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选考)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3662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选考)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3662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选考)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3662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选考)
展开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
期中考试地理试题(选考)
一、选择题(2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他首先把中国分成东部与西部,再分别分成南北两部分,形成如图中所示①②③④四块区域,并把四块区域命名为“黄色中国”、“绿色中国”、“银色中国”和“金色中国”。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图中各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 )
A.决定各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是气候和地貌
B.各区域间具有明确的界限
C.各区域内部没有明显的分异
D.各区域间不存在广泛的联系
2.各色分区与主要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 )
A.①—“金色中国”—海陆位置影响 B.②—“银色中国”—纬度位置影响
C.③—“绿色中国”—流水侵蚀作用 D.④—“黄色中国”—流水侵蚀作用
读“我国某城市近30年来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3~5题。
3.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图中a、b、c三点所代表的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 )
A.a—b—c B.c—a—b
C.c—b—a D.b—a—c
4.a时期该城市的主要工业部门最有可能是 ( )
A.采矿业 B.食品工业
C.汽车工业 D.电子工业
5.关于各阶段区域发展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
A.a时期城市化水平最高 B.b时期环境质量最佳
C.c时期产业结构以制造业为主体 D.b~c时期可能出现企业外迁现象
2018年2月11日,人民同刊登了一篇关于“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设想的文章,引起了广泛热议,红旗河为雅鲁藏布江的一条支流,调水工程分为一条主线、三条支线。下图为“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设想图。读图完成6~7题。
6.推测“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可调水量最大的季节是 (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7.有关“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对受水区有利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B.加剧土地荒漠化程度
C.解决水资源紧张问题 D.加大当地的人地矛盾
下表为2012年甲、乙两城市某类企业单位产品成本构成和市场平均价格表。读表,回答8~9题。
城市 | 生产成本(元) | 市场平均 价格(元) | |||
技术 | 原料 | 劳动力 | 其他 | ||
甲 | 1.2 | 6 | 11 | 3 | 30 |
乙 | 1.2 | 6 | 20 | 6 | 30 |
8.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该类企业将会在两地之间发生转移,其转移的方向及影响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
A.从甲市向乙市转移 技术 B.从甲市向乙市转移 原料
C.从乙市向甲市转移 劳动力 D.从乙市向甲市转移 市场
9.该类企业转移造成的影响可能有( )
A.不利于乙市产业结构升级 B.促进甲市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C.导致甲市大量工人失业 D.提高了乙市该类产品的市场价格
美国西部的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年调水量52亿立方米,受益于该调水工程,加利福尼亚州发展成为美国人口最多、灌溉面积最大的一个州。下图是“美国加州地区的水系分布图”。完成10~12题。
10.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 )
A.乳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水稻种植业 D.地中海式农业
11.受北水南调工程影响,南部灌区易引发的生态问题是 ( )
A.水土流失 B.湿地退化
C.土地盐渍化 D.土地沙漠化
12.加利福尼亚州的农业生产由早期粗放的放牧业向以蔬菜、水果、乳酪为主体的方向转变,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水热条件 B.技术
C.市场 D.交通
广东省郁南县是全国县级最大的干电池生产基地,锰是制造干电池的重要原料之一。近年来,该县承接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建材、精细化工等产业,逐步形成产业集群。下图为该县相关信息示意图。据此回答13~15题。
13.郁南县成为全国县级最大的干电池生产基地,主要优势在于 ( )
A.消费市场广阔 B.水资源丰富
C.矿产资源丰富 D.科学技术水平先进
14.该地承接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的主要条件为 ( )
①环境质量好 ②能源资源丰富
③劳动力充足 ④土地成本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产业集群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 )
A.加剧就业困难,环境压力更大 B.利于东西协作,实现经济共赢
C.促进资源开发,增加就业机会 D.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生产利润
读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地区调配示意图,完成16~18题。
16.箭头①和③均表示 ( )
A.管道运输 B.高压输电
C.水陆联运 D.利用地势落差输送水资源
17.④工程对华北地区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
A.缓解了该地区能源紧张 B.可能出现局部地区的土地盐碱化
C.减轻了该地区交通运输压力 D.有利于华北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
18.②工程对我国经济和环境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是 ( )
①促进西部开发,有利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②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保护生态环境
③初步解决西部水资源缺乏问题
④减轻东部地区能源压力,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⑤今后我国不再使用煤炭作能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⑤ D.②③④
乌克兰是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黑土面积约占全国三分之二,其北部地区与美国中部平原、中国东北地区并称为世界三大商品性玉米产地。下图是乌克兰简图。读图完成19~20题。
19.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0.与美国中部地区相比,乌克兰玉米种植不利的自然因素是 ( )
A.土壤 B.水源 C.热量 D.光照
青海省共和县塔拉滩(图甲)以戈壁、沙丘为主,是黄河上游风沙危害最严重地区之一, 2011~2017年,塔拉滩地区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建成数十个光伏企业集聚的产业园。光伏产业发展促进了生态改善,植被不断恢复,沙丘移动明显减缓。但植被恢复对光伏发电效率产生了不利影响,为此园区引入牧羊业(图乙),形成了良性循环。据此完成21~23题。
21.塔拉滩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 )
A.水土流失 B.土地盐碱化
C.草场退化 D.森林破坏
22.光伏产业促进了塔拉滩的植被生长,关键是因为太阳能电池板 ( )
A.阻挡风沙,减弱风力侵蚀 B.减弱蒸发,提高土壤水分
C.吸收热量,增加土壤温度 D.反射阳光,改善光照条件
23.光伏产业园区引入牧羊业,有利于 ( )
A.减缓沙丘移动速度 B.提高水电发电量
C.增加植被覆盖率 D.提高土地利用率
叠图分析是科学选址最常用的方法。结合下图,完成24~25题。
24.叠图分析最常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
A.RS B.GPS
C.GIS D.数字地球
25.选定的区域适合建设 ( )
A.大型垃圾处理场 B.大型仓储式超市
C.汽车加油站 D.水源保护区
二、非选择题(共3大题,合计50分)
26.虎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其得名于横穿境内的七虎林河,是满语的音译,意思是“沙鸥云集之所”。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简述虎林所在的三江平原湿地面积大的原因。(4分)
(2)近年来,虎林市“把绿色水稻变成方便米饭、米粉,把大豆变成磷脂,把原木变成家具”。简述虎林市发展绿色水稻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8分)
(3)为了进一步促进虎林市农业的良性发展,简述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8分)
27.图1是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图2是图1中甲处的气候资料。据道光、咸丰年间的县志记载,图1中甲处当时森林茂密,柳竹成荫,河深水清,舟楫畅行;然而现在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却是被切割得支离破碎的光山秃岭,一片“红色荒漠”景观。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6分)
图1 图2
(1)根据材料,分析图1甲处形成“红色荒漠”景观的原因。(4分)
(2)图1中甲处形成的“红色荒漠”带来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3)在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的基础上,我们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防治图示区域日渐扩大的“红色荒漠化”?(6分)
28.读意大利波河流域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波河流域图。
材料二 波河是意大利最大的河流,水量充沛,常发生大洪水,流域面积约7.5万平方千米,流域内水能资源丰富。该河流中下游流经著名的波河大平原(该平原西部和北部接高大连绵的阿尔卑斯山脉,南临亚平宁山脉),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多在其一些支流上游兴建水利工程。波河中下游含沙量高,河道蜿蜒曲折,极易淤塞,现在河口三角洲每年新增土地约81公顷。
(1)简述波河流域的水系特征。(4分)
(2)波河丰水期持续时间较长,枯水期仅出现在夏末秋初,试分析其原因。(4分)
(3)对波河流域的上、中、下游的开发利用,提出合理的建议。(6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总分50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答案 | A | A | A | B | D | B | A | C | B | D | C | C | C | B | D |
题号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
|
|
|
|
答案 | B | B | B | A | C | C | B | D | C | D |
|
|
|
|
|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总分50分)
26.(1)三江平原纬度高,气温比较低,蒸发微弱;地下有冻土层,地表水不容易下渗;年降水量比较多;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导致土壤中水分多,形成大面积湿地。
(2)夏季高温多雨,能满足水稻生长需要;地处平原,地势平坦;黑土广布,土壤肥沃;河流多,水源充足;冬季寒冷,害虫不易越冬,病虫害少。
(3)调整农业经济结构;积极发展多种农业;因地制宜,根据市场需求,合理布局农业生产;延长产业链,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还湿,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27.(1)“红色荒漠”是南方低山丘陵红壤水土流失的结果。自然原因:以山地丘陵为主,起伏大;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且降水集中多暴雨;河流众多,流水侵蚀切割强烈。人为原因:开发历史悠久,人多地少,毁林开荒;能源短缺,乱砍滥伐。
(2)低山丘陵地区,水土流失使山坡土层变薄,土壤肥力降低,使粮食减产;使地表变得崎岖不平,影响交通等;山麓地带水冲沙压,旱涝严重;平原地区,水土流失会造成河湖淤塞,河湖调洪能力降低,使旱涝灾害加剧;同时还影响航运。
(3)发展立体农业;搞好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建设水电站,开发利用本区丰富的水能资源;切实解决农村生活用能问题,如大力推广生活用煤,进行技术革新,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大办沼气和营造速生薪炭林等;封山育林,提高植被覆盖率。
28.(1)干流较长,自西向东流;支流众多,基本呈南北对称分布;流域面积较大;干、支流河床比降大。
(2)春末夏初,气温升高,发源于阿尔卑斯山区的支流得到冰雪融水补给,形成汛期;冬春季节,大部分处于地中海气候区的波河(发源于亚平宁山脉的支流)得到雨水补给,径流丰富。所以波河的丰水期持续时间长,枯水期仅出现在夏末秋初。
(3)在中下游地区对河道进行裁弯取直;下游地区开挖新入海河道;切实有效保护上游山区的植被,配合水利建设,大力开发水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