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能力卷)(解析版)
展开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卷(能力卷)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下图中阴影部分为德国鲁尔区位置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 对德国鲁尔区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是
A. 平坦的地形 B. 廉价的劳动力
C. 温和多雨的气候 D. 丰富的煤炭资源
2. 鲁尔区在莱茵河沿岸港口周边地区布局钢铁工业的主要目的是
A. 靠近煤炭产地 B. 降低运输成本
C. 产业结构调整 D. 减少工资支出
【答案】1. D 2. B
【解析】
【1题详解】
鲁尔区是德国的传统工业区,实在当地丰富的煤炭资源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因此丰富的矿产资源是其发展的主要因素,故答案选D项。
【2题详解】
鲁尔区的铁矿石主要来自于海外,通过莱茵河输送到鲁尔区,因此将钢铁工业建在莱茵河沿岸港口周边,可以接近铁矿石,减少运输成本,故答案选B项。
读美国东北工业区和鲁尔区图,回答下列各题。
3. 美国东北工业区与德国鲁尔工业区不同的区位因素是
A. 丰富的铁矿 B. 丰富的煤矿
C. 充足的的水源 D. 便利的水陆交通
4. 下列关于鲁尔区综合整治措施,错误的是
A. 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 B. 对企业进行集中化、合理化的改造和整顿
C. 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D. 增加煤炭、钢铁工业部门的数量
【答案】3. A 4. D
【解析】
【3题详解】
美国东北部工业区附近有丰富的铁矿,而鲁尔区的发展主要依托当地丰富的煤炭,而没有丰富的铁矿,选A项。
【4题详解】
鲁尔区的综合治理,针对单一的产业结构,调整了产业结构,减少传统工业部门(煤炭、钢铁等)的数量,而扩大其规模,故D项错误。
德国鲁尔区丰富的煤炭资源使得它成为世界著名的工业区,山西是我国主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但尚未成为我国的经济大省。完成下列各题。
5. 和鲁尔区相比,山西主要欠缺的区位因素是
A. 铁矿石 B. 区内广阔的市场
C. 煤炭资源 D. 铁路交通
6. 为尽快使山西省由资源大省转变为经济强省,应加快其经济调整的战略。鲁尔区的整治措施对其有借鉴意义的是
A. 扩大煤炭开采量,增加经济收益 B. 完善铁路运输网,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C. 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钢铁工业 D. 增加科技投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答案】5. B 6. D
【解析】本题考查中外著名传统工业区的比较分析。
【5题详解】
山西和鲁尔区两地煤炭等资源都很丰富,铁路交通发达,但是对比鲁尔区,山西经济发展水平有限,需要的煤炭数量也有限,所以对比来说,区内没有广阔的市场,需要煤炭外运。故答案选择B。
【6题详解】
为了尽快使山西省由能源大省转变为经济强省,应加快其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所以增加科技投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符合题干要求。故答案选择D。
解决好人的问题,是推进新型城市化的关键,所以实施新型城市化不能过度追逐城市化率,而要在“化”字上做文章。下图为我国1999年—2013年城市面积和城市人口的年增长率图。
完成下列各题。
7. 图中现象会导致
A. 城乡差异日趋减小 B. 城市土地浪费严重
C. 城市化率迅速提高 D. 城市交通拥堵缓解
8. 下列属于做好新型城市化的“化”的关键措施是
A. 调整行政区划 B. 建设城市道路
C. 激发商业活力 D. 强化专业培训
【答案】7. B 8. D
【解析】
【7题详解】
读图可知,在1999-2003年,该城市面积增长率始终大于0,说明城市面积始终呈增加趋势,且城市面积增长率始终高于城市人口增长率,说明城市土地浪费严重,故选B。
【8题详解】
由题目可知,解决好人的问题,是推进新型城市化的关键,所以实施新型城市化不能过度追逐城市化率,而要在“化”字上做文章。也就是说“化”是指对于人口素质的提高,D对。其他选项都是城市合理规划问题,与人口素质无关,故选D。
下图为“我国某省2001~2013年工业产值比重及污染密集型行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比重的变动趋势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9. 由图示信息可知
A. 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呈波动上升趋势
B. 高新技术产业比重的变化幅度小于污染密集型行业
C. 工业产值在GDP中所占比重先增后减
D. 2008年后污染密集型行业比重高于高新技术产业
10. 据图推测,该省2013年后工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
A.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B. 提高资源密集型产业的比重
C. 降低污染密集型行业比重 D. 减缓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速度
【答案】9. C 10. C
【解析】考查图表判读,工业结构的调整趋势。
【9题详解】
读图可知,在2001-2013年间,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呈持续上升趋势,A错。高新技术产业比重的变化幅度大于污染密集型行业,B错。工业产值在GDP中所占比重先增后减,C对。2008年后污染密集型行业比重低于高新技术产业,D错。故选C。
【10题详解】
题干是该省2013年后工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不是工业结构调整,A不合题意。提高资源密集型产业比重,会增加污染,不利环境的可持续发展,B错。降低污染密集型行业比重,有利于减轻环境污染,C对。减缓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速度,不利于经济发展及环境改善,该省2013年后工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继续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D错。故选C。
读“我国某城市近30年来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1. 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图中a、b、c三点所代表的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A. abc B. cab
C. cba D. bac
12. a时期该城市的主要工业部门最有可能是
A. 采矿业 B. 食品工业
C. 汽车工业 D. 电子工业
13. 关于各阶段区域发展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 a时期城市化水平最高 B. b时期环境质量最佳
C. c时期产业结构以制造业为主体 D. b~c时期可能出现企业外迁现象
【答案】11. A 12. B 13. D
【解析】
【11题详解】
a点第一产业为55%,第二产业为20%,第三产业为25%,以第一产业为主;b点第一产业为20%,第二产业为55%,第三产业为25%,以第二产业为主;c点第一产业为15%,第二产业为30%,第三产业为55%,此时以第三产业为主。根据各点的产业数值可以看出一般的规律是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区域发展高级阶段的典型特征是第三产业的比重明显提高。故答案选择A。
【12题详解】
a点第一产业为55%,第二产业为20%,第三产业为25%,此时以第一产业为主,城市化水平较低,工业刚刚起步,以小型的轻工业为主,最有可能是食品工业。故答案选择B。
【13题详解】
a此时以第一产业为主,城市化水平较低,A错;b由于第二产业的比重较大,工业带来的环境问题较大,环境质量较低,B错;c点第一产业为15%,第二产业为30%,第三产业为55%,此时以第三产业为主,C错;b随着人们对环境的要求提高,将要迫使一部分企业外迁,c点不需要外迁。故答案选择D。
14.在下列选项中,可以利用全球定位系统监测的是
A. 山体位移 B. 地震震级
C. 震源深度 D. 地震烈度
【答案】A
【解析】GPS可以对地面事物进行定位,因为利用卫星群来获取山体的高程坐标.故选:A。BCD选项GPS不能进行监测。
15.在科学考察中,利用遥感技术可以
A. 获取卫星云图 B. 查询地理数据
C. 选择考察路线 D. 对科考船实时导航
【答案】A
【解析】
在科学考察中,利用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卫星云图;查询地理数据、选择考察路线都是地理信息系统;对科考船实时导航是全球定位系统。选A正确。
16.针对石油泄漏污染事件,利用RS和GPS技术可以监测
①石油污染的海区范围 ②海底漏油点的石油日泄漏量
③石油污染物扩散的速度 ④污染海区海洋生物种类的变化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RS和GPS都是现代化技术在国土整治中的应用。利用GPS可以准确确定污染海区的位置,利用RS可以监测污染海区的变化;RS不能精确分辨海洋生物种类的变化;而石油日泄漏量还需要用到GIS技术。
下图是一组海峡示意图(图中数字为经纬度),完成下列各题。
17. 上述四海峡中,属于板块张裂地区的是
A. A海峡 B. B海峡
C. C海峡 D. D海峡
18. 上述海峡不是位于两大洲之间的海峡是
A. A海峡 B. B海峡
C. C海峡 D. D海峡
【答案】17. C 18. D
【解析】
【17题详解】
图中四个海峡分别是①直布罗陀海峡;②土耳其海峡;③曼德海峡;④霍尔木兹海峡。结合所学知识,红海附近的曼德海峡是板块张裂地区。故答案选C。
【18题详解】
图中四个海峡分别是①直布罗陀海峡,介于非洲和欧洲之间;②土耳其海峡,介于亚洲和欧洲之间;③曼德海峡,介于亚洲和非洲之间;④霍尔木兹海峡,位于阿拉伯半岛和亚洲大陆之间,属于亚洲,故答案选D。
下图表示某地气温(曲线所示)和降水(柱状所示),回答下列各题。
19. 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A. 北半球亚热带季风气候 B. 北半球地中海气候
C. 南半球地中海气候 D. 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
20. 气温曲线a部位气温最高的原因是
A. 正午太阳高度大,天气晴朗少雨 B. 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
C. 气压带和风带北移 D. 受高原地形影响
21. 气温线b部位气温低的原因是
A. 太阳高度角小 B. 寒流影响
C. 云雨较多 D. 海陆位置影响
【答案】19. D 20. A 21. A
【解析】
【19题详解】
根据该地区7月气温较低,应位于南半球。该地区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应为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20题详解】
11月,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大,该月降水量较少,天气晴朗,所以气温较高。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21题详解】
7月份太阳直射北半球,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小,获得的太阳光热少,所以气温低。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下图示意日本本州岛部分地区樱花初放日期。完成问题。
22. 导致该岛滨海地区樱花初放日期自南向北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 B. 太阳辐射
C. 土壤 D. 降水
23.导致N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地早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 B. 洋流
C. 土壤 D. 降水
24.导致P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N地晚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 B. 洋流
C. 太阳辐射 D. 降水
【答案】22. B 23. B 24. A
【解析】通过樱花初放等值线来分析,生物生长影响因素包括太阳辐射、气候地形、土壤等,根据设问选择主要的;日本多山的地形区特点及其沿海环境,都在试题中有所反映。
此组题主要考查日本本州岛的地理环境,包括主要地形区及沿岸强大的日本暖流;问到了生物生长的主要影响内素,考查了考生的基础知识,试题较为简单。
下图代表南亚三种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5. 若其代表水稻、棉花、小麦的分布,则正确的顺序为
A. 甲、乙、丙 B. 甲、丙、乙
C. 乙、甲、丙 D. 乙、丙、甲
26. 造成三种农作物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 B. 土壤
C. 降水 D. 热量
【答案】25. B 26. C
【解析】
【25题详解】
甲分布于恒河平原和半岛沿海平原,为水稻,乙:分布于恒河上中游地区,德高高原的北部,为小麦;丙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的西部,为棉花。故答案选择B。
【26题详解】
水稻的需水量最高,故分布在降水量最丰富的恒河平原和半岛沿海,棉花和小麦属于旱地作物,需水量相对较少,故分布在降水较高的区域。故答案选择C。
读下图,一艘由西向东航行的船经过P点,此时船员的影子长度为一天中最短。回答下列各题。
27. 该船经过P点时,北京时间是
A. 10分40分 B. 11时20分
C. 12时40分 D. 13时20分
28. 该船计划在M港装运该国出口贸易最大的矿产,其矿产是
A. 石油 B. 锡 C. 煤炭 D. 铁
【答案】27. D 28. B
【解析】
【27题详解】
该船经过P点,此时船员的影子长度为一天中最短,即为当地正午12时,图示P点所在经度为100°E,北京时间为东八区的区时,120°E的地方时,较100°E的地方时应早1小时20分钟,故北京时间为13时20分。
【28题详解】
图示M国位于马来半岛南部,为马来西亚,该地有“胶锡地带”之称,反映了该国最大的矿产资源为锡矿。
下图是沿31. 5ºN纬线所作的世界某一地区的地形剖面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9. 甲地的地质构造是
A. 地垒 B. 地堑 C. 向斜 D. 背斜
30. 关于乙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居民以黄色为主,多信仰伊斯兰教 B. 社会稳定,经济高度发达
C. .终年温和多雨 D. 夏季气候炎热干燥,水资源紧缺
【答案】29. B 30. D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
【29题详解】
根据图示的纬度位置的地形分布判断,甲为世界海拔最低的湖泊—死海。其成因为断层下陷形成的构造湖。故选B项。
【30题详解】
图示乙地区为巴勒斯坦地区,受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影响,夏季高温少雨,水资源不足。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31题13分,32题16分,33题11分,共计40分)
31.加尔各答地区的海拔范围为1.5~9 m,广州地区的平均海拔为11 m。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为印度加尔各答(22°34′N,88°22′E)气候资料统计表。
材料二 下表为我国广州(23.1°N,113.2°E)气候资料统计表。
(1)根据材料分析加尔各答与广州两地气候的异同。
(2)分析加尔各答冬季气温高于广州的原因。
(3)分析加尔各答的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答案】(1)异:加尔各答各月均温均高于广州;加尔各答年降水总量大于广州,降水季节变化较广州明显。同:降水集中在北半球夏季,均有明显季节变化;雨热同期。
(2)冬季,印度北部的高大山脉对冬季风阻挡作用明显,而广州冬季受来自西伯利亚寒冷的西北季风的影响较大,因此加尔各答冬季气温高于广州。
(3)有利影响:夏季雨热同期,可以满足农作物生长对热量和水分的需求。不利影响:降水季节变化及年际变化均较大,旱涝灾害多发,不利于农业生产。
【解析】本题通过加尔各答与广州两地为背景,考察气候分析比较和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分析加尔各答与广州两地气候的异同,结合所给的气候资料表,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分析即可。异:加尔各答各月均温均高于广州;加尔各答年降水总量大于广州,降水季节变化较广州明显。同:降水集中在北半球夏季,均有明显季节变化;雨热同期。
(2)影响气温的因素有纬度、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等。加尔各答与广州纬度相当,均位于沿海地区,海拔相当,因此两地冬季气温的差异要从高大山地对气流的阻挡作用分析。冬季,印度北部的高大山脉对冬季风阻挡作用明显,而广州冬季受来自西伯利亚寒冷的西北季风的影响较大,因此加尔各答冬季气温高于广州。
(3)季风气候雨热同期,这对农业生产既有有利影响,又有不利影响。其不利影响的分析要关注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两个方面。有利影响:夏季雨热同期,可以满足农作物生长对热量和水分的需求。不利影响:降水季节变化及年际变化均较大,旱涝灾害多发,不利于农业生产。
32.读“某地区示意图和该区甲国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分析甲国西部与中、东部地区在农业土地利用方面的差异。
(2)根据图示信息推断甲国人口与城市的分布特点,并说明理由。
(3)乙国狭窄的国土上聚集着大小温泉两万余处,请说出其主要原因。
(4)图中丙国A、B、C、D四地中,地带性土壤呈酸性的是__________地。
【答案】(1)西部地形平坦,多为平原,以耕地为主;中、东部多丘陵、山地,以草地、林地为主。
(2)人口和城市多集中于西部沿海地区。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水源充足;海岸线曲折,多港口,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任答三点)
(3)乙国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一部分;地壳活跃,岩浆活动频繁,众多的火山活动带来大量的地热资源。
(4)C
【解析】本题考查东亚地区的相关知识。
(1)图示甲国为地处朝鲜半岛的韩国,西部地形平坦,多为平原,以耕地为主;中、东部多丘陵、山地,以草地、林地为主。
(2)主要从东西部的地形、水源、交通等方面的差异,分析该国的人口与城市分布特征。
(3)乙国为日本,乙国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一部分;地壳活跃,岩浆活动频繁,众多的火山活动带来大量的地热资源。
(4)C为我国的东南丘陵,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多酸性红壤。
33.下图中位于黄河中上游地区的阴影区域是我国21世纪重点建设的能源基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图中阴影区域所示的能源基地建设的有利区位条件。
(2)如果该区域一直以输出煤炭和电力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试分析这样发展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3)为了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该能源基地形成了下图所示的产业链,请判断E、F表示的工业部门。此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请说明理由。
【答案】(1)煤炭、天然气等能源资源丰富;煤炭质量好,开采条件好;地势开阔、平坦;靠近水源;交通便利;靠近能源消费区,市场广阔。(任答4点即可)
(2)煤炭是非可再生资源,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出现资源枯竭问题,一直输出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开采煤炭可能会引起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将煤炭转化为电力会加剧本区域的环境污染和水资源短缺的状况。
(3)E表示的工业部门是电力工业,F表示的工业部门是建材工业。理由:充分利用废弃物;综合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能源基地建设的条件和能源开发利用会带来的问题等相关知识。
(1)图示是晋、陕、内蒙的交界处,是黄土高原地区。能源基地建设的区位主要从资源条件、水源条件、交通条件、市场条件等方面来进行分析。该地区有丰富的煤炭、天然气能源资源;煤炭质量好,埋藏浅,煤层厚,开采条件好;地形开阔平坦,靠近黄河,水源充足;有多条铁路连通本地,交通便利,靠近京津、陇海工业区等能源消费区,市场广大。
(2)不利影响可以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污染方向进行分析。煤炭是非可再生资源,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出现资源枯竭,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开采煤炭会引起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生态问题。将煤炭转化为电力会加剧本区域的环境污染和水资源短缺的状况。长期这样发展会导致生产结构单一,附加值低。
(3)煤炭主线是发电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副线可以利用废弃物做建材工业进行资源有效利用。这样的治理方式有利于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