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河北省辛集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3804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河北省辛集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3804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河北省辛集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3804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河北省辛集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展开河北省辛集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5分,共60分)
下图中甲、乙、丙、丁代表岩石类型,箭头①—⑦表示地质作用。读下图,回答1-3题。
1. 图示岩石中,属于花岗岩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 图中序号与其代表的地质作用组合正确的是( )
A. ②——外力作用 B. ③——固结成岩作用
C. ④——地壳下沉 D. ⑤——高温熔化
3. 关于岩石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类岩石具有明显的气孔构造 B. 乙类岩石中可能找到化石
C. 丙类岩石具有层理结构 D. 丁类岩石的典型代表是大理岩
“泥火山”指泥浆和气体同时喷出地面堆积而成的锥形丘或盆穴丘,丘的尖端部常有凹陷,由此间断地喷出泥浆与气体。在新疆北天山分布着众多“泥火山”,喷发出的粘稠泥浆温度比当地气温低,略带油气味,不时爆裂出几个气泡。下左图为新疆北天山“泥火山”分布图,右图为“泥火山”景观图。读图,回答4-5题。
4.新疆北天山“泥火山”众多的原因是( )
A.位于板块交界处 B.冰川侵蚀强烈
C.背斜和断裂构造发育 D.流水侵蚀强烈
5.独山子附近“泥火山”形成的地质过程为( )
A.冰川侵蚀—岩层外露—岩层断裂—泥浆喷出—冰川堆积
B.地壳挤压—地层凹陷—岩层断裂—泥浆喷出—流水堆积
C.地壳抬升—岩层断裂—地层隆起—泥浆喷出—冰川堆积
D.地壳挤压—地层隆起—岩层断裂—泥浆喷出—流水堆积
马耳他是地中海中部岛国,岛上多石灰岩低丘,最高处海拔253米,植被稀少。该国旅游业发达,著名景点“蓝窗”就分布在戈佐岛西北角,但该景观已于 2017年3月8日上午坍塌。下图为马耳他简图及其著名景点“蓝窗”。读图,完成6-7题。
6.形成“蓝窗”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排序正确的是( )
A.沉积、地壳抬升、海水侵蚀 B.地壳抬升、沉积、海水侵蚀
C.海水侵蚀、沉积、地壳抬升 D.地壳抬升、海水侵蚀、沉积
7.一年中,“蓝窗”受外力破坏最强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下图为北半球某地热力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8-10题。
8.①②③④四地气压最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9.①②两地之间由于水平气流运动形成的风是( )
A.西风 B.东风
C.东南风 D.西北风
10.下列示意图和上图原理对应正确的是( )
A. B. C. D.
下图为以北极为中心的某区域某月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11-12题。
11.此时甲地的风向是( )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12.图中( )
A.甲地进入极夜
B.乙地气压最低
C.丙地日出东南
D.丁地速度最快
右图为世界局部地区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3-14题。
13.图中气压带的成因及其控制下的降水特征分别为( )
A.动力原因 少雨
B.动力原因 多雨
C.热力原因 少雨
D.热力原因 多雨
14.根据图示信息,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地山林此时落叶满地 B.乙地是热带草原景观
C.乙附近海域洋流是暖流 D.甲乙两地年温差均小
大澳大利亚湾的冬季在强风控制下风浪甚大,素以风大浪高闻名,以致船舶难以停泊。希利尔湖位于该湾西部的中岛上,它是一个咸水湖,湖水的颜色会随着盐度的增大呈现出从淡绿到深红的色调变化。读图,回答15-16题。
15. 冬季控制大澳大利亚湾强劲大风的风向是( )
A. 西北风 B. 东北风
C. 西南风 D. 东南风
16. 如果希利尔湖的颜色可随季节发生变化,下列哪个月份该湖湖水最可能呈现出深红色( )
A. 3月 B. 6月 C. 1月 D. 9月
降雨侵蚀力,是指降雨引起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闽东南地区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降雨侵蚀力是该地区引起水土流失的重要外在驱动力。下图为闽东南月均降雨侵蚀力与降雨量的年内分布图。读图,回答17-18题。
17.该地区地带性植被类型为( )
A.热带季雨林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温带落叶阔叶林
18.7月降雨侵蚀力较6月小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东南风势力较往年弱 B.雨带已经推移到北方
C.受信风控制时间较长 D.该月植被覆盖率极高
下图为亚欧大陆40ºN附近东西两侧两个测站1、4、7、10四个月的气候资料。读图,完成19-20题。
19. 甲、乙两地气候相比( )
A. 1月降水甲比乙多
B. 气温季节变化甲比乙大
C. 7月气温甲比乙低
D. 降水季节变化甲比乙小
20.乙地1月降水主要受( )
A. 西北风的影响
B. 副极地低压控制
C. 沿岸暖流影响
D. 盛行西风的控制
下图为海南岛图(图中虚线为等温线,岛内封闭实线为等高线),读图,完成21-22题。
21.该岛M地的年太阳辐射量比P地要多,主要是因为M地( )
A.晴天天数多
B.海拔高
C.地处夏季风的迎风坡
D.纬度高
22.读图中相关等值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虚线值的大小:④>③>②>①
B.实线值的大小:a>b>c
C.从虚线看,此岛现在是冬季
D.从虚线看,此岛现在是夏季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某日国际标准时间12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23-25题。
23.图示时刻( )
A.北京艳阳高照
B.吉林南部阴雨天气
C.杭州湾吹西北风
D.台湾海峡波涛汹涌
24.甲气压系统强盛的季节( )
A.巴西高原上草木枯黄
B.北京市物体的影子逐渐变短
C.是南极考察黄金时期
D.上海市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
25.乙气压系统势力偏弱的年份( )
A.我国夏季风势力偏强 B.长江流域伏旱时间偏长
C.华北地区夏季用水紧张 D.松花江流域防洪压力大
下图为2016年4月11日8时世界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完成26-27题。
26.产生图示区域降水的天气系统是( )
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
27.图示中甲、乙、丙、丁四地该日天气状况( )
A.甲地比丙地昼夜温差大
B.乙、丁两地吹偏南风
C.丙地比丁地风力大
D.甲、乙两地出现大风降温
读下图,完成28-29题。
2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M地区不参与水循环 B.a处的侵蚀作用强度大于沉积作用
C.②处岩石的形成可能比①要早 D.如果该地为浙江沿海,则甲多为西南风
29.如果图示海区属于30°~60°之间的亚洲东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海区仅有暖流流经 B.该海区仅有寒流流经
C.沿岸的气候类型仅有季风气候 D.该海区不可能有世界级大渔场存在
下图是我国三个地区甲、乙、丙三条河流各月流量(立方米/秒)图,读图,回答30-31题。
30.乙河位于( )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青藏高原地区
31.下列有关三条河流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冰川融水补给的是甲河
B.流量变化均随降水量而变化
C.河流含沙量最大的是丙河
D.流量年际变化最小的是乙河
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箭头表示洋流的流向。读图,完成32-33题。
3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洋流常年受东北信风吹拂
B.②是逆时针洋流系统的组成部分
C.此时北半球为冬季
D.③洋流是西南季风吹拂形成的
33.有关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Q地因受寒流影响,冬季气温较低
B.P地因受暖流影响,冬季气温较高
C.M海域多海雾,对航运造成不利影响
D.K海域的渔场是由于上升流而形成
图①至图④为一组景观剖面示意图,反映了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图①时期到图④时期的变化过程(图①时期到图④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河流中游)。读图,回答34-35题。
34.依据图中信息,从①到④河流水文特征的变化情况是( )
A.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变小
B.河流的含沙量增大
C.结冰期变长
D.无变化
35.图示中河流水文特征的变化,反映了( )
A.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地理要素的稳定性
D.地理要素的孤立性
下图为世界局部区域图。阿留申群岛属于形成年代较晚的火山群岛,长1 900千米,由300多个细小的火山岛(当中有57座火山)组成。群岛四季温差小,多雨雾和强风。据此完成36-37题。
36.阿留申群岛多火山的原因是( )
A.海底板块发生升降运动
B.阿留申群岛的隆起抬升
C.位于生长边界板块张裂
D.位于消亡边界板块碰撞
37.推断阿留申群岛主要的植被是( )
A.草甸、苔藓 B.落叶阔叶林
C.荒漠、灌丛 D.针叶林
下面四幅图分别示意四座山地南北坡的植被或气候要素随海拔的变化情况。读图,回答38-40题。
38.从纬度位置看,位于南半球的山地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9.四座山地的共同特征是( )
A.南坡都是阳坡 B.南坡都是迎风坡
C.山顶都有永久冰雪分布 D.同高度两坡水热组合不同
40.甲、丁两山地所在区域( )
A.分别处于亚热带大陆的东、西两侧 B.冬季都盛行西南风
C.河流汛期出现的季节相反 D.自然带的数量相同
二、综合题。(共2题,共40分)
41.(16分)下面左图为“甲、乙两地地理位置示意图”。右图为“甲地年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在6月1日至7月1日期间地球公转速度、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及昼长的变化特点。
(6分)
(2)简述乙地夏季风的形成过程。(4分)
(3)5月份一般是甲地最热的月份,分析其原因。(6分)
42.(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伊犁河发源于天山西坡,由东向西注入巴尔喀什湖。上游河谷降水丰富,森林、草原、雪山相互辉映。下游流经萨雷耶西克阿特劳沙漠,由于河床浅,河流时常改道,形成面积较大的入湖三角洲(如图)。伊犁河下游胡杨林沿河岸伸展,远离河道的地区植被稀疏,沙丘活化,成为东亚冬春季节沙尘的主要来源之一。下图为哈萨克斯坦东部区域图。
(1)概述伊犁河下游的水文特征。(8分)
(2)简述伊犁河与巴尔喀什湖之间的水循环过程。(8分)
(3)根据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伊犁河下游地区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8分)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5分,共60分)
1-5 BAACD 6-10 ADBCC 11-15 BCADA 16-20 CCBBD
21-25 ACBAC 26-30 BABCB 31-35 DDCBB 36-40 DACDB
二、综合题。(共2题,共40分)
41.(16分)
(1)地球公转速度变慢;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小后增大;甲地昼长先变长后变短。(6分)
(2)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陆上气温高,(气流上升,)形成低压;海洋上气温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受地转偏向力右偏影响,形成东南季风。 (4分)
(3)5月甲地太阳高度大,日照时间长;雨季未来临,晴天多,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因此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6、7、8月处于雨季,阴雨天气多,太阳辐射削弱多,气温反而更低。(6分)
42.(24分)
(1)水文特征:年径流量小;汛期在夏季,冬季断流;结冰期较长;含沙量不大。(8分)
(2)巴尔喀什湖湖水蒸发和植物蒸腾的部分水汽随西风输送至东部山地形成降水;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汇人伊犁河;再经伊犁河流入巴尔喀什湖。(8分)
(3)伊犁河下游地处内陆,距海洋遥远,到达的海洋水汽量少,导致当地气候干旱,降水稀少;由于当地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河床发育浅:河流流量主要受气温变化影响,季节变化大而年际变化较小;由于降水少,流域内植被稀疏;地表腐殖质少,土壤贫瘠,土质疏松;由于植被少,能够提供的食物有限,生物种类少。(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