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01
    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02
    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03
    还剩3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展开
    
    2020届厦门双十中学高三(上)开学考试
    生物试题
    第I卷选择题
    1.在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对实验材料的选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成分中都含有NaOH溶液
    B. 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
    C. 食用花生油最好选用苏丹Ⅳ染液来鉴定,而一般不选用苏丹Ⅲ染液来鉴定
    D. 甘蔗茎的薄壁组织、甜菜的块根等,都含有较多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以用于还原糖的鉴定
    【答案】D
    【解析】
    【详解】A、双缩脲试剂由两种试剂组成:0.1 g/mL的NaOH溶液和0.01 g/mL的CuSO4溶液,斐林试剂也由两种试剂组成:0.1 g/mL的NaOH溶液和0.05 g/mL的CuSO4溶液,A正确;
    B、花生种子富含脂肪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B正确;
    C、食用花生油颜色较深,而苏丹Ⅲ染液可将脂肪染成橘黄色,染色较浅,不易区别,故最好选用苏丹Ⅳ染液,它可以将脂肪染成红色,C正确;
    D、甘蔗茎的薄壁组织、甜菜的块根等含有较多的蔗糖,蔗糖不是还原糖,D错误。
    故选D。
    2.有关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蛋白质的生物活性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
    B. 数量相同的5种氨基酸可以组成不同的多肽链
    C. 将抗体溶于NaCl溶液中会造成其生物活性的丧失
    D. 氨基酸序列相同的多肽链可折叠成不同的空间结构
    【答案】C
    【解析】
    【详解】蛋白质的功能主要取决于组成其的氨基酸数目、种类、排列顺序及形成其的空间结构,A正确。
    数量相同的5种氨基酸可以有多种组合方式且形成长度不同的多肽链,B正确。
    在NaCl溶液中会出现盐析现象,但其生物活性没有丧失,抗体将保持其活性,C错误。
    氨基酸序列相同的多肽链可折叠成不同的空间结构,D正确。
    【名师点睛】熟知蛋白质多样性的形成及影响结构的因素是正确解答该题的关键。
    3.甲图中①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乙图表示由四个单体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若甲图中的②大量存在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等部位,则②是脂肪
    B. 若甲图中④能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则④可用无水乙醇提取
    C. 乙图中若单体是氨基酸,则该化合物彻底水解后的产物中氧原子数增加3个
    D. 乙图中若单体是四种脱氧核苷酸.则该化合物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有5种
    【答案】D
    【解析】
    【分析】
    1、化合物的元素组成:(1)蛋白质是由C、H、O、N元素构成,有些含有P、S;(2)核酸是由C、H、O、N、P元素构成;(3)脂质是由C、H、O构成,有些含有N、P;(4)糖类是由C、H、O组成。
    2、分析题图甲:①的组成元素是C、H、O、N,最可能是蛋白质或氨基酸;②的组成元素只有C、H、O,可能是糖类或脂肪;③的组成元素是C、H、O、N、P,可能是ATP或核酸,④的组成元素是C、H、O、N、Mg,可能是叶绿素。
    【详解】A、②的组成元素只有C、H、O,且存在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等部位,可能是脂肪,A正确;
    B、④的组成元素是C、H、O、N、Mg,能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则④可能是叶绿素,可用无水乙醇提取,B正确;
    C、乙图中若单体是氨基酸,则为四肽,则该化合物彻底水解需要3分子水,所以水解后的产物中氧原子数增加3个,C正确;
    D、乙图中若单体是四种脱氧核苷酸,则为DNA,该化合物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有脱氧核糖、磷酸和四种碱基A、C、G、T,共6种,D错误.
    故选:D。
    【点睛】熟悉常见化合物的组成元素以及功能是分析判断本题的基础。
    4. 下列过程未体现生物膜信息传递功能的是( )
    A. 蔗糖溶液使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
    B. 抗原刺激引发记忆细胞增殖分化
    C. 胰岛素调节靶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
    D. 传出神经细胞兴奋引起肌肉收缩
    【答案】A
    【解析】
    A细胞的质壁分离属于物质跨膜运输中的水分运输,是膜的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B抗原刺激使记忆细胞增殖是抗原决定簇与记忆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引起的,属于生物膜的信息传递;C胰岛素调节靶细胞对葡萄糖摄取是通过细胞分泌的物质间接传递信息,即信息分子到靶细胞,体现膜的信息传递功能;D传出神经细胞兴奋释放递质作用到靶细胞(肌肉)也属于相邻细胞间通过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传递信息;所以答案选择A项。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细胞膜的信息传递功能的知识点。
    5.下表是某动物肝细胞和胰腺外分泌细胞不同膜的相对含量(%),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质膜
    内质网膜
    高尔基体膜
    线粒体
    核膜
    其他
    粗面
    滑面
    外膜
    内膜

    2
    35
    16
    7
    7
    32
    0.2
    少量

    5
    60
    1
    10
    4
    17
    0.7
    少量


    A. 细胞甲呼吸强度大于细胞乙
    B. 细胞乙胰腺外分泌细胞
    C. 细胞乙合成的分泌蛋白多于细胞甲
    D. 细胞中各种膜含量的差异取决于所含基因不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
    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是膜的成分与功能,分析表格数据,找出不同膜的 差异,从而推测细胞的不同功能.然后对选项进行判断。
    【详解】A、由表格数据知,细胞甲线粒体内膜多于乙,可以推断其呼吸强度大。所以A描述正确。
    B、由表格数据知,细胞乙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膜多于甲细胞,可以推断其分泌活动旺盛,细胞乙为胰腺外分泌细胞。所以B描述正确。
    C、由表格数据知,细胞乙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膜多于甲细胞,可以推断其分泌蛋白质活动旺盛。所以C描述正确。
    D、细胞中各种膜含量的差异取决于所含基因的表达情况不同,即基因的选择表达。所以D描述错误。
    故选:D。
    6.关于“探究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
    B. 该实验只是观察了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没有设计对照实验
    C. 该实验常选择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细胞,是因为有紫色中央大液泡
    D. 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滴加清水后均能复原
    【答案】A
    【解析】
    【详解】A、在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液浓度之间增加,则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A正确;
    B、该实验前后构成自身对照,B错误;
    C、该实验常选择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细胞,是因为有紫色的大液泡,C错误;
    D、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植物细胞会发生过度失水而死亡,滴加清水后不能复原,D错误。
    故选A。
    7. 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肽酰转移酶催化核糖体上一个氨基酸的氨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羧基间形成肽键。该酶对核糖核酸酶敏感,但对蛋白酶不敏感。下列关于肽酰转移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肽酰转移酶在核糖体上合成
    B. 肽酰转移酶在核糖体中起作用
    C. 肽酰转移酶催化氨基酸脱水缩合
    D. 肽酰转移酶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答案】A
    【解析】
    【详解】A、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肽酰转移酶对于核糖核酸酶敏感,但对蛋白酶不敏感,说明该酶的化学本质是RNA,在细胞核合成,A错误;
    B、该酶催化蛋白质的合成,而蛋白质的合成发生在核糖体,B正确;
    C、蛋白质合成的过程是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C正确;
    D、酶的催化作用的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D正确。
    故选A。
    8.生物体内的高能磷酸化合物有多种,它们的用途有一定差异,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最为准确的是(  )
    高能磷酸化合物
    ATP
    GTP
    UTP
    CTP
    主要用途
    能量“通货”
    蛋白质合成
    糖原合成
    脂肪和磷脂的合成


    A. 无光情况下,叶肉细胞内合成ATP的场所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B. 在糖原、脂肪和磷脂的合成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均不能来自ATP
    C. UTP分子中所有高能磷酸键断裂后,可得到尿嘧啶脱氧核苷酸
    D. 葡萄糖和果糖反应生成蔗糖的过程中,可由ATP直接供能
    【答案】D
    【解析】
    叶绿体内能产生ATP,但必须要有光照,无光情况下,叶肉细胞内合成ATP的场所只有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A错误;ATP是细胞内能量“通货”,也就是说蛋白质、糖原、脂肪和磷脂的合成也可由ATP直接供能,B错误;脱氧核苷酸中没有尿嘧啶脱氧核苷酸,C错误;ATP是直接能源物质,蔗糖等物质的合成可由ATP直接供能,D正确。
    9.在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中,德国科学家梅耶根据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提出了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能量转化的假说。以下哪项科学实验能证明这一假说()
    A. 英格豪斯证明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可以改变空气成分的实验
    B. 恩格尔曼证明光合作用的有效光是红光和蓝紫光的实验
    C. 萨克斯证明绿叶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可以产生淀粉的实验
    D. 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水的实验
    【答案】C
    【解析】
    【分析】
    1845年,德国科学家梅耶根据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明确指出,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是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详解】A、英格豪斯在实验中证明了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可以改变空气成分,即氧气和二氧化碳,但是这两种气体中未涉及能量的转换,A错误;
    B、恩格尔曼证明光合作用的有效光是红橙光和蓝紫光,但未能证明该光能是否转变成其它形式的能量,B错误;
    C、萨克斯的实验可以证明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的光能转化成了有机物(淀粉)中稳定的化学能,C正确;
    D、鲁宾和卡门的实验只是证明了氧气的来源,而氧气中未涉及能量的转换,D错误.
    故选:C。
    【点睛】分析本题关键要抓住题干信息中涉及“能量转化”的实验,其次应注意实验中只涉及无机物的与能量转化无关。
    10.如图是酵母菌呼吸作用实验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条件X下葡萄糖中能量的去向有三处
    B. 条件Y下,葡萄糖在线粒体中被分解,并产生CO2和水
    C. 试剂甲为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D. 物质a产生的场所为线粒体基质
    【答案】A
    【解析】
    根据产物酒精判断条件X为无氧,无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中的能量一部分储存在酒精中,一部分储存在ATP中,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A正确;线粒体不能利用葡萄糖,B错误;试剂甲为酸性重铬酸钾溶液,C错误;图中无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有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为线粒体基质,D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呼吸、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名师点睛】解决本题需要知道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物是CO2和水;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物是CO2和酒精;同时需要知道鉴定CO2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鉴定酒精需要酸性的重铬酸钾溶液。
    11.在CO2浓度为0.03%和适宜的恒定温度条件下,测定植物甲和植物乙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当光照强度为lklx时,植物甲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B. 当光照强度为3klx时,植物乙的总光合速率是0 mg/(100cm2叶•h)
    C. 若在c点时突然停止CO2供应,短时间内植物甲的叶绿体中C3的含量会增加
    D. d点时限制植物乙的光合速率增大的主要环境因 素是C02的浓度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题意可知,图示曲线是在CO2浓度为0.03%和适宜的恒定温度条件下测定的.图中可以看出,植物甲呼吸作用(50个单位)强度大于植物乙(20个单位);植物甲的光补偿点为a点,光照强度为1klx,植物乙的光补偿点为b点,光照强度为3klx;图中c点时两种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量相等。
    【详解】A、光照强度为lklx时,为植物甲的光补偿点,此时植物甲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A错误;
    B、当光照强度为3klx时,为植物乙的光补偿点,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0+20=20mg/100cm2叶•小时,B错误;
    C、c点时植物甲已经达到光饱和点,此时的限制因素主要是二氧化碳浓度,因此突然停止CO2的供应,二氧化碳固定受阻,短时间内导致C3的含量会减少,C错误;
    D、d点时植物乙达到光饱和点,因此光照强度不再是限制因素,而题中又提出“适宜的恒定温度条件”,因此此时限制植物乙的光合速率增大的主要环境因素是CO2的浓度,D正确.
    故选:D。
    【点睛】分析关键:一是注意理解两条曲线中各自的三个关键点含义(即与纵轴交点、与横轴交点、曲线转折点);二是要注意题干信息“适宜的恒定温度条件”,这对分析影响最大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非常关键。
    12.如图为某绿色植物叶肉细胞的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过程的反应场所是线粒体内膜
    B. ②过程的反应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
    C. 细胞中①②过程都发生时,③过程不一定发生
    D. 若停止光照,则①过程发生,②过程不发生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①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形成水的过程,②为光合作用水的光解过程,③为氧气放到细胞外的过程。
    【详解】A、①过程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其反应场所是线粒体内膜,A正确;
    B、过程②为水的光解,反应场所是在类囊体薄膜上,B错误;
    C、细胞中①②过程都发生时,只有当②的强度大于①的强度时,③过程才会发生,C正确;
    D、停止光照,则①有氧呼吸过程可以发生,②光反应过程不能发生,D正确。
    故选:B
    【点睛】熟悉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的过程是分析判断的关键。
    13.玉米甜和非甜是一对相对性状,随机取非甜玉米和甜玉米进行间行种植,其中一定能够判断甜和非甜的显除性关系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物性状显隐性的判断方法:
    一、根据定义判断: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合体亲本杂交,子一代只表现一种性状,表现出来的性状即为显性性状。
    二、根据性状分离判断:具有相同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子代出现性状分离,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和亲本相同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三、根据性状分离比判断:具有相同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分离比是3:1,则占3份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占1份的是隐性性状。
    【详解】A、不一定。因为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则不能确定显隐关系;其中一种性状发生性状分离,则其为显性,另一性状为隐性,A不符合题意;
    B、不一定。因为正交、反交结果都表现为一种性状,则表现出来的性状为显性,不表现的那一性状为隐性;若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则无法确定显隐关系,B不符合题意;
    C、一定能。因为非甜自交,若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则非甜为显性,甜味为隐性;若自交后代均为非甜,则非甜为纯合子(AA或aa),进一步看杂交结果;若杂交后代表现一种性状,则表现出来的性状为显性,不表现出来的为隐性(定义法);若杂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则甜味为显性,非甜为隐性,C符合题意;
    D. 不一定。因为杂交后代只表现一种性状,则表现出的为显性,不表现的那一性状为隐性(定义法);杂交后带出现性状分离,则不能确定显隐关系,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熟悉生物性状显隐性的三种判断方法并灵活应用是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
    14.下列涉及自由组合定律的表述,正确的是
    A. AaBb个体产生配子的过程一定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 X染色体上的基因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能自由组合
    C. XBY个体产生两种配子的过程体现了自由组合定律
    D. 含不同基因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基因的自由组合
    【答案】B
    【解析】
    【详解】A、如果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则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
    B、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属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因此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能够发生自由组合,B正确;
    C、XBY只包含一对等位基因,因此该个体产生两种配子的过程只能体现了基因的分离,C错误;
    D、含不同基因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不属于基因的自由组合,D错误。
    故选B。
    【点睛】基因分离的实质是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子细胞中。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的时间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时。
    15.如图表示某种植物的叶肉细胞中的A、B两种细胞器及在这两种细胞器中所进行的生理活动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细胞器内生理活动的强度小于B细胞器内生理活动的强度
    B. A、B两种细胞器都能产生ATP,产生的ATP都从细胞器中运出
    C. 图示叶肉细胞中有有机物的积累,细胞能够正常生长
    D. 改变光照强度一定会改变A细胞器中生理活动的强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A、分析题图可知,图中A为叶绿体,B为线粒体,叶绿体中进行光合作用需要的二氧化碳除了来自线粒体外,还需要来自外界环境,说明光合作用强度大于有氧呼吸强度,A错误;
    B、叶绿体中光反应阶段产生ATP,用于暗反应阶段,不能从细胞器中运出,B错误;
    C、图中细胞中由于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故细胞能够正常生长,C正确;
    D、当光合作用强度超过光饱和点后,增强光照强度,光合速率不变,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6.下列关于人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相关结构或物质数量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内中心粒数目由1→2→1
    B. 细胞内染色单体数目由46→92→46
    C. 细胞内的染色体组数目由2→4→2
    D. 细胞内DNA数目由46→92→46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
    (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
    (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
    (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A、细胞内中心粒数目由2→4→2,A错误;
    B、DNA完成复制后,染色单体才形成,而着丝点一旦断裂,染色单体数将变为0,故细胞内染色单体数目由0→92→0,B错误;
    C、人属于二倍体生物,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加倍,染色体组也随之加倍,即数目由2→4→2,C正确;
    D、人体细胞内DNA包括核DNA和质DNA,其中核DNA数目由46→92→46,D错误。
    故选:C。
    17. 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会出现分裂、分化等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生物性状的遗传有贡献
    B. 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
    C. 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D. 通过组织培养可将植物叶肉细胞培育成新的植株
    【答案】B
    【解析】
    【详解】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而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是有丝分裂,A项正确;
    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已经分化的细胞,B项错误;
    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在个体发育中,在遗传物质的控制下合成特异性蛋白质的过程,即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项正确;
    借助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将离体的植物叶肉细胞培育成新的植株,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分裂、分化、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18.下列有关细胞内酶和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有氧和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都能形成ATP
    B. 细胞内的生命活动均需要酶催化和ATP供能
    C. 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可作为合成某些酶的原料
    D. 酶的合成过程伴随着ATP的水解
    【答案】B
    【解析】
    【分析】
    1、ATP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苷,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
    2、ATP水解时远离A的高能磷酸键先断裂,为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3、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较温和的特性。
    【详解】A、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场所是细胞质基质,能形成少量ATP,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也能形成少量ATP,A正确;
    B、细胞的生命活动大多都需要酶的催化,不一定都需要消耗ATP,如物质跨膜运输中的被动运输,B错误;
    C、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成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它是合成RNA的原料,少数酶的本质是RNA,C正确;
    D、无论是蛋白质成分的酶还是RNA成分的酶,在合成时都需要ATP水解供能,D正确。
    故选B。
    【点睛】注意:酶的化学本质目前发现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蛋白质,一种是RNA,分析选项时不能忽视本质为RNA的酶。
    19.如图为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甲一定为次级精母细胞 B. 图乙一定为初级卵母细胞
    C. 图丙为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D. 图丙中的M、m为一对同源染色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甲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该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说明该细胞为雌性动物体内细胞;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该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说明该细胞为雌性动物内细胞。
    【详解】A. 图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可能为次级精母细胞,也可能为(第一)极体,A错误;
    B. 图乙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因此其名称为初级卵母细胞,B正确;
    C. 图丙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因此其名称为次级卵母细胞,C错误;
    D. 图丙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D错误。
    20.性染色体异常果蝇的性别与育性如表。科学家发现,白眼雌果蝇(XrXr)与红眼雄果蝇(XRY)杂交产生的F1中,偶尔也出现白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称“例外”)。不考虑基因突变和环境改变因素,对上述例外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 亲本雄果蝇产生了XRXR的精子
    B. 亲本雌果蝇产生了XrXr的卵细胞
    C. 子代中XRXr个体为红眼雌果蝇
    D. 子代中XRO个体为红眼雌果蝇
    【答案】B
    【解析】
    【分析】
    白眼雌果蝇(XrXr)与红眼雄果蝇(XRY)杂交产生的F1中,正常情况下,雌性均为杂合红眼XRXr,雄性均为白眼XrY。
    【详解】A、若亲本雄果蝇产生了XRXR的精子,与卵细胞Xr结合,XXX死亡,A错误;
    B、若亲本雌果蝇产生了XrXr的卵细胞,与含Y的精子结合,则XrXrY为白眼雌性,B正确;
    C、子代中XRXr个体为红眼雌果蝇为正常情况,不属于例外,C错误;
    D、子代中XRO个体为红眼雄果蝇,D错误。
    故选B。
    21.在DNA分子复制的过程中()
    A. 双链解开时需要解旋16催化而不需要消耗能量
    B. 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精确的模板
    C. 双链全部解开后在DNA聚合酶催化下合成子链
    D. 同一条核苷酸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形成碱基对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有关DNA分子的复制:
    1、过程:(1)解旋:需要细胞提供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2)合成子链:以解开的每一段母链为模板,在DNA聚合酶等酶的作用下,利用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 (3)形成子代DNA分子:延伸子链,母链和相应子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
    2.特点:(1)边解旋边复制;(2)复制方式:半保留复制。
    3.条件:(1)模板:亲代DNA分子的两条链.(2)原料: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3)能量:ATP.(4)酶:解旋酶、DNA聚合酶。
    4.准确复制的原因:(1)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提供精确模板;(2)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复制准确地进行。
    【详解】A、双链解开时需要解旋酶催化且需要消耗能量,A错误;
    B、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精确的模板,B正确;
    C、DNA分子的复制过程是边解旋边复制,C错误;
    D、两条核苷酸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形成碱基对,D错误.
    故选:B。
    【点睛】熟悉DNA分子的过程、特点、条件、以及准确复制的原因是分析判断本题的前提。
    22.如图为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1号和3号为患者),据图分析下列紱述不正确的是

    A. 据图分析不能确定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B. 要想确定该病的发病率,调査群体应足够大
    C. 通过基因诊断可以确定1号和3号个体的基因型
    D. 4号个体与正常女性结婚,后代中不会出现该病患者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系谱图:图示表示单基因遗传病,根据系谱图不能确定该病的遗传方式,可能是显性遗传病、也可能是隐性遗传病,可能是伴性遗传,也可能是常染色体遗传.要想确定该病的遗传方式,调查的群体还要进一步扩大。
    【详解】A、仅根据系谱图无法确定该病的遗传方式,A正确;
    B、如果想确定该病的遗传方式,可再调查家族中的其他成员,进行推理、判断,即应扩大调查群体,B正确;
    C、采用基因诊断技术能确定1号和3号的基因型,C正确;
    D、4号个体可能携带隐性致病基因,与正常女性结婚,后代可能会出现该病患者,D错误.
    故选:D。
    【点睛】注意:本题不能根据遗传系谱图确定该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是分析判断本选项的前提。
    23.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B. 不同性状个体繁殖率的差异会导致基因频率改变
    C.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意味着新物种的产生
    D. 新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答案】B
    【解析】
    【详解】A、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表现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A错误;
    B、不同性状个体繁殖率的差异会影响种群的出生率,进而导致基因频率改变,B正确;
    C、新物种的产生的标志是生殖隔离,C错误;
    D、物种的形成一定经过生殖隔离而不一定经过地理隔离,D错误。
    故选B。
    24. 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减数第二次分裂时,非姐妹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B. 基因突变后,若碱基对增添或缺失则基因数也增加或减少
    C. 三倍体无子西瓜无法产生后代,这种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D.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均可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材料
    【答案】D
    【解析】
    【详解】A、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会导致基因重组,A错误;
    B、基因突变后,若碱基对增添或缺失则基因数不一定增加或减少,B错误;
    C、三倍体无子西瓜的育种方法是多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C错误;
    D、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统称为突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D正确。
    故选D。
    【点睛】同源染色体之间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非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25. 艾弗里和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从表可知
    实验组号 接种菌型 加入S型菌物质 培养皿长菌情况



    R

    蛋白质

    R型



    R

    荚膜多糖

    R型



    R

    DNA

    R型、S型



    R

    DNA(经DNA酶处理)

    R型

    A. ①不能证明S型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
    B. ②说明S型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
    C. ③和④说明S型菌的DNA是转化因子
    D. ①~④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①、②、③组相比较可知DNA是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再通过④组可进一步证明DNA是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蛋白质、多糖以及DNA水解产物都不是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③和④形成对照,也能说明DNA是S型菌的转化因子;①~④说明DNA是遗传物质,不能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详解】
    在含有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加入S型细菌的蛋白质,R型细菌没有转化成S型细菌,说明S型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A错误;
    表中实验结果不能说明S型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B错误;
    ③和④形成对照,说明DNA是S型菌的转化因子,C正确;
    ①~④说明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错误。
    26.图中a、b、c表示某细菌遗传信息传递的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b过程均发生在该生物的细胞核中
    B. a、b、c过程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C. c过程主要以氨基酸和游离的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
    D. 若b过程出现差错,蛋白质也将失去相应的功能
    【答案】B
    【解析】
    【详解】A、细菌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A错误;
    B、a为DNA复制、b为转录、c为翻译在这三种生理过程中都有碱基对配对现象,B正确;
    C、翻译是氨基酸为原材料,核糖核苷酸是转录的原料;C错误;
    D、转录出现错误,mRNA密码子可能改变,但是密码子具有简并性,蛋白质的氨基酸可能不变,蛋白质的功能可能正常;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从图中获取信息能力,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27.关于等位基因B和b发生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等位基因B和b都可以突变成为不同的等位基因
    B. X射线的照射不会影响基因B和基因b的突变率
    C. 基因B中的碱基对G—C被碱基对A—T替换可导致基因突变
    D. 在基因b的—ATGCC—序列中插入碱基C可导致基因b的突变
    【答案】B
    【解析】
    【详解】A、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等位基因B和b都可以突变成为不同的等位基因,A正确;
    B、X射线属于物理诱变因子,会提高基因B和基因b的突变率,B错误;
    C、基因突变是指DNA中发生了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C正确;
    D、在基因b的ATGCC序列中插入碱基C,则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即发生了基因突变,D正确。
    故选:B。
    【点睛】1、基因突变是指DNA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和通用性。
    2、基因突变的特点:
    a、普遍性; b、随机性;c、低频性;d、多数有害性;e、不定向性。
    28.果蝇的体色中灰身对黑身为显性,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B/b基因控制,只含一个B或b基因的个体不能成活。如图为果蝇培育和杂交实验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图中乙属于诱变育种得到的染色体变异个体
    B. 图中筛选①可用光学显微镜
    C. F1中有1/2果蝇的细胞含有异常染色体
    D. F1中雌雄果蝇的体色理论上均为灰色
    【答案】C
    【解析】
    【分析】
    考查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变异现象,意在考查理解规律分析问题的能力。一条染色体的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两对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据此分析。
    【详解】A、图中乙细胞含B基因的常染色体片段移接到了X染色体上,所以属于诱变育种得到的染色体变异个体,A正确.
    B、染色体变异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B正确.
    C、根据自由组合定律,乙产生的精子类型有:BXB、BY、XB、Y,甲产生的卵细胞类型为bX,因此子代有BbXBX 、BbXY 、bXBX 、bXY(死亡),无B基因的常染色体和有B的X染色体都是异常染色体。所以F1中有2/3果蝇的细胞含有异常染色体,C错误.
    D、F1中雌雄果蝇都有B基因,所以体色理论上均为灰色,D正确。
    故选C。

    【点睛】染色体数目变异和结构变异在显微镜下都能观察到;产生配子类型按自由组合定律分析。
    29.关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和摩尔根证实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果蝇杂交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两实验都设计了F1自交实验来验证其假说
    B. 实验中涉及的性状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C. 两实验都采用了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数据
    D. 两实验均采用了“假说-演绎”的研究方法
    【答案】A
    【解析】
    【分析】
    1、孟德尔以豌豆为实验材料,运用假说演绎法得出两大遗传定律,即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2、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详解】两实验都通过测交实验来验证其假说,A项错误;实验中涉及的性状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都采用了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数据,均采用了“假说一演绎”的研究方法,B项、C项、D项正确。
    30.如图为水稻的几种不同育种方法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通过A、D过程培育新品种的方法叫杂交育种,其特点是把不同亲本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其原理是基因重组
    B. B过程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不能体现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C. C、F过程可用秋水仙素进行处理,原理是抑制着丝点分裂,使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D. E过程能打破物种的界限,需要的酶是限制酶、DNA聚合酶
    【答案】A
    【解析】
    【分析】
    1、育种方法的比较如下表: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方法
    杂交→自交→选优
    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
    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原理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

    2、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D为杂交育种,ABC为单倍体育种,E为基因工程育种,F为多倍体育种。
    【详解】A、通过A、D过程培育新品种的方法叫杂交育种,其特点是把不同亲本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其原理是基因重组,A正确;
    B、B过程常用的方法是将F1的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所用技术为植物组织培养,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B错误;
    C、C、F过程常用的药剂相同,都是秋水仙素,药剂的作用原理也相同,都是抑制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C错误;
    D、E过程为基因工程育种,能打破物种的界限,需要的酶是限制酶、DNA连接酶,D错误.
    故选:A。
    【点睛】易错选项D,容易将选项中“DNA聚合酶”当做“DNA连接酶”而误认为正确。
    31.如图表示某种二倍体生物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共存在4对等位基因
    B. 图中甲染色体上的碱基数肯定是A=T、G=C
    C. 图中茎高和花色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D. 在该生物体内,甲染色体上所有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定能全部观察到
    【答案】B
    【解析】
    图中共存在4对基因,但只有3对是等位基因,A错误;图中甲染色体上含有一个双链DNA分子,而双链DNA分子中,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且互补配对的碱基两两相等,因此甲染色体上的碱基数肯定是A=T、G=C,B正确;控制茎高和花色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它们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在该生物体内,甲染色体上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能观察到,D错误。
    32.某种植物的某性状符合基因分离定律,取AA与aa的植株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取表现型为显性的个体自由交配,后代中显性和隐性个体的比例为
    A. 8:1 B. 3:1 C. 9:1 D. 16:1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准确求出显性个体中纯合子和杂合子的概率。
    【详解】AA与aa的植株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2为AA:Aa:aa=1:2:1。表现为显性的个体是AA和Aa,故AA占1/3,Aa占2/3。可求得A占2/3,a占1/3。子代隐性个体aa概率为1/3×1/3=1/9,显性个体占1-1/9=8/9,所以显性:隐性=8:1,A正确。
    故选A。

    【点睛】易错点:在子二代中AA占1/4,Aa占2/4,当只用显性性状的个体繁殖后代进行计算时,要把AA、Aa的比例转换为1/3、2/3。
    技巧:当亲本自由交配时,用基因频率(配子比例)计算更为简单。
    33.下图为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示意图,其中a、b和c表示人体内三种内分泌腺,①、②和③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a表示垂体,b表示甲状腺,c表示下丘脑
    B. 激素③可作用于多种器官
    C. 血液中激素③水平降低会引起激素①分泌减少
    D. 幼年时激素②和③过少会导致成年后身体矮小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分析题图可知,b产生的激素③可以作用与a、c,则b为甲状腺,c为下丘脑、a为垂体,故A正确;
    激素③为甲状腺激素,靶器官是全身几乎所有细胞,能够促进新陈代谢,故B正确;
    当甲状腺激素较低时,会导致激素①和②分泌增多,故C错误;
    幼年时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会导致生长发育受阻,故D正确。
    34. 科学家在细胞外液渗透压和钾离子浓度相同的条件下进行了用含有不同钠离子浓度的细胞外液对离体枪乌贼神经纤维电位变化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Na+和K+进入神经细胞内都是主动运输方式
    B. 由图中三条曲线a、b、c。可知,细胞外液中Na+浓度高低的关系是a C. 由图中三条曲线可知细胞外液中钠离子浓度可以同时影响动作电位和静息电位的峰值
    D. 若持续降低细胞外液中钠离子的浓度,最终可能使离体枪乌贼神经纤维无法产生动作电位
    【答案】D
    【解析】
    【分析】
    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由于细胞外液渗透压和钾离子浓度相同,所以钠离子浓度越大的细胞外液,离体枪乌贼神经纤维产生的动作电位越大;同样钠离子浓度越小的细胞外液,离体枪乌贼神经纤维产生的动作电位越小,甚至不产生动作电位。
    【详解】A、Na+进入神经细胞内时是通过Na+通道,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K+进入神经细胞内是主动运输方式,A错误;
    B、由图中三条曲线a、b、c可知,a表示的动作电位最大,所以细胞外液中Na+浓度高低的关系是c<b<a,B错误;
    C、由图中三条曲线可知细胞外液中钠离子浓度只影响动作电位的峰值,不影响静息电位的峰值,C错误;
    D、若持续降低细胞外液中钠离子的浓度,导致Na+内流减少,最终可能使离体枪乌贼神经纤维无法产生动作电位,D正确。
    故选:D。
    35.下列关于内环境及稳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摄入过咸食物后,会引起细胞内液的量增加
    B. 骨骼肌纤维内乳酸积累过多,会引起细胞体积增大
    C. 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会出现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
    D. 患者血浆蛋白减少使血浆渗透压升高,可出现组织水肿
    【答案】B
    【解析】
    【分析】
    1、体内失水过多或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
    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
    【详解】A、摄入过多过咸食物后,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导致细胞内液的量减少,A错误;
    B、细胞内乳酸积累过多导致细胞内浓度增大,进而导致细胞吸水使细胞体积增大,B正确;
    C、体液中细胞内液占2/3,细胞外液占1/3,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 mL后,细胞内液增加量大于细胞外液增加量,C错误;
    D、患者血浆蛋白减少使血浆渗透压下降,水分更多的进入组织液,可出现组织水肿,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中ABD三个选项注意应用渗透作用原理进行分析。
    36.如图表示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其中a、b、c、d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①和②表示有关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只有a、b、c三类细胞才能识别抗原
    B. 产生抗体的细胞只能由b细胞直接分化形成
    C. ①和②过程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发生
    D. c、d细胞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DNA不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综合考查学生对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A、依题意并分析图示可知,a为T细胞,b为B细胞,c为效应T细胞,d为浆细胞,除浆细胞外,包含记忆细胞在内的其他细胞均有识别抗原的能力,A错误;
    B、产生抗体的浆细胞可由b细胞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形成,B错误;
    C、①②过程分别表示a所示的T细胞、b所示的B细胞在抗原的刺激下,增殖分化的过程,即①②过程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发生,C正确;
    D、c、d是由同一个受精卵经过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而形成,二者的DNA相同,而功能各不相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错误。
    故选C。

    【点睛】理清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并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建立联系是正确解答此题的关键。

    37.某玉米胚芽鞘为实验材料探究了“α—萘乙酸(NA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所得实验数据见表:
    培养皿编号
    1
    2
    3
    4
    5
    6
    NAA溶液浓度(mol/L)
    0(蒸馏水)
    10-12

    10-10

    10-8

    10-6

    10-4

    胚芽鞘增长长度(mm/d)
    +2.6

    +3.2
    +3.9
    +5.1
    +3.1
    +1.8


    A. 该实验说明NAA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B. 浓度为10-4mol/L的NAA也能促进胚芽鞘的生长
    C. 1号培养皿为对照组,其余培养皿为实验组
    D. 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NAA浓度在10-8mol/L左右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表格数据:1号作为对照组;当NAA溶液浓度小于10-8mol/L时,随着NAA浓度的升高,促进作用逐渐增强;当NAA溶液浓度为10-8mol/L时,幼叶鞘增长相对长度最长,此时促进作用最强;当NAA溶液浓度小于10-8mol/L时,随着NAA浓度的升高,促进作用逐渐减弱,甚至抑制生长,这也说明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
    【详解】A、据表中数据可知,NAA浓度为10-12~10-6mol/L时为促进作用,浓度为10-4mol/L时为抑制作用,因此该实验说明NAA的作用具有两重性,A正确;
    B、与对照组相比,浓度为10-4mol/L时NAA抑制胚芽鞘的生长,B错误;
    C、1号培养皿中为清水,故为对照组,其余培养皿为实验组,C正确;
    D、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胚芽鞘生长的最适NAA浓度在10-8mol/L左右,D正确.
    故选:B。
    【点睛】关键:判断生长素溶液或生长素类似物溶液的生理作用是否具有两重性,需要与对照组相比,即体现了促进作用,又体现了抑制作用才行。
    38.为研究人的T细胞对B细胞的影响,研究人员将来自同一个体的B细胞等分为三组,实验操作和结果如下所示(“+”表示加入该细胞,“-”表示未加入该细胞),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B细胞
    +
    +
    +
    T细胞
    +
    -
    -
    受抗原刺激的T细胞
    -
    +
    -


    A. 乙组培养液中可能产生的记忆细胞
    B. 甲、丙两组没有检测到抗体的原因不同
    C. 受抗原刺激的T细胞能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
    D. 第4-12d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乙组抗体量逐渐增加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曲线图:图中曲线是将三组细胞在相同条件下培养得到的结果,其中甲、丙两组中没有检测到抗体,原因都是因为B细胞没有接收到抗原的刺激;乙组检查到抗体,且在第4-12天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抗体量逐渐增加,第12天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抗体量逐渐减少。
    【详解】A、图中只有乙组培养液中产生了抗体,说明B组的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了记忆细胞和浆细胞,A正确;
    B、甲、丙两组没有检测到抗体的原因都是B细胞未受到受抗原刺激的T细胞的刺激,B错误;
    C、乙组能检测到抗体是因为受抗原刺激的T细胞能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C正确;
    D、由图可知,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抗体的合成量逐渐增加,D正确.
    故选:B。
    【点睛】关键点: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的前提是受到来自受抗原刺激的T细胞的作用。
    39.长跑运动员进行马拉松比赛时,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含量的变化情况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时间/h
    0
    1
    2
    3
    4
    胰岛素含量/ (pg·mL-1)
    14.2
    120
    8.9
    7.5
    6.2
    胰高血糖素含量/ (pg·mL-1)
    65
    100
    153
    220
    420


    A. 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增多时,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B. 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和脂肪的分解,满足机体对能量的需要
    C.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含量发生变化,说明人体内环境处于不稳定状态
    D. 长时间运动机体消耗大量能量,因而血糖浓度会不断降低
    【答案】B
    【解析】
    【分析】
    调节血糖的激素:
    (1)胰岛素:降血糖;
    分泌部位:胰岛B细胞;
    作用机理:①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并在组织细胞内氧化分解、合成糖元、转变成脂肪酸等非糖物质;②抑制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抑制2个来源,促进3个去路)。
    (2)胰高血糖素:升血糖;
    分泌部位:胰岛A细胞;
    作用机理:促进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促进2个来源)。
    【详解】A、由表分析可知,胰岛素分泌增多时,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会减少,胰岛素分泌减少时,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会增多,A错误;
    B、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使血糖浓度升高,B正确;
    C、为维持血糖浓度在相对平衡状态,需要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共同调节作用,这也进一步说明了人体内环境处于相对稳定状态,C错误;
    D、这是因为长时间运动机体消耗大量能量,需分解血糖氧化供能,血糖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不断降低,但不会持续下降,D错误.
    故选:B。
    【点睛】熟悉血糖调节中两种激素的调节作用以及参与血糖调节的机制是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
    40.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图1表示该部位神经细胞的细胞膜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该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a点时,K+从细胞膜②侧到①侧移动
    B. 静息电位的形成可能与膜上的Ⅱ有关
    C. b→c过程中,大量Na+从细胞膜①侧到②侧
    D. b点时,细胞膜①侧电位比②侧高
    【答案】D
    【解析】
    【详解】A、a点时,细胞膜处于静息电位状态,K离子从细胞膜②侧到①侧移动,即K+外流,A正确;
    B、Ⅱ是蛋白质分子,可以是K+的通道,所以静息电位的形成可能与膜上的Ⅱ有关,B正确;
    C、b→c过程中,Na+的通道打开,Na+内流,所以大量钠离子从细胞膜①侧到②侧,C正确;
    D、b点时,细胞膜①侧电位与②侧相等,表现为0电位,D错误。
    故选D。
    第II卷非选择题
    41.有一瓶混合酵母菌和葡萄糖的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02的量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氧浓度(%)
    a
    b
    c
    d
    产生 C02 的量(mol)
    9
    12.5
    15
    30
    产生酒精的a(mol)
    9
    6.5
    6
    0

    (1)由表可知,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为_____________。
    (2)氧浓度为b时,经有氧呼吸产生的CO2为_____________mol。
    (3)氧浓度力c时,有_____________%的葡萄糖用于酒精发酵(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4)氧浓度为a时,酵母菌是否进行了有氧呼吸?为什么?______________。
    (5)经测定,无氧条件下酵母菌消耗的葡萄糖中,仅有1.5%用于 自身生长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剩余98.5%的葡萄糖则用于_____________。
    (6)请在图中画出接种后,培养瓶中02和酒精含量的变化趋势的曲线(氧气用实线表示,酒精用虚线表示):

    ____________
    【答案】 (1). 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 (2). 6 (3). 66.7 (4). 没有进行有氧呼吸。因为此时产生的酒精和CO2的摩尔数相等 (5). 形成酒精等产物 (6).
    【解析】
    【分析】
    结合题意分析酵母菌在不同氧浓度下的呼吸方式:
    根据有氧呼吸(C6H12O6→6CO2)和无氧呼吸(C6H12O6→2C2H5OH+CO2)的数量关系,
    (1)当氧浓度为a时,由于产生的CO2和酒精的量相等,说明此时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
    (2)当氧浓度为b时,酵母菌产生的CO2量比产生的酒精量多12.5-6.5=6mol,说明此时酵母菌通过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量为6.5mol时,通过有氧呼吸产生的CO2为6mol;
    (3)同理,在氧浓度为c时,酵母菌也同时进行两种呼吸方式,其中有氧呼吸产生的CO2量为15-6=9mol;
    (4)在氧浓度为d时,由于产生了CO2但没有产生酒精,所以酵母菌只进行了有氧呼吸。
    【详解】(1)氧浓度为a、b、c时能产生酒精,说明酵母菌能进行无氧呼吸;氧浓度为d时产生CO2,但不产生酒精,说明酵母菌能进行有氧呼吸。
    (2)氧浓度为b时,产生了酒精6.5 mol,则无氧呼吸产生CO 2 为6.5 mol,多余的CO2 (12.5-6.5=6mol)为有氧呼吸产生的。
    (3)产生酒精6 mol,则无氧呼吸放出的CO 2 为6 mol,而二氧化碳释放总量为15 mol,因此有氧呼吸放出的CO 2 为9 mol,据简化式C6H12O6 →2C2H5OH计算知,3 mol葡萄糖用于无氧呼吸;据有氧呼吸反应简式C6H12O6 →6CO2 计算可知葡萄糖消耗量为1.5 mol,则葡萄糖中用于酒精发酵的所占的比例为3/(3+1.5)=66.7%。
    (4)氧浓度为a时产生了CO 2 和酒精,且二者的量相等,说明只进行无氧呼吸,没有进行有氧呼吸。
    (5)酵母菌利用葡萄糖经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 ,合成少量ATP,其中合成的ATP用于自身生长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剩余98.5%的葡萄糖则用于形成酒精等产物以及热能散失。
    (6)密封后,随着有氧呼吸的进行,O2 逐渐被消耗,随着O2 量减少,无氧呼吸强度逐渐加大,产生酒精量逐渐增多,即氧气逐渐减少,酒精在密封后短短一段时间后才开始产生酒精并逐渐增多。曲线如下:

    【点睛】关键:一是要抓住酵母菌利用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找出其中葡萄糖与产生的CO2量和酒精的关系;二是在绘制曲线图时,要注意酒精的产生开始时间(密封后一段时间为起点)以及氧气的消失点(无氧呼吸进行一段时间后)。
    42.图甲为细胞内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合成过程,图乙为中心法则。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甲所示过程为图乙中的_______________(填数字),发生在_______________(填“真核”或“原核”)生物中。
    (2)图乙中2过程的发生需要的酶是_______________,此时DNA—RNA杂交区域中与A配对的碱基为_______________。
    (3)人的神经细胞中能发生图乙中的_______________(填数字)过程。
    (4)人类某基因经图乙2过程产生的RNA 全长有4 500个碱基,而翻译成的蛋白质是由107个氨基酸组成的,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5 (2). 原核 (3). RNA聚合酶 (4). U、T (5). 2、5 (6). 细胞转录产生的RNA要经过加工才能进行翻译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甲表示转录和翻译同时进行的过程图,最可能发生在原核细胞内;图乙表示中心法则,其中1为DNA复制,2为转录,3为逆转录,4为RNA复制,5为翻译。
    【详解】(1)图甲所示的过程表示转录和翻译同时进行,图乙中的2是转录、5是翻译;原核生物因为没有核膜转录和翻译可以同时进行。
    (2)图乙中的2是转录,需要RNA聚合酶,此时DNA-RNA杂交区域中与A配对的是碱基U和T。
    (3)人的神经细胞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只能发生2转录和5翻译。
    (4)转录得到的RNA全长4500碱基,理论上对应1500个氨基酸,现在只有107个,说明产生的RNA需要通过加工修饰(比如剪切去掉内含子转录的部分)后才能进行翻译。
    【点睛】熟悉转录和翻译以及中心法则的图解是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
    43.种子的休眠、萌发与植物激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将休眠状态的某植物种子与湿沙混合后放在0〜5℃的低温下1〜2个月,可使种子提前萌发。处理过程中两种激素含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秋季成熟的种子内激素a是____________,含量较高,使种子处子休眠状态,其意义是有利于种子度过不良环境。
    (2)由图分析,低温处理可使种子提前萌发,主要原因是①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
    (3)用激素b多次喷洒水稻植株后,会引起茎叶生长速度过快,稻谷产量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答案】 (1). 脱落酸 (2). 使赤霉素含量升高,促进种子萌发 (3). 使脱落酸含量较低,抑制细胞分裂的作用减弱 (4). 降低 (5). 营养物质过多用于茎叶生长,向稻穗输送的营养物质减少
    【解析】
    【分析】
    1、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
    2、脱落酸主要作用是①抑制细胞分裂 ②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与脱落。
    3、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种子休眠状态下,a脱落酸含量较高,在打破休眠萌发的过程中,脱落酸减少、b赤霉素素增多,赤霉素与脱落酸是拮抗关系。
    【详解】(1)秋季成熟的种子内激素a脱落酸含量较高,使种子处于休眠状态,有利于种子度过不良环境。
    (2)由图分析,低温处理可使种子提前萌发,主要原因是①低温使赤霉素含量升高,促进种子萌发;②低温使脱落酸含量降低,抑制细胞分裂的作用减弱。
    (3)用激素b赤霉素多次喷洒水稻植株后,会引起茎叶生长速度过快,这样营养物质过多用于茎叶生长,向稻穗输送的营养物质减少,稻谷产量降低。
    【点睛】分析解答本题关键在于熟悉赤霉素和脱落酸的生理作用,结合它们在植株体内或种子内的含量变化可推断其发生的生理过程或者根据发生的生命活动推断它们的含量多少。
    44.某闭花授粉植物,茎的高度和花的颜色受1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现以矮茎紫花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高茎白花的纯合品种作父木进行杂交实验,在相同环境条件下,结果发现F1中只有一株表现为矮茎紫花(记作植株A),其余表现为高茎紫花。让F1中高茎紫花自交产生F2有高茎紫花:高茎白花:矮茎紫花:矮茎白花=27:21:9:7.请回答:
    (1)由杂交实验结果可推测株高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依据是____________。
    (2)在F2中高茎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种,其中纯合子比例占____________。
    (3)据分析,导致出现植株A原因有两个:一是母本发生了自交,二是父本的某个花粉中有一个基因发生突变。为了确定是哪一种原因,让植株A自交,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若子代的性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是原因一。
    若子代的性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是原因二。
    【答案】 (1). F2中高茎:矮茎=3:1 (2). 10 (3). 1/7 (4). 全为矮茎紫花 (5). 矮茎紫花:矮茎白花=9:7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某闭花授粉植物茎的高度和花的颜色受三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自由组合定律,F1是高茎紫花,F1自交得到F2既有高茎也有矮茎,既有紫花也有白花,说明高茎对矮茎、紫花对白花是显性性状;F2中高茎:矮茎=3:1,符合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因此高茎和矮茎可能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F1的基因型用Aa表示;F2中紫花:白花=9:7,可以改写成9:3:3:1,因此该植物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F1相关基因型用BbDd表示,B、D同时存在表现为紫花,其他表现为白花;F1高茎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Dd,亲本矮茎紫花母本基因型是aaBBDD,高茎白花父本的基因型是AAbbdd。
    【详解】(1)由杂交实验结果F2中高茎:矮茎=3:1可知符合分离定律,故可推测株高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2)由分析可知,F1高茎紫花的基因型是AaBbDd,F1自交得到F2,高茎的基因型是AA、Aa两种,白花基因型是BBdd、Bbdd、bbDd、bbDD、bbdd五种,因此高茎白花的基因型共有2×5=10种;F2中高茎白花的比例是3/4×7/16=21/64,其中高茎白花纯合子的比例是AABBdd+AAbbDD+AAbbdd=3/64,占高茎白花植株的1/7。
    (3)据分析,导致出现植株A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母本发生了自交,二是父本的某个花粉中有一个基因发生突变.为了确定是哪一种原因,让植株A自交,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若F1矮茎紫花植株A是由母本自交引起的,由于母本基因型是aaBBDD,则该矮茎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DD,自交后代的性状为全为矮茎紫花。
    若F1矮茎紫花植株A是父本的某个花粉中有一个基因发生突变引起的,则该矮茎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Dd,自交后代aaB_D_:aabbD_:aaB_dd:aabbdd=9:3:3:1,其中aaB_D_表现为矮茎紫花,其他表现为矮茎白花,即矮茎紫花:矮茎白花=9:7。
    【点睛】分析思路的关键是将题中两对相对性状分开单独分析:
    (1)由F2中高茎:矮茎=3:1,符合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因此高茎和矮茎可能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2)由F2中紫花:白花=9:7,符合“9:3:3:1”的变式,因此该植物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45.某科学工作者为探究西红柿生长的最佳光照强的,设计了下面的实验。首先取若干生长状况相同的西红柿植株,平均分为7组,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实验开始时测定C02的浓度,12小时后再次测定C02的浓度。实验结果如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温度(℃)
    光照强度
    普通阳光(%)
    开始时的 C02浓度(%)
    12小时后的C02浓度(%)
    1
    25
    0
    0. 35
    0. 368
    2
    25
    10
    0. 35
    0. 342
    3
    25
    20
    0. 35
    0.306
    4
    25
    40
    0. 35
    0. 289
    5
    25
    60
    0, 35
    0. 282
    6
    25
    80
    0. 35
    0. 280
    7
    25
    95
    0. 35
    0. 279

    (1)这一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写出该实验设计的两种无关变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第 1 组 12h 后 CO2 浓度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在实验过程中使用了不同品种的西红柿植株,这样设计违背了科学实验的__________原则。
    (4)若将第7组植株突然移至第4组的条件下,短时间内光合细胞中的ATP含量会__________,C5的含量会__________。
    (5)该实验设计尚不能确定西红柿生长的最佳光照强度,请你提出进一步探究的实验设计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光照强度 (2). 温度 (3). 没有光,植株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且细胞呼吸产生了CO2 (4). 单一变量 (5). 下降 (6). 下降 (7). 增加若干实验组,依次增加光照强度,测定12小时后CO2的浓度。当CO2浓度达到最小值,且基本不变时,此时的光照强度即为最佳光照强度
    【解析】
    【分析】
    分析表格:由表格中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光照强度是该实验对实验结果能够产生确定影响并且可以控制的因素,为自变量;温度、二氧化碳浓度都会对对实验结果产生随机影响,但并非实验要控制的因素,为无关变量。
    表中在光照强度为0时,只进行呼吸作用,此时的CO2浓度增加量可表示呼吸速率,因此之后的差值表示净光合速率。
    【详解】(1)由表格中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光照强度是该实验对实验结果能够产生确定影响并且可以控制的因素,为自变量;温度、二氧化碳浓度都会对对实验结果产生随机影响,但并非实验要控制的因素,为无关变量。
    (2)实验中第1组没有给予光照,在此环境中,植物只能进行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会导致CO2浓度升高。
    (3)单因子变量原则是探究某种因素对实验的影响时要保证其它变量相同,否则多变量的实验就没有意义了;在探究光强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就要以光强为单一变量,保证温度和CO2浓度、所用材料的生理状态应该相同。
    (4)若将第7组植株突然移至第4组的条件下,光照减弱,光反应受到影响,光反应产物ATP和NADPH减少,暗反应还原阶段受到抑制,C5化合物的生成减少,其含量也会减少。
    (5)欲确定西红柿生长的最佳光照强度,可增加若干实验组,将光照强度的数据差缩小,依次增加光照强度,12小时后再次测定CO2浓度。当CO2浓度达到最小值,且基本不变时,此时的光照强度即为最佳光照强度。
    【点睛】关键:首先根据实验目的和表格信息确定该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以及无关变量;其次根据表中在光照强度为0时,只进行呼吸作用,此时的CO2浓度增加量可表示呼吸速率;表格中“12h后CO2浓度”和“开始时的CO2浓度”之间的差值表示净光合速率,而净光合速率=真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46. 病毒甲通过呼吸道感染动物乙后,可引起乙的B淋巴细胞破裂,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导致其患肿瘤病,病患动物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给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可预防该肿瘤病。回答下列问题:
    (1)感染病毒甲后,患病的乙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原因是 。
    (2)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后,甲疫苗作为 可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 和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在机体被病毒甲感染时能够 ,从而起到预防该肿瘤病的作用。
    (3)免疫细胞行使免疫功能时,会涉及胞吞和胞吐这两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这两种方式的共同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答案】免疫功能下降 抗原 浆细胞 迅速增殖分化,大量分泌抗体 能运输生物大分子等;运输过程形成囊泡;需要消耗能量
    【解析】
    【详解】(1)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在体液免疫中,B淋巴细胞主要靠产生抗体“作战”,在细胞免疫中,T淋巴细胞主要靠直接接触靶细胞“作战”。据此并结合题意“病毒甲通过呼吸道感染动物乙后,可引起乙的B淋巴细胞破裂,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可知,动物乙感染病毒甲后,免疫功能下降,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
    (2接种的甲疫苗可作为抗原,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在机体被病毒甲感染时能够能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的浆细胞,进而大量分泌抗体,从而引起预防该肿瘤病的作用。
    (3)胞吞和胞吐这两种物质运输方式的共同点:能运输生物大分子;在运输过程中形成囊泡;需要消耗能量等。
    【点睛】本题以病毒甲通过呼吸道感染动物乙后引发的一系列症状为题材,综合考查考生对免疫调节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抓住题意中的关键信息——“引起乙的B淋巴细胞破裂,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导致其患肿瘤病”,将这一信息与所学特异性免疫的知识有效地联系起来,并与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建立联系,实现对知识的整合和迁移。
    47.某自花且闭花授粉植物,抗病性和茎的高度是独立遗传的性状。抗病和感病由基因R 和r 控制,抗病为显性;茎的高度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D、d,E、e)控制,同时含有D 和E 表现为矮茎,只含有D 或E 表现为中茎,其他表现为高茎。现有感病矮茎和抗病高茎两品种的纯合种子,欲培育纯合的抗病矮茎品种。
    请回答:
    (1)自然状态下该植物一般都是_______合子。
    (2)若采用诱变育种,在γ射线处理时,需要处理大量种子,其原因是基因突变具有______
    和有害性这三个特点。
    (3)若采用杂交育种,可通过将上述两个亲本杂交,在F2等分离世代中_________抗病矮茎个体,再经连续自交等_________手段,最后得到稳定遗传的抗病矮茎品种。据此推测,一般情况下,控制性状的基因数越多,其育种过程所需的_________。若只考虑茎的高度,亲本杂交所得的F1 在自然状态下繁殖,则理论上,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
    (4)若采用单倍体育种,该过程涉及的原理有________。请用遗传图解表示其过程(说明:选育结果只需写出所选育品种的基因型、表现型及其比例)。
    【答案】 (1). 纯 (2). 多方向、稀有性 (3). 选择 (4). 纯合化 (5). 年限越长 (6). 高茎︰中茎︰矮茎=1︰6︰9 (7). 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畸变
    【解析】
    【详解】(1)该植物为自花且闭花授粉植物,故一般情况下,其植株大多为纯合子。
    (2)诱变育种时用γ射线处理利用的原理是基因突变,由于基因突变具有多方向性、稀有性以及有害性三个特点,故需要处理大量种子以获得所需品种。
    (3)如采用杂交育种的方式,将上述两个亲本杂交,即DDEErr×ddeeRR→F1:DdEeRr,在F1自交所得的F2中选择抗病矮茎个体(D_E_R_),再通过连续自交及逐代淘汰等纯合化的手段,最终获得能稳定遗传的抗病矮茎品种(DDEERR)。一般情况下,控制性状的基因数量越多,需进行多次的自交和筛选操作才能得到所需的纯合品种,育种时间相对较长。若只考虑茎的高度,F1(DdEe)在自然状态下繁殖即自交后,F2中表现型及比例为9矮茎(9D_E_):6中茎(3D_ee、3ddE_)、1高茎(1ddee)。
    (4)若采用单倍体育种的方式获得所需品种,首先需将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继而使用秋水仙素对其进行处理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该过程涉及的原理有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畸变;遗传图解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