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浙江省台州市联谊五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展开浙江省台州市联谊五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试卷Ⅰ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读经纬网图,完成下面小题。
1. 比较不同纬线的长度
A. ①线是②线的1/2 B. ②线比③线长
C. ③线比④线长 D. ①②③④四条纬线一样长
2. 图中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条件的是
A. E点 B. G点
C. H点 D. K点
【答案】1. C 2. D
【解析】
【1题详解】
纬线的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60°纬线的长度是赤道长度的一半。
【2题详解】
20°W以东到160°E为东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到纬度30°之间为低纬度。图中K点符合题意。
下图表示一架飞机从a城出发途径b岛附近海域后飞往C城的航线位置。
3.该飞机的飞行方向是
A. 先向西北后向西南 B. 先向东北后向西南
C. 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D. 先向西北后向东南
【答案】A
【解析】由图中的坐标点可知,b点在a点的西北方向,这题的难点在于b到c飞机是如何飞行的,由纬线可知c点在b点的南方,从经线来看,c点在b的西方,因此c点在b点的西南方,所以飞机的飞行方向为先向西北再向西南,故A正确。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4. 甲、乙、丙三艘轮船从所在海域同时出发,沿图示方向以相同的速度驶向180度经线,则
A. 同时到达 B. 甲最先到达
C. 乙最先到达 D. 丙最先到达
5. 有关叙述不正确的
A. 甲、乙、丙都在西半球 B. 甲、乙在东半球,丙在西半球
C. 甲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D. 乙和丙都属于低纬度地区
【答案】4. B 5. B
【解析】
【4题详解】
根据纬线长规律: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图示甲乙丙三地距离180°的经度差一样,但纬度越高,纬线越短,故甲距离180°的距离越短,甲、乙、丙三地所在纬线长从长到短为乙丙甲,而速度相同时,故甲最先到达,乙最晚到达。因此次正确答案选B。ACD错误。
【5题详解】
2.结合三地的经度位置判断,三地均位于西半球,A正确。甲纬度为北纬50°,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C正确,乙位于赤道,丙在南回归线上,都属于低纬度地区。故D项正确。B错误。选B。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6. 造成甲地6、7月份气温下降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 B. 降水
C. 太阳高度 D. 洋流
7. 从图示信息分析,该地区的水稻生产主要分布在
①半岛西南部沿海地区 ②半岛西北部河口三角洲
③半岛东北部河流中下游平原 ④半岛东南部沿海地区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答案】6. B 7. D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地理。
【6题详解】
结合图示甲地的气温、降水资料,6、7月该地区降水丰富,故阴雨天多,则气温较低。
【7题详解】
水稻生长喜温喜湿,故主要分布降水丰富的半岛西南沿海和东北部的恒河中下游地区。
下图为20°N纬线的全球海陆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 海域①、②分别是
A. 太平洋、大西洋 B. 印度洋、太平洋
C. 大西洋、北冰洋 D. 大西洋、印度洋
9. ③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A. 全年高温多雨 B.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C. 热带季风气候 D. 全年高温,有旱季和雨季之分
【答案】8. A 9. D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地理。知识点考查空间定位、气候类型分布及特征。
【8题详解】
根据北纬20°经过的陆地⑥表示印度半岛,③表示中南半岛,⑤表示非洲、④表示北美洲;故①表示亚洲与北美洲之间的太平洋;②表示北美洲与非洲之间的大西洋。故选A。
【9题详解】
③表示中南半岛,故气候为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有旱季和雨季之分。正确答案选D。
下图是某区域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站在P点能直接观察到Q点 B. 湖泊N是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口湖
C. 铁路沿线要有预防滑坡措施 D. P、Q的地表径流可直接汇入N湖
11. 关于该地区地形的说法,正确的是
A. R地坡度小于S地 B. N湖位于鞍部
C. M地属于山间盆地 D. 该区域最多有三条沟谷
【答案】10. C 11. B
【解析】
【10题详解】
A项PQ之间有山脊阻挡;错误;B项N两侧的等高线分布不符合火口湖特征;错误;C项图示铁路沿线多陡坡,还有河谷,故可能有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正确。D项P处与N湖之间有山脊阻挡,故P处的地表径流不可能直接汇入N湖;错误。
【11题详解】
A项R处的等高线较S处密集,故坡度较S地大;错误;B项N湖泊位于两山峰之间为鞍部;正确;C项M地中间气温较四周低,为山峰;错误;D项图示沟谷不止三条;错误。
读“东亚部分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图中甲、乙、丙三地气候最明显的差异是
①季风的影响程度 ②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③夏季风风向和影响时间长短 ④冬季气温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3. 日本1月0℃等温线与38°N纬线基本吻合,中国1月0℃等温线与33°N纬线基本吻合,该事实说明
A. 日本1月平均气温受冬季风影响大
B. 日本南北温差大
C. 日本常绿阔叶林的分布纬度比中国高
D. 日本雨季开始时间比中国早
【答案】12. D 13. C
【解析】考查气候的影响因素。
【12题详解】
由图可知,甲位于我国华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乙位于韩国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丙位于本州岛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①,温带季风气候最冷月气温低于0℃,气温年温差大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故①正确。②,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年较差大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故②正确。③,夏季风风向均为东南风,影响时间长短大致相同,故③错误。④,冬季气温差异明显,甲乙冬季气温低于0℃而丙高于0℃,故④正确。综上所述,本题应选择①②④,正确答案为D。
【13题详解】
该事实说明日本冬季气温比中国同纬度地区高。C项,因为日本冬季气温比中国同纬度地区高,日本常绿阔叶林的分布纬度比中国高,故C项正确。A项,日本相较于中国,距离冬季风源头远,一月平均气温受冬季风影响小,故A项错误。B项,日本比中国海洋性特征明显,南北温差小,故B项错误。D项,日本冬季气温比中国同纬度地区高难以说明日本雨季开始时间比中国早,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下图为美国农业带分布图,Ⅰ—Ⅸ表示不同的农业带。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4. 该图所体现的美国农业生产特点是
A. 专门化 B. 机械化
C. 集约化 D. 现代化
15. 经过多年试验,原产中国的亚热带水果——柑橘在美国西部亚热带地区大规模移植成功,该地区气候成因与下图中的气压带风带相关的是
A. B.
C. D.
【答案】14. A 15. C
【解析】
【14题详解】
美国农业带分布图体现的是美国地区化、专业化的农业生产,故A项正确。
【15题详解】
柑橘是亚热带作物,在美国西海岸亚热带地区移植成功,说明该地是地中海气候,该气候是受副热带高压带和盛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形成的。读图可知,A表示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B表示副热带高压带和盛行西风带,此西风为西北风,应位于南半球;C表示副热带高压带和盛行西风带,此西风为西南风,应位于北半球;D表示盛行西风带和副极地低压带。
读下图为40°纬线经过的某地区,根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16. 若P点常年受西风的影响,年降水量超过1000mm,则P的位置正确的是
A. 欧洲西部 B. 美国西部沿海
C. 非洲西南沿海 D. 南美洲西部沿海
17. 若P地季节性受西风影响,则该地的气候类型或气候特征是
A. 地中海气候 B. 温带海洋气候
C. 全年多雨 D. 1月份为炎热的夏季
【答案】16. D 17. A
【解析】考查气候类型以及影响因素。
【16题详解】
P点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度-60度的大陆西岸。40度在北边,说明60度在南边(下边),所以该图是南半球,AB不选。南半球分布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地区只能在大洋洲或南美洲。根据选项可知,答案选D。C错误。
【17题详解】
若P地季节性受西风影响,则p是地中海气候,因为地中海气候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雨热不同期,A正确,B、C错误;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到40°的大陆西岸地区,图中40度在北边,说明30度在南边(下边),所以是北半球,北半球夏季是7月,D错误。故答案选A。
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导致该地区海岸线破碎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流水侵蚀 B. 风力侵蚀
C. 冰川侵蚀 D. 海浪侵蚀
19. 图示洋流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是
A. 使该海域形成世界著名渔场 B. 使沿岸港口冬季封冻期延长
C. 使沿岸气温低于同纬度地区 D. 使沿岸地区森林带向北延伸
【答案】18. C 19. D
【解析】
【18题详解】
根据经纬度,图示位于加拿大西海岸,有许多幽深的峡湾,是冰川侵蚀作用的结果。导致该地区海岸线破碎的主要外力作用是冰川侵蚀,C对。流水侵蚀、风力侵蚀、海浪侵蚀不能形成峡湾地貌,A、B、C错。
【19题详解】
图示洋流位于中高纬度大陆西岸,是暖流,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是使沿岸地区增温增湿,森林带向北延伸,D对。单一暖流不能形成世界著名渔场,A错。使沿岸增温,气温高于同纬度地区,港口冬季封冻期缩短,B、C错。
下图为沿某岛屿20°纬线地形剖面及两地气候统计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20. 该岛中甲、乙两地都是
A. 1月降水量最大 B. 4月雨季来临
C. 7月气温最低 D. 10月低压控制
21. 甲地比乙地降水量小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处背风地带 B. 海拔较高
C. 受沿岸寒流影响 D. 距海较远
【答案】20. C 21. A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和读图分析能力。
【20题详解】
由图中甲、乙两地气候统计图可知7月气温最低。
【21题详解】
由图中轮廓和纬度可以判断该岛为马达加斯加岛,甲地为热带草原气候,乙地为热带雨林气候。甲地降水量小的原因是地处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
拟建中的克拉运河,全长102公里,双向航道,横贯泰国南部的克拉地峡。克拉地峡位于马来半岛北部最狭窄处。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 克拉地峡属于
A. 非洲板块 B. 欧亚板块
C. 印度洋板块 D. 太平洋板块
23. 克拉运河若建设成功,一月由东向西通过运河的船只可能会
A. 见到沿岸荒漠景观 B. 看到风蚀蘑菇广布
C. 顺东北季风而航行 D. 遭遇大量浮冰威胁
【答案】22. B 23. C
【解析】
【22题详解】
克拉地峡位于马来半岛,属于欧亚板块,B正确,ACD错。
【23题详解】
克拉地峡地区冬季刮东北风,C正确。此地是热带季雨林与热带雨林交界地区,不存在荒漠景观,A错。此地降水非常丰富,主要是流水侵蚀地貌,B错。地处热带地区见不到浮冰,D错。
读欧洲西部局部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24. 影响图中甲区域海岸线曲折,多峡湾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 板块碰撞和海浪侵蚀 B. 板块张裂和流水沉积
C. 冰川侵蚀和流水侵蚀 D. 风力侵蚀和风力沉积
25. 图中种植区小麦种植的不利条件是
A. 温和湿润的气候 B. 崎岖不平的地形
C. 稀少短小的河流 D. 频繁出现的寒潮
【答案】24. C 25. A
【解析】
【24题详解】
图中甲区域纬度较高,导致海岸线曲折,多峡湾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冰川侵蚀和流水侵蚀,C对。峡湾地貌是冰川侵蚀作用形成,其它地质作用、板块运动不是峡湾地貌的形成原因, A、B、D错。
【25题详解】
图中种植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小麦种植的不利条件是温和湿润的气候,不利于小麦成熟,A对。小麦种植区地形平坦,B错。河流水量充足,C错。气候终年温和,寒潮不是小麦种植的影响因素,D错。
试卷Ⅱ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计50分)
26.读西亚及其周边地区简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运河的名称是 (运河),它沟通了乙海域与 海。
(2)乙海域位于印度洋板块与 板块的______(或“消亡”或“生长”)边界。
(3)丙所在国家是“无流国”,是因为该国常年受 (气压带)控制。该国人民生活和生产用水的主要来源是 、 。
(4)20世纪80年代以后,丁沿海地区炼油工业发展迅速。据图分析该地区发展炼油工业的主要区位优势。
【答案】(1)苏伊士 地中(海)
(2)非洲 生长
(3)副热带高气压带 地下水 海水淡化
(4)附近地区油田多,接近原料产地;输油管道多,方便原油运输;海运便利,方便成品油运输;接近欧洲,消费市场广阔。(四选三,共3分)
【解析】
(1)读图可知,甲运河位于非洲大陆与亚洲大陆之间,为埃及的苏伊士运河,苏伊士运河北部为地中海,南面为红海,苏伊士沟通地中海和红海(乙海域)。
(2)读图可知,乙海域为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红海海域面积不断扩大,属于生长边界。
(3)读图可知,丙国家为沙特阿拉伯,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为热带沙漠气候。该国水资源短缺,生产生活用水主要来自海水淡化和地下水。
(4)丁沿海地区炼油工业发展条件主要从市场、原料、交通等角度分析。丁位于地中海沿岸,离欧洲较近,欧洲经济发达,对于石油产品的需求量大,市场广阔。临近波斯湾地区,该地区为世界重要的产油地区,原料丰富。从交通运输来看,靠近地中海,海洋运输便利,且有众多石油管道从产油区通向丁附近地区。
27.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 西部山脉是美洲板块和______板块______(填“碰撞”或“张裂”)而成。
(2)该区域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的特征是______;①附近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
(3)图2最有可能是______地(用数字表示)的气候资料;④地的自然带名称是______;②地有世界著名的“硅谷”,其主导区位因素是_______。
(4)与④地相比,③地冬季气温较 (填“高”或“低”),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1)太平洋 碰撞
(2)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乳畜业
(3)②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科技
(4)高 暖流的增温作用;受海洋影响大;西部山脉阻挡冷空气入侵。
【解析】
(1)据板块构造学说内容,西部山脉位于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地带。
(2)此处为美国,其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的特征是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①位于五大湖沿岸,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纬度高,气候湿冷,不宜种植农作物,但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再加上周围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所以发展了乳畜业。
(3)据图2气候资料可知其为冬雨夏干型降水特征,再结合气温T低>0℃推测其为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30°~40°的大陆西岸,与②吻合,④为温带大陆性气候,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硅谷为新兴产业基地,主导因素为科技。
(4)③④两地纬度相差不大,③地相对较高,但北美洲西侧沿海40°~50°附近有暖流流经,临海近,受海洋的调节,再加上山地阻挡了冬季风的影响,因此③温度较高。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上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下图为上图中①、②、③地的气候统计资料。
材料二:下表为上图中甲地的年平均降水量统计资料。
材料三:渔产品和花生是甲地所在国家支柱性出口产品。20世纪60年代该国年平均渔产量10.7万吨,此后快速增长,1997年产量达到峰值45.7万吨后开始下降。
(1)说出①地1月和7月的风向,并从大气环流角度说明7月风向成因。
(2)说出影响①②③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主要因素。从气候特征的角度,分析②地自然带的成因。
(3)甲地是所在国花生主产区,分析降水特征对该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4)分析甲地所在国海洋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及渔业生产目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答案】(1)1月东北风;7月西南风;东南信风越过赤道转向为西南风
(2)降水 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降水集中在6-9月(10月-4月降水稀少),年内有明显的干湿季;全年高温,气温在24度以上,形成热带草原带
(3)生产主要集中在6-9月降水较丰富月份;降水量年内、年际变化大,生产易受旱涝灾害影响;降水变率大,对灌溉等水利设施依赖性强;年内旱季时间长,土壤易盐渍化,对农业生产影响大。
(4)沿岸有寒流经过;洋流为上升补偿流,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形成渔场;过度捕捞;导致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减少。
【解析】
(1)受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也南北移动。①地1月受南移的东北信风带控制;7月受西南风控制,因为7月东南信风带北移越过赤道,向右偏转成西南风。
(2)图中的①②③地均为热带自然带,植被为主要差异,是由于降水量不同导致的。②地是热带草原带,注意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作答。
(3)根据材料二可以得出,该地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表明年内降水变化大,从年平均降水可以得出,其降水年际变化大。可以得出当地农业生产的季节安排。再就是降水季节变化大易产生旱涝灾害,对水利设施的要求高,再就是干旱易导致土壤盐碱化。
(4)第一小问,注意细化词语要点,强调“寒流”、“上升流”、“营养物质”等;第二小问,材料三中的“支柱性出口产品”、“快速增长后的下降”等文字,揭示了当地的过度捕捞问题,导致渔类枯竭、海洋生物多样性减少。
2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千湖沙漠位于巴西东北部滨海地区,1981 年巴西在此建立国家公园,该公园由众多白色沙丘和成千上万微小湖泊共同组成,在气候、基岩(主要是致密的绿泥岩和砂岩)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一年一度的“千湖-沙漠”奇景。
材料二:圣弗朗西斯科河是巴西东部和东北部水力发电和灌溉的重要源泉,自 1946 年开始圣弗朗西斯科河流域开发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目前是南美洲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典范。
材料三:左图为巴西东北部略图。右图为千湖沙漠地区气候统计资料。
(1)说出该区域的地形特征。
(2)简述千湖沙漠地区的气温特征并简析 2-5 月气温较低的主要原因。
(3)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千湖-沙漠”奇景的形成原因。
(4)从资源利用角度说明圣弗朗西斯科河流域综合开发的有利条件。
【答案】(1)北部以平原为主;南部以高原为主;地势南高北低。
(2)气温特征:全年高温;气温年较差小; 原因 :2-5月降水多,晴天 少,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气温低。
(3)雨季降水多 ,基岩透水性差,雨水 不易下渗 ,在沙丘之间的低地里积水成湖。旱季降水少 ,气温高, 积水被蒸发 ,形成沙漠。
(4)水资源总量大; 水能资源丰富; (有色金属等) 矿产资源丰富; 土地资源丰富。
【解析】
(1)图示区域地形北部以平原为主,属于亚马孙平原。南部以高原为主,属于巴西高原。地势南高北低。
(2)根据气候资料图,千湖沙漠区全年高温,气温年较差小。每年2-5月降水多,晴天少,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所以气温较低。
(3)从水循环角度分析,该地雨季降水多,基岩主要是致密的绿泥岩和砂岩,透水性差,雨水不易下渗,在沙丘之间的低地里积水成湖。旱季降水少,气温高,积水被蒸发,形成沙漠。因此形成一年一度的“千湖-沙漠”奇景。
(4)从资源利用角度分析,圣弗朗西斯科河流域水资源总量大,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流域内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丰富,便于发展冶金工业。土地资源丰富。流域综合开发,可以取得发电、灌溉、防洪等综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