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湖南省长沙市铁路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理)试卷(解析版)
展开湖南省长沙市铁路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理)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区域通常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
A. 干旱区 B. 自然带 C. 气候带 D. 行政区
【答案】D
【解析】通常自然区域没有明确的边界,行政区域是人为划定的有明确的边界。选D正确。
2.读“某年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和耕地总量区域比重图”,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匹配较差的区域是( )
A. 北方区和南方区 B. 北方区和西南区
C. 西北区和西南区 D. 西北区和南方区
【答案】B
【解析】水资源与人口、耕地、GDP匹配较差,有两种情况一是水资源相对少,一是水资源相对多。在统计图中,看出北方地区人口众多,耕地面积和GDP占全国的比重较高,但水资源储量比重太低,缺水较严重;西南区水资源丰富,但GDP所占比重明显偏低。B项正确。
读图表完成下面小题。
3. 上表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 上表中,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较大的地区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3. A 4. D
【解析】
【3题详解】
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城市化水平越高,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均高,三次产业比重中第三产业比重高,读图可知①经济最发达,故A正确。
【4题详解】
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较大的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经济落后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均较低,三次产业比重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高,故D正确。
下图为我国北部湾经济区和珠三角经济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5. 北部湾经济区相对于珠三角经济区的优势条件是( )
A. 地理位置优越 B. 政府政策支持
C. 自然资源丰富 D. 科技力量雄厚
6. 近年来,北部湾经济区承接了大量的来自珠三角经济区的产业转移。北部湾经济区吸引珠三角经济区的产业转入的原因是( )
A. 廉价的劳动力和地租 B. 传统工业基础雄厚
C. 便利的水陆交通条件 D. 发达的现代服务业
【答案】5. C 6. A
【解析】
【5题详解】
北部湾经济区相对于珠三角经济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珠三角地区地理位置更优、科技力量更强,但自然资源短缺;两地发展经济政府都支持。选C正确。
【6题详解】
北部湾经济区地缘上更近珠三角经济区,相比珠三角地区有廉价的劳动力和地租,接收珠三角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北部湾地区传统工业基础薄弱、现代服务业也不发达,交通不如珠三角便利。选A正确。
7.读“某地区沙漠化土地分布示意图”, 图中土地沙漠化范围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
A. 过度开垦 B. 过度干旱
C. 风力过大 D. 过度围垦湖泊
【答案】A
【解析】图示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和半湿润过渡地区,农耕区向畜牧区的过渡地带,土地沙化主要是过度开垦所导致的。故B、C、D错误,A项正确。
8.有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的保护 B. 黄土结构疏松,易溶于水
C. 气候越来越干燥,降水量越来越小 D. 降水集中在七八月份,且多暴雨
【答案】C
【解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主要是因为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的保护,A正确。黄土结构疏松,易溶于水,B正确。气候越来越暖,气候可能干燥,降水量是波动变化,不是越来越小,C不正确。降水集中在七八月份,且多暴雨,D正确。
读和田地区保护绿洲的三道防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 绿洲地区的水源主要来自( )
A. 高山冰雪融水 B. 大气降雨
C. 地下水 D. 夜间降温时空气中的冷凝水
10. 林带的主要作用是( )
A. 涵养水源 B. 净化空气
C. 调节气候 D. 防风固沙
【答案】9. A 10. D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和我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森林的生态功能。
【9题详解】
由图可知,该地山麓的绿洲地区的水源主要来自昆仑山的高山冰雪融水为主,A选项正确。
【10题详解】
结合图示,林带的主要作用是降低风速,阻挡沙丘,防止土地沙漠化,因此该地的林带的主要作用是防风固沙,D选项正确。
11.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可谓是流域综合开发的成功典范,其开发的思路和方法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据此回答下题。关于田纳西河流域治理与开发经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设置专门开发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是治理与开发的基础
B. 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是治理与开发的关键
C. 提高开放程度,大量招商引资是持续治理与开发的动力
D. 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经济实力是治理与开发的前提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教材基础知识,根据教材知识保护好生态环境是治理与开发的前提,其他几项都是田纳西河开发治理的措施,故该题选D。
黄河上游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水能资源丰富,被誉为我国水电建设中的“富矿”。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2. 该河段进行梯级开发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
①海拔高 ②河流流量较大 ③水位季节变化大 ④河流落差大 ⑤水库移民较少
A. ②④ B. ①② C. ③④ D. ④⑤
13. 河流上游梯级开发对中下游地区的有利影响有( )
①减轻旱涝灾害威胁 ②增加年径流量 ③改善枯水期水质 ④提高地下水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12. A 13. B
【解析】
【12题详解】
黄河上游水量较大,且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且集中,适宜进行梯级开发。
【13题详解】
河流上游修建水库,进行梯级开发,水库可以起削峰补枯的作用,有利于减轻旱涝灾害威胁;水库在枯水期放水,有利于改善枯水期水质。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14. 对图示地区地势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 北高南低 B. 南高北低
C. 西北高东南低 D. 西高东低
15. 图中黄河段流域面积狭小,其主要原因是( )
A. 年降水量较小 B. 用水量大
C. 地上河 D. 河流较少
16. 郑州及其附近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其农业生产的特点是( )
①旱作农业 ②两年三熟 ③以种植春小麦为主 ④人均耕地面积广 ⑤易遭受旱涝威胁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②⑤
【答案】14. D 15. C 16. D
【解析】
【14题详解】
读图,根据图中等高线,结合河流流向,图示地区地势特征整体上是西高东低,D对。A、B、C错。
【15题详解】
根据注记,图中黄河段位于黄河下游,是地上河,缺少支流汇入,所以流域面积狭小,C对。年降水量、用水量不是影响下游流域面积的主要因素,A、B错。原因不是河流少,是能汇入的支流少,D错。
【16题详解】
郑州及其附近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其农业生产的特点是旱作农业为主,①对。作物两年三熟,②对。以种植冬小麦为主,③错。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面积小,④错。属于季风气候区,易遭受旱涝威胁,⑤对。D对。
下图为德国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7. 20世纪50年代后,甲区出现了较严重的发展危机,最先衰落的工业部门是( )
A. 煤炭和钢铁 B. 煤炭和机械制造
C. 电子和钢铁 D. 钢铁和机械制造
18. 为实现甲区的新发展,钢铁工业开始向莱茵河沿岸港口周边布局,主要原因是( )
A. 便于煤炭的大量进口 B. 铁矿石依赖进口
C. 钢铁工业需要充足的水源 D. 便于排放废水
【答案】17. A 18. B
【解析】本题以鲁尔区为例,考查传统工业区衰落的原因和整治措施。
【17题详解】
甲为德国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和煤炭作为能源的地位下降以及世界性钢铁过剩有关,故A正确。
【18题详解】
鲁尔区发展钢铁工业铁矿石需要进口,铁矿石属于大宗的、笨重的货物,对保质期没有时限要求,适于水运;莱茵河沿岸港口周边地区布局钢铁企业,缩短了铁矿石和钢铁产品的运输距离,降低了原料运输成本。故B正确。
19.2014年5月22日暴雨导致广东清远市多地洪涝灾害严重,为了最快获取清远各地受灾情况,应采用( )
A. GPS B. GPRS C. RS D. GIS
【答案】C
【解析】遥感广泛应用于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方面,可进行实时、大范围监测。C正确。
20.下图是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其中代表广东省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对外开放政策推动外资企业建立,推动的工业化城市化是珠三角模式;小商品经营带动个体私营企业发展,推动的工业化城市化是是温州模式;大城市的扩散带动的周边乡镇企业的发展,推动的工业化城市化是苏南模式;资源开发,促进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建设,推动的工业化城市化是是东北模式。选C正确。
二、综合题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图甲是20世纪80年代洞庭湖示意图。图乙是洞庭湖1825一2006年间同水位湖面面积变化柱状图。
(1)读图乙说出洞庭湖面积变化的趋势,及其主要原因。
(2)洞庭湖是我国重要的湖泊湿地。洞庭湖面积的这种变化,将严重削弱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生态价值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经济价值。
【答案】(1)变小 围湖造田 泥沙淤积
(2)调蓄洪水,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 供水(蓄水)、水产业(航运)
【解析】
(1)读图可知,洞庭湖面积在逐渐减少。原因主要是认为原因,即围湖造田和泥沙淤积。
(2)洞庭湖湿地资源,具有调蓄洪水,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价值和提供水源、养殖和航运等经济价值。洞庭湖面积逐渐缩小,导致其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逐渐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