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地理】吉林省吉化第一高级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地理】吉林省吉化第一高级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01
    【地理】吉林省吉化第一高级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02
    【地理】吉林省吉化第一高级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03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地理】吉林省吉化第一高级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展开

    吉林省吉化第一高级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

    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

    经过地球球心的一条直线与地表相交的两点互为对跖点。已知甲地(30°S,45°E)和乙地互为对跖点。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与乙地经纬度相同的是(  )

    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

    2. 关于①②③④四地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地位于西半球 B. ②地位于低纬度

    C. ③地位于大西洋 D. ④地位于南温带

    【答案】1. D    2. C

    【解析】

    【1题详解】

    甲地(30°S,45°E)和乙地互为对跖点,所以乙地坐标是(30°N、135°W)。根据图示经纬度和自转方向,与乙地经纬度相同的地点是④,D对。①地纬度是20°N,A错。②地纬度40°,不能确定所在南、北半球,B错。③地纬度是0°,C错。

    【2题详解】

    关于①②③④四地位置的叙述中,①地经度110°E,位于东半球,A错误。②地纬度40°,位于中纬度,B错误。③地位于赤道,经度45°W,位于大西洋,C正确。④地所在半球逆时针自转,纬度是30°N,位于北温带,D错误。

    甲、乙两地的夜晚北极星的仰角同为60°,甲、乙两地经度如下图所示,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3. 甲地位于乙地的(  )

    A. 东方 B. 西方 

    C. 西北方向 D. 东南方向

    4. 甲、乙两地的距离大约是(  )

    A. 20 000千米 B. 15 000千米

    C. 10 000千米 D. 5 000千米

    【答案】3. A    4. D

    【解析】

    【3题详解】

    北半球某地的地理纬度等于该地北极星的仰角,因为两地的仰角相同,所以两地纬度相同,故必然是东西方向。东西方向是以劣弧方向为准,所以甲地位于乙地的东方。

    【4题详解】

    甲、乙两地的夜晚北极星的仰角同为60°,则甲乙两地的纬度为60°N。任意纬线上相差一个经度的距离为111千米×cos θ(θ为纬度),然后乘以两地的劣弧经度差。则甲、乙两地的距离大约是111千米×cos60°×90°=4995千米≈5000千米,选D。

    5. 下图(a)为某校地理小组设计的校徽景观指示牌,下图(b)为校园图局部。读图,回答:指示牌在下图(b)中的位置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B

    【解析】从校徽景观指示牌中指示的方向和距离,可判断其位置应在②处。故选B。

    图为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72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 Q地的海拔可能为(  )

    A. 80米 B. 380米 

    C. 480米 D. 280米

    7. 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

    A. 379米 B. 397米 

    C. 351米 D. 315米

    【答案】6. C    7. A

    【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解答即可.

    【6题详解】

    图示等高距为100米,根据图中河流与等高线分布特点及山峰海拔可推知河谷向两侧海拔升高,山峰外侧等高线海拔应为500米,则河谷两侧等高线海拔均为300米,Q地海拔在400米至500米之间。C正确。

    【7题详解】

    据上图可知河流海拔低于300米,联系文字材料中“瀑布的落差为72米”,再根据等高线分布得出桥梁位于瀑布下游,故桥梁附近河岸海拔为200-228米,与山顶(580米)之间高差为352--380,与之最接近的为A。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8. 影响图示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 海陆位置 B. 地形与降水

    C. 纬度与洋流 D. 地形与洋流

    9. 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最可能形成盐场(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8. B    9. C

    【解析】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有太阳高度、云层厚度、海拔高度等,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

    【8题详解】

    根据图中经纬网判断该岛为海南岛。从图中可以看出西南部比东北部年太阳辐射总量大。西南纬度较低太阳辐射较强说明与纬度有关;西南处于海岛的背风坡,晴天较多太阳辐射较强说明与地形有关。故选B。

    【9题详解】

    ③地所处地区,太阳辐射总最大,且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故最适合晒盐,最可能形成盐场,C正确。

    6月22日,太阳同时处在北半球甲、乙两地上中天时,测得甲地太阳高度为60°,乙地太阳高度为36°,甲、乙两地在某地图上的最小距离是44.4厘米。不考虑地形因素。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0. 关于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地任何一天均不可能同时看到日出

    B. 甲、乙两地使用相同的区时

    C. 甲、乙两地昼夜长短总是相同

    D. 甲、乙两地均可能出现极昼现象(  )

    11. 该地图比例尺为

    A. 1:24000000 B. 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30千米

    C. 六十万分之一 D.

    12. 以下4幅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示意图中,表示乙地的是(  )

    A.  B.

    C.  D.

    【答案】10. B    11. D    12. B

    【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意义和比例尺。

    【10题详解】

    6月22日,当太阳同时位于北半球甲、乙两地上中天(在天空中的位置最高)时,可以判断甲、乙位于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在春、秋二分时可以同时看到日出;两地使用相同的区时;根据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可以算出甲的纬度为53°26′N,乙地的纬度为77°26′N,两地只有在春、秋二分时昼夜长短相同;甲地不会出现极昼现象,乙地会出现极昼现象。B正确。

    【11题详解】

    根据两地的纬度可以算出纬度差为24°,图上的最小距离是44.4厘米(不考虑地形因素),可以算出比例尺为图上距离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为60千米。D正确。

    【12题详解】

    由上题可知,乙地6月22日会出现极昼现象,只有B项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示意图中有极昼极夜现象,选B。

    1996年我国与M国签订海洋渔业发展合作规划,至2010年我国有20多家沿海渔业企业(总部设在国内)在M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产品除满足M国需求外,还远销其他国家。下图示意M国的位置。据此回答问题。

    13.如果都以当地时间8:00~12:00和14:00~18:00作为工作时间,在M国的中资企业若在双方工作时间内向其总部汇报业务,应选在当地时间的(  )

    A. 8:00~9:00 B. 11:00~12:00

    C. 14:00~15:00 D. 17:00~18:00

    【答案】A

    【解析】读图可以看出,M国(葡萄牙)大部分国土在东一区,应该是采用东一区时间,总部在中国,采用东八区时间,葡萄牙比北京时间晚八个小时,4个时段加8小时换算为北京时间,仍在工作时段的是8:00——9:00,故答案选A。

    点睛:本题组以我国和葡萄牙的海洋渔业发展合作为背景材料,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等知识,同时考查学生空间定位能力和知识迁移应用能力。该小题考查区时计算,首先根据经度确定摩洛哥采用零时区的区时,即可知道比北京时间晚8小时,然后计算4个时段对应的北京时间就可以完成。

    14.地质学家利用地震波的方法寻找到的,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纵波波速要大于横波波速,海底石油矿藏属于液态物质,遇到此物质,横波消失,纵波先减小,后增大。与A选项相符。

    15.地震发生时,水中游泳的人会感到   

    A. 左右摇晃 B. 上下颠簸 

    C. 先晃后颠 D. 先颠后晃

    【答案】B

    【解析】

    地震发生时,纵波比横波传播速度快,但纵波可以通过液体、固体和气体,横波不能通过液体,故游泳的人只会受到纵波影响感到上下颠簸,故B正确。

    地球的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选择性吸收作用,其中大气中的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的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则主要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得很少,大部分可见光能够透过大气层射到地面上来,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的能量是很少的。完成下列各题。

    16. 图中A、B、C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   

    A. 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B. 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C. 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 D. 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

    17. 多云夜晚比晴天的夜晚近地面气温高,是上图中的哪一过程   

    A.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A B. 大气的反射作用—D

    C. 大气的吸收作用—B D. 大气的逆辐射作用—C

    【答案】16. B    17. D

    【解析】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

    【16题详解】

    图中的箭头A指能量从太阳传递到地面的过程,表示太阳辐射;箭头B是能量从地面传递给大气的过程,表示地面辐射;箭头C是能量从大气传递到地面的过程,表示大气逆辐射;箭头D是被大气反射的太阳辐射。选B。

    【17题详解】

    多云的夜晚比晴天的夜晚,近地面气温高是因为多云的夜晚云层厚,云层吸收地面辐射,增强了大气逆辐射,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的作用。D正确。

    下图 “北半球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下的风向示意” 完成下列各题。

    18. 数字代号标注的箭头,表示近地面风向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9. 有关M、N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M地风力较大 B. N地风力较小

    C. M地吹西南风 D. N地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答案】18. B    19. C

    【解析】本题考查大气水平运动。

    【18题详解】

    根据风向的形成,①由高压指向低压,且垂直等压线,为水平气压梯度力,②与水平气压梯度力偏转一定的角度,为风向,③与风向垂直,为地转偏向力,④与风向相反为摩擦力。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19题详解】

    M地等压线较N地等压线稀疏,故M地较N地风力小,AB错误。MN地风向与②一致,为西南风,C正确。

    20.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时,下列四幅图所示气压带、风带分布正确的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即为冬至日,全球气压带风带南移;a图越往北纬度越高,判断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则图示30°附近的副热带高压带向北移,A错误;b图越往北纬度越低,判断位于南半球中纬度,则30°附近的副热带高压带向南移,而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左偏,中纬西风为西北风,风向错误,B错误;c图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图示赤道低压带完全位于赤道以南地区,说明全球气压带风向南移,且南半球的低纬信风带为东南信风带,C正确;d图赤道低压带位于赤道两侧,故判断为春分日或秋分日,D错误。

    21.下列可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是   

    ①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     ②大面积植树造林   

    ③发展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④开发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目前一般认为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是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量过高,造成温室效应,导致温度升高。所以全球气候变暖的治理措施主要有: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大面积植树造林;发展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开发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D正确。

    下图为我国某地5月5日前后几天的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图,回答下列各题。

    22. 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由   

    A. 反气旋造成 B. 气旋造成

    C. 冷锋造成 D. 暖锋造成

    23. 这次降水的形成原因是   

    A. 气流下沉造成 B. 气流对流上升造成

    C. 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造成 D. 暖气团被迫抬升造成

    24. 此系统易造成   

    A.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B. 东北、华北地区夏季的暴雨天气

    C. 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D.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

    【答案】22. C    23. D    24. B

    【解析】

    【22题详解】

    从图中看,4—6日有降水过程,气温逐渐降低、气压逐渐升高。B项正确。反气旋影响是晴朗天气,气压先升后降。A项错误。气旋影响产生降水过程,气压先降后升。C项错误。准静止锋产生连续性降水,气压有升有降。D项错误。故选B。

    【23题详解】

    本次降水过程是冷锋造成的。反气旋气流下沉。A项错误。气旋气流上升。B项错误。暖锋暖气团主动沿锋面向上爬升。C项错误。冷锋暖气团被迫抬升。D项正确。故选D。

    【24题详解】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是江淮准静止锋造成的。A项错误。 东北、华北地区的夏季暴雨是冷锋过境造成。B项正确。东南沿海的台风发生在夏秋季节。C项错误。天气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是反气旋造成的。D项错误。故选B。

    下图是某日某时北半球某平原地区500 hPa等压面的高度(单位:m)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25. 图中A、B、C三点气压相比较   

    A. PA>PC>PB B. PA<PC<PB 

    C. PC>PB>PA D. PA=PC=PB

    26. 此时, A、B两点近地面的天气特征是   

    A. A近地面晴朗,B近地面晴朗 B. A近地面阴雨,B近地面阴雨

    C. A近地面阴雨,B近地面晴朗 D. A近地面晴朗,B近地面阴雨

    27. C点近地面吹

    A. 西北风 B. 偏北风 

    C. 东南风 D. 东北风

    【答案】25. D    26. D    27. C

    【解析】本题考查等值线图,热力环流,水平气压梯度力,常见天气系统

    【25题详解】

    根据材料,图示为某日某时北半球某平原地区500百帕等压面的高度分布图,所以A.B.C三点位于同一等压面上,PA=PC=PB。D 对。

    【26题详解】

    读图,同一等压面在A点分布的海拔低,B点分布的海拔高。所以在高空,同一海拔高度A点是低压,B点是高压。对应的近地面应是A对应高压,B对应低压。所以A近地面晴朗,B近地面阴雨,D对。

    【27题详解】

    在水平方向上,空气由高压吹向低压区。结合前面分析,近地面风由A吹向B,在北半球向右偏,根据指向标判断,风向是东南风,C对。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年径流量变化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8. 该河流最主要的水源补给是   

    A. 大气降水        B. 地下水        C. 冰雪融水        D. 湖泊水

    29. 该河流可能是我国的   

    A. 珠江          B. 塔里木河           C. 松花江        D. 长江

    【答案】28. C    29. B

    【解析】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以及读图析图能力,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河流主要补给方式的判读,需要结合到基础知识分析答题。

    【28题详解】

    补给形式要看径流总量及季节分配情况。由图可知,该河流量跟气温关系密切,并且河流冬春断流,所以,应该是以冰雪融水为主要补给水源的河流。C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29题详解】

    塔里木河位于我国新疆地区,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其他三条河流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B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30.庐山小天池有“久雨不溢,久旱不涸”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久雨不溢”时地表水补给地下水

    B.“久雨不溢”时地下水补给地表水

    C.“久旱不涸”时地表水补给地下水

    D.“久雨不溢,久旱不涸”说明了庐山小天池不参与水循环

    【答案】A

    【解析】“久雨不漏”说明小天池里水有下渗,即地表水补给地下水;“久旱不涸”说明地下水补给小天池,即地下水补给地表水;这就证明了小天池参与了水循环。

    虚拟水是指生产商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虚拟水不是真实意义上的水,而是以“虚拟”的形式包含在产品中的“看不见”的水。下图为“2002—2007世界农产品交易中地区间虚拟水资源的流动图(单位:109 m3/a)”。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1. 虚拟水资源流动量最多的地区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32. 图中信息表明   

    A. 丁地区虚拟水资源进口多原因是干旱缺水

    B. 丙地区虚拟水资源进口多的原因是农产品总产量少

    C. 总体上说,通过国际间农产品的交易可以节省水资源

    D. 虚拟水资源都是从生产效率高的国家出口到生产效率低的国家

    【答案】31. D    32. C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水资源的差异。

    【31题详解】

    统计各方向上的流量,丁地区流入量最大,D正确。

    【32题详解】

    西欧进口农产品多,流入的虚拟水多,西欧受西风影响大,降水多,A错误。东亚和南亚因为人口多,进口农产品多,B错误。某地区虚拟水资源进口多,说明该地进口的农产品多,干旱地区较湿润地区发展农业需要更多的水资源,所以通过国际间的农产品交易,可以使干旱地区减少水资源的自然消耗,达到节省水资源的效果,C正确。虚拟水资源不都是从生产效率高的国家出口到生产效率低的国家,D错误。

    读某大洋季节局部洋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33. 图示洋流环流系统最有可能出现的月份是   

    A. 3月 B. 6月 

    C. 10月 D. 12月

    34. 据图判断,半岛①东部沿海地区该季节气候特点是   

    A. 进入湿季,高温多雨 B. 进入湿季,低温多雨

    C. 受东北信风影响,高温干燥 D. 受寒流影响,高温干燥

    35. ②海区洋流向东流的主要动力是   

    A. 东北信风 B. 东北季风 

    C. 西南季风 D. 东南信风

    【答案】33. B    34. D    35. C

    【解析】主要考查了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33题详解】

    由图中经纬度可以判断,该海域位于北印度洋,图中洋流为顺时针,由此可以判断为北半球夏季,符合的是6月。选B。

    【34题详解】

    ①半岛东部沿海受离岸风影响,此时为寒流,说明北半球是夏季。离岸风由陆地吹向海洋,空气性质干燥,又有沿岸寒流影响,所以①半岛东部沿海高温干燥,D对。A、B错。离岸风是由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偏转形成的西南季风,与东北信风无关,C错。

    【35题详解】

    印度洋北部是季风洋流,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②海区洋流向东流的主要动力是西南季风影响,C对。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6. 图示海域属于   

    A. 大西洋 B. 太平洋 

    C. 北冰洋 D. 印度洋

    37. 洋流L属于   

    A. 盛行西风影响形成的暖流 B. 盛行西风影响形成的寒流

    C. 自东向西流的暖流 D. 自东向西流的寒流

    38. 该洋流转向后,气候受其影响最大的城市是   

    A. 圣保罗 B. 悉尼 

    C. 利马 D. 伦敦

    【答案】36. B    37. C    38. B

    【解析】

    【36题详解】

    从图中经纬度可以看出,图示海域属于太平洋,所以B正确。

    【37题详解】

    从图中经纬度可以看出,图示海域属于太平洋,洋流L属于自东向西流的暖流,所以C正确。

    【38题详解】

    从图中经纬度可以看出,图示海域属于太平洋,该洋流转向后,气候受其影响最大的城市是悉尼,所以B正确。

    读海陆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39. 实际调查发现③处附近有世界性的大渔场,在此交汇的洋流可能是   

    A. 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 B. 北大西洋暖流与西格陵兰寒流

    C. 北太平洋暖流与千岛寒流 D. 北赤道暖流与加利福尼亚寒流

    40. ①②③④四处海面等温线情况是   

    A. ①处等温线向北凸出 B. ②处等温线向北凸出

    C. ③处等温线向北凸出 D. ④处等温线向南凸出

    【答案】39. A    40. A

    【解析】本题考查洋流及其影响。

    【39题详解】

    由图示纬度可判断该区域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大陆东侧海域。选项中只有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位于大陆东侧海域,且附近有世界性的大渔场,A正确。

    【40题详解】

    据图可知,此图表示北半球海陆分布,且①②分别位于北半球中低纬海洋的东岸和西岸,故②为寒流,等温线向南凸出,①为暖流,等温线向北凸出;③④分别位于北半球中高纬海洋的东岸和西岸,则④为暖流,等温线向北凸出,③为寒流,等温线向南凸出。A正确。

    二、综合题

    41.下图为世界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若某日A点和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则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_____纬线上,A点位于B点的_________方向。

    (2)如果一架飞机从B点上空于地方时12:00出发向北飞行,3小时后到达C点上空,飞机飞行距离约为(     

    A.2580千米     B.3330千米     

    C.6660千米     D.2266千米

    (3)若另一架飞机同时以相同的速度从D点上空开始沿纬线向E点上空飞行,到达E地上空时,E地的地方时为_________。

    (4)若A点某日昼夜平分,且时刻为14:00,在图中用阴影画出这一时刻夜半球的范围。

    【答案】(1)赤道(零度纬线) 西北  (2)B  (3)23

    (4)如图所示。

    【解析】该题以“世界经纬网示意图”为情景,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分布规律、地图比例尺、地方时和作图等内容。

    (1)读图可知,A点位于北纬30°,B点位于南纬30°,若此时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相同,则两地所在的地方与太阳直射点之间的纬度差相同,结合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可以断定太阳此时直射赤道。对A、B两点之间的地理方位判断,关键是读图。

    (2)飞机沿经线飞行,跨越了30个纬度,每一个纬度差的距离约是111千米,总距离是30×111=3 330千米。选B。

    (3)该题的解题信息存在于第(2)题的题干和答案中,设计巧妙。利用飞行时间和飞行距离求出飞行速度;北纬60°上每一个经度差的距离约是赤道处(即111千米)的一半。再据此计算出E地的地方时。

    (4)A点不在赤道上,该处昼夜平分,说明此时太阳直射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晨线上地方时为6时,昏线上地方时为18时。结合A点地方时为14时,就可以确定昏线所在的经线。注意:作图时,表示昏线、夜半球范围要不同于经纬线的延伸方向,例如,用斜线表示。

    42.该图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到该地进行了野外考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兴趣小组沿河谷从M点到N点进行考察,这两点之间的温差是_________

    (2)为解决用水问题,A村计划修建一条自流引水管道在L1L2L3L4四条引水线路方案中,兴趣小组认为最适宜的线路是_________试说明理由_________

    (3)如果该地位于42°N,夏至日时A地村民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管与地面之间的夹角应该调整为_________。

    (4)该地区拟建两个火情瞭望台,通过它们视野能覆盖整个区域,a、b、c、d、e中适合的两个地点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1) 1.2   

    (2) L4    引水线路由高到低,水能自流;距离较短,建设成本低。 

    (3) 18°34′或18.5°   

    (4) a    d

    【解析】本题考查等值线的判读。

    (1)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判断,M点的海拔高度为150米,N点的海拔高度为350米,两点间的高差是指两个地点的绝对高度(也叫海拔)之差,所以M、N两点间高差是200米.海拔相差100米,温度相差0.6

    (2)修建引水路线要由高到低,水才能自流.L1、L2线路左端要抽水,不能自流. L3也是流向海拔高处,不能自流,且线路较长.只有L4可以引水自流,且距离较短,建设成本低.所以L4最合适。

    (3)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管平面与地面夹角H=该地纬度-直射点的度数(该地与直射点同半球,直射点的度数就为正.该地与直射点不同半球,直射点的度数就为负),该地位于42°N,此时为夏至日,H=42°-23°26′=18°34′。

    (4)读图,如果在b、c、e 处建火情瞭望台,则a、d 处因山峰的阻挡,另一面火情难以及时发现,不合适.若在a、d处,则没有山峰的阻挡,能观察整个地区。

    43.读“亚洲季风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是北半球的_________季,亚欧大陆上形成_________(高、低)气压,它割断了_________气压带,使其只能保留在海洋里。 

    (2)此季节,A处刮_________季风(风向),性质是_________。此季节,B处刮_________季风(风向),是由南半球的_________信风越过赤道向_________偏转而成,半年后,B处刮_________季风(风向)。 

    (3)东亚季风环流形成的主要成因是_________。

    【答案】 (1)夏       副热带高   

    (2)东南    暖湿    西南    东南        东北   

    (3)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解析】本题考查亚洲的季风气候。

    (1)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海陆分布实际切断了气压带的带状分布:7月(夏季)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切断了副热带高压带,使得副热带高压带仅存在于大洋中(太平洋中的夏威夷高压和大西洋中的亚速尔高压),在东亚形成了东南季风。图中我国东部盛行东南季风,所以是夏季,陆地上是亚洲低压。

    (2)图中A处盛行东南季风;B处南亚的夏季风是西南季风,它是因为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夏季北移越过赤道改为向右偏转而成的.半年后是冬季,南亚的冬季风是东北季风.一般而言,冬季风是从高纬陆地吹向海洋,性质是寒冷(温暖)干燥的;而夏季风则是从低纬海洋吹向陆地,性质是高温(温暖)湿润的。

    (3)东亚季风的原因是地处最大的大陆,东临最大的大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形成冬夏不同的风向。

    4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的天气系统从气流状况看是_________,在此系统控制下,天气_________。

    (2)甲乙两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_____ 。

    (3)读饱和状态与气温的关系图,描述水汽含量与温度的关系。

    (4)该锋是_________锋,判断依据是_________方向移动。

    (5)图中的锋面移动速度是30千米/小时,城市目前是14时。在未来48小时内,该城市的天气将怎样变化?

    【答案】(1)反气旋   晴朗

    (2)甲 

    (3)空气容纳水汽量的多少,是随气温而变化的;气温愈高,空气容纳的水汽量就愈多,反之愈少。

    (4)冷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

    (5)次日14时前一段时间,云层逐渐增厚,风速逐渐增大; 次日14时左右,锋面过境时,出现雨、雪天气; 冷锋过后,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解析】本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

    (1)图中甲为高压中心,乙为低压中心,从气流状况看甲是反气旋,在反气旋控制下天气晴朗。

    (2)甲是反气旋,天气明朗,保温作用差,温差大。

    (3)从图中可以看出,水汽含量与温度成正相关。空气容纳水汽量的多少,是随气温而变化的;气温愈高,空气容纳的水汽量就愈多,反之愈少。

    (4)根据图中冷气团的移动方向,知道该锋面是冷锋。

    (5)根据锋面的移动速度可以计算出锋面到达城市上空的时间:(1440—70)/30=24(小时),即次日14时左右移到该城市上空。未来48小时的天气变化,即冷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变化,冷锋过境前后,气温、气压变化剧烈。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