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0页未读,
继续阅读
【地理】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展开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
据新华网报道,北京时间2014年10月28日“嫦娥五号”飞行试验器到达近月点,并拍摄了地月合影。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嫦娥五号”飞行试验器所处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低的是
A. 地月系 B. 太阳系 C. 银河系 D. 总星系
2. 该日地球上的四地中,出现极夜现象的是
A. 90ºS B. 90ºN C. 66º34´S,60ºE D. 66º34´N,60ºW
3. 与月球相比,地球的特殊性在于
A. 有自转运动 B. 有公转运动 C. 存在生命现象 D. 存在昼夜现象
【答案】1. A 2. B 3. C
【解析】
【1题详解】
结合材料可知“嫦娥五号”飞行试验器到达近月点,没有脱离太阳系,因此材料中只有二级天体系统:太阳系和地月系。级别最低的是地月系,A正确。
【2题详解】
10月28日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以南且靠近赤道的地方,因此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选项中地球上四点中出现极夜现象的是90ºN,B选项正确。
【3题详解】
地球的特殊性是存在生命,自转、公转和昼夜现象在其他天体和月球上都会出现。因此C正确。
读“中国某海滨地区不同时间旗帜主要飘动方向示意图”,完成列各题。
4. 若旗帜飘动方向反映该地一日内主要风向的变化,则
A. 甲为夜晚,吹海风 B. 乙为夜晚,吹陆风
C. 甲为白天,吹陆风 D. 乙为白天,吹海风
5. 若旗帜飘动方向反映该地一年中盛行风向的变化,则引起盛行风向变化的主要成因是
A. 天气系统不同 B. 人类活动变化
C.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 气压带、风带移动
【答案】4. D 5. C
【解析】
【4题详解】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白天,陆地升温快,形成低压,而海洋为高压,近地面风从海洋吹向陆地,为海风;夜晚,陆地降温快,形成高压,而海洋为低压,近地面风从陆地吹向海洋,为陆风;根据图中旗帜的飘向,判断甲为晚上的陆风,乙白天的海风。故选D。
【5题详解】
若旗帜飘动方向反映该地一年中盛行风向的变化,则是冬夏季节的形成的季风,这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形成的。C正确。
读“局部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6. 甲表示
A. 极地东风带 B. 东北信风带
C. 东南信风带 D. 盛行西风带
7. 常年受乙气压带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A. 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B. 全年高温少雨
C.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 全年温和湿润
8. 图示季节北京地区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 天寒地冻 B. 桃花盛开 C. 蝉鸣悠扬 D. 红叶满山
【答案】6. D 7. B 8. A
【解析】
【6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风带位于北半球,风向为西南风,应该是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D正确。
【7题详解】
乙气压带是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受其控制形成终年高温少雨的热带沙漠气候,B正确。
【8题详解】
图示可知,气压带风带向向南移动,此时太阳直射点应该位于南半球,是北半球的冬半年,北京地区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天寒地冻,A正确。
读“某日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完成下列各题。
9. 图中冷锋移动的方向是
A. 自西北向东南 B. 自东南向西北
C. 自东北向西南 D. 自西南向东北
10. 与②地相比,①地
A. 气压更高 B. 降水更多
C. 风力更大 D. 气温更高
11. 下图中表示甲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是
A. B.
C. D.
【答案】9. A 10. C 11. B
【解析】
【9题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亚洲大陆为高压,海洋为低压,此时为冬季,盛行西北风,在其影响下,易形成冷锋,而冷锋的移动方向即冬季风的移动方向,西北向西南移动。故选A。
【10题详解】
依据图中信息,与②相比,①的纬度高,气温低;气压值低(1010百帕);①位于陆地上,水汽少,而②受海洋低压槽附近,降水多;①处的等压线密集,风力大,故选C。
【11题详解】
由图可知,AC是低压中心,BD是高压中心,低压中心控制地区一般多阴雨天气,高压中心控制地区一般多晴朗天气。而甲地处高压天气系统中心。B选项正确。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2. 图中序号表示降水环节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3. 图示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
A. 使海平面上升 B. 使水呈三态变化
C. 加速冰川融化 D. 不断更新陆地水
【答案】12. C 13. D
【解析】
【12题详解】
结合图示可知①是海水蒸发,②是水汽输送,③是降水,④是地表径流。因此C选项符合题意。
【13题详解】
根据图示可知该水循环是海陆间水循环,促进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更新,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塑造了地表形态;促进了能量转化和物质迁移。加速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AC排除;水循环中有水的三态变化,但此图中没有固态的水,B排除。D正确。
读“南美洲局部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4. 图示洋流是
A. 寒流,自北向南流动
B. 寒流,自南向北流动
C. 暖流,自北向南流动
D. 暖流,自南向北流动
15. 近年来该洋流减弱导致
A. 沿岸气候变干 B. 盛行西风势力增强
C. 附近渔场减产 D. 海洋污染物扩散加快
16. 全球变暖对智利的影响是
A. 冰川面积缩小 B. 太阳辐射增强
C. 环境承载力加大 D. 生态环境改善
【答案】14. B 15. C 16. A
【解析】
【14题详解】
据图可知,该洋流位于南美洲西部太平洋沿岸,为秘鲁寒流,自南向北流动,B选项正确。
【15题详解】
该洋流减弱,也就是东南信风离岸风减弱,B错误;上升补偿流减弱,底层冷海水上泛减弱,暖海水回流增强,沿岸气候变得湿润,A错误;鱼类饵料减少,渔场减产,C正确;洋流减弱,还有污染物扩散速度减慢,D错误。
【16题详解】
全球变暖,智力高山上的冰川会萎缩,面积缩小,A正确;全球变暖只是平均气温升高,并不是太阳辐射增强,B错误;全球变暖,蒸发加剧,可能会加剧干旱,智利环境承载力可能会减小,生态环境恶化,CD错误。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7. 图中序号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A. ① —— 外力作用 B. ② ——重熔再生
C. ③ —— 变质作用 D. ④ —— 冷却凝固
18. 下列地表形态主要由①作用形成的是
A. 断块山 B. 沙丘 C. 火山 D. 三角洲
【答案】17. C 18. C
【解析】
【17题详解】
①是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是内力作用;②是岩浆岩经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不属于变质作用;③是沉积岩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④是变质岩经重熔再生形成新的岩浆。因此C选项正确。
【18题详解】
①作用是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因此最有可能形成火山或岩浆岩。断块山是岩层断裂形成的,沙丘和三角洲是外力作用堆积形成的地貌,均不符合题意,C选项正确。
读“某地区不同阶段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9. 引起①~③阶段区域地理环境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 地形 B. 水文 C. 气候 D. 生物
20. 图示各自然要素统一的演化过程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 独特性 B. 区域性
C. 差异性 D. 整体性
21. ③阶段山脉东西两侧植被的差异体现了
A. 非地带性现象
B. 纬度地带性(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 垂直地带性(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 经度地带性(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答案】19. A 20. D 21. A
【解析】
【19题详解】
从①到③阶段,岩层受挤压逐渐隆起形成背斜山,阻挡了来时海洋的水汽深入内陆,导致该地区大陆东部地区从原来的森林植被逐渐退化为草地、荒漠。岩层引起①~③阶段区域地理环境变化的主导因素是地形,A正确。
【20题详解】
图示中地形出现变化后,导致气候发生变化,进而植被发生改变。这说明自然环境其中一要素改变后,导致其他要素随之发生改变,进而到达另外一种平衡状态,这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故选D。
【21题详解】
③阶段山脉东西两侧植被出现了差异。西部为森林东部为荒漠为主,这是西侧山地阻挡来之海洋的是水汽后,山地东侧降水减少而形成的,这是地形导致的非地带性现象。A现象正确。
读下表,完成下列各题。
表中国1953年、1982年、2010年人口数据统计表(资料国家统计局)
时间
(年)
人口总数
(亿人)
自然增长率
(‰)
城市人口数
(亿人)
65岁以上人口比重(%)
1953
5.8
22.2
0.8
4.4
1982
10.1
15.7
2.1
4. 9
2010
13.4
5.7
6.7
8.9
22. 1953年中国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是
A. 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C.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23. 据表判断1953~2010年中国
A. 人口总数增长缓慢 B. 农村人口比重减少
C. 劳动力数量减少 D. 自然增长率增加
24. 1982年以来,中国农村人口大量迁入城市,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生态环境因素 B. 经济因素
C. 政治因素 D. 社会文化因素
25. 人口合理容量
A. 是地球可供养的最大人口数 B. 总是大于环境承载力
C. 总是小于环境承载力 D. 与环境承载力相同
【答案】22. D 23. B 24. B 25. C
【解析】
【22题详解】
表中反映1953年的自然增长率是2.2%,且新中国成立,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的发展,死亡率下降,出生率上升,判断属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高低高模式。D正确。
【23题详解】
结合表格可知1095年至2010年期间我国总人口急剧增加,城市人口大幅增加,农村人口比重减少,劳动力数量增加,AC排除,B正确;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D错误。
【24题详解】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很多,特别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就业机会多,经济收入高,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因此B选项正确。
【25题详解】
地球可供养的最大人口数是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决定环境人口容量,是最大值,而人口合理容量是合理值,显然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环境承载力。C选项正确。
下面是某市新城区规划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6. 图中甲、乙、丙代表的功能区分别是
A. 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
B. 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
C. 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D. 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
27. 该新城区计划建污水处理厂,最适宜布局在
A. ④ B. ③ C. ② D. ①
【答案】26. B 27. A
【解析】
【26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位于盛行风向的下风向,河流的下游,为保护环境有关为工业区;乙位于城市的中心,交通便利,为商业区;丙为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应该是住宅区。B选项正确。
【27题详解】
计划建污水处理厂,应该建在河流下游,据河流流向可知,④在流经城区的河流的下游,最符合修建污水处理厂。A选项正确。
产业部门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形成产业链。读某产业链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28. 该产业链的核心产业是
A. 钢铁 B. 机械
C. 汽车制造 D. 汽车销售
29. 该产业链Ⅰ→Ⅱ反映的工业联系方式是
A. 工序上的联系 B. 空间上的联系
C. 产品上的联系 D. 信息上的联系
【答案】28. C 29. C
【解析】
【28题详解】
据图可知该产业链的核心产业是汽车制作,其他产业均是汽车制造上下游产业链。C选项正确。
【29题详解】
Ⅰ→Ⅱ不是生产同一种产品,因此不属于工序上的联系,该产业链不是在同一空间上进行生产的,因此不属于空间上的联系,它们彼此之间的信息上的联系较少。但是Ⅰ的产品是提供给汽车制造的,而Ⅱ是为汽车制造后续服务的,因此它们主要是产品上的联系,C正确。
乙醇被称为21世纪“绿色燃料”。据统计,每生产1吨燃料乙醇需耗用7.5吨甘薯,同时产生12.44吨酒糟、0.75吨二氧化碳和0.004吨杂醇油等。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30. 燃料乙醇的生产属于
A. 动力指向型工业 B. 技术指向型工业
C. 原料指向型工业 D. 市场导向型工业
31. 图示产业联系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①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②有利于物质的循环利用
③提高了防洪抗旱能力 ④减少了化石燃料的消耗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30. C 31. B
【解析】
【30题详解】
读图,乙醇被称为21世纪“绿色燃料”,据统计,每生产1吨燃料乙醇需耗用7.5吨甘薯,燃料乙醇的生产属于原料指向型工业。故选C。
【31题详解】
图示产业链将废弃物进行了处理,有利于物质的循环利用,①错误,②正确。该产业联系中和防洪抗旱没有太大的联系,③错误;生产的乙醇可以作为燃料,沼气池可以发电,因此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④正确。B选项符合题意。
读部分国家城市化过程图,回答下列各题。
32. 图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国家是
A. 英国 B. 美国 C. 日本 D. 巴西
33. 20世纪70年代后,图中城市化进程最快的国家是
A. 印度 B. 巴西 C. 美国 D. 英国
【答案】32. A 33. B
【解析】
【32题详解】
结合图示可知图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英国,其次是美国、巴西和印度。A正确。
【33题详解】
20世纪70年代后,也就是1970年后,巴西的城市化进程图增长速度最快,城市进程是最快的国家,其次是美国、印度和英国,B正确。
第22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领导人峰会的主体建筑——日出东方酒店坐落在北京市怀柔区雁栖湖畔。读“日出东方酒店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
34. 图中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
A. 绿色植被 B. 太阳能电池板
C. 水库大坝 D. 日出东方酒店
35. 景观图中太阳能电池板
A. 受太阳活动影响较大 B. 冬春季节发电量最大
C. 阴天时无法正常工作 D. 建在雁栖湖大坝南坡
36. 采用太阳能发电对当地的影响是
A. 降低用电价格 B. 增加电能消耗
C. 大量占用耕地 D. 改善能源结构
【答案】34. D 35. D 36. D
【解析】
【34题详解】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广泛,包括城市建筑、交通工具、道路、饮食、居民心理、风俗等方面,但最能够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建筑,地域文化对建筑布局、建筑结构、建筑风格等方面都有影响,故选D。
【35题详解】
太阳能发电发电量小,对电价影响小;主要分布在湖边,不会占用大量耕地;不会增加电能消耗。可以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故选B正确。
【36题详解】
采用太阳能发电不会增加电能消耗,也不会降低用电价格,AB错误;它是借助已有空间建立太阳能发电站,不会大量占用耕地,C错误;对北京当地主要的影响是减少常规能源消耗,改善能源结构,D正确。
读“中国某地区农业用地类型及比重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37. 该地区农业用地变化过程中
A. 养殖用地最早消失 B. 花卉用地比重先增后减
C. 蔬菜用地比重持续增长 D. 水稻用地面积增大
38. 该地区农业用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市场需求的变化 B. 劳动力素质的提升
C. 灌溉技术的提高 D. 农作物品种的改良
【答案】37. C 38. A
【解析】
【37题详解】
结合图示可知该地区养殖甘薯用地最先消失,A错误;花卉用地在一二阶段用地比重变化不大,到第三阶段增加,C错误;蔬菜用地比重持续增长,C正确;水稻用地比重先增加后消失,D错误。
【38题详解】
结合图示可知该地区农业用地的变化主要是甘薯、水稻等粮食种植消失,而花卉、蔬菜单位面积产值较高的部门得到发展,说明是当地市场需求的改变,导致农业类型改变。A正确。
读“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四种交通运输方式特征比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39. 图中甲、乙、丙、丁代表的交通运输方式正确的是
A. 甲——水运 B. 乙——公路
C. 丙——航空 D. 丁——铁路
40. 从中国北京去往英国伦敦的工作人员采用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39. B 40. A
【解析】
【39题详解】
图示中甲运输速度最快,而且运量较小,应为航空运输;丁运输方式运量最大,运输速度最慢应为水运;乙运量较小运输速度较慢应为公路运输;丙运量较大,运输速度较快,应为铁路运输。B选项正确。
【40题详解】
北京与英国伦敦的距离较远,因此从中国北京去英国伦敦的工作人员为了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采用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应该是速度最快的航空运输。A正确。
读“中国局部图”,完成下列各题。
41. 图中有明确区域界线的是
A. 青藏高寒区 B. 甘肃省
C. 塔里木盆地 D. 天山山脉
42. 图中①~④四地
A. 夏季气温③地比④地高
B. 年降水量①地比②地小
C. 土壤肥力②地比③地高
D. 海拔④地比①地低
43. 造成①、④两地耕作制度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 水分 B. 热量 C. 土壤 D. 地形
【答案】41. B 42. D 43. B
【解析】
【41题详解】
青藏高寒区、塔里木盆地和天山山脉属于自然区域,区域界线一般不明显,甘肃省属于行政区域界线,有明确具体的界线。B正确。
【42题详解】
③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夏季气温低,比④地低,A错误;②地地处搭理木盆地,海洋水汽难以达到,降水稀少,①地位于我国季风区,降水量比②地多,B错误;②地气候干旱,风蚀严重,荒漠土广布,③地地处雅鲁藏布江河谷,河流沿岸泥沙淤积,土壤肥力较高,C错误;④地位于长江洞庭湖平原,海拔较低,①地位于黄土高原,海拔极高,D正确。
【43题详解】
①位于黄土高原,纬度较高,是我国北方地区,耕作制度一年一熟为主;④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是我国南方地区,耕作制度可以达到一年两熟。因此影响两地耕作制度不同的主要因素是热量。B正确。
“一带(丝绸之路经济带)一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由习近平主席分布在2013年9月、10月提出,之后写入三中全会《决定》,上升为国家战略。下图是“一带一路”分布略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44. 我国境内“一带”(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自然景观的递变体现了
A.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 非地带性现象
45. 制约阿拉木图区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是
A. 科技发展水平 B. 人口生活水平 C. 水资源 D. 文化消费水平
46. 甲地设立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主要有利条件是
A. 土地租金低 B. 劳动力廉价 C. 资源丰富 D. 国家政策
【答案】44. B 45. C 46. D
【解析】
【44题详解】
结合图示可知(丝绸之路经济带)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向东近我国中部、西部,到达亚欧大陆内部中亚地区,最后到达亚欧大陆的西岸地区。这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B正确。
【45题详解】
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自然和人文因素。阿拉木图地处亚欧大陆内部,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源短缺,制约阿拉木图区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是自然因素:水资源。故选C。
【46题详解】
在甲地设立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中国重要的国家政策方针,且该地距福建近,并不是其他方面的因素影响。D正确。
下图是我国西气东输三线分布简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47. 近年来,我国从中亚大量进口天然气所采用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A. 水路运输 B. 公路运输
C. 管道运输 D. 铁路运输
48. 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部地区有利的影响是
A. 改善大气质量 B. 利于煤炭的开采
C. 控制人口增长 D. 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答案】47. C 48. A
【解析】
【47题详解】
我国从中亚大量进口天然气,最合理的运输方式是管道运输,该运输方式是以运输石油和天然气为主,管理方便,连续性强,运输量大。C选项正确。
【48题详解】
西气东输工程对东部环境的影响,对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都有影响。该工程将使得东部地区减少煤炭等能源的消耗,增加清洁能源天然气的比重,改善东部的大气质量,减轻大气污染,A正确;西气东输工程将减小煤炭的开采,将西部的天然气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BD不符合题意。该工程对人口增长的控制联系不大,C错误。
雾霾中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危害大。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9. 利用卫星监测雾霾的污染状况,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地理信息系统 B. 全球定位系统
C. 遥感 D. 数字地球
50. 雾霾天气时,市民可采取的有效防护措施有
①洒水降尘 ②出门戴口罩
③开窗通风 ④减少外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49. C 50. C
【解析】
【49题详解】
遥感利用地面事物的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的不同,进而判断地面事物的类型。利用遥感卫星来可以监测大气,可以收集到连续的监测数据,它正成为我国治理大气污染的新兴手段。C正确。
【50题详解】
在生活中,居民有效预防雾霾的措施有:少开窗;外出戴口罩;饮食清淡多喝水;雾霾天气减少外出等。洒水降尘一般是市政环卫采取的措施,①错误;开窗通风将增大室内大气污染,③错误。C正确。
二、综合题。
51.读下图“某日太阳光照地球示意图”和图Ⅱ“北京市某住宅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Ⅰ中甲、乙、丙三地,处于日出时刻的是__________地,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向右偏转的是________地。
(2)图Ⅰ中太阳直射的纬线是_______,此时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的_______,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
(3)图Ⅰ所示日期,北京市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图Ⅱ中的________。此后一个月内,太阳直射点向________(方向)移动,北京市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________。
(4)下列诗句中没有描绘出图Ⅰ所示节气的有________(选择填空)。
A. 夏至一阴生,稍稍夕漏迟。 B. 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
C.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D.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答案】 (1)甲 乙
(2)北回归线(23º26´N) 最小值 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3)∠C 南(赤道) 变小
(4) BC
【解析】
(1)图中甲乙丙三地中,甲地地处晨线上,属于日出时刻。物体水平运动时,在南半球向左偏转,北半球向右偏转,三地中甲地在赤道上,乙地在北半球,丙地在南半球。
(2)图Ⅰ中可以看出北极圈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的最小值,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角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3)图示所示日期,太阳直射点距北京市最近,北京市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应该为∠C。此后一个月内,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开始逐渐远离北京市,北京市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减小。
(4)图Ⅰ所示节气为北半球夏至日。AD选项诗句描绘的是夏至,而B选项描述的是秋分节气,C选项描述的是春分节气。因此BC符合题意。
52.读“北京、成都、伦敦三地位置示意及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英国伦敦位于亚欧大陆__________侧,受盛行__________风和__________(洋流)的影响,形成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2)与北京相比,伦敦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选择填空)。
A.全年气温变化小 B.夏季气温高
C.降水量季节变化大 D.冬季气候湿润
(3)与北京相比,成都冬季气温更高,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资料:猕猴桃生长在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的温暖湿润地区,对强光照射比较敏感,不耐旱涝。猕猴桃的生长期为210~240天,其中发芽期气温需高于10℃,结果期气温需高于20℃。
(4)从北京、成都、伦敦三地中任选一地,判断该地是否适合种植猕猴桃,并说明理由。(答出两点即可)
【答案】(1)西 西 (北大西洋)暖流
(2)AD
(3)纬度位置(太阳辐射) 地形
(4)选择地点加以判断,从气温、降水、日照与猕猴桃生长条件的对应角度说明。如:成都适合猕猴桃生长;理由是成都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月均温高于10℃。长达9个月(240天以上),月均温高于20℃长达5个月(150天以上),多云雨,强光照射少,适合猕猴桃生长。
【解析】
(1)读图,英国位于亚欧大陆西部,受盛行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主要是西风、西南风。温带海洋性气候条件下的自然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结合图示和气候资料图可知北京是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降水量季节变化大,主要集中在夏季。伦敦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因此夏季气温高
和降水量季节变化大是北京的气候特点,全年气温变化小和冬季气候湿润是伦敦的气候特点,AD正确。
(3)与北京是温带季风气候,成都是亚热带季风气候。结合影响气温的因素分析,与北京相比,成都冬季气温更高主要是纬度更低,冬季太阳高度角大或的太阳辐射能量更多;且成都地处四川盆地,北侧有秦岭和大巴山阻挡冬季风南下,因此其受冬季风影响较小,而北京地处平原受北方冷空气影响较大。因此与北京相比,成都冬季气温更高。
(4)根据材料中猕猴桃生长所需的气温、降水、日照等自然条件来分析。成都的降水总量能大于800毫米,月均温高于10℃。能有长达9个月(240天以上),月均温高于20℃长达5个月(150天以上)的时间,且四川盆地多云雨天气,太阳光照较弱,非常适合猕猴桃的生长。
53.读图 “黑龙江农垦区及农业生产景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黑龙江农垦区主要地形类型是________,地处五带中的_______带。
(2)该农垦区发展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3)该农垦区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农业生产的突出特点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4)目前,该区域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选择填空)。
A.酸雨 B. 水土流失 C. 荒漠化 D. 大气污染
【答案】 (1)平原 北温
(2)地形平坦(平原广阔) 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 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3)商品谷物农业 生产规模大 商品率高 机械化程度高(专业化水平高)
(4)B
【解析】
(1)结合景观图示可知黑龙江农垦区地形平坦,且主要位于河流流经地区,主要地形类型应该是平原。根据纬度可知黑龙江农垦区地处44°和50°之间,主要位于北温带地区。
(2)该农垦区发展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可以从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方面分析。该地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利用种植业发展;黑土深厚肥沃;河流流经,水源充足;地处东北平原,地形平坦广阔。
(3)该农垦区地形平坦,地广人稀,主要发展的大规模、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商品谷物农业。
(4)由于该地区大力发展农业,对黑土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开荒,也出现了水土流失,黑土肥力降低,湿地破坏等一系列问题。B正确。
54.读“中国西北地区某农业科技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水窖所集雨水用于__________,该园区发展种植业的限制条件主要是__________(选择填空)。
A.技术落后 B.劳动力短缺 C.光照不足 D.水源不足
(2)依据图中序号的含义,将下列选项的字母填入相应位置上: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
A.饲料加工 B.生产过程废弃物 C.肥料
(3)该园区循环经济模式体现出__________可持续发展、__________可持续发展和__________可持续发展。
(4)请对图中农业发展模式作出简单评价。(答出两点即可)
【答案】(1)灌溉 D
(2)B A C
(3)经济 生态 社会
(4)资源(废弃物)循环利用,农业生产环节相互促进(节约利用水资源),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解析】
(1)结合图示可知水窖收集雨水用于作物种植,主要是灌溉。该园区地处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水源短缺,用水窖收集雨水主要是为了解决当地水源不足的问题。因此当地发展种植业的限制条件主要是缺水。D正确。
(2)结合图示可知①是作物种植后将生产过程的废弃物放入沼气池里作为沼料,B正确;②是秸秆通过加工后用于畜禽养殖,应该是饲料加工,A符合;③是沼气池中产生的肥料用于畜禽养殖和作物种植,C符合。
(3)该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体现了生态可持续发展;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就业机会,体现了社会可持续发展;该模式将促进当地农业的发展,为农民增收,体现了经济可持续发展。
(4)该模式将生产过程产生的废弃物循环利用,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农业生产过程中通过水窖收集雨水,合理利用当地水资源,解决水源短缺问题,节约利用水资源,利于可持续发展。
55.读“长江流域局部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武汉的纬度位置在________附近,相对位置是____________。
(2)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其发展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20世纪80年代,武汉老工业基地发展趋缓,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有______、_______等。
(4)21世纪以来,东部沿海地区的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迁入武汉,对武汉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 (1)北纬30° 长江与汉江交汇处(湖北省东部、长江中游)
(2)附近(铁、铜等矿产)资源丰富 附近(水能)能源丰富 水陆交通便利(农业基础好、劳动力丰富、历史悠久)
(3)矿产资源枯竭 环境污染严重
(4)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经济发展) 增加就业机会 改善生态环境
【解析】
(1)结合图示可知武汉的纬度在北纬30°以北附近;相对位置是长江和汉江交汇处,京广线纵贯南北,地处湖北省东部地区,长江中游地区。
(2)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可以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大方面分析。结合图文材料可知武汉发展工业的优势自然条件有,铜矿、铁矿等矿产资源丰富;附近有葛洲坝、三峡水利枢纽,水能丰富;该地为长江水系,水源充足;平原地形平坦开阔等;社会经济优势条件有“九省通衢”之称,长江和汉江交汇,京广线经过,水陆交通运输便利;鱼米之乡,农副产品丰富,农业基础好;劳动力丰富;发展历史悠久等。
(3)老工业基础发展趋缓,主要面临矿产资源逐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产业结构老化,创新不足等问题。
(4)东部沿海地区的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迁入武汉,将促进武汉市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增加就业机会;新兴产业污染较少,能起到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
一、选择题
据新华网报道,北京时间2014年10月28日“嫦娥五号”飞行试验器到达近月点,并拍摄了地月合影。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嫦娥五号”飞行试验器所处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低的是
A. 地月系 B. 太阳系 C. 银河系 D. 总星系
2. 该日地球上的四地中,出现极夜现象的是
A. 90ºS B. 90ºN C. 66º34´S,60ºE D. 66º34´N,60ºW
3. 与月球相比,地球的特殊性在于
A. 有自转运动 B. 有公转运动 C. 存在生命现象 D. 存在昼夜现象
【答案】1. A 2. B 3. C
【解析】
【1题详解】
结合材料可知“嫦娥五号”飞行试验器到达近月点,没有脱离太阳系,因此材料中只有二级天体系统:太阳系和地月系。级别最低的是地月系,A正确。
【2题详解】
10月28日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以南且靠近赤道的地方,因此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选项中地球上四点中出现极夜现象的是90ºN,B选项正确。
【3题详解】
地球的特殊性是存在生命,自转、公转和昼夜现象在其他天体和月球上都会出现。因此C正确。
读“中国某海滨地区不同时间旗帜主要飘动方向示意图”,完成列各题。
4. 若旗帜飘动方向反映该地一日内主要风向的变化,则
A. 甲为夜晚,吹海风 B. 乙为夜晚,吹陆风
C. 甲为白天,吹陆风 D. 乙为白天,吹海风
5. 若旗帜飘动方向反映该地一年中盛行风向的变化,则引起盛行风向变化的主要成因是
A. 天气系统不同 B. 人类活动变化
C.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 气压带、风带移动
【答案】4. D 5. C
【解析】
【4题详解】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白天,陆地升温快,形成低压,而海洋为高压,近地面风从海洋吹向陆地,为海风;夜晚,陆地降温快,形成高压,而海洋为低压,近地面风从陆地吹向海洋,为陆风;根据图中旗帜的飘向,判断甲为晚上的陆风,乙白天的海风。故选D。
【5题详解】
若旗帜飘动方向反映该地一年中盛行风向的变化,则是冬夏季节的形成的季风,这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形成的。C正确。
读“局部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6. 甲表示
A. 极地东风带 B. 东北信风带
C. 东南信风带 D. 盛行西风带
7. 常年受乙气压带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A. 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B. 全年高温少雨
C.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 全年温和湿润
8. 图示季节北京地区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 天寒地冻 B. 桃花盛开 C. 蝉鸣悠扬 D. 红叶满山
【答案】6. D 7. B 8. A
【解析】
【6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风带位于北半球,风向为西南风,应该是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D正确。
【7题详解】
乙气压带是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受其控制形成终年高温少雨的热带沙漠气候,B正确。
【8题详解】
图示可知,气压带风带向向南移动,此时太阳直射点应该位于南半球,是北半球的冬半年,北京地区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天寒地冻,A正确。
读“某日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完成下列各题。
9. 图中冷锋移动的方向是
A. 自西北向东南 B. 自东南向西北
C. 自东北向西南 D. 自西南向东北
10. 与②地相比,①地
A. 气压更高 B. 降水更多
C. 风力更大 D. 气温更高
11. 下图中表示甲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是
A. B.
C. D.
【答案】9. A 10. C 11. B
【解析】
【9题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亚洲大陆为高压,海洋为低压,此时为冬季,盛行西北风,在其影响下,易形成冷锋,而冷锋的移动方向即冬季风的移动方向,西北向西南移动。故选A。
【10题详解】
依据图中信息,与②相比,①的纬度高,气温低;气压值低(1010百帕);①位于陆地上,水汽少,而②受海洋低压槽附近,降水多;①处的等压线密集,风力大,故选C。
【11题详解】
由图可知,AC是低压中心,BD是高压中心,低压中心控制地区一般多阴雨天气,高压中心控制地区一般多晴朗天气。而甲地处高压天气系统中心。B选项正确。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2. 图中序号表示降水环节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3. 图示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
A. 使海平面上升 B. 使水呈三态变化
C. 加速冰川融化 D. 不断更新陆地水
【答案】12. C 13. D
【解析】
【12题详解】
结合图示可知①是海水蒸发,②是水汽输送,③是降水,④是地表径流。因此C选项符合题意。
【13题详解】
根据图示可知该水循环是海陆间水循环,促进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更新,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塑造了地表形态;促进了能量转化和物质迁移。加速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AC排除;水循环中有水的三态变化,但此图中没有固态的水,B排除。D正确。
读“南美洲局部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4. 图示洋流是
A. 寒流,自北向南流动
B. 寒流,自南向北流动
C. 暖流,自北向南流动
D. 暖流,自南向北流动
15. 近年来该洋流减弱导致
A. 沿岸气候变干 B. 盛行西风势力增强
C. 附近渔场减产 D. 海洋污染物扩散加快
16. 全球变暖对智利的影响是
A. 冰川面积缩小 B. 太阳辐射增强
C. 环境承载力加大 D. 生态环境改善
【答案】14. B 15. C 16. A
【解析】
【14题详解】
据图可知,该洋流位于南美洲西部太平洋沿岸,为秘鲁寒流,自南向北流动,B选项正确。
【15题详解】
该洋流减弱,也就是东南信风离岸风减弱,B错误;上升补偿流减弱,底层冷海水上泛减弱,暖海水回流增强,沿岸气候变得湿润,A错误;鱼类饵料减少,渔场减产,C正确;洋流减弱,还有污染物扩散速度减慢,D错误。
【16题详解】
全球变暖,智力高山上的冰川会萎缩,面积缩小,A正确;全球变暖只是平均气温升高,并不是太阳辐射增强,B错误;全球变暖,蒸发加剧,可能会加剧干旱,智利环境承载力可能会减小,生态环境恶化,CD错误。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7. 图中序号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A. ① —— 外力作用 B. ② ——重熔再生
C. ③ —— 变质作用 D. ④ —— 冷却凝固
18. 下列地表形态主要由①作用形成的是
A. 断块山 B. 沙丘 C. 火山 D. 三角洲
【答案】17. C 18. C
【解析】
【17题详解】
①是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是内力作用;②是岩浆岩经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不属于变质作用;③是沉积岩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④是变质岩经重熔再生形成新的岩浆。因此C选项正确。
【18题详解】
①作用是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因此最有可能形成火山或岩浆岩。断块山是岩层断裂形成的,沙丘和三角洲是外力作用堆积形成的地貌,均不符合题意,C选项正确。
读“某地区不同阶段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9. 引起①~③阶段区域地理环境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 地形 B. 水文 C. 气候 D. 生物
20. 图示各自然要素统一的演化过程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 独特性 B. 区域性
C. 差异性 D. 整体性
21. ③阶段山脉东西两侧植被的差异体现了
A. 非地带性现象
B. 纬度地带性(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 垂直地带性(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 经度地带性(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答案】19. A 20. D 21. A
【解析】
【19题详解】
从①到③阶段,岩层受挤压逐渐隆起形成背斜山,阻挡了来时海洋的水汽深入内陆,导致该地区大陆东部地区从原来的森林植被逐渐退化为草地、荒漠。岩层引起①~③阶段区域地理环境变化的主导因素是地形,A正确。
【20题详解】
图示中地形出现变化后,导致气候发生变化,进而植被发生改变。这说明自然环境其中一要素改变后,导致其他要素随之发生改变,进而到达另外一种平衡状态,这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故选D。
【21题详解】
③阶段山脉东西两侧植被出现了差异。西部为森林东部为荒漠为主,这是西侧山地阻挡来之海洋的是水汽后,山地东侧降水减少而形成的,这是地形导致的非地带性现象。A现象正确。
读下表,完成下列各题。
表中国1953年、1982年、2010年人口数据统计表(资料国家统计局)
时间
(年)
人口总数
(亿人)
自然增长率
(‰)
城市人口数
(亿人)
65岁以上人口比重(%)
1953
5.8
22.2
0.8
4.4
1982
10.1
15.7
2.1
4. 9
2010
13.4
5.7
6.7
8.9
22. 1953年中国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是
A. 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C.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23. 据表判断1953~2010年中国
A. 人口总数增长缓慢 B. 农村人口比重减少
C. 劳动力数量减少 D. 自然增长率增加
24. 1982年以来,中国农村人口大量迁入城市,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生态环境因素 B. 经济因素
C. 政治因素 D. 社会文化因素
25. 人口合理容量
A. 是地球可供养的最大人口数 B. 总是大于环境承载力
C. 总是小于环境承载力 D. 与环境承载力相同
【答案】22. D 23. B 24. B 25. C
【解析】
【22题详解】
表中反映1953年的自然增长率是2.2%,且新中国成立,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的发展,死亡率下降,出生率上升,判断属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高低高模式。D正确。
【23题详解】
结合表格可知1095年至2010年期间我国总人口急剧增加,城市人口大幅增加,农村人口比重减少,劳动力数量增加,AC排除,B正确;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D错误。
【24题详解】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很多,特别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就业机会多,经济收入高,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因此B选项正确。
【25题详解】
地球可供养的最大人口数是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决定环境人口容量,是最大值,而人口合理容量是合理值,显然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环境承载力。C选项正确。
下面是某市新城区规划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6. 图中甲、乙、丙代表的功能区分别是
A. 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
B. 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
C. 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D. 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
27. 该新城区计划建污水处理厂,最适宜布局在
A. ④ B. ③ C. ② D. ①
【答案】26. B 27. A
【解析】
【26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位于盛行风向的下风向,河流的下游,为保护环境有关为工业区;乙位于城市的中心,交通便利,为商业区;丙为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应该是住宅区。B选项正确。
【27题详解】
计划建污水处理厂,应该建在河流下游,据河流流向可知,④在流经城区的河流的下游,最符合修建污水处理厂。A选项正确。
产业部门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形成产业链。读某产业链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28. 该产业链的核心产业是
A. 钢铁 B. 机械
C. 汽车制造 D. 汽车销售
29. 该产业链Ⅰ→Ⅱ反映的工业联系方式是
A. 工序上的联系 B. 空间上的联系
C. 产品上的联系 D. 信息上的联系
【答案】28. C 29. C
【解析】
【28题详解】
据图可知该产业链的核心产业是汽车制作,其他产业均是汽车制造上下游产业链。C选项正确。
【29题详解】
Ⅰ→Ⅱ不是生产同一种产品,因此不属于工序上的联系,该产业链不是在同一空间上进行生产的,因此不属于空间上的联系,它们彼此之间的信息上的联系较少。但是Ⅰ的产品是提供给汽车制造的,而Ⅱ是为汽车制造后续服务的,因此它们主要是产品上的联系,C正确。
乙醇被称为21世纪“绿色燃料”。据统计,每生产1吨燃料乙醇需耗用7.5吨甘薯,同时产生12.44吨酒糟、0.75吨二氧化碳和0.004吨杂醇油等。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30. 燃料乙醇的生产属于
A. 动力指向型工业 B. 技术指向型工业
C. 原料指向型工业 D. 市场导向型工业
31. 图示产业联系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①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②有利于物质的循环利用
③提高了防洪抗旱能力 ④减少了化石燃料的消耗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30. C 31. B
【解析】
【30题详解】
读图,乙醇被称为21世纪“绿色燃料”,据统计,每生产1吨燃料乙醇需耗用7.5吨甘薯,燃料乙醇的生产属于原料指向型工业。故选C。
【31题详解】
图示产业链将废弃物进行了处理,有利于物质的循环利用,①错误,②正确。该产业联系中和防洪抗旱没有太大的联系,③错误;生产的乙醇可以作为燃料,沼气池可以发电,因此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④正确。B选项符合题意。
读部分国家城市化过程图,回答下列各题。
32. 图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国家是
A. 英国 B. 美国 C. 日本 D. 巴西
33. 20世纪70年代后,图中城市化进程最快的国家是
A. 印度 B. 巴西 C. 美国 D. 英国
【答案】32. A 33. B
【解析】
【32题详解】
结合图示可知图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英国,其次是美国、巴西和印度。A正确。
【33题详解】
20世纪70年代后,也就是1970年后,巴西的城市化进程图增长速度最快,城市进程是最快的国家,其次是美国、印度和英国,B正确。
第22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领导人峰会的主体建筑——日出东方酒店坐落在北京市怀柔区雁栖湖畔。读“日出东方酒店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
34. 图中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
A. 绿色植被 B. 太阳能电池板
C. 水库大坝 D. 日出东方酒店
35. 景观图中太阳能电池板
A. 受太阳活动影响较大 B. 冬春季节发电量最大
C. 阴天时无法正常工作 D. 建在雁栖湖大坝南坡
36. 采用太阳能发电对当地的影响是
A. 降低用电价格 B. 增加电能消耗
C. 大量占用耕地 D. 改善能源结构
【答案】34. D 35. D 36. D
【解析】
【34题详解】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广泛,包括城市建筑、交通工具、道路、饮食、居民心理、风俗等方面,但最能够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建筑,地域文化对建筑布局、建筑结构、建筑风格等方面都有影响,故选D。
【35题详解】
太阳能发电发电量小,对电价影响小;主要分布在湖边,不会占用大量耕地;不会增加电能消耗。可以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故选B正确。
【36题详解】
采用太阳能发电不会增加电能消耗,也不会降低用电价格,AB错误;它是借助已有空间建立太阳能发电站,不会大量占用耕地,C错误;对北京当地主要的影响是减少常规能源消耗,改善能源结构,D正确。
读“中国某地区农业用地类型及比重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37. 该地区农业用地变化过程中
A. 养殖用地最早消失 B. 花卉用地比重先增后减
C. 蔬菜用地比重持续增长 D. 水稻用地面积增大
38. 该地区农业用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市场需求的变化 B. 劳动力素质的提升
C. 灌溉技术的提高 D. 农作物品种的改良
【答案】37. C 38. A
【解析】
【37题详解】
结合图示可知该地区养殖甘薯用地最先消失,A错误;花卉用地在一二阶段用地比重变化不大,到第三阶段增加,C错误;蔬菜用地比重持续增长,C正确;水稻用地比重先增加后消失,D错误。
【38题详解】
结合图示可知该地区农业用地的变化主要是甘薯、水稻等粮食种植消失,而花卉、蔬菜单位面积产值较高的部门得到发展,说明是当地市场需求的改变,导致农业类型改变。A正确。
读“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四种交通运输方式特征比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39. 图中甲、乙、丙、丁代表的交通运输方式正确的是
A. 甲——水运 B. 乙——公路
C. 丙——航空 D. 丁——铁路
40. 从中国北京去往英国伦敦的工作人员采用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39. B 40. A
【解析】
【39题详解】
图示中甲运输速度最快,而且运量较小,应为航空运输;丁运输方式运量最大,运输速度最慢应为水运;乙运量较小运输速度较慢应为公路运输;丙运量较大,运输速度较快,应为铁路运输。B选项正确。
【40题详解】
北京与英国伦敦的距离较远,因此从中国北京去英国伦敦的工作人员为了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采用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应该是速度最快的航空运输。A正确。
读“中国局部图”,完成下列各题。
41. 图中有明确区域界线的是
A. 青藏高寒区 B. 甘肃省
C. 塔里木盆地 D. 天山山脉
42. 图中①~④四地
A. 夏季气温③地比④地高
B. 年降水量①地比②地小
C. 土壤肥力②地比③地高
D. 海拔④地比①地低
43. 造成①、④两地耕作制度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 水分 B. 热量 C. 土壤 D. 地形
【答案】41. B 42. D 43. B
【解析】
【41题详解】
青藏高寒区、塔里木盆地和天山山脉属于自然区域,区域界线一般不明显,甘肃省属于行政区域界线,有明确具体的界线。B正确。
【42题详解】
③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夏季气温低,比④地低,A错误;②地地处搭理木盆地,海洋水汽难以达到,降水稀少,①地位于我国季风区,降水量比②地多,B错误;②地气候干旱,风蚀严重,荒漠土广布,③地地处雅鲁藏布江河谷,河流沿岸泥沙淤积,土壤肥力较高,C错误;④地位于长江洞庭湖平原,海拔较低,①地位于黄土高原,海拔极高,D正确。
【43题详解】
①位于黄土高原,纬度较高,是我国北方地区,耕作制度一年一熟为主;④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是我国南方地区,耕作制度可以达到一年两熟。因此影响两地耕作制度不同的主要因素是热量。B正确。
“一带(丝绸之路经济带)一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由习近平主席分布在2013年9月、10月提出,之后写入三中全会《决定》,上升为国家战略。下图是“一带一路”分布略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44. 我国境内“一带”(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自然景观的递变体现了
A.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 非地带性现象
45. 制约阿拉木图区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是
A. 科技发展水平 B. 人口生活水平 C. 水资源 D. 文化消费水平
46. 甲地设立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主要有利条件是
A. 土地租金低 B. 劳动力廉价 C. 资源丰富 D. 国家政策
【答案】44. B 45. C 46. D
【解析】
【44题详解】
结合图示可知(丝绸之路经济带)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向东近我国中部、西部,到达亚欧大陆内部中亚地区,最后到达亚欧大陆的西岸地区。这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B正确。
【45题详解】
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自然和人文因素。阿拉木图地处亚欧大陆内部,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源短缺,制约阿拉木图区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是自然因素:水资源。故选C。
【46题详解】
在甲地设立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中国重要的国家政策方针,且该地距福建近,并不是其他方面的因素影响。D正确。
下图是我国西气东输三线分布简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47. 近年来,我国从中亚大量进口天然气所采用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A. 水路运输 B. 公路运输
C. 管道运输 D. 铁路运输
48. 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部地区有利的影响是
A. 改善大气质量 B. 利于煤炭的开采
C. 控制人口增长 D. 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答案】47. C 48. A
【解析】
【47题详解】
我国从中亚大量进口天然气,最合理的运输方式是管道运输,该运输方式是以运输石油和天然气为主,管理方便,连续性强,运输量大。C选项正确。
【48题详解】
西气东输工程对东部环境的影响,对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都有影响。该工程将使得东部地区减少煤炭等能源的消耗,增加清洁能源天然气的比重,改善东部的大气质量,减轻大气污染,A正确;西气东输工程将减小煤炭的开采,将西部的天然气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BD不符合题意。该工程对人口增长的控制联系不大,C错误。
雾霾中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危害大。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9. 利用卫星监测雾霾的污染状况,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地理信息系统 B. 全球定位系统
C. 遥感 D. 数字地球
50. 雾霾天气时,市民可采取的有效防护措施有
①洒水降尘 ②出门戴口罩
③开窗通风 ④减少外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49. C 50. C
【解析】
【49题详解】
遥感利用地面事物的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的不同,进而判断地面事物的类型。利用遥感卫星来可以监测大气,可以收集到连续的监测数据,它正成为我国治理大气污染的新兴手段。C正确。
【50题详解】
在生活中,居民有效预防雾霾的措施有:少开窗;外出戴口罩;饮食清淡多喝水;雾霾天气减少外出等。洒水降尘一般是市政环卫采取的措施,①错误;开窗通风将增大室内大气污染,③错误。C正确。
二、综合题。
51.读下图“某日太阳光照地球示意图”和图Ⅱ“北京市某住宅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Ⅰ中甲、乙、丙三地,处于日出时刻的是__________地,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向右偏转的是________地。
(2)图Ⅰ中太阳直射的纬线是_______,此时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的_______,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
(3)图Ⅰ所示日期,北京市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图Ⅱ中的________。此后一个月内,太阳直射点向________(方向)移动,北京市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________。
(4)下列诗句中没有描绘出图Ⅰ所示节气的有________(选择填空)。
A. 夏至一阴生,稍稍夕漏迟。 B. 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
C.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D.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答案】 (1)甲 乙
(2)北回归线(23º26´N) 最小值 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3)∠C 南(赤道) 变小
(4) BC
【解析】
(1)图中甲乙丙三地中,甲地地处晨线上,属于日出时刻。物体水平运动时,在南半球向左偏转,北半球向右偏转,三地中甲地在赤道上,乙地在北半球,丙地在南半球。
(2)图Ⅰ中可以看出北极圈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的最小值,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角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3)图示所示日期,太阳直射点距北京市最近,北京市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应该为∠C。此后一个月内,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开始逐渐远离北京市,北京市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减小。
(4)图Ⅰ所示节气为北半球夏至日。AD选项诗句描绘的是夏至,而B选项描述的是秋分节气,C选项描述的是春分节气。因此BC符合题意。
52.读“北京、成都、伦敦三地位置示意及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英国伦敦位于亚欧大陆__________侧,受盛行__________风和__________(洋流)的影响,形成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2)与北京相比,伦敦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选择填空)。
A.全年气温变化小 B.夏季气温高
C.降水量季节变化大 D.冬季气候湿润
(3)与北京相比,成都冬季气温更高,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资料:猕猴桃生长在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的温暖湿润地区,对强光照射比较敏感,不耐旱涝。猕猴桃的生长期为210~240天,其中发芽期气温需高于10℃,结果期气温需高于20℃。
(4)从北京、成都、伦敦三地中任选一地,判断该地是否适合种植猕猴桃,并说明理由。(答出两点即可)
【答案】(1)西 西 (北大西洋)暖流
(2)AD
(3)纬度位置(太阳辐射) 地形
(4)选择地点加以判断,从气温、降水、日照与猕猴桃生长条件的对应角度说明。如:成都适合猕猴桃生长;理由是成都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月均温高于10℃。长达9个月(240天以上),月均温高于20℃长达5个月(150天以上),多云雨,强光照射少,适合猕猴桃生长。
【解析】
(1)读图,英国位于亚欧大陆西部,受盛行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主要是西风、西南风。温带海洋性气候条件下的自然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结合图示和气候资料图可知北京是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降水量季节变化大,主要集中在夏季。伦敦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因此夏季气温高
和降水量季节变化大是北京的气候特点,全年气温变化小和冬季气候湿润是伦敦的气候特点,AD正确。
(3)与北京是温带季风气候,成都是亚热带季风气候。结合影响气温的因素分析,与北京相比,成都冬季气温更高主要是纬度更低,冬季太阳高度角大或的太阳辐射能量更多;且成都地处四川盆地,北侧有秦岭和大巴山阻挡冬季风南下,因此其受冬季风影响较小,而北京地处平原受北方冷空气影响较大。因此与北京相比,成都冬季气温更高。
(4)根据材料中猕猴桃生长所需的气温、降水、日照等自然条件来分析。成都的降水总量能大于800毫米,月均温高于10℃。能有长达9个月(240天以上),月均温高于20℃长达5个月(150天以上)的时间,且四川盆地多云雨天气,太阳光照较弱,非常适合猕猴桃的生长。
53.读图 “黑龙江农垦区及农业生产景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黑龙江农垦区主要地形类型是________,地处五带中的_______带。
(2)该农垦区发展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3)该农垦区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农业生产的突出特点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4)目前,该区域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选择填空)。
A.酸雨 B. 水土流失 C. 荒漠化 D. 大气污染
【答案】 (1)平原 北温
(2)地形平坦(平原广阔) 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 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3)商品谷物农业 生产规模大 商品率高 机械化程度高(专业化水平高)
(4)B
【解析】
(1)结合景观图示可知黑龙江农垦区地形平坦,且主要位于河流流经地区,主要地形类型应该是平原。根据纬度可知黑龙江农垦区地处44°和50°之间,主要位于北温带地区。
(2)该农垦区发展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可以从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方面分析。该地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利用种植业发展;黑土深厚肥沃;河流流经,水源充足;地处东北平原,地形平坦广阔。
(3)该农垦区地形平坦,地广人稀,主要发展的大规模、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商品谷物农业。
(4)由于该地区大力发展农业,对黑土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开荒,也出现了水土流失,黑土肥力降低,湿地破坏等一系列问题。B正确。
54.读“中国西北地区某农业科技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水窖所集雨水用于__________,该园区发展种植业的限制条件主要是__________(选择填空)。
A.技术落后 B.劳动力短缺 C.光照不足 D.水源不足
(2)依据图中序号的含义,将下列选项的字母填入相应位置上: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
A.饲料加工 B.生产过程废弃物 C.肥料
(3)该园区循环经济模式体现出__________可持续发展、__________可持续发展和__________可持续发展。
(4)请对图中农业发展模式作出简单评价。(答出两点即可)
【答案】(1)灌溉 D
(2)B A C
(3)经济 生态 社会
(4)资源(废弃物)循环利用,农业生产环节相互促进(节约利用水资源),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解析】
(1)结合图示可知水窖收集雨水用于作物种植,主要是灌溉。该园区地处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水源短缺,用水窖收集雨水主要是为了解决当地水源不足的问题。因此当地发展种植业的限制条件主要是缺水。D正确。
(2)结合图示可知①是作物种植后将生产过程的废弃物放入沼气池里作为沼料,B正确;②是秸秆通过加工后用于畜禽养殖,应该是饲料加工,A符合;③是沼气池中产生的肥料用于畜禽养殖和作物种植,C符合。
(3)该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体现了生态可持续发展;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就业机会,体现了社会可持续发展;该模式将促进当地农业的发展,为农民增收,体现了经济可持续发展。
(4)该模式将生产过程产生的废弃物循环利用,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农业生产过程中通过水窖收集雨水,合理利用当地水资源,解决水源短缺问题,节约利用水资源,利于可持续发展。
55.读“长江流域局部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武汉的纬度位置在________附近,相对位置是____________。
(2)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其发展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20世纪80年代,武汉老工业基地发展趋缓,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有______、_______等。
(4)21世纪以来,东部沿海地区的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迁入武汉,对武汉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 (1)北纬30° 长江与汉江交汇处(湖北省东部、长江中游)
(2)附近(铁、铜等矿产)资源丰富 附近(水能)能源丰富 水陆交通便利(农业基础好、劳动力丰富、历史悠久)
(3)矿产资源枯竭 环境污染严重
(4)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经济发展) 增加就业机会 改善生态环境
【解析】
(1)结合图示可知武汉的纬度在北纬30°以北附近;相对位置是长江和汉江交汇处,京广线纵贯南北,地处湖北省东部地区,长江中游地区。
(2)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可以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大方面分析。结合图文材料可知武汉发展工业的优势自然条件有,铜矿、铁矿等矿产资源丰富;附近有葛洲坝、三峡水利枢纽,水能丰富;该地为长江水系,水源充足;平原地形平坦开阔等;社会经济优势条件有“九省通衢”之称,长江和汉江交汇,京广线经过,水陆交通运输便利;鱼米之乡,农副产品丰富,农业基础好;劳动力丰富;发展历史悠久等。
(3)老工业基础发展趋缓,主要面临矿产资源逐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产业结构老化,创新不足等问题。
(4)东部沿海地区的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迁入武汉,将促进武汉市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增加就业机会;新兴产业污染较少,能起到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