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湖北省荆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双周考试题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3526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湖北省荆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双周考试题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3526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湖北省荆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双周考试题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3526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湖北省荆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双周考试题
展开湖北省荆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双周考
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满分60分)
2016年,深圳传音控股有限公司旗下的Tecno手机在非洲销售量达8000万部,远胜华为、小米等主流品牌。据调查,非洲人大多有两张以上的SIM卡,Tecno推出的手机多为双卡甚至四卡机型;与一般手机不同,Tecno手机可以通过眼睛和牙齿定位来对肤色较深的人种进行准确的人脸识别,从而拍出成像清晰的照片。未来,Tecno手机将进一步销售到其他国家和地区。据此完成1-3题。
1.传音公司主攻非洲市场的原因是非洲
A.劳力资源丰富 B.当地政策支持
C.市场潜力巨大 D.进口交通便捷
2.Tecno手机在非洲销量大的原因是产品
A.科技含量较高 B.功能丰富强大
C.销售价格低廉 D.符合用户需求
3.Tecno手机未来最可能首先销售到
A.西欧 B.印度 C.日本 D.阿根廷
欧洲白鹳为大型、长距离迁徙性鸟类,每年初春,它们从非洲南部迁回欧洲西部,荷兰低湿地是其重要的传统回迁地,欧洲白鹳在迁徙过程中主要通过滑翔飞行以节省体力,但也会通过扇动双翼飞行。下图为欧洲白鹳初春迁徙路线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4-6题。
4.欧洲白鹳在初春迁回的过程中,由①地飞到②地没有走直线,最可能的原因是
A.低湿地分布较广 B.充分利用海陆风
C.避开天敌 D.受人类活动干扰小
5.欧洲白鹳在迁回的过程中,由①地飞到②后,少部分欧洲白鹳会出现经③地再抵达④地的情况,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A.该线路飞行距离更近 B.开辟新的迁徙路线
C.受大气环流的影响 D.该路线飞行更节省体力
6.欧洲白鹳每天迁徙时段多在10:00-15:00,并常常避开广阔的森林和水域是因为
A.食物较丰富,觅食较容易 B.天气晴朗飞行视野好
C.气流下沉,不利于飞行 D.风力较大便于飞行
下垫面与大气之间存在水热交换,由于水汽蒸发而产生的潜热释放被称之为“潜热通量”。我国某湖泊常年水量稳定,下图反映该湖泊一年内潜热通量日均值变化及降水累计量,回答7-9题。
7.该湖泊主要补给源为
A.地下水 B.大气降水 C.积雪消融 D.冰川融水
8.在下垫面水分充足情况下,潜热通量值通常
A.夜大于昼 B.晨大于昏 C.夏大于冬 D.阴大于晴
9.对该湖泊12-2月潜热通量值的表现,合理的解释是
A.下渗强烈 B.风速减小 C.云量增大 D.湖面结冰
图b为某摄影爱好者在图a中广袤草原上拍摄的“日出”美景。读图完成10-11题。
图a 图b
10.摄影爱好者拍摄“日出”美景的方向和北京时间分别是
A.东南7月1日06时 B.东北7月1日06时
C.东北1月1日12时 D.东南1月1日12时
11.拍摄“日出”美景的地点是图5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公元399 年-412 年,僧人法显西行求法,游历三十余国,其旅行见闻《佛国记》是现存最早关于中国与南亚陆海交通的地理文献。右图为“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12 -13题。
12.《佛国记》中有“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冶的记载,其描述的区域是
A. 印度河上游谷地 B. 帕米尔高原
C. 斯里兰卡沿海平原 D. 塔里木盆地
13. 法显从耶婆提国乘船返回中国最适合的时间是
A. 1 月-5 月 B. 5 月-9 月
C. 9 月-12 月 D. 11 月- 次年3 月
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周边山峰分别经历了1次冰期(末次冰期)、2次冰期和3次冰期,如图所示。据此完成l4-15题。
14.按山峰抬升至冰期时终年积雪高度的先后顺序排列,依次是
A. 果洛山、雪宝项、太白山 B. 雪宝顶、太白山、果洛山
C.太白山、果洛山、雪宝顶 D.雪宝顶、果洛山、太白山
15.点苍山无现代冰川发育,是因为与末次冰期时相比,点苍山现在
A.日照更长 B.气温更高 C.植被更密 D.海拔更低
雾凇通称“树挂”,是水汽遇冷凝结在枝叶上形成的的冰晶。我国松花江(图)沿岸能看到规模大、时间久的雾凇奇观。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6-18题。
16.根据图示信息,雾凇集中出现的河段位于
A.永吉至吉林段 B.蛟河至松花湖段
C.松花湖至吉林段 D.松花湖沿岸河段
17.松花江雾凇奇观集中出现的时间是
A.3月~5月 B.7月~9月
C.10月~12月 D.12月~次年2月
18.最有利于松花江雾凇形成的天气是
A.晴朗微风的夜晚 B.晴朗大风的白天
C.风雨交加的夜晚 D.细雨蒙蒙的白天
合掌造是某地的一种木造建筑物(见下图)。该建筑最大的特点是屋顶厚且陡,以便适应当地的地理环境。据此回答19-20题。
19.该建筑物的最大特点与下列哪项地理现象相适应
A.多洪涝灾害 B.地震、火山活动频繁
C.冬季暴雪 D.台风频发
20.合掌造最有可能位于右图中的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下图示意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据此完成21-23题。
21.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
A.递减 B.先减后增 C.先增后减 D.递增
22.导致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水体营养盐 B.水体含沙量 C.太阳辐射 D.洋流流向
23.与夏季相比,冬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
A.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B.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C.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D.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乌伦古湖,是新疆第二大内陆湖,位于准噶尔盆地北部,是乌伦古河的尾闾湖(河流的尾部所形成的湖泊)。乌伦古河流域是新疆重要的农牧业区。图3示意乌伦古湖部分时段有效降水量变化情况。有效降水量=降水量(P)—蒸发量(E)。据此完成24-26题。
24.从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乌伦古湖环境中变化最大的要素是
A.气温 B.降水量
C.蒸发量 D.下渗量
25.从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乌伦古湖有效降水量对湖泊的影响是
A.湖泊水位上升 B.湖水面积趋稳
C.湖水盐度上升 D.入湖径流量不变
26.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乌伦古湖水位不断下降,主导因素最可能是
A.湖区降水量 B.湖区下渗量
C.全球气候变化 D.入湖径流量
图甲示意天山天池气象站周边区域等高线分布,图乙示意该气象站某日山谷风风速变化状况。据此完成27-29题。
27.该日气象站昼夜风向
A.以西北风为主 B.以东南风为主
C.白天为西北风,夜晚为东南风 D.白天为东南风,夜晚为西北风
28.该日气象站山风与谷风比较
A.受天池影响,山风较谷风快 B.受河谷地形影响,山风较谷风快
C.受昼夜长短影响,山风较谷风快 D.受积雪冰川影响,山风较谷风快
29.该气象站山谷风特点及其转换叙述正确的是
A.谷风较山风更为湿润 B.冬季时,受山风影响时间更长
C.山谷风转化时间约为日出日落前后 D.山风转谷风时,当地气温显著下降
某地理兴趣小组用无人机(机长2.15米,翼展3.1米)遥感获得我国丰乐河周边地形数据,并据此绘制出两级冲积扇示意图(下图)。该小组考证发现,图中两级冲积扇的形成与河流流量变化关系小,与断层关系密切。完成30题。
30.该区域多级冲积扇与断层的形成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A.断层乙→小冲积扇→断层甲→大冲积扇
B.断层乙→大冲积扇→断层甲→小冲积扇
C.断层甲→大冲积扇→断层乙→小冲积扇
D.断层甲→小冲积扇→断层乙→大冲积扇
二、综合题(第31至33题,共40分)
31.(11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肯尼亚是世界第三大鲜花出口国,以出口玫瑰为主,绝大部分玫瑰出口到欧洲,被誉为欧洲的“后花园”。一枝早上7点采摘的玫瑰,次日早晨就能抵达荷兰,再由荷兰的拍卖市场销往世界各地。肯尼亚一年四季均可以生产玫瑰,但每年的6-9月是其玫瑰销售的淡季。
奈瓦沙湖畔(如下图)是肯尼亚著名的玫瑰产地,玫瑰农场鳞次栉比,全部采用温棚种植玫瑰,使用计算机控制其生长条件,是真正的“鼠标农业”。在温棚里,每平方米每年可以收获220至240枝玫瑰花,是露天种植量的两倍。
(1)分析肯尼亚许多玫瑰农场集聚奈瓦沙湖畔的主要原因。(3分)
(2)说明玫瑰农场采用温棚种植玫瑰对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作用。(4分)
(3)分析每年6-9月是肯尼亚玫瑰销售淡季的原因。(4分)
32.(15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如图)溯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桥。行至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交汇处,发现两条河流的河水因颜色迥异,呈一黑黄分明的界线,景色令人震撼。船继续前行,岸边的沼泽渐渐映入眼帘……当晚他查阅资料,得知内格罗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质,颜色乌黑,而布朗库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黄色。
(1)分析内格罗河河水富含腐殖质,但泥沙含量少的原因。(4分)
(2)试对“河上很少有桥”这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8分)
(3)你是否赞同在该地区拓展旅游观光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3分)
33.(1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一般低纬度地区的物种丰富度多于高纬地区。山地坡地的面积大小也会影响生物的数量,从而对物种的丰富度产生影响。某地理科考队调查了秦岭主峰太白山的物种丰富度,将调查结果绘制成了秦岭主峰太白山不同海拔段的坡地面积和物种丰富度变化曲线图(如下图)。
(1)描述太白山区物种丰富度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规律。(2分)
(2)指出太白山平均坡度最小的海拔范围,并说明判断依据。(4分)
(3)分析太白山3500—3700米海拔段物种丰富度低的原因。(4分)
(4)调查还发现太白山南坡垂直自然带的数量比北坡多,试从气候条件分析其成因。(4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满分60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答案 | C | D | B | A | C | C | A | C | D | D | C | C | B | A | B |
题号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答案 | C | D | A | C | A | D | B | A | B | C | D | C | D | B | C |
二、综合题(第31至33题,共40分)
31.(11分)
(1)位于赤道附近的高原地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1分)靠近湖泊,水源丰富优质;(1分)附近有机场,便于玫瑰及时运往欧洲市场。(1分)(答到“土地面积广,地价低”可酌情给1分)
(2)温棚种植受自然条件变化影响小,保证玫瑰品质;(2分)自动化管理,生产效率高,增加产量,降低生产成本。(2分)
(3)欧洲是肯尼亚玫瑰销售的最大市场,6-9月为欧洲的夏季,欧洲本地的鲜花产量较多(基本可以自给自足);(2分)6-9月肯尼亚为干季,降水较少,鲜花品质下降。(2分)
32.(15分)
(1)气温高,湿度大(降水多),生物量大,在沼泽形成大量腐殖质;(2分)地处平原,地势低平,河流流速慢,多沼泽,泥沙沉积。(2分)
(2)人口稀少,跨河运输需求小;水网稠密,水运便利;河面宽,水量大,修路搭桥成本高,技术难度大;对雨林环境破坏大。(4点8分)
(3)赞同理由:热带雨林旅游资源独特,具有全球吸引力;旅游开发与运营成本低,经济效益好;增加当地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
不赞同理由:对热带雨林环境造成破坏,产生污染;对当地居民生活、文化等带来冲击;来自自然的威胁(疾病、野生动物袭击等)较大。(3分)
33.(14分)
(1)(呈单峰曲线变化,)海拔1300米左右物种丰富度最高,海拔1300米以下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1分)海拔1300米以上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1分)(意思相近可酌情给分)
(2)平均坡度最小海拔范围为1800~2200米。(2分)依据:图中坡地面积最大的海拔范围为1800~2200米,说明该段坡地的平均坡度最小。(2分)
(3)该海拔段坡地面积小,(2分)海拔高,水热条件较差,(2分)能适宜生长的物种数量少,物种的种类也少。
(4)南坡为阳坡,冬季风的背风坡,光热条件好;(1分)夏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丰富,因此自然带数量较多;(1分)北坡为阴坡,受冬季风影响大,光热条件较差;(1分)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自然带数量较少。(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