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展开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
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卷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 对图中所示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处西风带,气候温和湿润,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B. 自然带类型为温带荒漠带,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C. 全部为干旱区,自然带体现了明显纬度地域分异规律
D. 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径流年际变化大
2. 图中A地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 )
①太平洋 ②大西洋
③北冰洋 ④印度洋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②③
3. 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其最有利的自然区位条件是( )
A. 光照 B. 水源
C. 地形 D. 土壤
【答案】1. B 2. D 3. A
【解析】本题考查新疆及周边地区。
【1题详解】
A项图示位于内陆地区,离海远,故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气候干旱;A项错误。
C项图示的西北部地区有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水汽,故为半干旱地区,自然带主要为温带
荒漠带,体现了明显的干湿度地带性规律;错误。D项由于位于干旱地区,故降水少,河流
主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故D项错误。选B项。
【2题详解】
图示西北部地区离太平洋远,而南部受青藏高原的阻挡,印度洋水汽不能到达,
故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地区,选D项。
【3题详解】
图示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温差大;而光照强,利于棉花生长,故选A项。
下图为“沿106.5°E的我国局部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4. 图中①地形区为
A. 华北平原 B. 四川盆地
C. 渭河平原 D. 长江中下游平原
5. 关于②地形区的地貌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 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B. 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
C.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 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6. 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地理意义表现在
A. 为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
B. 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
C. 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
D. 是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的分界线
【答案】4. B 5. B 6. B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地形剖面图的判读。
【4题详解】
直接根据图示的经度位置和秦岭的位置判断,①地位于秦岭南面,地形较低,故判断为四川盆地。
【5题详解】
结合上题分析,②位于四川盆地的南侧,为我国的云贵高原,喀斯特地面广布,地表崎岖,冰川广布、雪峰连绵是青藏高原的特征,千沟万壑是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是青藏高原的地貌特征。
【6题详解】
秦岭是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经过,冬季0℃等温线经过,故为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图5示意我国某地形区典型地段的地形剖面。读图5,完成16~18题。
7. 造成该地形区地表形态变化的主要外力及地质作用分别为
A. 流水、沉积作用 B. 流水、侵蚀作用
C. 风力、沉积作用 D. 风力、侵蚀作用
8. 【小题2】该地形区应重点防御的自然灾害是
A. 洪涝 B. 干旱
C. 低温冻害 D. 滑坡、泥石流
9. 【小题3】该地形区可能位于我国的
A. 黄河下游地区 B. 长江中游地区
C. 云贵高原 D. 珠江三角洲
【答案】7. A 8. A 9. B
【解析】
7. 由图可知:该地河、湖众多,地势地平(海拔在20m~40m之间),因此,可筛选选项,判断该地可能为我国东部地势第三阶梯,江河下游地区,如:长江中下游平原。
8.地势低平、河网密布,防洪、防涝是其重中之重。
9.由小题7题可以得出正确选项。
读图“我国四大盆地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
10. 图中序号所代表的盆地与其所在省简称的排序一致的是
A. 新川新藏 B. 新川藏青
C. 甘川藏青 D. 新川新青
11. 关于四大盆地位置判断正确的是
A. 都位于我国地形的第二级阶梯上 B. 盆地①的位置位于最东面
C. 盆地①、③都位于暖温带 D. 盆地②位于季风区
【答案】10. D 11. D
【解析】本题以“我国四大盆地地形剖面图”为背景材料,考查了中国地理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0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①是四大盆地中纬度最高的是准噶尔盆地,位于北疆,该省简称新;东经105°和110°之间的是②四川盆地,位于四川省,该省简称川或者蜀;结合面积大小和经纬度可知③是塔里木盆地,位于南疆,该省简称新;海拔最高的是④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省,该省简称青 ,可知ABC错误,故D正确。
【11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位于第一阶梯之上,因此,A错误;位于最东面的盆地是②即四川盆地,因此,B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位于暖温带,③位于中温带,因此,C错误;盆地②即四川盆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故D正确。
下表是某校地理学习小组对我国某地区农业种植方式的调查情况,认真读下表后回答下列各题。
12. 从传统种植方式看,该地区的农作物熟制是
A. 一年一熟 B. 两年三熟
C. 一年两熟 D. 一年三熟
13. 现代种植方式改变农作物熟制的主要途径是
A. 发展灌溉 B. 改造地表状况
C. 改善温度 D. 保持土壤水分
【答案】12. B 13. C
【解析】本题以我国某地区农业种植方式的调查情况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农业生产活动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2题详解】
表中记录了两年的农作物种植制度,按照传统的种植方式,两年内种植了一季冬小麦,一季玉米和一季西瓜,属于两年三熟制,可知ACD错误,故B正确。
【13题详解】
读表格可知通过小拱棚和地膜覆盖种植西瓜,使该地区农作物的熟制改变为一年两熟,从而改善了该地的耕作制度,属于依托先进的农业科技,地膜和小拱棚改善的都是温度件,可知ABD错误,故C正确。
14.下列四幅图中,可表示黄河下游“悬河”的是(实线为河流,虚线为潜水位线,单位米)
A. B.
C. D.
【答案】B
【解析】黄河下游地区为“地上河”,可知始终是河水补给地下水即河流附近的潜水位要高于周围地区,等潜水位线应符合“凸低为高”的原则,可知只有BD符合,可知AC错误,而黄河下游地区位于华北平原,海拔高度不会达到500米,潜水位更不能达到500多米,所以可排除D项,故B正确。
15.下列四幅图中,最能表现青藏铁路沿线的湖泊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根据图示等高线的海拔高度,C、D错。青藏高原多咸水湖,说明湖水缺少外流河道,只有河流流入湖泊的河道。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最能表现青藏铁路沿线的湖泊特征的是图B,B对。图A有河流流出湖泊,A错。
读“等高(深)线地形图”,回答下列各题。
16. 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正确的是
A. a——大陆坡 B. b——大陆架
C. c——海沟 D. d——海岭
17. 图中0°经线穿过的板块是
A. 太平洋板块 B. 美洲板块
C. 非洲板块 D. 印度洋板块
【答案】16. D 17. C
【解析】
16题详解】
本小题可直接根据图示的等深线分布判断。a位于沿海,水深-200米以内,故判断为大陆架;b位于大陆架边缘,等深线较密集,故判断为大陆坡;c处等深线分布稀疏,表示大洋中心地势较平坦的洋盆;d处海拔比c处要高得多,属于海岭,即大西洋中脊。故答案选D。
【17题详解】
结合该地区的经纬度判断,该地区位于大西洋东侧,大部分地区位于大西洋中脊以东,故属于非洲板块。
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双边贸易额从1988年的12亿澳元增加到2012年的170多亿澳元,2013年两国签订了自由贸易协议。下图为2011年双方贸易额前五位的商品和服务种类。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8. 与马来西亚相比,澳大利亚具有优势的产业是
A. 石油开采 B. 家用电器制造
C. 金属矿开采 D. 交通设备制造
19. 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两国间经贸额快速增长的原因是
①空间位置邻近 ②航空运输发达
③经济水平相当 ④经济互补性强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18. C 19. B
【解析】本题以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的贸易变化状况为背景材料,考查区域经济活动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8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读图中的商品和服务种类贸易额度可知,可知澳大利亚(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出口到马来西亚的铜的金额较大,与马来西亚相比,澳大利亚具有优势的产业是金属矿开采,可知ABD错误,故C正确。
【19题详解】
读图可知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两国间的地理位置较近,便于开展贸易往来,可知①正确;两国都是海运便利的国家,两国开展贸易主要依托海运,因此,②错误;马来西亚是发展中国家,澳大利亚是发国家,二者经济水平差异较大,因此,③错误;马来西亚是发展国家,人口众多,本国有一定量石油资源,但铜等矿产资源较为贫乏,澳大利亚是发达国家,铜矿、铁矿等资源较为丰富,因此,可知两国的经济又很强的互补性,因此,④正确,可知ACD错误,故B正确。
下图是世界两岛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0. 关于两岛屿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两岛附近都有暖流经过,方向相反
②两岛地势都是东高西低
③甲岛的比例尺小于乙岛
④两岛都处于板块边界
A. ①② B. ①②④
C. ②③ D. ①②③④
21. 关于两岛的气候,正确的是
A. 甲岛东部受地形和暖流影响,分布有热带雨林气候
B. 甲乙两岛都以热带型的气候为主
C. 7月份两岛东部受东南风影响,降水丰富
D. 1月份两岛都盛行西北风
【答案】20. A 21. C
【解析】
【20题详解】
直接根据图中经纬线和岛屿轮廓可以判断,甲岛为台湾;乙岛为马达加斯加岛;流经台湾岛附近有日本暖流,自南向北流;而流经马达加斯加岛附近的莫桑比克暖流,自北向南流,①正确;根据两图的等高线分布及河流流向可推理出地势的高低:东高西低,②正确;图示甲岛屿跨经纬度位置明显较乙岛小,故甲岛的面积较乙岛小,反映甲岛的比例尺较乙岛大,③错误;马达加斯加岛位于非洲板块内部,④错误。
【21题详解】
结合上题分析,甲岛为台湾岛,其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A错误;台湾岛主要以热带、亚热带气候为主,B错误;7月为北半球夏季,故台湾岛东部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量丰富,而马达加斯加岛东侧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量丰富,C正确;马达加斯加岛1月为夏季,主要受东南信风影响,D错误。
马拉维湖位于东非大裂谷最南端,是非洲第三大淡水湖,四周有众多河流注入。马拉维湖湖水的透明度因温度和降水的影响,随季节的变化较为剧烈,12月份透明度不足1米。马拉维湖湖中生物种类十分丰富,仅慈鲷鱼就有850多种。慈鲷鱼都生活在湖底,且只有沿湖岸线的狭窄区域才有分布。读“马拉维湖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22. 马拉维湖的形成原因是
A. 地壳断裂下陷 B. 河流改道
C. 褶皱凹陷 D. 冰川作用
23. 马拉维湖12月份透明度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 降水量丰富,入湖水量大 B. 风力弱,湖水流动性差
C. 气温高,蒸发旺盛 D. 太阳高度角小
24. 慈鲷鱼只分布于沿湖岸线的狭窄区域,主要是由于
A. 河流入湖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 B. 湖岸沿线水域较浅,阳光和氧气充足
C. 湖岸沿线水质好 D. 底层湖水上涌,饵料丰富
【答案】22. A 23. A 24. B
【解析】
【22题详解】
由材料信息可知,马拉维湖位于东非大裂谷带,是由于地壳断裂下陷形成凹陷,加上该地区降水量丰富,地表径流汇入积水成湖,湖泊形成与河流改道、褶皱凹陷、冰川作用无关。据此选A。
【23题详解】
根据图中纬度,马拉维湖位于南半球,12月份是雨季,湖泊流入水量多,汇入的泥沙含量多,透明度最低,雨季湖水流动性较强,气温高,蒸发旺盛,与透明度无关,此时当地是夏半年,太阳高度角大。据此选A。
【24题详解】
沿湖岸线的水域,湖水浅,阳光和氧气充足,不仅有利于鱼类的生长,也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而浮游生物又是鱼类的饵料,由于这里环境好、食物充足,导致慈鲷只分布于沿湖岸线的狭窄区域,选B。
下图为亚洲东部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5. 图示自然带的分布主要体现了
A. 纬度地带性 B. 经度地带性
C. 垂直地带性 D. 非地带性
26. 自然带P在大陆东岸分布纬度较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 地形 B. 洋流
C. 太阳辐射 D. 大气环流
【答案】25. A 26. B
【解析】本题以亚洲东部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为背景材料,考查了陆地自然带分布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25题详解】
由图中的经纬度以及图中东西向分布的自然带可知该图展示的主要是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因此,BCD错误,故A正确。
【26题详解】
读图可知P自然带东部分布的纬度位置明显偏低,以至于勘察加半岛之上分布的都有该植被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勘察加半岛的东部有千岛寒流在此经过,其具有的一定的降温作用,因此,ACD错误,故B正确。
2015年11月7日,中国第32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破冰船从上海出发,途经弗里曼特尔(32.1°S,115.8°E)、中山站(69.4°S,76.4°E)、长城站(62.2°S,58.9°W)和蓬塔(53.1°S,70.9°W),这是“雪龙”号的第二次环南极航行。读“雪龙”号环南极航行线路图。完成下列各题。
27. 长城站位于中山站的
A. 东北 B. 西北
C. 东南 D. 西南
28. 弗里曼特尔到蓬塔的最短距离约为
A. 2 300千米 B. 6 300千米
C. 10 500千米 D. 15 500千米
【答案】27. B 28. C
【解析】
【27题详解】
从纬度推断长城站位于中山站北面,从经度可以推断长城站位于中山站西面。因此长城站位于中山站西北面。故B正确。
【28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 两地经度相差173.3°,大约位于同一经线圈上,两地的最短距离为沿弗里曼特尔所在经线向南到南极点,然后再从南极点沿蓬塔所在经线向北到蓬塔,所跨越纬度为(90°-32.1°)+(90°-53)=94.8°,纬度差1°,经线长约差111千米,距离约为94.8×111千米=10 522.8千米。故C 正确。
下图为“某大陆北纬48º沿线地区的年降水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9. 该大陆为
A. 欧洲大陆 B. 南美大陆
C. 北美大陆 D. 澳大利亚大陆
30. 影响a地降水的主要风向是
A. 东南风 B. 东北风
C. 西南风 D. 西北风
【答案】29. C 30. C
【解析】本题以“某大陆北纬48º沿线地区的年降水量变化示意图”为背景材料,考查了世界地理以及气候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29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图展示的是北半球的大陆,因此,可知BD错误,48°N附近的欧洲大陆西部以平原为主,而同纬度的北美大陆的西岸是山地,山地对西风的抬升作用较为明显,多地形雨,其降水量大于欧洲大陆的西岸,因此,可知A错误,故C正确。
【30题详解】
读图可知a处在大陆的西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48°N处在西风带内,北半球的西风风向为西南风,因此,可知ABD错误,故C正确。
第Ⅱ卷
二、综合题(40分)
31.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探究课题:探究非洲西海岸洋流形成及对环境的影响
材料准备:
探究过程:(1)结合非洲西海岸沿19°S的表层海水温度观测值表,描述沿19°S水温的分布规律。
(2)该地区位于 气压带与 气压带之间,盛行风向为 ,受此风的影响,海水会发生运动,在图甲上画出该海域海水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的示意图。
探究结论:(3)根据前面的探究,判断该洋流的性质为 ,并在图乙上,画出该洋流的流动方向。
拓展运用:(4)分析该洋流对沿岸气候及海洋生物资源的分布有何影响。
【答案】(1)离海岸距离越远,海水表面的温度越高。
(2)赤道低 副热带高 东南风 作图如甲图
(3)寒流 作图如乙图
(4)寒流降温减湿,使热带沙漠气候向低纬延伸;上升流使鱼类饵料丰富,从而形成大渔场。
【解析】本题考查了洋流的分布、形成原因、影响等基础知识,同时也考查判读图表的能力。
第(1)(3)题,考查阅读图表并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第(2)(4)题,考查基础知识。
32.读下面“我国东南部地区某月等温线和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为 (1或7)月等温线,判断理由是 。
(2)比较乙图中①、②两地的年降水量大小,并分析原因。
(3)比较甲图中①、③两地的该月平均气温大小,并分析原因。
(4)图中④、⑤两地适合晒盐的是 ,原因是 。
(5)甲图中阴影区域农村用能短缺,生活燃料消费结构中,生物能源大约占80%。长期以来,农民对柴薪的消费量大大超过柴薪资源的合理提供量,给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该区域面临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
【答案】(1)7月 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2)①>②,因①地为山地(武夷山)迎风坡
(3)①<③, ①地海拔高
(4)④地(布袋盐场) ④地位于背风坡,降水少,光照丰富,蒸发旺盛,有大片平坦的泥质滩涂。
(5)水土流失
【解析】本题以“我国东南部地区某月等温线和年降水量分布图”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影响气候的因素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读图可知甲图中的温度普遍都在25°C以上且各区域间的温差都不大,故可知甲图所示的是7月份的等温线。
(2)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地位于武夷山的东坡,该坡向是夏季风的迎风坡,地形雨较多,因此,可知①地的降水量大于②地。
(3)读图可知①地位于武夷山区,海拔较高,气温较低,③地位于沿海平原地带,海拔较低,气温较高。
(4)读图可知④是布袋盐场的所在地,该地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晴天较多,蒸发旺盛且该区域有大面积的沿海滩涂,为晒盐提供了场地;⑤地位于台湾中央山脉的东坡,该地是夏季风的迎风坡,迎风坡降水多,阴雨天气较多,不利于晒盐。
(5)读图可知甲区域位于我国东南丘陵,该地地形起伏较大,区域内降水较多,农村大量获取地表植被作为生活用能,从而使地表失去了植被的防护,因此,该区域的流水侵蚀力度将会加大,水土流失比较严重。
请考生在33、34两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题号的方框涂黑。(10分)
33.【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高校旅游是指以高等院校独特的人文景观、清新优雅的自然风光、悠久而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校园特有的书香氛围为依托,开展的一种特色旅游,以参观校园、体验高校学习生活为主题。近年来,国内外的知名大学纷纷兴起旅游热,高校旅游成为吸引在校学生,尤其是高中生的热点旅游项目。
试分析高校旅游对高校可能产生那些影响?
【答案】有利影响:能提升高校的知名度;能为高校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有利于完善高校的服务设施;有利于提供高校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不利影响:干扰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增加高校周边的交通压力;加剧校园环境污染;加快校园基础设施的耗损(任答五点)
【解析】
整体分析:以新的旅游形式高校旅游为材料,考查高校旅游对高校带来的有利和不利的影响,重点考查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
根据材料提示,高校旅游是以高等院校独特的人文景观、清新优雅的自然风光、悠久而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校园特有的书香氛围为依托,开展的一种特色旅游,是充分利用高校特色开展的旅游形式。大力开展高校旅游带来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是开展高校旅游能提升高校的知名度,提供高校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也为高校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同时也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大量旅游进入校园,增加高校周边的交通压力,干扰高校正常教学,加剧校园环境污染等。
34.【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2016年12月28日广州日报讯 国务院日前印发《“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将加快闲时职工带薪休假制度,更多的人能有空闲时间去旅游;4A级以上景区将实现免费WIFI全覆盖,可以随时随地地自拍晒照了……对于老百姓来说,这意味着“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将更容易了。
说出老百姓“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的基本条件,分析“4A级以上景区将实现免费WIFI全覆盖”对景区旅游业发展的有利影响。
【答案】有利影响:便于游客及时了解景区相关信息,方便游客之间的联系,提高游客旅游质量,提高景区的吸引力;通过游客“自拍晒照”宣传相关景区,提高景区知名度。
基本条件:强烈的旅游动机;较多的休闲时间可以旅游;足够的可自由支配的收入;便捷的交通与现代化信息服务网络条件。
【解析】“4A级以上景区将实现免费WIFI全覆盖”对景区旅游业发展的有利影响主要从通信条件改善对于游客之间的联系及吸引游客旅游及对于景区的宣传,提高知名度方面考虑。老百姓“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的基本条件要从时间、经济、交通及地区接待能力考虑。
请考生在35、36两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题号的方框涂黑。(10分)
35.[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格陵兰岛(下图)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在这里可以看到壮观的冰原,深邃的峡湾,珍稀的北极熊、北极狐、麝牛、鲸等动物,并能了解岛上因纽特人的生产生活方式。
说明格陵兰岛不宜进行大规模旅游开发的理由。
【答案】地处高纬,生态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直接威胁珍稀动物的生存;适宜旅行的时间短,旅游设施维护费用高;格陵兰岛的居民少且分散,大多局限于沿海地区的小居民点,旅游接待能力有限;外来文化对当地传统文化造成冲击,干扰因纽特人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
【解析】读图结合格陵兰岛区域特征——纬度高、气候寒冷、人口稀少等,从生态脆弱、旅行设施维护费用、旅游接待能力、外来文化的冲击等方面作答。格陵兰岛地处高纬,生态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直接威胁珍稀动物的生存;适宜旅行的时间短,旅游设施维护费用高;格陵兰岛的居民少且分散,大多局限于沿海地区的小居民点,旅游接待能力有限;外来文化对当地传统文化造成冲击,干扰因纽特人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因此,不宜进行大规模旅游开发。
36.【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吉林市的雾凇早已远近闻名,人们了解最多的是市区一带的十里长堤,却少有人知道距吉林市35公里的松花江下游的一座小岛——雾凇岛。这里树形奇特,沿江的垂柳挂满了洁白晶莹的霜花,江风吹拂银丝闪烁,景色既野又美。近年来,每年12月下旬到次年2月底,每天10:00-11:30,不知多少游客、影友几百里、几千里甚至上万里来到这里,顶风冒雪赏雾凇,拍雾凇。
试分析“雾凇岛”旅游开发较晚、规模较小的原因。
【答案】开发较晚:地理位置相对偏远,交通不便;以“雾凇”为主体的旅游资源的独特性不够突出,与东北其他地区存在同质化现象,规模较小:开发转型时间较短,未能与其它旅游资源有机结合形成规模;现有旅游接待等硬件基础设施不够完善;“雾凇”特色导致旅游季节性强,旅游设施和服务的利用率低;与南方主要客源市场距离远(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解析】“雾凇岛”旅游开发较晚的原因,从位置分析,位于吉林省,地理位置相对偏远,交通不便。从资源特点分析,以“雾凇”为主体的旅游资源的独特性不够突出,与东北其他地区存在同质化现象。规模较小的原因,主要从资源特点、集群状况、基础设施、客源市场等。该地开发转型时间较短,未能与其它旅游资源有机结合形成规模。现有旅游接待等硬件基础设施不够完善。“雾凇”特色导致旅游季节性强,旅游设施和服务的利用率低。与南方主要客源市场距离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