10月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方向。日出在6时后,日落在18时前,A、D两项错误;由等高线图中的湖泊形状,可知照片中陆地向湖泊凸进的部分位于湖泊西侧,而此时太阳恰与之位于同侧,即太阳位于偏西的位置,故B项错误,C项正确。
10.关于该自然村早期选址的有利区位条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热充足 B.生活和生产用水方便
C.地形较平坦 D.不易受台风侵扰
答案 D
解析 关于该自然村早期选址的有利区位条件,该处等高线稀疏,说明地形较平坦,C项不符合题意;位于向南的山地阳坡上,光热充足,A项不符合题意;靠近河流,生活和生产用水方便,B项不符合题意;该地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易受台风侵扰,D项符合题意。
11.当地政府贯彻中央精准扶贫政策采取的措施最可行的是( )
A.发展旅游业 B.修建上山公路
C.搬至山下定居 D.发展特色农业
答案 C
解析 该地人口少,没有通公路,日用品主要靠人力通过简易山路运上山,村民收入来源较少,生活水平低,教育、医疗等服务设施缺乏。当地政府贯彻中央精准扶贫政策采取的措施最可行的是搬至山下定居,C项正确;发展旅游业、发展特色农业受当地资源条件影响,A、D两项错误;修建上山公路、不能确保扶贫成功,B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第12~13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4~15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2.(2019·湖南衡阳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下图为南美洲局部区域简图。钦查群岛位于秘鲁的西南部,主要由3个花岗岩岛屿组成,地表植被少,表层岩石近似圆球状,呈现由表及里、层层剥离的现象。岛上的悬崖和洞穴中生活着至少600万只海鸟,号称“飞禽王国”,它们是岛上唯一的常住居民,在群岛上生活了数百万年,留下厚达50米的粪便层。19世纪后,岛上开始种植葡萄。目前,该岛葡萄以品种多、品质好、味道甜驰名世界。
(1)从地质作用角度,说明钦查群岛圆球状岩石的形成过程。(6分)
(2)分析钦查群岛成为“飞禽王国”的主要原因。(6分)
(3)分析钦查群岛葡萄品质优良的有利区位条件。(6分)
(4)有人认为钦查群岛应继续扩大葡萄种植规模。你是否赞同,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6分)
答案 (1)钦查群岛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岩浆沿薄弱地带侵入地壳上部,冷凝形成花岗岩;之后,地壳隆起,花岗岩出露地表;由于长期的风化作用(球状风化),使花岗岩出现由表及里、层层剥离的现象,因而呈圆球状。
(2)纬度低(地处热带),气温高,是鸟类的理想越冬地;附近海域盛行上升补偿流(或秘鲁寒流流经),鱼类丰富,为海鸟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岛上人类活动少,对鸟类干扰少(秘鲁政府的保护);生存空间较大,岛上栖息环境多样;天敌少。
(3)该岛降水少(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积累;鸟粪作为肥料,土壤肥沃,避免了化肥的滥用;气候干热,病虫害少,施用农药少;人类活动少,环境优良。
(4)赞同。葡萄品质好,消费市场广阔;增加收入(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扩大就业机会。
不赞同。当地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扩大种植规模会加剧水资源的短缺,易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对鸟类干扰大,破坏鸟类的栖息环境。
解析 第(1)题,地表形态的形成应从内外力共同作用的角度分析。据材料可知,钦查群岛位于秘鲁的西南部,由花岗岩岛屿组成。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而钦查群岛位于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岩浆沿薄弱地带侵入地壳上部,冷凝形成花岗岩;后又在地表出现,说明后来地壳隆起,花岗岩出露地表;再经外力长期的风化作用,使花岗岩出现由表及里、层层剥离的现象,因而呈圆球状。第(2)题,钦查群岛成为“飞禽王国”说明生物种类多样,因此应从生物多样性角度分析。第(3)题,农业区位条件应从地形、土壤、水源、气候等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等方面分析。第(4)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赞同应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角度分析,该地区葡萄品质好,消费市场广阔,扩大种植规模可以增加收入;还可以扩大就业机会。不赞同应从生态效益角度分析,当地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扩大种植规模会加剧水资源的短缺,易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对鸟类干扰大,破坏鸟类的栖息环境。
13.(2019·清华大学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3月测试)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虾子镇位于贵州省中部,这里并没有虾,有的是火遍全球的辣椒,辣椒相关产品远销全国各大、中城市以及印度、缅甸、韩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号称“中国辣椒城”。起初,虾子辣椒零星种植,数量少,农户自食。改革开放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辣椒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辣椒市场份额越来越大。而且像“老干妈”“贵三红”等以辣椒为原料的调味品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带动了虾子镇辣椒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但是最近几年,“老干妈”开始不再使用贵州辣椒。
(1)分析虾子镇辣椒火遍全球的有利条件。(8分)
(2)推测“老干妈”不再使用贵州辣椒的原因。(8分)
(3)从可持续发展角度为虾子镇辣椒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6分)
答案 (1)自然条件适宜辣椒的生长,辣椒品质优良;辣椒种植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当地政府政策支持,形成产品品牌效应;国道和机场快速通道通过,交通便利,便于对外联系和产品外运。
(2)由于贵州地形崎岖,不利于大规模经营,生产成本高;大量劳动力外出打工,导致种植辣椒的劳动力不足;贵州辣椒的品牌效应,辣椒价格高;“老干妈”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所以不再使用贵州辣椒。
(3)加快土地流转,实现大规模机械化经营,降低生产成本;加强与当地辣椒下游产业的联系与合作,提高产品附加值;发展与辣椒相关的旅游、文化等产业,实现经营多元化。
解析 第(1)题,从自然条件分析,虾子镇适宜辣椒的生长,辣椒品质优良;从社会经济因素看,该地辣椒种植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有当地政府政策支持,形成产品品牌效应;从交通条件看,有国道和机场快速通道通过,交通便利,便于对外联系和产品外运。第(2)题,由于贵州地形崎岖,坝子是主要农业区,面积小,不利于大规模经营,生产成本高;大量劳动力外出打工,导致种植辣椒的劳动力不足;贵州辣椒的品牌效应好,辣椒价格高,导致生产成本提高。“老干妈”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不再使用贵州辣椒。第(3)题,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虾子镇辣椒产业要进一步发展,应加快土地流转,实现大规模机械化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加强与当地辣椒下游产业的联系与合作,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发展与辣椒相关的旅游、文化等产业,实现经营多元化。
请考生在第14、15两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
14.[选修3——旅游地理](10分)
(2019·安徽合肥二模)金寨县(下图)位于大别山腹地,是我国国家级贫困县,也是我国著名的将军县,被誉为“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县内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但长期未得到充分开发。近年来,当地政府充分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大力发展红色旅游。
分析金寨县红色旅游资源长期未得到开发的主要原因和发展红色旅游的社会意义。
答案 主要原因:位于大别山腹地,交通不便;位置偏远,远离主要客源地;贫困县,旅游基础设施落后,地区接待能力差。社会意义: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帮助革命老区人民脱贫致富;增加就业;对旅游者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解析 金寨县红色旅游资源长期未得到开发的主要原因可从位置、交通、接待能力分析;发展红色旅游的社会意义包括精神、经济和社会意义。
15.[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2019·山东潍坊一模)白鹤是极危物种,全球仅存3 500~4 000只,其中约98%的个体在鄱阳湖越冬。以前白鹤主要在鄱阳湖浅水和泥滩中挖掘苦草的冬芽为食。近年来,鄱阳湖水生植被退化严重,农业用地已成为白鹤的重要觅食地,收割之后散落在农田里的稻谷和藕已成为白鹤的重要食物来源。鄱阳湖周边农业用地距离居民区较近,散养了多达1 400万只家禽,由于白鹤与家禽争食,养殖户会驱赶白鹤,干扰白鹤觅食。
分析白鹤生存环境变化对其生存的威胁并为保护白鹤提出建议。
答案 威胁:白鹤与家禽混群,增加了疾病传播的风险;农业生产使用农药,对白鹤的生存构成威胁;受人类活动干扰大,增加觅食难度,栖息地减少。
保护建议:加强宣传教育,让当地居民了解白鹤的濒危程度,培养爱鸟、护鸟意识;控制家禽养殖的规模、散养范围和农药使用,推进生态补偿(政府对受损农户进行补贴);恢复水生植被,为白鹤提供安全、稳定的觅食环境。
解析 据材料可知,农业用地已成为白鹤的重要觅食地,白鹤与家禽混群,增加了疾病传播的风险;农业生产使用农药会对白鹤的生存构成威胁;养殖户会驱赶白鹤,干扰白鹤觅食,增加觅食难度,栖息地减少等使白鹤生存环境发生变化,对其生存造成威胁。对白鹤的保护措施与建议可以从进行宣传教育,加强护鸟爱鸟意识;使家禽养殖与白鹤的重要觅食地相分离;控制白鹤重要觅食地的农业用地中农药的使用,推进生态补偿;保护白鹤栖息地环境,恢复水生植被,为白鹤提供安全、稳定的觅食环境;鼓励农民作物收割之后多留些稻谷和藕,为白鹤提供充足的食物来源等方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