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2020届高三年级上学期天津中学六校联考期初检测地理试卷
展开2020届高三第一学期六校期初检测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山地终年积雪,甲、丁两地气温相同,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甲、乙、丙按气温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是( )
A. 甲、乙、丙 B. 甲、丙、乙
C. 乙、甲、丙 D. 丙、甲、乙
2. 该山地北坡属于( )
A. 阳坡和迎风坡 B. 阴坡和背风坡
C. 阳坡和背风坡 D. 阴坡和迎风坡
【答案】1. C 2. B
【解析】
试题分析:
【1题详解】
由于甲、丁两地气温相同,甲乙两地位于同一侧山坡,乙处的海拔高度高于甲处,故判断乙地气温低于甲地;而丙丁位于同一侧山坡,丙地海拔高度低于丁地,故判断丙地气温高于丁,即高于甲地。故选C。
【2题详解】
由于甲、丁两地气温相同,而丁地的海拔高度明显高于甲地,故判断甲地(北坡)位于阴坡;根据图示山顶积雪的分布状况,北坡雪线较高,而北坡又是阴坡,故判断北坡应为背风坡,降水量少,故雪线较高。故选B。
考点: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位于江西省的三清山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推选为“中国最美的五大峰林”之一,中外地质学家一致认为是“西太平洋边缘最美丽的花岗岩”。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与该景观形成有关的地质作用有( )
①岩浆侵入 ②地壳运动 ③外力作用 ④火山喷发。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4. 构成“巨蟒出山”风景的岩石属于图中的(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3. A 4. B
【解析】
本题考查地壳物质循环。该地貌是花岗岩,是岩浆侵入形成的;再经过地壳抬升出露地表,再经外力作用形成当前的景观地貌。“巨蟒出山”的岩石是花岗岩,花岗岩是岩浆岩的侵入型岩石,是图中乙;甲是岩浆岩喷出岩,丙是变质岩,丁是沉积岩。
【3题详解】
该地貌是花岗岩,是岩浆侵入①形成的;再经过地壳抬升②出露地表,再经外力作用③形成当前的景观地貌。①②③正确,故选A。
【4题详解】
“巨蟒出山”的岩石是花岗岩,花岗岩是岩浆岩的侵入型岩石,是图中乙;甲是岩浆岩喷出岩,丙是变质岩,丁是沉积岩。选B正确。
5.如图是北京时间2014年1月5日6时亚洲东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图中字母G表示高压中心,D表示低压中心)。读图回答下题。
此时( )
A. 丙地受冷高压控制,天气寒冷干燥
B. 甲地盛行东南风,乙地风力较甲地强
C. 图中四个锋面中,②和③为暖锋
D. 台湾岛东部沿海地区以晴朗天气为主
【答案】A
【解析】
【详解】1月亚欧大陆冷,图示丙是高压中心,受冷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寒冷干燥,A正确;甲地在高压中心的东侧,盛行西北风,乙地等压线较甲稀疏乙地气压梯度力小,甲地风力较强,B错;图中②为暖锋,③在冷高压南侧,是冷锋,C错;台湾岛东部沿海地区在冷锋后,受冷锋影响以阴雨天气为主,D错。选A正确。
读南美洲大陆沿西海岸线降水量空间变化图(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6. 图中纬度10°~20°地区降水少原因是( )
A. 纬度低,蒸发旺盛
B. 终年盛行东北信风,水汽含量少
C. 沿岸有势力很强的寒流流经,降温减湿明显
D. 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7. 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纬度10°~30°地区流水侵蚀地貌广布
B. 降水量空间变化主要受地形和洋流的影响
C. 纬度40°~60°地区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D. 纬度30°~40°地区冬季水循环更强烈
【答案】6. C 7. D
【解析】
【6题详解】
图中纬度10°~20°地区受副高压和东南信风背风坡影响,干燥少雨,加之沿岸地区东南信风离岸风影响有势力很强的上升流寒流流经,降温减湿明显,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少雨,C正确;副热带高压带影响纬度20°-30°间,A错误;该地在南半球东北信风影响不到,B错误;降水少与蒸发旺盛无关,D错误。故选C。
【7题详解】
纬度10°~30°地区气候干旱,流水侵蚀地貌少见,A错;降水量空间变化主要受大气环流影响大,地形和洋流的影响不是主因,B错;纬度40°~60°地区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C错;纬度30°~40°地区是地中海气候,冬季降水丰富,冬季水循环更强烈,D正确。故选D。
【点睛】南美洲丁部热带沙漠气候成因: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或东南信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或吹离岸风),晴朗干燥天气多,沿岸有秘鲁寒流经过,又起到降温减湿作用。
读我国某山1月和7月平均气温垂直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8. 该山可能位于( )
A. 甘肃省 B. 江西省 C. 河南省 D. 福建省
9. 关于该山气温垂直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海拔600米以上1月气温递减率远远大于7月
B. 该山山顶可能有永久积雪
C. 1月份在400米以上呈现逆温现象
D. 7月气温递减率400米以下最小
【答案】8. C 9. D
【解析】
【8题详解】
图示该山山麓地带1月气温为0℃,可判断是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一线,约为35°N附近,判断在河南省;甘肃位于秦岭淮河以北,一月均温为0℃以下;江西省和福建省都位于秦岭淮河以南,一月均温为0℃以上,C正确。故选C。
9题详解】
由图示可以看出,海拔600米以上1月气温递减率(-1.5-(-4))/600小于7月气温递减率(26-22)/600,A错;该山夏季山顶气温大于0℃,不可能有永久积雪,B错;1月份在400米以上气温不断下降,不存在逆温现象,400米以下地带下冷上热存在逆温现象,C错;图示7月400米以下温度变化小,气温递减率最小,D正确。故选D。
读图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从阿拉木图向北,山地针叶林分布的海拔高度的变化趋势是( )
A. 上升 B. 下降 C. 高度不变 D. 缺失
11. 有驴友从成都出发,沿宝鸡、兰州至酒泉旅行,途中观察到的地带性植被类型依次是( )
A. 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草甸、荒漠
B. 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荒漠草甸、草原
C. 落叶阔叶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D. 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草原、荒漠
【答案】10. B 11. D
【解析】
【10题详解】
从阿拉木图向北,随着纬度不断升高,热量减少,针叶林分布的海拔高度不断降低,B正确。故选B。
【11题详解】
从成都出发,沿宝鸡、兰州至酒泉旅行,由东向西,气候由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且水份条件越来越差,沿途的植被类型由常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草原、荒漠。选D正确。
【点睛】高山林线是指山地垂直自然带谱中的森林分布的上限海拔高度。
在树木生长期,热量越充足的地方林线分布应该是越高的;
纬度低,热量充足,林线的海拔高;
阳坡热量充足,林线分布的海拔高;
迎风坡降水多,林线分布的海波高。
初雪是指入冬后下的第一场雪。如图为某年小雪(11月22或23日)前后我国初雪时间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2. 我国东部地区初雪时间出现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地形 B. 纬度 C. 海陆位置 D. 洋流
13. 新疆南部(南疆)比新疆北部(北疆)初雪时间晚的原因是( )
①南疆地区河流较少,蒸发量小,水汽缺乏 ②南疆地区纬度较低,冬季气温较高
③天山阻挡寒冷气流进入南疆 ④天山北部为大西洋水汽的迎风坡,降雪较多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4. 此时(11月20~23日)的天气( )
A. 有利于①地小麦生长 B. 加大了②地生产生活的用水压力
C. 可缓解③地的雾霾 D. 增加了④地森林火灾的发生概率
【答案】12. B 13. B 14. C
【解析】
【12题详解】
我国东部地区初雪出现时间差异表现为南晚北早,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南方纬度较低,气温较高,而北方纬度较高(中纬度),气温较低,即纬度位置的差异造成的,B正确。故选B。
【13题详解】
南疆地区纬度较低,冬季气温较高且北部天山山脉阻挡寒冷气流进入南疆。而天山山脉北部为大西洋水汽的迎风坡,降雪较多,这导致新疆南部(南疆)比北部(北疆)初雪时间晚,②③④正确;南疆地区较北疆冬温高,蒸发量大,①错误。故选B。
【14题详解】
11月20-11月23,天气寒冷,①地小麦生命活动微弱,A错误;②地用水压力大主要是春季,且此时降雪可缓解旱情,B错误;④地森林火灾的发生与降雪无关,D错误;但风雪天气可缓解③地雾霾天气,C正确。故选C。
河西走廊是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要道,也是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近年来,该地制种业结构发生变化,蔬菜、瓜果、花卉等制种规模迅速扩大。下图示意河西走廊地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与黄淮海平原制种基地相比,该地成为“种子繁育黄金走廊”最明显的优势是( )
A. 交通便利、距离市场较近 B.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C. 海拔高,气温低、病虫害少 D. 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
16. 该地制种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水源 B. 机械 C. 土壤 D. 市场
【答案】15. B 16. D
【解析】
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及其变化。
【15题详解】
河西走廊地处内陆,气候干燥且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作物种子质量优良。故选B。
【16题详解】
由于蔬菜、瓜果、花卉等制种利润更大且市场需求量大,导致该地制种业结构的变化。故选D。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下列关于A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国冬季盛行东北风
B. 该国中西部的德干高原是茶叶的主要种植区
C. 该国的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
D. 该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
18. 我国哪个省的气候与A国的主导气候一致( )
A. 海南省 B. 山东省 C. 浙江省 D. 青海省
【答案】17. B 18. A
【解析】
【17题详解】
A国是印度,地处亚欧大陆南部,冬季在亚洲高压南部,盛行东北季风,A正确;印度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C正确;印度的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分布在南部的班加罗尔,D正确;该国中西部的德干高原是棉花的主要种植区,茶叶主要分布在该国的东北部,B错,符合题意。故选B。
【18题详解】
A国印度是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南部,冬季地处亚洲高压南部盛行东北季风,夏季由于气压带风带北移盛行西南季风;我国的海南地处我国南部,是热带季风气候;山东是温带季风气候,浙江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青海是高原气候。选A正确。
【点睛】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南亚次大陆和中南半岛北部一带,其形成原因与巨大的海陆热力差距和气压带的季节性移动有关。
冬季亚洲大陆形成强大的冷高压,印度次大陆和中南半岛处于蒙古高压南部,盛行东北季风。夏季亚洲大陆受热形成印度低压,太阳直射点北移,赤道低压带的北移致使从南半球而来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变成的西南季风和海陆热力作用形成的西南风叠加,形成南亚东南亚最强的季风西南季风。
下图为我国甲、乙两区域的农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9. 与乙地相比,甲地形成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区位是( )
A. 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较高 B. 精耕细作,专业化程度高
C. 光热充足,农作物品种优良 D. 地势平坦,水利工程量大
20. 改革开放以来,乙地一些耕地经历了“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和蔬菜基地”的农业景观变迁,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水源 B. 市场 C. 气候 D. 机械化
【答案】19. A 20. B
【解析】
【19题详解】
甲是三江平原,乙是珠江三角洲;与乙相比,甲地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较高,A正确;大规模的农场式经营,专业化程度高,B错;纬度高热量不足,C错;地势平坦,旱作农业为主,水利工程量不大,D错。故选A。
【20题详解】
乙地农业“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和蔬菜基地”的变化主要是市场需求的变化;当地水淅、气候无明显变化;机械化影响耕作效率,不影响耕作类型。选B正确。
二、综合题
21.下图中B城为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2012年11月22日,以“未来能源的发展·新能源”的主题赢得了2017年世博会举办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请描述图示地区的地形地势特点。
(2)指出图示地区气候最突出特征,并简述其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答案】(1)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高西低);东部以山地、丘陵主,西部以平原为主。
(2)干旱。气候干旱导致河流稀疏,河流短小,水量不大;植被稀疏,多荒漠;土壤发育程度低,土壤贫瘠;风蚀地貌、风积地貌分布广泛。答出三点即满分。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地形地势特征可结合图示等高线分布特征及海拔高度、河流的流向描述。该地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气候最突出的特征是干旱。气候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气候影响水文、植被、土壤及外力作用等方面说明。
【详解】(1)地形地势特征可结合图示等高线分布特征及海拔高度、河流的流向描述;该区域河流自东南向西北流,可以看出该区域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高西低);由海拔高度可知,东部以山地、丘陵为主,西部以平原为主。
(2)该地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气候最突出特征是干旱。气候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气候影响水文、植被、土壤及外力作用等方面说明;由于气候干旱水资源不足,导致河流稀疏,河流短小,水量不大;由于干旱缺水,该地植被稀疏,多荒漠;植被稀少,土壤发育程度低,土壤贫瘠;由于干旱,大风天数多,风力作用强,风蚀地貌、风积地貌分布广泛。
22.秘鲁是中国在南美洲的重要合作伙伴。了解秘鲁的地理环境,有助于更好发展与秘鲁的友好合作关系。阅读地图材料,回答问题。
(1)概述秘鲁地形和气候类型的分布状况。
(2)秘鲁西海岸形成了南北延伸的荒漠带,从自然地理的角度简析其成因。
(3)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简释秘鲁境内高大山脉的成因。
(4)秘鲁渔业资源丰富,但2016年因受厄尔尼诺(东太平洋地区东南信风势力减弱)影响,渔业总产量下降。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简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答案】(1)中西部为山地,东部为平原,西部沿海为热带沙漠气候,中部山地为高原山地气候,东部为热带雨林气候。
(2)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内陆信风影响,气候干燥;沿岸受秘鲁寒流影响,降温减湿;高大山系紧逼海岸,导致荒漠带南北延伸。
(3)因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相互碰撞,南极洲板块向下俯冲,美洲板块受挤压隆起,形成穿越秘鲁境内的高大山脉。
(4)由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因此,当东南信风减弱会使南赤道暖流减弱,南美洲沿岸上泛海水减少,浮游生物锐减,鱼类大量死亡,渔业产量下降。
【解析】
【详解】(1)秘鲁地形的分布可结合图示山地分布及河流流向描述;气候类型的分布状况结合图示的自然带说明;图示秘鲁中西部为山地,东部为平原;西部沿海为热带荒漠带对应的是热带沙漠气候,中部高山植物区对应山地为高原山地气候,东部热带雨林带对应的是热带雨林气候。
(2)荒漠带的形成与其所处的大气环流有关,荒漠带的南北延伸,从地形和洋流的角度分析;秘鲁地处南美洲西部,该地纬度较低地处东南信风带和副高压控制,受东南信风离岸风和副高压下沉气流的影响,气候干燥少雨,形成荒漠;沿岸受秘鲁寒流影响,降温减湿,加剧了气候干旱,也使得荒漠带向北延伸;高大的安第斯山紧逼海岸,荒漠南北狭长分布。
(3)秘鲁位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处,境内高大山脉形成是因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相互碰撞,南极洲板块向下俯冲,美洲板块受挤压隆起,形成南北延伸的高大山脉。
(4)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即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关系,从组成地理环境的气候、地形、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要素,“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角度,结合厄尔尼诺现象进行分析;由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即东南信风减弱,导致南赤道暖流减弱,秘鲁寒流随之减弱,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海水温度异常升高;秘鲁寒流是涌升流,由于水温升高,涌升量减少,导致上涌的营养物质减少,浮游生物减少,鱼类饵料减少,鱼类大量死亡,渔场减产。
【点睛】厄尔尼诺是指太平洋赤道海域海水大面积异常升温的现象。
1、厄尔尼诺发生后,西北太平洋台风的产生个数及在我国沿海登陆个数均较正常年份少。
2、我国北方夏季易发生高温、干旱,通常在厄尔尼诺发生的当年,夏季风较弱,季风雨带偏南,位于我国中部或长江以南地区,南涝北旱。3、我国南方易发生低温、洪涝,在厄尔尼诺发生后的次年,南方容易出现洪涝。
4、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冬季,我国北方地区容易出现暖冬。
23.罗讷河源自阿尔卑斯山脉,流经法国东南部,注入地中海,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罗讷河流域具有较强的径流调节能力,如上世纪80年代,罗讷河上游出现百年一遇的大洪水,洪峰流经里昂以上河段后,干流径流量在短期内从3250m3/秒减少到2450m3/秒。
材料二:500多公里的罗讷河上曾有20多座水电站,为河流水能梯级开发的“世界之最”。然而,上世纪80年代以来,法国开始拆除水坝和河堤,恢复河漫滩湿地。
(1)说明洪峰在罗讷河里昂以上河段得到有效削减的自然环境原因。
(2)罗讷河里昂以上河段一般在春季会出现汛期,而河口地区夏末通常会出现枯水期,从河水补给的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
【答案】(1)罗讷河里昂以上河段沿岸附近分布有较大面积的沼泽与湖泊,可以起到积蓄径流、削减洪峰的作用。
(2)上游春汛原因:罗讷河里昂以上径流补给部分依靠阿尔卑斯山的积雪融水;春季温带升高积雪融化,形成汛期。河口枯水期原因:罗讷河下游的河水补给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干旱少雨,径流量小。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河流水文特征及影响因素。湿地有调蓄径流的作用,洪峰在罗讷河里昂以上河段得到有效削减的自然环境原因可从该河流上游多湿地分布的角度分析。河流的流量大小与补给源关系密切,可结合该河上下游的地理环境特征,从补给源角度分析;罗讷河里昂以上河段一般在春季会出现汛期,应与季节性积雪融水有关,罗讷河里昂以上径流补给部分依靠阿尔卑斯山的积雪融水;河口的水量主要是大气降水补给,下游河口区是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干旱少雨,出现枯水期。
【详解】(1)湿地有调蓄径流的作用,洪峰在罗讷河里昂以上河段得到有效削减的自然环境原因可从该河流上游多湿地分布的角度分析;罗讷河里昂以上河段沿岸附近分布有较大面积的沼泽与湖泊,湖泊与沼泽可以起到积蓄径流、削减洪峰的作用。
(2)河流的流量大小与补给源关系密切,可结合该河上下游的地理环境特征,从补给源角度分析;罗讷河里昂以上河段一般在春季会出现汛期,应与季节性积雪融水有关,罗讷河里昂以上径流补给部分依靠阿尔卑斯山的积雪融水;春季温带升高积雪融化,形成汛期。河口的水量主要是大气降水补给,下游河口区是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干旱少雨,径流量小,使得夏末出现枯水期。
2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尼日利亚人口超过1亿,经济以农矿业为主。2014年11月20日,尼日利亚与我国正式签署了沿海铁路项目商务合同。该项目总金额达119.7亿美元,全线采用中国铁路技术标准,是截至当时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史上单体合同金额最大的项目。下图示意尼日利亚铁路的分布。
(1)归纳尼日利亚现有铁路路网特点及作用。
(2)指出尼日利亚拟建沿海铁路的布局特点。
(3)简述尼日利亚沿海地区的气候特点,以及针对此气候特点,我国相关人员在建设该铁路时,为保障身体安康,需要防范的问题。
(4)指出因尼日利亚沿海铁路项目而可能获益的我国主要工业部门。
【答案】(22分)
(1)路网特点:线路较少(密度较低);(2分)连接内陆和沿海港口。(2分)
作用:方便农产品出口和进口商品的运输。(2分)
(2)横贯沿海地区(或几乎与海岸线平行);(3分)连接东、西两条(通向内陆地区的纵向)铁路,构成铁路网。(3分)
(3)气候特点:(纬度低,属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3分)
需要防范的问题:中暑;晒伤;食物中毒;毒虫叮咬;野生动物侵袭;疫病;瘴气等。(3分)(答对1项得1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本部分满分不得超过3分。)
(4)钢铁、机械、机车制造、电子通信、管线、建材等与铁路建设和列车制造有关的部门。(4分)(答对1项得1分,答对4项即可得4分。本小题满分不得超过4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可以看出尼日利亚现有铁路路网主要联系沿海和内地,线路少,密度较小,缺少沿海地区的横向联系;其作用主要是将内地初级农产品运到港口,供出口,同时方便进口商品运往内地。
(2)读图可以看出尼日利亚拟建沿海铁路整体东西方向延伸,大致与海岸线平行,连接东、西两条通向内陆地区的纵向铁路,构成铁路网。
(3)尼日利亚沿海地区的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其特点是终年高温多雨,气候湿热;湿热的气候有利于蚊虫繁殖,毒虫肆虐,病菌滋生,野生动物数量多,体型较大,因而我国相关人员在建设该铁路时,为保障身体安康,需要防范中暑,晒伤,受潮,食物中毒,毒虫叮咬,野生动物侵袭,疫病,瘴气等,同时还应注意预防建设地区自然灾害,如暴雨洪涝,山区还要预防滑坡泥石流等带来的伤害。
(4)铁路建设需要用到建筑材料,钢材,零部件、工具,运输工具等,因而尼日利亚沿海铁路项目可能获益的我国主要工业部门钢铁工业、机械工业、建材厂、机车制造、管线等,在外工作人员与家人的联系受益的还有电子通信部门。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交通运输、气候类型的综合运用、工业联系的知识,同时考查学生阅读图文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描述地理事象分布特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