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安徽省芜湖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解析版)
展开安徽省芜湖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秦腔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表演高亢激昂,穿透力强,多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剪纸艺术可反映不同地区景观特征,下列四幅剪纸中反映秦腔起源地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 促使秦腔表演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冬冷夏热,降水集中 B. 视野开阔,交通不便
C. 千沟万壑,土层深厚 D. 人口稠密,历史悠久
3. 推测枣树的生长习性主要是( )
A. 喜光,耐干旱 B. 喜湿,耐洪涝
C. 喜酸,耐贫瘠 D. 喜雾,耐阴凉
【答案】1. C 2. B 3. A
【解析】
【分析】本题以“秦腔”代入题目,主要考查陕西的地形特点,气候特点等自然地理特征。
【1题详解】
图①显示大熊猫和塔,应为四川的标志性地理事物,图②显示文字“渔耕粤韵”,和赛龙舟的画面,应为广东的标志性地理事物,图③显示窑洞,树木,应为陕西的标志性地理事物,图④显示四合院,应为北京的标志性地理事物。根据文字材料提示,秦是陕西的简称,枣木梆子为乐器,与这些信息最符合的是图③。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ABD错误。
【2题详解】
“表演高亢激昂,穿透力强”体现当地视野开阔,但交通不便,人们相隔很远可以相见,但想走到一起却很不方便,便大声呼喊,以传递信息,久而久之,人们的语言交流便具有了高亢激昂,穿透力强的特点,秦腔作为当地一种流行剧种,也随之具有了该特点。所以答案B正确。“表演高亢激昂,穿透力强”与C中的千沟万壑有关系,因为这里的交通不便就是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造成的,这里的沟又深又长,造成沟谷两侧的人们可以看见,但很难走到一起。但是秦腔的特点与黄土的土层深厚无关。故C错误。黄土高原受地形限制,人口分布比较稀疏,故D错误。“冬冷夏热,降水集中”是黄土高原的气候特点,但是这与秦腔“表演高亢激昂,穿透力强”没有直接关系,故A错误。
【3题详解】
黄土高原地区,地处我国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降水较少,晴天多,光照充足,这里的植被就形成了与当地自然地理相一致的“喜光,耐干旱”的特点。所以正确答案为A。这里降水不多,不适合喜湿,耐洪涝的作物,故B错误。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为酸性的红壤,土壤黏重贫瘠,这里的作物大多具有“喜酸,耐贫瘠”的特点,而陕西的土壤是黄土,所以这里的作物没有“喜酸,耐贫瘠”这种特点,故C错误。陕西降水少,晴天多,雾天少,所以这里的植物没有“喜雾,耐阴凉”的特点。四川盆地云雾多,气候潮湿,作物一般具有“喜雾,耐阴凉”的特点,故D不正确。
在地理研究中,可用重心移动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变化。下图为1985~2014年中国电力强度重心迁移路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据材料推断( )
A. 东部沿海地区的电力强度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
B. 1985—2014年间,电力强度重心总体位于东南沿海.
C. 2003 - 2014年间,西北地区电力强度增速高于西南
D. 中国电力强度重心迁移方向整体上以自西向东为主
5. 导致我国电力强度重心变化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
A. 科技水平差异 B. 能源基地位置
C. 人口迁移方向 D. 经济增长速度
【答案】4. C 5. A
【解析】本题以电力强度重心迁移为例考查学生利用图示分析问题的能力。
【4题详解】
1985年-2003年重心向西南方向转移,2003年-2014年重心又向西北方向转移。根据图中的经纬度信息,判断电力强度重心位于中西部地区,故AB错误。2003年-2014年重心向西北方向转移,说明西北地区电力强度增速高于其他地区,故C正确。中国电力强度重心迁移方向先向西南后向西北,所以整体上以自东向西为主。故D错误。
【5题详解】
电力强度是指单位产值所消耗的电能。电力强度随着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提高而逐渐下降。所以导致我国电力强度重心变化的主要因素可能是科技水平差异。故A正确。能源基地位置和人口迁移方向与电力强度重心的变化没有关系,故BC错误。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对电力资源投入依赖性较小,且由于节能技术的发展,电力强度比较低。所以是经济发展水平与我国电力强度重心变化有关,而不是经济增长速度。故D错误。
卑诗省(首府温哥华)位于加拿大西南部,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好莱坞位于同一时区,飞行航程仅两个半小时。省内有山林、河湖、冰雪、岛屿等,在这里进行影视制作可享受28%的人工成本税务抵免政策,且当地专门成立了负责创意产业的政府部门“创意卑诗”。近年来这里聚集了600多家数字媒体企业、240多万高素质多元化的人才0 2018年卑诗省跃居为加拿大影视制作行业第一省,产值高达150多亿人民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与洛杉矶相比,温哥华发展影视制作业的优势是( )
A. 优越的地理位置 B. 较低的制作成本
C. 悠久的历史底蕴 D. 便利的交通条件
7. 2018年卑诗省跃居为加拿大影视制作行业第一省,主要得益于( )
A. 航空业务量的扩大 B. 电影传送速度加快
C. 流媒体服务的发展 D. 影视需求数量增多
8. 影响卑诗省影视制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是( )
A. 内部交易成本高 B. 距拍摄场景较远
C. 从业技术人员少 D. 距离洛杉矶较近
【答案】6. B 7. C 8. D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结合材料考查影视产业的区位因素,影视产业作为一种文化产业,属于第三产业的范畴,其发展与众多因素有关,解答该题目时注意分析资料,从材料中获取有用信息。
【6题详解】
“省内有山林、河湖、冰雪、岛屿等,在这里进行影视制作可享受28%的人工成本税务抵免政策,且当地专门成立了负责创意产业的政府部门“创意卑诗”” 从以上文字可以看出,与洛杉矶相比,温哥华发展影视制作业的优势是较低的制作成本,故答案B正确。“卑诗省与洛杉矶好莱坞位于同一时区,飞行航程仅两个半小时”说明二者在地理位置上非常接近,所以,温哥华在地理位置上并不具有优势,故A错误。材料当中没有任何信息提示温哥华具有悠久的历史底蕴,故C错误。洛杉矶好莱坞作为一个世界著名的影视基地,交通条件应该非常便利,温哥华与之相比,不一定具有交通更加便利的优势。故D错误。
【7题详解】
2018年卑诗省跃居为加拿大影视制作行业第一省会带动客运量的加大,结果促使“航空业务量扩大”,所以 A不是题干的原因,而是题干的结果。故A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电影传送速度”相关信息,所以无法进行判断,故B错误。“影视需求数量增多”,各地影视制作数量都会增加,所以这不是“2018年卑诗省跃居为加拿大影视制作行业第一省”的主要原因,故D错误。材料提到“近年来这里聚集了600多家数字媒体企业”,这些企业定居卑诗省,势必为该地的影视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流媒体是指将一系列的媒体数据,在互联网上分段发送数据,在互联网上即时传输视频和音频以供观看的技术和过程。这些过程正是数字媒体企业的主要工作内容,所以,答案C是正确的。
【8题详解】
“在这里进行影视制作可享受28%的人工成本税务抵免政策”说明内部交易成本不高,故A错误。“省内有山林、河湖、冰雪、岛屿等”说明当地就有拍摄场景,距拍摄场景不远,故B错误。“近年来这里聚集了600多家数字媒体企业、240多万高素质多元化的人才” 说明从业技术人员较多,故C错误。“卑诗省与洛杉矶好莱坞位于同一时区,飞行航程仅两个半小时”说明距离洛杉矶较近,洛杉矶好莱坞作为世界著名影视基地,在进行影视拍摄时,更多的摄制组可能会选择好莱坞,所以影响卑诗省影视制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是距离洛杉矶较近,故D正确。
下图为L湖及其附近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图示区域内( )
A. 植被叶稠根稀 B. 地势南高北低
C. 湖水南减北淡 D. 土壤水多气少
10. 与周边相比较,L湖附近植被丰富的原因主要是( )
A. 热量 B. 光照 C. 土壤 D. 水分
11. L湖对湖区周围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 加重土地盐碱化 B. 扩大流域面积
C. 减少大气云量 D. 减轻上游洪灾
【答案】9. B 10. D 11. A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埃及纳赛尔水库及其对附近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本题材料中给的信息很少,图中信息也少,所以要求学生根据经纬度的大致位置,推测,水利枢纽及湖泊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
【9题详解】
通过经纬线判断,该地位于非洲东北部,河流为尼罗河,水利枢纽为阿斯旺大坝,湖泊为纳赛尔水库。该地为热带沙漠气候,植被叶子很小,甚至退化成刺状,而根部却十分发达,故A错误。尼罗河流向为自南向北,判断地势为南高北低,故B正确。湖泊南部有淡水注入,所以稀释作用较强,湖水盐度较低,北部受水利枢纽的阻挡,加上当地蒸发旺盛,湖水盐度较高,故C错误。该地为热带沙漠气候,土壤中水分含量少,故D错误。
【10题详解】
由上题分析已经知道,该地位于非洲热带沙漠气候区,该地的主要植被为热带荒漠。L湖附近植被丰富的原因主要是在湖泊附近,水分条件比其他地区好很多。所以正确答案为A。L湖附近热量,光照,土壤与周边相似,所以这些条件不是L湖附近植被丰富的原因,故BCD错误。
【11题详解】
流域面积主要自然因素尤其是地形因素的制约,山脉作为分水岭,如果不发生变化,河流的流域面积是不会轻易发生变化的。故B错误。纳赛尔水库的形成,使附近水域面积增大,蒸发量增多,会增加大气云量,故C错误。水库对洪水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使水库下游河段洪灾减少,故D错误。库区蓄水,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因为该地区蒸发旺盛,会导致盐分聚集在地表,加重土地盐碱化。故A正确。
第Ⅱ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2-13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4-15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迪拜曾是阿联酋的一个小渔村,1969年输出第一桶原油,通过“黑金”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从1980年开始大力推进多元化产业类型的经济政策,将迪拜打造成中东的金融中心和观光城市。如今迪拜是阿联酋人口最多、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石油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仅占1%。
2018年1月8日,“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领导的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与阿联酋达成在迪拜启动海水稻实验计划,承担面向中东及北非地区海水稻品种产业化推广等使命,致力于将海水稻技术服务于整个阿拉伯世界,解决该地区因贫困和自然条件恶劣而引发的饥饿问题。预计到2020年海水稻人造绿洲覆盖迪拜10%以上国土面积。2018年5月,海水稻团队在迪拜试验种植取得了阶段性成功,首批海水稻成熟品种测产均超过世界水稻平均产量,这标志着海水稻团队此次在迪拜试验种植取得了阶段性成功,成为中阿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合作的丰硕成果和友谊象征。
下图是迪拜地理位置及其气候资料统计图。
(l)描述迪拜气候特点。
(2)从气候角度分析迪拜试种海水稻的有利条件。
(3)分析中国选择在迪拜实验种植海水稻的原因。
(4)你是否赞同目前在迪拜大面积推广海水稻种植?请说明理由。
【答案】(l)全年高温(月均温在15℃以上),年较差达15℃以上;降水稀少,12月一次年4月降水稍多。
(2)降水少,光照丰富,有利于海水稻的光合作用;全年高温,热量充足,生长期长;气温日较差大,不利于害虫繁殖,虫害少。
(3)两地政策支持;中国有海水稻种植技术;迪拜有充足的资金提供实验经费;生长期长,育种周期短;有利于中国海水稻技术向阿拉伯地区推广,解决该地区粮食问题,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4)赞同。提高粮食自给率;增加湿地面积,改善迪拜气候;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当地收入。
反对。资金投入多,产量并不高,经济效益差;目前处在实验阶段,技术还不成熟;容易打破沙漠地区生态平衡。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气候特点的描述、农业的区位因素、人类活动对经济社会生态的影响等。
【详解】(l) 气候有两大要素,气温和降水。所以气候特点要从气温及温差、降水即季节变化等角度来进行描述。从图中看出,气温:各月气温都在15℃以上,说明该地全年高温;年较差达15℃以上,年较差较大。降水:降水最多月份仅为24毫米,说明该地全年降水少;从图中看出12月到次年4月降水稍多。
(2)“从气候角度分析迪拜试种海水稻的有利条件”,题干中,给出了两个关键词,“气候角度”“有利条件”,在做答案时不要答非所问。“试种海水稻”属于农业生产活动,所以回答本题要利用的知识点是农业的区位因素。农业的区位因素中,气候方面主要包括光照、热量、水分、日较差等。光照方面:降水少,光照丰富,有利于海水稻的光合作用。热量方面:全年高温,热量充足,生长期长,营养物质积累多。日较差方面:气温日较差大,不利于害虫繁殖,虫害少。
(3)本题主要考查农业的区位因素,自然因素包括: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社会经济因素包括:交通,市场,劳动力,政策,科技等。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即可。“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与阿联酋达成在迪拜启动海水稻实验计划”体现了两地政策支持和中国有海水稻种植技术;“迪拜是阿联酋人口最多、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体现了迪拜有充足的资金提供实验经费;“承担面向中东及北非地区海水稻品种产业化推广等使命,致力于将海水稻技术服务于整个阿拉伯世界,解决该地区因贫困和自然条件恶劣而引发的饥饿问题。”体现了有利于中国海水稻技术向阿拉伯地区推广,解决该地区粮食问题,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根据“迪拜地理位置及其气候资料统计图”得知迪拜为热带沙漠气候,所以水稻生长期长,育种周期短。
(4)本小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只要言之有理,均可得分。人类活动对地域的影响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个主要方面。赞同的原因主要从迪拜大面积推广海水稻种植的有利影响来分析,不赞同的原因主要从不利影响来分析。因此,赞同的理由有以下几点:1经济效益:提高粮食自给率;2生态效益:增加湿地面积,改善迪拜气候;3社会效益: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当地收入。不赞同的理由有以下几点消极方面:1经济效益:资金投入多,产量并不高,经济效益差;2目前处在实验阶段,技术还不成熟;3生态效益:容易打破沙漠地区生态平衡。
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杭黄高铁全长265公里,与合福、沪杭、杭甬、宁杭等高铁网相连。全线有桥梁168座、隧道87座,桥隧总长232 公里。沿途串起西湖、千岛湖、黄山、宏村、西递等5A级风景区七个、4A级风景区超过五十个、国家级地质公园、森林公园十几座。2018年12月25日建成通车,2019年元旦假期日均发送旅客2.6万人,绩溪北、歙县北站、黄山北站客流分别同比增长62. 1%、84.3%、41. 4%。下图示意杭黄高铁线路走向。
(l)说明沿途自然环境对杭黄高铁施工的不利影响。
(2)推测杭黄高铁线路走向呈“之”字形的原因。
(3)分析杭黄高铁开通对沿线经济发展的意义。
【答案】(l)该地区河流众多、地势起伏大,增加施工难度;夏秋多降水、降水强度大(多山洪、台风),影响施工进度;地质条件复杂,夏季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沿线自然景观丰富,生态敏感地区众多,生态保护要求高。
(2)整合旅游资源,提高沿线旅游业的竞争力;改善杭州西南地区交通条件,增加交通流量;合理布局区域路网,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3)促进资本、人力、技术的流动,推动工业发展;促进沿线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提高城市化水平,带动商业发展;促进特色农产品生产及销售,增加收入。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环境对交通线的影响、交通线选线的区位因素、交通线对经济发展的意义。考查内容涵盖交通的各个方面,题目难度不大,是一道很典型的题目。
【详解】(l) 说明沿途自然环境对杭黄高铁施工的不利影响时,主要从地形,气候,自然灾害,以及生态等角度分析。1地形:“全线有桥梁168座、隧道87座,桥隧总长232 公里”说明该地区河流众多、地势起伏大,增加施工难度;2气候:季风气候区,夏秋多降水、降水强度大(多山洪、台风),影响施工进度;3自然灾害:“西湖、千岛湖、黄山、宏村、西递”“国家级地质公园、森林公园”说明这里地质条件复杂,夏季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4生态:沿线自然景观丰富,生态敏感地区众多,生态保护要求高。
(2)“沿途串起西湖、千岛湖、黄山、宏村、西递等5A级风景区七个、4A级风景区超过五十个、国家级地质公园、森林公园十几座”说明如此布局线路可以整合旅游资源,提高沿线旅游业的竞争力。“2018年12月25日建成通车,2019年元旦假期日均发送旅客2.6万人,绩溪北、歙县北站、黄山北站客流分别同比增长62. 1%、84.3%、41. 4%”说明此路线可以改善杭州西南地区交通条件,增加交通流量。“杭黄高铁全长265公里,与合福、沪杭、杭甬、宁杭等高铁网相连”说明此种路线可以合理布局区域路网,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3) 分析杭黄高铁开通对沿线经济发展的意义,主要从三大产业分析。1工业:促进资本、人力、技术的流动,推动工业发展;2第三产业(旅游业):杭黄高铁开通,提高交通通达度,促进沿线地区旅游业的发展;3第三产业(商业):交通更加便捷,人口迁移增加,可以提高城市化水平,带动商业发展;4农业:促进特色农产品生产及销售,增加收入。
请考生从2道选考题中任选一道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4.[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广东佛山拥有超过5000年的制陶历史,其陶器制品曾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销东南亚和欧美各国。其中,石湾镇是明清时期非常繁荣的陶瓷生产营销基地,石湾陶艺品“石湾公仔”,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其造型生动传神,色彩艳丽丰富,细节刻画惟妙惟肖,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近年来石湾镇陶瓷工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迅猛发展。
简述石湾镇依托陶瓷工业发展工业旅游带来的效益。
【答案】经济方面:提高石湾镇陶瓷知名度,有助于陶瓷旅游产品等新品种的开发;促进陶瓷制品的销售;增加就业、提高居民收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社会方面:有利于复兴传统工艺,传承陶瓷生产文化;促进现代陶瓷工艺技术的创新;扩展游客市场;有利于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旅游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作用。
【详解】石湾镇依托陶瓷工业发展工业旅游带来的效益主要体现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主要是指提供就业机会,增加收入,增强实力,提高技术,优化产业结构等。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如下:提高石湾镇陶瓷知名度,有助于陶瓷旅游产品等新品种的开发;促进陶瓷制品的销售;增加就业,提高居民收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社会效益与人文和生活有关,如提高生活水平,完善基础设施,有利于社会稳定,促进文化交流等。结合材料分析:有利于复兴传统工艺,传承陶瓷生产文化;促进现代陶瓷工艺技术的创新;扩展游客市场;有利于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15.[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横亘于我国中部的秦岭,有着“国家中央公园”和“陕西绿肺”之称,是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但长期以来,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受利益驱动,在秦岭北麓违法违规占用林地、耕地和基本农田,修建大量别墅,对秦岭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2018年底在国家督察下,秦岭全面拆除各类违规别墅1185栋。
请对秦岭别墅拆除区的生态修复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划定修复范围;严格落实相关法律法规;通过现代技术加强修复区的监测;对受损严重地区,人工覆土和种植当地植被;对受损较轻地区,以生态系统本身的自身恢复为主,人为修复为辅。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生态修复的措施。
【详解】运用行政(划定修复范围),法律(严格落实相关法律法规),技术(通过现代技术加强修复区的监测)等方法进行,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受损严重地区,人工覆土和种植当地植被;对受损较轻地区,以生态系统本身的自身恢复为主,人为修复为辅。
【点睛】通常在环境管理中可以采取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新闻媒介手段,环境教育手段,环境技术手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