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冲刺(五)(仿真模拟)(解析版) 试卷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3384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冲刺(五)(仿真模拟)(解析版) 试卷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3384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冲刺(五)(仿真模拟)(解析版) 试卷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3384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冲刺(五)(仿真模拟)(解析版) 试卷
展开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冲刺(五)
(仿真模拟)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半城镇化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一种现象,是指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过程中的一种不完整状态,其表现为农民已经离开乡村到城镇就业与生活,但他们在劳动报酬、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许多方面并不能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不能真正融入城镇社会。下图表示某年我国半城镇化率(M)的省际差异(港、澳、台资料暂缺)。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随着甲地产业结构的升级,未来该地的半城镇化率将( )
A. 提高 B. 降低
C. 不变 D. 波动
2. 半城镇化可能会使( )
A. 城镇化水平下降
B. 城镇交通压力减小
C. 商品流通规模减小
D. 城市服务质量下降
3. 缓解我国半城镇化现象的有效措施有( )
①鼓励城镇人口迁入农村 ②限制人口流动规模
③提高城镇服务能力 ④推进农民工市民化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1. B 2. D 3. C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城市进程.
1题详解】
随着沿海地区产业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数量减少,外来务工人员减少,半城镇化率会降低。B正确。
【2题详解】
外来人口大量进入城镇,会增加城镇商品供给和消费能力,使城镇的基础设施、自然与社会环境等压力加大。D正确。
【3题详解】
提高城镇的发展水平、增加其环境容量是缓解我国半城镇化现象的重要手段。C正确。
智慧农业就是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传统农业中去,运用传感器和软件通过移动平台(手机APP)或者电脑平台对农业生产进行控制,与农业营销进行协调,使传统农业更具有“智慧”。近年来,甘肃省在河西走廊地区推广“智慧大棚”规模化建设。在“智慧大棚”中,广泛采用无土栽培技术,“无土栽培所用的基质是由尾菜、植物秸秆、牛羊粪便等农废资源经过发酵、配置而成,使当地大量存在的农废资源得到循环利用。”。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4. 甘肃河西走廊地区推广“智慧大棚”的有利条件是( )
①光照充足 ②科技发达 ③病虫害少 ④劳动力素质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
5. 据材料分析,“智慧大棚”可以让甘肃农业( )
A. 生产成本降低 B. 产品运费减少
C. 生态完全无害 D. 产品品质提高
【答案】4. B 5. D
【解析】
本题考查农业的区位因素。
【4题详解】
甘肃位于我国西部地区,经济较落后,科技力量较薄弱,劳动力素质较低,②④错误。河西走廊地区纬度高,气温低,病虫害少,③正确;气候干燥,降水少,光照充足光,①正确。选B。
【5题详解】
“智慧大棚”可以让甘肃农业投入更大,生成成本更高,A错误,“智慧大棚”主要影响产品的生产,对产品运费没有影响,B错误。农废资源得到循环利用,对生态的危害减少,并不是完全无害,C错误。运用传感器和软件通过移动平台(手机APP)或者电脑平台对农业生产进行控制,产品品质提高,D正确。
下图为我国黑龙江省某地冻土融化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6. 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 )
A. 无冻期、冻结期、融冻期
B. 无冻期、融冻期、冻结期
C. 融冻期、无冻期、冻结期
D. 融冻期、冻结期、无冻期
7. 下列有关该地冻土融化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1月至2月期间该地冻土层达到最厚
B. 冻土从开始融化到全部化通约需180天
C. 冻土冻结深度的增长为先变慢后变快
D. 气温高低和农事活动对融化速度影响较大
【答案】6. A 7. D
【解析】
【分析】
考查气候对于土壤的影响。
【6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横坐标代表月份,纵坐标代表冻土层的深度,在第一个时期,时间为七月份至十月份,夏秋季节明显没有冻土层说明此时温度较高,处于无冻期,而一月至四月份冬季和春季气温相对较低,降雪较多,上面有积雪覆盖,冻土层发育较广。深度较深,尤其是初春时期。在第三个阶段,随着气温的回升,表层的冻土发生融化,形成了溶冻层,因此该时期为溶冻期。正确答案选A。
【7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冻土层最后的时期是在三至四月份,而非一至二月份。一至二月份,降雪较多,气温较低,但是雪对土壤起了保温作用,使得冻土层的深度不如初春时期大,初春降雪相对较少,但是土壤无积雪覆盖,气温较低,因此三到四月冻土层最厚。A错误。冻土大致在10月形成,在七月份融化,因此时间为300天,B错误。冻结深度的增长为先慢再快再慢。尤其是在四月份以后冻土的深度基本不发生变化。C错误。气温高,冻土融化速度较快,人们进行农业生产活动时会对土地进行开垦,也会影响冻土的融化速度。选D。
【点睛】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气温降低,冻土深度加深。气温回升,冻土融化。
下图是某国环形特色公路,这条公路采用双螺旋设计,垂直高度45米,该公路限速为30公里/小时。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8. 图示特色公路最可能出现在( )
A. 沙特 B. 日本 C. 荷兰 D. 孟加拉国
9. 该环形公路设计的主要原因是( )
① 节省土地资源,减少工程量 ② 使环形公路与周边的自然环境相协调
③ 增加驾驶人员开车的趣味性和刺激性 ④ 尽量减少对沿线地区植被的破坏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8. B 9. D
【解析】
【分析】
考查交通布局的影响因素。
【8题详解】
右图中可知采用双螺旋数设计,目的是为了降低坡度。说明该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日本岛国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因此正确答案选B。荷兰,沙特阿拉伯以及孟加拉国地势都比较低,以平原为主,沙特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无需采用双螺旋设计。AC D 错误。
【9题详解】
该环形公路采用双螺旋设计,一方面是考虑到地形因素,原来降低坡度增强驾驶人员的安全性,③错误。其次采用价高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尽量少佔用土地或者耕地资源,同时留给动物迁徙的空间,减少对当地地区植被的破坏保护生态环境。因此,①④正确,答案选D,该设计并不是为了保持与自然环境的相协调,二者无关。②错误。
【点睛】双螺旋的设计和该区的地形有关。
下图左图是游客某日黄昏时拍摄的南京眼步行桥景观照片,右图为南京眼步行桥景点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0. 推测该照片的拍摄地点最可能位于图5中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1. 若拍摄照片的日期为4月20日,则同一地点同一时刻再次拍摄相同照片的时间最接近以下日期中的是( )
A. 5月20日 B. 6月20日
C. 7月20日 D. 8月20日
【答案】10. C 11. D
【解析】
【分析】
考查地球运动相关知识。
【10题详解】
由图乙可以知道球体的走向为西北—东南走向。该图拍摄的,是黄昏的桥体,也就是日落。会发现桥体的一侧与落日的方向有重合,落日的方向,只可能在西方。因此可以判断落日的方向为西北方向,那么只能从丙点看到整个桥体以及桥体和落日的重合点,因此正确答案选C。乙点和丁点无法看到落日,只能看到大桥,而在甲点落日的方向,应当在左侧而非右侧。AB D错误。
【11题详解】
如果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再次拍摄照片完全相同,说明此时太阳直射的纬线与4月20号太阳直射的纬线是相同的。因此该日期应当与4月20号关于北回归线,也就是夏至日对称。4月20号距离夏至日大致有两个月,因此再次拍摄到相同的照片时间应当为8月20左右。正确答案选D。
【点睛】太阳直射北半球是北半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只有直射同一纬线时,才能拍摄到相同的景象。考查关于夏至日日期对称问题。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
(一)必考题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伊塞克湖属于内陆湖,湖面平均海拔约1608米,面积约6200多平方千米,是世界最深的高山大湖,湖水清澈澄碧,终年不冻。该湖东西两岸年降水量差异大,东岸地区有常年积雪。
材料二:在伊塞克湖的沿岸地区,是吉尔吉斯斯坦的重要产棉区和畜牧区。随着灌溉技术的提高,灌溉用水量明显减少。湖中有20多种鱼类,由于地理位置特殊,该湖已成为候鸟迁徙、过冬和繁殖之地。
材料三:左图为伊塞克湖地理位置示意图。右图为1990—2015年湖泊面积变化曲线。
(1)简述伊塞克湖“清澈澄碧、终年不冻”特点的成因。
(2)分析伊塞克湖入湖径流量东多西少的自然原因。
(3)推测伊塞克湖1998年以来湖泊面积变化影响因素。
(4)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伊塞克湖开发利用的价值。
【答案】(1)入湖径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泥沙含量少;湖水处于静水环境,泥沙大量淤积;北部山脉阻挡了冷空气的侵入,冬季水温较高;湖水盐度较高,不易结冰;湖泊深度和容积较大,不易结冰。
(2)盛行西风经过湖面后,暖湿气流受山地阻挡抬升,水汽凝结在湖泊东岸形成丰富的降水(雪);东岸海拔高,气温低,有常年积雪,补给水源充足;东岸河流发育较多,入湖径流量大。
(3)全球气候变暖,冰雪融水增加;全球气候变暖,水循环加快,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降水增多,入湖径流增大;灌溉技术提高,灌溉用水减少,入湖径流增多。
(4)生态价值: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经济价值:湖内可通航;提供丰富的渔业资源;旅游观光;科研价值:为地质、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了良好条件。
【解析】
【详解】(1)伊塞克湖“清澈澄碧、终年不冻”特点的形成与该湖的补给水源特点、水体水文特征、周边地形、湖水盐度及湖泊本身的特点有关。伊塞克湖居于内陆,入湖径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泥沙含量少;湖水处于静水环境,泥沙大量淤积;北部山脉阻挡了冷空气的侵入,冬季水温较高;湖水盐度较高,不易结冰;湖泊深度和容积较大,不易结冰。这些条件促进了伊塞克湖“清澈澄碧、终年不冻”。
(2)联系中亚有关地理知识可知当地降水主要来自大西洋,湖泊东岸位于西风带;来自大西洋、湖泊蒸发的水汽被吹送到湖泊东岸,受山地抬升、冷却凝结,形成降水;同时,湖泊的东岸海拔高,气温低,有常年积雪,补给水源充足。这些条件使得该湖的东岸河流发育较多,入湖径流量大。
(3)伊塞克湖1998年以来湖泊面积呈波动增大的特点,这与湖泊的补给水源的增多有关。近些年,全球气候变暖,冰雪融水增加;全球气候变暖,水循环加快,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降水增多,入湖径流增大;灌溉技术提高,灌溉用水减少,入湖径流增多。
(4)伊塞克湖属于湿地,其开发利用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生态、科研、作为一种资源所具备的经济价值等方面。如伊塞克湖的生态价值有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等;经济价值:湖内可通航、提供丰富的渔业资源、旅游观光;科研价值:为地质、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了良好条件。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2月4日 星期一 雨)今天除夕,我(小明)们一家观看央视春晚。今年的春晚设了三个分会场,吉林长春分会场借用现代舞台技术展现出吉林人民“欢迎您到北国来”的豪爽热情和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新貌。
材料一:吉林省主要城镇与城镇空间集群分布图
(1)简述图中大圆圈内城市分布特点。
材料二:长春汽车产业以 “ 一汽集团 ” 为主体,以汽车研究、吉林大学等科研机构为依托,以 240 多家为第一汽车集团配套的零部件企业为支撑的汽车工业体系,形成了一大批与汽车工业发展相关的企业群,是我国著名 “ 汽车城 ” 。
(2)你是否赞成以“ 一汽集团 ” 为主体配套的零部件企业集聚在一起,并说明理由。
材料三:随着一汽集团的发展,部分汽车零部件生产开始由长春向周围一些城市转移,同时长春又承接国际国内其它地区的产业转移。
(3)说出吉林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工业部门及优势。
【答案】(1)分布不均匀;中部多,四周较少;沿河流分布;呈带状。(任答3点)
(2)赞成,①有助于上下游企业都减少原料、产品的运输成本和能源消耗。 ②加强集群内企业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有助于推动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③共用利用基础设施,降低建设成本,取得规模效应。
反对,①企业集聚增加了企业群与外部的交通压力;②加大当地的环境污染;③用水,用地紧张,地价上涨。
(3)工业部门:配套装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农畜产业精加工产业(任答2点)
优势:产业基础与协作关系好、劳动力素质高,交通便利、国家政策支持,能源、矿产与农业原料丰富(任答2点)
【解析】
【分析】
该题以长春汽车产业的发展为背景,综合考查了城市分布的区位因素,产业转移的影响以及工业的区位因素,难度一般,综合性很强,要求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并结合材料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分析,紧扣着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大圆圈的城市的数量明显较多,并且类型多样。有特大城市的分布,也有中小城市和城镇的分布。在分布空间特征上来说,城市多沿着河流分布,呈带状特征,从整体来说,中心局部集中,周围区域局部分散,分布不均。中间较为集中四周较分散。
(2)该题是开放性试题,既可以答赞成也可以答不赞成,理由言之有理即可。
答赞成,也就是同意以一汽集团为主体,配套零部件企业集聚在一起,考查工业集聚的意义,工业集聚有利于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从而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同一类型的企业集聚在一起,减少了运输的时间,从而降低运输成本和能源的消耗。形成一个产业链,竞争力强,有利于形成规模效应。同一类型的企业再次集聚,有利于加强不同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从而促进技术的创新、产品的更新换代、增强其竞争力,进而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
反对的理由主要考虑到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人文地理环境的承载能力。一汽集团为主导的企业大多是重工业,再次集聚有可能会产生环境污染问题,如大气污染、水污染的同时,企业的集聚会导致区域内资源匹配相对紧张,如水资源以及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利用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减少。地价和劳动力成本不再成为优势,反而会成为劣势,促使企业寻找最佳区位优势,形成工业分散。也有可能会增加区内交通压力性,甚至形成区内竞争的恶性循环。
(3)考查产业转移的相关知识。产业转移主要是从发达地区转向相对不发达的地区,因此吉林承接产业转移,不再担任零部件生产工作,而是承担零部件生产的上游产业或者相关配套产业又或者是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产业,考虑到长春的重工业基础以及该地的商品谷物农业特点,可以发展如装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的制造业以及农畜产品的精加工等产业。长春是传统的老工业基地城市,也是特大城市,因此经济相对发达,产业基础好,煤炭石油能源、大豆小麦玉米等农业原料丰富,社会协作条件强,同时可以考虑市场,交通,科技,劳动力,政策等工业区位因素,吉林承担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责任,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产业转移其实也是产业升级换代的过程,伴随劳动力的素质明显上升,科技含量提高,可以承接产业转移的部分工作,同时国内市场广阔大城市交通便利都有利于长春产业转移。
(二)选考题:请考生从2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4.【旅游地理】
文旅城是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在部分城市开发的融合当地文化特色和旅游资源而打造的跨界主题乐园性质的跨界项目。它常将大型购物场所、游乐场所、演艺场所、休闲场所、住宿酒店、房产开发等融为一体,其投资成本高昂,占地面积巨大,常常一个项目形成一片城区。当前一些文旅城演艺项目中存在表演形式传统单一,缺乏创意;重商业利益,忽略传统文化内涵;主题混杂,缺乏地域传统文化标志性;高科技和场面特效占比重大,艺术价值不高等问题。
(1)指出文旅城项目选址的位置要求。
(2)根据材料中所提问题,提出文旅城的演艺项目中节目开发的方向。
【答案】(1)位于区域性大城市附近(市场要求);位于城市郊区附近(地价要求);靠近高铁、高速公路或机场附近(交通要求)。
(2)节目中注重传统文化,融入地域特色文化;聘请当地人员参与创作与演出;形式多样化;注重提升演艺项目艺术水准。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现代旅游开发。
【详解】(1)文旅城往往与房地产开发紧密结合,市场要求其位于大城市附近;占地面积巨大,地价要求位于城市郊区附近;为方便人们旅游,交通要求靠近高铁、高速公路或机场附近。
(2)针对重商业利益,忽略传统文化内涵,节目中注重传统文化,融入地域特色文化;主题混杂,缺乏地域传统文化标志性,可聘请当地人员参与创作与演出;针对演艺项目中存在表演形式传统单一,缺乏创意,形式多样化;针对高科技和场面特效占比重大,艺术价值不高,注重提升演艺项目艺术水准。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量使用抗生素,将造成环境中抗生素残留的广泛存在与细菌耐药的传播扩散,进而可能影响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我国2013年使用的16.2万吨抗生素中,兽用占52%,人用占48%。下图为我国各流域水体中抗生素的排放密度图。
试说明我国各流域抗生素排放的地区差异及主要原因,简要列举滥排抗生素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
【答案】我国东部、南部各流域抗生素使用量大,排放多,(尤以海河流域、珠江流域、太湖流域为最多,)西部流域较少。主要因为东部、南部地区人口多,人用及排放抗生素总量大。养殖业规模大,兽用及排放抗生素总量也大。(西部地区人口较少,人用兽用及排放抗生素总量也较少。)
滥用抗生素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有:污染水体;污染土壤;危害生物多样性;危害食物及食品安全。
【解析】我国各流域抗生素排放的地区差异可以从图中直接读取。抗生素主要用于人类及人工养殖业,因此,人口分布、养殖业的规模会对抗生素的分布造成影响。我国东部、南部地区人口多,人用及排放抗生素总量大。养殖业规模大,兽用及排放抗生素总量也大。(西部地区人口较少,人用兽用及排放抗生素总量也较少。)
任意排放含抗生素的污水,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污染水体、土壤,危及自然环境中野生动物的生长繁殖。对人类的身体健康也会产生危害。