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展开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
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的薄荷岛,位于菲律宾中部,森林茂密。但岛上多座高度在40~120米的石灰岩小山上却只长草不长树,形似草堆,每年热季,“草堆”干枯,转为褐色,犹如一排排巧克力摆放在大地上,因此它们被当地人称为“巧克力山”。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 巧克力山“只长草不长树”的原因是
A. 森林破坏,石漠化严重 B. 地势较高,热量条件差
C. 土层过薄,树木难生长 D. 山坡陡峻,水源难保持
2. 能够观赏到该岛地面褐色“巧克力”的最佳旅游时间在
A. 12~2月 B. 6~8月
C. 3~5月 D. 9~11月
【答案】1. C 2. C
【解析】影响农业的主要自然因素有:气候方面,热量、光照、降水影响极大;地形方面,影响农业的类型(平原与山区不同)、影响农作物的分布(农作物随海拔有所不同);土壤方面,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土壤适宜生长不同作物,东南丘陵的红壤适宜种茶树等。
【1题详解】
根据材料和图表信息分析可知,该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区,热量水分充足,巧克力山能够长草,但无法长树木,与不同植被的生长特点相关,该地石灰岩小山土层较薄,树木难以生长.C正确。
【2题详解】
由于该岛为热带季风气候,一年份干湿两极。在3—5月,气温升得很高,降水稀少,为干季,小山上“草堆”干枯,转为褐色,“巧克力”。C正确。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3. 关于图中岛屿叙述正确的是( )
A. 年降水量自北向南减少 B. 地形对该岛气候影响很大
C. 岛屿东侧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 回归线附近为热带沙漠气候
4. 图中M为20℃等温线分布状况,虚线L1、L2、L3、L4等温线弯曲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L1、L4 B. L2、L3
C. Ll、L3 D. L2、L4
【答案】3. B 4. A
【解析】
【3题详解】
根据经纬度,图中岛屿是马达加斯加岛,年降水量自东向西减少,A错;下垫面状况对该岛气候影响很大,中部是山脉,东侧是热带雨林气候,西侧是热带草原气候,B对;岛屿东侧是热带雨林带,C错;回归线附近受洋流影响,没有形成热带沙漠气候,D错,所以该题选B。
【4题详解】
读图中M为一月份20℃等温线分布状况,一月份南半球是夏季,陆地气温高于同纬度海洋,受地形影响,陆地上等温线凸向低纬,虚线L1对,L2错;东部沿海有暖流经过,等温线凸向较高纬度,L3错,L4对。等温线弯曲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L1、L4,B、C、D错,所以该题选A。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沿24°N纬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5. 该区域的河流流向大致是
A. 自北向南 B. 自南向北
C. 自西向东 D. 自东向西
6. 下列描述符合图示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是
A. 土层深厚,千沟万壑 B. 水流平缓,水量丰富
C. 植被茂盛,生物多样 D. 气候高寒,寒潮频发
【答案】5. A 6. C
【解析】
【5题详解】
图为我国某区域沿24°N纬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且海拔在1000m~2000m之间,该纬度仅云贵高原西部以及横断山区南部的云南西部地区符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区域河流多自北向南流。另,根据图示河流两岸坡度大小来看,西岸较陡峭,可知受侵蚀更多;东岸较平缓,可知侵蚀较弱,泥沙堆积相对较多。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河流右岸侵蚀,左岸堆积。图示西岸受侵蚀更严重,对应河流右岸;东岸堆积,对应河流左岸,可知河流应为自北向南流。
【6题详解】
图为我国某区域沿24°N纬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且海拔在1000m~2000m之间,该纬度仅云贵高原西部以及横断山区南部的云南西部地区符合。
土层深厚,千沟万壑为黄土高原特征,A项错误。该区地形崎岖,水流湍急,B项错误。该区纬度较低,相对海拔高,垂直地带性显著,植被丰富、生物多样,C项正确。该区纬度较低,加之地势较高,对南下的冷气流阻挡作用强,因而受寒潮影响小,D项错误。
泰山站是中国的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也是一个度夏站。下图为泰山站的外形图,为适应南极特殊的地理环境,泰山站采用了圆环形外表、碟形结构和架空离地的设计方案,设计者们寓意为中国灯笼。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7. 泰山站科考活动最繁忙的月份是
A. 1月 B. 4月
C. 7月 D. 10月
8. 南极的气候特征有
①酷寒 ②气温年较差小
③烈风 ④干燥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9. 泰山站的外形设计,主要是为了
A. 抵御寒冷 B. 抵御风雪的袭击
C. 让房屋更坚固 D. 提高房屋保温效果
10. 为满足泰山站的能源需求,可因地制宜开发当地
①太阳能 ②地热能
③风能 ④天然气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7. A 8. C 9. B 10. A
【解析】
【7题详解】
泰山站为度夏站,1月为南半球的夏季,此时科考活动最繁忙。故A项正确。
【8题详解】
南极地区气候特征主要有酷寒、烈风、干燥;南极地区为极地气候,冬、夏季获得的太阳辐射差异大,故气温年较差大,故C项正确。
【9题详解】
南极内陆地区风力大,环形外表、碟型结构,可以减小风的阻力;主体建筑架空离地,可以避免在迎风的一面被积雪堆积甚至掩埋,故B项正确
【10题详解】
泰山站为度夏站,主要在南极地区的夏季使用。泰山站纬度虽然较高,但南极地区的夏季昼长较长,光照时间长,可开发太阳能;南极地区多烈风,可开发风能,故A项正确。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1. 甲河流域的自然带为
A. 热带雨林带 B.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 热带草原带 D.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12. 根据图示信息可以判断出
A. 结冰期甲河较乙河长 B. 平均流速甲河较乙河快
C. 入海口含沙量甲河较乙河大 D. 径流量甲河较乙河大
【答案】11. A 12. D
【解析】
【11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岛屿位于加勒比海区,岛屿上山脉呈东西走向。该岛屿位于热带,北部为来自海洋的东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且受沿岸暖流增温增湿作用,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
【12题详解】
读图可知,北部为来自海洋的东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南部为背风坡,降水少;流程甲河较乙河长,流域面积甲河较乙河大。因此,径流量甲河较乙河大,D项正确。由于纬度低,甲、乙两河均无结冰现象,A项错误。与乙河相比,甲河流程较长,坡度较缓,故平均流速甲河较乙河慢,B项错误;甲河坡度较缓,且湖泊较多,流域内植被为热带雨林,故入海口含沙量甲河较乙河小。
读下列四幅图,回答下面小题。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山脉①东侧为华北平原,西侧为黄土高原
B. 山脉②东侧为水稻,西侧为谷子
C. 山脉③是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D. 山脉④东侧属闽江水系,西侧属长江水系
14. 关于四条山脉共同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四条山脉都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
B. 四条山脉都位于两省交界处
C. 四条山脉的东南侧降水都比较丰富
D. 四条山脉两侧的农业类型都不同
【答案】13. D 14. C
【解析】
【13题详解】
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判断①为大兴安岭,为我国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的分界线。A错。②为太行山,东侧为小麦,西侧为谷子,B错。③为巫山为二三阶梯的分界线,C错。④为雪峰山,东侧属闽江水系,西侧属长江水系,D对。故选D。
【14题详解】
结合经纬度位置判断,①为大兴安岭,②为太行山;③为巫山;④为雪峰山。该四条山脉为我国东部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故东南侧为夏季风的迎风坡,故降水量较丰富。故选C。
下图为我国某山峰气候资料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5. 北坡1月降水量大于7月降水量的区域大致位于海拔
A. 1000米以上 B. 1400米以上
C. 1000米以下 D. 1400米以下
16. 该山峰可能属于
A. 武夷山山脉 B. 阴山山脉
C. 太行山脉 D. 秦岭山脉
【答案】15. C 16. A
【解析】
【15题详解】
如下图找到北坡一月降水量与七月降水量曲线的交点,作横坐标的垂线与山峰剖面线相交的位置就是一、七月降水量相等的地方,过该点作横坐标的平行线与表示海拔的纵坐标的交点就该点的海拔,如下图。海拔约1000米,在该海拔高度以北(也就1000米以下)一月降水大于七月降水(一月降水量曲线在七月降水量曲线上面)。故C正确。
【16题详解】
该山脉南北两侧山麓地带一月平均气温都在0°C以上,山脉应该位于秦岭-淮河以南,所以是武夷山脉。故选C。
御窑金砖是我国传统窑砖烧制业中的珍品,其制作技艺繁复,工序多达二十余道,明清以来受到历代帝王的青睐,苏州陆慕镇御窑村一直是御窑金砖的主要烧造采办地。陆慕镇御窑村东濒阳澄湖,西临大运河,当地的水清澈温软,滋养的泥土特别粘糯柔润,烧制出来的金砖质地特别精良。目前,苏州御窑金砖的制作工艺已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 陆慕镇御窑村所制金砖成为明清皇家建筑特供,主要得益于
①便利的水陆交通 ②优质的原料
②繁复的工序 ④精湛的技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8. 御窑金砖产量有限的主要原因是
A. 生产周期长 B. 市场需求少
C. 劳动力短缺 D. 生产成本高
19. 御窑金砖制作工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利于
A. 扩大金砖生产规模 B. 传承金砖制作古技法
C. 开发金砖替代原料 D. 提高皇家建筑知名度
【答案】17. C 18. A 19. B
【解析】
【17题详解】
“当地的水清激温软,滋养的泥土特别粘糯柔润”说明“金砖”采用了优质原料;“其制作技艺繁复,工序多达二十余道”说明“金砖”制作工艺精湛。明清时期皇家建筑对建筑用材要求高,陆慕御窑村生产的御窑金砖凭借当地优质的原料和精湛的制作技艺成为皇家宮殿建筑材料的特供。故C正确。
【18题详解】
由材料“御窑金砖制作技艺繁复,工序多达二十余道”,可知御窑金砖制作工序多,生产周期长,导致御窑金砖产量有限。故A正确。
【19题详解】
金砖制作工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能够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和社会知名度,有利于金砖制作古技法的传承和发扬。但由于金砖制作技艺繁复,手艺传承人较少,且原料特殊,难以替代,很难实现规模化生产。B正确,A、C错误。“金砖制作工艺”对皇家建筑知名度影响不大,故D错误。故选B。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山地海拔200-3100米的植被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0. 该山脉呈
A. 东北——西南走向 B. 东南——西北走向
C. 东西走向 D. 南北走向
21. 与乙地比较,甲地
A. 年日照时数较少 B. 年均气温较高
C. 年降水量较小 D. 积温较低
22. 农田里可能大面积种植
A. 春小麦 B. 大豆
C. 青稞 D. 水稻
【答案】20. A 21. C 22. D
【解析】
【20题详解】
根据同一自然带的延伸方向,再结合指向标可知,该山地的走向为东北——西南走向,故A正确。
【21题详解】
甲地位于山脉的西北部,乙地位于山脉的东南部,该山地位于我国东部,因此甲地是夏季风的背风坡,乙地为夏季风的迎风坡,甲地年降水总量小于乙地,故C正确。甲地降水少,晴天多,年日照时数多,故A错误。我国山地西北坡是阴坡,东南坡是阳坡,因此甲地年平均气温较低,故B错误。影响积温的因素有地势、纬度、气温、降水量、云层厚度等,因此甲地积温不一定比乙地低,故D错误。
【22题详解】
该山地山麓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因此该地应位于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农田可能大面积种植水稻,故D正确。春小麦和大豆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青稞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故A、B、C错误。
读某区域等高线图(比例尺1:20 000),完成下列各题。
23. 图示区域的地形类型是
A. 山地 B. 盆地
C. 丘陵 D. 平原
24. 如果在图中AB处修建水库大坝,坝顶高程为152米,坝高可能为
A. 52米 B. 70米
C. 102米 D. 120米
25. 大坝建成后,当水库的蓄水位达到150米时,下列四地中肯定被淹没的是
A. 甲和乙 B. 乙和丙
C. 乙 D. 丙
26. 该水库放水时,在坝前会形成一道道壮观的人工瀑布。若要拍摄一张该景观的照片,图中四个地点中最佳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23. C 24. B 25. C 26. D
【解析】本题通过等高线地形图,考查地形类型的判断、高差的计算、大坝问题、通视问题,旨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
【23题详解】
读图,根据图示区域等高线的形态和海拔高度判断,该地海拔高度在500米以下,地形类型是丘陵,故C正确;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故A错误;盆地海拔是四周高,中间低,故B错误;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故D错误。
【24题详解】
如果在图中AB处修建水库大坝,坝底的海拔范围是50-100米,坝顶高程为152米,则坝高可能为52-102米之间,最可能是70米,故选B。
【25题详解】
根据图中等高线判断,大坝建成后,当水库的蓄水位达到150米时,四地中乙地位于蓄水区,且海拔小于150米,肯定被淹没的是乙,故C正确;甲、丁海拔大于150米,故A错误;丙位于蓄水库区下游,不会被淹没,故BD错误。
【26题详解】
拍摄水库瀑布景观的照片,应在瀑布附近,仰视、俯视拍摄,图中四个地点中最佳的是丁,故D正确;甲、乙可不到瀑布,故AB错误;丙处距离太远,效果不好,故C错误。
读某河流干流和流域范围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27. 图中河流的甲—乙河段流域范围非常狭窄,其主要原因
A. 泥沙淤积使河床过高,支流难以汇入 B. 河流两岸被高山束缚,山高谷深
C. 上游气候寒冷干燥,支流稀少 D. 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
28. 下列关于图中丙 地区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气温年较差小,降水量季节变化明显
B. 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东北信风带控制
C. 地势起伏大,气候垂直变化显著
D. 寒潮、台风等气象灾害频繁发生
【答案】27. B 28. A
【解析】
【27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位于中南半岛,图中的甲乙河段流经横断山区,山高谷深,故流域范围狭窄,所以B正确。
【28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位于中南半岛,丙地区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二季,所以A正确。
始建于百余年前的某城市位于 9°N ,下图示意该市多年平均气候资料。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9. 下列描述符合该城市特点的是
①炎热草都 ②热带春城
③富氧大都 ④温润山宫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0. 该城市吸引人口定居的自然条件是
A. 光照充足 B. 降水丰富
C. 海拔较高 D. 土壤肥沃
【答案】29. D 30. C
【解析】
【29题详解】
据题该地位于9°N,处于热带地区,读图该地一年四季温差小,气候凉爽,可知该地位于热带海拔较高的高原山地地区,符合“热带春城”的特点,②正确,① 错误;海拔高,氧气稀薄,③错误;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气候湿润,符合“温润山宫”的特点,④正确,据此分析选选D。
【30题详解】
由上题该地位于纬度较低的热带地区,因为海拔高,一年四季气候凉爽,适合人口定居,所以C正确。
二、综合题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伊塞克湖属于内陆咸水湖,湖面平均海拔约1608米,面积6300多平方千米,是世界最深的高山大湖,湖水清澈澄碧,终年不冻。该湖东西两岸年降水量差异大,东岸地区有常年积雪。
(1)说明伊塞克湖的水位季节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2)分析伊塞克湖冬季不结冰的原因。
(3)分析伊塞克湖东岸有常年积雪的自然原因。
【答案】(1)特点:夏季水位(升)高,冬季水位(降)低。原因:伊塞克湖的湖水主要补给是高山冰雪融水,夏季气温高,冰雪融化量大,冬季气温低,冰雪融化量小。
(2)湖泊北部山脉阻挡冷空气的侵入;属于咸水湖,湖水盐度较高,湖水不易结冰;湖泊水位深,水量大。
(3)位于西风带,西风经过湖面时增温增湿,经过湖面后,暖湿气流受山地阻挡抬升,水汽凝结形成丰富的降雪;海拔高,气温低,积雪不易融化。
【解析】本题以伊塞克湖为背景,考查西北内陆高山地区河湖水文特征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山地地形对降水的影响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1)由材料结合图形可知,伊塞克湖属于内陆咸水湖,该区域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气候干旱;图中显示伊塞克湖的湖水主要来源于河流水,而河流的主要补给是高山冰雪融水;夏季气温高,高山冰雪融化量大,冬季气温低,冰雪融化量小,所以该湖的水位季节变化的特点是:季节变化大,夏季水位升高,冬季水位降低。
(2)伊塞克湖冬季不结冰的原因主要从地形对气温的影响以及河流盐度高低角度分析。由材料可知伊塞克湖是“世界上最深的高山大湖”,所以该湖泊北部地势较高,山脉阻挡了冷空气的侵入,而且湖泊水位深,水体面积大、水量大,水的比热容大,湖水不易结冰;由于该湖属于内陆咸水湖,湖水盐度较高,湖水不易结冰。
(3)根据图中纬度可知,该湖位于西风带,而且湖泊东部有高大山脉;当来自于大西洋、北冰洋的气流经过湖面时可以增温增湿,经过湖面后,暖湿气流受山地阻挡抬升,水汽凝结形成丰富的降雪;材料显示湖面平均海拔约1608米,海拔较高,气温低,积雪不易融化。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纳米布沙漠濒临大西洋,沿岸海雾浓重。附近海域布满了各种失事的船只及其它各种残骸,被人们称为“骷髅海岸”。但在海岸附近的浅滩上,却栖息着数以万计披着火红羽毛的火烈鸟,使该地区显得生机盎然。
材料二、纳米比亚沙漠腹地的辛巴族仍然保存着较原始的生活方式,终年不洗澡,也从不穿上衣,代之以用混合着黄油和香料的红土涂抹在身上、头发上,被人们称为“红泥人”。
(1)分析纳米比亚沿海浓雾多而不散的原因。
(2)说明“骷髅海岸”形成的原因。
(3)简析该地适合火烈鸟集聚的条件。
(4)从适应环境角度分析辛巴族人将红土涂抹在身体上的原因。
【答案】(1)该地区位于热带地区蒸发旺盛,海洋水汽较多;水汽经过沿岸寒流流经洋面受冷凝结成雾;副高下沉气流使得雾不易扩散;容易形成逆温现象,雾不易扩散。
(2)附近大雾弥漫,能见度低;沿岸遍布暗礁(部分地区暗流、湍流明显);风力强,船只容易失事;沿岸地区沙漠广布,极度干旱,水资源严重不足,食物匮乏,使船员难以获得必须的生活供给;该地为在欧洲通往亚洲的航线上,过往船只多。
(3)上升流(深层海水上泛)将深层海水营养物质带到表层,丰富的营养物质使得浮游生物和鱼类大量繁殖,火烈鸟食物相对充足;该地多浅滩,适合火烈鸟栖息。
(4)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可抵御烈日暴晒;多晴天,昼夜温差大,红泥可以封闭毛孔起到保暖作用(抵御夜晚低温);防止蚊虫叮咬;通过擦红泥可以除去身体上的污物。
【解析】雾的形成要有水汽条件、静风、逆温条件。附近大雾弥漫,能见度低。附近海域遍布暗礁,因能见度差,船只容易触礁、碰撞,导致船只失事。火烈鸟集聚的自然条件,主要从食物、环境分析。
(1)雾的形成要有水汽条件、静风、逆温条件。根据纬度,纳米比亚位于热带地区,蒸发旺盛,海洋水汽较多。水汽经过沿岸寒流流经洋面,受冷凝结成雾。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风力小,使得雾不易扩散。下面有寒流经过,容易形成逆温现象,雾不易扩散。
(2)纳米布沙漠濒临大西洋,沿岸海雾浓重。附近大雾弥漫,能见度低。附近海域布满了各种失事的船只及其它各种残骸,可能是沿岸遍布暗礁,因能见度差,船只容易触礁、碰撞,导致船只失事。沿岸地区沙漠广布,极度干旱,水资源严重不足,食物匮乏,使落难船员难以获得必须的生活供给。该地位于欧洲通往亚洲的航线上,过往船只多,失事船只多及船只残骸多,所以称为“骷髅海岸”。
(3)火烈鸟集聚的自然条件,主要从食物、环境分析。沿岸寒流是受离岸风影响,形成的上升流。深层海水上泛,将深层海水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底层丰富的营养物质使得附近海域浮游生物和鱼类大量繁殖,火烈鸟食物相对充足。该地多浅滩,适合火烈鸟栖息。
(4)纳米比亚沿海属于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辛巴族人将红土涂抹在身体上,可抵御烈日暴晒。该地多晴天,昼夜温差大,红泥可以封闭毛孔起到保暖作用,有利于抵御夜晚低温。用混合着黄油和香料的红土涂抹在身上、头发上,还能防止蚊虫叮咬。通过擦红泥可以除去身体上的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