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四川省凉山州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周考 试卷
展开四川省凉山州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周考
第Ⅰ卷(选择题)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体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草等几个方面。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
A.减弱了射向膜外的地面辐射 B.增强了地膜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C.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 D.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2.山东省胶东地区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 )
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 B.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
C.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 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
下图为 2018 年4 月8 日某时我国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 )示意图,图中虚线为某天气系统。完成下题。
3.甲、乙、丙、丁四地中此时盛行东北风的是( )
A.甲、乙 B.乙、丙 C.甲、丁 D.丙、丁
4.受图中虚线所示天气系统影响,丙地未来几 天可能( )
A.烈日炎炎 B.阴雨连绵 C.黄沙漫天 D.狂风巨浪
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5该区域的地质构造是( )
A.背斜 B.向斜 C.地垒 D.地堑
6该区域主要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
A.水平挤压、外力侵蚀、岩浆侵入 B.岩浆侵入、水平挤压、外力侵蚀
C.水平挤压、岩浆侵入、外力侵蚀 D.外力侵蚀、水平挤压、岩浆侵入
乌尔米耶湖位于伊朗西北部,是世界第三大咸水湖。水深春季为4-6米,夏季仅1-2米。近年来,该湖面积迅速缩小,面临消失,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生物圈保留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该湖春季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
A.雨水 B.冰川融水 C.地下水 D.季节性积雪融水
8.造成该湖面积迅速缩小的自然原因是( )
A.全球变暖,降水变率增大 B.蒸发加剧,入湖水量减少
C.破坏植被,坡面径流增加 D.引水灌溉,水位迅速下降
9.伊朗政府计划拯救乌尔米耶湖,可行的措施是( )
①湖区发展渔业生产 ②湖区实施人工增雨 ③增加高山冰雪融水
④发展节水农业 ⑤跨流域调水
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②④⑤ D.②③④
下图是某区域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示意图。回答各小题。
10.图中字母含义表述正确的是( )
A.a表示污水处理,b表示污水收集 B.a表示污水排放,b表示污水处理
C.a表示水的利用,b表示水的污染 D.a表示水的污染,b表示污水处理
11. 如果区内某水体发生了富营养化,可行的治理措施是( )
A.增加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 B.减少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
C.减少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 D.增加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
第Ⅱ卷(非选择题)
12.下图是我国某条河流流量与气温的关系示意图,该地全年降水量比较均匀。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2分)
(1)比较该河流甲、丙两个汛期形成原因的异同。(6分)
(2)分析乙时段河流流量较小的原因。(8分)
(3)归纳该河的主要水文特征。(8分)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秘鲁是中国在南美洲的重要合作伙伴,了解秘鲁的地理环境,有助于更好发展与秘鲁的友好合作关系。
(1)说出秘鲁地形和气候类型的分布状况。(8分)
(2)秘鲁西海岸形成了南北延伸的荒漠带,从自然地理的角度简析其成因。(6分)
(3)秘鲁渔业资源丰富,但2016年因受厄尔尼诺影响,渔业总产量下降。请简述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4分)
(4)为何山脉西侧城市多于东侧地区? (4分)
14题:读地形及地质构造剖面图,下图中数字表示大气受热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简述甲、乙两地地貌及其形成原因。(8分)
(2)说出丙处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其对过程①会产生什么影响?(4分)
参考答案
1—5:ACCCA 6-10:CDBCA 11:A
12.(1)相同点:影响因素均为气温。(2分)
不同点:甲汛期是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所致(2分);丙汛期是夏季冰川融水所致。(2分)
(2)自然原因:4、5月份,随着气温的升高,蒸发量增加,季节性积雪的融化量不断减少,补给河流的水量减少;
人为原因:农业用水量较大,致使河流流量较小。
(3)流量小(2分);径流量季节变化大(2分),汛期出现在夏季和春季(2分),冬季断流;含沙量较大(2分)
13.(1)中西部为山地,东部为平原(2分) 西部沿海为热带沙漠气候,中部山地为高原山地气候,东部为热带雨林气候(6分)
(2)处于信风背风坡,降水少(2分);受沿岸秘鲁寒流影响,降温减湿(2分);南北走向的高大山系紧逼海岸,导致荒漠带南北延伸(2分)
(3)东南信风减弱使南赤道暖流减弱,南美洲沿岸上泛海水减少(2分),营养物质减少,浮游生物锐减(2分),鱼类大量死亡,渔业产量下降。
(4)东部地区为雨林气候,闷热潮湿(1分),不利于农业发展与人们居住(1分),人口城市少;西部地区位于沿海地区,交通便利(1分),渔业资源丰富(1分)
14.(1)甲处为背斜谷(2分),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破碎,易受侵蚀,形成谷地(2分)
乙处为向斜山(2分),槽部坚硬,不易被侵蚀(2分)
(2)丙处是岩浆活动(火山喷发),(2分)大量火山灰导致①作用明显减弱(削弱)(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