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山东省济宁一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检测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3946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山东省济宁一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检测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3946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山东省济宁一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检测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3946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山东省济宁一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检测
展开山东省济宁一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检测
第I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河南淅川是我国南橘北种的最后一站,因其个大、质优、早熟,深受消费者喜爱。下图为“汉中、淅川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与同纬度汉中相比,淅川柑橘上市较早的优越自然条件是( )
A.北部山地阻挡南下冷空气,冬季气温高
B.地处山间谷地,云雾多,气温日较差小
C.位置偏东,受东南季风影响大,降水多
D.临近水库,水体对当地气候调节作用强
2.最适宜种植柑橘的地区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示意我国黄土高原某地林木的分布状况,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高差均为30米。读图回答3~4题。
3.林木生长与土壤水分条件相关,图中林木密集区位于( )
A.鞍部 B.山谷 C.山脊 D.山顶
4.图示区域内东、西两侧最大高差可能是( )
A.156米 B.178米 C.220米 D.255米
下表为北半球年总辐射随纬度的分布表(可能总辐射:考虑了受大气减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效总辐射:考虑了受大气和云的减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据表完成5~6题。
纬度(°N) | 64 | 50 | 40 | 30 | 20 | 0 |
可能总辐射(W/m2) | 139.3 | 169.6 | 196.4 | 216.3 | 228.2 | 248.1 |
有效总辐射(W/m2) | 54.4 | 71.7 | 98.2 | 120.8 | 132.7 | 108.8 |
5.影响可能总辐射量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 B.地形 C.大气环流 D.洋流
6.导致表中最大有效总辐射量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①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②多晴天,云层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③纬度高,白昼时间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④云层厚,保温效应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2017年5月24日,日本在种子岛宇宙航天基地发射了先进陆地观测卫星-2号卫星,运行周期是14天。读图,回答7~8题。
7.该卫星无法完成的任务是( )
A.观测洪涝受灾范围
B.对陆地表面进行研究,进而调查环境灾害诱因
C.监测太阳活动,预测太阳风暴的发生
D.可以收集地壳变形的数据
8.据图分析,下列不属于日本选择种子岛建设宇宙航天基地原因的是( )
A.地处热带,多晴朗天气
B.纬度较低,节省燃料,提高载重
C.远离大城市,人烟稀少
D.海洋运输便利
在太阳能的应用中,通常将光伏采光面倾斜放置,目的是选择最佳的倾斜角来达到良好的发电效果。下图为我国四个不同城市光伏发电采光面倾斜角度与平均太阳日辐射量关系曲线图。据此完成9~10题。
9.图中光伏发电采光面倾斜角度与平均太阳日辐射量的关系是( )
A.随着β的逐渐变大,H始终呈现递减趋势
B.随着β的逐渐变大,H始终呈现递增趋势
C.随着β的逐渐变大,H先逐渐减少后逐渐增加
D.随着β的逐渐变大,H先逐渐增加后逐渐减少
10.在相同的倾斜角度下,四个城市中拉萨平均太阳日辐射量最高的原因是( )
A.纬度较低 B.地势较高
C.距海较远 D.植被覆盖率低
读下图,回答11~12题。
11.形成图中a、b两地年太阳辐射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天气状况 B.洋流 C.纬度位置 D.地形
12.由图可知,太阳辐射能( )
A.存在由低纬向两极递减的规律 B.大陆较同纬度近海的数值低
C.主要热带雨林气候区最为丰富 D.各纬度大陆东岸均较大陆西岸丰富
某乘客乘航班从悉尼起飞,约9小时后抵达广州。下图为“航班起飞时的全球昼夜状况图”。读图回答下题。
13.乘客抵达广州时的北京时间大约是( )
A.12点 B.15点 C.18点 D.21点
下图中的斜线示意晨昏线。甲地经度为15°E。假定西五区区时为6日0时20分。据此完成14~15题。
14.图中甲地时间为( )
A.5日5时20分 B.6日6时20分
C.6日5时20分 D.5日6时20分
15.当日下列城市白昼最长的是( )
A.悉尼 B.上海 C.雅加达 D.莫斯科
一个旅游团从广州出发飞越浩瀚的太平洋到美国观光。在行程中发生了一些地理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6~18题。
16.飞机在飞越太平洋中部时,由于时差的缘故,空中小姐在广播中要求旅客把自己的手表( )
A.调快1小时 B.调慢1小时
C.调快24小时 D.调慢24小时
17.从广州到美国的飞行中,旅客观察窗外的昼夜状况,发现这天的白昼时间较平常的( )
A.长 B.短 C.一样 D.无法判断
18.到达美国后,酒店大堂悬挂着三个大钟(如下图所示),这时广州时间可能为( )
A.5时 B.8时 C.16时 D.21时
下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部分地区投影图,图中阴影部分为m日,空白部分为(m+1)日。读图,完成19~20题。
19.P点的经度和地方时分别为( )
A.90°E,6:00 B.90°W,6:00
C.90°E,18:00 D.90°W,18:00
20.此时北京时间为( )
A.m日22时 B.m日16时
C.(m+1)日14时 D.(m+1)日8时
下图表示昼半球,读图回答21~22题。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点和Y点处在同一经线 B.A点为太阳直射点
C.图示时刻,P点正值日出 D.图示时刻,全球处在同一日期
22.下列四幅图能够正确反映Y点位置的是( )
下图为甲、乙两地某日从日出到日落太阳高度角日变化示意图,其中甲地位于北半球。据此回答23~25题。
23.据图推测,乙地位于( )
A.东半球赤道上 B.东半球北回归线上
C.西半球赤道上 D.西半球北回归线上
24.据图推测,该日应该是北半球的(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25.甲、乙两地实际距离大约是( )
A.1万千米 B.2万千米 C.3万千米 D.4万千米
26.高考刚结束,小明同学到我国某省进行为期半个月的旅游。旅游期间,小明既领略了高原风光,又穿越了高山峡谷,还参观了橡胶园。某天下午1点20分,太阳直射小明头顶。此时他可能位于( )
A.23°N,100°E B.23°N,120°E
C.24°N,100°E D.24°N,120°E
某开发商分别在北京(约40°N)和福州(约26°N)开发了两个楼盘。两地各有朝向和楼高相同的户型结构如下图(甲图)所示。b读图完成27~28题。
27.若福州楼盘每层2.8 m共20层,南北楼距为28 m。乙图①栋10层住户一年中正午不能直接获得太阳照射的时间最接近( )
A.11个月 B.9个月 C.7个月 D.3个月
28.在上级部门对两地小区楼盘规划设计图(乙图)审批时,几乎相同的设计在北京却没有通过,被要求修改。最终修改的方案可能是( )
A.降低南侧楼房的高度 B.缩小南北楼的楼间距
C.扩大东西楼的楼间距 D.降低北侧楼房的高度
专家研究发现,英国巨石阵是一处古人天文观测遗址,在特定日期站在阵内的人可以看到日出、日落透过巨石缝隙的光线。图1为巨石阵景观图,图2为巨石阵不同日期太阳光线示意图。读图回答29~30题。
图1 图2
29.图中①、②、③、④所示太阳光线中,代表冬至日日出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0.若⑤所示太阳光线代表某日日落,20天后的X日看到相同方位的日落,则X日可能是( )
A.6月12日 B.7月2日 C.7月10日 D.1月2日
第II卷
二、综合题(共40分)
31.某山区的一所学校,拟组织学生对附近公路的交通流量进行调查。读图,完成(1)~(2)题。(6分)
(1)在E、F、G三个地点中,能目测到公路上H点经过车辆的是________。(2分)
(2)试用地形剖面图解释你所作的判断,并作简要说明,图画在下面的框内。
|
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2.下图2是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一个小区域,图1为建坝后河床剖面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22分)
图1
图2
(1)描述该区域的地形特征。(6分)
(2)分析影响该区域聚落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6分)
(3)若该区域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请用“▃”标注坝址位置,说明选择的理由。分析建坝后图示河段河床剖面上升和下降的原因。(10分)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继甘肃酒泉等卫星发射中心建成之后,我国第四个卫星发射中心于2014年10月在海南文昌建成。下图示意文昌卫星发射中心位置。卫星发射中心的选址需考虑纬度、交通、发射安全性等因素,而卫星发射窗口则是允许运载火箭发射的时间范围,其宽窄受发射地的气象气候条件等影响。2016年11月3日20时43分,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文昌发射成功。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是我国目前起飞质量最大、箭体结构最大的运载火箭,被亲切地称为“胖五”。(12分)
(1)简述在文昌建设卫星发射中心的区位优势。(6分)
(2)从气象气候条件方面分析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窗口窄的原因。(6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汉中和淅川都处于山间谷地、东西距离较近,北部山地都能阻挡冷空气,且都处于开口向东的山谷,A、B、C错误;与汉中相比,淅川附近有水库,对气候有调节作用,D项正确。第2题,根据“南橘北种最后一站”这一关键信息,推断影响其种植的主导因素是热量。①~④地中①地海拔最低,位于阳坡,热量最丰富,且位于水库附近,水库对气候有调节作用,故①地最适宜种植柑橘,A项正确。答案 1.D 2.A
解析 第3题,黄土高原地处半湿润与半干旱的过渡地区,降水较少,蒸发旺盛,林木密集区只可能分布在海拔较低、水分条件较好的山谷地带。第4题,根据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最高处与最低处之间等高线条数为7条,等高距为30米,所以相对高度范围在180~240米之间。答案3.B 4.C
解析 第5题,表中数据显示,可能总辐射量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则主导因素为纬度。第6题,表中最大有效总辐射量在20°N,此处纬度低,太阳高度角较大,辐射强;同时该纬度气候干旱,多晴天,太阳辐射受云层削弱作用较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答案5.A 6.D
解析 第7题,由材料中“发射了先进陆地观测卫星-2号卫星”,可知该卫星不能监测太阳活动,因此选C项。第8题,种子岛位于30°N附近,在温带地区,故选A项。答案 7.C 8.A
解析 第9题,图示β角由0°增大到30°左右时,H呈增加趋势;当β角由30°左右增大到90°时,H呈减少趋势,故D正确。第10题,拉萨由于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故平均太阳日辐射量高于其他三城市。答案 9.D 10.B
解析 第11题,读图根据等值线的数值分布可知,b地太阳辐射量多于a地。两地纬度相当,故非纬度影响;两地均位于沿海地区,地形相同;a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多,阴天多,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少。b地位于地中海气候区,降水相对较少,晴天多,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多。所以主要因素是天气状况。第12题,根据图中等值线分析,太阳辐射能存在由低纬向两极递减的规律。大陆较同纬度近海的数值高。主要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多,阴天多,太阳辐射能较少。南北纬30°大陆东岸均较大陆西岸少。答案 11.A 12.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区时的计算。由图可得晨线与赤道的交点的经度约为75°E,其地方时为6:00,则航班起飞时北京时间约为9:00。9小时后抵达广州时的北京时间大约为18:00。答案:13.C
解析 第14题,根据西五区区时为6日0时20分,计算甲地(15°E)的时间为6日6时20分。第15题,甲地地方时为6时20分,判断为日出时间。即图示晨昏线部分为晨线,则晨线以东的部分为昼半球,图示反映越往北昼越长,故白昼最长的城市为莫斯科。答案 14.B 15.D
解析 第16题,飞机在飞越太平洋中部时,空中小姐要求旅客把自己的手表调整时间,说明跨越了国际日期变更线。从广州出发到美国观光是自西向东跨越了国际日期变更线,需调慢24小时。第17题,从广州到美国的飞行是自西向东,与地球自转方向同向,相当于地球自转速度加快,地球上经历一个昼夜的时间变短,因此白昼变短。第18题,美国东部时间是西五区的区时此时是19:00,格林尼治时间是0:00,计算北京时间是8:00。答案 16.D 17.B 18.B
解析 第19题,两天的界线有自然界线0时线和人为界线日界线两条。自东十二区(180°西侧)向东进入西十二区(180°东侧)减1天,图中阴影部分比空白部分晚一天,则判断图示地球呈顺时针自转,P点位于90°E,位于0时经线以东90个经度,时间早6个小时。第20题,90°E为(m+1)日6时,北京时间为120°E地方时=(m+1)日6时+(120-90)÷15=(m+1)日8时。答案 19.A 20.D
解析 第21题,由图可知,太阳直射点位于(23°26′S,0°),X经度为0°,Y经度为180°,A、B明显错;图示时刻,P点处于昏线上,正值日落;图示时刻180°经线上是0点或24点,全球处在同一日期。第22题,由上题分析可知,Y点位于南极圈上,正好有极昼,且位于0点经线上,A图符合。答案 21.D 22.A
解析 第23题,甲地位于北半球,此日甲地昼长为12小时16分,所以北半球处于夏半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乙地昼长恰好为12小时,乙地只能位于赤道上。乙地正午太阳高度出现在北京时间24点,可计算乙地经度为60°W,乙地位于西半球。C正确。第24题,此日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为66°34′,且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可计算出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H=90°-当地与直射点的纬度差=90°-(0°+x°)=66°34′,即x=23°26′N,故B正确。第25题,夏至日时甲地昼长接近12小时,故甲地接近赤道,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出现在北京时间12点,故甲地位于120°E上,与乙地位于同一个经线圈,两者的距离约为赤道长度(4万千米)的一半。故B正确。答案23.C 24.B 25.B
解析 根据题干“太阳直射小明头顶”,说明该地有太阳直射现象,排除C、D项。北京时间下午1点20分时该地地方时为正午12:00(太阳直射头顶),通过计算得出该地经度为100°E,故A项正确。答案 26.A
解析 第27题,根据题意可知,乙图①栋10层只要正午太阳高度低于45°,就不能直接获得太阳照射,根据H=90°-纬度差,可计算出太阳直射点位于19°S附近,所以太阳直射点在19°S和23°26′S之间的时间都不能被太阳照射,最接近的时间是3个月。第28题,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小,考虑采光条件,尽量减少南楼对北楼太阳光线的遮挡,应降低南侧楼房高度。答案 27.D 28.A
解析 第29题,北半球冬至日日出东南方,结合指向标方向可知选B。第30题,⑤线表示日落西北方,故北半球应为夏季;由题干知X日与20天前,太阳直射点位于同一纬度上,故可推知X日应为夏至后10天。答案 29.B 30.B
二、综合题
31.解析 解答此题需要熟练判读等高线地形图,并能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绘制地形剖面图。E、F点位于山谷中,从E点到H点或从F点到H点视线都被山脊阻挡,G点到H点视线没有障碍,所以E、F、G三个地点中能清晰地观察公路上H点经过车辆的应是G点。
答案 (1)G(2分) (2)画图(2分)
从地形剖面图中可以看出H点和G点之间没有障碍,从G点可以清晰地看见H点(2分)
32.解析 第(1)题,描述该区域的地形特征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主要地形类型及其分布;地势高低及其起伏状况;有无特殊地貌。b第(2)题,由图可以看出该聚落分布区域等高线稀疏且海拔较低,附近有河流、池塘,说明该地为丘陵缓坡地形,低缓开阔,且利于排水;水源充足;位于南坡,是向阳坡,光照充足。第(3)题,坝址标在图上盆地出口的峡谷处,能利用天然盆地蓄水;且峡谷地段,易截流,工程量小,造价低。受水库蓄水的影响,河流流速减慢,泥沙淤积,大坝上游河床上升;受水库季节性放水的影响,大坝下游河床受到流水侵蚀作用(下切),河床下降。
答案 (1)以低缓丘陵为主(地形起伏不大);地势东北高,西南低(自东北向西南倾斜,或答北高南低也可);区域内有河谷(盆地)地(每点2分,共6分)
(2)丘陵缓坡地形,低缓开阔,且利于排水。临近河流,水源充足;位于向阳坡,光照充足(每点2分,共6分)
(3)绘图略(2分);
理由:盆地出口处建坝,能形成较大库容,蓄水量大;地处峡谷地段,易截流,工程量小,造价低。(每点2分,共4分)
建坝后图示河段河床剖面变化原因:受水库蓄水的影响,河流流速减慢,泥沙淤积,大坝上游河床上升;受水库季节性放水的影响,大坝下游河床受到流水侵蚀作用(下切),河床下降。(每点2分,共4分)
33.解析 第(1)题,主要从纬度、运输条件、安全性以及发展空间等方面分析。第(2)题,主要从雷雨天气、云雾量、雨季时长等方面分析。
答案 (1)纬度低,地球自转速度线速度大,节约发射成本;靠近港口,方便运输大型卫星设备;临海,射向宽,可最大限度减少火箭航区和残骸落区的安全隐患;地广人稀,可发展空间大、建设成本低等。(答出任三点可得6分)
(2)多雷电、强降雨等天气;空气湿度大,云雾多,能见度偏低;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靠近海洋,雨季长;容易受台风等灾害的影响。(答出任三点可得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