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重庆市第十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解析版)
展开重庆市第十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卷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有关上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图比例尺为1:150
B.该图形象易读,为实地景观图
C.比例尺形式为数字式
D.此图方向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下列关于上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沿公路从火车站到农业实验区,其方向是正北转正东
B.火车站与学校相距约375千米,与农业实验区约580千米
C.学校位于农业试验区的西北方向
D.若比例尺放大1倍,则图幅面积将增大2倍
读下列经纬网图,完成下列各各题。
3.关于①②两个区域所在的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
A.①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B.②位于南球、东半球
C.②位于高纬度、南寒带 D.①位于中纬度、北寒带
4.丁地的地理坐标是( )
A.(60°S,150°E) B.(60°S,150°W)
C.(60°N,150°E) D.(60°N,150°W)
5.某考察队从乙地出发,先向正西方向前进1110千米,后向正南方向前进2220千米,(不考虑地表起伏)最终到达( )
A.甲地 B.甲地的西南方
C.甲地的东南方 D.甲地的正南方
热带云雾林一般分布在热带山地的山顶或山脊,有持续性或季节性云雾覆盖,植株相对矮小、树干弯曲。海南岛热带云雾林分布在海拔1200米以上,下图为该岛云雾林主要分布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6.推测海南热带云雾林水汽的主要来源是( )
A.东南季风 B.西南季风
C.盛行西风 D.东北信风
7.海南热带云雾林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
A.热带雨林 B.常绿阔叶林
C.针叶林 D.苔原
8.热带云雾林植株矮小、树干弯曲的原因是( )
A.热量不足 B.土壤贫瘠
C.地质灾害多 D.风力强劲
山脉是地形的骨架,下图为我国部分山脉的经纬度信息。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9.图中的①—④所代表的山脉分别是( )
A.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B.天山、阴山、昆仑山、南岭
C.昆仑山、天山、阴山、秦岭
D.天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10.关于图示山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⑤山脉所在区域山高谷深,山河相间
B.⑥山脉大致是我国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C.⑦山脉以东是四川盆地
D.⑧山脉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读我国四大盆地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各题。
11.图中序号所示盆地所在省区的简称排序正确的是( )
A.新、川、新、青 B.新、川、藏、青
C.甘、川、藏、青 D.新、川、新、藏
12.关于四大盆地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盆地中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
B.②盆地的东部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C.③盆地水资源丰富
D.④盆地矿产资源丰富
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历来为中外建筑大师所推崇,流行于徽州(今安徽黄山市、绩溪县、婺源县)等地区。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它在布局上依山就势,构思精巧,自然得体。造型丰富,讲究韵律美,以马头墙、小青瓦(如下图)最有特色。马头墙由砖和瓦砌成,一般建在房屋两侧或紧邻的两栋房屋之间,往往高出屋顶1-2米。错落有致,多形似马头,寓意“马到成功,一马当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马头墙建筑群所在地的自然条件有( )
A.以高原为主,夏季多强对流天气 B.多低山丘陵,降水季节变化大
C.地势起伏大,降水丰富而均匀 D.河流众多,结冰期短
14.马头墙不可能具有的功能是( )
A.防震 B.防火 C.防风 D.祈福
15.关于徽派建筑的描述,合理的是( )
A.房顶坡度较大,主要目的是减少屋顶积雪
B.墙体厚实,以适应剧烈的气温年变化和日变化
C.造型美观独特,可以以此发展乡村旅游业
D.青瓦白墙,和当地时常的蓝天白云相协调
读我国某山地东坡和西坡年降水量随高度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6.该山地可能是( )
A.秦岭 B.太行山
C.大兴安岭 D.雪峰山
17.下列关于该山地年降水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坡降水量平均变化速率小于西坡
B.东坡降水量随高度的升高持续增加
C.东西坡降水量在800 m附近差异最大
D.西坡降水量随高度的升高逐渐递减
复种指数是指一定时期内(一般为1年)在同一地块耕地上种植农作物的平均次数,即年内耕地上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复种指数的大小受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综合影响。读1999~2013年我国局部地区平均复种指数图。回答下列各题。
18.①地是( )
A.东北区 B.甘新区
C.华中区 D.西南区
19.长江中下游区复种指数较高,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热量 B.光照
C.土壤 D.海拔
20.华南区复种指数比黄淮海区低,其原因可能是( )
A.水源短缺 B.旱涝灾害频繁
C.经济水平高 D.科技水平高
下图为我国某铁路干线沿线气候资料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21.该铁路干线可能穿过的城市( )
A.郑州—西安—兰州—乌鲁木齐 B.北京—太原—西宁—拉萨
C.北京—呼和浩特—银川—兰州 D.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
22.对列车运行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
A.①地春季的融雪泥石流 B.②地夏秋季节的风暴潮
C.③地夏秋季的洪涝灾害 D.④地冬春季节的沙尘暴
下图为中纬度某大陆滨海地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3.图中a等值线的温度可能为( )
A.24°C B.22°C
C.20°C D.18°C
24.根据图中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图所示时期为冬季 B.该图所示时期沿海地区吹东北风
C.沿岸地区一定受暖流影响 D.图示时间可能为白天
25.关于R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山地 B.北半球洼地
C.南半球山地 D.南半球洼地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26.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B、C三处的地形类型分别是什么?
(2)假设①②③④地的地质条件均稳定,现需选择一个地方修建水坝,应选哪个地方?请阐明理由。
(3)与乙地相比,甲地的植被生长得更茂盛,分析其原因。
(4)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并评价其特征对该区农业发展的影响。
27.读下图回答问题。
(1)从河流流向和补给水源角度,简述祁连山脉对甘肃省中西部地区河流的影响。
(2)与陇南相比,分析敦煌气候特征不同的原因。
(3)河西走廊为我国重要的玉米制种基地,据图描述制种基地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28.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河流与某月均温分布,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说出图示区域沿26°N纬线从东到西气温的变化特点。
(2)比较丙地和丁地年降水量多少,并说明原因。
(3)简析A河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29.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我国岩雷鸟生活在新疆北部阿尔泰山区苔原或高寒草甸之类的生存环境中,全身包括腿和脚趾覆盖着厚厚的羽毛。它每年换羽两次,羽毛颜色在白色与斑驳色(黑白相间)之间变换,以保持与生存环境颜色一致(即动物保护色)。阿尔泰山区是岩雷鸟在世界上分布的最南区域(如下图)。
(1)描述额尔齐斯河支流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其成因。
(2)分析阿尔泰山区成为岩雷鸟分布的最南区域的原因。
(3)推断该区域岩雷鸟两次换羽的季节及其羽毛颜色是怎样变化的。
参考答案
1.D 2.C
【解析】
1.读图可知,该图比例尺为1:15000,为线段式,该图为地图,非实景图,由图中指向标可知此图方向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D正确,A、B、C都错。故选D。
2.由该图指向标确定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按正北方向做出其他三个方向,学校位于农业试验区的西北方向,C正确;沿公路从火车站到农业实验区,其方向是东北转东南,A错;由图上距离和比例尺可知,火车站与学校相距约375米,与农业实验区相距约580米,B错;若比例尺放大1倍,则图幅面积将增大4倍,D错。故选C。
3.C 4.D 5.B
【解析】
3.根据图中经纬度信息可知,②位于南半球高纬度地区,南寒带,位于西半球,①位于北半球、西半球,北寒带,高纬度地区,C正确。
4.根据自转方向可知右图为北极俯视图的部分区域,丁地的地理坐标是(60°N,150°W),D正确。
5.某考察队从乙地出发,先向正西方向前进1110千米,根据同一纬线上,经度相差1°,球面距离相差111×cosφ km(φ表示该纬线的纬度数值)可知,考察队从乙出发向西前进了10/cos70°个经度,考察队向西前进超过了10°,已经到甲的西边。后向正南方向前进2220千米,根据同一经线上,纬度相差1°,实际距离相差约111km可知,考察队向南前进了20°,已经到甲的南边,综上所述,最终到达甲的西南方,B正确。
6.B 7.B 8.D
【解析】
6.由图可知,海南热带云雾林主要分布于山峰的西南方向,海南岛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大,可知其水汽应主要来自西南风,B正确。
7.海南岛为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约6℃。1200米以上不可能出现所需热量更高的热带雨林,气温也没下降到针叶林和苔原的生长条件,最有可能是常绿阔叶林,B正确。
8.山顶或山脊处风力强劲,植株高容易倒伏断裂,在风的影响下树干弯曲,D正确。热量不足、土壤贫瘠等跟树干弯曲没有关系A、B错;山顶或山脊的地质灾害可能有滑坡和崩塌
等,但与植株矮小、树干弯曲关联不大,C错。故选D。
9.D 10.C
【解析】
9.根据经纬度和山脉的走向可知,图中①~④所代表的山脉分别是天山、昆仑山、秦岭、南岭,该些山脉都属于东西走向的山脉,D正确。
10.⑤是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山河相间,A正确;⑥贺兰山大致是我国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B正确;⑦巫山以东是长江中下游平原,C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⑧大兴安岭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D正确。故选C。
11.A 12.D
【解析】
11.由各盆地的海拔、地势高低和经纬度信息可知,①是准格尔盆地在新疆,②是四川盆地在四川,③是塔里木盆地在新疆,④是柴达木盆地青海,A正确。
12.④是柴达木盆地被称为聚宝盆,矿产资源丰富,D正确;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在③塔里木盆地,A错;四川盆地西部山河相间,纵列分布,B错;塔里木盆地水资源短缺,C错。故选D。
13.B 14.A 15.C
【解析】
13.根据材料可知,该建筑位于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依山就势,故排除A。我国南方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河流无结冰期,故排除C和D。故选B。
14.根据材料可知,马头墙由砖和瓦砌成,一般建在房屋两侧或紧邻的两栋房屋之间,往往高出屋顶1-2米。错落有致,多形似马头,寓意“马到成功,一马当先”。可知马头墙具有防火、防风、祈福的功能,而马头墙以木构架为主,抗震能力较差,故选A。
15.房顶坡度较大,主要目的是排水,排除A。徽派建筑所在地区,气温年变化和日变化较小,排除B。造型美观独特,可以以此发展乡村旅游业,故选C。
16.D 17.C
【解析】
16.读图可知,该山地山麓地区降水量为1000毫米以上,应当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应该为雪峰山,故选D。
17.因东坡处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于西坡,故图中虚线为东坡,实线为西坡。东
坡降水量随高度的变化速率大于西坡,A错。两侧山坡降水随高度的增加均表现出先增后减的特征,B、D错。在海拔800m附近,两坡降水量差异最大,东坡约1750mm,西坡约1350mm,C正确。故选C。
18.A 19.A 20.C
【解析】
18.复种指数是指一定时期内(一般为1年)在同一地块耕地上种植农作物的平均次数,即年内耕地上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①地复种指数是100﹪,即一年一熟,是东北区;甘新区是一年一熟,但复种指数低于100%;华中区、西南区作物一年两熟。选A正确。
19.长江中下游区复种指数较高,一年可以种植、收获两次,主要是热量充足;光照 、土壤因素不影响复种指数;当地是平原地形,对气候影响不大。选A正确。
20.华南区属于湿润区,水源充足;洪涝灾害频繁,旱灾很少;华南地区复种指数比黄淮海区低,可能是改革开放早,经济水平高,农业地位下降的原因;与黄淮海区相比,农业的科技水平也不是很高。选C正确。
21.D 22.C
【解析】
21.沿线降水整体呈增加趋势,说明该线路应在东部季风区,沿途的冬季气温逐渐增高,说明该线路为南北走向,并且由北方穿越到南方,故选D。
22.读图可知,根据图示距离判断,①地位于华北平原地区,不存在春季季节性融雪,A错。根据铁路走向判断,②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风暴潮为台风带来的,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B错。③地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夏秋季降水多,容易发生洪涝灾害,C对。④地位于南岭以南地区,冬春季节不会发生沙尘暴,D错。故选C。
23.C 24.D 25.A
【解析】
23.图中R地是河流发源地地势高,气温低,所以a的数值等于相邻两条等温线中值较低的,是20°C,C正确。
24.由图可知,陆地等温线向高纬度凸出,同纬度陆地比海洋气温高,等温线数值越往北越低越远离赤道,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时间可能为白天,白天陆地升温快,气温可能高于海洋,D正确;可能为北半球夏季,沿海地区吹东南风,材料提示该地区为中纬度某大陆滨海
地区,可能受寒流影响,A、B、C都错。故选D。
25.由前面两个题分析可知R地是北半球山地,A正确。
26.(1)山脊、鞍部、山顶
(2)选②处;②河段上游为盆地(或“口袋形”洼地),库容量大(或有较大的集水区);②位于盆地(或洼地)的出口处,比较狭窄(或峡谷地形),便于筑坝,且工程量较小。
(3)甲地位于夏季东南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水分充沛;甲地等高线较乙地稀疏,坡度更缓,土层更厚(或土壤肥沃);甲地光照更丰富。
(4)有利条件:该地地形多样,有利于农业的多种经营(或发展“立体农业”),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充足,雨热同期。
不利条件:平原面积狭小,耕地数量较少,不利于机械化耕作,不利于大规模生产;多丘陵山地,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容易发生水旱灾害。
【解析】该题考查以等高线地形图为背景,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掌握地形判读方法即可;水坝选址应选择在口袋形峡谷处;植被生长茂盛应从自然条件分析,包括水热条件,土壤条件等;区域地形特征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有利也有弊,利弊都要分析。
(1)A处等高线向低海拔凸,为山脊;B东西两侧为山峰,位于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C处等高线闭合,由外向里海拔数值不断增大,为山顶。
(2)②处;理由:在地质条件稳定的情况下,修建水坝应选择在有较大集水区的盆地地区,即“口袋形”的地区,“口小”利于建坝,工程量小,“袋大”腹地宽阔,库容量大,读图可知②处具有这些特征,因此应选择②处建坝。
(3)图示地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某地,甲地位东南坡,位于夏季东南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水分充沛;读等高线可知甲地等高线较乙地稀疏,说明坡度更缓,土层更厚(或土壤肥沃);甲地位于阳坡,光照更丰富,综上所述,甲地水热、土壤条件比乙地优越,所以植被生长得更茂盛。
(4)地形特征对农业的影响包括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读等高线海拔可知,该区域以低山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地形种类多样,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因此,有利条件有:该地地形多样,有利于农业的多种经营(或发展“立体农业”),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充足,雨热同期;比例条件有:平原面积狭小,耕地数量较少,不利于机械化耕作,不利于大规模生产;多丘陵山地,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容易发生水旱灾害。
27.(1)祁连山脉是该地区河流的发源地;流向总体自南向北;冰川融水和山地迎风坡降
水是主要补给水源。
(2)敦煌纬度高;离冬季风源地近;无高大山脉阻挡;深居内陆,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大陆性强。
(3)河流沿岸,山前冲积扇处;地形平坦,灌溉水源充足且稳定。
【解析】该题以甘肃河西走廊为背景考查地形对河流的影响,从河流发源地、流向和补给来源分析;从地理位置入手分析较敦煌和陇南的气候差异产生的原因;读图获取空间分布特征,从地形、水源等方面分析分布原因。
(1)河流流向受地形影响,由高向低流。甘肃中西部地区河流位于祁连山的东坡,即迎风坡,有雨水补给;祁连山海拔高,有冰雪融水补给。
(2)图示最低气温敦煌低于陇南,最高气温相差不大,则敦煌气温年较差大于陇南;图示降水量敦煌明显少于陇南。影响因素可从纬度、海陆位置、地形角度分析。
(3)河西走廊玉米种植的土地、气候、水源等自然条件较为优越,从图中可看出,玉米种植基地主要分布河流沿岸,山前冲积扇处,地形平坦,来自祁连山的冰雪融水补给河流,河流年际变化小,灌溉水源稳定。
28.(1)气温由28°C以上降到26°C以下,再升高到28°C以上。
(2)丙地多。丙地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丁地处于台湾山脉的背风地带,且地势较为地平。
(3)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且流域面积较大,河流流量大;A河发源地到入海口的落差大。
【解析】该题以福建省为背景考查同纬度地区受地形影响,气温的变化特点、降水的区域差异,以及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气温变化特点注意河谷、山地气温的变化;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水能资源的丰歉从水量和河流落差大小分析。
(1)从图中找到26°N纬线,找到从东到西所穿越的等温线,然后描述气温的变化即可,注意气温在河流谷底较高、源头地区较低等特点。
(2)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区域位于我国东南地区,夏季盛行东南风,丙地地势较高且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而丁地地势较为平坦且位于背风地带,故丙地降水量多与丁地。
(3)分析A河流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应从水量和落差大来分析。从经纬度信息可知A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且流域面积较大,河流流量大;A河流从发源地到入海口的落差大,因此,水能资源丰富。
29.(1)支流分布特点:额尔齐斯河的支流分布在北侧,由北向南注入干流,南侧没有支流,呈典型的梳状分布。原因:北侧东部有高大的阿尔泰山,处于西风带的迎风坡,受山地地形抬升,多地形雨,降水多,夏季有冰雪融水补给;河流南侧没有明显山地,降水少没有河流发育。
(2)阿尔泰山区为大陆性气候,冬季降雪多,气温低,冬季漫长而酷寒,夏季短暂凉爽,岩雷鸟生存在气温较低的环境中,所以这里适合岩雷鸟的生存。
(3)换羽的季节应为:夏季和冬季。当冬季来临时羽毛换为白色,夏季时换为斑驳色,而春秋季则应该处于一种过渡色,春季由白色换为斑驳色,秋季则由斑驳色换为白色。
【解析】该题考查学生读图、材料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支流分布的原因应从河流补给角度思考,北部降水多、冰雪融水多;岩雷鸟的分布从阿尔泰山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岩雷鸟的生活习性来分析;雷鸟两次换羽的季节为夏季和冬季,原因从自然环境的颜色去分析。
(1)该题需要回答两个问题:一是支流的分布特征,二是该分布的成因。从图上可以看出图示区域的额尔齐斯河支流来自北侧,而南侧一条支流都没有,支流由北向南流入额尔齐斯河,且呈梳状分布(但不是羽状)。产生这种原因应该是该区域受西风影响,北部受山地抬升降水多或积雪融水较多,河流补给丰富,而南侧降水少,或临近沙漠,河流无法发育。
(2)本题需要了解阿尔泰山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岩雷鸟的生活习性,而题目材料中没有给出更多的岩雷鸟的生活习性,只是给出了“我国岩雷鸟生活在新疆北部阿尔泰山区苔原或高寒草甸之类的生存环境中,全身包括腿和脚趾覆盖着厚厚的羽毛”。从“苔原或高寒草甸之类的生存环境中”,可以推断出岩雷鸟生存的环境气温较低;而其“腿和脚趾覆盖着厚厚的羽毛”应该为了御寒,便于在雪中行走,推断岩雷鸟应该是一种十分耐寒的鸟,在较低的气温下生存。阿尔泰山区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受冬季高压影响时间较长,冬季漫长而酷寒,夏季短暂又凉爽,全年气温较低。而阿尔泰山区以南区域纬度偏低,降雪相对较少,气温较高,所以这里成为岩雷鸟分布的最南区域。
(3)本设问需要回答两个问题:换羽的季节、羽毛变化的过程。根据题干资料“它每年换羽两次,羽毛颜色在白色与斑驳色(黑白相间)之间变幻,以保持与生存环境颜色一致(即动物保护色)”。中间提到了与生存环境颜色一致,所以换羽的季节应考虑到生存环境的变化。阿尔泰山区地处我国西北,纬度较高,受西风影响,降雪较多,冬季白雪覆盖,而白色和当地的雪类似,成白羽时应该为冬季,这样在雪地中不易被发现;而斑驳色也应该是和当地环境相关,比如与苔原和高寒草甸的颜色类似,所以斑驳色应该是在夏季,冰雪融化后,地表植被露出,花草植被茂密,换成斑驳色的岩雷鸟也不易被发现,便于和当地的自然环境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