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天津市耀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展开天津市耀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第Ⅰ卷 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 80 分)
下表是重庆一中(30°N,106°E) 一地理兴趣小组在一学期内三次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获得的数据。据此完成1-2题。
1.该小组每次测量正午太阳高度的时候,北京时间应为
A. 12:56 B. 12:00
C. 11:04 D. 12:30
2.从第一次到第三次测量期间,同学们发现
A. 重庆昼渐短且昼短夜长 B. 北极附近的极昼范围在逐渐变大
C. 地球公转速度在逐渐变快 D. 太阳直射点在向南移动
3.右图为某地投影示意图,图中小虚线圈为极圈,大虚线圈为回归线;弧线ACB为晨昏线,且AC段为昏线;C点为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也是晨昏线与120 °E经线的交点,图示的日期可能是
A. 3月21日 B. 6月22日
C. 9月23日 D. 12月22日
4.右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A. 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 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C. 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 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中国地质工作者深入敦煌附近180千米处的无人区魔鬼城,对这一国内最大的雅丹地貌区域进行了全面考察。读图回答5-6题。
5.形成雅丹地貌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地壳上升运动 B. 风力侵蚀作用
C. 流水沉积作用 D. 冰川侵蚀作用
6.形成雅丹地貌的岩石类型对应图中的
A. ① B. ⑤
C. ③ D. ④
登封观星台位于河南省登封县(约113ºE,34ºN),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天文台建筑。观星台上有两间小屋,小屋之间有一横梁,台下正北方有一“长堤”(见下左图),每天正午,横梁的影子会投在“长堤”上,利用它可以了解四季变化。据图回答7-8题。
7.当地球由丙处向乙(见上右图)处运动期间,正午时横梁在“长堤”上的投影逐日移动方向为
A. 东 B. 西
C. 南 D. 北
8.若黄赤交角变小,则夏至日该地正午时横梁在“长堤”上的投影的位置有何变化
A. 变远 B. 变近
C. 向南移 D. 向西北移动
读下面两张图,回答9-10题。
9.图1的①②③④四处中,与图2所示的地壳运动最相符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0.图2所示地壳运动最可能形成
A.海沟 B.海岭
C.褶皱山 D.裂谷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有关图中地貌的成因,正确的是
A. 图中地貌是内外力共同作用而
B. 图中地貌的形成主要与板块张裂有关
C. 甲、乙两座山脉的形成原因相同
D. 丙河流由流水侵蚀而成,与断层无关
12.图中
A. ①处为良好的储水构造 B. ②处可能形成于干燥环境
C. ③处可能含有生物化石 D. 断层发生在岩浆侵入之后
河流主航道一般为水流最深处的航线,下图为北半球的某河流,箭头表示河流流向,据此完成13-14题。
13.该河流的主航道最可能经过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14.近年来,甲沙洲形成速度减慢,其原因是
A. 下游新建防洪大堤 B. 上游种植规模扩大
C. 上游新建大型水库 D. 下游河道疏浚畅通
下图为北京某网友自驾游线路图及沿途所拍照片。
15.此次自驾游途经
A. 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 B.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和常绿硬叶林
C. 地势一、二级阶梯的交界太行山 D. 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宁夏平原
查亚峰是印度尼西亚巴布亚省内山峰,多悬崖,是几内亚岛最高峰,海拔5030米,峰顶终年冰雪覆盖,但是近年来其雪线不断上升。读“查亚峰位置示意图”,完成16-18题。
16.近年来,该山峰顶部雪线不断上升的原因
A. 地壳不断抬升 B. 降水逐年减少
C. 气温不断上升 D. 过度灌溉
17.该山地断崖形成的可能原因是
A. 山体滑坡 B. 岩层断裂抬升
C. 火山喷发 D. 外力侵蚀
18.某探险队攀登到峰顶时,看见太阳正从西南方向落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天津此日昼短夜长,且昼渐长 B. 悉尼此日过后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增大
C. 埃及开罗正值炎热干燥的季节 D. 新几内亚岛盛行西北风
2014年2月7日第22届冬季奥运会在俄罗斯黑海沿岸城市索契举办,图示为局部区域图和气候资料图。完成19-20题。
19.结合气候资料,①②两地降水量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地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 B. ①地处于西风的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
C. ②地深居内陆,降水稀少 D. ②地终年受西风影响,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20.索契举办冬奥会期间,下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等温线分布的是
A. B.
C. D.
天津市某校地理社团进行了网上模拟探究活动,下图示意模拟探究的区域和探险路线。读图回答21-22题。
21.下列地理现象与主要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 ①与⑦植被相似——大气环流相同 B. ④与⑤气候不同——海陆位置不同
C. ①与②自然带不同——纬度位置不同 D. ⑤与⑥自然带不同——海拔不同
22.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②地终年高温多雨 B. ⑦地位于板块边界,多火山地震
C. ⑤地沿岸受寒流影响,干燥少雨 D. ⑥地植被具有抗旱的特性
2016年1月24日,一股强大的寒潮影响我国。下图为该日8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23-24题。
23.此时我国
A. 各地均受强大高压脊控制 B. 北方普遍降温降雪
C. 三亚风力大于昆明 D. 北京、上海风向基本相同
24.该日上海气温比成都低的原因是
A. 无高大山脉阻挡,受寒潮影响大 B. 濒临海洋,受到海洋影响
C. 纬度更高,正午太阳高度小 D. 冷锋过境,降温明显
下面为浙江某地11月24到28日天气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25-26题。
25.图示日期内,该地的气温变化趋势及原因
A.气温直线下降;受偏南风影响明显
B.昼夜温差减小;冷锋过境及白昼渐短
C.最高气温下降;太阳高度角逐渐下降
D.气温波动下降;太阳辐射日变化及冷锋过境
26.与26日夜间气温较高有关联的是
①大气逆辐射强 ②白天日照时间较长
③白昼较前一天长 ④白天地面吸收热量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读“某岛国示意图”,完成27-28题。
27.有关该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南北长约200多千米,东西宽约400多千米
B. 位于我国的东南、澳大利亚的西北
C.冬季商贸船队可借助洋流更快地驶往红海
D. 位于板块边界,受地震、海啸影响大
28.该国东侧冬季降水较多的原因是
A. 西南风影响,降水较多 B. 地中海气候区,冬季降水多
C. 气流受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 D. 赤道低压控制,形成对流雨
下图为2015年5月日14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29-30题。
29. 该日,下列地区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是
A. 江苏大部分地区遭受冻害 B. 重庆发生滑坡泥石流
C. 青海大部分地区普降暴雨 D. 浙江沿海受台风袭击
30. 图中锋面系统过境前后,江苏天气变化与下列图示相符的是
读下面“沿108°E的地形剖面图”。据图回答31-32题。
31.符合①地地形特征的是
A. 喀斯特地貌广布 B. 平原广布
C. 海拔较高,起伏不大 D. 远看成山,近看成川
32.关于⑥地形区地貌特征的形成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主要是流水侵蚀形成 B. 主要是冰川侵蚀形成
C. 主要是断裂陷落形成 D. 主要是褶皱凹陷形成
读世界局部洋流图,图回答33-34题。
33.图中M、N两只洋流的流向一致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都对两海岸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 B.与南下的冷海水相遇形成渔场
C.都是在盛行风吹拂下形成的 D.N沿岸国家的农民正在收割水稻
34.对于A、B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常年受一种气压带或风带的影响 B.A地降水多于B地
C.B地气温日较差小于A地 D.夏秋季节多台风雨
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35-36题。
35.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河流 B.聚落
C.耕地 D.地形
36.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A.线路过长 B.距城镇远
C.易受洪水威胁 D.工程量过大
2016年国际海绵城市建设论坛于12月25日在泉州举行,研讨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海绵城市建设的成功案例。下图为某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示意图。读图回答37-38题。
37.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对水循环整个环节影响最明显的是
A. 地表径流 B. 下渗
C. 降水 D. 水汽输送
38.活水公园对城市环境的有利影响有
①缓解热岛效应 ②减轻城市内涝
③降解污染物,净化水体 ④提供工业用水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下图甲为台湾岛沿回归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其上部是该区相关气象要素沿剖面线变化图),图乙为台湾岛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39-40题。
39.图甲中曲线①②③分别表示
A.气温、气压、降水 B.光照、降水、气温
C.气压、光照、气温 D.降水、气压、光照
40.中央山脉的物种非常丰富,其主要原因是
A.沿岸暖流增温增湿 B.所处纬度较低且相对高度较大
C.东南季风带来充足降水 D.地壳活跃为多种生物提供栖息地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20分)
41.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3分)
⑴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______________。 (2分)。
⑵此时全球与 E 点属于同一天的地区所占的比例 。(1分)
42.请描述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3分)。
43.材料一: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和甲城市的气候统计资料。 (14分)。
材料二:奥兰治河是南非一条非常重要的河流,沿途多峡谷瀑布,中下游除少量平原,多狭窄阶地,且穿越荒漠化地带,河口多沙洲,枯水期水量甚微。开普敦是南非第二大城市,由于近三年持续干旱,将成为发达国家第一个耗尽可饮用水资源的城市。开普敦市政府近日宣布,2018年4月12日为水资源“临界日(Day Zero)”,市长已下令开发临界线以下的地下水,并亲临工地督战。
⑴简述甲城市的降水特征,结合图示信息分析其成因。(6分)
⑵与世界其他大河相比,奥兰治河沿岸很少有大城镇,试分析原因。(4分)
⑶说明开普敦市开采临界线以下地下水可能带来的危害,以及应对水资源“临界日(Day Zero)”临近,市民可采取哪些措施?(各列举两条)(4分)
参考答案
第Ⅰ卷 单选题(共 80 分)
1 A | 2 B | 3 D | 4 B | 5 B | 6 B | 7 D | 8 A | 9 B | 10 D |
11 A | 12 D | 13 D | 14 C | 15 C | 16 C | 17 B | 18 D | 19 B | 20 B |
21 C | 22 D | 23 D | 24 A | 25 D | 26 B | 27 C | 28 C | 29 B | 30 A |
31 A | 32 A | 33 D | 34 B | 35 D | 36 B | 37 A | 38 A | 39 B | 40 B |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20分)
41.共3分⑴地理坐标(23º26'S、90ºW) (2分)。⑵比例3/4(1分)
42.共3分: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使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能力增强(1分),增加了大气逆辐射(1分),导致气温上升(或温室效应增强,或大气保温作用增强 昼夜温差减小 提高夜间最低温度)(1分)
43.共14分
(1)降水特征:年降水量1000mm左右;有明显的干湿两季(或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或11月-次年4月是湿季,5-9月是干季)。(2分)
成因:夏季( 11月-次年4月),地处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或受海洋湿润气流)迎风坡,沿岸暖流的提供暖湿水汽,形成湿季(3分);冬季(5-9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1分),形成干季。
(2)奥兰治河沿途多峡谷瀑布,航运功能差(2分);流域内降水少,下游穿越荒漠化地带,流量小且季节变化大,供水功能弱(2分)。(或河流沿岸平原面积小,多狭窄阶地,不利于大城镇形成发展。)
(3)危害:海水倒灌(或海水入侵);地面沉降(或地裂缝)等(2分);应急措施:节约生活用水;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率(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