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黑龙江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展开黑龙江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
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44分)
全球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不属于核心业务的内部服务(如人力资源管理、IT服务、信息/数据处理、财务报表等)外包出去,从而使其专注核心业务,达到降低成本的一种管理模式。服务外包产业是现代高端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信息技术承载度高、附加值大等特点。下图是全球服务外包产业转移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影响全球服务外包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A.工业基础和市场 B.劳动力和交通
C.技术和信息网络 D.环境和自然资源
2.下列城市中目前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A.青岛 B.广州
C.兰州 D.乌鲁木齐
3.中国承接服务外包产业可以:
A.摆脱企业成本不断上升的“瓶颈” B.集中资金,加速工业化进程
C.促进工业集聚,提高效率和竞争力 D.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城市化
下列图表为我国四个省区2010年能源消费情况,据此完成4-5题。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省区以水电、核电为主,其中核电消费量在四省区中最多
B.②省区以煤炭为主,且煤炭消费量居四省区首位
C.③省区水电核电消费量在四省区中最少,能源结构不均衡
D.④省区石油消费量在四省区中最少,能源结构较为均衡
5.今后四省区能源消费构成变化的趋势是:
A.①②两省区发挥本省水能资源的优势,大力发展水电、核电
B.②④两省区常规能源丰富,做好西电东送的能源保证
C.②③两省区彻底转变以常规能源为主的局面,重点发展新能源
D.①④两省区加强本省能源开发,提高能源利用率
读某区域示意图完成6-7题。
6.图示区域秋色各有特色,按入秋时间早晚正确的赏秋顺序是:
A.abcd B.cdab
C.dcab D.badc
7.在d城附近山区,能欣赏到的秋天景色是:
A.苹果香满山坡 B.麦浪滚滚
C.绿草茵茵 D.红叶尽染山林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8~10题。
8.图中A地区近年来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葡萄酒酿造业原料生产基地,该地区有利于葡萄种植的自然条件是:
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B.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C.冰川融水丰富,灌溉便利 D.平原广阔,黑土肥沃
9.图中B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而现在已变成一片沙漠,其人为原因是:
A.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的结果 B.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的结果
C.农业由耕种向畜牧转变的结果 D.人类过渡开垦和放牧对植被破坏的结果
10.图示区域内甘肃、宁夏在黄河附近形成一条“工业长廊”,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工业地带属于:
A.以棉、毛纺织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B.以农产品加工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C.以石油、煤炭开采为主的工业地域 D.以有色金属冶炼和水电为主的工业地域
11.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相关原因的解释,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阻挡了地面长波辐射 B.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
C.二氧化碳能强烈反射地面短波辐射 D.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太阳短波辐射
二、非选择题(共56分)
12.(26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该区域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的主要原因。(10分)
本区域充分利用油气资源,积极推进库尔勒-库车-阿克苏石油天然气化工带的形成,促进和带动经济快速发展。
(2)指出将塔中油田的石油运往库车和轮台炼油厂的合理方式及其该运输方式的特点。(8分)
(3)指出图中绿洲分布特点,说明本区域环境承载力总体特征及其主要制约因素。(4分)
(4)判断喀什、和田与民丰3个城镇服务范围的差异并说出判断依据。(4分)
13.(20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上大多数平原区人口稠密,而图中A平原却人口稀少,简析原因。(8分)
(2)B所在区域从粗放的放牧业发展成为世界性的畜产品供应基地,其农业区位因素发生了哪些变化?(8分)
(3)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B所在国家近年加大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指出这种做法可能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4分)
14.(10分)环境保护
某区域内湿地呈斑块状分布。表1中的数据反映出该区域湿地的变化。
年份 | 湿地斑块数目(块) | 湿地总面积(hm2) | 湿地比率(%) |
1976 | 2251 | 88893 | 42.99 |
1986 | 3721 | 39639 | 19.17 |
2005 | 1973 | 19230 | 9.30 |
阅读材料,分析该地在不同时期湿地变化的特点,说明湿地变化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44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C | B | D | C | D | A | D | A | D | D | B |
二、非选择题(共56分)
12.(26分)
(1)远离海洋,深居内陆(2分);四周有高山阻挡。(2分)过度放牧(2分),过度樵采(2分),过度农垦(2分)
(2)管道运输(2分);运输成本低,运量大,连续性强,安全性高,占地较少。(6分,答出三点即可)
(3)绿洲分布在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2分);本地区环境承载力低(1分)主要制约因素是水资源。(1分)
(4)服务范围依次减小(2分);依据绿洲面积依次缩小可以断定。(2分)
13.(20分)
(1)A位于赤道地区(热带地区或亚马孙平原),(2分)热带雨林气候,(2分)气候潮湿、闷热。(2分)茂密的热带雨林,不适宜居住。(2分)
(2)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交通运输条件改善;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发展(海上冷冻船的发明);欧洲等世界市场需求增大;国家政策支持等。(8分。答出其中四点即可)
(3)环境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2分)生态破坏(土壤板结变硬,土壤肥力下降)。(2分)
14.( 10分)
变化特点:1976~1986年,湿地斑块数量显著增加(2分),湿地破碎,湿地面积大幅度减少。(2分)1986~2005年,湿地斑块数量和面积明显减少,湿地萎缩。(2分)
不利影响:涵养水源能力减弱;小气候变差;植被覆盖率下降:土壤侵蚀加剧;生态平衡破坏;生物栖息地减少:生物种类(数量)减少等。(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