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陕西省城固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试题
展开陕西省城固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理)试题
第I卷 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40小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
综合地形、气候这两大要素,可以把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分成三大自然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据此回答下题。
1.我国三大自然区与其最突出的区域特征组合,正确的是( )
A.东部季风区——终年高温多雨 B.青藏高寒区——“高”和“寒”
C.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伏旱 D.青藏高寒区——冰川纵横
2.我国的三大自然区各具特色,区域间自然差异显著,并且影响到人类生产活动。从东部季风区到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再到青藏高寒区( )
①区域面积依次减少,人口比重依次减小
②冬季气温逐渐升高,年降水量逐渐减小
③人类活动逐渐减弱,自然状态变化逐渐减少
④土壤发育程度降低,生物种类由多到少再到较多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差异显著。下图是“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图”和“部分典型动物、传统民居的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图中典型动物、传统民居的分布从侧面反映出形成我国三大自然区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是( )
A.土壤和植被 B.气候和地形 C.水文和土壤 D.植被和水文
4.关于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个经济地带的范围与三大自然区完全重合 B.中部经济地带面积最大
C.西部经济地带人口最稠密 D.东部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最高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5.该图能正确表达出来的区域特征是( )
A.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B.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C.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D.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6.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放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 )
A.发展水平 B.生活特点 C.发展方向 D.发展条件
7.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时期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条件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开发早期,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发展交通的便利条件;黏重的土壤则使人们开垦困难
B.农业大发展时期,优越的自然条件,使其成为我国粮食的主要产地
C.稠密的水网,使耕地分散破碎,不利于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的推广,但由于水稻单产很高,使其商品率高,仍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D.多水而黏重的土壤一直是限制农业发展的因素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阶段性。读“华北平原地区人类活动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8.在采集和狩猎阶段,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在( )
A.山麓和丘陵地带 B.平坦肥沃的平原
C.矿产资源丰富地带 D.沿海海运发达地带
9.在农业社会阶段,人类活动的主要方式是( )
A.采集和狩猎 B.栽培作物和驯化家畜
C.传统工业和商品贸易 D.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
10.在工业社会阶段,下列地区可能不会成为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分布区的是( )
A.矿产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组合状况优越的地区
B.位于沿海或海岛,可以充分利用港口优势的地区
C.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有利的自然条件空间紧密结合的地区
D.大江大河的源头、三角洲、盆地,水热条件组合好的地区
读“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与自然资源支撑模式图”,完成下列各题。
11.影响产业结构由M阶段向N阶段演进的主导因素是( )
A.交通 B.政策 C.人才 D.市场
12.随着产业结构的演进( )
A.纺织、煤炭、钢铁等传统工业部门消失
B.新兴工业部门的种类日趋多元化
C.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不断攀升
D.资源要素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逐渐降低
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人们把森林称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据此完成以下两题。
13.我国“三北”防护林的作用主要是( )
A.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B.美化环境、调节气候
C.防风固沙、保持水土 D.提供木材、供应林产
14.交通道路绿化带的主要作用有( )
①放氧除尘、吸毒杀菌 ②降噪隔音、减轻污染 ③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④防风固沙、保持水土 ⑤划分车道、隔离交通 ⑥提神醒脑、减少事故
A.①②③⑤⑥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地区沙化面积近60万亩,并以每年3至5米的速度向外蔓延。结合下图,完成以下列各题。
15.造成该区域土地沙化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围湖造田 B.水土流失 C.人口迁出 D.全球气候变暖
16.土地沙化给当地环境带来的影响有( )
A.湿地规模扩大 B.降水减少 C.农业减产 D.湖泊蓄洪能力增强
读“南水北调东线示意图”,回答以列各题。
17.实施南水北调的主要原因是( )
①华北工农业发达,水资源相对不足 ②南方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小
③华北降水变率小,径流量分布不均 ④南方水资源总量大于水资源需求量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8.南水北调东线中,不需人工抽水站,可实现自流供水的河段是 ( )
A.长江—淮河段 B.淮河—黄河段
C.淮河—海河段 D.黄河—海河段
19.2013年12月8日,东线一期工程通水,特大城市淄博率先用上了长江水。淄博( )
A.应大幅度降低水价 B.应减少抽取地下水
C.可大力发展制革业 D.可减少喷滴灌设施
黄淮海流域有2亿多人口不同程度地存在饮水困难,工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计划于2014年底通水,该工程将大大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示意图”。读图完成列各题。
20.下列有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增大汉江下游的防洪压力
B.有利于提高晋煤外运的能力
C.有利于解除海河流域的洪涝灾害
D.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
21.黄淮海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原因是( )
①人口稠密,经济发达,需水量大 ②降水较少,径流量不足 ③地面硬化,降水利用率低 ④水资源的污染、浪费严重 ⑤植被缺乏,水土流失严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②④⑤
哈密南—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新疆首个特高压“疆电外送”工程,工程输电线路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6省(区)。按照预定计划,整个工程于2014年1月18日完成调试工作并投入试运行。下图为“‘疆电外送’规划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22.“疆电外送”的电力资源主要来自于( )
A.核能发电 B.水能发电
C.火力和风力发电 D.太阳能发电
23.下表为甲、乙两城市某类企业单位产品构成和市场平均价格表。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该类企业将会在两地之间发生转移,其转移的方向及影响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A.从甲市向乙市转移——技术 B.从甲市向乙市转移——动力
C.从乙市向甲市转移——劳动力 D.从乙市向甲市转移——市场
读“我国服装产业转移示意图”,回答以下三题。
24.新疆、四川吸引服装产业移入的突出优势区位条件分别是( )
A.市场、产业基础 B.原料、劳动力
C.交通位置、技术 D.政策支持、资金
25.服装产业的大量转移,对四川省的主要影响是( )
A.跨省人口流动减少,省内人口流动增加 B.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快产业结构升级
C.加快城市化进程,成为西部制造业基地 D.产业升级困难,生态环境压力增大
26.未来,我国服装产业( )
A.在西部地区的服装加工企业布局将更加分散
B.专业化生产将突出,规模效应将减弱
C.东部和中西部之间生产分工将更加明确
D.研发设计和销售基地向西部转移
27.关于黄土高原位置和降水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黄土高原地处内陆,降水较少,季节变化也较小
B.黄土高原位于中国东部季风区的中纬度地带,地理位置处在沿海向内陆、高原向山地过渡的区域
C.黄土高原降水集中在夏季,多暴雨
D.黄土高原多数地区年降水量在600毫米以上,主要属于地形雨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8.从图中的信息看,为保障农业稳产,改良的因素是( )
A.地形 B.降水 C.水源 D.土壤
29.从图中水库分布看,修建水库的主要意义是( )
A.防洪 B.发电 C.养殖 D.防治水土流失
读“我国某景观图”,回答以下三题。
30.图中所示应为我国的( )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华北平原 D.内蒙古高原
31.该地区地貌景观特征是( )
A.地表破碎,千沟万壑 B.地表崎岖,岩石祼露、沙漠化
C.土壤贫瘠,形成红色荒漠 D.植被稀少,广布沙质和砾质荒漠
32.该区深厚的地表覆盖物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其形成原因是( )
A.地表长期风化的结果 B.流水的冲积作用造成的
C.风力沉积的结果 D.内力作用的结果
33.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由东向西,植被由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变化的原因是( )
A.水分差异 B.热量差异 C.地形差异 D.人类耕作方式的不同
34.读“广东省内部区域划分图”,完成下题。
海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具有阶段性,在航海技术落后时期,大洋是难以逾越的障碍,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大洋逐渐成为交往频繁的通道,物资、人员、信息都可通过大洋交流。图中珠江三角洲地区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支持下,利用其沿海的区位优势迅速发展壮大,下列关于其说法正确的是( )
A.目前该地区已成为世界主要的商品谷物生产基地
B.利用资源优势,已发展成为全国第二大综合性工业基地
C.依据沿海的区位优势以及其他优势条件,已成为我国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D.依靠高等院校稠密、科技人才多的优势,已成为中国的“硅谷”
下图表示某区域四个不同时期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35.该区域工业化水平最低和城市化水平最高的阶段分别是( )
A.①② B.④② C.③① D.③④
36.按照区域发展演进的一般规律,该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④③①② D.③④②①
下图是“我国东、中、西部部分指标占全国比重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7.图中反映出制约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是( )
①人才缺乏 ②交通落后 ③资源短缺 ④外商投资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8.下列措施中,可使中西部地区吸引外资见效最快的是( )
A.加大铁路建设力度 B.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C.加大资源开发力度 D.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20世纪80年代初,某国W汽车公司开始在我国合资生产汽车,我国为此逐步建立了相应的零部件供应体系。近几年,我国的汽车产量和销售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且增长依然强劲,W公司逐步把在我国上市的新车型的关键零部件生产转移到我国。据此完成以下两题。
39.W公司最先转移到我国的汽车生产环节是( )
A.研发 B.设计 C.零部件生产 D.组装
40.近几年,W公司将新车型的关键零部件生产转移到我国,主要目的是( )
A.加快新车型的研发 B.提高新车型的市场竞争力
C.扩大新车型的产量 D.增强汽车生产的集聚效应
第II卷 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20分)
41.山东承接日韩产业转移是继港澳产业大举向珠三角、台湾和新加坡大举向长三角转移之后的“第三次浪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②③的三次转移,其根本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世纪60年代—70年代①的转移和80年代②的转移,主要是以______________型产业为主。
(3)产业向国外转移利弊兼有,此举对日本经济民生的不利影响是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A 3.B 4.D 5.B 6.C 7.B 8.A 9.B 10.D 11.C 12.B 13.C 14.A 15.B 16.C 17.C 18.D 19.B 20.D 21.B 22.C 23.C 24.B 25.A 26.C 27.C 28.C 29.D 30.B 31.A 32.C 33.A 34.C 35.C 36.D 37.C 38.B 39.D 40.B
41.(1)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
(2)劳动密集
(3)失业率上升,市场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