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解析版)
展开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关于亚洲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中海气候占主要地位 B. 没有热带雨林气候
C. 副热带地区都是沙漠 D. 季风气候显著,气候类型多样
【答案】D
【解析】亚洲气候的特点是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明显,其中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读某区域图,完成下题。
2.我国1月0 ℃等温线与33°N纬线基本吻合,而日本1月0 ℃等温线与38°N纬线基本吻合,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 B. 地形因素
C. 海陆位置 D. 大气环流
【答案】C
【解析】日本四面环海深受海洋的影响,气候海洋性特征明显,1月0 ℃等温线要比中国的纬度高,C对;从纬度位置看,日本的1月0 ℃等温线比我国朝北,A错;地形及大气环流对1月0 ℃等温线分布影响不大,BD错;故选C。
3.从自然条件考虑,在朝鲜半岛适宜种植的作物是( )
A. 青稞 B. 水稻
C. 天然橡胶 D. 可可
【答案】B
【解析】朝鲜半岛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盛产温带农作物,因此适宜高寒环境的青稞不适宜种植,生长在热带地区的天然橡胶和可可也不适宜种植.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种植,B正确。
4.有关右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④都是发展中国家
B. ①国资源丰富,大部分的工业原料供出口
C. 我国和图中四国构成了东亚五国
D. ②③两国的居民为同一民族
【答案】D
【解析】本题应首先明确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国家,①是日本,②是韩国,③是朝鲜,④是俄罗斯,然后根据各自特征做出判断。在亚洲国家中,日本为发达国家,A项错误;日本资源贫乏,原料、燃料主要靠进口,所以B项错误;在亚洲分区中,东亚五国包括: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而俄罗斯为欧洲国家,所以C项错误;D项②③两国居民同为朝鲜族。
5.关于东南亚自然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马来群岛火山地震频繁
B. 中南半岛山环水绕,地势南高北低
C. 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
D. 地处亚洲与非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
【答案】A
【解析】马来群岛位于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故A正确;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地势北高南低,故B错误;中南半岛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马来群岛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故C错误;东南亚处在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D错误。
6.小明计划暑假与父母一起去东南亚旅游,为此搜集了许多该地区的资料,其中与事实不符的是( )
A. 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棕榈油、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
B. 旅游业发展迅速,吴哥窟、巴厘岛是著名的旅游景点
C. 盛产稻米和小麦
D. 是海外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答案】C
【解析】湿热的气候条件,使东南亚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之一,是世界上橡胶、棕榈油、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故A正确;旅游业发展迅速,柬埔寨的吴哥窟、印尼的巴厘岛是著名的旅游景点,故B正确;东南亚各国普遍种植水稻,稻米是当地居民的主要粮食,故C错误,符合题意;东南亚是世界上海外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总人口在2000万以上,故D正确。选C。
泰国有着悠久的水稻生产历史,有世界第五大水稻栽培土地,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米出口国。
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7. 从气候与地形角度看,泰国水稻种植区的优势条件有( )
①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②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③海拔较低,平原较广 ④地势低洼,便于蓄水灌溉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8. 水稻种植业的特点不包括( )
A. 小农经营 B. 单位面积产量大
C. 水利工程量大 D. 机械化水平高
【答案】7. A 8. D
【解析】试题考查水稻种植业的区位条件和特点。
【7题详解】
泰国位于东南亚,是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结合图中的等高线可看出泰国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地势低洼,便于蓄水灌溉,但不利于排水,所以A正确。
【8题详解】
水稻种植业的特点是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大、水利工程量大,机械化水平低,不包括D。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9. 甲阴影区域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
A. 春小麦 B. 水稻
C. 冬小麦 D. 甜菜
10. 关于乙海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附近渔场是由上升补偿流而形成
B. 附近有世界很著名的北海道渔场
C. 附近群岛是大陆板块俯冲到大洋板块之下形成的
D. 附近群岛的成因类型是珊瑚岛
11. 丙、丁两国经济发展具有的相似区位条件( )
A. 矿产资源丰富 B. 水能资源丰富
C. 内河航运发达 D. 海洋运输为主
【答案】9. A 10. B 11. B
【解析】本题考查东亚。
【9题详解】
甲阴影区域是我国的三江平原,以种植春小麦为主,A正确。
【10题详解】
受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的影响形成北海道渔场;附近群岛是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形成的;珊瑚岛形成在热带海域,该区域纬度较高、水温较低而不可能形成珊瑚岛。B正确。
【11题详解】
丙、丁两国分别是日本和俄罗斯,境内水能资源丰富。B正确。日本矿产资源匮乏,A错误。日本内河航运不发达,C错误。俄罗斯以陆路运输为主,D错误。
那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民族风情浓郁,自然资源诱人,冒险家、商贾纷至沓来┄┄
12. 这里的城市多沿河而居,街道上可见的景观有( )
A. 圆形穹顶的东正教堂 B. 艳丽轻柔的纱丽服饰
C. 圆顶尖塔的大清真寺 D. 热情奔放的土风歌舞
13. 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的自然资源是( )
A. 油气资源 B. 水能资源
C. 森林资源 D. 水产资源
【答案】12. C 13. A
【解析】
【12题详解】
根据经纬网,可以推断该地区位于西亚地区,图中河流为幼发拉底和底格里斯河,河流沿岸地区的人民主要信奉伊斯兰教,所以街道上可见的景观有圆顶尖塔的大清真寺。
【13题详解】
该地区位西亚地区,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森林、水能和水产资源缺乏,石油资源特别丰富,油气资源是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的自然资源。
14.下列有关中亚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西高东低
B. 地处西风带,深受湿润的西风影响,气候温湿
C. 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D. 境内多为内流河、内流湖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A项中亚地区的地形以丘陵和平原为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故A项错误。B项中亚地处内陆,离海远,故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气候干旱;B项错误。C项该地区气候干旱,植被以荒漠、草原为主;错误。故选D项。
15.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是( )
A. 伊洛瓦底江 B. 红河
C. 湄公河 D. 萨尔温江
【答案】C
【解析】湄公河发源于中国,在中国境内称澜沧江,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在越南注入南海,是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故选C。
16.印度和巴基斯坦从地壳板块分布上来说,位于( )
A. 太平洋板块 B. 亚欧板块
C. 美洲板块 D. 印度洋板块
【答案】D
【解析】据板块构造学说,印度和巴基斯坦从地壳板块分布上来说,位于印度洋板块,D正确。
17.有关中亚地区的论述,正确的是( )
①在古代是联系东西方的“丝绸之路”必经之地
②该地区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③中亚农业以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灌溉水源主要靠本地区的外流河——额尔齐斯河
④中亚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有色金属含量占世界重要地位,但缺少煤、石油、天
然气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A
【解析】组合选择题可采用排除法,中亚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干旱,故农业生产以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主要的灌溉水源为阿姆河和锡尔河等内流河,③错误;中亚地区的里海周边地区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故④错误。
18.中亚及我国西北地区的一些农民有在瓜田里放砾石的习惯,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①防止土壤被大风刮走
②这些石头里含有植物生长必需的矿物质
③减少水分的蒸发
④避免采瓜时脚陷在淤泥地里
⑤增加气温日较差,利于糖分的积累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⑤ D. ③④⑤
【答案】C
【解析】中亚及我国西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风力大,降水少、蒸发量大,在瓜田里放砾石可以减少风对土壤的侵蚀,减少水分的蒸发,同时还会增加气温日较差,利于糖分的积累。故选C。
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19. 图中河流的最主要补给水源为( )
A. 冰雪融水 B. 湖泊水
C. 大气降水 D. 地下水
20. 图中甲湖近年来面积不断缩小,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全球变暖导致湖水蒸发加剧
B. 围湖造田造成湖泊面积减小
C. 大面积引水灌溉导致入湖水量减少
D. 跨流域调水造成湖泊面积减小
【答案】19. A 20. C
【解析】
【19题详解】
图示地区位于中亚,为温带大陆气候,降水稀少,河流的主要补给来源是冰雪融水。
【20题详解】
甲湖面积不断缩小主要和人类活动有关,其中大面积引水灌溉导致入湖水量减少主要原因。
21.中亚五国的共同特点是( )
A. 都与我国相邻 B. 都是内陆国
C. 地形均以山地为主 D. 河流全属于内流河
【答案】B
【解析】中亚五国居亚欧内陆,均为内陆国。 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与我国相邻。地形以丘陵、平原为主。额尔齐斯河为外流河。B正确。
读利比亚地图,回答下面各题。
22. 利比亚的主要气候类型有 ( )
①地中海气候 ②亚热带季风气候
③热带沙漠气候 ④热带草原气候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23. 利比亚境内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为 ( )
A. 水土流失 B. 土地荒漠化
C. 森林破坏 D. 湿地减少
【答案】22. A 23. B
【解析】以利比亚这一北非国家为背景,考查学生应用世界气候分布规律和土地资源的利用等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迁移运用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
【22题详解】
利比亚北部在30°N以北的地中海沿岸地带,为地中海气候,南部多在20-30°N之间的非洲大陆西部和内陆,为热带沙漠气候,故①③正确,故选A;热带季风气候仅在亚洲南部、东南部分布,热带草原气候多在10-20°之间,利比亚没有这两种气候。
【23题详解】
利比亚大多数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因不合理用水(引水灌溉)、过度放牧等原因,容易造成土地荒漠化,B对;水土流失多发在湿润、半湿润地区,A错;该国森林面积少,多荒漠、草原,C错;降水少,河湖少,湿地面积少,湿地减少问题并不突出,D错。
读非洲某区域图,回答下列小题。
24. E为纳米布沙漠,它沿非洲西南大西洋海岸延伸2100千米,该沙漠最宽处达160千米,而最狭处只有10千米,其沿海岸线延伸的原因是( )
A. 地形影响 B. 降水影响
C. 大气环流影响 D. 洋流影响
25. F地的典型地带性植被是( )
A. 热带稀树草原 B.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 热带荒漠
【答案】24. D 25. B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的气候和自然带。
【24题详解】
纳米布沙漠分布在非洲西南部,终年受副高压控制,干旱少雨;沙漠向北延伸,主要是沿岸有本格拉寒流流经,减湿减温形成的。D正确。
【25题详解】
F地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影响,温和湿润,为地中海气候,对应的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B正确。
二、综合题(共三大题)。
26.读日本图,回答问题。
(1)日本的季风气候具有________性;冬季盛行________季风,夏季盛行________季风。北部为________气候,南部为________气候。
(2)日本工业分布在________沿岸和________沿岸。
(3)冬季,A地区的降水比B地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海洋 西北 东南 温带季风 亚热带季风
(3)太平洋 濑户内海
(3)多 冬季日本吹西北风,从日本海带来湿润水汽,日本海沿岸为迎风坡,降水多,太平洋沿岸处于背风坡降水较少
【解析】本题考查日本气候和工业。
(1)日本的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与亚洲大陆同纬度地方相比,气温冬季较高,夏季较低,降水较多。冬季盛行西北季风,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北部温度较低,为温带季风气候,南部温度较高,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2)日本多发展发向型工业,故其工业分布在海洋运输便利的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3)冬季,从亚洲大陆吹来的冬季风,掠过日本海和暖流,给日本海沿岸带来大量降水,日本海沿岸为迎风坡,降水多,太平洋沿岸处于背风坡降水较少。
27.如图所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暴,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R1河流是__________;R2河流是__________;两河的主要补给方式是__________;影响流量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
(2)图中国家的农业类型以________农业为主,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经济作物是________。
(3)近年来,L水域面积不断萎缩,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答案】 (1)阿姆河 锡尓河 高山冰雪融水和降水 气温
(2)灌溉(绿洲) 小麦 玉米
(3)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旺盛;全球变暖导致湖水蒸发加剧;围湖造田造成湖泊面积减小;大面积引水灌溉导致入湖水量减少。
【解析】本题考查中亚。
(1)读图可知,R1为阿姆河, R2为锡尔河,两河均深居内陆,降水少,发源于高山,其主要补给是高山冰雪融水,所以随着气温的变化,高山冰雪融水不断补给导致河流径流量发生变化,此外,夏季有少量降水补.
(2)结合图示的轮廓分布判断,该地区位于中亚,为咸海周边地区。其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其成因主要是由于海陆位置的影响。图示国家位于干旱地区,故主要的农业生产类型为灌溉农业,位于温带地区,故粮食作物为小麦,经济作物是玉米。
(3)读图可知,L湖泊为咸海,其水源主要来自于阿姆河与锡尔河的注入。咸海面积不断萎缩,主要从人类活动以及气候变化角度分析。从人类活动来看,大面积引水灌溉以及围湖造田导致湖泊面积减小。从气候来看,由于该区域深居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全球变暖导致湖水蒸发加剧,也会导致湖泊面积萎缩。
28.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西非地区是世界上饥荒最严重、经济最贫困的区域之一,人口众多,产业单一,环境恶化。
材料一西非地区区位示意图。
材料二A地的气候资料。
(1)A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成因是受________交替控制。尼日尔河中上游的汛期主要在________(季节)。
(2)西非地区大多数轧棉厂的布局属于________导向型,其发展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热带草原气候 赤道低气压和信风带 夏季
(2)原料 接近原料产地、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土地价格低、国家政策扶持等
【解析】本题考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根据气候资料可知,A地终年高温,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为热带草原气候,主要是受赤道低气压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影响,降水多,故尼日尔河中上游的汛期主要在夏季。
(2)轧棉厂需大量的棉花作为工业原料,西非地区棉花产量大,且经济落后,劳动力众多。轧棉厂的产品体积大,重量大,故多采用海运的方式出口。原料接近原料产地、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土地价格低、国家政策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