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江苏省东海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试题
展开江苏省东海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
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对应的方框内填涂。(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读“北极俯视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1~2题。
1.当地球在b→a之间公转过程中,关于全球昼夜变化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北半球白昼变长,且昼长于夜
B.北半球黑夜变长,且昼短于夜
C.南半球白昼变长,且昼短于夜
D.南半球黑夜变长,且昼长于夜
2.当地球在d→c之间运动时,我国会出现的节日是( )
A.国庆节 B.清明节
C.七夕 D.春节
地转偏向力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某些经济活动、军事活动都要考虑它的影响,气流、河流等自然地理事物也受其影响。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4题。
3.某军舰在(20°W,59°S)的海面上,沿20°W经线向南发射导弹,射程为80km,落弹点将在(注:同一经线上纬度相差1°,距离为111km) ( )
A.东半球的中纬度地区 B.东半球的高纬度地区
C.西半球的中纬度地区 D.西半球的高纬度地区
4.下图所示两条河流下游各有一个小岛,最终小岛可能连接的堤岸是( )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从罗马到北京的某国际航班经过18小时的飞行,于某星期一的17时10分安全降落在北京机场。此时,飞行员看到一轮红日正在跑道西边的尽头。据此完成5~6题。
5.飞机降落时,晨昏线的位置应该是下列四图中的( )
6.飞机从罗马(东三区)起飞的时间是当地时间( )
A.星期一的18:10 B.星期一的12:10
C.星期日的18:10 D.星期日的5:10
武汉某建筑采用大玻璃幕墙的设计方案。为达到最佳遮阳和采光效果,设计师把该地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建筑物玻璃幕墙高度和屋檐外延长度巧妙结合起来,如图所示。这种设计既可以增加建筑物的美观性,也可以极大地减少玻璃幕墙的日射负荷,具有很好的节能性。读图回答7~8题。
7.一年内,正午室内太阳直接照射面积由最小到最大的变化过程中,该地( )
A.昼长逐渐增加 B.正午太阳高度不断降低
C.月均温不断降低 D.月均降水量不断减少
8.为达到最佳遮阳效果,随纬度的变化需调节玻璃幕墙高度和屋檐外延长度。若玻璃幕墙高度不变,在我国北方地区,随着纬度升高,屋檐外延长度应( )
A.变长 B.变短
C.先变长后变短 D.先变短后变长
图甲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戊表示岩浆和三大类岩石),图乙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图甲 图乙
9.图乙中砂砾岩属于图甲中的( )
A.甲 B.丙
C.丁 D.戊
10.由图乙可知( )
A.当地地表形态主要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B.①②两处岩石可能变质为板岩和大理岩
C.当地发生过明显的岩浆活动,因此不可能寻找到化石
D.地质事件发生过程是:下沉沉积—挤压褶皱—下沉沉积—岩浆入侵—抬升侵蚀
下图为“某河谷剖面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该河谷 ( )
A.最可能位于河流上游
B.位于背斜构造的顶部
C.乙处位于河流的凸岸
D.右岸侵蚀,左岸形成沙洲
12.图中 ( )
A.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④①② B.③处地层断裂下陷
C.沉积岩层因地壳运动而弯曲 D.甲地适合聚落的发展
读我国某地区交通干线(虚线)分布图,回答13~14题。
13.由图可以看出,该地区交通干线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
A.沿山谷延伸 B.沿山脊延伸
C.沿等高线延伸 D.沿经纬线延伸
14.下图中能反映图示地区交通线形态的是( )
下图分别是某区域2018年1月7日14时和8日8时近地面等压线(百帕)图。完成15~16题。
15.比较甲图和乙图,a地天气变化情况是 ( )
A.气压降低,气温升高,风力变小 B.气压升高,气温降低,风力变小
C.气压升高,气温降低,风力变大 D.气压升高,气温升高,风力变大
16.若图中天气系统移动速度和方向不变,则F城降雨大约出现在 ( )
A.8日7~8时 B.8日12~13时
C.9日1~2时 D.9日12~13时
下图为某地区某时刻天气形势图,读图,完成17~18题。
17.四地风向正确的是 ( )
A.甲—西北风 B.乙—东南风
C.丙—偏东风 D.丁—偏西风
18.此时,四地天气状况是 ( )
A.甲—狂风暴雨 B.乙—寒风凛冽
C.丙—阴雨连绵 D.丁—阴冷潮湿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海平面1月等压线图(单位:hPa)。读图完成19~20题。
19.此时,图中四地降水概率较大的是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此时,同纬度甲、乙两地相比 ( )
A.甲海区风力小于乙海区 B.甲地气压低于乙地
C.甲、乙两地风向基本一致 D.该日甲、乙地均日出东北
下图为“以北极点为中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21~22题。
21.图甲中C所表示的气压带是 ( )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22.图乙中箭头能正确表示图甲中D风带风向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图,回答23~24题。
23.甲地此时的风向是 ( )
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24.关于图中气压状况的叙述,正确的 ( )
A.M地附近空气冷却下沉形成低压
B.M地同纬度的东部海洋上空气受热上升形成高压
C.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热低压切断
D.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冷高压切断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1月和7月海平面气压和风向图”,图中①~⑥处的箭头表示风向。据此完成25~26题。
25.与我国冬季风的形成有关的气压中心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6.图中⑤地的风向及其成因是( )
A.东南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东南风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C.西南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西南风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下图为“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27~28题。
27.关于丙气压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冬季北移,夏季南移 B.气温高,气流上升
C.控制地区昼夜温差大 D.控制地区降水丰富
28.有关a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乙风带与丙气压带交替控制 B.全年受乙风带影响
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下图是我国三个地区甲、乙、丙三条河流各月流量(立方米/秒)图。读图回答29~30题。
29.乙河位于( )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青藏高原地区
30.下列关于三条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是甲河 B.流量变化均随降水量而变化
C.河流含沙量最大的是丙河 D.流量年际变化最小的是乙河
二、综合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本部分4题,共40分)
31.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图Ⅰ)及某日太阳光照图(图Ⅱ),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图Ⅰ 图Ⅱ
(1)图Ⅱ所示日期,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应在图Ⅰ中的_____处,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4分)
(2)图Ⅱ中,甲、乙、丙、丁四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__________;白昼时间由长到短的排序是__________。(4分)
(3)此后三个月内,东海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2.地质工作者在我国下列各地发现了不同的古生物化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古生物化石 | 年代 |
三叶虫化石 | 老 ↓ 新 |
恐龙化石 | |
哺乳类化石 |
(1)a—b—c之间的地质构造为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a—b—c—d—e之间的地质构造总称为___________。(2分)
(3)按成因分类,该地区的地表岩层多属于________岩。(2分)
(4)若要在该地钻探石油,则应选在________(填字母)处。
33.读我国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回答问题。(10分)
(1)从气流状况描述,乙地的天气系统是____________。(2分)
(2)判断A线附近的锋面类型是_______,说明该锋面过境时的天气状况。(4分)
(3)甘肃、上海两地的昼夜温差较大的是_____,并用大气保温作用原理说明原因。(4分)
34.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两大洲的纬度分布组合示意图。
(1)材料一表示的是________(南、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状况。
(2)材料二A、B、C、D四地气候中,全年受⑥带控制下而形成的是________,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该气候的气候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
(3)有关图中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多选)
A.当E气压中心位置偏北时,我国的东南沿海常受台风灾害影响
B.在F气流的影响下,北美洲东部地区温和多雨
C.G地常年受材料一中的①带控制
D.B地的气候条件不利于发展谷物农业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B | B | A | C | D | C | B | A | D | B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B | C | A | C | C | C | B | A | A | C |
题号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答案 | C | A | A | C | A | D | C | B | B | D |
二、综合题:共40分。
31.共10分
题号 | 分值 |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
(1) | 4分 | ①(2分) 8:00(2分) |
(2) | 4分 | 乙>丙>甲>丁(2分) 丁>丙>乙>甲(2分) |
(3) | 2分 | 昼长夜短且昼渐短、夜渐长(2分) |
32.共10分
题号 | 分值 |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
(1) | 4分 | 背斜(2分) 地层中间老、两翼新(2分) |
(2) | 2分 | 褶皱 (2分) |
(3) | 2分 | 沉积 (2分) |
(4) | 2分 | b (2分) |
33.共10分
题号 | 分值 |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
(1) | 2分 | 反气旋(2分) |
(2) | 4分 | 冷锋 (2分) 大风、降温、雨雪等(2分) |
(3) | 4分 | 甘肃 (2分) 甘肃受高气压(或反气旋)控制,天气晴朗,大气透明度高(云量少),白天气温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2分) |
34.共10分
题号 | 分值 |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
(1) | 2分 | 北 (2分) |
(2) | 6分 | B(2分)温带海洋性气候(2分) 终年温和湿润(2分) |
(3) | 2分 | ACD(2分)(全对得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