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福建省福州市三校联盟(连江文笔中学、永泰城关中学、长乐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展开福建省福州市三校联盟
(连江文笔中学、永泰城关中学、长乐高级中学)
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我国东南沿海某地拟修建一座水位60米的水库。下图为“拟建水库附近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建设成本最低的水库大坝宜建在(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 水库建成后能够( )
A. 改善航运条件 B. 开发河流水能
C. 增加径流总量 D. 消除地质灾害
【答案】1. A 2. B
【解析】
【1题详解】
水库大坝宜建在山谷口,同时库区要具有较大的集水区,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规律可知,甲乙位于山谷地区,同时考虑到一座水位60米的水库,则乙地海拔低,建设成本高,所以选甲,故A项正确。
【2题详解】
水库建成后能够开发河流的水能资源,不会增加径流总量,可能引发地质灾害;该区域等高线密集,河流落差大不适宜航运,故B项正确。
读某大洲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各题。
3. 关于甲地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B. 外力作用以流水侵蚀、沉积为主
C. 自然景观以草原、荒漠为主 D. 降水量大,地表径流丰富
4. 关于Q海域及其沿岸地区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冬季东海岸降水较西海岸丰富
B. 西海岸为温带季风气候,东海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C. 海域内降水丰富,但蒸发量更大,盐度较高
D. 流入该海域的河流多源远流长
【答案】3. C 4. A
【解析】试题考查地形剖面图的判断。
【3题详解】
40°N纬线穿过大洲有欧洲、亚洲、北美洲,结合图中海拔高度可判断出为亚洲,甲地位于亚欧大陆内部,自然景观以草原、荒漠为主,C正确;甲地位亚欧板块内部,地质条件稳定;气候干旱,外力作用以风力侵蚀、沉积为主;降水量少,地表径流稀少。
【4题详解】
40°N纬线穿过大洲有欧洲、亚洲、北美洲,结合图中海拔高度可判断出为亚洲,Q海域是日本海,位于亚洲东部,冬季盛行西北季风,东海岸是冬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西海岸为背风坡,降水转少,A正确;东、西海岸都为温带季风气候;海域内降水丰富,纬度较高,蒸发量较小,且有河流注入,盐度较低;日本海东侧为日本,因国土面积较小,流入该海域的河流多短小。
读材料和爪哇岛地形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茂物是印度尼西亚西爪哇的名城,位于熔岩高原北麓南北走向的山间盆地,海拔226米。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25℃,为避暑胜地。因每年有330多天打雷的日子而被称为世界雷都(赤道地带平均每年有100到150个雷雨日,与茂物相邻的雅加达平均有133天为雷雨日)。
5. 茂物比附近城市多雷雨天的原因是( )
A. 距赤道更近,上升气流旺盛 B. 距海洋近,空气湿度更大
C. 受地形影响,上升气流强烈 D. 气旋活动频繁,易形成上升气流
6. 茂物成为避暑胜地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处山区,大气保温作用弱 B. 阴雨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
C. 地处盆地底部,冷空气常沿山坡下沉 D. 植被覆盖率高,对气温调节作用明显
【答案】5. C 6. B
【解析】试题考查地形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5题详解】
由材料“赤道地带平均每年有100到150个雷雨日”可知,茂物多雷雨天与距赤道更近无关;从图中看茂物附近城市雅加达距海更近;茂物和附近城市处在同样的气压带和大气环流下,但雷雨天多于其他城市,说明是受局部小气候影响的结果,结合图中的等高线可看出,茂物位于山间盆地,受地形影响很大,上升气流强烈,C正确。
【6题详解】
由材料“每年有330多天打雷的日子”可知,茂物多阴雨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较低,B正确;阴雨天气多,大气保温作用强,A错;地处热带,不受冷空气影响;植被覆盖率高,对气温有调节作用,但不是主要原因。
下图为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7. 图中所示气候类型可能位于( )
①亚洲 ②非洲
③北美洲 ④南美洲
⑤大洋洲
A. ①②④ B. ②③⑤
C. ①③④ D. ②④⑤
8. 该地1月份气温比11月低,其主要原因是( )
A. 太阳高度角较小 B. 白昼时间短
C. 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较强 D. 大气逆辐射较弱
【答案】7. D 8. C
【解析】试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判断与分布。
【7题详解】
图中最冷月气温大于15℃,为热带气候类型;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降水量最多月不超过400mm,是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非洲、南美洲、大洋洲,同时7月份气温较低,说明位于南半球,亚洲和北美洲也不符合条件,所以D正确。
【8题详解】
从图中看该地1月份降水量大于11月份,气温比11月低,其主要原因是多阴雨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较强,C正确;1月和11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差别不大;多阴雨天,大气逆辐射作用强。
泰国有着悠久的水稻生产历史,有世界第五大水稻栽培土地,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米出口国。
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9. 从气候与地形角度看,泰国水稻种植区的优势条件有( )
①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②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③海拔较低,平原较广 ④地势低洼,便于蓄水灌溉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10. 水稻种植业的特点不包括( )
A. 小农经 B. 单位面积产量大
C. 水利工程量 D. 机械化水平高
【答案】9. A 10. D
【解析】试题考查水稻种植业的区位条件和特点。
【9题详解】
泰国位于东南亚,是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结合图中的等高线可看出泰国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地势低洼,便于蓄水灌溉,但不利于排水,所以A正确。
【10题详解】
水稻种植业的特点是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大、水利工程量大,机械化水平低,不包括D。
下图是世界某地一月等温线图,其中①是25℃等温线,②是20℃等温线,回答下列各题。
11. ②等温线明显与海岸线平行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形影响 B. 洋流影响
C. 降水影响 D. 人类活动影响
12. ①②两条等温线温度不同,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 太阳辐射 B. 海陆分布
C. 大气环流 D. 地面状况
13. ④⑤⑥⑦等温线都呈闭合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太阳辐射 B. 大气环流
C. 海陆分布 D. 地形
【答案】11. B 12. A 13. D
【解析】
【11题详解】
②处的西海岸是加纳利寒流流经的地区,所以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
【12题详解】
①②两处的纬度位置明显不同,不同纬度气温不同的原因就在于太阳辐射。
【13题详解】
四处都是山地地形,所以等温线闭合。
下图所示国家为世界重要红茶生产国。据考察发现,M地第一季度生产的茶叶质量最好。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4. 导致M地该季度茶叶质量最好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 B. 市场
C. 土壤 D. 气候
15. 推测下列四地中,七月份降水量最大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14. D 15. A
【解析】
【14题详解】
各因素中有明显季节变化的是气候因素,其它如地形、土壤等自然环境要素稳定,市场与茶叶质量之间无明显关系,所以D正确。
【15题详解】
该地为斯里兰卡,为热带季风气候,7月当地盛行西南季风,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甲地海拔较高,处于迎风坡,降水量最大,所以A正确。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6. 芬兰( )
A. 盛行西风,终年温和多雨
B. 山区水土流失严重,城镇数量少
C. 人口稀疏区以大牧场放牧业为主
D. 森林资源丰富,木材加工业发达
17. 燕麦种植北界呈图示走向,主要是由于该图( )
A. 东部地区的河湖密布,灌溉条件好
B. 西部受暖流、地形影响,气温偏高
C. 东南部土层较深厚,耕作技术高
D. 西北部多晴朗天气,日照时间长
【答案】16. D 17. B
【解析】
【16题详解】
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看,芬兰纬度较高,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分布面积较大,A错;由于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城镇数量少,B错;人口稀疏区草原面积较小,以林业为主,C错;森林资源丰富,木材加工业发达,D对。答案选D。
【17题详解】
燕麦种植北界呈西北东南走向,说明西北部的自然条件相对较好。东部地区的河湖密布,但灌溉条件并不是芬兰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A错;西部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明显,气温偏高,从图中丘陵分分布看,地形较为平坦,B对;难以判断出东南部土层较深厚,耕作技术的高低,C错;西北部受盛行西风和暖流影响,热量条件好,D错。故选B。
人口密度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的人口数量,人口生理密度是指单位可耕地面积上的人口数量,农业人口密度是指单位面积上的农业人口数量。读下表,完成下列各题。
18. 分析表格可知,此年份 ( )
A. 印度可耕地面积约占土地面积一半 B. 阿根廷人口总数最少
C. 美国人均可耕地面积最大 D. 中国城市化水平最低
19. 关于表中国家农业发展的分析,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中国和日本季风水田农业科技及机械化水平较低
B. 澳大利亚东水西调缓解了墨累—达令盆地水资源紧张的状况
C. 冬季低温冻害是印度农业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
D. 阿根廷的粮食和肉类消费主要依赖国内广阔市场
【答案】18. A 19. B
【解析】试题考查印度、阿根廷、美国农业概况。
【18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人口密度和人口生理密度的比值就是耕地面积占土地面积的比重,计算可知,印度耕地面积约占土地面积的一半,A正确;格料中所提供的信息不能判断出阿根廷的人口总数;生理密度的倒数就是人均可耕地面积,可算出美国人均耕地面积为0.6公顷,同理可算出其他国家,可知美国不是人均可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城市化水平衡量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根据图中信息无法比较出各国的城市化水平。
【19题详解】
日本是发达国家,季风水田农业科技及机械化水平较高;澳大利亚东水西调缓解了墨累—达令盆地水资源紧张的状况,B正确;印度纬度较低,北部青藏高原阻挡冬季风,不易发生低温冻害;阿根廷的粮食和肉类消费市场主要为欧洲等国外市场。
下图为某洲大陆沿22°S纬线的地形剖面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0. 图中乙地气候类型属于 ( )
A. 热带季风气候 B. 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C. 热带沙漠气候 D. 高原山地气候
21. 导致乙地降水量与甲地明显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乙地 ( )
A. 受沿岸寒流影响 B. 处于盛行风向的迎风坡上
C. 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 D. 受高峻地势影响
【答案】20. B 21. B
【解析】试题考查南美洲地理环境特征
【20题详解】
图中大陆西侧是海拔约为5000米的高山,可判断出图示地区为南美洲,西侧山地为安第斯山,南美洲没有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乙地海拔低于1000米,不可能是高原山地气候,只能是热带草原气候,B正确。
【21题详解】
图中大陆西侧是海拔约为5000米的高山,可判断出图示地区为南美洲,西侧山地为安第斯山,乙地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甲地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B正确;乙地沿岸受巴西暖流影响;位于22°S,不可能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影响;乙地海拔低于1000米,地势并不高峻。
下图所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暴。因沙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22. 图中R1和R2两条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
A. 雨水补给 B. 冰雪融水补给
C. 地下水补给 D. 湖泊水补给
23. 图中平原地带种植业规模的扩大,对L湖产生的影响是( )
A. 过度引水灌溉导致湖泊面积缩小,湖岸线后退
B. 化肥的大量使用导致湖水富营养化严重
C. 水土流失加剧,导致湖泊淤积严重,面积萎缩
D. 围湖造田,导致湖泊面积萎缩
24.“白风暴”中盐尘的主要来源包括( )
①土壤表层积聚的盐分 ②湖泊萎缩露出的湖底中的盐分
③盐矿生产中产生的盐尘 ④强风所带来的北冰洋中的盐分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22. A 23. A
【解析】
【22题详解】
图中为中亚地区,当地深居大陆内部,降水稀少,因此种植业的发展需要引河水灌溉。若种植业规模的扩大,入湖水量减少,湖水水位下降,湖岸线后退,湖的面积缩小,含盐量增加。故A正确,B错误。该地区降水少,水土流失状况不明显 ;图中湖泊为咸水湖,不适于围湖造田,而且当地地广人稀,无需通过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故C、D错误。
【23题详解】
图中湖泊为咸海,是咸水湖,盐度高,湖面缩小后湖底盐分裸露;当地降水少,土地蒸发旺盛,盐分易在土壤表层积聚。这成为“白风暴”中盐尘得主要来源,故A正确。
读“世界两条大河的三角洲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25. 关于甲、乙两个三角洲自然地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两地区全年盛行西南风 B. 两地区气候形成原因相同
C. 两地区的主要河流水量丰富 D. 两地区以流水堆积地貌为主
26. 两三角洲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地多洪涝灾害 B. 甲地农作物以小麦为主
C. 乙地为季风气候 D. 乙地居民多为黑色人种
【答案】25. D 26. A
【解析】试题考查气候类型分布、成因和河流地貌成因
【25题详解】
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可判断出甲是湄公河三角洲,乙是尼罗河三角洲,两地区以流水堆积地貌为主,D正确;甲是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西南风,冬季盛行东北风;甲地气候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乙地成因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乙地河流为尼罗河,流经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地区,河流流量不大。所以选D。
【26题详解】
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可判断出甲是湄公河三角洲,是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多洪涝灾害,农作物以水稻为主,A正确;乙是尼罗河三角洲,是地中海气候,居民多为白色人种。所以选A。
图示意澳大利亚地理事物的分布。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7. 对澳大利亚风能分布影响最大的风是( )
A. 季风 B. 东南信风
C. 西风 D. 极地东风
28. 澳大利亚铁路密度小,其原因最不可能的是( )
A. 山地广布,地形崎岖 B. 沙漠面积广
C. 地广人稀,人口城市分布集中 D. 公路、航空运输发达
【答案】27. C 28. A
【解析】
【27题详解】
图中澳大利亚风能最丰富的位于西南,主要受盛行西风影响,对风力资源影响最大的是盛行西风,C正确。
【28题详解】
澳大利亚铁路密度小,其原因最不可信的是山地广部地形崎岖,澳大利亚的地形分为三部分,东部是山地,中部是盆地,西部是低矮的高原,而不是山地广布,选A。
贝加尔湖湖面每年1-5月封冻,冰厚可达90厘米,图为贝加尔湖地区等高线图。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29. 贝加尔湖( )
A. 结冰主要原因是海拔高 B. 湖面中心结冰早于边缘
C. 位于山谷导致冰层深厚 D. 北部的封冻期长于南部
30. 贝加尔湖对湖区环境的影响是( )
A. 结冰时使气温降低 B. 融冰时使气温升高
C. 减小了气温年较差 D. 冰层增加空气湿度
【答案】29. D 30. C
【解析】
【29题详解】
读图,根据纬度判断,贝加尔湖结冰主要原因是纬度较高,气温低,A错。湖面中心水深,受陆地影响小,结冰晚于边缘,B错。该湖是构造湖,是地壳断裂下陷形成,不在山谷中,C错。北部的纬度较南部高,所以封冻期长于南部,D对。
【30题详解】
贝加尔湖结冰时使湖区环境的气温升高或下降减慢,A错。融冰时使湖区气温降低,B错。湖泊调节气候,减小了气温年较差,C对。冰层不能增加空气湿度,水面可以增加空气湿度,D错。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填空题
3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下图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河流众多,沼泽广布。
(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
(2)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
【答案】(1)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量小;下层土层冻结(永冻层),阻止水分下渗;(凌汛等导致)河水泛滥
(2)叶尼塞河支流多流经中西伯利亚高原,(河床比降大)流速快、侵蚀强,增加了河流含沙量。鄂毕河主要流经平原,流速慢,泥沙沉积,含沙量小
【解析】
(1)读图,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下部土层冻结,阻滞水分下渗。每年有凌汛发生,导致河水泛滥,积水形成沼泽。
(2)叶尼塞河支流多流经中西伯利亚高原,河床比降大,流速快,侵蚀强,增加了河流含沙量。鄂毕河主要流经平原,河道落差小,流速慢,侵蚀弱,泥沙含量小。水流慢,泥沙沉积,含沙量小。
3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亚五国地理位置独特,在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高度的共同性。下图为中亚地形图。
材料二 中亚两大内流河——阿姆河、锡尔河源于帕米尔高原,纵穿沙漠注入咸海,沿岸形成狭窄的绿洲,是灌溉农业发达地区。
(1)简要分析中亚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2)试分析咸海沿岸广大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自然原因。
(3)为了防止阿姆河、锡尔河流域内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在农业生产中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1)①位置:地处亚欧大陆中部,距海较远;②地形:地势东高西低,地形以平原与丘陵为主;③气候:大部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稀少;④河流、湖泊:多为内流河、内陆湖,河流水量小,湖泊多为咸水湖;⑤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
(2)咸海沿岸地区深居大陆内部,距海遥远,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蒸发强烈,生态环境脆弱。
(3)加强全流域水资源协调管理,合理分配水资源;提高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营造农田防护林,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解析】试题考查中亚自然地理特征、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及保护措施。
(1)自然地理特征应从位置、地形、气候、水文、生物等方面来描述;中亚地区地处亚欧大陆中部,距海较远;结合图中左上角的图例可读出,中亚地势东高西低,地形以平原与丘陵为主;因位于中纬度大陆内部,远离海洋,大部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稀少;因气候干旱降水少,多为内流河、内陆湖,河流水量小,湖泊多为咸水湖;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
(2)生态环境脆弱的自然原因可从气候、水文等方面来分析;咸海沿岸地区深居大陆内部,距海遥远,降水稀少,蒸发强烈,植被稀少,因此生态环境脆弱,植被破坏就难以恢复。
(3)防止阿姆河、锡尔河流域内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的措施应结合第2问的原因来回答,因该地气候干旱降水少,因此应加强全流域水资源协调管理,合理分配水资源;在农业生产中应提提高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营造农田防护林,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减弱风沙对农作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